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
“我只是只咩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大家!
篇1: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经逐渐淡薄。
二月二是蛰龙升天的日子,而中国人素以龙为图腾,这一天“剃龙头”,体现出人们祈求神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民间流传着“二月二”与龙的传说,加上“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所以农家人这一天的讲究颇多,他们把朴实的愿望寄托在俗事中,祈盼这一年过得更加美好。
在我们苏北地区,“二月二”清晨,农家人会用石灰自门外蜿蜒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然后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掉。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描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也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龙抬头走好运。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篇2: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习俗
二月二龙抬头的传统习俗
1.引钱龙
①山东地区用灶烟在地面画一 条 龙。一是请龙回来兴云布雨,祈求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神,龙来了,虫都躲起来,对人体健康、农作物生长都有益。
②晋西北地区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置圈内,牵线回家,用容器盖住即成。
③还有地区在这天清早,人们从井里挑水回家,倒入水缸。谁最先挑回家就最先引到钱龙,这年财运就会非常好,所以经常出现凌晨争先恐后挑水的情形。
2.敲龙头
敲龙头唤龙醒来:东北部分地区在二月二早晨,以长竿击打房梁,谓之“敲龙头”。把龙唤醒,佑一方平安。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3.剃龙头
农历二月二是蛰龙升 天的日子,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儿童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之吉时,保佑孩童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则寓意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兆头、好运气。故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这天,家家理发店都顾客盈门,生意兴隆。另外民间流传“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很多人腊月都不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
4.吃龙食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吃饺子则叫“吃龙耳”,吃面条叫食“龙须”,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的强烈愿望。
5.吃猪头肉
这一天在饮食上也有一定的讲究,因为人们相信“龙威大发”,所以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称“吃龙鳞”,吃面条名曰“扶龙须”,吃米饭是“吃龙子”,吃馄饨为“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食“龙须”,面条、馄饨一块煮叫做“龙拿珠”,吃猪头称作“食龙头”,吃葱饼叫做“撕龙皮”。一切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这些都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6.芥菜饭
芥菜饭是浙江温州传统的汉族小吃,饭松菜嫩,香甘爽口,别有风味。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同时芥菜饭也是永定客家正月二十必吃的一餐饭。因为芥菜味苦,用来闷饭代表年已经过完了,大家过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为新的一年奋斗的用意。芥菜爽口好吃,含有大量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能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7.爆米花
春节过后农村很快就要进入春耕春种季节,要对种子发芽率进行鉴定。那时是把上一年留作种子的玉米、大豆弄一点放到锅里炒。遭虫蛀或者受潮变质的种子不会炸裂,农民以此来判定种子发芽率,以确定是否可以使用。炒熟的玉米豆子就做零食。同时还有关于龙王为救黎民百姓违抗玉帝旨意的传说,玉帝要金豆开花才放他,民间于是炒玉米爆开花救出龙王的故事。
8.放龙灯
河三角洲及一些沿河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待到傍晚时分,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借此娱乐同时又传递一种美好的祝愿。
9.围粮仓
农历二月初二清晨,北方很多地区的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10.祭社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由于“地载万物”、“聚财于地”,我国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称“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称“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会饮,借敬神、娱神而娱人。
11.居家禁忌
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12.接姑娘
旧时,正月新娘不回门,媳妇不走娘家。过了正月,二月二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儿回娘家。尤其那些怀有身孕的小媳妇,有将龙气带回娘家的说法。在娘家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轻松而愉快。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北方大多数地区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13.田间祭
江苏南通民间有用面粉制作寿桃、牲畜,蒸熟后插在竹签上作为贡品。夜里再拿到田间地头插上,认为这是供百虫之神和祭祀祖先的食品,祈求祖先驱赶虫灾,也希望百虫之神不要危害庄稼。
14.开笔礼
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该日文人雅士敬奉文昌,求科举登第。旧俗,儿童在二月二这天行开笔礼,表明开始正式学习。过去的读书人要行四个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其中,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开笔就是开始写文章,仪式主要有拜孔子像、讲授人生最基本的道理,赠文房四宝等内容。现在很多地方也恢复了这项活动。
龙抬头的由来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从节气上说,农历二月初,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而且,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龙抬头”还有古代天文学方面的解释,但往往被人忽略。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苍龙的身子还隐没在地平线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称“龙抬头”。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因此,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篇3: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二月二龙抬头,也就是古代的“中和节”,俗称青龙节。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月二这天的许多风俗都与龙有关。然而在古代,这一天还盛行着一些与龙无关的风俗。这些风俗至今多已不存,但我们从一些古诗中,还可以觅到它们的影子。
踏青
二月二在唐代也称“踏青节”,此时正值大地生机盎然,百草萌生,是踏青出游的绝好时节。在唐代诗歌中,有两首同题为《二月二日》的传世佳作,一首为大诗人白居易所写:“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一首为晚唐诗人李商隐所写:“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前者抒写踏青见闻,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后者托物寄情,以踏青时的江边春色,反衬出自己的身世沉沦和凄苦心境。另外,宋代王庭也是一位热衷于踏青的诗人,并写下了:“烟村南北黄鹂语,麦陇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的诗句。
挑菜
二月二在宋代又称“挑菜节”,人们纷纷到郊外挖野菜或采摘时令蔬菜,趁鲜生食或做成可口菜肴。这种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的民间习俗,既可以让人们尝到鲜美的时令菜食,又能讨一个好彩头(“菜”同“财”),甚至还一度传入了宫廷。苏门学士张耒尤为喜欢“挑菜”,以至于在一个大雨瓢泼的二月二,无奈地写道:“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青菜来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彿又听到引来春水轱辘的流动声音。
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吃糕
清人蔡云曰:“二月二日春正晓,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此诗写的是:二月二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至于如何制作,在《吴中竹枝词》中可以一探究竟:“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原来,就是把过年时余下的年糕切成短条状,入油锅煎成嫩黄色即可,农耕年代的妇女同样是强劳力,也非得腰圆臂粗了才行。
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不过想减肥细腰的女子,这种糕却不能多吃。
迎富
“迎富日”之说,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据《岁华纪丽》记载:有巢氏时,有人在二月二,收养了一个小孩儿,从此家中大富。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子植物,古人以“蓬”代“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经过正月底的晦日送穷,人们对“迎富”的热情空前高涨,庆祝场面往往特别隆重。南宋学者魏了翁,对此俗却颇不以为然,他写道:“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一向渴求富裕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
“迎富”的风俗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说:有巢氏时,有人要了个孩子带回家中养活,他家从此便大富起来。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子植物,古人以“蓬”代“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而明人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则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帮助抚养,邻家从此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从此以后,人们便将二月二定为“迎富日”。
篇4:“二月二龙抬头”
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像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我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马义、丁铭)
来源:《光明日报》篇5:二月二龙抬头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
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篇6:二月二龙抬头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 ,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说文》中有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的记载,实际上说的是东方苍龙星象的变化!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 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龙抬头那天属蛇的和属龙的洗衣服好,洗去一身的晦气。 另外一说法:二月初二,龙抬头,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夏历二月初二,传说天上掌管降雨之神龙王抬头。意味今后雨水就会多了起来,有利于耕种。一种说法是龙王因思念失去的女儿,因此总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从海底抬头出来,望着失去女儿的方向,以寄思念。
篇7:二月二龙抬头简单祝福语
1.二月二,龙抬头。龙子龙孙抖威风,小胜班师举杯笑。千束万束花争俏。
2.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金豆开花,五谷丰,财源滚进你的兜!
3.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4.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炒豆豆。你一把,我一把,剩下这把喂蚂蚱。蚂蚱撑得伸了腿,喜得小孩咧着嘴。
5.二月二,龙抬头,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
6.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
7.二月二,龙抬头。龙子龙孙抖威风,小胜班师举杯笑。千束万束花争俏。
8.赶快回家,今天是二月二,啃猪头。你在外面很危险!当心别人把你当猪头啃了!
9.二月二,龙抬头,好运连连涌上头,每天快乐无尽头,爱情友情在心头,健康平安不断头,金银财宝砸到头,愿你每日乐悠悠。
10.二月二龙抬头,收到短信好兆头:幸福快乐开了头,生活甜蜜在心头!事业腾飞无尽头,亲朋好友常聚首,夫妻恩爱到白头!
篇8:二月二龙抬头祝福语
1、二月二吃猪头,吃了猪头,业绩你领头,职位升上大头头,彩票大奖砸中你的头,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天天你都鸿运当头。
2、二月二龙抬头,我来送你三抬头:一抬头,金钱事业双丰收;二抬头,亲情友情暖心头;三抬头,爱情甜蜜共携手。节日快乐!
3、二月二龙抬头,幸福快乐没有头,今年好事不断头,万般好运找上头,小心钞票砸到头,友情亲情暖心头,合家团圆到白头。
4、二月二,龙抬头:薪酬,你是鱼跃龙门--财源滚滚如涨潮;健康,你是生龙活虎--身体无比健壮。二月二龙抬头,祝你健康又吉祥!
5、龙抬头二月二紫气东升昭昭鸿运照福禄寿喜同道幸福快乐最逍遥身体康健好运缠绕业绩喜人奔头好美妙财到福到运到喜上眉梢
6、二月初二春龙节,好事成双不停歇。祝你爱情双飞,福禄双至,名利双收,智勇双全,才貌双绝,快乐成双成对,幸福双双而至!
7、二月二龙抬头,去理发,建议你剃个大光头,大光头晚上能当电灯泡,白天能当镜子照,还能省下洗发水经济又环保。祝平安幸福!
8、龙抬头,祝你身体生龙活虎,事业鲤鱼跃龙门,爱情龙腾虎跃。我的祝福变成你多姿多彩生活中的画龙点睛,从此变得如蛟龙遇水!
9、二月二龙抬头,祝福短信没有头,好运频频向你点头,爱情如蜜尝到甜头,事业顺利登上顶头,彩票期期都中彩头,钱财滚滚没有尽头!
10、二月二围大仓,五谷丰登装谷仓,聪明伶俐脑中装,山珍海味往肚装,金银财宝往家装,健康平安身上装,朋友情谊心中装;祝开心快乐!
11、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日,吃猪头,抬龙头,你要多多地吃猪头肉,让你的智慧大大的增加,才能大大的增加,财富才会多多的增加哟!
12、宿龙抬头,好事成双有来由,春龙祈福好兆头,春雨滋润贵如油,春游踏青精神抖,春耕忙碌把锄头,五谷丰登金进斗,一年好运跟你走!
13、二月二,龙抬头,霉运溜走好运留;二月二,剃光头,剃出烦恼没忧愁;二月二,祝福有,收到短信好兆头。美好生活今开头,钞票好运攥在手!
14、二月二,龙抬头,愿你心中有景,春暖花开;愿你心中有盼,成就事业。愿你怡然自得,偷得岁月闲。龙抬头,愿你一年好运,从这头到那头。
15、二月二龙抬头,龙神驱邪,百毒不侵;龙神赐福,人畜平安;龙神发力,生机勃勃;龙神行云,风调雨顺;龙神布雨,五谷丰登;吉祥接力,短信祈福!
16、龙抬头来舞龙洲,喜喜庆庆热非凡;上街舞龙来庆祝,新年龙庇收获丰;二月二来龙抬头,大地回春万物苏,农耕在即新开始,祝愿新年一切好!
17、二月二,龙抬头,快乐跟着感觉走,财源滚滚日进斗,恩恩爱爱手拉手;二月二,龙抬头,事业更上一层楼,好运连连乐无忧,收到信息好兆头。
18、二月二,龙抬头,愿我的祝福,为你的幸福画龙点晴:龙飞凤舞好姻缘,龙韬豹略好事业,生龙活虎好身体,龙行虎步好前途,飞龙在天好运程!
19、二月里来龙抬头,摇动身躯漫天云。甩甩尾巴风拂柳,即兴翻滚雷声作。风调雨顺幸福降,百姓祁拜上天灵。愿你一生好运照,事业做大辉煌耀!
20、二月二,龙抬头。龙子龙孙抖威风,东风日暖闻吹笙。大仓满,小仓流;金豆开花,五谷丰,幸福快乐无尽头,财源广进不用愁,事业更上一层楼!
21、二月二龙抬头,好兆头,短信祝福开个头;龙抬头,吉祥头,快乐牵着平安走;龙抬头,如意头,身体健康没忧愁;愿你永远幸福,事业腾飞无尽头。
22、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户户都炒豆,送你个开心豆,祝你开心无烦恼;送你个聪明豆,祝你聪明伶俐智商高;送你个相思豆,祝你爱情甜蜜恩爱到白头。
23、二月二,龙抬头,祝福送上好兆头,祝你:未来有奔头,工作有干头,做事有劲头,生活有拼头,努力有准头。二月二龙抬头,祝你美好生活始开头!
24、龙抬头,九龙闹春送福喽!吉祥龙添瑞,如意龙添喜,运财龙添财,幸运龙添运,健康龙添寿,平安龙添吉,开心龙添乐,活力龙添劲,福气龙添福!
25、二月二,炒豆豆,逗龙引凤好兆头。炒黄豆爆红豆炸蚕豆,噼噼啪啪好劲头;发财豆顺溜豆开心豆,“豆”是好前程。金豆不胜数,招财又纳福。
26、二月二,龙抬头,鸿运当头好兆头,祝你:工作有干头,做事有劲头,目标有准头,经营有赚头,娱乐有兴头,休闲有乐头,未来有想头,日子有奔头!
27、二月二,龙抬头,短信送来好兆头;祝福传,问候送,惦记关怀不会走;事业顺,如意显,财源滚滚无尽头;爱情甜,结良缘,幸幸福福到白头!好运不到头!
28、牛年龙,抬龙头,牛年里来剃光头。剃了光头抬龙头,幸福快乐没有头。龙头龙眼龙嘴巴,龙爪龙身龙尾巴,一身龙气一身财,事业兴龙(隆)砸到头。
29、二月二,龙抬头,好兆头,新开头。龙抬头,吉祥头,好日子,有盼头;龙抬头,如意头,好工作,有奔头;祝愿你,好运多,幸福多,好事多,无尽头头!
30、二月二,龙抬头。运高走,位高居,职高升,年高寿,气高扬,志高飞,财高聚,喜高致,心高远,烦高搁,福高照,情高深,人高兴。祝君:高高在上!
31、龙盘柱,二龙夺珠,三龙戏水,四龙腾飞,五龙穿行,六龙冲天,七龙入地,八龙翻江,九龙归海。二月二龙抬头,愿你生活龙飞凤舞,事业龙腾虎跃!
32、二月二,龙抬头,短信祝你好兆头:抬走烦恼与忧愁,让你生活无担忧;抬来幸福与满足,让你生活美滋滋。二月二日龙抬头,祝你生活顺利,开心有盼头!
33、二月初二春龙节,好事成双不停歇。祝你爱情双飞,福禄双至,名利双收,智勇双全,才貌双绝,和合双全,好运一箭双雕,快乐成双成对,幸福双双而至!
34、二月二龙抬头,吃猪头,猪嘴祝你吃八方胃口好,猪鼻祝你一年气顺无烦恼,猪眼祝你前途光明步步高,猪耳祝你招财又进宝,猪脑祝你聪明灵活如电脑。
35、二月二龙抬头,真心问候送给你,千山万水难送礼,发条短信祝福你,健康美丽常伴你,金钱钞票跟着你,朋友时刻关心你,牛年龙节好运伴着你,祝你快乐。
36、二月二,炒豆豆,逗龙引凤好兆头。炒黄豆、爆红豆、炸蚕豆,噼噼啪啪好劲头;发财豆、顺溜豆、开心豆,“豆”是好前程。金豆不胜数,招财又纳福。
37、二月二,龙抬头,龙飞九天吉祥佑,好运盈门眉不皱,幸福生活到永久。二月二,龙抬头,龙珠滚滚舞不够,快乐到家烦恼走,笑声不断歌声飘。二月二到了,祝你生活事业上高楼!
【二月二龙抬头传统习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2.二月二龙抬头文案
3.二月二龙抬头短信
10.二月二龙抬头祝福语留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