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
“em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
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
利用1961-黄土高原56站的'春季降水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SVD方法分析了黄土高原春季降水与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春季降水量与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的前两个模态代表了两场间的主要耦合特征,具有高度的时空相关.青藏高原感热对黄土高原降水影响最显著的区域在西部和南部、北部.前期高原感热场的第一、二模态对黄土高原春季干旱的预测具有指示意义.
作 者:叶燕华 李栋梁 陈晓光 YE Yan-hua LI Dong-liang CHEN Xiao-guang 作者单位:叶燕华,YE Yan-hua(兰州市气象局,甘肃,兰州,730020)李栋梁,LI Dong-liang(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陈晓光,CHEN Xiao-guang(宁夏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2)
刊 名:中国沙漠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DESERT RESEARCH 年,卷(期): 27(2) 分类号:P4 关键词:黄土高原 春季降水 SVD方法 青藏高原 感热异常篇2: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对我国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利用耦合的全球海气模式(NCAR CCSM3),对青藏高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影响我国夏季7月降水的机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原6~62 cm深度的中层土壤湿度异常与表层土壤湿度异常有很好的一致性,相对而言,中层土壤湿度异常的持续性较好.若5月高原中层土壤偏湿,则春末至夏初高原地面蒸发、潜热通量增加,而感热通量、地面温度降低,高原表面的'加热作用减弱,使得印度高压西撤偏晚,环流系统的季节性转换偏晚,东亚地区形成有利于我国夏季出现第I类雨型的环流分布形势,使我国东部雨带偏北,华北地区多雨,江淮地区降水偏少,华南地区降水偏多;反之亦然.
作 者:王瑞 李伟平刘新 王兰宁 WANG Rui LI Wei-ping LIU Xin WANG Lan-ning 作者单位:王瑞,WANG Rui(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李伟平,王兰宁,LI Wei-ping,WANG Lan-ning(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
刘新,LIU Xin(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实验室,北京,100085)
刊 名:高原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PLATEAU METEOROLOGY 年,卷(期): 28(6) 分类号:P461~+.4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土壤湿度 数值模拟 夏季降水 Tibetan Plateau Soil moist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Summer rainfall篇3:全球海温异常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
全球海温异常对中国降水异常的影响
用EOF和SVD方法分析了Climatic Research Unit的1951-全球逐月海温距平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中国160个测站的月降水距平的时滞和空间耦合关系,讨论全球海温距平场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对我国降水异常的影响,并着重分析了关键区在其特定关键时段内对我国降水异常的影响区域.结果表明,全球海温距平场有三个影响我国降水的关键区,即北太平洋、印度洋和我国南海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这三个关键区的海温距平场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发生在1976年左右,对我国降水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北太平洋关键区前期冬季海温对我国7月降水的影响、印度洋及南海前期冬春海温对我国5月降水的影响以及赤道中东太平洋前期冬季海温对我国7月降水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讨论了这三个关键区前期的海温距平场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时期降水影响的耦合关系,为我国区域降水异常预测的不确定性提供了依据.
作 者:赵永晶 钱永甫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93 刊 名:热带气象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年,卷(期):2009 25(5) 分类号:P461.2 关键词:气候变化 EOF和SVD分解 降水距平 全球海温异常篇4: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及其适应对策
摘要: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具有敏感响应和强烈影响.青藏高原的现代环境与地表过程相互作用,引起包括冰冻圈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对高原本身以及周边地区的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地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目前出现三个新的.科学动向:关注关键地区的关键科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关注以现代地表过程为核心的监测研究;关注全球变化影响下的圈层相互作用研究.本项目的研究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的发展、国际科学前沿的贡献以及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项目的研究将揭示青藏高原隆升到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过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构造事件和环境事件;重建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阐明青藏高原冰冻圈、湖泊和主要生态系统与土地覆被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变化特征;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地表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特点和高原热力与动力过程对不同气候系统变化的影响.本项目将在高原南北典型区域利用地貌学与沉积学手段,研究青藏高原现代地貌与环境格局的形成过程;利用湖芯、冰芯、树木年轮等手段,研究青藏高原过去环境变化的特征事件、区域分异及其与全球变化的联系;利用冰川、冻土、积雪的时空变化,结合对高原特殊大气边界层的观测,研究青藏高原冰冻圈变化与能量水分循环过程;从冰川、湖泊、大气的监测入手,结合模式方法,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机制;利用生态系统碳的源-汇变化,研究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综合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水资源变化所产生的区域效应和适应对策.作 者:姚檀栋 朱立平 YAO Tan-dong ZHU Li-ping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北京,100085 期 刊:地球科学进展 ISTICPKU Journal: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年,卷(期):, 21(5) 分类号:X141 关键词:青藏高原 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 适应对策篇5: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异常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异常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利用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和中国160站降水资料, 分析了1951~2000年间5月青藏高原主体、高原东部和高原西部 (90°E分界) 地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研究高原热力异常对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影响时, 要考虑到高原热力状况的.空间差异对其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 与高原主体和高原西部相比, 高原东部地表温度变化对7月江淮地区的降水有更好的指示性.高原东部和其以北区域的大尺度热力差异比高原本身的热力异常对江淮地区夏季降水有更好的指示意义, 可以作为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一个预报因子.
作 者:赵勇 钱永甫 ZHAO Yong QIAN Yong-Fu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210093 刊 名:大气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年,卷(期):2007 31(1) 分类号:P461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表温度 空间热力差异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黄土高原春季降水对青藏高原感热异常的响应】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