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
“不想改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Land Resources-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s-土地资源
Land Resources1.土地资源面临严重的压力。
2.但是土地不是提供我们食物的惟一的资源。
3.另一解决办法就是开发新的物种。
We are now faced with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that is, the rapid increasing pres sure of population on land, or rather, on land resources. Most people consider it a serious problem because land resources are limited. However, we need not to be pessimistic about it.
Although land has long been the main source for our food supply, it is not the only one. We have vast sea areas in the world waiting to be cultivated and developed. Fish farming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roviding us with food. In the fu ture we can sow fish and plants in the sea and harvest them.
Another thing we can do is to develop new strains. Many scientist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hs in this field. For examaple, a kind of new strain of com invented by Ameri can scientists has already produced more grain and mused an enormous world increase in food production. It is certain that further research work should be done to produce higher yield.
土地资源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即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或者说对土地资源所造成的压力。因为土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是,我们不必为此悲观。
虽然土地一直是解决食品供给的主要资源,但是土地不是提供食物的.惟一资源。我们有广阔的海域等待着去开发。渔业在为人类提供食物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来我们可以在海里养鱼和种植物,并且收获它们。
另一解决办法是开发新的物种。许多科学家在这个领域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譬如美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玉米新品种,已经使粮食大大增产,并且使世界食品生产有显著增长。为了生产更多的粮食,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篇2: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利用示意图”。同时通过联系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法建议
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的完整概念,所以读“我国利用示意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属于,从而消除学生习惯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错误观念。
在讲述“及其分布”时,应充分利用“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图”,将的特点和利用状况结合起来,并联系到农业生产上,以认识其利弊。
首先,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发展缺少物质基础。其次,农业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需要结合前面的资源总特点以及一些数据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因为此,再加上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约束。第三,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从利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设计方案1
[导入 ]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状况如何。
[板书]第三节
[解释]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
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
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
[学生讨论、回答]略
[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土地类型 | 面积 (万平方千米) | 世界地位 (第几位) | 中国人均 (平方米) | 世界人均 (平方米) |
土地总面积 | 960 | 3 | 8100 | 27762 |
耕地 | 95.1 | 4 | 802 | 2501 |
林地 | 128.6 | 5 | 1085 | 7170 |
草原 | 313.3 | 3 | 2644 | 6235 |
[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我国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
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
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转折]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转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板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读资料,讨论]略
[教师小结]
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1)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总量减少
(2)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加强的建设和保护
[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
板书:
第三节
一、我国的开发利用类型
1.土地类型多样
2.人均占有量小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二、主要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利用中的问题
2.解决对策
第 1 2 页
篇3: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概念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并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区别它们;
3、理解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相对性;
4、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类型;
5、通过分析世界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的分布大势,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况;
6、通过漫画、资料等使学生了解土地利用和破坏的现状,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问题和保护的重要性,使学生理解保护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的意义。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三个问题:的利用类型、的分布大势、的利用和保护。
的分类方法很多,教材选择了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多的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的分布大势,主要是通过读图让学生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思考,既复习了前面相关的地形、气候和自然带的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基础,又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对于的利用和保护部分,教材首先说明了土地与人的密切关系,接着进一步通过一些数字说明由于人口增加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带来的问题,尤其是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问题,并进一步通过阅读资料“巴比伦的兴废”,提出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问题,供同学们思考。
教法建议
建议利用讨论法和讲授法,并通过一系列小步子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授课,既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学生活动。
对于“的利用类型”的学习,可以采取下列步骤:
1、提问思考:土地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回答)
2、利用投影片显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
3、学生自己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
4、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作为利用类型的总结,又可以给学生成就感和提高兴趣
5、教师总结时可以出示一些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对于“的分布大势”,首先是使学生明确,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
前难以使用的各种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对于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的分布,可以阅读课本插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由于地图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图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那两个自然带内?(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对于“的利用和保护”,可以采用实例教学,通过一些数字、实例、漫画、文章等表现土地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人类对利用种不合理状况:
1、对于土地与人类的关系,可以利用景观图片展示出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土地,必须都在土地上进行,同时土地提供人类生产生活必需的物质等。
2、利用数字计算或通过课文的漫画、景观图片、录像等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说明近些年来减少的状况,引导学生分析的减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与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归纳出人类破坏的主要表现。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和保护?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主要内容需体现人类对的破坏或保护的内容。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的分类,利用保护
【教学手段】
挂图:世界分布示意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分布挂图
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2)各种土地利用类型景观图片(复合片);(3)需要回答的问题;(4)破坏1---一组数字及文字资料;(5)破坏2----漫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
(提问)我们讲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今天我们研究一种可再生资源。人们都说,万物土中生,所以我们就先学习。土地有什么用?(学生回答)
(板书)一、的重要性
(承转)假如你们小组有一块和学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们将如何利用它呢?请设计一块土地利用图,自己定图例、比例尺、方向等画出来。(学生分组活动)
(板书)二、的利用类型
(学生作品展示 投影片1)显示学生设计的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学生讲解。
(教师讲解,投影片2)根据利用情况,将其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
(思考)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吗?(是,虽然目前难以使用,但随着人类利用土地水平的提高将来可以利用)那么世界是如何分布的呢?
(板书)三、的利用分布大势
(投影片3)读挂图(世界地形图、自然带分布图)及教材P56“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那几个自然带?
3、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补充总结)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经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由于河流经过,可以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农业发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留在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带、热带草原带。
(过渡)通过刚才学习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已经被人类利用,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应用,造成许多问题。
(板书)四、的利用和保护
(引导思考)读下面的材料,分析世界遭受破坏的原因
(投影片4,的破坏1)
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万~7万km2成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风蚀、水蚀,每年流水冲走肥沃的土壤250亿吨,沙漠吞没的土地约600万公顷;
中国耕地退化7.7万km2,占耕地总面积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盐碱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导致低产贫困,甚至威胁到群众的基本生活和生存条件,甚至成为“生态难民”。
(投影片5,的破坏2)读漫画“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难临头”,漫画说明什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结合前面的文字资料,大家进行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与地球上有限的之间产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积扩大,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请你写一篇文章或画一幅漫画,以提醒人们对的现状有足够的重视或给人们发出警告,应该合理利用和保护。
【设计思想】
对于本章第一节来说,部分教学应该起到“示范”作用,从讲解内容的选择到讲解方法与学习方法,都对以后几章的学习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初中地理教学必须考虑教学内容及与学生实际理解力之间的关系,所以许多内容的学习应该通过读图、分析文字或图表资料、漫画、景观图片、录像、VCD等多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丰富其原有的表象,通过一定量的积累,再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对于的重要性,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体验,能够了解一些,所以让学生回答即可,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引出的利用分类。但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明确这一知识点,所以分组进行活动,自己设计某一块土地的利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对学生作品的展示,给与学生成就感。教师总结时将各组提到的利用类型归纳后用投影打出来,同时辅以景观图片,增加学生的认识,这一点对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
对于分布大势,主要以读图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为主。利用世界分布图,结合世界地形图和世界自然带分布图,传递给学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并且培养学生利用多幅地图综合分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读图,让学生说出与人类关系密切的类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师有意识的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同时还要通过读图让学生明确的含义中还有目前不能或难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师的归纳,使同学明确主要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关系,为今后讲解人类的活动提供基础知识。
对于的利用保护,主要在于学生了解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利用资料分析原因并能够找出解决的方法。通过这些活动,增强有限与无限性的认识。最后认识到人类的发展不能够以牺牲为代价。
总之主要是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建立师生互动体系,教师引导思维方向,归纳整理思维的线索和知识的结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发现展示,提高兴趣,增加感性认识,培养思维品质.
【板书设计 】
第一节 一、的重要性 二、的利用类型 三、的分布大势 四、的利用保护 |
第 1 2 页
篇4: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情况。
2.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3.通过学生了解我国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使学生正确认识与人类的关系,以及治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义,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以及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三部分:首先从开发的角度介绍了我国的主要利用类型,并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安排学生读图,最终了解我国在利用类型构成上的特点。
第二部分是从空间分布的角度来介绍我国的特点,其基础是“我国利用示意图”。同时通过联系气候、地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教材在第三部分的开始就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是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我国出现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场资源超载、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利用上存在的不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教材又提出了解决措施,包括制定法规、“开源节流”和保护建设,尤其介绍了我国的“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这是对待破坏问题的最积极的方法,应该让学生对其有深刻的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的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的措施。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难点:我国的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教法建议
由于初中地理不要求建立的完整概念,所以读“我国利用示意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图例中所列的土地利用类型都属于,从而消除学生习惯印象中土地即耕地的错误观念。
在讲述“及其分布”时,应充分利用“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结构百分比图”,将的特点和利用状况结合起来,并联系到农业生产上,以认识其利弊。
首先,农业用地所占比例小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的发展缺少物质基础。其次,农业用地的人均占有量小。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需要结合前面的资源总特点以及一些数据资料使学生意识到这个问题,正因为此,再加上难以利用的土地所占比例大,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约束。第三,农业用地,尤其是耕地又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为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从利用的角度出发来认识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
教学设计方案1
[导入 ]有句古话叫做“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源”,这说明的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说明土地是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基础。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我国的状况如何。
[板书]第三节
[解释]指目前和可预见到的将来可供人类开发利用的土地,它是人类最宝贵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引导读图]结合“我国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百分比图”,分组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土地按利用类型,主要分为哪几种?(耕地、林地、草地、水域、非农业用地及未利用的土地等等),教师可进一步指出林地与森林、草地与草场、草原的区别。
2.不同的地形分别以什么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会这样?
3.我国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比例最大?耕地和林地共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难以利用的占了多少?这会导致哪些问题出现?
[学生讨论、回答]略
[提供图表]1992年我国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
土地类型 | 面积 (万平方千米) | 世界地位 (第几位) | 中国人均 (平方米) | 世界人均 (平方米) |
土地总面积 | 960 | 3 | 8100 | 27762 |
耕地 | 95.1 | 4 | 802 | 2501 |
林地 | 128.6 | 5 | 1085 | 7170 |
草原 | 313.3 | 3 | 2644 | 6235 |
[提问]从这个表中,你还能看出我国有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我国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土地类型多种多样,这是受国土面积、地形、气候、土壤等多种条件影响的结果。
2.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小。世界上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我国的人均耕地居倒数第三位,总量第四,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3。
3.耕地和林地比重小,不易利用的土地面积大。
[转折]了解了我国的基本情况之后,我们来看看它们是如何分布的。
[活动]安排学生读图,思考:每种类型在干湿地区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如何分布?品种上有什么地区的差异?
[学生讨论回答]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丘陵(秦淮以北为旱地,秦淮以南为水田)。
林地: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
草地:西部非季风区的高原山地
[转折]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利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板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活动]读书上所给的资料,请你来概括一下,我国的都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读资料,讨论]略
[教师小结]
1.当前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1)相对减少 原因: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
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总量减少
(2)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问题、草场超载等)
2.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采取的措施
(1)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2)开源节流(合理规划各项用地,因地制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加强的建设和保护
[结课]土地对我们这个人口将近13亿的国家来说,尤其显得重要。每年6月25日,是中国的土地日。大家都要爱护我们的土地。
板书:
第三节
一、我国的开发利用类型
1.土地类型多样
2.人均占有量小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
二、主要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利用中的问题
2.解决对策
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重点: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
[引入]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讲述]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状况又如何呢?
[展示]中国利用类型图。通过演示课件,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状况(演示包括每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景观图片)。最后得出我国的第一个特点——土地类型多种多样。
[展示]表格
土地类型 | 面 积 (万平方千米) | 世界地位 (第几位) | 中国人均 (平方米) | 世界人均 (平方米) |
土地总面积 | 960 | 3 | 8100 | 27762 |
耕地 | 95.1 | 4 | 802 | 2501 |
林地 | 128.6 | 5 | 1085 | 7170 |
草原 | 313.3 | 3 | 2644 | 6235 |
通过阅读表格中的数据,得出我国的第二个特点——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展示]中国利用类型图、中国土地利用比重图。通过读图,得出我国的第三个特点——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讲述]了解了我国的现状,知道了我国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展示]本别展示中国干湿地区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利用类型图、水田和旱田的图片、草原自西向东的变化示意图、森林的分布图(投影或计算机)、问题(计算机)。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做到的“开源”与“节流”相结合,开荒与植树造林相结合,控制建筑用地。
(3)加强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
第三节
一、的特点: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我国主要的分布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探究活动
活动内容: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为主题写一篇倡议书
活动目的:
通过学习一课,学生对我国的现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既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拓展思维,思考保护的措施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环保的行动中来,不再做一个旁观者。
活动要求:
在学习一节之后,根据自己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有关的信息,写一篇关于“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倡议书。字数500-800字。拓展思维,写出自己的想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评比,优秀的作品集中起来在全校展出,并给以适当的奖励。
篇5:land可数吗
land短语搭配
LAND ROVER 路虎 ; 路虎公司 ; 陆虎 ; 兰德·罗孚
Arnhem Land 阿纳姆地 ; 安恒地区 ; 安恒地 ; 阿纳姆地区
Victoria Land 维多利亚地 ; 南维多利亚地
Altenburger Land 阿尔滕堡县
Promised Land 应许之地 ; 心灵勇气 ; 承诺之地 ; 乐土
Berchtesgadener Land 贝希特斯加登县
Zwickauer Land 茨维考县
Leipziger Land 莱比锡县
land双语例句
Who do you rent the land from?
你从谁那里租用的.土地?
Who confiscates your land, do you like him?
谁没收了你的土地,你还会喜欢他吗?
We do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 rubbish and it pollutes our land and sea.
对于这些垃圾我们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并且它污染了我们的陆地和海洋。
篇6: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Hydropower Resourc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re is a boom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Southwest China recently because of the abundant hydropower resources there,especially in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s,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s of various major power generation companies and private enterprises.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west an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prospective receiving market and the capability of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equipment's manufactur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the Southwest and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orderly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作 者:Du Zhongming Wu Yun Tong Mingdong Xiao Jinyu 作者单位: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刊 名:电气(英文版) 英文刊名:ELECTRICIT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 关键词:篇7:浅谈保护土地资源
浅谈保护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业的.生产资料,当今全国土地资源不断遭受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世界各地把保护土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作 者:陈惠玲 作者单位:石河子土地管理局,83 刊 名:石河子科技 英文刊名:SHIHEZ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4) 分类号:F301 关键词:篇8:《土地资源》说课稿
《土地资源》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上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中的第二节“土地资源”,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教材在地形、气候、陆地、水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难点: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
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l课时教学设计
二、说学法:
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测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复杂性的特征。教师通过新型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详见“教法设计”第二点)
2、学会分析不同形式的资料。
3、小组合作展示,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三、说教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初步分析并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二)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1、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通过知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形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主动建构知识体系。
2、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原先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将注意力集中在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着眼培养学生综合性、发展性学力。
3、在课堂中为学生搭建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展示才能的舞台。
(三)教法设计:归纳为以下四点
1、突出前后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地形、气候是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按常规教学方法,该教学内容浅显,主要是让学生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上认图识记,学生思维量小,且无法体现本节教材的前后文关联特征。因此,教师在设计中,打破常规,舍易求难,即不让学生在书本、地图册上找现成答案,以培养和训练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归宿,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利用已有的气候、地形分布的知识,探究我国成片耕地和主要森林、草场、沙漠的分布,并说明理由。整个过程运用“相邻发展区”的原则,既是对前知识的复习与综合,让学生体验地理学习方法,又完成新课教学目标,且印象更深。教师则对学生整个探究过程加以适当提示、点拨、深入。点拨中渗透学习方法的引导,特别须指出以下问题:耕地适合的地形;形成草地而未形成水田与旱地的原因;水田与旱地的大致分界;东部地区山脉、丘陵的土地利用类型;东西部、南北的土地生产力。要求学生综合考虑地形与气候条件、人类经济活动因素。
2、探索学生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差异,提高学习效果。
本课教学安排两部分学生合作学习内容,在第一部分中,教师安排四人合作学习是基于该内容对初中学生而言综合性强,有较大难度,合作学习有利于讨论,观点碰撞,引发思考,得出结论。教师给予合作学习的要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最终实现每一个学习个体在达成自身学习目标的同时,成为其他个体教学目标达成的促进者。第二部分小组合作是学生对课堂内容理解后的综合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内化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创造力与小组智慧,培养创新精神,分享小组合作成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组织形式,也适合该年龄孩子身心特点。
3、利用分角色探究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
4、以形象的漫画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土地资源较宏观,本课内容又侧重农业用地,相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初中学生而言,较先前的水资源、气候资源距离远,认识上有间接性。为使课堂可接受性更强,并引发学生共鸣,本课设计以漫画评论作为探究土地利用问题的切入口,优势明显:漫画讽刺性强,富于思考,能将大尺度空间与时间的问题浓缩到方寸之间,较照片、录象更综合、直观,有趣味,信息量大。远比枯燥的文字表达得形象、深刻,对学生有震撼。对漫画的分析理解过程将促进学生思考问题、进入自主学习与自我教育状态。
5、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势,真正体现形式服务于内容,手段服务于理念。恰倒好处地使用电脑多媒体,能使课堂增色,效率提高。本课课件力求简洁,主体内容突出,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指导,避免使用现代化媒体产生弱化学生思考的反作用,相反设疑引思,如土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以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土地利用问题,以漫画渲染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认识距离;人均耕地减少问题,以动画强化课堂情绪;全课以多种链接调用各种资源,回顾旧知。恰倒好处的多媒体运用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付诸实际。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属哪一类?
(二)新课
活动一:知土地
1、土地资源的利用
(1)提出研究问题:
活动:在给土地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角色扮演种地的农民、放牧的牧民、林业工人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身份的土地类型,并说出理由。
(2)给予提示:强调土地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为土地妈妈就诊根据数据得出土地资源的现状,并归纳优缺点。
2、土地资源问题:
分布不均
(1)提出问题:
活动:分好的角色在全国各地选地方,选的理由?选中的寺方有什么优势来发展自己的产业?
(2)展开讨论,深入分析:学生谈感受归纳、争论、总结,得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并处理书上69页的表格。
活动二、忧土地爱土地
3、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通过形象的漫画了解目前在土地资源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2)简单的得出结论。
(3)学生自我总结:保护土地资源,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活动三、我看土地
联系现实的两个思考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学生:角色体验:小组讨论,任选一个角色,从角色的心理需求提出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地方官员:土地专家:环保人士:种地农民:房地产商:两人合作,一个当记者,一个当政府官员或土地专家或环保人+或种地农民,任选一个角色,提出自己的建议,说出理由(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课外探究:
学校周围,往日碧水蓝天已荡然无存,在我们眼前的小河就是实例,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五、其他:
1、以学生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教师无法知道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所有问题,因此须根据学生反应调整课堂进程,在多媒体课件中预设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进退自如。
2、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为归宿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本课成功的保障。
学生课堂作业: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简图(略)
2、整堂课内容的回顾。
篇9:土地资源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姓名: 李xx
性别:男
目前所在: 海珠区
年 龄: 22
户口所在: 海珠区
国 籍: 中国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诚信徽章: 未申请
身 高: 178 cm
人才测评: 未测评
体 重: 60 kg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房地产开发/策划人员
工作年限: 1
求职类型: 实习
可到职日期: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佛山,
工作经历
德坚数码测绘公司 起止年月:XX―07 ~ XX―08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房地产/建筑
担任职位:xxx
工作描述: 实习
增城市亚委会 起止年月:XX―11 ~ XX―11
担任职位: 志愿者
工作描述: 慰问老人和运送亚运礼品到当地居民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获得学位: 学士
毕业日期: XX―07
专 业 一: 土地资源管理
专 业 二:xx专业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粤语水平: 优秀
国语水平: 优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热心好学,积极上进,待人友善,虚心努力,有很好的团队意识和工作态度。
个人自传
本人对工作认真严谨,热情大方,喜欢挑战,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精神,能很好与别人相处合作。
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与团队精神,踏实肯干与同事相处融洽,服从命令。工作细致,耐心,有全局观念,个性开朗,独立自主,真诚坦率,对生活充满热情。
谦虚好学,积极上进,学习能力强,愿意尝试新鲜事物。
[土地资源个人简历]
篇10:land的例句
land:
n.土地;陆地;大地;(尤指某类型或作某种用途的)地带;地产;地皮;
v.降落;着陆;使(飞机)平稳着陆;(乘飞机或船)登陆;
第三人称单数: lands复数: lands现在分词: landing过去式: landed过去分词: landed
例句:
Many younger people are leaving the land to find work in the cities.
许多年轻点的人陆续离开农村到城市去找工作。
The land is used by local people to graze their animals.
这块地当地人用来放牧。
She bought a small plot of land to build a house.
她买了一小块地盖房子。
The pilot made an emergency landing in a field.
飞行员在一片农田里紧急着陆。
【土地资源(Land Resources)】相关文章:
2.珍惜土地资源作文
3.土地资源目录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