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

2022-10-07 08:33:3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戴鸾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

篇1:《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

【语段点将1】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⑴ 人之相与:

⑵ 取诸怀抱:

2、与“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以”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赂者以赂者丧

B、足以极视听之娱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D、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3、判断下列句子翻译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⑴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有的把思想感情寄托在爱好的事物上,不受拘束,放纵游乐。( )

⑵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译:虽然人们的要求、舍弃不同,安静、急躁的性情各异,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自己所需要的暂时得到了,欢快地感到自我满足的时候,就曾经忘记了衰老即将到来。( )

4、本文多骈句,试从本段中举出两例。

〖参考答案〗

1:⑴ 相互交往

⑴ 思想抱负

2:A

3:⑴ √

⑵ ×

4:⑴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⑵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语段点将2】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随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基调是什么?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2、这一段话的议论与上文的叙事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这一段写兰亭集会后的感触,以“悲”字为基调,主要围绕“死生亦大矣”展开议论。

2:首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是紧承上文“群贤毕至,少长感集”,由此也引出了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篇2:《兰亭集序》默写练习

《兰亭集序》默写练习

1、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2、-------------------,----------------,亦足以畅叙幽情。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5、虽趣舍万殊,---------------------,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8、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1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11、------------------,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15、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

1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1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9、夫夷以近,----------------;险以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2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篇3:兰亭集序的练习试题

兰亭集序的练习试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1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接孟氏之芳邻   接:接待。 B.一言均赋 一言:一句话。

C.恭疏短引 引:序。 D.抚凌云而自惜 凌云:天空。

【答案】C 试题分析:A项“接”应为“结交”;B项“一言”应为“一首诗”;D项“凌云”这里指司马相如的赋。

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活用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梓泽丘墟   B.窜梁鸿于海曲

C.腾蛟起凤 D.屈贾谊于长沙

【答案】A 试题分析:名词活用作动词,成为丘墟。B.C.D三项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21.下列八属于定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

A.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B.奉晨昏于万里

C.都督阎公之雅望 D.童子何知

【答案】C 试题分析:A项是判断句,B项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2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2)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答案】(1)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2)请各位宾客竭尽文才,写出好作品。

篇4:兰亭集序名句默写练习

兰亭集序名句默写练习

摘要:《兰亭集序》名句默写练习,总结了通篇课文中的'经典句型和重点句子,供同学们背诵和记忆,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看看哪些句子是需要我们背诵的。

1、此地有崇山峻岭,-------------------;-------------------,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2、-------------------,----------------,亦足以畅叙幽情。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5、虽趣舍万殊,---------------------,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8、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

9、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10、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11、------------------,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12、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3、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驾一叶之扁舟,---------------------。

15、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托遗响于悲风。”

16、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

17、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9、夫夷以近,----------------;险以远,--------------------。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2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篇5:《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一、在括号内写出下面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二、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

1. 列坐其次

今义:居于次一等的 古义:______________

2. 俯察品类之盛

今义:物品的`种类 古义:______________

3.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今义:低头抬头 古义:______________

4. 所以游目骋怀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古义:______________

5. 信可乐也

今义:书信 古义:______________

6. 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 古义:______________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

1. 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 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不期而遇()

良马期乎千里()

3. 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1. 死生亦大矣()

2.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3.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4. 足以极视听之娱()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

1.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 当其欣于所遇。()

3. 亦将有感于斯文。()

参考答案

一、“悟”通“晤”。

二、1. 是两个词,它旁边;2. 自然界的万物;3. 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4. 用来;5. 实在;6. 这次集会的诗文。

三、1. 相同,一样/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一点,少量;2. 至、及/满一年/约定/期望;3. 思想情趣/达到/招纳/得到。

四、1. 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事;

2. 一、齐,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把……看作相等;

3. 贤、少长,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能的人、年纪轻和年纪大的人;

4. 极,副词用作动词,穷尽。

五、1. 省略主语 (名士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

2. 状语后置句 当他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3. 状语后置句 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篇6: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兰亭集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慨系之矣 系:附着,随着 B.虽趣舍万殊 趣:同“取”

C.终期于尽 期:注定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盛:盛大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 ②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及其所之既倦 ④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A.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C.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1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分)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分)

答案:

14.D 盛:热闹

15.C

16.(1) 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享视和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2分,“极”和“信”各1分)

(2)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2分,“一”和“齐”各1分)

《兰亭集序》基础知识复习

《兰亭集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修禊事也: (古代习俗,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2)引以为流觞曲水:(把……作为) (3)所以游目骋怀: (用来……的……)

(4)修短随化: (长)(自然)(5)不能喻之于怀: (明白)(6)虽趣舍万殊(“趣”通“趋”,“趣舍”同“取舍”)(7)信可乐也( 的确,实在 )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 )(虚妄荒诞 )(9)终期于尽( 至,及 )

(10)向之所欣(以前,过去)(11)列坐其次(旁边) (12)因寄所托(依,随着)(所爱好的事物)

(13)以之兴怀(因,发生,引起 ) (14)感慨系之(附着)

2、解释成语

①崇山峻岭: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岭

②茂林修竹: 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③天朗气清: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④放浪形骸: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⑤情随事迁: 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⑥感慨系之: 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列坐其次 古义这个地方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 古义:思想抱负今义: 怀里抱着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今义: 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

(6)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篇文章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4、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修禊事也: 判断句 (2)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3)其致一也: 判断句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 (5)当其欣于所遇: 状语后置(6)不能喻之于怀: 状语后置

(7)亦将有感于斯文: 状语后置(8)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

5.说明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一觞一咏足 名词作动词,喝酒 (2)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5)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像带子一样环绕

(6)引以为流觞曲水 (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8)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

6、解释下面一词多词。

(1)之:

A暮春之初 的 B及其所之既倦到、到达C不知老之将至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以之兴怀 代词

E向之所欣 的 F不能喻之于怀 代词,悲伤的缘由 G兴感之由 的' H夫人之相与 取独

I悟言一室之内 的 J仰观宇宙之大 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K后之览者 的

(2)一

一觞一咏 一点,少量 俯仰一世 数词 悟言一室之内 一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相同,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3)致

家贫,无从致书一观获得,得到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情致,情趣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4)修 茂林修竹 高高的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修守战之具 整治

5、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尝不临文磋悼,不能喻之于怀。

我每看到前人发生感慨兴叹的原因,发现都像符契那样相同相合,我曾对前人的文章嗟叹伤情,但往往不能明白为什么会如此。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何况人的寿命随着自然造化而有长有短,但最终都要完结!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 朗诵

2.兰亭集序教案

3.兰亭集序赏析

4.《兰亭集序》作者简介

5.《兰亭集序》鉴赏

6.兰亭集序公开课

7.兰亭集序翻译

8.兰亭集序浅析

9.兰亭集序说课稿

10.《兰亭集序》主题思想

下载word文档
《《兰亭集序》点将过关练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