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小路》阅读答案
“小咕咚”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母亲的小路》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母亲的小路》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最佳小路》阅读答案
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三年的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该怎样联络还没有具体的方案.
格罗培斯大师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处精美的杰作.然而建筑学微小得不值一提的一点———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修改了50多次,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接到电话后他心里更加焦躁.他决定去地中海海滨清醒一下,争取定下方案.
汽车在法国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儿是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漫山遍野到处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一路上他看到无数的葡萄园主把葡萄摘下来提到路边,向过往的车辆和行人吆喝,然而很少有停下来过问.当车子进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儿停着许多车子.原来一位老太太的葡萄园,她因年迈无力料理而想出这个办法,起初她还担心这种办法能否卖出葡萄,谁知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完.她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久缠在他的心头的难题终于迎刃而解.格罗培斯出乎意料的高兴,连忙让司机调转车头返回巴黎.
回到住地,他给施工部发了封电报,要求施工队撒上草种.没多久,小草出来了,整个乐园被绿草所覆盖.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道,这些踩出的小道有窄有宽,优雅自然.
第二年,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1、将下列部分用一个成语来代替.
1)微小得不值一提的( )
2)出乎意料的高兴( )
2、“对迪斯尼乐园各景点之间的道路安排,他已改了五十多次,可没有一次是让他满意的.”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 ).
3、概括短文第3、4节的内容.
4、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为什么会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联系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出来.
参考答案
1 .微不足道 2 喜出望外
2. 格罗培斯对工作要求高,做事严谨.可以看出他对工作负责任. 为了让游人非常满意,他很尽力.
3.罗培斯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无人看管的葡萄园只要投入五法郎就可摘一篮葡萄,这种方法却最先卖出葡萄;这种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使大师深受启发,从而设计出最佳路径.
4.因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给予游客的自由,让游客自由选择,一切顺其自然,只有游客自己踩出来的路径才是最好的.
篇2:《山间小路》阅读答案
龙应台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莓果,看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范围,叫岳麓书院。
9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影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前行者踽踽背影。也是9月,不到40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 会面。他要和张 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朱张两人渡湘江来回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记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8前的中国。
可是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的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朝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30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恨不与之同时”,于是“逆党”变成大师。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赫曦台上有个6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斋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琅琅,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百轩泉,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
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细读书院史,就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
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今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
譬如书院在1131年毁于战火,湖南安抚使刘珙“葺学校,访儒雅”,重建岳麓书院。刘珙是什么人呢?身为礼官,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不论是对秦桧的不从或者是在废墟中兴学,刘珙对抗的都是政治霸权对文明的压迫。书院历史的构成,就是这两种势力不断的彼此抗衡与妥协的消长过程。
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开头一段写海德堡”哲学家小径“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文提到的“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岳麓书院的兴衰,作者是怎样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段写道:”我在树影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对此,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引出东方古代哲学家小径;
(2)为下文作铺垫,说明岳麓山小径的伟大;
(3)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含量。
2、 指的是历史上对文明的认识、追求和尊重的力量。
3、
(1)书院兴,说明文明在前进;
(2)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
(3)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
4、
(1)再点”小路",照应题目,照应开头,使文章意境得到升华。
(2)既指岳麓书院初建的时候,更指中华文明初始的时候。
篇3:山间小路阅读答案
(台湾)龙应台
①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随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②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捄、王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③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院落,叫岳麓书院。
④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踽踽前行者的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什么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捄会面。他要和张捄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朱张两人来回渡湘江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⑤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⑥ 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弃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的命运。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⑦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地,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⑧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白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⑨ 细读书院史,就会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近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⑩ 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4. 文章主要写岳 麓书院,为什么却要从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写起?(4分)
答:
15. 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6分)
答:
16. 文章第⑦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17. 文章为什么要以“山间小路”为标题?(6分)
答:
参考答案:
14.①以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开篇,突出其幽静的特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类比长沙岳麓山的小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引出正题,为下文写岳麓书院作铺垫;
③将“小路”与众多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15. 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2 分);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2分)。
16. 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书院的宁静清幽,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并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千年历史中曾经的“不平静”。
17. 以“山间小路”为题用意深远。①从结构层面看,“山间小路”是全文的线索,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②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山间小路”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③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过去的书院和现在的书院,小路上曾走过许多的思想家,小路见证了太多文明的兴衰,所以它象征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篇4:小路长长的阅读答案
小路长长的阅读答案
怎么老是怀念遥远的故乡?那江南的春天,竹鹅溪畔的绿草里一条蜿蜒的银色小路。从小学到中学,我在上面走了9个年头。
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样清澈、愉快。岸边满是青葱茂密的细竹,偶尔也闪现几棵桉树、蟠桃树的倩影。邻岸高坡上的农舍,不时漫出淡淡的炊烟,溶入静静的蓝天。小路就像竹鹅溪顽皮的孩子。从高坡上跑下来,从菜畦、草地中穿过,与小河并肩而行。走不多远,它踩着卧在河上的碾坝到了对岸,又依旧靠向了它的母亲。
绵绵雨梭在织一幅飘逸、清丽的田园壮锦。软滑的小路上,走着上学的我们。三三两两,各色的衣服,各样的`斗笠、雨伞,衣服鲜艳的女孩子,斜撑着棕色、黑色、粉红色的伞,姗姗而行,就像一朵朵娴静的睡莲在轻轻地漂游春天的河水漫过碾坎了,我们便卷起裤管,拎起鞋,拉起手,唱着歌壮胆,在碾房轰轰的响声中,踩着凉水和苔皮,慢慢向前移动。
在春天的小路上,我们有的在中间当马,有的在前面做杖,有的在后面当挑夫,有的在两边当卫士,背着残痰的同伴去上学;我们曾跳进河里,救起从碾坝上滑落的小同学;我们帮助碾豆子的伯娘抬过沉甸甸的麻袋,修复过小路上冲塌的石板桥;我们热烈地谈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用指头在地上演算习题,在长长的小路上划出一块块奇特的符号
呵,小路,它若有心,它若有情,该还记得那个春天般的年代,春天般的我,一封信,一点景物,就会勾起亲切的、甜软的柔情和深长的思绪。
小路长长。它也许是一支不仅有序曲,而且有尾声的漂泊者的歌。
1.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的小路()的细竹()的睡莲
()的童年()的符号()的思绪
2.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我们走在春天的小路上,做过的好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表达了作者浓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阅读答案:
1.蜿蜒青葱娴静纯真奇特深长
2.它也许是一支不仅有序曲,而且有尾声的漂泊者的歌。
3.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样清澈、愉快。
4.下雨时,我们走路去上学的情景。
5.(1)背残疾的同伴去上学救起从碾坝上滑落的小同学帮助碾豆子的伯娘抬过沉甸甸的麻袋修复过小路上冲塌的石板桥
(2)思乡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篇5:《小路长长》(节选)阅读答案
怎么老是怀念遥远的故乡?那江南的春天,竹鹅溪畔的绿草里一条蜿蜒的银色小路。从小学到中学,我在上面走了9个年头。
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样清澈、愉快。岸边满是青葱茂密的细竹,偶尔也闪现几棵桉树、蟠桃树的倩影。邻岸高坡上的农舍,不时漫出淡淡的炊烟,溶入静静的蓝天。小路就像竹鹅溪顽皮的孩子。从高坡上跑下来,从菜畦、草地中穿过,与小河并肩而行。走不多远,它踩着卧在河上的碾坝到了对岸,又依旧靠向了它的母亲。
绵绵雨梭在织一幅飘逸、清丽的田园壮锦。软滑的小路上,走着上学的我们。三三两两,各色的衣服,各样的斗笠、雨伞,衣服鲜艳的女孩子,斜撑着棕色、黑色、粉红色的伞,姗姗而行,就像一朵朵娴静的睡莲在轻轻地漂游……春天的河水漫过碾坎了,我们便卷起裤管,拎起鞋,拉起手,唱着歌壮胆,在碾房轰轰的响声中,踩着凉水和苔皮,慢慢向前移动。
在春天的小路上,我们有的在中间当马,有的在前面做杖,有的在后面当挑夫,有的在两边当卫士,背着残痰的同伴去上学;我们曾跳进河里,救起从碾坝上滑落的小同学;我们帮助碾豆子的伯娘抬过沉甸甸的麻袋,修复过小路上冲塌的石板桥;我们热烈地谈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用指头在地上演算习题,在长长的小路上划出一块块奇特的符号……
呵,小路,它若有心,它若有情,该还记得那个春天般的年代,春天般的我,一封信,一点景物,就会勾起亲切的、甜软的柔情和深长的思绪。
小路长长。它也许是一支不仅有序曲,而且有尾声的漂泊者的歌。
1.从短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的小路 ( )的细竹 ( )的.睡莲
( )的童年 ( )的符号 ( )的思绪
2.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3.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1)我们走在春天的小路上,做过的好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表达了作者浓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篇6:《小路长长》(节选)阅读答案
1.蜿蜒 青葱 娴静 纯真 奇特 深长
2.它也许是一支不仅有序曲,而且有尾声的漂泊者的歌。
3.竹鹅溪,美丽的小河,淙淙的流水像我们纯真的童年一样清澈、愉快。
4.下雨时,我们走路去上学的情景。
5.(1)背残疾的同伴去上学 救起从碾坝上滑落的小同学 帮助碾豆子的伯娘抬过沉甸甸的麻袋 修复过小路上冲塌的石板桥 (2)思乡
(答案不唯一,意思对即可)
篇7:《山间小路》阅读答案
(台湾)龙应台
① 海德堡古城临河,河对岸山坡上有条羊肠小径,蜿蜒数里,覆着野花或野莓,随季节变化。小路无人不知,因为历代哲学家——歌德、亚斯培斯、黑格尔、韦伯、海德格尔……都曾经在路上徘徊。从“哲学家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城的石墙红瓦和渐行渐渺的河景。
② 我到长沙,什么都不想看,只想去看一条小路,也是一条山中小径。在那条小径上,朱熹、张捄、阳明、左宗棠、曾国藩……都曾经徘徊,从小径远眺,可以望见古长沙郡的城池和波光潋滟的湘江。
③ 那条小路在岳麓山里,蜿蜒穿梭于书斋亭台、老树池塘之间,覆着青苔或落叶。小路没有名字,有名字的是它牵引环绕的院落,叫岳麓书院。
④ 九月的一个下午,阳光穿过重重叶层,将老槐树的叶子闪烁洒在地面,与书斋稳重密实的投影形成动与静的辉映,小径上光影错落,明灭之间时光恍惚,仿佛望得见踽踽前行者的背影。也是九月,不到四十岁的朱熹经过长途跋涉抵达长沙,也是别的什么都不看,渡过湘江,直奔书院小径,与张捄会面。他要和张捄面对面地讨论“中庸”里关于中和的概念。开讲时,“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两个人不仅私下切磋,而且公开讲学辩论。朱张两人来回渡湘江的地方就被老百姓唤为朱张渡。
⑤ 一个爱思考的人行走千里只为追究一个形而上的问题;舆马争饮,座无虚席,只为听一场关于道德的辩论;渡口不以政治人物命名,却纪念两个著书立言的人……什么样的社会才允许这样的事情?那必定是一个认识文明、尊重文明的社会,八百年前的中国。
⑥ 可是这文明又是怎么回事呢?朱张讲学时如何地意气风发,谁能想见朱熹日后的命运,不同意他思想的人要求朝廷将他“枭首弃市”。朱熹虽然躲过了弃市的下场,却难逃被贬为伪学逆党,郁悒以终的命运。发丧时,生徒不许聚集。然而,受朱熹牵连而被杖枷流放的蔡元定又哪里想象得到,再过三十年,宋理宗会读朱熹的“四书”注解而爱不释手,于是“逆党”变成太师,于是“伪学”又成为官学。如果这是一个认识文明的社会,它又怎么会如此恣意横暴地玩弄文明于股掌之间?
⑦ 也许因为天气炎热,也许因为书院里没有附设歌厅茶座,游人零落。我竟然可以安安静静地举头细看那屋瓦的颜色:不识魏晋的青草一簇一簇点缀在瓦的行列间,赫曦台上有个六岁大的女孩拿着毛笔,蘸清水在地面练字。回廊肃静,听得见风吹的声音。如果吊上一盏风铃,檐间一定叮零清脆。可是这屋瓦回廊,我知道,并不都是这么平静的;作为文明的象征,书院和人一样有时辉煌,有时覆灭。辉煌的时候,皇帝题匾赠书;覆灭的方式就多了:改朝换代的.兵火可以将它付之一炬,居安思危的君主可以转念之间“毁天下书院”,或者,阴柔一点地,干脆将书院并入官学,纳入体制。这千年书院,时而房舍巍峨,书声朗朗;时而断垣残壁,鬼影憧憧。决定它生死的,似乎也全是那政治的霸权。
⑧ 文明竟是那么脆弱的东西吗?沿着小径来到白泉轩,历代山长的住所。廊前有一个小小的庭院,院里一口小小的泉水。不对吧,如果霸权决定一切,这百泉轩怎么还能在千年之后让我看见?那泉里还冒着水呢。
⑨ 细读书院史,就会发现书院之所以建了又毁,毁了却总能再建,是因为和政治霸权一直有一个不灭的抗争力量。譬如朱熹的教育理念:“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近日读来犹令人震动。一个社会已经体认到“学”与“问”是维系文明的根本,它一定是一个思想发达、海阔天空的社会吧。可是,与“慎思明辨”抵制的力量或许更大。辨与不辨之间,文明时进时退。
⑩ 我在书院斑驳的小路上徘徊,不忍离去。若有时间,真想在那百泉轩的廊下坐到黄昏,听风从最深邃的起点悠悠吹来。
14. 文章主要写岳 麓书院,为什么却要从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写起?(4分)
答:
15. 作者认为岳麓书院的兴衰说明了什么?(6分)
答:
16. 文章第⑦段画线部分的内容在全文中有何作用?(6分)
答:
17. 文章为什么要以“山间小路”为标题?(6分)
答:
篇8:《山间小路》阅读答案
14.①以海德堡的“哲学家小径”开篇,突出其幽静的特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此类比长沙岳麓山的小路;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②引出正题,为下文写岳麓书院作铺垫;
③将“小路”与众多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增加文章的文化底蕴。
15. 书院兴,说明社会尊重文明(2 分);书院衰,是政治霸权压迫文明的结果(2分);不管霸权如何嚣张一时,但文明是压制不住的(2分)。
16. 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出书院的宁静清幽,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追思,为后文进一步议论抒情作铺垫。并用此时环境的宁静来反衬书院千年历史中曾经的“不平静”。
17. 以“山间小路”为题用意深远。①从结构层面看,“山间小路”是全文的线索,与开头和结尾有关小路的叙写相呼应;②从内容层面看,本文是作者走在山间小路上引发的思考,“山间小路”也使人们联想起朱熹曲折命运和书院的兴衰历史;③从思想层面看,小路有象征意义,它贯穿古今,连接着过去的书院和现在的书院,小路上曾走过许多的思想家,小路见证了太多文明的兴衰,所以它象征文明发展的曲折过程。
篇9:母亲阅读答案
洪烛
①荠菜成了江南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卖。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正如醉翁之意不在酒,食客之意也不仅仅局限于菜本身,还牵涉到饮食时的心情,包括回忆与想象。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不假思索就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他说得太有道理了。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是家常菜里的家常菜,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星级饭店的大厨师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妈妈做的菜,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任何餐馆的菜单上,都找不到妈妈亲手做的菜。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的呀。这哪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疼药。每次离开故乡,离开母亲,我心里都隐隐作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母亲这个词汇,原来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稍有疏忽就会摔碎。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暂时抛弃。虽然她没有这样责怪我,但我会责怪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⑤我的头顶,天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甚至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本文获“中国散文年度金奖”,有删改)
阅读题目
与母亲有关的每一件事情,都给作者带来刻骨铭心的内心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与母亲有关的事情
带给作者内心的感受
母亲领我去紫金山挖荠菜
①
②
幸福
我离家前,母亲早早入睡
③
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
④
16.阅读第④段,理解划线语句的含义。(4分)
答:________
17.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把无形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不超过150字)(7分)
答:________
篇10:母亲阅读答案
15.①陶醉②妈妈炖海带排骨汤给我喝
③心痛④自责
评分标准:共4分。每空1分。
16.①母亲随时可能离开我们
②要珍惜和母亲在一起的日子
17.答案示例一:母爱凝聚在荠菜上。在跟母亲去挖荠菜的劳动中,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母爱浓缩在海带排骨汤中,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了我的身体,留下了独特的口味,让我感受到了细致入微带来的幸福。母爱呈现在别离中,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让我痛心。作者是借物传情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的。
答案示例二:作者通过娓娓的叙事把无微不至的母爱描写得具体可感。作者先写跟母亲去紫金山麓挖荠菜,得到母亲的夸赞和奖赏,令“我”陶醉。再写母亲给“我”炖海带排骨汤,这道融化着母爱的家常菜,滋补着“我”的成长,让“我”体验到母爱的珍贵无价。然后写“我”每次离家,母亲靠吃催眠药入睡,表现出了母亲与儿子离别的不舍之情。
【《母亲的小路》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2.母亲阅读答案
10.《母亲教我歌》阅读答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