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2022-09-14 08:27: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ac”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欢迎阅读与收藏。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篇1: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

由于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没有具体的规范可以参照,目前只能参考经验配合比,配合比设计过程不能规范统一.本文以石鼓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湿喷C20砼配合比设计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并得到了较优的配合比,为同类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

作 者:闵娟 罗发胜 曾永军  作者单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1431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 “”(11) 分类号: 关键词:隧道   湿喷砼   配合比设计   参考  

篇2:HPC 砼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探讨

HPC 砼配合比设计技术参数探讨

通过本人多年的工作实践积累的经验,结合当前砼的`发展及有关规范的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C10-C60 HYC HPC砼配合比设计程序及其主要试验技术参数计算方法.

作 者:唐素良  作者单位:广西恒诚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刊 名: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英文刊名:MANAGEMENT & TECHNOLOGY OF SME 年,卷(期):2010 “”(19) 分类号: 关键词:配合比   程序   试验   技术参数   计算方法  

篇3: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

隧道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

我国隧道喷射混凝土技术发展远落后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喷射混凝土施工是目前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详细地介绍了喷射混凝土支护原理及作用、干喷和湿喷的.优缺点、湿喷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项,并对湿喷施工中存在的成本过高、渗水地段喷层易滑落流淌、液体速凝剂运输储存不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作 者:王清江 Wang Qingjiang  作者单位:中铁十八局集团公司贵广铁路指挥部,贵州,从江,557400 刊 名: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英文刊名: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FOR NATIONAL DEFENCE 年,卷(期): 8(3) 分类号:U455.91 关键词:隧道   湿喷混凝土   速凝剂   支护  

篇4:浅谈沥青砼SMA-5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

浅谈沥青砼SMA-5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

我国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多用二层或三层结构,主要为了满足沥青混凝土路面热稳定性、不透水性、耐磨耗性、抗滑性、耐久性、抗疲劳破坏等方面的`要求,所以各层沥青混凝土结构有各层的作用.

作 者:陈明时  作者单位:洛阳市路星公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4710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Y TREND 年,卷(期): “”(13) 分类号:U4 关键词:沥青   吸收层   反射裂缝   级配种类  

篇5:沥青砼路面配合比设计与病害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沥青路面以其施工时间短、行车舒适、噪音低、养护维修方便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沥青路面病害主要有:车辙、拥包、泛油、翻浆、松散、网裂、坑槽等。这些病害极具普遍性和严重性,对新建公路的正常使用形成了严重的威胁。沥青路面病害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施工阶段沥青路面因配合比设计等导致的路面病害进行论述。

2 结合配合比设计分析沥青路面病害的成因

沥青路面病害主要由高温稳定性不足和水损坏引起的。高温稳定性不足多过于密实、级配趋于悬浮型,水损坏多过于松散、级配趋于骨架空隙型。高温稳定性不足多与沥青层自身关系密切,水损坏多与基层土层破坏分不开。所以要减少沥青路面的病害就要在配合比设计时充分考虑防止水损坏兼具高温稳定性,更要在施工时,精心施工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

2.1 高温稳定性不足

高温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条件下,能够抵抗荷载的反复作用,不发生显著永久变形(不可恢复变形如车辙、波浪及推移拥包等),保持路面平整的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的形成主要来源于矿料的嵌挤作用和沥青的高温粘度。高温稳定性不足大部分由于密实度过大、级配过细、级配未形成骨架结构、粉尘含量过多、沥青含量过多、沥青粘度过小。夏季高温使得沥青路面体积膨胀,内部没有多余的间隙,使得多余的沥青胶质不得不迁移,间隙率过小、沥青胶质过多,内磨阻力自然变小。路面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承受重车的重复荷载,所以沥青路面必然出现车辙、泛油、拥包、波浪。

2.2 水损坏

一般认为只要是路面结构层透入水后使路面产生的早期破坏现象,都可称为水损坏。水损坏大部分由于密实度不足、松散、渗水、糊料、基层土层水稳性不足。据资料显示,当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小于8%时,沥青层中水在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产生动水压力,不容易造成水损破坏。当排水性混合料的路面空隙率大于15%时,一般都采用改性沥青,且水能够在空隙中自由流动,也不容易造成水损破坏。而当路面实际空隙率在8%~15%的范围时,水容易产生较大的毛细压力成为动力水,造成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坏。水损坏原因从表现形式上水损坏有:自上而下的水损坏,通过动水压力作用,水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失去附着力的过程,表现为松散、脱落、掉粒、坑槽。自下而上的水损坏,水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路面结构层内部,对沥青层内部或半刚性基层造成冲刷,沥青混合料在水的作用下油石剥离,沥青路面结构层强度降低,半刚性基层受水侵蚀后水稳定性减少,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降低。表现为唧浆、裂缝、网裂和坑洞等。原因多是因雨水侵蚀,因雨水下渗,导致路基回弹变形增大,加之行车作用,强大的水压力作用于沥青路面内部,不断的抽吸造成破坏。一直向下发展,最终造成基层与土层的承载力不足。沥青路面的水损坏一般与承重层破坏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沥青路面属于柔性路面,其力学强度和稳定性主要依赖于基层与土层。

3 沥青砼配合比设计

3.1 矿粉用量

沥青砼中矿粉的掺量过少,可出现路面达不到最佳密实度,防水性差,沥青含量低。进而导致面层质量差、易剥落、松散,经行车使用后。面层易出现坑槽,大面积松散、脱落等。使用年限降低。矿粉掺量又不宜过多,过多会导致过密,影响高温稳定性。

3.2 油石比

油石比较大,已铺筑的路面会产生拥包和泛油。油石比较小,路面会出现松散,耐久性差。根据空隙率、当地气候、交通情况、实践经验等确定最佳油石比。应根据级配计算比表面积,验证油膜厚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油膜厚约为7-9μm,重交通道路沥青混合料的油膜厚度为6-8μm。配比设计时,不应该过度减少油石比来提高车辙,应采用增加粗骨料来提高级配嵌挤性能,提高内磨阻力提高级配稳定性,因为降低油石比,会给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带来很大的影响。

3.3 粗集料用量

粗集料应占主导地位,当粗集料的含量在68%-72%时,所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属于骨架密实型,粗集料的含量72%以上时,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属于骨架空隙型,粗集料的含量小于68%时,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属于悬浮密实型。形成骨架是沥青砼级配的核心。粗集料过多空隙必然过大,影响水稳定性,粗集料过少形不成骨架,高温稳定性必然要差。

3.4 细集料用量

高温稳定性主要由形成骨架嵌挤结构决定的,以一定量的细集料填充,注意不能过多或过少,细集料用量过多,级配过细,沥青砼稳定度降低。夏季行车后易造成面层波浪,推移,车辙等。细集料用量过少,级配过粗,又会因密实度过小而渗水,影响防水性能。应以矿料间隙率来验证。耐久性在级配嵌挤结构形成的.情况下,由沥青的性质和沥青油膜厚度决定的,但也不是沥青油膜厚度越厚越好,应考虑到混合料压实后,满足空隙率在4%-5%。矿粉和沥青在级配中起粘结填充的作用,也是要求最佳,不宜过多或过少,一般沥青用量可以根据已知的级配结果计算出,计算出的最佳沥青用量,再通过试验验证,检验最佳沥青用量是否过多,最直接简单的就是析漏试验。骨架嵌挤密实型不管是抗高温稳定性,还是低温抗裂性,还是防止水损害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当注意。

结语

总之,沥青砼路面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配合比设计是建设高质量沥青砼路面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沥青砼路面质量的灵魂。设计是用来指导生产的,如果指导思想错误,将导致后序所有工作再努力也是错误的。只有拥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才能造就高性、长寿命的沥青砼路面,为我国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沈金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分析与防治对策[D].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张寒.沥青路面病害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J].吉林交通科技,(02).

[3]骆惠林.浅析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原因[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10).

篇6:隧道水泥处置碎石排水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隧道水泥处置碎石排水基层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实例,介绍水泥处置碎石排水基层的透水性能、配合比设计与选择及施工技术与质量措施,通过现场试验检测证明,水泥处置碎石排水基层满足设计技术要求,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作 者:郭小玉  作者单位: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81 刊 名:山西建筑 英文刊名:SHANXI ARCHITECTURE 年,卷(期): 36(19) 分类号:U416.2 关键词:公路隧道   排水基层   配合比设计   质量控制  

篇7:某铁路隧道用C30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某铁路隧道用C30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和施工可操作性,尤其是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选用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是设计出优良配合比的前提.本文以某铁路隧道工程用C30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为例,对耐腐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作一些探讨.

作 者:陈玉福  作者单位:昆明中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昆明,650206 刊 名:建材发展导向 英文刊名:DEVELOPMENT GUIDE TO BUILDING MATERIALS 年,卷(期): 7(1) 分类号:U2 关键词:混凝土   碱含量   氯离子含量   抗裂性能  

篇8:什么是砼的施工配合比?为什么要确定砼的施工配合比?

2.确定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的原因:混凝土的实验室配合比是指砂、石在干燥条件下的配合比,而现场的砂、石均含水,如果施工配料时还按照实验配合比配料,则混凝土中含有的水分要增加,水分的增加使水灰比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降低。因此,必须在进行施工配合比的时候,将砂与石中的水分从实验室配合比中扣除,最后的水量还是保持不变,也就是混凝土强度保持不变。

篇9:浅谈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浅谈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设计

合安高速公路全长152km,采用三层4+6+6cm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结合在试验工作中的实践,针对沥青混凝土目标设计阶段总结出几点建议与看法,供同行参考.

作 者:钱元鹏  作者单位:安徽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安徽,合肥,230051 刊 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年,卷(期): 09(3) 分类号:U416.217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   目标配合比设计   试验   控制要点  

篇10:浅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浅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了沥青砼路面的`路用性能.本文就试验人员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注意的事项,谈谈作者的几点看法.

作 者:耿雪妮 刘秋成 齐伟  作者单位:耿雪妮,刘秋成(宝鸡公路局中心试验室,721006)

齐伟(宝鸡公路管理局,721006)

刊 名:城市建设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2010 “”(21) 分类号:U4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   配合比设计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相关文章:

1.浅谈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2.浅谈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论文

3.砂浆配合比通知单填写要求有哪些?

4.比的教学设计

5.认识比教学设计

6.比尾巴教学设计

7.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8.比的认识教学设计

9.比尾巴教学设计一等奖

10.人教版六年级比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隧道湿喷砼配合比设计探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