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

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

2022-08-31 08:17: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兜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欢迎阅读与借鉴。

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

篇1: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

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

1、看清楚“ETC车道”再进入,否则进退两难很尴尬。ETC车道全称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车道,简单地说就是自动收费车道。使用这种车道时,车辆必须安装专用的车载设备才能完成交费。

2、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不一样。国内高速公路的车道设置,由同向两车道至四车道不等。需要留意的是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不一样。

3、非紧急情况不能占用应急车道。应急车道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很多高速公路堵得一塌糊涂,但应急车道却被大量私家车占据,让原本有险情的车辆难以脱险,救援车辆也过不去,更给其他车辆添堵。所以占用应急车道的缺德行为损人不利己。

4、进入隧道一定要开启近光灯。高速公路隧道前的路段,除了会有限速标志外通常还会有一个提示驾驶员开启车灯的标志牌。但很多驾驶员并没有这种正确意识。

5、不要尾随或长时间靠近大货车。大货车的体型庞大,驾驶视野的`盲区也大,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如同一头“巨兽”。在高速公路遇上大货车时还是躲开为妙。

6、每次变道时只变换一条车道。在驾校学习时负责任的教练都会教导我们:每次变道时,只能变换一条车道。这样做既是有礼貌的表现,也是安全行车的技巧。

7、错过出口只能继续往前走,倒车回去很危险。虽然高速公路的出口信息提示牌都很显眼,但驾驶员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万一错过了高速公路出口,只能继续前行至下一出口驶离高速。

篇2:跑高速安全知识

跑高速安全知识

1、看清楚“ETC车道”再进入,否则进退两难很尴尬。什么是“ETC车道”?其全称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车道,简单地说就是自动收费车道。使用这种车道时,车辆必须安装专用的车载设备才能完成交费。既然如此,那么这条车道就不是所有车辆都可以使用的了。小编已经不止一次地在高速上看见某些没有安装车载设备的车子驶进了ETC车道,结果就是无法交费通行,最终进退两难……

2、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其实是不一样的。虽然国内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但是,在实际行车过程中,我们还是应该以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为准。国内高速公路的车道设置,由同向两车道至四车道不等。需要各位新手朋友留意的是,高速公路每条车道的车速范围其实是不一样的。不要以为在高速公路超速行驶才是违章行为,车速过低也属于违章,而且危险性同样很大——万一后车失魂又来不及刹车避让的话,追尾事故的后果不堪设想……

3、非紧急情况不能占用应急车道。应急车道,看字面意思就知道是在紧急情况下才使用的。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很多高速公路已经堵得一塌糊涂了,但应急车道却被大量私家车占据,让原本有险情的车辆难以脱险,救援车辆也过不去,更给其他车辆添堵。除了给其他车辆添堵,无故占用应急车道还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罚款200元,记6分。所以,占用应急车道的缺德行为,确实是损人不利己。

4、进入隧道一定要开启近光灯。高速公路隧道前的路段,除了会有限速标志外,通常还会有一个提示驾驶员开启车灯的标志牌。虽然交通法规明文规定,进入隧道后车辆必须开启近光灯,但实际上,很多驾驶员并没有这种正确意识,灯都不开就一头扎进隧道里的驾驶员比比皆是。

5、不要尾随或长时间靠近大货车。大货车的`体型庞大,驾驶视野的盲区也大,在高速路上行驶时如同一头“巨兽”。我们在高速公路遇上大货车时,还是躲开为妙。尽可能地躲开大货车是有道理的,很多发生在高速公路上的追尾事故,是由大货车刹车失灵引发的,而且往往是伤亡惨重的车祸。既然我们惹不起大货车,那么还是尽可能地躲开它们吧,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离它们越远,离危险也越远。

6、每次变道时只变换一条车道。在驾校学习时,负责任的教练都会教导我们:每次变道时,只能变换一条车道。这样做既是有礼貌的表现,也是安全行车的技巧。在高速公路的匝道口路段,我们经常能看到跨越两条车道的野蛮变道行为。有时看到其他车辆为避让这些野蛮变道车而急刹,那种危险情景让人冷汗直冒。

7、不能停在匝道口的导流线里。考完驾照后,很多新手都已经忘记“导流线”这种交通标线是长啥样的了。在高速公路上,匝道口的导流线经常被人当作“停车看路牌区域”,一些车辆直接停下来,丝毫不顾潜在的追尾隐患。除非是车辆出现故障或事故,否则车辆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在高速公路行车道上停车。新手更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上高速前先做好功课,确认匝道及出口信息,以免因犹豫走神导致车祸,得不偿失。

8、错过出口只能继续往前走,倒车回去很危险。虽然高速公路的出口信息提示牌都很显眼,但驾驶员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错过了出口。万一错过了高速公路出口,我们只能继续前行至下一出口驶离高速。

篇3:科普必须懂的家庭用电安全知识

科普必须懂的家庭用电安全知识

种电器组成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用电安全隐患,这些家庭用电知识,也许你不会每天都用到,但绝对不能不懂!

一提到装修电路改造,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太复杂、太专业”了,根本看不懂啊,一点头绪都没有啊,所以就......随便吧.....但是,电路能随便么?肯定不能啊,俗话说“水火无情”,家里的电路一旦出现问题,那后果......滋滋,画面太美我不敢看!所以,我们本着可能不用但必须要懂的原则,把关于家庭用电的知识整理在一起。大家装修之前,务必先给自己科普一下。

1、强电(家里所有家用电器使用的电)

在电力系统中,36V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理论上电不死人的电压);1KV以下的电压称为低压;1KV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

直接供电给用户的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如用户电压为380/220V,则称为低压配电线路,也就是家庭装修中所说的强电(因它是家庭使用最高的电压)。

强电一般是指交流电电压在24V以上,如家庭中的电灯、插座等,电压在110V~220V。下图所示的电器就属于强电

2、弱电(信息的连接处所用的电,如电话线、网线、电视线等的连接处)

弱电布线系统,是继水、电、气之后第四种必不可少的家庭基础设施。对构造数字家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弱电的处理对象是信息,即信息的传送和控制,其特点是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频率高,主要考虑的是信息传送的效果问题,如信息传送的保真度、速度、广度、可靠性。

3、常见的电的符号及其含义:A(代表电量);U(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强度);R(代表电阻);W(代表功);P(代表功率);t(代表时间);K(数量单位:千);m(数量单位:毫);μ(数量单位:微);1A=1000mA 1mA=1000μA 1KA=1000A;欧姆定律: U=IR 、功率P=UI 、功W=UIt

4、电线平方数

6平方主要用于进户主干线;4平方会用于电路主线和空调、电热水器等的专用线;2.5平方常用于插座线和部分支线;1.5平方多用于灯具和开关线,

一般来说,经验载电量是当电网电压是220V时候,每平方电线的经验载电量是一千瓦左右。最普遍的铜线每个平方可以载电1-1.5千瓦。因此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只需用一平方的铜线就足够了。具体到电流,短距送电时一般铜线每平方可载3A到5A的电流。散热条件好取5A/平方毫米,不好取3A/平方毫米。电线平方数关系到家庭用电安全,是需要重视的。同时,知道该用多大平方的电线,拒绝浪费。

空开是空气开关的简称。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有短路现象开关形成回路就会跳闸的开关,因为利用了空气来熄灭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电弧,所以叫空气开关。空开还分单极断路器和双极断路器及带漏保(全称:漏电保护)和不带漏保。

空开外面套个箱子再镶在墙上就叫配电箱。配电箱分强电配电箱和弱电配电箱,市场上卖的配电箱一般是指没加空开的空箱子。配电箱里的总空开(就是可以同时将室内所有电关闭的开关)最大电流量一般要高于或等于电表的断路器(过去是电阻丝,现在也改成开关叫断路器)的最大电流量。

火线:火线是供电线路之一,对地电压为220V的那根线就是火线。火线通常使用红色、黄色、棕色的电线。火线使用字母L表示。

零线:零线也是供电线路之一,正常情况下对地电压为0V的那根线就是零线。零线通常使用蓝色、黑色的电线。零线使用字母N表示。

地线:地线是保护线路,正常情况下地线没有电,地线对地电压也是0V。地线使用黄绿相间的两色电线。地线使用字母E表示。

插座

家庭使用的电源插座,在我们面向插座时:单相两孔插座:左零线、右火线;单相三孔插座:左零线、右火线、上地线。

双孔插座:没有金属外露的塑料外壳电器设备、双绝缘(即带“回”字符号)的小型电器设备,可以使用二孔插座。

三孔插座:有金属外壳的电器设备、有金属外露的电器设备,应使用带保护极的三头插头,如电冰箱、电烤箱等。

以上便是家庭电路的基本常识,装修之前,务必要懂。

篇4:夜跑安全知识

夜跑安全知识

由于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白天要工作和学习,只能选择晚上出去跑步进行锻炼。其实选择夜跑会有很多的好处,比如有效释放压力,更好促进肠胃消化,也能提高睡眠质量等。不过毕竟是夜跑,还是需要注意很多方面的内容,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1、饭后不可运动

很多人会选择在吃过晚饭后进行慢跑帮助消化食物,这是错误的行为。在胃肠装满了食物以后,是绝对不能进行运动的。有的人会说了,我不做那些幅度大的运动,只进行一些松松舒缓的运动总可以吧?其实,那也是不可以的。

在饭后所有血液都会集中于胃肠帮助消化。当你运动的时候,哪怕只是轻缓的运动,也是会给胃肠造成危害的。本来应该帮助胃肠消化的`血液就将流向全身,胃肠将在一种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独自艰难消化着食物。

饭后最好靠墙站,靠墙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一个美好的身形,还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不会在胃肠堆积起来,还拥有减肥的作用。晚饭适宜少吗,在饭后20分钟到50分钟,你就可以进行一些轻松的运动。

2、人身安全

多数人选择夜晚跑步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工作造成的时间原因,还因为夜晚的空气清新,没有汽车尾气的污染。

3、不可太过剧烈

夜跑的时候不应该太过于剧烈,剧烈运动会让你的心跳加快,保持心跳的安稳才能让你的睡眠香甜,所以夜跑影响睡眠。而且在剧烈运动的时候,人体将大量排汗,并会处于缺水的状态。

对于喜欢夜跑的朋友来说,平常应该多去了解一下这些注意事项。平常适当选择夜跑,可以有效增强自身的心肺功能,锻炼身体,到了夜晚睡眠质量也会好很多,因此想要参加夜跑的你,赶紧行动起来吧。

篇5:必须牢记的电梯安全知识

必须牢记的电梯安全知识

1、火灾、地震发生时,要不要搭乘电梯逃生?

火灾时,电梯不具有防高温性能,当遇到高温时,电梯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有的还会有触电的危险。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当楼内电气线路被烧毁或断电时,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一方面,不利于电梯内的人员逃生;另一方面,也有碍于外面的抢险人员营救,极易酿成人员伤亡事故。

地震时,如果停电,电梯会将人关在里面;地震时的振动会令一部分开关接触不良,致使电梯故障。楼体的振动,变形,倒塌会使电梯发生变形。

2、搭乘电梯时,发现有孩子在乘轿厢内嬉戏、跳动,该怎么做?

搭乘电梯时,发现有孩子在乘轿厢内嬉戏、跳动,应当劝说阻止。因为电梯当中设置很多安全保护的开关,当有人在电梯里电梯里蹦跳导致电梯发生倾斜时,很有可能触发这些开关,从而导致电梯进入保护状态,而此时,电梯将会迅速停下来,导致人员被困。

3、电梯停电

一般的电梯,轿厢上面都有好多条安全绳,安全系数很高。所以,电梯一般是不会掉下电梯槽的。电梯都装有防坠安全装置,即使停电了,电灯熄灭了,安全装置也不会失灵。电梯会牢牢夹住电梯槽两帝的钢轨,使电梯不至于掉下去。电梯里面一般都有指示,告诉你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处理。大多数电梯,都有应急铃,你应该首先摁下这个,告诉周围的人,有人被困电梯里面了。如果电梯里面有信号,可以拨打电话,应该首先按照电梯里面的指示,拨打电梯故障求助电话。如果求助电话没有人值班,那就打电话报警。告诉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

4、如果电梯上的安全绳断了

当然这种情况极少发生,一般发生在年久失修的电梯上,电梯内的人应该做一些保护性的动作,避免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同时电梯槽的底部都有缓冲器,也可以减少掉下来时的冲击速度,所以发生死亡事故的概率,是很低的。采取保护措施的目的.只要是避免电梯着地瞬间的冲力对人的大脑、脊柱、心脏造成伤害。

具体如下:在电梯中不要紧贴电梯门,应保持一定距离。为了缓冲冲力,应该主要用脚尖着地,脚跟翘起,这样可以让较少冲力沿着脚后跟往腿上传;同时膝盖弯曲,通过膝盖弯曲来承受冲力,并改变冲击力的方向,尽量避免传递到脊柱上去,同时保护了大脑和心脏免受伤害,如果电梯里有手把,一定要紧握手把,这样就不会因重心不稳而摔倒。这个办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牺牲腿和胳臂,来换取脊柱,心脏和大脑免受伤害。当然有可能会发生骨折。

5、电梯的轿门、层门关闭后,电梯不启用运行怎么办?

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本层的门锁电触头接触不良造成的,可以先按操纵盘上的开门按钮使电梯开门,然后再按关门按钮让电梯关门,看电梯是否解除故障继续运行。可以重复一、两次,也可以用手推帮助关门。如果还不行,只好按开门按钮开门放人。可通过按警铃或电话告知物业管理部门,由专业人员修理。

6、电梯运行后停梯不开门,被困在电梯轿厢中

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冷静,因为电梯是一种技术成熟、安全的运输设备,“停梯”是电梯对运行故障的一种安全保护措施。此时最安全、最有效的自救办法是通过操纵盘上的报警按钮或电话告知物业管理者,由电梯专业人员救援,也可请求110救援。

不提倡强行扒开门或从轿顶安全窗自行解救。因为爬出轿厢并不等于解救,多数乘客对电梯井道和电梯结构不熟悉,盲目自救往往会造成更大的危险。

7、在进入轿厢后,电梯门未关电梯就开始运行,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遇这种情况,不应惊慌,绝不能争先恐后逃离轿厢。正确的做法是让所有乘客都尽可能远离轿厢门,做屈膝动作。因为轿厢超过额定速度或达到端站后会急停,做屈膝动作可减轻人体对“急停”的不适应。

篇6:必须知道的地震安全知识

1、地震的预防

(1)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2)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3)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4)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5)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6)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7)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8)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

2、地震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3、防止地震次生灾害

要注意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所谓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后引起的水灾、火灾以及有毒气体蔓延等等。很多经验表明:次生灾害往往比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大得多。如何防止次生危害呢?

(1)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品,要严密监视,地震时,一旦发现剧毒品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救。

(2)对于大型水库、堤坝等,要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水库下游的居民,在地震发生时,要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3)大地震发生在山区,由于山崩塌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以免造成水灾。

(4)在接到关于地震的预报以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尽快离开房屋。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高门脸、女儿墙、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5)在山区,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4、地震逃生不忘灭火

(1)由于地震带来的'火灾而致死亡人数增至10倍以上。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因此,一旦发现稍有震动,首先要关掉液化气开关,消除火源。但经验告诉我们,当大地震发生时,人们往往没有时间,也不可能去顾及火源。

(2)尽管如此,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由于强烈震动,煤气管有可能脱落。所以我们不得不考虑室内其它配管破损情况。

(3)在工厂作业时,如遇上地震,危险性很大,在冲出工作场所避难前,首先要切断电源,消除火源,停止机器运转。否则,还在运转的机器连同工作人员会成为火灾的牺牲品。

(4)因地震发生的火灾,当火势变强时,在空中可能会形成漩涡形,风向会千变万化。但火源总是固定不变的。看清火的源头,辨明火的燃烧方向后,再逆风而跑是最明智的。另外,地震过后外出时,切勿走近不大坚固的楼房,因为建筑物受地震摇撼后,随时可能倒塌。

篇7:必须知道的地震安全知识

一、预防

1、及时清理家中(如床下、桌下等)及楼道内的杂物,保持逃生通道的通畅。

2、将家中易燃、易爆、易碎和有毒物品放到安全的地方。

3、将放在高处大而重的物品拿下。定期进行家庭防震演习,熟悉躲避地点和逃生路线。

4、家中应准备一个应急包,放在便于拿到的地方。包内应有手电、食品、矿泉水、应急药品、简单工具等。

5、如已收到权威部门发出的地震警告,应立即关掉家中的液化气和电源总阀。

6、如果家养猫、狗等宠物,定期观察它们的活动变化,如有异常,比如狗烦躁,乱叫,需要注意。

二、征兆

1、前震:大地震前经常会有小震发生,多的可达几十至几百次。

2、大气异常:震前,特别是大震前,经常会发生一些反常的大气物理现象。如:狂风暴雨、大雪、大旱、大涝、温度的骤然变化等。

3、出现地声:震前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会有声音从地下深处传来。声音越大越沉闷,震级也越大。这是大自然向人类万物发出的警报。

4、动物反应异常:兴奋型异常:惊恐不安、不进圈、狂吠、群迁等。抑制型异常:行动迟缓、发呆发痴、不肯进食等。生活习性变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等。

5、地光现象:震前常常伴有地光现象发生,有红、黄、蓝、白、紫等多种颜色。形状不一,有的呈片状或球状,也有的象电火花一样。地光一般时间很短,一闪而过,很难观察到。

6、水位异常:震前,地下水的水位往往会发生异常变化,有时甚至会喷出地面。有时还会发生水质的变化,如变味、变色、出气泡等

三、自护

1、室内:应躲在室内结构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易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如:床下、桌子下、墙角、厕所、贮藏室等。用手护住头,并远离窗户,避免玻璃被震碎划伤人。

2、室外:应选择开阔的安全地带蹲下或趴下。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加油站、化工厂等危险地带。注意不要在立交桥、过街桥上停留。

3、山区:避免在山崖下、岩石下、河水旁躲避,防止滚石、滑坡、涨水等意外情况对人体造成伤害。

四、逃生

1、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只有12秒左右的时间。造成不要惊慌失措,应迅速寻找安全地方躲避,不要贪恋财物。

2、如被压在倒塌物下,不要随意搬动周围物品,防止引起更大的塌方。

3、不要长时间大声喊叫,保存体力,当附近有人通过时,立刻呼喊或有节奏地敲击物体发出声音,向外界求救。

4、不要轻易跳楼,尤其是高层建筑。自救逃生或等待救援还有生存的希望,贸然跳楼会对生命造成极大威胁。

5、剧院等公共场馆内人数众多,由于互相拥挤、盲目冲撞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罕见。所以要听从指挥,跟随人流有秩序地快速撤离。不要逆向行进或俯身捡拾物品,这样会被人群挤倒踩伤,甚至丧命。

6、尽量找到一些三角区域,震后想办法呼救,逃生。

篇8:必须知道的骑行安全知识

必须知道的骑行安全知识

资料显示在中国,平均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有10多万人,比一场战争伤亡都多,也就是说平均每4.8分钟有1人死于车祸,每0.9分钟有1人在车祸中伤残。或者说,平均每天有299.6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相当于每天坠毁1架满载客人的波音777-200型飞机。在这样的情况下骑行,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丰富的安全经验和知识。

1、不要跟机动车抢道:

不管那是不是非机动车道,不管是不是违章,是机动车就必须给它让道。因为不管是石头碰鸡蛋,还是鸡蛋碰石头,倒霉的永远是鸡蛋,你有理也不顶用?

中国的汽车几乎没有避让行人的习惯,这些司机真是司机中的战斗机,疯狂驾驶,根本就无视路边的自行车,不知道是他们有把握还是我胆子小,反正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让我感觉回眸一定是不怀好意满眼的蔑视才有此报应。

2、时刻提防摩托车和电动车:

横冲直撞,习惯了城市骑行(如红绿灯,右侧通行,行人优先等)会很不适应的,因此遇到这样的环境,一定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能躲就躲,不能躲就慢,越慢越好。

3、不要因为心疼单车就不靠边:

公路边上经常有很多很多的碎石,无人清扫,无人养护,自行车在公路的设计者和养护者貌似一个忽略的群体。自行车能在这上面骑,还算幸运,毕竟有路,有的.根本没有自行车路,这时不要想着汽车不敢撞你,心疼自己的车胎,一定要老老实实的靠边,在公路外边骑,补胎费用和手术的费用孰多孰少还用算吗?

好骑友必须是废胎的。

4、汽车尾气废气、噪音:

相信听过郭德纲相声的车友,对气喘吁吁的跑进厕所(旱厕)躲避的窘态印象深刻吧?

骑行上坡很多时候汗流浃背时,一辆大货车或三轮蹦子,在你身边喷出一大股黑烟,然后扬长而去,你只能怎么办?

我很少戴骑行头巾,因此屡遭暗算,生不如死,后来宁可脖子捂出痱子也要套上头巾,随时随地套上防尘防烟。噪音也是骑行的一个麻烦,长期在噪音中骑行会很烦躁,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行为。因此遇到车流,汽车轰鸣不停,就要躲避高峰下路休息休息,减少路上时间提前结束骑行。

【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相关文章:

1.必须知道的地震安全知识

2.高速安全环保标语

3.必须知道的礼仪知识

4.小学生必须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

5.求职面试必须具备的知识

6.《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规则》

7.安全的知识

8.安全知识演讲稿

9.安全知识试题

10.安全知识问答

下载word文档
《跑高速必须懂的安全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