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
“兔子小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
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感情的交流与传递都是如此,需要细心与用心。当你在具备了深厚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如果能够主动与你的导师联系,并有相当的互动和交流,让他在学术之外,了解你的个人品行,对你产生熟悉感和亲切感,与你发生情感的碰撞,相信这锦上添花的一笔,能让你的复试大门敞开得更顺利。
根据学校设置的不同,在正式录取之前,有的学校报导师,有的报导师组,到复试再决定导师。有的同学误认为报导师组的就不用联系导师了,听天由命,并且有的学校在招生目录上也确实不列出导师的名单,但是不提前联系导师而去参加复试确实是一种很大的冒险。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在面试之前主动联系上导师,不管是报考导师的还是导师组的。
联系导师是讲究方法和技巧,并且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做到有礼有节。那么现在将把这些方法同广大考研学子们分享,希望能够让大家面对复试时多一些信心,少一些烦恼。
联系三要素:时间、地点、内容。
1、时间:报导师的和报导师组的是不同的,报导师的应该在报名前就联系,要弄清楚有没有内定的或者保送的,报导师组的可以在复试前联系就好了。而且应该在充分了解导师的情况下去联系,要以导师喜欢的方式去联系他。
2、地点:最好能在导师办公室,等到快下班时也可以去,并且最好能在与导师已经有过交流的情况下见面,这样就不会太紧张,可以先给导师打个电话,在征得导师的同意下再去见面,这样就不会太冒昧。
3、内容:很多人不知道联系导师时该说些什么,其实很简单,联系他的目的就是让他去了解你,并且喜欢上你,所以应该在通话是言简意赅的介绍自己,突出重点和个性,抓住他的心,如果是见面,那就准备一份前面所说的简历,简单而又有重点地介绍自己,在发给导师发的邮件里面可以介绍一下自己的一般情况还有写过的文章,并表达一些对他的仰慕之情。另外最好准备一份英文简历,以备需要。在与导师谈话时应注意与导师谈话的方式,同样是一个问题,不太恰当的表达可能会带来歧异,影响导师对你的看法,并且如果没有对导师充分的了解,就不要说话太随便,比如,有很多同学都想问这样一个问题:有多少人报考了自己导师,在询问这个问题时要特别注意,有的人这么问:老师,今年有没有人报你的研究生啊?有的导师会误认为你询问的'目的是在探视他的水平,他的名气怎么样,有没有人想读他的研究生,你可以这么问的:“今年有挺多同学报您的研究生吧,我在他们当中有多少优势啊?”
凡事应当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以上所谈的三要素,其实也是需要在对你所报考的导师有一定的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谈话内容,需要你对导师本人的风格气质以及老师的作品、学术地位有一定了解,尽量在和老师的谈话方式和节奏保持一致。
细节的成败:礼节、态度、礼物。
1、礼节:首先先谈谈见面之前的礼节。联络导师最常见的就是打电话,大家可以从网上查到导师的工作电话,最好不要冒昧地去打私人电话。和导师见面是最好的联系方式,但见面之前提前跟老师联系并确认之后拜访才是可取之道。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见面的礼节,包括穿着、谈吐、态度、对老师性格的了解、专业知识掌握等,最好能做一个简历,把自己的一般情况和获奖情况以及发表过的文章放在一起,尽量把简历作的美观(彩色简历),凸显出你的个人特点,也许因为有了你的这份简历,导师就不会太在意你自我介绍时的紧张了。充分的准备可以突显对对方的尊重。再次,联系导师不能太过频繁,但也不能联系过一次后就感觉万事大吉,应该每过一段时间就主动联系一下。每次联系的内容不要重复太多,争取每次都能提供一些帮助他了解你的新内容,相反,如果没有什么话题就不要盲目打电话联系。在每次打电话前最好先短信联系一下,看导师是否方便接电话。
2、态度: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充分表达自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
3、礼物:见导师时最好送点特产或水果,不要太贵重了,要尽量多带一些。如果没有特产那送水果是很好的选择,争取多送一些,不仅仅送给导师本人,还要给他的同事或学生,让他有一种成功感。
无论如何,导师都是喜欢有心人的。这不仅仅是尊重,而且也表现了你的做事态度和对待考研的认真程度。另外对导师了解的越多,胜算就越大,多一分小心,你就多了一个成功的砝码。联系你的导师,乘上成功的东风,相信有心人总能笑到最后。
篇2:考研复试前应该联系导师吗
考研复试前应该联系导师吗
距离研究生初试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星期,预计初试成绩将于2月底公布。大多数考生捉紧这短暂的“休战”时间,放松身心,但复试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初试,利用这一个月时间提前做好面试准备也是十分必要。考生如何利用这段时间做好备考?复试前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考研生不妨听听过来人以及高校老师有何建议。
备考攻略
过来人:根据学校选教材
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研一学生陈同学建议,考生要打听报考的学校是等额复试还是差额复试。“如果是等额复试,笔试上线了其实基本上就是被录取了。但现在高校大多是差额复试,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在复试前需要仔细熟悉该专业的细则要求,根据学校选择相关教材研读。专业问题一般不太难,结合自已的兴趣角度适当介绍就好了,放松心态最要紧。”陈同学说。
作为省内众多学子考研“大热”——中山大学的复试又该如何准备呢?中山大学法学专业研一学生小林告诉记者,中大在复试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的专业在复试时是提供几个英文片段现场翻译成英文,很多同学在这环节上失分。建议考生在复试前要了解清楚学校常用书目是什么,不然就会南辕北辙。”小林说,“至于专业课的'复习,考生不妨多关注与专业有关的热点问题,
”
导师:专业基础和沟通能力很重要
在导师的眼中,什么样的学生更容易打动自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教授把读研比喻成“做生意”,就是要双方的需求达成一致。“首先当然是符合专业需要,因此扎实的专业基础很重要。另外,还有重要的几个标准,一是英语水平要达标,由于我并不是英语专业的导师,有一个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互助,效率会相对高很多,而且翻查外国文献,也要求你有一定的英语阅读水平;其次,要有出色的归纳总结能力,任何事务都能简单明了的说明,也是让科研更加顺利进行的关键; 最后还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这也是我最看重的能力。”陈教授说,“要敢发表意见,不要怕说错。最怕不说话、不吭声的学生。”
考生疑惑
是否有必要提前联系导师?
考研学生复试前与导师取得联系向来存在争议,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种变相的“走后门”行为。有高校老师表示,双方提前沟通了解并没有问题,但考生不应将这种做法当成是投机取巧的“旁门左道”。
过来人:提前沟通可了解研究方向
“法不禁止即可行,我认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完全取决于学生的判断和考量。但不得不说这样会有风险。要是老师认为这是可行的,那么提前联系就是个很好的自我推荐机会。但要是老师认为你这是在走后门,自然就不会理会或录用你。”清华大学研究生陈同学说。
此外,是否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很大程度与学科性质有关。“理工科需要长期和导师做实验,接触会很多,提前沟通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性格特点等是很必要的。不然到时了在实验室才发现自己不适合那就太晚了。”曾在中山大学读研的梁同学说。“文科类的专业学生主要看自己的意愿。事先联系导师其实是个毛遂自荐,也是一个让老师提前了解你的机会,是一种双向沟通。
篇3:MBA考研复试:怎样联系导师
MBA考研复试:怎样联系导师
许多同学不善交际或者自以为太内向,特别怕和导师联系,考研教育网过来人王老师告诉大家复试前,除了要准备好各种资料以外,联系导师也是个重要环节,
首先要自信,大多数考生大部分时间都与同学在一起,不免会缺少与外界打交道的能力,也不太了解与长辈的相处之道。
下面就简单的给大家讲一讲,怎样与导师联系,才能做到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一、打电话
联系导师要打办公电话(招生院校网站上大都可以查到),第一次电话的目的性不要太强,主要是自我介绍,让导师有个初步的印象就好。而且联系导师一定要本着与导师方便的原则,毕竟导师的时间是很宝贵的,要尽快切入正题,不要东拉西扯,避免引起导师的'反感。建议考生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表明你此次通话的目的,也必须要注意礼貌用语,争取给导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二、发邮件
初步的电话沟通后,可以用邮件往来,与电话相同,导师的邮箱一般也会公布在院校网站上,可以适当和老师探讨专业问题或请教问题,也可以把你的个人简历、初试成绩等都发给导师,通过这种方式,导师可以对考生有比较全面的把握让导师。
注意:
(1)考虑到导师每天要收发许多封邮件,所以你的邮件标题一定要有简要而明确的主题、你的姓名,这样方便导师查阅邮件,节省导师的时间,会让导师觉得你是一个考虑周全不失礼节的人,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2)若以附件形式发送文件,切记文件名一定要标明主题,简明扼要,千万不要马马虎虎的就叫做“新建文件夹”等乱七八糟的名字,这样会让导师认为你是个不严谨而没有礼貌的学生,一定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面对面交流
如果有机会和导师面对面的交流最好,这种方式直观、信息量大,表现的好可以大大的加分。
不要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因为这份顾虑有时反而会约束你,让你惊慌失措,要知道导师也是一个普通人,只要不是太没有教养,而且自己的专业知识足够丰富,有一个谦虚诚恳的态度,一般不会引起导师的反感。
四、前辈推荐
若你有幸有一个可以向导师推荐你的学长学姐,那么你的胜算就会又多一成。但一定要记得,不管最后结果的如何,一定要记得谢谢考研路上帮助过你的那些人,也许考研是一时的事,但做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篇4:复试联系导师邮件
敬爱的 老师:
您好!
我叫xx,是 车辆工程 级本科生。早在大二末我的科任老师( 老师)就向我介绍过您,说您在主动安全和汽车动力学CAE领域是我国学术带头人。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争取做您的学生!本学期通过保送至贵院的两位学长介绍,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真诚地希望能攻读您级的硕士研究生,所以非常冒昧地给您写信,万分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来阅读我的邮件。
进大学以来我就很刻苦学习,养成了较强的学习、科研及动手能力,期间我的成绩和综合能力都很优秀。已获得多项学科竞赛及科技论文竞赛奖项(国际1项、国家及地区1项、省级3项、校级7项)且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级甲等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称号,特别擅长数学建模、物理和力学。社会实践论文在省级、校级多次获奖。附件中是我的简历、主要成果及摘要和前五学期的成绩分类汇总。恳请您能阅览一下,再次表示最诚挚的感激!如果可以请问能否在暑假亲自去北京拜访您?
冒昧来信,敬请海涵。学生期待您的回信。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学生:
篇5:考研复试及时雨:如何联系导师提前沟通
一、通过互联网了解报考院校专业设置与导师基本情况,
通过万学海文多年辅导工作经验的了解,绝大多数报考外校的考生由于主客观条件,对所报考的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导师缺乏必要的了解,不了解学校某学科的基本设置与学术力量,不知道导师研究领域与主要成果。因此,虽然一些考生也被录取了,但对今后学习会带来一定负面的影响。其实,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比较容易解决。现今网络资源十分丰富,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并了解某些学校、某些专家学者的情况。例如,到所报考的学校网站查找该学校某专业设置与招生数量,了解导师的基本信息与学术力量的基本情况。若对某位导师有兴趣,还可通过“百度”进行搜索,或许会得到更多资讯。同时,可以通过某些专业网站获得大量信息。
其实,作为导师,也希望考生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基本了解,这样对招收学生与指导他们的学习更为有利一些。但是,招硕士与招博士不同。大多数导师招收博士生,会将考生限制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中选择,事先通过各种渠道对应考学生进行了解,甚至还要求考生将已发表或未发表的论文寄来阅读,以便确认其有无培养前途。而招收硕士生情况则大不相同,若非本校考生,导师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报考、无从确切了解报考者的基本情况,师生双方在复试前都十分陌生,既不利于导师选择学生,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推销”自己。
据万学海文调查,绝大多数导师十分愿意在招考前了解考生,以确认考生有无培养前途。但是,由于他们教学、科研工作十分繁忙,没有时间、精力与考生进行大量的联系沟通,因此只得采取回避措施。如此,师生双方无法进行有效地沟通,导致导师盲目招生、考生盲目报考的情况,甚至入学后导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产生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因此,报考前与导师进行有效沟通很有必要。
二、联系导师要注意方式、方法
考生虽然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假如有若干位这样的同学与一位导师联系,那么就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
备考资料
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通信。学生可在信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历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与你联系,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成功率会高一些。例如,去年某高校就有一位导师,在与调剂考生进行联系时,发现该生大学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完全一致,马上要求该生把毕业论文寄来,阅读后十分满意,最后的结局是双方都希望得到的结果。
一些考生通过种种途径得知导师的联系方式,便会想方设法了解某些信息。作为导师来说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例如,一些初试合格的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师的同事、熟人来了解复试的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等。绝大多数导师对此是反感的,因为这不利于了解考生的正确情况、不利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学生、干扰了正常的招生工作。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一些抵触反感情绪。还有一些考生反复询问复试的方式、复试的项目、复试参考用书等,其实这些内容在招生简章上都十分明白地刊登着,考生自己不查,反而要求导师来解答或告知。这对考生是十分不利的,因为你自己都不会查阅有关公开的、十分容易查阅到的资料,今后如何去查找更为难找的资料呢?这类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受到导师的怀疑。我对这类学生的回答一般是:自己去查招生简章!在我看来,到了复试阶段,考生最好不要与导师联系,凭自己的真实本事来竞争最好。
也有个别考生还会打听该专业毕业后寻找工作的情况。自然,寻找工作确实是考生的“头等大事”,但作为导师来说,更注重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如果读研就是为了留在大城市、为了寻找工作,那么你不必来参加考试,你干脆直接去找个工作得了。
综上所述,考生在与导师联系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弄巧成拙!
【考研复试指南:联系导师 乘上成功东风】相关文章:
3.考研复试 文学类
5.考研复试英语自我
10.考研复试面试注意事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