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最佳地点
“辣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最佳地点,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最佳地点,供大家参考。
篇1: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最佳地点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原现牛羊……这里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草原之一。辽阔与深远,颠狂于纵横驰骋的马背,落日溶金,暮云合壁或是皓月当空、繁星欲语。
初秋的草原美得那么动人,恰逢中秋佳节,可以在小长假里快意驰骋,策马扬鞭。当夜幕降临,坐在蒙古包前,欣赏开阔的草原夜色,皓月当空、繁星欲语,银河相伴下,别有一番情趣。
三亚:天涯明月
秋天的海南退去了夏日的炎热,气候宜人。夜幕降临后的海边非常安静,你可以找一处沙滩扎营,伴着海浪声,欣赏缓缓升起的月亮,真可谓是不亦乐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国看海,属海南第一,而要欣赏这“海上生明月”的良辰美景,自然也是首推海南。三亚市的鹿回头山顶公园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时值良辰,登高望远,极目天涯,聆听“鹿回头”的动人故事,传说、美景如诗,入画。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
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令人不禁向往去扬州的二十四桥一赏那别有韵味的中秋月。
二十四桥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似乎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沿阶拾级而下,在这月明之夜,清辉笼罩,波涵月影,画舫拍波,有数十歌女。淡妆素裹,在台上吹箫弄笛,婉转悠扬,天上的月华,船内的灯影,水面的波光融在一起,使人觉得好象在银河中前行。
洞庭湖:秋月苍凉
在中秋这一天,逃离喧闹的城市,来到洞庭湖边,登上岳阳楼,感受时光沉淀下来的历史变迁,也未尝不是一件与众不同的事。
洞庭湖拥有极其秀丽的滨湖风光,一到中秋,金黄的芦苇一望无际,随着粼粼波光在湖面摇曳。富有历史韵味的岳阳楼越老越有味道,夜晚登上岳阳楼,和古人望着同一轮明月,感受时光的流逝和变迁。如果时间充足,3小时的车程到达长沙,欣赏天心阁古城墙上的月色,体会一种古朴苍凉的味道。
庐山:月照松林
松林深处的静谧加上淡淡月光的纯净,营造出一种浪漫暧昧的气氛,庐山赏月也成为了年轻情侣的好去处,趁着中秋佳节,向身边的佳人表达浓浓爱意吧。
庐山以雄、奇、险、秀著称,一直以来有“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的美名。秋季的庐山是赏红叶的好去处,也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尤其是月照松林,一条弯弯的土路,两旁是成林的松树,月亮升起来时,正好挂在头顶上,仿佛伸手就可以碰到它,月色透过树梢撒在地上,踩在月光上的感觉让心都醉了。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
中秋之夜,园中的工人会乘船到达三个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亮,加上倒影三十个,加上还有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是游人的心中月。三十三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到。
篇2:中秋节赏月的最佳地点
中秋节赏月的最佳地点 -资料
峨眉山云雾抱月
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对如峨眉得名,全山纵横200多公里,顶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雄浑秀丽,气象万千,山上寺庙众多,浓荫密布,云雾缭绕。24座古刹依山取势,各具特色。
在半山赏月,峰如峨眉,月如金盘,别有一番奇俏。观方池秋月,波影融融,来水漱玉,去波寻珠。白水秋风,圣积晚钟,双桥清香,灵岩叠翠一处又一处的胜景让人浮想联翩。特别是金顶的“峨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和沿途可见的峨眉猴群更别有情趣。下了峨眉山,可游乐山大佛,往距乐山城北23公里的平羌三峡,过奉节,游长江三峡,感受朗月映照下的三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壮阔。
桂林月夜漓江驾小船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驾小船驶入水月洞,呈现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景观。
在月夜里撑竿漓江中,不失为一种雅兴。龙竹摇曳,群山作陪,月影随涟漪荡漾,一生的追求不过如此。
月亮山是攀岩爱好者常来的地方。由于石峰上有宛如一轮明月的圆洞而得名。山下有一条“赏月路”,随着路线的变化,眼前的明月便由盈转亏,又由亏转盈。
桂林的象山,象鼻和象身中间有一水月洞,江水从洞中横贯而过。中秋之夜,乘小舟在江上游,驶入水月洞,便见“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绝妙景观。
苏州风亭临风赏月
江苏苏州市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亭内正中悬一大镜,每到明月初上,可以看见水中、镜中、天上三个明亮的圆月,独成奇景。
“月到风来亭”位于网师园内彩霞池西,踞西岸水涯而建,三面环水,取意宋人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亭东二柱上,挂有清代何绍基竹对“园林到日酒初熟,庭户开时月正圆”。这是园林之亭的文人雅意所在。
月到风来亭最有情趣之处在于临风赏月。从水面吹来的风,有水的温柔;从云冈山坡上吹来的风,有山的宁静;从竹林吹来的风,有竹的清逸;从松间吹来的风,有松的宽厚。临风赏月的最佳时节自是金秋,中秋之日,天高气爽,金乌初坠,一轮皓月便已移上东南面的墙头。此时风爽于别日,月明于往昔;天上明月高挂,池中皓月相映,金桂盛放,甜香满园,兼夜鱼得水,碎银一池。或与数友共享良辰,或一人独赏美景,皆为雅事。此时,虽是身在繁华闹市之中,而魂魄已仿佛游于世外桃源。
大理洱海映照金月亮
大理赏月最好在洱海边,洱海月色波光粼粼,神秘在优美,与苍山雪景相映,人称“银苍玉洱”。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每到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周围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去,欣赏映在水中的`金月亮,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还要对歌赏月,比赛歌喉,赢得恋人的欢心。
中秋节在洱海中赏月是极好的享受,茫茫的大海、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映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令人陶醉。
崂山太清水月
中秋之夜,明月东升,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竹林荧光浮动,举目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尽情抒怀,回首眺望太清宫,心静如水。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这里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一大特色。在中秋夜晚明月升起之际,登上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面临烟波浩渺的大海,清丽宁静,回首眺望太清宫,参差的高楼耸入云端,天上的月与水中的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如入画中,
资料
位于太清宫前的一处海湾,风景秀丽。由此可乘游船游览崂山近海,自晚清时,由海路自青岛市区游崂山就从这里登岸。每当月圆时分,海天之间,玉琼当悬,浮光潋滟,玉壶冰清,岸边竹影婆娑,宫廊依稀。“太清水月”为崂山胜景之一。中秋之夜,月上东山,竹林里荧光浮动,回首太清宫,参差的楼阁飘缈;纵目眺望,天上月与海中月交相辉映。水生光,月更明,恍若置身仙境。
黄山层林邀月黄山之美是一种多彩而又清纯的美。在南国还是初秋时节的中秋佳节,黄山却已层林尽染。漫山的红叶,将名传天下的黄山迎客松映衬得愈发苍翠。入夜,盈盈明月轻轻爬上树梢,爬上了山,山雾如轻纱将其笼罩,更显得朦胧皎洁。
黄山的月如此纯净,黄山的夜如此静谧,这个时候,无论是在山路上漫步,或是在山上品酒赏月,都将不由自主沉醉于这片银色的世界之中。
杭州湖面秋水印月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
三潭印月是西湖三岛之一,也是自古以来的赏月胜地。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佳节,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湖中。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一湖金水欲溶秋”的景象。
扬州二十四桥明月
到扬州二十四桥赏月别有一番意境。月明之夜漫步桥畔,脑海中会油然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让人感到十分的娴静和幽远。
扬州的“瘦西湖”历史悠久,受历代造园专家的青睐,在十里长的湖区两岸,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区胜境;观音山上寺院遍布,有“江南第一灵山”之称;“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自古是赏月的绝佳处;扬州还有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有“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着称的个园,有隋炀帝、康熙、乾隆等皇帝留下的行宫遗址等等,美景数不胜数。
庐山月照松林
月照松林是庐山年轻情侣喜欢的去处,中秋赏月的好地方。一条弯弯的土路,两旁松树成林。据说月亮升起来时,正挂在头顶,明月如镜,月色撒在地上……
奇秀天下的庐山屹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中秋之夜,在上匡庐赏月也许是人生中难忘的经历。庐山素有“清凉世界”、“避暑胜地”等美名,秋日里更是赏红叶的好去处。山上空气清新,森林、花鸟、温泉、飞瀑、峭壁、别墅一应俱全,形成完善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庐山含鄱口是观日出的最佳胜景,但其实这里也是赏月的好去处。在望鄱亭中坐下,鄱阳湖上碧波万顷,渔火点点,轻风阵阵。渐渐地,一轮明月从湖那边缓缓升起,中秋的月色,在山上看起来显得更加清冽,更加明朗,仿佛伸手可及,让人欲乘风而去。又或走在牯岭镇上,抬头看明月如镜,月色洒在地上,四下如同镀上一层银色的光泽。
洞庭湖秋月照扁舟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望无际的芦苇摇曳满湖金黄。八百里洞庭烟波澹荡摇空碧,叶叶扁舟弄斜阳。10的风吹雨打并没有使岳阳楼苍老,日登层楼,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夜上层楼,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潇湘八意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渔村夕照”都可见到。湖中的小岛君山有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等众多古迹,斑竹、连理竹等竹影婆娑。
如果时间充裕可前往有3小时车程的长沙,游岳麓山,访岳麓书院,看橘子洲的金橘开始熟了,而天心阁古城墙上的月色更有一种古朴苍凉的味道。
篇3:中秋节国内赏月最佳地点在哪里
中秋节国内赏月最佳地点
大理洱海
大理赏月最好在洱海边,洱海月色波光粼粼,神秘在优美,与苍山雪景相映,人称“银苍玉洱”。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之美,乃世人皆知。中秋月明之夜,泛舟湖上,尽可领略“烟笼秋水月笼纱”的诗般意境。
苏州风亭
江苏苏州市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地势较高,三面环水,亭内正中悬一大镜,每到明月初上,可以看见水中、镜中、天上三个明亮的圆月,独成奇景。
洞庭湖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望无际的芦苇摇曳满湖金黄。八百里洞庭烟波澹荡摇空碧,叶叶扁舟弄斜阳。1000年的风吹雨打并没有使岳阳楼苍老,日登层楼,见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夜上层楼,见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
崂山太清
中秋之夜,明月东升,登上青岛崂山太清宫东边的山顶,竹林荧光浮动,举目远望烟波浩渺的大海,尽情抒怀,回首眺望太清宫,心静如水。
黄山赏月
黄山之美是一种多彩而又清纯的美。在南国还是初秋时节的中秋佳节,黄山却已层林尽染。漫山的红叶,将名传天下的黄山迎客松映衬得愈发苍翠。入夜,盈盈明月轻轻爬上树梢,爬上了山,山雾如轻纱将其笼罩,更显得朦胧皎洁。
庐山月照松林
月照松林是庐山年轻情侣喜欢的去处,中秋赏月的好地方。一条弯弯的土路,两旁松树成林。据说月亮升起来时,正挂在头顶,明月如镜,月色撒在地上……
峨眉山
有“峨眉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有山峰相对如峨眉得名。全山纵横200多公里,顶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雄浑秀丽,气象万千,山上寺庙众多,浓荫密布,云雾缭绕。24座古刹依山取势,各具特色。
桂林漓江
每到中秋之夜,皓月当空,驾小船驶入水月洞,呈现出“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的景观。
在月夜里撑竿漓江中,不失为一种雅兴。龙竹摇曳,群山作陪,月影随涟漪荡漾,一生的追求不过如此。
锡林郭勒草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原现牛羊这里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草原之一。辽阔与深远,颠狂于纵横驰骋的马背,落日溶金,暮云合壁或是皓月当空、繁星欲语。
初秋的草原美得那么动人,恰逢中秋佳节,可以在小长假里快意驰骋,策马扬鞭。当夜幕降临,坐在蒙古包前,欣赏开阔的草原夜色,皓月当空、繁星欲语,银河相伴下,别有一番情趣。
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月光马儿
明清时期月神形象发生了重要变化,由早期纯道教色彩的以嫦娥为主的月宫图景演变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并在的世俗形象。这个时期,人们供奉绘有月光菩萨的月光纸,也叫“月光马儿”。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一九○六年)。记载:“月光马者,以纸为之,上绘太阴星君,如菩萨像,下绘月宫及捣药之兔。人立而执杵,藻彩精致,金碧辉煌,市肆间多卖之者。长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顶有二旗,作红绿,笆或黄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礼,祭毕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
兔爷儿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前述的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
另外南方还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在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都有流传。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颇有爱国的思想。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这个传说与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篇4:中秋节赏月
中秋节又到啦!今年的中秋很有趣。
往年的中秋节,爸爸妈妈都给我买灯笼,而且每年买的灯笼都不同,从纸做的到塑料的,从没有音乐到配上优美的乐曲,五花八门,可漂亮了!
但今年我有个新的想法——自己动手做礼物。于是,我对爸爸妈妈说:“我长大了,我要自己做礼物送给自己。”于是,我找了一团五彩斑斓的毛线、一对迷你小筷子。于是,我开始纺织了。我左手拿手着其中一根筷子,左手的大拇指把毛线的一端紧紧地按在了筷子上。右手在毛线上圈了两圈,套到左手拿着的筷子上,然后一拉,一个小圈圈出现在筷子上。就这样,我弄了七个小圈圈。我又拿起另一个十字,再在毛线上圈一圈,然后钩出来。就变成了一个十字,再在毛线上圈一圈,然后钩出来,就是这样反复地做,大概织了两个小时,一条长长的织物就出现啦!我把毛线剪断再打七个结,然后缝了14下。当当当——当!一个柔软又漂亮的手机袋出现了!
只做礼物给自己有什么意思呢?不如做一个礼物给爸爸和妈妈吧!于是,我在家里翻箱倒柜地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我最满意的东西——一瓶荧光棒。装荧光棒的瓶子的两个盖子,可以用十二根荧光棒做成一个荧光球,也可以用一根荧光棒做成一个手镯,还可以用三根荧光棒做成项链,可是,瓶子里的荧光棒只有两根,不可以做成两个手镯,因为少了一个接头,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就把两个盖子分别插上一根荧光棒,就变出了两根“棒棒糖”。我把“棒棒糖”送给爸爸和妈妈,爸爸妈妈非常高兴都夸我长大了。
今年的中秋节很有趣,因为礼物是我亲手做的。
篇5:中秋节赏月
中秋节赏月
中秋节赏月作者:屠茗岚
我猜,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有两个别名吧!一个是中秋节,一个是团圆节。
当天晚上,皓月当空,月亮又大又圆,像一个大大的月饼。我们里 一家坐在后院赏着月,吃着月饼,有说有笑的.可高兴了。
而且,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我讲给你们听:“从前,有一个叫嫦娥的人和叫后羿的人他们在凡间本来生活的好好的可是嫦娥在凡间过得不耐烦了,后羿就去求玉皇大帝给他两颗神药,嫦娥一颗,自己一颗,一天,就在后羿去干活的时候,就来了一个小偷来偷神药,嫦娥不给他就将两颗神药一并吞了下去,飞到了月亮上。月亮上只有砍树的吴刚还有玉兔,另外一个生物都没有。嫦娥只好孤独地呆着,天复一天,年复一年,嫦娥日日夜夜地思念着后羿,后羿也日日夜夜思念着嫦娥。”
听了这个故事我好感动哦!望着天空的明月,我祝愿嫦娥和后羿能早日相聚。
篇6:中秋节赏月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来了。
中秋节最重要的是吃月饼和观月。我和爸爸妈妈坐在院子里,一边吃月饼,一边观月。我随手抓了个月饼往嘴里塞,把月饼吃够了才看月亮。我抬头一望,害羞的月亮立刻躲到了云哥哥后面去了,可是调皮皓白的月光却溜了出来,在她身边玩耍。我见月亮“讨厌我”,便又低头吃起月饼来。当我再次抬起头来时,才发现云哥哥有事在身,便匆匆离去了,月亮妹妹无处藏身,只好羞涩的站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尽情观赏。正看的起劲,却发现月饼吃完了,无奈之下,我只好去买月饼。很快便到了专卖月饼的店。那里的月饼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有凤梨味、哈密瓜味、绿茶味、黑芝麻味等。我以最快的速度买了一袋月饼,便又狂奔回家,观赏起月饼来。可是月亮妹妹被看的实在不好意思了,便转身往家里跑,谁也无法阻挡她回家的脚步。渐渐地,月亮便消失于天空之中,只剩下一些还未玩够的光点。月亮的消失,基本上便代表着一天的结束,中秋节的结束。
今天十分开心,因为我见到了月亮的真面目!
上一篇:我爱秋天
下一篇:南方的冬天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7: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从渊源上说,中秋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而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赏月也成为人谬中秋的传统活动。
中秋节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篇8:为什么中秋节要赏月呢
中秋节赏月
在中国,月亮文化的拓展是向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逐步形成了一些与月亮崇拜相关的风俗习惯;二是以月缺月圆为依据。强化了民众的团圆意识。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舆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则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我国第二大传统节日。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i司,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
之中,所以称“中秋”。《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所以,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拜月节”、“团圆节”。
中秋节也是由嫦娥奔月的传说演绎而来。
飞进了月宫,而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之夜。
后羿都要望月设供,祈望全家团聚。
相传嫦娥吃了后男的仙药后,独自于是从这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夜。
由此便衍生出中秋佳节的习俗。每当八月月圆之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期盼与家人团聚。而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另传古代齐国丑女天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的品德人宫,却一直未得到宠幸。有一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发现她美丽出众,便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便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佳节,中国人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每逢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楼都要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百姓们多登上楼台,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更加丰富多彩,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同赏月相伴,便是吃月饼的习俗了。
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像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据说月饼的始祖叫“太师饼”、“胡饼”。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忽然灵机一动脱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牧在《隋圆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除了赏月吃月饼外,中国各地还有诸如观潮、燃灯等习俗。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而到了宋代则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中秋十五观潮时,到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在湖广一带古时就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习俗。在江南一带又有制灯船的习俗。到了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家家户户节前十余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上糊白纸并绘各种颜色。灯笼内置于燃烛然后用绳系于竹竿上,挂在瓦桅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及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这也被称为“树中秋”或“竖中秋”。
由于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因而中秋节的习俗也是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一些地方,过中秋时女子要穿行过桥,以求长寿;拜灯挂月,向月宫求子和祈求平安。
广东一些地方则盛行中秋拜月的习俗,中秋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正是芋头的收成时节,农民们都以芋头来祭拜祖先。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m不等,多用碎瓦片和砖块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
江南一带的中秋习俗也是多种多样。江南妇女手巧,常常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然后全家人边享受美味佳肴,边吟诗赏月,更有甚者,成群结队外出游玩。
明初时江苏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赏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是夜月桥头笙箫弹唱,人们欢聚一堂,对月赋诗。江苏的无锡在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族旗。
在江西的一些地方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微的一些地方则时兴敬“塔神”。村民们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慢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形成十分壮观的场面。另外一些地方则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烛。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耙、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示庆祝。也有儿童在抽子上插满香,沿街舞动。
“听香”则是台湾地区的中秋习俗。妇女们在家中供奉的神像前焚香祷告。表明心中所想卜测的事,如感情、财富等。在获得某种暗示后就拈香出门,凡是在路上听到一切谈话、歌唱等,均可应对卜测之事。未婚少女则有在中秋夜偷别人菜园中的蔬菜或葱的习俗,若成功则意味她将得到美好的爱情。
“偷吃”则是湖南一些地方的习俗。
每到中秋这天,家家大门、后门都半掩半开。平时乡亲们对小偷都深恶痛绝,可中秋这天,明知“小偷”进了屋,全家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且事先还为‘小偷”准备好丰盛的月饼、瓜果等,偷吃越多则越高兴。
贵州流行偷瓜送子的习俗,要是谁家不生孩子,村里的好心人便会在中秋这天到地里偷摘大冬瓜刻画出小孩的模样,再准备好小衣服套上,敲锣打鼓送到这户人家,将瓜放在主人床上与妻子睡上一晚,第二天将瓜煮熟进食。
在北方的一些地方,中秋佳节除了拜月外,还得上坟祭祖,如山东的诸城、临沂和郡墨等地。陕西西乡县中秋夜,男子要泛舟登崖。女子安排佳宴,不论贫富,必食西瓜,并且有吹鼓手们沿门鼓吹,以讨赏钱。山西大同县的月饼称为团圆饼,直径大至二三尺。中秋夜还有守夜的风俗。
一些地方和民族还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习俗,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苏州的石湖看吊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
中秋节赏月的原因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显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那么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描绘。
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最初祭月的日子在“秋分”这一天,“秋分”这个季节在八月内每年不同,所以秋分这一天不一定有月亮,祭月无月是大煞风景的,逐渐约定俗成,祭月的日子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从科学观察来看,秋季地球与太阳的倾斜度加大,华夏大地上空的暖湿空气逐渐消退,而此时,西北风还很微弱。如此,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即显得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赏月的最佳时节。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储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游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
篇9: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各地中秋节习俗习惯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中秋节的来历简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 根据我国的历法 ,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八月十五的月亮 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 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 、葡萄等祭品 ,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 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 高燃 ,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相传古代齐国丑女 无盐 ,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 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什么
1、吃南瓜
在江南地区非常盛行中秋节吃老南瓜,不仅是因为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而且还有一个关于“八月半吃南瓜”的故事。传说,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南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所以在八月十五的那天吃南瓜,也寓意健康成长、延年益寿。
2、吃菱角
在江浙一带,每到中秋节,街上到处都是卖菱角和买菱角的人。菱角长成于七月,但中秋期间,正是菱角最为饱满成熟之时。菱角甘甜,清脆,既可生吃,也可以熟食。而且中秋吃菱角有“聪明伶俐”的寓意,所以很多大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给自己的孩子买菱角吃。
3、吃芋头
在中秋节很多地方有吃芋头的食俗,但各地人们在中秋节吃芋头的含义却各有不同。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而在古时,中秋节对农民来说是个重大的节日。在八月十五祭神时,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现在这种谢神仪式已不复存在了,但是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却保留了下来。
【中秋节为什么要赏月 中秋节赏月最佳地点】相关文章:
1.中秋节作文赏月
2.中秋节赏月作文
5.中秋节赏月的来历
8.中秋节赏月好段落
10.中秋节赏月赋诗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