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2022-08-02 08:32:2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如今晚早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篇1: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诗词大全

怨春郎

作者:王质  朝代:宋  体裁:词   芦花已老。蓼花已老。江腹冲风,山头残照。暮烟不辨栖鸥。识归舟。归舟照顾新洲阁。惊波恶。别拣深湾泊。南津北泺,水村总没人家。莽平沙。

篇2:怨春郎,怨春郎欧阳修,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怨春郎,怨春郎欧阳修,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诗词大全

怨春郎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  体裁:词   为伊家,终日闷。受尽j惶谁问。不知不觉上心头,悄一霎身心,顿也没处顿。恼愁肠,成寸寸。已恁莫把人萦损。奈每每人前道著伊,空把相思泪眼和衣。

篇3:代春怨

代春怨_刘方平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原文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翻译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莺啼声稀稀落落,应和着我的阵阵低泣。扯起珠帘,扑面央入满眼芳草。

一阵东风从小院里吹过;千万条柳枝便如同千万缕离情,一条一缕都向西指;那迢迢的西陲啊,正是爱人守戍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这两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篇4:西宫春怨

唐代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译文

西宫中的夜晚非常清静,只有盛开在宫中庭院内的花朵悄悄地散布着阵阵香气。住在宫中的美人本来想要卷起用珠子串成的门帘出外赏花,却又因无心欣赏而作罢,只有怀着说不尽的怨恨而独守空闺。抱着琴瑟看月亮,许多树隐蔽着昭阳宫。

注释

云和:古代琴瑟一类乐器的代称。

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鉴赏

这首诗以一个“春色恼人眠不得”的花月良宵为背景,描写一个被幽闭在深宫里的少女的一连串动作和意态,运思深婉,刻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并看到了她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

诗的首句“西宫夜静百花香”,点明季节,点明时间,把读者带进了一个花气袭人的春夜。这一句,就手法而言,它是为了反衬出诗中人的孤独凄凉的处境;就内容而言,它与下文紧密衔接,由此引出了诗中人的矛盾心情和无限幽恨。作者的构思和用词是极其精细的`。这里,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一般说来,在夜色覆盖下,令人陶醉的不是色而是香,更何况从下面一句看,诗中人此时在珠帘未卷的室内,触发她的春怨的就只可能是随风飘来的阵阵花香了。照说,在百花开放的时节,在如此迷人的夜晚,作为一个正在好动、爱美年龄的少女,竟然还没有就寝,早该到院中去观赏了,但她却一直把自己关在室内。这可能是她并不知道户外景色这般美好,更可能是有意逃避,为怕恼人的春色勾起自己心事,倒不如眼不见心不烦。可是,偏偏有花香透帘而入,使她又不能不动观赏的念头。诗的第二句“欲卷珠帘春恨长”,正是写她动念后的内心活动。这时,她虽然无心出户,倒也曾想把珠帘卷起遥望一番,但这里只说“欲卷”,看来并没有真的去卷。其实,卷帘不过举手之劳,问题是她为什么始而欲卷,终于不卷呢,该句内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原因为:不见春景,已是春恨绵绵,当然不必再去添加烦恼了。但如此良宵,美景当前,闷坐在重帘之内,又会感到时间难熬,愁恨难遣。诗的第三句“斜抱云和深见月”,就是诗中人决心不卷珠帘而又百无聊赖之余的举动和情态。看来,她是一位有音乐素养的少女,此时不禁拿起乐器,想以音乐打发时间、排遣愁恨;可是,欲弹辄止,并没有真个去弹奏,只是把它斜抱在胸前,凝望着夜空独自出神罢了。这一“斜抱云和”的描写,正如谭元春在《唐诗归》中所说,“以态则至媚,以情则至苦”。可以与这句诗合参的有崔国辅的《古意·净扫黄金阶》“下帘弹箜篌,不忍见秋月”以及李白的《玉阶怨》“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些诗句,所写情事虽然各有不同,但都道出了幽囚在深宫中的怨女的极其微妙、也极其痛苦的心情。

诗的末句交待了她在月下凝望的是什么,又望到了什么。“朦胧树色隐昭阳”,就是她隔帘望见的景色。这一句,既是以景结情,又是景中见情。句中特别值得玩味的是点出了皇帝所在的昭阳宫。这与作者另一首《长信秋词》的结尾“卧听南宫清漏长”句中点出南宫的意义是相同的。它暗示诗中人所凝望的是皇帝的居处,而这正是她的怨情所指。但是,禁闭着大批宫人的西宫与昭阳殿之间隔着重重门户,距离本来就很遥远,更何况又在夜幕笼罩之中,诗中人所能望见的只是一片朦朦胧胧的树影而已。这时透过一层、深入一步的写法,写诗中人想把怨情倾注向昭阳宫,而这个昭阳宫却望都望不见,这就加倍说明了她的处境之可怜。

沈德潜《说诗晬语》说:“王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诗镜总论》也说:“王龙标七言绝句,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这首《西宫春怨》是当之无愧的。

篇5:古诗词春怨赏析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本诗渲染了凄凉幽寂的氛围并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纱窗日落渐黄昏”,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四下环顾无人,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寂寞空庭春欲晚”,更为无人的“金屋”增添了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自是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既直承上句,又遥映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人泣、花落于此两相映衬。

“字不醉人人自醉,因为回忆总是美。”

诗句正是因为承载着人的经历喜乐才有了真美的温度。我相信,有一种心灵归属于诗句的沉浮,历久弥新。

公众号:畔池语文

篇6:《春怨》原文及赏析

关于《春怨》原文及赏析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释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译文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

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

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赏析

这是春闺望夫诗。正面似写儿女情,实则却写征妇怨。诗意连绵,环环相扣。首句写“打起黄莺”,次句写“打起”的.原因是“莫教啼”,三句写“莫教啼”的目的是不使其“惊妾梦”,四句又写“妾梦”是到辽西会见丈夫的。如此连绵反复,句句相承,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读来余音满口,韵味无穷。

篇7:春怨李白-春怨赏析

春怨李白-春怨赏析

导读: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李白在这首诗描写了一个思妇形象。其原文如下:

春怨

李白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春怨翻译:

那呆子骑着白色骏马,黄金羁马头,奔驰在辽东半岛。我这里绣帐锦被,只有春风陪伴。月下西山,月光透过窗户偷窥,只见蜡烛燃尽,人还未入睡。落花乘春风飞入室内,也笑:怎么只有一个人!

春怨主题内容:

此诗表现了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内心产生的忧愁苦闷之情。

春怨简析:

此诗大意是写一个妇人思念在那遥远的辽海之东从军的丈夫,夜很深了,也无法入睡。“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是拟人的写作手法。月亮西落,从低低的窗户斜照进来,偷偷地看着将燃烧尽的蜡烛,凋谢的花瓣飘飞进门,也笑床空,表现出妇人因思念丈夫,内心的忧愁苦闷。 全诗对仗工整有趣。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春怨李白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诗句大全 !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unjs.com!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篇8:古诗《春怨》赏析

chūn yuàn

春怨

jīn chāng xù

金昌绪

dǎ qǐ huáng yīng ér

打起黄莺儿,

mò jiāo zhī shàng tí

莫教枝上啼。

tí shí jīng qiè mèng

啼时惊妾梦,

bù dé dào liáo xī。

不得到辽西。

古诗春怨注释及译文

注释

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②妾:女子的自称。

③莫:不。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它清脆的叫声,惊醒了我的梦,害得我在梦中不能赶到辽西,与戍守边关的亲人相见。

篇9:古诗《春怨》赏析

这首诗,语言生动活泼,具有民歌色彩,而且在章法上还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通篇词意联属,句句相承,环环相扣,四句诗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达到了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为五言绝句提出的“就一意圆净成章”的要求。这一特点,人所共称。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把诗的写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句一意”,“摘一句亦成诗”,如杜甫诗“日出篱东水,云生舍北泥。竹高鸣翡翠,沙僻舞鹍鸡”(《绝句六首》之一),属于此类;另一种是“一篇一意”,“摘一句不成诗”,这首《春怨》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更赞美这首诗的“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也说:“一气蝉联而下者,以此为法。”

但这些评论只道出了这首诗的一个方面的特点,还应当看到的另一特点是:它虽然通篇只说一事,四句只有一意,却不是一语道破,一目了然,而是层次重叠,极尽曲析之妙,好似抽蕉剥笋,剥去一层,还有一层。它总共只有四句诗,却是每一句都令人产生一个疑问,下一句解答了这个疑问,而又令人产生一个新的疑问。这在诗词艺术手法上是所谓“扫处还生”。

诗的首句似平地奇峰,突然而起。照说,黄莺是讨人欢喜的鸟。而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却要“打起黄莺儿”呢?人们看了这句诗会茫然不知诗意所在,不能不产生疑问,不能不急于从下句寻求答案。第二句诗果然对第一句作了解释,使人们知道,原来“打起黄莺儿”的目的是“莫教枝上啼”。但鸟语与花香本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而在鸟语中,黄莺的啼声又是特别清脆动听的。人们不禁还要追问:又为什么不让莺啼呢?第三句诗说明了“莫教啼”的原因是怕“啼时惊妾梦”。但人们仍不会满足于这一解释,因为黄莺啼晓,说明本该是梦醒的时候了。那么,诗中的女主角为什么这样怕惊醒她的梦呢?她做的`是什么梦呢?最后一句诗的答复是:这位诗中人怕惊破的不是一般的梦,而是去辽西的梦,是惟恐梦中“不得到辽西”。

到此,读者才知道,这首诗原来采用的是层层倒叙的手法。本是为怕惊梦而不教莺啼,为不教莺啼而要把莺打起,而诗人却倒过来写,最后才揭开了谜底,说出了答案。但是,这最后的答案仍然含意未伸。这里,还留下了一连串问号,例如:一位闺中少女为什么做到辽西的梦?她有什么亲人在辽西?此人为什么离乡背井,远去辽西?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怨》,诗中人到底怨的是什么?难道怨的只是黄莺,只怨莺啼惊破了她的晓梦吗?这些,不必一一说破,而又可以不言而喻,不妨留待读者去想象、去思索。这样,这首小诗就不仅在篇内见曲折,而且还在篇外见深度了。

如果从思想意义去看,它看来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有深刻的时代内容。它是一首怀念征人的诗,反映了当时兵役制下广大人民所承受的痛苦。

篇10:《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解】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韵译】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评析】

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金昌绪的《春怨》是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

此诗也叫《伊州歌》。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征在外的丈夫。诗中没有正面写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把她的真挚深情有力地表达出来。但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去树上黄莺,“莫教枝上啼”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诗的春怨主题反映得十分生动活泼,同时含蓄而有余味。诗人落笔生花,写出了新意,试不言怨而独深。

一、二句写一位女子拍打树枝,意在赶走树上正啼鸣的黄莺;三、四句用“啼”字紧承前两句,运用顶针手法,点明赶走黄莺的原因:黄莺的啼鸣吵醒了这位女子与守边于辽西的丈夫团聚的美梦。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黄莺叫,春天到。黄莺婉转动人的啼叫声非但没有给这位思夫女子带来好心情,反而引起了她的愤怒,为什么?原来这位女子正在做着美梦,她正在梦中与她久别的丈夫团聚。无奈那可爱又可恼的黄莺太“不懂事”,搅了她的美梦。虽说“黄粱美梦——一场空”,但对这位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的女子来说,已是“老天有眼”、“皇恩浩荡”,非常难得了。黄莺,对此刻的这位女子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点评】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这首《春怨》诗,实际上是“闺怨”诗,他用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晓畅,琅琅上口,就是当今稍有一点文化的人也不难读懂(当然,理解的深度那又另当别论了)。如果你仅仅凭此认为这不是诗,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诗歌注重凝练固然不假,但诗歌还贵在曲折含蓄。可使人浮想联翩,透过文字表象去领会其深层意蕴,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读诗不精,理解不深,仅一管之见,但浮躁之心不减当年。偶有所得,总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病。即使贻笑大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此诗能流传千年而不衰,我认为大概就是因为它晓畅通俗、含意幽远而耐人咀嚼玩味的缘故吧!一般而论,诗歌借助形象来传神达意,因此,写诗读诗者都离不了形象思维。此诗也是这样,通过意象,我们懂得了闺中思妇那种思夫、念夫、盼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但作者却不直接说出,而是运用逆向因果推理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此诗文字少而容量大。全诗只有四句,作者开首便突兀地冒出了两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占了一半的篇幅,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原来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般人仍然难以理解。这就要借助诗的标题了。标题是“春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踏青春游的好时机。可天大亮了,处于深闺的少妇却独自一人迟迟未起,对一味啼叫搅人美梦的恼人黄莺能不产生幽怨之情吗?原来女主人公的丈夫不在家中,远在辽西戍边呢。这样,就扣住了“春怨”这一诗题。传统闺怨诗中的丈夫大多是为官经商或游学在外、眠花宿柳的浪荡子,而此诗中的`“丈夫”却是戍守辽西的爱国军人!他的形象远比上面所提的那些浪荡子弟高大多了!而思妇的形象也非一般眼界狭窄、儿女情长的思妇怨妇所能比拟的。这个思妇识大体、顾大局,她大概深深懂得,丈夫戍守边疆,为国忘家的行为是毋庸置疑的,她不能因儿女私情而拖住丈夫的后退!拖后腿之心固然不该生,但思夫盼夫乃人之常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日也思,夜也想,能睡得着觉吗?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那更是孤枕难眠呀!思夫夫不归,盼夫夫不回,探望吧,辽西千里迢迢,路途遥远。怎么办?那就梦中探夫吧!天将破晓,思妇好不容易进入梦乡,正兴致勃勃地走在探望丈夫的辽西路上。这好不晓事的黄莺儿居然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站立在思妇卧室窗外的枝头上卖弄歌喉,把思妇“探夫”的美梦给搅破了。诗中可以看出,思妇平时独守空闺孤寂无聊,以听黄莺儿唱歌来消愁解闷、打发时光(“黄莺儿”中的“儿”字带有亲昵口吻,这不难看出思妇平时并不讨厌黄莺;再说,有黄莺的歌声相伴总比孤寂的一个人冥思苦想好呀),可这次不同了,探夫的美梦被这不分时间、不择地点、不解苦闷人儿心事的黄莺儿搅破了,怎不叫人沮丧?于是,思妇顺手捡起一件物件朝这鸣叫不得时候的黄莺打去!看似离奇的举动,实则出于人之至情;既出意表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构思,远比味同嚼蜡的直白叙述自然要强过百倍!多么委婉!多么含蓄!又多么耐人寻味呀!

此诗虽只四句,但环环因果相扣:“打起黄莺儿”是“果”,“莫叫枝上啼”是“因”;“啼时惊妾梦”是“因”,“不得到辽西”是“果”。同时,“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两句行为(实),和“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两句意念(虚),又构成因果关系。

因此,此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篇11:怨郎诗原文翻译

自从我们分别,两个人的心思差别可真大啊。

当时只说三四个月后就相见,谁能想到如今已五六年。

没有心情弹七弦古琴,也不想去寄书信。

精致的连环玉断裂了,我在长亭里等你等得望眼欲穿。

即使我有一百个心思在想你,有一千个挂念系在你身上,也只是无可奈何地责怪你。

内心有万语千言说都说不完,可你不在身边我百无聊赖,徒劳地倚遍栏杆。

在重阳节登高时看到孤零的大雁,在中秋时月亮圆满我们却没有团圆。

七月半的时候我持烛烧香问苍天,

六月的三伏天那么热,人们都在摇扇子,可我的心却是寒冷的。

五月石榴花开红似火,偏偏遇上一阵阵的.冷雨浇打花朵。

四月的枇杷还没有成熟,我就在对着镜子心烦意乱了。

春光奔走忙,三月的桃花凋落随水流婉转。

二月的风筝断了线,飘零无依真可怜。

唉,我的郎君啊,多想下一世你做妾来我为郎。

【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相关文章:

1.怨春郎,怨春郎欧阳修,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

2.《西宫春怨》唐诗鉴赏

3.春怨古诗的诵读

4.虞美人春怨阅读答案

5.春怨 刘方平赏析

6.春怨诗朱淑贞解释

7.昭君怨,昭君怨王哲,昭君怨的意思,昭君怨赏析

8.刘长卿谪仙怨赏析

9.玉阶怨 李白赏析

10.李清照《怨王孙》赏析

下载word文档
《怨春郎,怨春郎王质,怨春郎的意思,怨春郎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