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2022-06-26 08:16: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会打滚会握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篇1: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今年的暑假,我参加了一次关于“垃圾分类”的活动,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垃圾的收集、分类和处理。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很多不同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垃圾分类的决心。

我们先去了一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看到了外观像房屋一样的“定时定点垃圾分类点”。它里面很清楚地把垃圾分成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每一个垃圾桶都是按键式的,并且倒垃圾时要把塑料袋拆开来。当垃圾桶存满的时候,就会有提示,社区志愿者会通知相关分类的垃圾车来运走。

然后我们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来到了“江北垃圾处理厂”,工厂里的讲解员哥哥带我们进行了参观。当我来到四楼,看到玻璃下面两千多吨的垃圾堆时忍不住发出了惊呼:怎么这么多垃圾?像一座小山。这仅仅是一天的垃圾,如果任由垃圾蔓延,那我们的地球也会变成垃圾堆的,想到这里我有一丝害怕。这时我看到有三个叔叔正在操控着像变形金刚一样的巨爪,抓起垃圾丢到燃烧炉中。讲解员哥哥说:“这些垃圾放进熔炉焚烧,经过很多机器过滤、分类,可以用来发电,垃圾里的污水可以变成池塘,还有很多可回收垃圾都可以重复再利用。”听到这些,我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参观结束后,我就和妈妈商量:怎样把我们家的垃圾分好类?我想:如果每个家庭都把垃圾分好类,那样回收利用起来就会更方便。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家,保护好美丽的地球,所以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从我做起!

篇2: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放学回家,我路过一家小卖店,瞬间被里面琳琅满目的文具用品和零食吸引。此时,小店里面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吸引了我的目光。她穿着黄色的连衣裙,梳了两只小辫子,身上还背着一个小书包。只见她手里拿着一颗巧克力,慢慢撕开了包装纸,然后很顺手的朝垃圾桶方向一扔。果然,巧克力的包装纸在我意料之中和垃圾桶擦肩而过,直接掉在了地上。

当时,我就在想,小女孩会不会过去把包装纸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呢?可是结果却让我很失望,小女孩连看都不看一下,很快转身离开了。看到这一幕,不知怎的,在她转身离开的瞬间我内心有那么一丝失落。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走上前把那张包装纸捡进了垃圾桶。

我继续往家走,脑子还一直在回忆刚刚发生的事,我不禁想:现在都在倡导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但是我们身边还是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的人。如果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学生都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大人如何能做到?又如何真正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又如何建造我们美好的家园呢?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逛街,我吃完香蕉随手就将香蕉皮扔进了垃圾桶里,没去看有没有把香蕉皮正确归类。妈妈看到后边教育了我,告诉我这样做是不对的,还要求我把香蕉皮拿出来重新扔过。这件小事这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看到小女孩这样的情况,我就不自觉的想起了自己当时的“香蕉皮事件”。

就现在的情况来讲,垃圾分类还是任重道远。我自己是蛮注意垃圾分类的,但光靠一些人的自觉和力量肯定是不够的,要想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必须要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我们每个人的一个小举动,都会影响垃圾分类的成效。所以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篇3: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19,人类干了件大事儿,有一个美国人叫贝柯兰的,发明了塑料。众所周知,塑料虽然很方便,但是它很顽强,就算你把它埋了,过个50年它都不带烂的。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垃圾分类出现了,塑料等得到了有效处理。不可否认,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是,再好的做法,如果大家都不配合,那跟没实行其实差别不大。

就拿我们小区说吧,对于垃圾管理这一方面,人们真的不关心,每天都是不论有害的无害的全扔进一个袋子里。小区也不是没有宣传过,但是此番看来,效果不好。

首先,我认为垃圾分类的宣传没什么亮点,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人们记住。之前有一则新闻是讲一个小学教师让孩子们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虽然只有仅仅二十四个字,却足以让一个不谙世事的小朋友懵掉了。这两件事是如出一辙的,一个好的宣传必须是多元的,光是说说哪能起什么作用。因此,政府的有关部门加强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的公益广告,在社区派发宣传单,或者在电梯贴一些宣传海报。

第二,人们的意识不够强。观念、意识这种东西往往最难改变。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垃圾场仍是以焚烧的方式,处理那些可回收物的。很多人,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焚烧垃圾,对大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既然出台了政策,那当地有关部门也应该管管,查处不正当处理垃圾的垃圾场,多鼓励市民实施垃圾分类,有时也可以给些适当的小奖励。另外,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提供技术指导,让这些垃圾处理场引进新的、环保的技术处理垃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技术的支持不够。如果说有些人他硬是对这个政策视若无睹,那你也拿他没办法。我最近听闻有一个机器叫小黄狗,它有不同的垃圾箱。人们拿出手机,扫一下二维码,然后选择投放垃圾的种类,相应的门就会打开。“小黄狗”能让人们更好地把垃圾分类,而且还会按重量反还相应的环保金。想象一下,如果这种科技能普及,那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大福音,既方便,又环保。

我知道,有一个大学生团队发明了可降解塑料水球。当人们喝完里头的水,可以将外面那层海藻提取物做成的塑料吃掉。这种塑料瓶子成本才两毛钱,但有些商家觉得增加的成本,降低了利润,而不愿意引进这种技术。但我觉得,商业的发展不应该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要把眼光放长远些,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商路,这样公司才能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不得不说,垃圾分类虽然前途光明,但是大多数人仍没有实际行动,始终停留在说说而已。社会在飞速发展,就目前来说,资源真的已经供不了人类耗那么久了,只要运用好,垃圾也能是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为了我们美好的家园,请正确对待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篇4: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自11月1日起,南京正式要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垃圾分类意识,学校里也组织了各种活动,我发现我们家有个有趣的事情,就是年纪越大的人,反而垃圾分类的意识越薄弱。这可不行,我要在家举办一个垃圾分类的家庭会议。

我把这个想法跟妈妈一说,妈妈立马就同意了,简直是一拍即合呀!妈妈负责召集家庭成员,我负责准备家庭会议需要的内容。

晚上,家庭成员陆陆续续地回到了家,连平时加班很晚的爸爸也早早地下班回家了。大家围坐在客厅,我作为本次会议的主持人首先发言:“首先感谢大家参加这次家庭会议,这次的主题是“我们家的垃圾分类该怎么做?”,下面请大家踊跃发言,谢谢大家。”

外公先喝了口茶说:“垃圾分类,你们年轻人和小朋友要多多学习,我们老年人么,就算了,毕竟我也记不住那么多分类呀!”外婆也在跟着说:“对!对!对!我看小区墙上贴的海报,上面这么多东西,老年人记性不好,记不住!记不住!”爸爸妈妈看着他们老两口一唱一和,又生气又好笑,只好直摇头。这时我得意地笑着说:“哈哈哈哈,外公、外婆我有个好口诀,只要你们记住了,肯定能分清各种垃圾了。”“是吗?我可不信。”外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说,我认真地说:“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猪都不吃的是其他垃圾、猪吃了会死的是有害垃圾、卖了可以买猪的是可回收垃圾。”这下爸爸妈妈彻底乐了,说:“谦谦,你这个口诀还真有意思,这下外公、外婆肯定能记住了。”外公、外婆也投来了赞许的目光。

妈妈还沉浸在我的有趣口诀中,笑着说:“我制造的大多是厨余垃圾,猪能吃的是厨余垃圾,猪不能吃的是其他垃圾,这个太简单了,哈哈哈。”看着妈妈这么得意,看来我要灭灭她的威风:“妈妈,你的化妆品瓶是什么垃圾呀?”“可回收垃圾。”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严肃地说道:“不完全正确,清洗干净的化妆品瓶才算是可回收垃圾哦,不然里面剩余了些化妆品,它们可是其他垃圾;如果是指甲油瓶,里面的指甲油可是有害垃圾哦。”

爸爸果然最我们家的“智多星”,他最后发言了:“我建议,我们先把家里的垃圾桶都换了吧,买不同颜色对应的垃圾桶,上面还有不同标识,也方便大家分辨。哈哈哈哈,我这个主意不错吧!”其他家长也表示赞同。这时,我脑袋里浮现出一个画面,那就是我们家的旧垃圾桶被扔进了爸爸买新垃圾桶,我连忙说道:“不行,我们家的垃圾桶又没坏,就这样扔了,是一种浪费资源的表现,不环保。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他们包装一下,让它们焕然一新。”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爸爸拿出了画画的丙烯颜料和画笔,不一会儿,“绿巨人”、“灰姑娘”、“小红帽”、“蓝精灵”出现在了我们家的各个角落。我相信它们会很喜欢自己的新身份的。

我们是垃圾的制造者,但也可以是垃圾的管理者。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篇5: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家楼下放了两个垃圾桶,一个是绿色的,一个是灰色的。

一天,我和妈妈下楼去扔垃圾,我随手想把垃圾扔进离我近的绿色垃圾桶,妈妈马上阻止并告诉我,我们的垃圾袋里装的是厨余垃圾,应该把厨余垃圾从袋子里倒入绿色的垃圾桶,再把袋子放进灰色的其他垃圾桶。我有点好奇,为什么垃圾还要分类呢?妈妈说,垃圾是人们日常活动中产生的废物,如果分类处理,好处可不少呢!减少占地,减少污染,变废为宝……看着我一脸疑惑的表情,妈妈笑着摸摸我的头:“记住,简单一句话,垃圾分类能保护环境,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国庆假期的一天,余姚日报小记者总站组织的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我对垃圾分类有力更深刻地认识。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知道了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生活中的垃圾要怎么分类投放。

回到学校,我告诉同学们:垃圾分类我先行,举手之劳处处做!

篇6: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发生变化,我们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但我们制造的垃圾污染也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碧空如洗的天空失去了她的蔚蓝,晶莹剔透的河水失去了她的清澈,沁人心脾的空气失去了她的清新。为了使受伤的地球恢复,我们应该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的知识有很多,比如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要放塑料罐、饮料罐、废纸类……绿色的厨余垃圾桶里要放剩饭、果皮、茶渣……红色的有害垃圾桶里要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过期药物……灰色的其他垃圾桶里要放砖瓦、陶瓷……正确的垃圾分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废纸的再利用减少了树木的砍伐,废电池的合理分类减轻了土壤污染,废弃塑料正确收集带来了可重复利用的再生资源……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在家里,我们要养成先给垃圾分类再倒到对应的垃圾箱里的习惯。在户外,我们要养成先注意自己的垃圾是哪一类再丢弃的习惯。

同学们,如果你们也深爱着我们美丽的地球妈妈,就请行动起来,一起垃圾分类,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为绿而生,为绿而行!

篇7: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我的家乡是广州,广州进行了改造后,变得十分美丽,珠江是那样的清,那样的美。

广州虽然很美,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但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弱,广州的环境可是一天比一天差了!人们把塑料袋、水果皮、包装盒随手一扔,塑料袋等垃圾留在地上,小巷的角落。日积月累,大街上到处都有这些讨人厌的垃圾。天上的“舞者”已经不是蜜蜂、蝴蝶了,而是一个个塑料袋;珠江上一堆又一堆的漂浮垃圾在“游泳”;渔翁打捞上的不再是鱼了,而是各式各样的垃圾了,大量的垃圾让河流又臭又脏,乌黑的河水已经没有了鱼虾,垃圾占据了我们的空间,垃圾让土地迅速减少,垃圾把地下水也污染了,把植物生活的地方也霸占了。

垃圾的污染让我们头疼,减少垃圾对人类的污染迫在眉睫。让我们行动起来,把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把能回收放进回收箱,如把塑料瓶捡起来、废纸等等捡起来,它们都是宝,只是放错了地方而已。告诉你吧,一千多个塑料瓶的材料可以造成一部单车呢!

让我们从身边点滴做起,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支笔。在学校、在家里都有尽量减少垃圾,如果手中有垃圾,也要把它们放在合适的地方。只有大家都这样做,我们美丽的家园——广州,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花城。

篇8: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

绿水青山,阳光普照,处处都有鸟语花香,充满了令人沉醉的清风,只有在这里,人们才能感受到大自然独有的美。

经过一天又一天的改变,大自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上盖起了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规划了一座又一座的小区,一个又一个的公园,人们也都富裕起来,家家户户有了汽车了,城市渐渐变得繁华起来,真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

但是,大家随手丢垃圾,把水资源污染了,随地吐痰也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于是,我们参与了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我知道了红色垃圾桶代表有害物质,绿色垃圾桶代表厨余垃圾,蓝色垃圾桶代表可回收垃圾,灰色垃圾桶代表有害垃圾。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小区管理处的人上门来宣传垃圾分类。“垃圾还要分类?”我一脸茫然。这时,管理人员向我们解释到:“当然要分类!这几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具体怎么分类都写在这张宣传单上了,你们看看。”说完,他就走了。我看了看单子,笑眯眯的说:“妈妈,以后的垃圾我来分!”说罢,便开始了“垃圾分类之旅”。

先从可回收垃圾开始,我把所有的草稿纸,废纸或者是看过的报纸和几个喝剩下的矿泉水放在一起,把它们归为一类。说完了可回收垃圾,我开始向其他垃圾发起进攻,刚巧桌上有几支废圆珠笔,它们应该是属于“其它垃圾”。接着,我又发现了卫生间的废纸、破布等,我把它们都装进其它垃圾袋里。轻松收完两种垃圾的我再接再厉,翻箱倒柜地找出了家里的有害垃圾——几节旧电池。最后,向最臭的厨余垃圾进攻。可它们实在太臭了,在厨房里我捂着鼻子,戴上口罩,把剩饭剩菜和果皮之类的东西全部倒进了厨余垃圾袋里。

四种垃圾都收完了,我连忙跑下楼,扔到了相应的垃圾分类桶里,它们穿着红、蓝、灰、绿四种不同颜色的外套。回到家时,我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心里觉得像喝了蜜一样甜,为保护地球献出了一份绵薄之力。

同学们,在这里我想提几点要求:首先要树立垃圾分类的意识,明确垃圾分类政策推行的重要性从而带动垃圾分类实际行动的产生。其次,明确当地垃圾分类的要求,因为每个地方的要求是不同的。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在家中做好垃圾分类。最后要担负其垃圾分类宣传工作,督促身边的朋友们积极做好垃圾分类。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篇9:垃圾分类,人人有责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_550字

“啊!啊!……”可乐罐们大声的叫着,“唉哟哟!”电池又伤心的叫了起来,“呜呜呜!”就连平时最爱搞恶作剧的香蕉也哭了起来,所有垃圾都哭了,无论是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也哭了,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现在小学都在举行垃圾分类的活动,同学们也认识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也开始不乱丢垃圾了,这是地球一件好消息,但对垃圾们来说可不好了。

你想想,如果垃圾去回收了,那它不得变形,也不做不了自己了,自己变了个人,多么难受啊!你在想想,不可回收垃圾,被人们抛弃,认为自己是废品,被人们毁了,烧了,只得去地狱。”嗦的罐头有说话了。“我们快点跑吧!”电池说。“人类神通广大。一个搜索机就可以找到我们了。”香蕉皮说。“那我们跑到其他国家去吧!”可乐罐异想天开的说。“白痴!我们有脚吗!要走都是北风吹,被水摇走的.。”塑料袋发话了“唉!难道这个群体只有我那么聪明吗?你们想想,人类也不可能全部服从垃圾分类条,我们可以利用一些不服从的小朋友嘛!”垃圾们行动了,听听他们的交谈!

纸飞机说:“嘿小朋友!你好!你想……”没等纸飞机说完。小朋友就把他丢进了不可回收箱里,一开始,塑料袋一直争着要出去,但听了垃圾桶说的话就醒悟了。原来不可回收垃圾桶是这样说的:“纸飞机呀!你真的要出去吗?”“当然!我可不要待在这儿,做废品!”“纸飞机,但是你想过吗?你只要一出去,可能整个世界都会被你而污染的,地球将灭亡,难道你想你的朋友也灭亡吗?”“啊!我的威力真的那么大吗?可以另整个地球都灭亡!我的朋友、同类也会?那我岂不是同类相;

篇10:垃圾分类主题征文

自上海垃圾分类以来,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而居民们扔垃圾的习惯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垃圾不分类,随处乱扔,对志愿者发火等情况似乎也屡屡出现。而相比之下,外国人好像早已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

今年暑假我去新加坡旅游。那里的道路一尘不染,路面上没有一张纸,湖里没有一点垃圾。

一次午饭后,妈妈让我自己学习知如何处理垃圾。我收拾完吃剩的东西,走到一排五颜六色垃圾桶前,有些手足无措地看着几个垃圾桶上我看不懂的语言,一时间像树桩一样戳在那里。许多人都从我身边经过,轻松的将垃圾扔入垃圾桶。

“嘿,孩子。”一句清晰的中文传入了我的耳朵。我一回头,见一个将近80岁的老人站在我身后,脸上面带笑容。他身上穿着一件绿色的马甲,上面写着“志愿者”三个字。他不紧不慢的说:“孩子,我教你如何分垃圾吧。”我点了点头。“废纸要扔到这个绿色的垃圾桶里,”他耐心的说着,“饮料瓶扔到这个蓝色的垃圾桶桶里……”

我渐渐有些不耐烦:不就是分个垃圾嘛,用得着这么烦吗?尽管我很不耐烦,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指导着我。看着他额头的汗水和疲惫的神情,我内心的烦躁少了许多。于是我也索性静下心来,认真接受指导。没过多久,我手中的垃圾便全部消失了。见我终于将所有垃圾扔到了正确的垃圾桶里,他微笑着对我点点头,转身又去帮助其他不会分垃圾的人了。

这时,我又看到几个孩子来扔垃圾。他们分的非常熟练,动作很快,好像天生就会一样。我暗暗佩服到:这么小的孩子,垃圾竟分得这么好,真是厉害呀。再想想自己刚才的烦躁,又觉得有些惭愧。

想到这里,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我国垃圾分类为什么不如他国:垃圾分类,不仅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还需要人们一起行动。像上海这座拥有高层度文明的城市,人们就应该更自觉,更加一丝不苟的完成垃圾分类。如果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并且学会垃圾分类。我们的城市就一定能变成一座更加整洁、更加美丽、更加国际化的大都市。

回国之后,我也报名加入志愿者行列,去帮助更多的人分类垃圾。

一天早上,我看到一位阿姨面对着崭新的四色垃圾桶有一些不知所措。我的脑海中顿时浮现那位慈祥的老志愿者,于是我便勇敢的走上前去:“你好阿姨,我是垃圾分类志愿者,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我能行,绿色生活我先行!”看着小区里新出现的一条条醒目红色横幅,我的记忆不禁穿梭到了几年之前。

记得前几年在德国旅游的时候,我在超市里看到一台陌生的机器,它有点像自动取款机,但面板上一个又大又圆又深的孔洞宣告了它另有用途。正巧此时有人来使用,我便好奇地在一边观察。这人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了大大小小十几只空塑料瓶。只见他把塑料瓶条形码朝上依次从圆孔放入,瓶子经过扫描后就“扑通、扑通”地被吞了进去。全部放完之后,旁边的屏幕显示出塑料瓶的总数和一个金额,他按下确认键,机器随即“唰”一下吐出一张卡片,他放进口袋就离开了。这机器挺受欢迎,我饶有兴趣地连着看了好几个人进行相同的操作。同时我发现:人们投进机器的塑料瓶都是干干净净的,并没有残余的饮料和水。

当地的朋友看我很感兴趣,热情地向我介绍说:这是塑料瓶回收机,每个超市都有这个机器。因为德国每一瓶水的售价都包含了至少0。25欧元的空瓶押金,远远高于饮料本身,所以德国人习惯了把空塑料瓶洗干净后带到超市投入回收机器,凭打印的小票可以在结账时抵扣货款,或者直接换成现金。也有人会把空瓶送到专门的地方,让无家可归者拿去换钱。

“无论是谁拿走,最终都会送进回收机器。你知道吗,德国的塑料瓶回收率达到97%呢!”

听着他的介绍,语气中有隐隐的自豪,我心里又惊讶又佩服。心里不由得生出强烈的期盼——什么时候在我生活的上海也有这样的回收机器呢?

我们对喝瓶装水和瓶装饮料早已习以为常,喝完顺手扔进垃圾桶,渴了再买一瓶,多方便啊!但是,能主动把塑料瓶投进垃圾桶还算好的,有很多塑料瓶被人们图方便随手丢弃在马路边,草坪中,甚至河道里,虽然不情愿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对此似乎也习以为常了……

上海是个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在很多方面都毫不逊色于发达国家;但在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上,我们的观念和行动都落后了。好的观念要有好的措施来配合,才能相得益彰,发挥更大作用。

“这个洗发水瓶子是什么垃圾啊?是干垃圾还是可回收垃圾?还有这个……”所幸的是,如今上海正进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塑料瓶回收机和更多更强大的设备也能在上海看到,而这些机器设备的使用也会帮助我们把垃圾分类的工作做得更好。

我坚信,垃圾分类很快也成为我们的习惯,而那将标注我们这座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篇11:垃圾分类主题征文

放假前,妈妈同事的儿子,以前同住一个小区的儿时玩伴佐藤贤泰要独自从日本来上海度假,妈妈让我热情招待他。接机很顺利。一路上,我用英语给他介绍了上海迪士尼乐园,中国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等,他看着一路上纵横交错的高架、桥梁以及穿梭于城市间轻轨和地铁,一脸的激动和欣喜,大声感叹:中国发展的太快了,中国的城市真棒!我转过头去,暗暗窃喜:小样儿,现在知道什么是中国制造,中国速度了吧!

到家了。一进门,只见贤泰一边换鞋一边从口袋里往外掏东西。餐巾纸、橘子皮、牛奶盒、矿泉水瓶……让站在一旁的我目瞪口呆。我还以为他要送我礼物呢,原来竟是一堆垃圾!呵呵,日本人真讲礼貌和卫生啊,我不禁心中暗忖。估计贤泰发现了我用不屑的眼光望着他,他笑着解释说:“我身上没有带多的垃圾分类袋,所以我准备带回来分好类以后再投入垃圾桶。”哦!原来是这样。虽然上海也实行了垃圾分类,但是还没有具体实施。于是,我的口气稍微缓和了下来:“没事的,你可以直接将垃圾打包扔进垃圾桶。这样分类又臭又脏,而且还不方便,耽误时间。”贤泰一听,果断拒绝,“不行,我看到你们这个城市已经实行了垃圾分类了,垃圾桶也分门别类的标注了垃圾类别,怎么能不实施呢?垃圾不分类在我们国家是很可耻的行为,甚至可能要受到刑罚处罚。我们上小学的第一堂课,就要学习垃圾分类。”说完,他问妈妈要了四个垃圾袋,按照我国的标准分别在上面标注了“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然后把他带回来的垃圾一一放入对应的垃圾袋中,分类正确,动作娴熟。我听着他那番话,看着他那一系列的动作,发烧的脸颊难掩我当时的尴尬和羞愧。

是啊,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可是垃圾分类这项有利于城市发展、人们生活环境的措施却迟迟没有做好。日本在经过惨痛教训以后,如今已经将垃圾分类做到了极致。在贤泰面前,我感觉我的思想落后了,行为也落后了。

从那天起,贤泰承包了我家的垃圾分类,我主动在一旁认真地学习。贤泰告诉我,在他们国家,一个饮料瓶可以分为五个步骤走完它的一生:喝光或倒光→简单水洗→去掉瓶盖→撕掉标签,踩扁→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内。这样方便运输,减少分类时间,利于再回收。其次再生利用可以有效保护环境,还可以变废为宝,减少能源消耗。想想平时喝光和没喝完的饮料水瓶子随处可见时,有的往垃圾桶一扔就完事了,我的心中就一阵阵可惜和后悔。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查找垃圾分类的文章,跟贤泰沟通他们国家人民垃圾分装的小窍门,并着手自己在家里进行各种垃圾的分类,再脏再臭我也不怕,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不仅如此,我还积极投身到小区垃圾分类宣传和指导的志愿者活动中去。当我站在垃圾分类站旁,身穿绿色志愿者马甲,带着手套,接过小区居民递过来的垃圾袋,神态自若地仔细地查检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并对小区居民讲解垃圾的类别时,站在一旁的贤泰,向我挤眉弄眼,高高地竖起了大拇指!

我相信,我们的城市乃至全中国的垃圾分类,人人都能从自身做起,并且,一定会取得令人骄傲的成绩。中国速度,让世界点赞!

垃圾分类作文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相关文章:

1.满分垃圾分类主题征文

2.我的垃圾分类故事主题征文

3.垃圾分类我先行主题的征文

4.绿化环境垃圾分类主题的征文

5.垃圾分类主题标语

6.学校垃圾分类主题工作方案

7.垃圾分类主题班会发言稿

8.垃圾分类主题作文450字

9.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10.学校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方案

下载word文档
《垃圾分类人人有责主题征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