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
“一衣红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供大家参考。
篇1: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
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番禺道中作作者:陈陶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瘴雨出虹X,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篇2:《玉泉道中作》元稹
元稹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景远,复忧尘事妨。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注释】
⑴玉泉:湖北当阳县西有玉泉山,山下有玉泉寺。
⑵楚:古时湖北湖南一带。
⑶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⑷华实:花与果实。
⑸松门:前植松树的屋门。宋陆游诗:“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⑹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清魏源诗:“土润泉脉肥,木落峰容瘦。”
⑺壒(ài):灰尘,尘埃。
⑻钟磬(qìng):寺院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
【鉴赏】
此诗当作于公元8(元和五年)元稹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之后。从诗意看,可能作于调任途中。
全诗十六句,可分三层。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描述了楚地的物候农时。楚地,古时指湖北湖南一带。物候晚,是说入冬的时间比北方迟。“孟冬才有霜”是对此的具体说明,孟冬,指农历十月。华实,有人认为是华丽而质朴之意,误。应该是指花与果实。“早农半华实”是说农事,就是说农作物已经开始开花准备结果实。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农事的关心。
中间八句描写想象中玉泉寺的风光。云外寺,当指玉泉寺,在湖北当阳,建于梁武帝时期。唐初,与浙江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江苏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元稹在《思归乐》中,有“遐想玉泉寺”句。可见他在江陵府做官时到过此寺,并对山寺风光较为留恋。现在经过玉泉寺旁,想起了这熟悉的山寺,很有感触。这几句写景很有特色。短短几句话,有视觉感受,有听觉感受,还有嗅觉感受,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写出了山寺环境的宁静幽雅,颇具禅意。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作者从美妙的想象中回到现实,感慨宦海浮沉,尘事忧伤。还是多多地关心自己的前途,好好珍惜宝贵的时光。全诗语言通俗易懂。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曾说:“元轻白俗。”从此诗可见元稹诗歌语言特点之一斑。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汉族,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篇3:钟陵道中作,钟陵道中作陈陶,钟陵道中作的意思,钟陵道中作赏析
钟陵道中作,钟陵道中作陈陶,钟陵道中作的意思,钟陵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钟陵道中作作者:陈陶 朝代:唐 体裁:七律 原隰经霜蕙草黄,塞鸿消息怨流芳。秋山落照见麋鹿,
南国异花开雪霜。烟火近通瓠俗,水云深入武陵乡。
曾逢啮缺话东海,长忆萧家青玉床。
篇4:玉泉道中作的翻译赏析
玉泉道中作的翻译赏析
《玉泉道中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谷深烟壒净,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景远,复忧尘事妨。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前言】
《玉泉道中作》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此诗描述了作者调任时沿途的所见所感,表现了为官者的一份忧国忧农和惜时惜阴的情怀。
【注释】
⑴玉泉:湖北当阳县西有玉泉山,山下有玉泉寺。
⑵楚:古时湖北湖南一带。
⑶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⑷华实:花与果实。
⑸松门:前植松树的屋门。宋陆游诗:“老僧晓出松门去,手挈军持取涧泉。”
⑹泉脉:地下伏流的泉水。清魏源诗:“土润泉脉肥,木落峰容瘦。”
⑺壒(ài):灰尘,尘埃。
⑻钟磬(qìng):寺院中和尚敲打的铜铁铸的鸣器。
【鉴赏】
此诗当作于公元8(元和五年)元稹被贬江陵府士曹参军之后。从诗意看,可能作于调任途中。
全诗十六句,可分三层。开头四句为第一层,描述了楚地的物候农时。楚地,古时指湖北湖南一带。物候晚,是说入冬的时间比北方迟。“孟冬才有霜”是对此的具体说明,孟冬,指农历十月。华实,有人认为是华丽而质朴之意,误。应该是指花与果实。“早农半华实”是说农事,就是说农作物已经开始开花准备结果实。这里表现了作者对农事的.关心。
中间八句描写想象中玉泉寺的风光。云外寺,当指玉泉寺,在湖北当阳,建于梁武帝时期。唐初,与浙江国清寺、山东灵岩寺、江苏栖霞寺并称“天下四绝”。元稹在《思归乐》中,有“遐想玉泉寺”句。可见他在江陵府做官时到过此寺,并对山寺风光较为留恋。现在经过玉泉寺旁,想起了这熟悉的山寺,很有感触。这几句写景很有特色。短短几句话,有视觉感受,有听觉感受,还有嗅觉感受,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官,写出了山寺环境的宁静幽雅,颇具禅意。
最后四句抒发感慨。作者从美妙的想象中回到现实,感慨宦海浮沉,尘事忧伤。还是多多地关心自己的前途,好好珍惜宝贵的时光。全诗语言通俗易懂。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曾说:“元轻白俗。”从此诗可见元稹诗歌语言特点之一斑。
篇5:谪岭南道中作原文及赏析
[唐代]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
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
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火米:指赤谷米。
津吏:管理摆渡的人。潮鸡:《舆地志》说,“移风县有鸡……每潮至则鸣,故称之‘潮鸡’。”
红槿:落叶小灌木,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赏析:
这首《谪岭南道中作》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下面是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授王启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岭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颈联转向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岭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的时候,三更时分鸡就会叫,津吏也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这一切和北方完全不同。这两句为尾联抒发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尾联是在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到了令人肠断的地步。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最后一句是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岭达的感情异常深挚。
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晚唐的抒情名篇。
篇6:《谪岭南道中作》原文及赏析
朝代:唐代
作者:李德裕
原文: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译文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
⑴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等地。
⑵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
⑶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⑷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
⑸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⑹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火米:指赤谷米。
⑺津吏:管理摆渡的人。潮鸡:《舆地志》说,“移风县有鸡,每潮至则鸣,故称之‘潮鸡’。”
⑻红槿:落叶小灌木,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年间,是李德裕在唐宣宗李忱即位后贬岭南时所作。公元847年(大中元年)秋,李德裕为政敌所排挤,被贬为以太子少保身份留守东都洛阳,不久再贬潮州司马。公元848年(大中二年)冬,李德裕刚抵达至潮阳,旋踵之间贬书又到,这次以谬断刑狱等罪名又被贬为崖州司户。公元849年(大中三年)正月抵达珠崖郡。这首诗便是他在贬官途中所作。
篇7:南阳道中作,南阳道中作张九龄,南阳道中作的意思,南阳道中作赏析
南阳道中作,南阳道中作张九龄,南阳道中作的意思,南阳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南阳道中作作者:张九龄 朝代:唐 体裁:五古 登郢属岁阴,及宛懵所适。复闻东汉主,遣此南都迹。
佳气蔼厥初,霸图纷在昔。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遭遇感风云,变衰空草泽。不识邓公树,犹传阴后石。
驱马历A,荆榛翳阡陌。事去物无象,感来心不怿。
怀古对穷秋,兴言伤远客。眇默遵岐路,辛勤弊行役。
云雁号相呼,林麇走自索。顾忆徇书剑,未尝安枕席。
岂暇墨突黔,空持辽豕白。迷复期非远,归欤赏农隙。
篇8:衢州道中作,衢州道中作陆游,衢州道中作的意思,衢州道中作赏析
衢州道中作,衢州道中作陆游,衢州道中作的意思,衢州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衢州道中作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耿耿孤忠不自胜,南来清梦v觚棱。
驿门上马千峰雪,寺壁题诗一砚冰。
疾病时时须药物,衰迟处处少交朋。
无情最恨寒沙雁,不为愁人说杜陵。
篇9:新息道中作,新息道中作刘长卿,新息道中作的意思,新息道中作赏析
新息道中作,新息道中作刘长卿,新息道中作的意思,新息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新息道中作作者:刘长卿 朝代:唐 体裁:七绝 萧条独向汝南行,客路多逢汉骑营。
古木苍苍离乱后,几家同住一孤城。
篇10:玉泉道中作,玉泉道中作元稹,玉泉道中作的意思,玉泉道中作赏析
玉泉道中作,玉泉道中作元稹,玉泉道中作的意思,玉泉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玉泉道中作作者:元稹 朝代:唐 体裁:五古 楚俗物候晚,孟冬才有霜。早农半华实,夕水含风凉。
遐想云外寺,峰峦渺相望。松门接官路,泉脉连僧房。
微露上弦月,暗焚初夜香。谷深烟咕唬山虚钟磬长。
念此清境远,复忧尘事妨。行行即前路,勿滞分寸光。
篇11:江陵道中作,江陵道中作陆游,江陵道中作的意思,江陵道中作赏析
江陵道中作,江陵道中作陆游,江陵道中作的意思,江陵道中作赏析 -诗词大全
江陵道中作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山川杂吴楚,气候接秋冬。
水落鱼可拾,霜清裘欲重。
乡遥归梦短,酒薄客愁浓。
白帝何时到,高吟酹卧龙。
篇12:谪岭南道中作原文、注释及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原文、注释及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
李德裕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译文: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
岭南道中溪流纵横交错,地势迂回曲折,置身其间,茫然不知身在何处。沿途随处可见高大的乔木,绿树丛阴下,溪流显得格外幽深。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我在旅途中提心吊胆,担心遇上毒雾,碰着蛇草;为了躲避沙虫,看见燕子衔泥也会急忙让开。
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这里的风俗很特别,五月即收稻米,三更公鸡就打鸣,每当涨潮,它还会按时啼叫,这时津吏就会通知乡民潮汛要来了。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这一切让人一时难以适应,看着那鲜艳欲滴的红槿花,听着那树上越鸟的鸣叫,想到想起家乡,这谪居岁月何时是个尽头,想起这些真是肝肠寸断。
注释: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guāng)榔(láng)椰(yē)叶暗蛮溪。
岭水争:指五岭一带山势高峻,水流湍急,支流岔路很多。桄榔:一种常绿乔木,叶为羽状复叶。蛮溪:泛指岭南的溪流。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毒雾:古人常称南方有毒雾,人中了毒气会死去,大概是瘴气。沙虫:古人传说南方有一种叫沙虱的虫,色赤,进入人的皮肤能使人中毒死亡。
五月畲(shē)田收火米,三更津(jīn)吏报潮鸡。
畲田:用火烧掉田地里的草木,然后耕田种植。火米:指赤谷米。津吏:管理摆渡的人。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jǐn)花中越鸟啼。
红槿:落叶小灌木,花有红、白、紫等颜色。
赏析:
这首《谪岭南道中作》载于《全唐诗》卷四百七十五。下面是武汉大学古代文学专业教授王启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描写在贬谪途中所见的岭南风光,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第一句写山水,岭南重峦叠嶂,山溪奔腾湍急,形成不少的支流岔道。再加上山路盘旋,行人难辨东西而迷路。这里用一“争”字,不仅使动态景物描绘得更加生动,而且也点出了“路转迷”的原因,好像道路纡曲,使人迷失方向是“岭水”故意“争分”造成的。这是作者的主观感受,但又是实感,所以诗句倍有情致。第二句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山间景色,桄榔、椰树布满千山万壑,层林叠翠,郁郁葱葱,一派浓郁的南国风光。这一句中用一“暗”字,突出桄榔、椰树等常绿乔木的茂密,遮天蔽日,连溪流都为之阴暗。这一联是从山水林木等方面选择最具有地方特色的.景物来写。
颔联宕开一笔,写在谪贬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况:害怕遇到毒雾,碰着蛇草;更担心那能使中毒致死的沙虫,连看见掉落的燕泥也要畏避。这样细致的心理状态的刻画,有力地衬托了岭南地区的荒僻险恶。从艺术表现技巧来看,这种衬托的手法,比连续的铺陈展叙、正面描绘显得更有变化,也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联“一语双关”,和柳宗元被贬柳州后所作的《岭南江行》一诗中的“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一样,都是言在此而意在彼,诗中的毒雾、蛇草、沙虫等等都有所喻指。这样讲也不无道理。
颈联转向南方风物的具体描写,在写景中表现出一种十分惊奇的异乡之感。五月间岭南已经在收获稻米,潮汛到来的时候,三更时分鸡就会叫,津吏也就把这消息通知旅行的人,这一切和北方完全不同。这两句为尾联抒发被谪贬瘴疠之地的深切思乡之情作铺垫。
尾联是在作者惊叹岭南环境艰险,物产风俗大异于秦中之后,引起了身居异地的怀乡之情,更加上听到在鲜艳的红槿花枝上越鸟啼叫,进而想到飞鸟都不忘本,依恋故士,何况有情之人。此时自己迁谪远荒,前途茫茫,不知何日能返回故乡,思念家园,情不能已,到了令人肠断的地步。这当中也深深地蕴含着被排挤打击、非罪谪贬的愤懑。最后一句是暗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中“越鸟巢南枝”句意,十分贴切而又意味深长。这一联是这首抒情诗的结穴之处,所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挚。
全诗写景抒情互相交替,显得灵活多变而不呆滞,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是晚唐的抒情名篇。
【番禺道中作,番禺道中作陈陶,番禺道中作的意思,番禺道中作赏析】相关文章:
3.巩城东庄道中作,巩城东庄道中作储光羲,巩城东庄道中作的意思,巩城东庄道中
8.夜行黄沙道中古诗
9.夜行黄沙道中教案
10.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