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
“吃不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
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20xx年我市发生了登革热本地疫情,病例数达上千例。20xx年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我市及周边省、市已有登革热病例报告。为了您家人的健康,请参与到登革热防控工作中。
一、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的.传染病。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也不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播。
二、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感染登革病毒后1天发病(8天最为常见)。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可达9——40℃;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痛、肌肉骨关节疼痛;可能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一般几天后,面部和四肢会出现红色皮疹或出血疹。多数病人还有浅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人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如鼻出血、便血、血尿、皮下出血等。重症病例可出现中毒性肝炎、心肌炎、急性血管内溶血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死亡。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一)清除蚊虫孳生地。
伊蚊一般选择小型积水容器繁殖,家里闲置的带有积水的瓶瓶罐罐、花盆底座是伊蚊最常见的孳生场所。另外室内水生植物容器、庭院的喷水池、假水池等,尽可能做到天更换一次水,若无法更换,可采取养鱼的方法,杜绝蚊虫孳生。
(二)防止成蚊叮咬。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防蚊设备,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科学使用质量合格的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早晨和傍晚为伊蚊活动频繁时段,尽量避免在该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可喷洒蚊虫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
(三)外出旅游注意防蚊。
1、哪些地方流行登革热?
登革热广泛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东南亚、南美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较为严重,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孟加拉国、巴西等。
2、外出旅游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尽可能着浅色长袖长裤,使用驱避剂避免蚊虫叮咬。选择有完善防蚊设备的宾馆入住。
发病前1天到过登革热流行地区,出现发热、头痛、关节痛、皮疹等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向医生说明相关情况。
全社会共同努力清除蚊虫孳生地是最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手段。预防登革热需要人人动手,请家长带领孩子开展自家蚊虫孳生地清除活动,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登革热!
篇2: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我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当伊蚊叮吸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大量复制,再叮吸正常人血时,病毒随唾液排出进入人体内,造成感染。
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经过5~8天潜伏期后,突发高热,24小时体温达40℃,发热后即出现明显头痛、腰痛、骨关节及肌肉疼痛、皮肤出现瘀点或瘀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如果出血现象,如瘀点逐渐发展为瘀斑及紫癜,或鼻衄、牙龈出血、则表明病情严重。登革热预防措施如下:
1.清理积水,因为积水是蚊子滋生的天堂。
2.搞好卫生,保持所处区域的`清洁,防止蚊子活动。
3.在蚊子活动密度较高的地方适当地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杀灭。
4.可以使用驱蚊剂,防止蚊子叮咬。
5.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不要到比较潮湿或者是有积水的地方(蚊子的孳生地)去。
6.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止身体过多分泌乳酸 而招蚊子,而且要少喝酒。
7.在疫情发生时,避免进入疫区。
8.发现感染者必须及时报告,同时要快速隔离(安置区域尤其要注意灭蚊)。
9.注意个人卫生,多洗手,多开窗通风。
10.在平时多锻炼,加强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1.当自己出现登革热的症状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告知班主任及校医并按照《传染法》规定的时间进行隔离处理,治愈后持有医疗康复证明且经校医同意方可上学。
篇3:社区预防“登革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社区预防“登革热”致家长的一封信
【范文一】
各位居民朋友
大家好!近期出现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是人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花斑蚊”最喜欢躲在:水生植物、各类闲置容器、花盆托盘、废弃帆布和塑料布、水沟和水渠、废旧轮胎中。
如果得了登革热会出现以下症状:突然发热38℃以上,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后眼窝和关节疼痛,皮肤出现红疹。严重者可出现登革出血热,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
请各位居民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检查家中室内、阳台、天台等各类储水用的容器,一定要加盖,避免孳生蚊子幼虫。暂时不使用的容器,应倒置,避免积水。
每周刷洗花瓶或容器托盆,以清除蚊卵。清理倒掉天台、阳台等地方闲置容器积水,包括废旧的桶、花盆、矿泉水瓶、塑料布、杂物等。
目前登革热流行期间尽量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沙子种养。
可使用灭蚊幼虫缓释包悬浮在水生植物中上层,换水前取出,换水后再投入,可有效防止蚊子幼虫孳生,有效期达90天。
如出现发烧、头痛、肌肉关节痛及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温馨提示
国庆长假将至,较多居民会出去旅游,请居民尽量不去疫情较严重的台湾和广东地区,以免染上疫情。
兴园社区居委会
9月28日
【范文二】
各位家长:
近段时间以来,我省已有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登革热是人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急性虫媒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高热,1-2天内可达39-40℃,并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及皮疹等症状,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出血性休克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登革热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的,因此,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那么,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就显得至关重要。现建议您和孩子一起做好以下防蚊工作:检查家中室内、阳台、天台等各类储水用的容器,一定要加盖,避免孳生蚊子幼虫(俗称“孑孓”);暂时不使用的容器,应倒置,避免积水;每周刷洗花瓶或容器托盆,以清除蚊卵;清理倒掉天台、阳台、飘蓬等地方闲置容器积水,包括废旧的桶、花盆、矿泉水瓶、塑料布、杂物等;登革热流行期间尽量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沙子种养。
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大家的幸福,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保护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会加强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和健康教育,每日做好晨检工作。请家长在配合做好以上防范工作的同时,如发现孩子出现发热症状,请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并到医院就诊,同时,让孩子充分休息、痊愈后再回校上课。
谢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国庆将至,在这欢乐祥和的节日里,衷心祝愿您和家人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篇4:学校登革热疾病预防工作致家长一封信
学校登革热疾病预防工作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
根据穗卫[]43号文件,广州市卫生局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托幼机构登革热防控工作的通知,今年进入9月份以来,我市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数快速上升,并出现多例学生感染登革热病例,10—11月仍是我市登革热流行季节。为了进一步做好当前登革热防控工作,有效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急性的传染病,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在广州主要通过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发病较突然,有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有皮疹并发痒,出血(皮下出血点或鼻出血),发热1—2天内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若发现有类似症状,请尽快去医院就诊。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休克衰竭甚至死亡。
广州主要流行季节为5—11月,高峰期为7—11月,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热病毒而发病。
预防登革热主要是做好灭蚊、防蚊和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家居清洁和环境卫生,翻盆倒罐,定期清除家居环境积水;家庭有储水容器的要3—5天清洗更换一次。野外活动可用驱蚊剂喷涂在皮肤及衣服上以预防蚊子叮咬。
学校会按要求做好预防工作,希望各位家长做好各种预防措施,并提醒孩子在家时要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多饮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
让我们携手,家校配合,共创一个健康、温馨、快乐的学习生活环境。
篇5:如何预防登革热
如何预防登革热
晚上睡觉时需要点上蚊香或者挂好蚊帐,避免夜间熟睡时候,被外面飞进来的蚊虫叮咬,从物理层面上防止蚊虫。
如果被蚊虫叮咬之后,发觉有些头晕、发热症状,应该马上到医院或者社区专门诊所进行就诊,不可拖延,避免炎症的加重而导致并发症。
平时应该注意饮食习惯,保证每日三餐的营养均衡,工作学习之余,更应该多参加一些户外体育运动项目,锻炼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从本质上预防登革热的发生。
室内室外必须清理积水,勤倒垃圾,搞好周围生活环境,保持卫生干净,从源头上杜绝蚊虫的滋生,减少蚊虫的数量。
在户外走动休息的时候,应该在身上、特别是裸露的地方喷上驱蚊水,或者穿上长袖、长裤,避免蚊虫的趁机叮咬而导致发炎。
家里或者周围,特别是一些容易滋生蚊虫或者躲藏蚊虫的地方,应该使用一些杀虫剂进行喷洒,也是一个源头上很好的杜绝蚊虫滋生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上来讲,一个社区一个公共场所,需要全民动员,特别是负责单位部门,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普及预防登革热常识,同时进行灭蚊防蚊工作,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预防控制。
[如何预防登革热]
篇6: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孩子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春季以后,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将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重点教育孩子做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玩;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孩子安全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孩子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祝您的孩子平安、健康、快乐!
崇义县城关幼儿园
5月4日
篇7: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
您好!随着天气逐渐转热,防溺水安全工作已成为幼儿园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据统计,非正常死亡学生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和溺水死亡造成的,其中溺水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50%以上。“生命可贵,安全第一”,幼儿园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溺水死亡事件,希望家园互相配合重视对孩子进行防溺水教育工作,提高孩子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
一、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会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您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因此请您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也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课余放假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四不游泳”,即:
1、不在无家长的带领下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戏水。
3、注意安全警示,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4、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家长要严格要求幼儿不要到河边、水沟、水渠等有水的地方玩耍或钓鱼(捕鱼),以防不测,造成伤害。
三、教孩子学会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在见到有人落水而自己又无能力救护的情况下,不得贸然下水救人,要采取大声呼救或者报警(110)等措施。
四、现场抢救溺水儿童的方法。
1、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4、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儿童去医院。
亲爱的家长,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保证孩子健康成长,关爱孩子的生命,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安全事故猛于虎,任何一次安全事故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吞噬我们孩子的生命,进而影响我们家庭的美满和幸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忧患意识,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提高溺水安全防范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共同承担起呵护孩子生命的责任。
伦教精博实验幼儿园
204月11日
篇8: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教育部于6月10日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山东、湖南、黑龙江三起中小幼儿溺水事故的紧急通知》。通报指出,6月9日同一天中,山东、湖南、黑龙江16名幼儿溺水死亡,令人痛心。目前已进入夏季,是幼儿溺水事故发生的高发期。为确保幼儿的生命安全,严防因游泳带来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幼儿园提醒您做好以下工作:
一、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性。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溺水事故给家庭带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家长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您的一点疏忽,都有可能给家庭带来沉重的伤害,因此请您一定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孩子也能深刻认识到溺水事故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预防溺水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安全教育关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课余或放假期间,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
切实做到“四不准”,即:
①不准到河边玩水。
②在家或上学、放学途中不准去情况不明、又无家长在场的水域游泳或玩耍。
③不准擅自与同学结伴游泳。
④不准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
三、教给孩子预防溺水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让孩子知道在发现同伴溺水时应立即大声呼救,不提倡未成年人下水营救溺水者,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时,要学会报警或者呼救大人求救。如您发现有孩子在水边玩耍或游泳,不管是不是您的孩子,请您能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另外,还要注意做好交通安全、饮食安全、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教育,让我们的孩子高高兴兴的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
四会市工交幼儿园
6月18日
篇9: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学生家长:
您好!
根据省教育厅通报:近两个月来,随着天气转暖,我省陆续发生几起中小学生溺水重大死亡事故,影响很大,教训惨痛。几起典型溺水事故如下:5月1日(假期),铜陵县小学生张回、舒毫在水塘游泳,溺水死亡。5月17日(周六)下午,宣城市十二中八年级学生凤元彬、李建平等6人私自结伴到水阳江游泳,凤元彬、李建平溺水身亡。
5月25日(周日)中午,黄山市黟县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涂荣刚和第二中学小学部五年级学生程毅峰二人私自在村旁大河边游玩,涂荣刚的钥匙不慎掉落水中,便盲然下河去捞取钥匙被淹,程毅峰又去救他,结果造成二人溺水。
5月25日(周日),安庆市宿松县汇口镇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郑佳松、何耀,四年级学生李攀,三年级学生何千等四名同学私自结伴去长江游泳,因江水湍急,郑佳松、何耀和李攀等三名同学不幸溺水身亡。这几起事故,暴露出学生安全意识淡漠,家长监管不力等一系列问题。请各位家长务必从上述溺水事故中,充分吸取教训,高度重视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当前,已进入盛夏季节,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请各位家长要保持高度警惕。
怎样预防溺水: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此致
敬礼
篇10:预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溺水是造成孩子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天气逐渐变热,进入溺水高发季,希望家长们务必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请家长重点教育子女做到“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尤其要教育孩子遇到同伴溺水时避免手拉手盲目施救,要智慧救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
学校工作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保障孩子平安健康成长而努力。
篇11:预防登革热横幅标语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翻坛倒罐清理积水,全民运动防控登革热。
装好纱窗防蚊虫叮咬,清除积水防登革热流行。
清除蚊虫孳生地,有效防范登革热。
防蚊虫叮咬传播,杜绝登革热暴发。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
植物花瓶,清理妙。
全民齐动手,防控登革热。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人人动手消灭蚊子,户户清积水防控登革热。
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容器不积水,病媒不滋生,预防登革热,大家一起来。
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篇12:预防登革热横幅标语
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
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 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 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扑灭小黑蚊,人人有责任。
篇13:预防登革热建议书
广大居民:
由于近期我市个别镇发生一起输入型登革热病例引起的社区登革热暴发疫情,为切实保障园区内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根据xxx管委会指示要求,作出倡议如下:
一、大范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鉴于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因此园区内所有人员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家各户要翻盆倒罐清除积水;对家居内的水缸、水池和花盆底座等要定期(3-5天)清洗;种养水生植物花瓶的水要2天更换一次;清扫庭院和天台积水,倾倒闲置容器,废旧轮胎内的积水,要翻倒放置,填平积水洼地,积极清除各类积水,消灭蚊虫孳生地。
二、杀灭成蚊:在居民区及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公园等)首选含高效低毒的拟除虫菊酯,如氯菊酯、醚菊酯、苯醚菊酯等。在一般外环境,可选用ddvp(敌敌畏)、甲基嘧啶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采用喷雾器、烟雾机等机械作喷雾杀蚊。喷雾时注意个人防护,戴16层棉纱口罩、防护眼镜、长袖工作服、工作帽、手套、长筒胶靴、雨衣等,防止经皮肤吸收造成中毒故事。
三、加强个人防护:各居民要做好自身防蚊工作,通过点蚊香、挂蚊帐、使用驱蚊油、装防蚊窗纱等手段减少或避免蚊虫叮咬。若出现发烧症状的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若近期有到过东南亚国家的必须在就诊时向医生说明。
你我齐动手,防蚊灭蚊保健康!
xxx社区卫生服务
登革热是什么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主要症状:高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疼痛,极度疲乏,部分病人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应急要点:
1.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就诊。
2.配合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等应急处置工作。
3.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到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
专家提示:
◆登革热的潜伏期通常为3-15天。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蚊子孳生场所。
登革热防治常识
◆何谓登革热?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 可分为 1、2、3、4 型 )。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登革热病媒是什么?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其中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在我省分布广泛,主要在清水容器中孳生,大多数在屋外或野外阴暗处流连,但亦会在户内活动。雌蚊嗜吸人血,吸血高峰在日落前两小时(约为下午五、六时),及早上八、九时。室外及室内皆可叮咬人。
◆登革热的传染途径是什么?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之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典型登革热的病征是什么?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个人如何做好登革热防护?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给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份量。切勿向运作中的电器用品或火焰直接喷射杀虫剂,以免发生爆炸。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殖植物。
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将贮水容器、水井及贮水池加盖。
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
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怀疑自己感染登革热时最要紧是请教医生。
◆如何预防控制登革热暴发?
预防登革热暴发的有效措施就是杀灭伊蚊,其中除紧急杀灭带毒成蚊外,翻盆倒罐清除伊蚊孳生地,迅速降低蚊媒密度更为重要。
灭蚊要重在落实,检查评估考核效果:定期检查有否妥善弃置可积水的器皿杂物?(例如将空罐、发泡胶盒、杯、水樽、汽水罐等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有否盖好贮水容器?沟渠是否畅通?有否定期清洗积水容器?(例如花樽、花盆碟、冷气机盛水器、水缸、贮水池、废旧轮胎。等)有否填平凹陷的地面以防积水?要注意检查花园、园艺角、花盆盛水碟、水栽植物,小卖部、垃圾站、沟渠、洗手间、水箱、贮水池等。
近期学校开学,教育部门要做好登革热防控工作。各学校要做好开学前的杀灭成蚊、清理伊蚊孳生地。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大家对蚊虫传播疾病的认识,提高对预防登革热的意识及评估其风险,鼓励全校积极参与预防蚊患。
◆旅游者如何防护登革热?
登革热常出现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夏秋季到东南亚旅游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做好防蚊、个人保护措施。旅游后半个月内如出现发热,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篇14:《如何预防登革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使学生更详细了解了登革热的'知识。
2、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3、教会学生预防登革热的方法。
4、效提高了学生对登革热的防控意识,让学生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二、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提问:同学们,你们近段时间听说过“登革热”吗?
2、观看有关登革热的视频。
3、说一说:什么是登革热?
(二)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1、小组讨论:登革热有什么危害?
2、你身边有“登革热” 的病人吗?
3、登革热有治疗的好方法吗?
(三)登革热的类型和传播
1、图片出示,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2、说一说:登革热的类型有什么?
3、传播登革热的是什么动物?
(四)登革热的症状
1、猜一猜:得了登革热的病人,身体会出现什么症状?
2、教师介绍登革热病人的具体症状。
(五)怎样预防登革热
1、小组讨论:你有什么方法预防登革热?指名回答。
2、说一说:你家里或周围有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吗??
3、野外活动时要注意什么?(喷洒防蚊驱蚊药,预防蚊子叮咬;)
5、中午或晚上睡觉要怎么预防蚊子咬?(挂蚊帐。)
6、如果出现头痛、骨头痛、发烧,怎么办?(一定要告诉家长和老师)
7、预防登革热,你在家里准备怎么措施?
(六)登革热的知识问答。(对的打“√ ”,错的打“×” )
1、在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 ( )
2、登革热病毒会由人直接传染人,也会由空气或接触传染。 ( )
3、 当伊蚊叮咬病人或隐性感染者后,病毒进入蚊体内,病毒在蚊体内复制,但是没有传染性。 ( )
4、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 ( )
5、家中花瓶、水盘、水缸、贮水池等盛水容器每周至少要(换水、刷洗)一次。( )
6、将食蚊鱼放入种水生植物的容器内,可以预防登革热。 ( )
7、预防登革热,不需要要翻盘倒罐,清除积水。 ( )
8、每只蚊子在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里要经历四个阶段。 ( )
9、定期清理家中的积水,可以预防登革热。 ( )
10、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盆莲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 ( )
(七)教师总结
1、班主小结: 珍惜生命,远离登革热,从我做起,从整理和清洁周围的环境做起。
2、家庭作业:今天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好预防登革热的工作。
篇15:《如何预防登革热》教案
教学内容:
1、了解登革热疾病的由来。
2、了解白纹伊蚊的生活习性和生长过程,以及对人类的害处。
3、了解人类感染登革热疾病的症状。
4、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登革热的害处。
2、 教会学生如何预防登革热疾病。
3、 教会学生如何防控蚊虫。
4、 教会学生爱护好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过程:
一、从观看视频繁导入。
1、 给学生观看关于登革热的录像。
2、 看完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 了解什么事登革热。
1、 认识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是当今人类中流行最广的虫媒病毒病之一,登革病毒的主要媒介是伊蚊(花斑蚊)。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千万到1亿登革热病
例发生,这其中有50万例进展成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2、患上登革热会有什么样的症状呢?
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所以当你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的现象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3、登革热的传染源是来自谁?
登革热患者,隐性感染者和低等灵长类动物均是本病的传染源和贮存宿主。
4、登革热是如何进行传播的?
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雌蚊吸入传染源的血液,在适宜的温度(一般为16℃),温度条件下,经8~10天的外潜伏期即可将病毒传给易感者。若雌蚊在叮咬传染源时受到干扰更换宿主,也可立即传播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以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力。蚊子是罪魁祸手。
5、谁是易感人群?
人对登革热病毒普遍易感,但并非所有的感染者都有病。感染某一血清型的病毒后,其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可维持1~4年,但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力则短暂且不可靠,因此很多人可以发生二次甚至感染,并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登革休克综合征。
三、如何预防登革热?
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重点,对容易滋生蚊子的地方要做好清理,比如盆栽花、积水处、垃圾堆。
(1)在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清水养植植物,坚持每三天更换一次清水,同时冲洗植物根部;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四、总结。
布置学生回家和家长聊聊关于登革热的预防,把老师今天说的话告诉爸爸妈妈。
【预防登革热致家长一封信】相关文章:
1.预防登革热教案
6.孩子致家长一封信
7.致家长的一封信
8.开学致家长一封信
9.致大班家长一封信
10.致家长朋友们一封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