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

2022-05-30 07:53: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hilome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

篇1: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

中文译为“城邦”的“波里斯”(πολιs,Polis,City-state,)一词有“城市”、“国家”、“公民集体”三个含义。作为早期国家的一种形态,古代城邦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公民为主体、结合周围农村地区而形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共同体。“公民集体”(acitizencommunity)的形成和发展是城邦的本质所在①(①此处有关城邦的认识为笔者综述著名学者、世界史专家王敦书先生之教学所得。同时可参见John Rich and Andrew Wallace-Hadrill,City and Country in The Ancient World,London and NewYork,1991,p.272。)。波里斯(polis)用以指城邦时,虽然含有城市国家之意,但是并非所有的城邦都是城市国家。有城市的城邦既是城邦,也是城市国家。无城市的城邦则不是城市国家。城邦绝不等同于城市国家。城市国家只是城邦的一种形态,城市是其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②(②城市等同或混同于城邦的认识,并非仅见于中国学者,国外自19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此观点者也非少数。对此,可以从《牛津英语辞典》中窥见一斑。详见J.A.Simpson and E.S.C.Weiner: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second edition,Vol.ⅩⅡ,Oxford Clarendon Press,1989,p.29,Polis词条。国内有些学者也用“城市国家”指称亚非地区的早期国家,“城邦”则是指希腊、罗马的早期国家。)。发展完备的城市,包括城与市两个基本要素。城指城堡、城垣,是军事或宗教中心;市则指市场,其最初是公民集会的公共场所,后也发展为商品交易之所。城市只是城邦的一个部分,是人类居住的、有别于乡村的另一特定界域的自然空间。只有形成公民集体的城市国家,才是典型意义上的城邦。“城邦主要是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地区而形成的国家,并不包括数量更多的城市,因而只可能处于小国寡民的状态,当它逐渐扩大,比较稳定地拥有更多的城市、领土和人口时,也就不成其为城邦了”[1](pp.360~361)。雅典城邦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不仅是城邦,也是城市国家。没有城市的斯巴达之所以也是城邦,就因为其具有城邦最本质的特征“公民集体”,但斯巴达不是城市国家③(③古希腊人早已认为公民集体是城邦的核心。例如,亚里士多德言:“城邦不论是何种类型,其最高权利属于公民集体,公民集体实际上就是城邦制度。”见Aristotle,Politics,Ⅲ,6,1278b9~11。)。已故著名学者、世界史专家吴于廑先生早在20世纪60年代撰文认为,斯巴达“名为城邦,实际上却不是一个城市,没有城墙,没有街道”[2](p.34)。

目前,学术界对城邦及中世纪晚期和近、现代城市的研究较多。其实,城邦和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也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没有古代的城市文明,就没有近、现代的城市文明。本文试以雅典城市为例,简要阐释古希腊城市的兴起,综述古典作家的相关论析,以供参考。 一

希腊古代城市的兴起,远可以追溯到爱琴文明时期。爱琴海区的城市始于克里特岛。米诺文化(MinoanCulture)的中心就在克里特。在克里特岛中部的克诺索斯(Knossos),考古发现了早期的聚落核心―――宫殿,克诺索斯也因此被称为“宫殿国家”(palacestate),宫殿里的庙宇清晰可见。克里特岛的社会生活在米诺文化早期得以繁荣。尽管克诺索斯宫没有城墙,但是,于克诺索斯发现的`那些陶制水管(thetiledconduits),以及宫殿中的内部装饰,诸如住宅设计、宫殿中的卫生设施等,表明当时、当地的劳动组织和工程技术,堪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城相媲美。“克里特文化最新奇之处是那些窗子,克诺索斯正是在这一点上超过了苏美尔城那些幽暗无窗的住宅”[3](pp.145~146)。随着克里特殿堂的全部被毁,该地区的社会活动缩小到地域较为有限的城堡内(德文the Zwingburg,意指“有限的城堡领域”the meager occupations of the citadel),爱琴文明的中心也由克里特移至欧洲大陆的迈锡尼。

相传,凯克罗普(Cecrops)是雅典的创建者及第一任国王。其上半为人,下半为蛇,为人民制定婚葬、书写等制度[4](p.42注释②)。考古发现证明,希腊铜器文化晚期,雅典已是一个重要的地方[5](p.31)。迈锡尼文明时代(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2世纪),雅典已成为迈锡尼文明的一个中心,它拥有几近可以与迈锡尼和梯伦相媲美的王宫与城墙[6](p.34)。迈锡尼文明后期,雅典扩大了防御工程,建立了引水系统,加强了同地中海区一些重要城市的商业往来。

大约公元前12世纪后半期,多利亚人入侵希腊半岛,迈锡尼文明衰亡。所幸的是,多利亚人并没有侵入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阿提卡的和平环境有助于雅典城市的产生。

尽管米诺-迈锡尼文明与希腊历史的关系很难明晰而又准确地述说清楚,但是,米诺和迈锡尼无疑可作为西方古代城市的前身,“米诺城市以宫殿和用于节日及政治集会的公共场地(即早期的阿果拉)为中心。迈锡尼城市则是附加有防御工事的城堡”[7](P.2)。只是古代爱琴海地区并没有什么适宜原始城市发展的条件,甚至连足够的建筑场地也没有。城址多是在光秃秃的岩山之岬。古城德尔菲(DELPHI)即是如此。即使在平原地带,城市建筑也必须挤占耕地。城市的规模极其有限。

及至荷马时代,从荷马史诗中可以感悟到迈锡尼时代或该时代以后的宫殿与城砦的情景,发现希腊城市所具有的双重遗产―――迈锡尼时代以后的堡垒和当地的山村[3](P.158)。这说明古希腊城市的源起,既有防御之基本因素,也与乡村密切相连。荷马史诗里的核心社区单位即是城堡或市区(POLIS,ASTY)。部落首领或“王”占据城堡8荩P.162)。关于POLIS和ASTY二者的区别,格劳茨认为,“高城市起初称为POLIS(ΠΟΛΙΣORΠΟΛΙΕΘΡΟΥ),同时,较低的城市称为‘阿斯提’ASTY(ΑΣΤΥ)”[9](PP.10~11)。“波里斯(POLIS)是由村落联合而成的。在拉斯第孟(LACEDAEMON),斯巴达是由四个村落联合组成的。在阿果斯,它包含了拉里萨(LARISSA)的两个城堡和阿斯匹斯(ASPIS)以及一个由多利亚人3个部落组成的城堡。在克里特,POLIS由兴起于肥沃山谷之上的所有的高地组成”[9](P.13)。雅典人常常将雅典卫城(ACROPOLIS)简称为波里斯。因此,POLIS或ASTY既是抗御敌人进犯的堡垒,也是平常部落集会或其他社会活动的中心。阿基琉斯战盾上所锻铸的两座城堡或城镇,则是战争及与平时两种不同社会生活景况的具体表征。城堡的外围多是一片农野或乡村,城市和乡村一起组成“德莫”(DEMOS)。据此,荷马时代的城堡或城镇,实际上包括城镇和乡村,其居民是指城堡内外的所有人。城堡或城镇的统治者为巴赛勒斯(BASILEUS,意为“王”),某些王或统治者(如阿伽门农等)拥有一个以上的城堡或城镇。战时,BASILEUS是兵民的统帅,下设若干分队,由头领管带。《伊利亚特》在记述阿基琉斯时写到:“他任命了五个首领作为属下辅佐,分别指挥队伍,他自己统率全权。”[10](PP.171~172)王所居住的城堡实则是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论文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I bw /“ Ku4 Ud0v]U] x0f? s(9N-P` 电子商务毕业论文A@ l2 TROLu. cU? G DT uF]0

由此可见,自卫(SELF-DEFENCE)也许是古希腊城市产生的第一要素,“甚至从最初开始,城市就占据小山,乡邻们据此可以免受敌人或盗匪的威胁”[9](P.18)。早期的城市实则是城堡,卫城几乎都墙ㄔ谏缴匣蚋?叩胤降囊桓龀潜ぃcITADEL),是城市中最易防守和最高的据点,经常是受困者最后的避难之所。卫城(AKROPOLIS,ACROPOLIS,)即意指“城市中最高的地方”。古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有占据高地的卫城和地势相对较低的城市。当城市被占领时,卫城时常成为外侵军队的营地。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欧洲大陆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作为设防中心的村落或聚居地,差不多在荷马时代后期,雅典也出现了设防的部落中心―――卫城。雅典卫城建立于一个山冈上。周围是一些居民点。卫城是附近居民遇到外敌入侵时的避难所和宗教祭祀的地方,后成为巴赛勒斯的驻地。最初,雅典卫城与阿提卡其他地区的城堡同步发展。雅典城市即是从雅典卫城发展而来的。诚如中国著名学者、世界史专家王敦书所言:“雅典卫城在雅典城内的小山上,大概是雅典城最初的所在,后来雅典人向小山四周发展,卫城渐成为宗教和文化活动的中心,波斯战争后便无人居住。”[4](P.44注释①)古典时期,卫城在军事上的重要性逐渐减弱,而主要是宗教建筑所在地,其中以雅典卫城最为著名。格劳茨(G.GLOTZ)是这样评述卫城的:“卫城,有无数个词语来描述它的特征―――它的悬崖绝壁、它的厚重、它的高塔、它的大门;进一步地说,因为它包含了城市神灵的圣庙和王宫,它是神圣的、富有的、高尚的和财宝满盈的地方。”[9](P.13)相对于卫城,那些位于低地的城市,其发展中通常需要建造宽大的城墙来进行防御。“虽然历史上很早时期的城市是开放的,但在荷马史诗中,经常可见城镇或城堡(ASTY)围以侧面有塔、由门而入的高墙”[9](P.18)。

城堡并不等同于城市。完全意义上的古代希腊城市,大约形成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并可能受到迈锡尼、阿卡亚和多利亚人的影响。有研究者认为:“雅典作为一个城市,兴起于公元前9世纪。”[11](P.29)希腊城市形成时,“迈锡尼贵族及与其思想相通的阿卡亚人和多利亚人的后继者们所培养的生活习惯,有些已随之进入了希腊城市”[3](P.147)。

伊顿大学(ETONCOLLEGE)古典学专家罗伯特(J.W.ROBERT)认为,古希腊城市的出现与城邦的产生基本同步,“大约在(前)7左右,阿提卡开始出现波里斯(POLIS)或政治共同体(POLITICALCOMMUNITY)或雅典人的城市(CITYOFATHENIANS)”12荩P.2)。但是,由于希腊多山地,平原狭小。受可耕地和水源的限制,公元前5世纪以前,爱琴海地区城市最充分的发展实际上出现于伊奥尼亚(IONIA)通向小亚细亚以及更远地区的港口或门户地带[3](P.149)。

篇2: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对雅典城市的影响

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对雅典城市的影响

[摘 要] 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期,是与两大战争即希波战争(公元前494~公元前449)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4)相连的。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波斯。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轼微。

[关键词] 古典时期;雅典城市;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

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期,既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与两大战争即希波战争(公元前494~公元前449)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公元前404)相连的。正如古史研究专家弗雷斯特所言,“古典时期是一个整合、稳定与和谐发展的时代,……古典时期的历史也主要是战争史。”[1](p.39)作为这一时期雅典城邦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雅典城市,是城邦存在和发展的动力核心与心脏,随城邦的征战扩张而历经兴衰浮沉的考验。但是,迄今为止,国内知识界对于古典时期的战争与雅典城市之关系,多是在城邦研究中偶尔提及,缺乏对雅典城市应有的客观分析和深入研究。其实,城邦和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作为早期国家形态,城邦是社会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城市是城邦的空间中心和活动中心。虽然城邦与城市的兴起几乎经历了同一个历史过程,但是,城邦研究不可替代城市研究。古典时期的两大战争对雅典城市演进的重大影响,同样是希腊古典盛世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取胜波斯:雅典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加强

希波战争的前期阶段,经过马拉松战役、埃特米斯坞海战、温泉关战役、萨拉米海战、普拉提亚战役和米卡尔海角之战等,希腊人基本上消灭了入侵的波斯陆军与海军。战争的后期,为了清剿波斯的海上势力,公元前478年,雅典人领导与海上利益休戚相关的爱琴海岛屿和小亚细亚沿岸的诸多城邦组织起强大的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也曰“第一次雅典同盟”),继续对波斯作战。在以雅典为首的希腊城邦联盟的有力抗击下,公元前449年,希腊和波斯双方缔结卡里亚斯和约(Peace of Callias),波斯放弃对爱琴海的霸权,承认小亚西海岸希腊城市的独立。约半个世纪之久的希波战争以希腊人的胜利而告终。

希波战争虽然至此结束,但是,值得深思的是:从公元前479年入侵希腊本土的波斯军队在普拉提亚战役被希腊人击败,至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这期间是雅典城市兴旺发达的时代。其中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希波战争不无关系。凭借在提洛同盟中的领导地位,雅典城邦逐渐扩大在希腊世界的霸权,并将由此所带来的收益,大多用于提升、加强和巩固雅典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取胜波斯,不仅增强了雅典城市的经济力量,以城市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建设、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以及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等,也因战争的胜利而受益多多。诚如斯言:“凭借在希波战争中的功绩,雅典城市赢得了对希腊其它城邦的政治和经济统治的手段……”[1](p.41)

其一,利用希波战争中发展起来的海军力量和对提洛同盟的掌控,在短短的时间里,雅典确立了在爱琴海上的霸权。至公元前5世纪60年代,雅典不仅占据了通往爱琴海、地中海、黑海、赫拉斯滂、色雷斯等地区的重要商道或海港,而且保障了爱琴海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比较和平的有利于商业贸易的国际环境。雅典商业贸易的生命线得以完全由自己主宰,从而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至公元前5世纪,雅典已成为当时“国际性”的商贸中心,产自黑海沿岸、埃及和西西里的谷物,色雷斯和马其顿的木材,斯基泰、意大利半岛的'牲畜、皮革和鱼类,伊特拉里亚的青铜,埃及的纸草和亚麻织物,以及东方的贵重毛毯和香料等,源源不断的输入雅典城市。雅典的特产橄榄油、葡萄酒、蜂蜜、陶器、铅、银和大理石等,也经由四通八达的国际性商道,输出异邦他乡。不断增长的商业利润进一步促进了雅典城市工商业经济的繁荣。诚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道格拉斯・C・诺斯所言,“从经济上看,这个繁荣时代是以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和国内商业为基础的。进口粮食、木料、奴隶和奢侈品要付给银、橄榄油、陶器和其他出口品。雅典“盟国”所交纳的贡赋支撑了雅典帝国的海上力量,这种海上力量抑制了海盗行为,因而保障了国际贸易的安全,特别是提供了粮食贸易的保护,而粮食贸易对于雅典的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2](第119页)

其二,由于雅典执掌提洛同盟的领导大权,同盟国的贡金实际上成为雅典城邦扩建海军、重建雅典城市、负担公职津贴等独自享有的巨大财源。提洛同盟成立时,规定各加盟国的年贡金为460塔兰特。公元前454年,同盟金库由提洛岛迁移至雅典,单是库存备用金(reserve fund)达8000塔兰特之多。公元前446年“三十年和约”签订之时,更增至9700塔兰特。[3]( p.51) 伯里克利也坦言:“同盟者所交纳的金钱就是雅典的力量。”[4](Ⅱ.ⅩⅢ)其当政时期,每隔4年于泛雅典娜节调整一次贡金数额,每年由各同盟国所缴纳的贡金平均达600塔兰特。[4](Ⅱ.ⅩⅢ)公元前4,雅典对提洛同盟境内一切港口的进出口货物一律征收5%的关税,数年后岁入已达到或超过1000塔兰特。[5](p.28) 提洛同盟金库移至雅典后,同盟贡金的收支悉由雅典决定,更加便利了雅典人对贡金的管理和使用。值得注意的是,雅典城邦将由此获得的收益,大多用于发展雅典的海军舰队、城市建设、观剧津贴和公职津贴等。例如,自公元前5世纪70年代起至伯罗奔尼撒战争前夕,雅典城市连续数十年的大兴土木,基本依靠的是战争所聚敛而来的财富支撑。尤其是伯里克利时期(公元前443――公元前429),同盟贡金等大都用于市政广场、议事会厅、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赫维斯托斯神庙、苏尼昂海神庙、大剧场、音乐厅、街道和大型雕塑像等一大批工期长、造价高、规模宏大的公共工程。[6](pp.95-96) 维彻利在《希腊人如何建城》中说:“象雅典的卫城和其它地方一样,市政广场(agora)在希波战争中受重创,寺庙和公共建筑或多或少地受损。修复是缓慢而逐步进行的。……新建的建筑不仅更大而且建筑更精良。”[7](p.58) 雅典城的整个重建工作一直持续到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重新修建后的雅典城市,公共建筑数量更多,功能更完善,并按一定的功能区域相对集中分布,如商业区(commercial districts)、居住区(residential districts)、公共和宗教活动区(public and religious zones)等,最终成为全希腊最美丽的城市和“全希腊的学校”。

此外,贡税、关税和盟国的捐款等,也是就任于公民大会、议事会等城邦民主政治机构中各类公职人员津贴的主要来源。据亚里士多德记载,提洛同盟加盟各国的捐款、贡税、关税等的综合所得,足以维持2万多人的生活,其中至少包括了陪审官6000人,议事会的议员500人,城市卫士50人,国内、国外官吏1400人,重装步兵2500人,弓箭手1600人,骑士1200人,造船所的卫士500人等。[8](ⅩⅩⅣ,3)

其三,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以及籍此确立的在希腊世界的霸权和军事殖民,基本保证了雅典公民在相当长时间内享有比较稳定的生活。据统计,公元前450~公元前440年,有4000雅典公民移居海外。[9](第35页)伯里克利曾“派1000人移民前往克索涅索斯(CHERSONESUS),500人前往那克索斯(NAXOS)、250人前往安德洛斯(ANDROS)、1000人前往色雷斯(THRACE)……”[10](Ⅺ)因战争胜利而从外邦得到的大量耕地、丰富的战利品和贡金等,不仅使雅典公民普遍富裕起来,而且为改善和扩大普通公民的政治权利与社会福利,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萨拉米海战胜利后不久,雅典城邦所积累的充裕财富已足以保障人民尽可抛弃田园,入居城市,而且人人都会有饭吃。[8](ⅩⅩⅣ,1)德莫斯提尼在演说中谈到,雅典由于反对波斯人的战争而变得富有和伟大。[11](ⅩⅣ,40)色诺芬认为,“许多平民依靠战争增加了财产。”[12](ⅩⅤ)普鲁塔克也指出,客蒙由于在对波斯人的战斗中获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以大量金钱和战利品使雅典变得富有。[13](Ⅳ,5)一些富有的公民,如客蒙、德米斯托克利等,因战争的胜利变得更加富有。据普鲁塔克记载,希波战争中战功显赫的德米斯托克利,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前拥有的财产不足3塔兰特,而至公元前471年他被放逐时,其财产已有80个塔兰特甚至100个塔兰特。[14](ⅩⅩⅤ,3)优裕的物质生活,无疑有助于公民潜下心来,积极投身于城邦的建设与管理,参与城邦的公共生活,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古典文化。论文述论希腊古典时期的战争对雅典城市的影响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7 |fV4jO%GOk X”|_ | d/“ tmG]L*f%#38 财 政 学论文 06#3s~0zt 9 y/ a4j 4 E S@e

其四,取胜波斯,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首先,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对于雅典来说,主要是指雅典海军的胜利。古典时代雅典城邦的繁荣昌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其在地中海世界无与伦比的海军舰队。而雅典海军舰队中的兵勇和水手,绝大部分来自社会中下层且无财力将自己装备成重装步兵的公民。海军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中下层群众组成的所谓“第四等级”(THETES)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军事殖民(MILITARY COLONY)“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了第四等级的人数。第四等级的绝大多数因此而生计有保障,或保有一块份地(A SMALL PARCEL OF LAND)。”[15](PP.13-14)“第四等级”中人数众多的兵勇和水手队伍与商人、手工业者一起,是推动雅典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雅典人的最终胜利不是保守的成效,不是在马拉松战役中首次击败波斯人的有产的重装步兵,而是那些赢胜于萨拉米海战中、操纵舰队的水手和城市中的贫民。”[16](P.10)正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下,公元前443年伯里克利当选为雅典十将军委员会的首席将军,连任10年,励精图治,不断改革和发展雅典城邦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使雅典成为希腊各城邦民主派的大本营。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进入极盛的“伯里克利时代”(PERICLEAN AGE,公元前5世纪40~30年代),雅典城市成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核心舞台。

其次,希波战争后,雅典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强大军事力量的形成,使民主政治的运作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可靠的军事保障。尤其是向赫拉斯滂(HELLESPONT)、意大利的图里(THURII)、黑海地区的安菲波里斯(AMPHILPOLIS)等地的殖民,不仅扩大了雅典在爱琴海、黑海和意大利的影响,而且培植了大批受领征服得来的土地之“公民”(CLERUCH)。据统计,曾有10000名贫穷公民成为受领征服土地的公民。[15]( P.13)加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所提供的较为广阔的就业空间,如“伯里克利的大规模市政建设决策旨在为手工业者就业服务。”[17](P.208)从而极大地改善了贫者、无业人员、少地或无地农民等的生存与发展境遇。这便有效减少了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为雅典民主政治的施行营造了一个祥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总之,取胜波斯,对于雅典从一个蕞尔小邦发展为古典时期希腊世界的霸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城邦中心的雅典城市也随之不断强盛。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G・埃利奥特・史密斯曾这样说过:“在文明的大多数方面,领先的是爱奥尼亚诸城市。但是……随着爱奥尼亚的毁灭和雅典在希波战争之后的兴起,雅典成了包括所有爱奥尼亚人在内的帝国的中心,希腊文明的领导地位转移到雅典;正是在雅典,希腊在艺术、文学和哲学方面的成就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达到了最高点。”[18](第358页)这样的优势即便是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我们仍然可以从伯里克利对身处危难之际的雅典人所说的一番话语中深深的感受得到:“在希腊一切国家中,我们所统治的希腊人人数最多;在对抗他们的联合军队和对抗他们各别国家的大战役中,我们是站得稳的;我们住在一个各方面最富有和最伟大的城市之中。”[4](Ⅱ,LⅩⅣ)但是,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雅典城邦由盛而衰,雅典城市经历着另一种考验。

篇3: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

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

【英文标题】city factors on the brilliance of greek culture in the classical age

【内容提要】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一向为中外学者所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此研究的论文日渐增多,但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奴隶制和奴隶制经济对古代希腊文化发展的影响;奴隶主民主政治对古代希腊文化发展的影响;古代希腊文化与古代东方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很少从城市地域空间去观照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文章以雅典为例,述论了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其一,城市集聚了古典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工商业经济。城市是工商业经济活动的中心;其二,文化的繁荣必须有相应的文化人才和占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资源。城市集聚了古典文化繁荣的文化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才。雅典城市是城邦广行文化教育与交流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舞台;其三,城市集聚了古典文化繁荣的政治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权力机构。城邦民主政治的确立与运作,始终与城市密不可分。由此说明,城市是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基石。没有城市,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将是不可想象的。

【英文摘要】the causes of the boom of classical greek culture have long receivedattention from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particularly since 1980s more and more publications on this subject have appeared.however,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influences of slavery,slavery economy and democracy upon thedevelopment of ancient greek culture,the relation between ancient greekculture and ancient oriental culture,and so on;few of them approach thesubject from city perspective.taking classical athens for an example,thisthesis aims at expounding on the following city factors which engendered the boom of classical greek culture:1.it is in the city that businesses gather,which offer material basis for the prosperity of classical culture,the city is the center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ctivities;2.the boom of culture requires corresponding talents and rich cultural resources;it is in the city that knowledge and intelligence assemble.athens is the significant stagefor the polis to carry out cultural edu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3.it is in the city that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polis democracy are located,which provide political ensurance for the boom of classical greek culture.the establishment and operation of the polis democracy are inseparable from the city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end.hence city is the basis for the boom of classical greek culture.without city,i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such abrilliance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al greece.

【关键词】希腊/古典文化/雅典/城市因素/greece/classical culture/athens/city factor

[中图分类号]K5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1X03-0288-07

在古代希腊各城邦的演进中,有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的科林斯、阿果斯、斯巴达和米利都等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远远胜过雅典。而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此前落后的雅典却后来居上,逐渐发展为希腊古典文化的杰出典范。究其原因,学界析论较多[1](第30-35页),但很少从城市地域空间去观照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原因。实际上,历史是有连续性的。古风时代(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空前规模的“殖民运动”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推动了希腊城市的成长和发展。据统计,公元前800―公元前5间,由希腊城市所建的殖民地达139个[2](P.160-162)。这种发展不仅仅是城市地域空间的扩展和城市数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经济的活跃。“殖民运动”使希腊人“拥有所需的土地,最富产的国家(斯基泰、埃及、西西里)为其供给粮食,他们掌控了集纳世界财富的市场。”[3](P.111)希腊人从此成为航海民族腓尼基人的主要竞争对手。正是在城市广为发展的宏阔背景下,希腊人迎来了古典时代(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的文化盛期。此间,发展突出的雅典城市集聚了古典文化繁荣所必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基础,自然成为“全希腊人的学校”和时代的翘楚。本文旨在以雅典为例,探究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希冀说明城市是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基石。如果离开了城市,希腊古典文化的繁荣将是不可想象的。论文论希腊古典文化繁荣的城市因素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e= V g U W {A/ _@TiLwP.u9y r”=a,aZ 论文格式网e :'fRl}B?=]G^t h-wSM)Nr$)7

城市集聚古典文化繁荣的物质基础――工商业经济

古典时期,充分发展的希腊工商业经济,无疑是古典文明繁荣的物质基础。而城市集聚了工商业经济,是工商业经济活动的中心。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的工业大有发展,尤其是在阿提卡地区,雅典城市及其外港拜里厄斯的工业特别活跃。手工行业更多,更有组织和更加专门化。出现了冶金业、造船业、制陶业、建筑业、纺织业、制鞋业等多种类型的手工业作坊。以制鞋、冶铁、建筑业和制陶业为例,制鞋业不仅有制男、女鞋的分工,还有裁鞋面、纳鞋底、上鞋等不同工序的分工[3](P.225)。冶铁业出现了专门负责锻打、铸范、拉风的分工。建筑业则有木工、铸工、铜工、石匠、染匠、金匠、象牙匠、画匠、刺绣匠、浮雕工等的分工。制陶业中有烧瓦工、烧砖工、小像制模工和瓷灯制造工等。伯里克利在一次演说中曾提到众多的职业:木匠、雕刻匠、制模匠、青铜匠、石匠、打金匠、象牙匠、绘画匠、绣花匠、雕金匠等[3](P.222)。公元前5世纪,阿提卡区成为希腊世界最繁盛的工业区域。“冶金业、造船业、武器制造业和陶器业,使劳里昂区、拜里厄斯港和雅典各区的生活紧张热烈起来,而许多伟大建筑物的'构造也表明了雅典文明的光辉灿烂”[4](第51-54页)。

随着手工业的专门化,作坊和营造场等手工业生产区应运而生。这时的作坊和营造场一般规模不大,并可以为私人所有。例如,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父亲就有一个铁匠铺;希腊的军政家克利翁父亲有一个硝皮厂;雅典的演说家伊索克拉底的父亲有一个乐器制造厂[4](第56页)。

工业的发达,粮食的不足以及海外的开发,促动了商业贸易的活跃,由此导致以城市为支点的市集贸易和邦际贸易的繁荣。“每一个城邦对于周围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市集,农夫们在那里卖掉他们的产品,换取钱来支付他们的赋税和租金(在某些地方),和购买从外地输入的商品及乡间作坊不能生产的制品(当这些可以用钱支付的时候)”[5](第52页)。

在市集贸易方面,定期市集是古希腊最为普遍的国内贸易形式。小生产者和零售商人定期聚集于市,调剂余缺,互通有无,交易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不同的市场,按规定的时间开市。交易的商品有蔬菜、水果、干酪、鱼、肉、腊肠、家禽和野鸟、酒、木柴、陶器、铁器、旧货,还有卖书的角落[3](P.290)。雅典城邦的中心市场是此类市集的典型代表。此外,还有一些依托于城市的节日或竞技会等非经常性的市集。例如,在奥林匹亚、德尔斐、尼密阿和科林斯地峡举行的全希腊竞技会,为雅典守护神雅典娜举行的祝贺节等,都是商贸活动的良好时机。邦际贸易则指希腊各城邦之间的贸易,或希腊人与异邦人之间的贸易。这种贸易较市集贸易规模更大,辐射更广。在贸易中形成几个重要的商贸中心城市:希腊本土的雅典和科林斯既加工制造常用的金属与贵金属、木材、羊毛、皮革、琥珀、象牙等产品,又向域外输出各种织物、武器和金属器具、毡毯、花瓶、珠宝、美术品、金银雕刻品等。雅典用葡萄酒、橄榄油、纺织品、精美的工艺品、陶器、军器输出,换回谷物、鱼、牲畜、蜜蜂蜡、食盐以及奴隶。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拜里厄斯港是爱琴海上著名的国际商港,运到这里的商品有埃及、西西里、黑海沿岸的谷物、牲畜和皮革,米利都的羊毛,波斯和迦太基的毛毯,阿拉伯的香水,马其顿和色雷斯的亚麻衣料、大麻和造船木材,此外还从各地输入奴隶。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则是联结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当时,希腊商人的足迹已遍及北欧、西欧、英吉利海峡、北海和波罗的海,甚至到达欧亚交界处的未知地区和非洲的西海岸[4](第62-68页)。

篇4:论园林植物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论园林植物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

如今,园林植物已经成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一方面作为装饰环境而存在的,另一方面对城市街道的.空气具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净化能力.本文在此主要分析园林植物对城市街道空气的净化作用.

作 者:孔慧娜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工贸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51143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17) 分类号:X17 关键词:园林植物   城市   空气污染   净化  

篇5:论数字城市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影响

论数字城市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影响

从数字城市是信息产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必然要求出发,介绍了数字城市的技术背景,分析了数字城市对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的影响,指出其必将大大地加速城市科技和城市文明的`进程,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作 者:吕小彪 周均清 王乘  作者单位:吕小彪,周均清(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

王乘(华中科技大学)

刊 名:现代城市研究  PKU英文刊名:MODERN URBAN RESEARCH 年,卷(期): “”(1) 分类号:F291.1 关键词:数字城市   城市化   信息化   可持续发展  

篇6:武汉城市圈构建综合性网络平台的必要性论析

武汉城市圈构建综合性网络平台的必要性论析

武汉城市圈建设在资源共享、区域一体化和功能整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在信息社会背景下,打造一个综合性网络平台,对于武汉城市圈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从信息传播和功能服务上,有助于各方面问题的解决.

作 者:王定兴 郭熠 WANG Dingxing GUO Yi  作者单位:王定兴,WANG Dingxing(黄石理工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郭熠,GUO Yi(黄石市铁山区经济发展局,湖北,黄石,435006)

刊 名: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NGSH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9 26(1) 分类号:G219.27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   网络平台   必要性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相关文章:

1.论城市文化阅读答案

2.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3.西方城市理论的发展和主要课题论文

4.对城市旧沥青路面的改造初探

5.上海地面沉降及其对城市安全影响

下载word文档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西方古典作家对古希腊城市的论析――基于雅典城市的评述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