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mpa社会实践报告

mpa社会实践报告

2023-02-16 08:25: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加油麦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mpa社会实践报告,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mpa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mpa社会实践报告

篇1:mpa社会实践报告

开展专业实践以来,本人切实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专业实践任务,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团结和谐、奋发进取的部门里,我为做好今后的论文撰写工作积累了经验知识,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将专业实践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践内容

(一)了解秘书科的工作运作情况。通过到组织部秘书科实践,协助开展行政工作,掌握公共部门的属性和特征,分析其面临的形势、任务,探究其进行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二)对组织部组织文化进行诊断。根据相关文献的指导,对部门主要领导、同事进行调查问卷及访谈调查,运用诊断工具确定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评估其组织文化。

(三)参与组织部组织文化建设工作。以组织部为个案,基本了解了目前公共部门文化现状,并对其现象和本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找到其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其组织文化建设提出意见建议。

二、心得体会

(一)专业岗位匹配,充分学以致用

研究生课程中对领导学、人力资源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管理沟通的理论与技巧等课程的专业学习与现在岗位的匹配度较高,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随着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专业背景对工作的帮助愈发明显,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我感觉很有踏实感和成就感。

(二)总结经验,指导论文写作

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在专业实践中,通过观察现象,得出的理论总结对我毕业论文《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建设研究》具有实证意义,第一,是组织文化建设主要靠以下三个方面推动:

一是要靠部门领导重视才能推动。更多的时候,部门成员不畏制度,而敬畏上级,因此,部门领导的自身素质和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对组织文化建设起着关键作用。组织部的领导对组织文化建设非常重视,亲自指导策划组织文化建设工作,并带头参与其中;

二是要抓载体才能推动。组织部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创新促进学习的平台及载体,现主要有以下活动载体:一是每周一上午开展集体学习例会,每名组工干部轮流上讲台讲授业务,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时事知识和业务知识。二是邀请老部长、县纪委书记等领导讲党课、讲纪律。三是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四是协助组建部学习兴趣小组,每周一晚上举办“悦读荟”学习兴趣小组学习,观看“国学大讲坛”等视频,集中学习《弟子规》、《论语》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读经典、学国学、品书香、修德行。把组织文化建设寓于具体活动之中,如在党员责任岗活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学习参观活动、建设模范

部门活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等项活动,通过一个个活动,环环相扣,使整个部门充满生机和活力,在团结、高效、务实、创新的气氛中,部每名工作人员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这样组织文化建设,有方案、有措施、有落实,有目标、有方向、有依据,效果好。实践证明,把组织文化、体育活动作为组织文化建设的载体,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要充分运用部门成员喜闻乐见、关注度高的形式。积极创制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形式,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在组织文化建设中打好特色牌和创新牌,如组织部把每周四定为体育运动日,组织部同事参加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锻炼,能推动组织文化建设再深入再发展。

第二,组织部实行各项部门制度:第一,周一学习例会制度。创办“周一上午学习会”,既是学习会,也是工作布置会,主要学习各科室相关业务知识,实行主持人和主讲人轮流制度,通过学习、交流,提高综合业务能力。第二,部内无纸化办公制度。创建网上OA收文、办公系统Q群等,各科室间收发文件,减少纸张浪费,形成为节俭、效率为主导的行政氛围。因此,我发现,组织文化和部门制度有着紧密联系。部门制度的改革必须要有文化的及时跟进,文化跟进以后,能起两个作用:一个是部门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制度的方向,还有就是保证部门成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第三,组织部行政效能比其他公共部门较高。公务员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共部门作用的发挥和整体形象,通过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组织部扎实抓好部门队伍的思想、能力、作风和廉政建设,开展政治坚定、公道正派、模范表率部风传承教育活动,培育阳光、向上、豁达的新时代组工精神,也注重行为文化建设,在部机关走廊墙壁开辟主题鲜明的“学习园地”和“组工风采录”,对部门成员的行政行为产生了正面影响。因此,我发现,组织文化建设形成的核心价值体系对部门成员的行政行为、绩效有着紧密联系,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对部门行政效能发挥产生促进作用。

三、改正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mpa社会实践报告

三个月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使我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个人在专业能力上迅速成长,更明确了下来学习和研究的方向。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很多差距和不足,如总结归纳、深入思考的能力还不够强,研究方式方法有待改进等。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特长,抓住重点,正确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点滴实践中锻炼成长。

篇2:mpa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

依旧是一个夏日炎炎的暑假,但这个暑假注定不平凡,这个暑假是我上大学的第一个暑假,也是过的最有意义的暑假,因为很荣幸并且很高兴参加了学校的暑期实践活动,成为20xx年财管专业“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体的一员,虽然只是短短十几天,日子也过去良久,但回顾起来,至今仍历历在目,感触颇深,在这次实践中,其活动内容之丰富,场面之感人,孩子们求知的热情,让我们每个志愿者都难以忘怀。

二、社会实践过程

如果说经历是一种财富,那么我一定很富有。在短短的十几天里,我经历了很多,成长了很多。但是我们的活动不是去施舍同情,不是去猎奇痛苦,也不是去享受青春……我们是抱着一种去学习而不是去恩赐的态度过去,去感受同一片蓝天下不同的生活。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心里播下一粒种子,然后用我们的爱心、祝福和能带去的那一点点东西帮助它发芽。

还记得20xx年7月8日,这是我们来到实践基地——清徐东于镇中学的第一天,我们对它无比地憧憬与期待。那天下午经过两小时的车程后,实践队终于到达了学校。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我们搬进了学校领导安排的宿舍,当天下了漂泊大雨,我们到宿舍放下行李就去布置了教室。真正的活动从第二天早晨开始,队员们怀着对孩子们的期待,都早早地起了床,希望能给小朋友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是我们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们作为教师的经验几乎没有,带着一丝紧张初上讲台,我们介绍了此次的活动并为孩子们唱了本次活动的主题歌《最好的未来》。课堂上一些状况,使得课堂的氛围还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像普通话,孩子们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对于一些同学的活泼,另一些的同学们显得有些低调,胆怯。因此我们在师生互动环节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说第一天我们通过初步的教课去了解孩子们在学习方面所需的,以后的每天下午,为了消除孩子们的陌生心理,我们组织了知识竞赛,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我们实践队分组的组长还对每位学生通过聊天来了解学生,后根据结果进行不同程度的教育,以便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果。接下来的几天中,队员们对这里的孩子们做了充分地接触与了解,按照计划规律地对学生们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并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互动,使学生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快乐生活。期间,我们实践队的指导老师们也不时地来到教室对我们表示鼓励与关心,希望队员们在“授人渔”的同时,悉心体验,感受“为人师”的快乐,并且收获更多的成果。

在第一天的基础上,每一天的教学活动进行地更加顺利,我们不是按部就班,而是不断创新。我们针对孩子们英语口语的缺陷进行了音标初教,并根据其他科目的弱点进行指导教学,与此同时孩子们的活泼淘气让我们有点无奈,他们的求知欲也让我们很欣喜,我们进行的小组授课,但有时也上大课,使教学资源集中,孩子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很多人认为这种短时间的支教活动没什么意义,能给学生的东西很有限。究竟值不值得,有没有什么意义。我想,所谓的意义,不是单纯地看外表的。就比如一个人花了很多钱到海南旅游,他只是每天游游泳,在沙滩晒晒太阳,甚至都看都不看一下那“天涯”、“海角”,人们会直呼,可惜那么有名的景点都不去拍照留念一下。但细想,旅游是为了放松,获取愉悦之感。那么,又有谁敢肯定说游泳晒太阳的幸福比不上在那“天涯”、“海角”的一游呢?究其根本,只是人的追求、幸福感不同而已。

每天最让孩子们兴奋的是下午的知识竞赛活动,下午我们不仅会有抢答,也会有一些文体活动,像表演体操,太极,有些队员也会带男孩子们去打篮球,大家都很开心,每天下午放学孩子们都会多留一会儿,然后很礼貌的给我们说再见。城市的喧嚣和乡村的寂寞永远都是真实的存在。我不会忘记那样一个个充满乐趣的场面,那是我心中的美景。虽然它只是一段记忆,记忆中有夏日里阳光晴朗的天空,有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学习的场景,有同学们在操场上尽情地玩、开怀地笑的场面……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我最喜欢看到学生们最纯真、最上进的一面。我明白:只要你用心,只要你付出的是爱、是情,那么你得到的是理解、是信任、是支持、还有深深的爱!

篇3:mpa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报告规范 社会调查与科学研究是MPA教学的必要环节,根据《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培养方案》,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相应的科学研究,并提交一篇“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为统一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格式,特制定本规范。

一、装订顺序

1、封面

2、社会调查研究报告正文

二、正文

1、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题目的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

2、报告的正文由调查目标、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式、正文主体等五个部分构成。其中调查目标即通过调查要验证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拟发现什么样的问题、拟解决什么问题、拟起到什么样的社会作用等;调查时间即起止的调查时间;调查对象即调查中面对的具体对象,如单位和人群;调查方式即调查中所用的方法,如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正文主体包括调查内容、过程、发现的问题、结论和体会等,内容应做到观点正确,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逻辑清晰。

三、格式和打印要求

1、封面按照规定的统一封面样式进行打印,不得随意改动,详见下页封面式样。

2、社会调查研究报告字数不得少于字,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在A4纸上。

3、页眉设计为“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报告”,页脚设计为“第 页 共 页”式样,均居中设置,五号宋体,从论文正文所在页开始计算。

4、注释、参考文献、所附图表、附录等格式参照《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写作指导》与《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规范》。

中央民族大学

MPA) 研究生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题 目:

学 号:

姓 名:

工作单位: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4:mpa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MPA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书写格式

MPA调研报告是MPA学术论文中的一种类型,它的撰写应遵从学术论文的规范形式。 MPA调研报告应包括:

1.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2.正文,含标题、前言(引言)和结论;

3.参考文献(资料)。

各项目书写及格式要求如下:

一、标题

1.题目(正题)

论文标题的作用:

一是提示文章的主题或反映事物的本质;

二是表明作者的

观点、立场、态度;三是吸引读者,使其产生阅读兴趣。

标题是文章的眉目。拟标题要用心做到:

(1) 贴切。要与内容相符,与文体吻合。

(2) 简洁。要言简意赅,高度概括。

(3) 突出醒目,明确具体。

(4) 新颖生动,引人入胜。

标题的书写,在正文里,上留空一行到两行,即在第二或第三行正中书写, 字体可粗大一点,每字满一格。字的编排努力做到对称美观。

2.副标题其作用是对标题(正题)加以补充,一般说明

MPA调研报告的写作原因、内容和范围,加上破折号、字体应小一号,编排形式要对称美观。

3.小标题小标题用在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调研报告之中,或为突出部分层次使之醒目。在文中书写,可上下各空一行,写在正中,形式如同标题,句末不用加标点;若有一、二、三序数标明,数码后加顿号,顿号占一格,数码后也可以不标顿号,但要空一格,有效码之小标题可顶格或空两格;有的`文章不列小标题,用一、二、三序数表示,数码则写在一行当中,占一行,不加标点,也可用(一)(二)(三) 表示。

二、正文

1.前言即调研报告。

内容复杂篇幅长的调研报告,称“绪论”“序论”,要求讲清写作此文的动机,它的内容、意义、欲达之目的,调查报告还可以交代背景,说明调查方法。这部分内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意在概括与领起全文,但文字以“少而精、简而明”最好。

在正文里,不用写“前言”二字,一般写一个段落,也有写两个、三个甚至四个段落的。写完后,在转入本论时,中间最好空一行。

2.段落的安排段落,是论文结构、材料安排、意思表达的最基本单位,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意思。

每一段的起始都空两格,从第三格写起,重要的较长引文,可以自成一段,有的自成段引文左边空四格右边空两格。

列表格的视作一个完整段。合理的划分和安排段落,有助于报告内容有层有序,有条有理地表达。

3.连接、转折的方法经常使用表示衔接和转折的词语和句式作为段落之间的连接、转折、某一部分(大层次)之间也可用一个自然段过渡。应尽量使用这种方法,使文章更显文气。 普遍的是使用序数。结构的序数可以分为多层,使用时要注意习惯的层次顺序。这里依照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21日修订发布、1994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28条第4项,介绍说明如下:

第一层,用汉字的一二三四,在每个序数后加顿号,即一、二、三、四,顿号占一格。有时不用顿号,特别是带序号的小标题,在序号和小标题间空一格即可。

第二层,用加半圆括号的汉字(一)(二)(三)(四)。括号加序数,占两格或三格。用了括号,不再在括号外用任何标点符号。

第三层,用阿拉伯数码1.2.3.4,加小圆点与不加小圆点,用法同第一层。

第四层,用加半圆括号阿拉伯数码(1)(2)(3)(4)。写法占一格、二格、三格均可。 第五层,用带圆括号的阿拉伯数码①②③④。写法占一格。

反用了括号,就不再在括号外用任何标点符号。

还可以用汉字甲乙丙丁,也可以用汉语拼音字母大写ABCD,小写abcd。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再次,其一,其二,其三做序数。此外,为了形式上避免连续罗列层次序数的板滞,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次,同一层是次序并列关系的,也可在每段句首前用破折号(——)、圆圈(Ο)、三角(Δ)或间隔号(·)。 应注意的是:如果层次不多,可直接用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的序数的,不宜直接用第四层第五层的序数。同时,五个层次的序数的顺序不能颠倒,也不能混用。

即,在一篇文章里,第一层的内容用了第二层的序数(一)(二)(三),然后第二层内容用第一层的序数一、二、三,或用第四层的序数(1)(2)(3) 就不好。在同一层的内容混用不同层次的序数,更不好。

4.结束语即结尾部分,文止而言尽,要照应开头,要体现全文的整体性。全文浑然一

体,首尾圆合,即可以给人以结构上一种完整的感觉,又可以收到概括全文、突出中心,加深读者印象的效果。有总结式结尾,说明式结尾,号召式结尾。旨在: (1)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2) 展望未来,增强信心。 (3) 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 “结语”、“结束语”等字眼,在正文里不必写出,视调研报告内容而定,照应全篇开头的,应是一个独立部分。排版时,应与上段之间空白一行;若是上部分行文言尽而止的,则不用空白一行,等于言尽即止,没有全文结束部分,亦未尝不可。

三、参考文献

1.目的与作用(1) 尊重原作者,同时表明作者研究的态度的严肃性。

(2) 能清楚地反映作者对问题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3) 反映作者为撰写报告而调查资料的范围和水平。

(4) 为他人提供便利。

2.列举参考文献(资料)的具体要求

(1) 列举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为正式出版物(包括书籍、报纸、杂志)。

(2) 要标明序号、作者(编者、译者)姓名、书名或报纸杂志中的篇名、出版单位(或报纸、杂志名),出版时间、(杂志期数、报纸板数)等。

参考文献(资料)附在论文的后面,较多的应加页列出,至少要离开文末4行。

四、引文、注释

1.引文的处理较短的引文不需独立,一般称为段中引文;较长的引文最好另起嵌在文中,一般称为提引文引用的文字一定要准确无误(含标点),忠于原作,不可断章取义、随意删减。段中引文,要加引号;提引文,应分段,低四格写起。

2.注释原则上凡引文必须注明出处,加注的方法有4种: (1)夹注,即段中注。注写在正文中,一律用括号标明。宜全篇须注处较少(只两三处)。(2)脚注,即页下注。最便于阅读。(3) 章、节附注,即注在一章或之后。特长调研报告才用。(4) 尾注,即所有注释都放在文章结尾(距文尾3行),或全书末尾。文内统一编码,文末集中注释。这种注释法比较规范,有“学术”气味。建议用此注释法。 行文的注码(除夹注外),编号顺序,一律用①②③④┅┅的小写标出,写在所注对象的后面上角,占一格。若脚注,注释很少,只一二处,也可用梅花符号*标明。

附注的出处,一般安排顺序是:著者名(编者、译者)、书名或篇名、出版者(或报名、刊名)、出版年份(报纸年月日、杂志期号)、页码(报纸第几版)。

五、内容提要和关键词调研报告写好后,另写一二段文字,提示出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内容概要,以便于读者在阅读正文前,从这里了解报告的要点。

篇5:MPA硕士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学 号:

专业(领域): MPA

指 导 教 师: 教授

论 文 题 目: 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

一、选题的依据

1、选题所属研究领域;

2、选题的应用价值;

3、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一)课题所属研究领域

1、论文选题属于公共管理领域,具体研究范围是X市农村社会稳定问题。

2、论文中的概念界定:

所谓“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指乡镇和涉农街道区域内的社会稳定问题。

(二)课题的应用价值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就是所谓的“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的社会稳定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难度最大的一项任务。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出现,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加快,我国农村的社会矛盾呈现复杂化和尖锐化的特征,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新变化、新情况,加之全国各地政策、管理模式、风俗习惯、群众素质基础等各不相同,社会稳定问题也有其差异性,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看清现象,剖析案例,查找原因,研究对策是实实在在做好农村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发展趋势

1、国内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农村社会稳定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专家和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和政府管理问题,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性,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由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由于农村资源的争夺,由于农村民主进程的推进,给农村社会稳定带来了新问题,农村稳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研究的重点问题,专家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农村稳定方面问题的学术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农村地区不稳定因素的主要表现及原因。表现在体制机制问题、基层组织建设问题、群众自身素质问题、社会管理问题等;二是解决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主要对策和建议,要在教育、普法、信息、政策、管理等方面下功夫。

2、国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在发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有技术性的方面,也有体制性的方面。他们的社会矛盾大多集中在某一特殊问题,直接由基层引起的'社会问题较少,针对社会的突出矛盾,集中研究和采取对策。由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的不同,从经济上、贫富差距的解决上来看,社会保障是影响到社会稳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建立相对健全制度来缓解社会压力。

在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社会问题也各有不同,总体上还是在保证政权稳定的同时,处理国内引发的各类社会矛盾。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2、研究内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3、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进度计划

(一)选题的学术思想、特色和预期达到的成果和水平

1、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是摆在市乡两级政府面前最棘手、最普遍的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分析社会稳定因素,有解决矛盾普遍性方法和针对性方法。

2、本论文的特点是针对性、可行性和应用性。一是论文针对X市农村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对X市农村社会稳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并针对X市社会稳定问题提出对策。二是论文可行性是在通过最具X市代表性的L镇社会稳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剖析和总结的基础提出来,具有现实可行性。三是论文中既有社会稳定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又对当期和今后一段时期社会稳定形势做了分析,在此基础提出的对策具有实际应用性。

3、本论文从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入手,列出社会不稳定因素,结合具体乡镇特点,分析原因,找准对策,为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村社会稳定工作的重视,为今后X市政府和维稳部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二)研究内容及解决的问题

1、论文主要研究农村社会稳定问题,包括农村社会稳定的意义,不稳定因素及分析原因,解决方法,确保社会稳定。

2、论文目录

(三)技术路线和技术措施

1、技术路线

2、技术措施

(1)文献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章进行搜集、阅读、整理、分析。

(2)座谈法:访谈相关街道、乡镇、部分村的书记,就农村稳定、工作进行讨论、交流。

(3)调查法:查找相关维稳及政府组成部门在稳定工作中的文件和做法。

(四)进度计划

.6-2011.9论文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011.9-2011.11 问卷设计、发放、收集整理、数据分析

2011.11-.1 完成论文前三章,论文中期检查

2012.1-2012.4 完成论文初稿

2012.4-2012.5 修改论文初稿,论文预答辩

2012.5-2012.6 论文审查、修改,论文答辩

三、开题条件(根据专业学位情况填写)

(一)学术条件

本人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十五年在乡镇、街道工作,做过一般办事员、副职领导和主要领导,几乎每天都从事农村维稳工作,了解、思考、探讨、决策过农村稳定工作。参加了大连理工大学MPA学习,已读完该专业的全部课程,掌握了一系列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师H教授从事公共管理和哲学教学和研究并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H教授的指导下,使我具备了撰写论文的学术条件。

(二)设备条件

课题具备研究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设备、打印设备等硬件条件。

(三)经费概算和落实情况

研究所需费用已落实。

四、文献综述和调研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可另附页)

参考文献

(1)张小平杨伍保.浅析群体纠纷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J].理论导报,,(3)

(2)于风伟 商同杰.和谐社会下的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

(3)杜旭宇.农地征用时农村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及其治理对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1)

(4)杜胜利.正确处理农村利益分化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相关性[J].经济研究参考,2008,(36)

(5)田法成.改进农村干部思想工作作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农业,2008,(7)

(6)黄建固.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J].现代乡镇,2008,(6)

(7)王春光:《警惕我国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和固定化问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9期

(8)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第2期

(9)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暨南大学学报》年第1期

(10)[美]亨廷顿著:《第三波DD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

(1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8,380,105,277,284,313,313.

(1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13)王振耀:《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版

(14)刘秉泉:《分配制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群言》,第9期

(15)秦兴洪,廖树芳,武岩:《近50年来中国农民收入变动的特征》,《学术研究》,20第11期

(16)马凯:《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是》第8期

(17)农村税费改革研究课题组:《取消农业税,改征增值税》,《宏观经济研究》,年第7期

篇6:mpa是什么单位

压强单位的来源:

帕斯卡在1653年提出流体能传递压力的`定律,即所谓帕斯卡定律。并利用这一原理制成水压机。他还制成注水器(syringe),继承伽利略和E.托里拆利的大气压实验,发现大气压随高度变化。国际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帕斯卡,即以其姓氏命名。

1MPa,即1兆帕。在压力的简单计算中,取98.0665kPa=1工程大气压,一般取近似值100kPa=0.1MPa为1工程大气压,即1MPa=10工程大气压。

篇7:MPA开题报告阶段工作实施细则

有关MPA开题报告阶段工作实施细则

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是关系到MPA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环节,应从源头着手,即从开题报告起即重视学位论文质量。

一、基本要求:

MPA学位论文以专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对策研究、政策评估等为主要形式,选题应突出其应用性。MPA研究生可在自己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工作单位的实际需要或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某一具体问题,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基本要求如下:

(1)开题报告通过作为进入学位论文答辩阶段的必要环节,学位论文题目应与开题报告确定的题目基本一致,随意更改题目必须重新开题。

(2)合理安排时间,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完成资料收集整理、调查研究、开题报告写作等各项工作。撰写开题报告需遵循相应的学术规范,对提交的开题报告的质量负责。

(3)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证研究,多采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

二、开题报告递交:

1.MPA研究生递交开题报告无时间限制,可在任意工作时间递交;MPA教育中心定期公布通过开题报告审核的研究生名单

2.开题报告递交必须经指导教师的同意,指导教师应认真签写指导意见。

3.开题报告递交必须符合MPA教育中心规定的要素和格式要求。

三、开题报告审核:

1.开题报告审核工作由指导该开题报告的'教师组织进行,可以采取书面审核和开题报告答辩等方式。开题报告审核小组至少由3名具有MPA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担任。审核小组组长不能是指导该开题报告的教师。

2.开题报告审核意见由审核小组组长负责签写,开题报告审核结果至少由3名具有MPA研究生指导资格的教师(包括指导该篇开题报告的教师)签字确认。

3.开题报告审核结果分为通过和不通过。

开题报告审核意见由指导该开题报告的教师直接反馈给本人,MPA研究生根据审核意见修改后提交定稿本。

开题报告不通过或需做重大修改的,须再次接受开题报告审核。

4.MPA教育中心在以下三种情况组织开题报告答辩会,由中心聘请的审核小组做出评价。

(1)MPA教育中心定期在已提出递交开题报告申请的同学中随机抽取15%-20%组织开题报告答辩;

(2)拟申请优秀学位论文的同学,必须参加MPA教育中心组织的开题报告答辩;

(3)根据指导教师要求,或指导教师因特殊原因无法组织开题报告审核时,向MPA教育中心提出答辩申请;

上述(2)、(3)种情形,MPA研究生应向MPA教育中心转交指导教师同意的书面材料。

5.开题报告审核结束,由MPA教育中心负责格式审查。

格式审查掌握的原则是:执行统一标准;外观一律、美观;字数、参考文献符合规定(中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5个,外文文献10个左右;期刊文献应以近三年发表的为主)等。要求:人人接受格式审查。

四、开题报告质量控制:

1.开题报告质量的第一负责人是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认真履行导师职责,严格把关,对递交的开题报告做出恰当的评价。

指导教师所指导的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如在论文评阅中不通过,则须从开题报告起重新修改;并且三年内累计人数(或次数)达到两人(或两次),暂停指导MPA研究生。

2.开题报告评审组、答辩组的组长和成员共同对开题报告的内容和评审结果负责。

如参加评审的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在双盲评审中不通过,三年内累计人数(或次数)达到两人(或两次),在两年内不得评审MPA开题报告。

3.MPA教育中心负责审核工作的安排,对提交开题报告的总体质量负责。学院研究生主管院长、MPA教育中心副主任共同商定争议问题的处理办法。

篇8: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MPA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一、学位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研究目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各国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探讨。迄今为止,这些探讨基本是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数量以及方式。其中,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的概念的办界定;公共服务提供的数量主要是对民众需求偏好的判断;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供给主体。政府需要确定谁来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市场、社会单独提供,还是有所合作;二是供给的形式。政府可以通过委托授权的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和供给,如合同外包、特许经营等。政府也可以在自身内部引进企业管理的先进手段和方法,模拟建立“内部市场”,实现内部的决策和执行相分离,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

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是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一场制度创新,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显著。上世纪90年代,我国政府在财政负担过重、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背景下开始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应该说,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市场和社会力量逐步进入了历来由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领域,如公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经营;在传统的自然垄断领域(如电信行业)放松了规制;市政公用事业领域进行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如南京、湖北等地的公共交通服务引入民营资本等。然而,我国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明显区别。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且日益成熟,而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缓慢,市场经济欠发达,法制建设滞后。从效果来看,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久以来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的历史问题,但却又不可以避免地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使改革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如当前饱受诟病的民营公交、民营消防等公共利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实质性竞争机制的缺失;市场化改革中的权力寻租行为等。鉴于此,如何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深化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认识,认真剖析改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改善我国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研究任务。

(二)研究意义

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逐步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各国实践证明,公共服务市场化,一方面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改善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减轻政府过去不堪重负的财政负担。但也有学者指出,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情差异较大,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也不相同,我国实质上还不具备市场化的环境和条件。上世纪90年代,公共服务市场化思想从西方发达国家引入国内,当时就对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至今这场争论仍未停息且有加强的趋势。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改革的利弊逐步展现出来。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引入西方国家市场化的相关理论后,积极探索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现形式,如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和民营化等。实践证明,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在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公共责任的缺失;实质性竞争机制的缺乏;权力寻租行为;公平问题等。显然,这些问题有的是由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有些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

国内学界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认识日益全面和系统,包括对公共服务的边界、市场化的动因、市场化的实现形式、市场化产生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改进策略等。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 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环境和条件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面对这些新的问题,需要我们用新的思维和策略来解决。

公共服务市场化是世界行政改革的核心主题,也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当前我们要研究的已不再是“要不要市场化”的问题,而是如何深化推进市场化,将适宜的公共服务负责任地交给适宜的供给主体。在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如何适应变化的行政生态环境,理顺政府与市场、社会的关系、如何通过公共服务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而展开研究和写作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公共服务市场化最早的研究和实践始于西方,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发展。由于各国国情的差异,每个国家对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思路也有所差异。但相同的是,世界各国的研究基本都是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公共服务是什么、为何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及怎样改革。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共服务边界的探讨。1954年,现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的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在《公共支出的纯粹理论》中归纳了公共物品在消费中的两个本质特征:一是非排他性,一是非竞争性。这个归纳成为公共物品的经典定义;1965年,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M布坎南(JamesMcGillBuchanan)进行了补充,他在《俱乐部的经济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准公共物品的概念 。国内学界对于公共服务的定义颇有争议:娄成武教授认为,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公共物品,是公共物品的具体表现形式。这种观点指出了公共服务的供给者是政府,公共服务的性质是以服务形式存在公共物品 ;涂晓芳博士认为,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非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处理而产生的公共物品 。关于公共服务的边界,至今仍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相对国外而言,国内学界的讨论更加激烈。

第二个问题“公共服务的供给为何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支撑和实践需要两个方面。理论支撑主要有以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为代表的“公共物品理论”、以詹姆斯M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以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 Rosenau)为代表的“治理理论”、美国行政学者罗伯特B登哈特(Robert B Denhardt)和珍妮特V登哈特(Janet V Denhardt)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以及上世纪80年代在英国、美国等国出现的“新公共管理理论”。而我国的学者在理论研究方面,大多是对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进行简单的借鉴和一定的发展,这与我国如火如荼的市场化改革实践似乎不太相称。理论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进程,国内外在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现实要求方面的情况大同小异,大多都是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过大、供给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的局面。

第三个问题“如何进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 ES萨瓦斯(ESSavas)在其《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一书中认为,政府可以通过政府服务、政府间协议、政府出售、合同外包、特许经营、内部市场等10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来提供公共服务。B盖伊彼得斯(BGuypeters)在《未来政府的治理模式》中指出,通过政府间协议和合同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将成为未来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主导模式。自我国实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以来,学界对“如何进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国家行政学院宋世明教授在《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一文中强调,应该把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纳入到中国行政改革的实践框架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谨慎地规划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具体制度设计;娄成武先生则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责任出发,认为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导,应发挥参与作用、监督作用及引导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政策功能,消除不合理的管制,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此外,还有学者关注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带来的各种现实问题,如中山大学王乐夫教授就指出,市场化会带来经济性损失、公平性问题、腐朽与垄断等问题。因此,要对市场化进行科学分类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审慎态度进行市场化改革。

由此可见,国内外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公共服务市场化不断深化和发展,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现实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国情,深入分析阻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的现实因素,明确政府责任,提出我国深化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策略。

二、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既是市场经济由不成熟向相对成熟转变的时代要求,也是我国政府应对自身困境的理性选择。虽然我国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时间仅十几年,但这场源自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已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肯定我国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各方面条件尚不够成熟。突出地表现在市场经济不发达、法制不健全、社会民主意识淡薄、第三部门发展缓慢等不可回避的事实上。笔者认为,我国在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后,如何理性地面对改革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冷静地分析我国新时期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明确我国政府在改革深化阶段的职责,提出操作性较强的改进策略是我国当前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重点。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提出的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写作背景;第2章为相关概念的界定,探讨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不可绕过的“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市场化”两个重要概念,对“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第3章对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进行审视,对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阻碍当前我国公共服务改革进一步深化的现实因素;第4章通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探索,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第5章是本文的重点,本章针对我国当前市场化改革在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现实条件,从决策职责、服务职责和监管职责三大方面指出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二)重点

(1)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探索及对我国的启示。

(2)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及政府责任

(三)难点

(1)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条件

(2)我国当前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责任的界定及改进策略

(四)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1)对西方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总结;

(2) 对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政府责任改进的策略。

三、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论文的写作要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因此可借助于图书馆、资料室、电脑上网等手段,搜集所需的信息与资料。本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国内外相关著作、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博硕论文和报刊资料。。

(2)社会调研法: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针对我国目前国税系统公务员分类管理深入调研,掌握客观情况,从而为本人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来源。

(3)案例分析法:任何理论都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而案例就是一种经典的实践经验总结。通过不同国家职位分类管理的案例可以分析总结其原因,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4)系统分析方法:把基层公务员分类管理放到整个公务员管理的大系统中分析,强调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位分类的重要意义。

(5)比较研究法:本文有针对性地选取了美国和法国的经验教训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比,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两个重要变量的作用得以凸现。

(二)研究思路

首先,同过文献查阅了解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的现状,基层公务员分类管理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分析我国基层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位分类提供鉴戒。

其次,对当代域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税务系统公务员分类管理探索实践进行系统分析,了解域外国家和地区基层税务公务员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结合我国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分类试点地区之一—新余市渝水区德试点工作,描述试点工作的背景及试点的机遇与挑战、优势与弱点;并且系统阐述了渝水区试点工作的进展状况(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在文章的最后部分结合试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我国基层国税系统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的措施。

本论文的分析路线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是:文献阅读—→社会调研—→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运用理论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并完成学位论文。

四、计划进度

(1)20xx年3月到20xx年6月,确立研究方向,查找资料,阅读文献并开始部分调研工作;

(2)20xx年7月到20xx年9月,确立论文题目,撰写论文提纲,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和开题报告工作;

(3)20xx年10月到20xx年3月,进一步深入实地调研,大量查找和阅读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4)20xx年4月到20xx年6月,完成论文二稿;

(5)20xx年7到20xx年10月,论文定稿、打印;

(6)20xx年11月,论文答辩。

五、论文框架(章节目录)

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第1章 引 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综述

1.4 论文写作的框架

第2章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概述

2.1 公共服务

2.1.1 公共服务的内涵

2.1.2 公共服务的类型

2.2 公共服务市场化

2.2.1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内涵

2.2.2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特征

2.2.3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主要形式

2.2.4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2.2.5 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需要

第3章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实践审视

3.1 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有益探索

3.2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2.1 供给主体问题

3.2.2 财政扶持问题

3.2.3 公共利益问题

3.2.4 公平问题

3.2.5 腐朽问题

3.2.6 社会稳定问题

3.3 当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制约因素

3.3.1 思想观念滞后

3.3.2 法律体系不健全

3.3.3 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

3.3.4 市场监管不合理

3.3.5 利益相关者的阻力

第4章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与启示

4.1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探索

4.1.1 强制投标

4.1.2 私有化

4.1.3 合同出租

4.1.4 凭单制度

4.2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借鉴与启示

4.2.1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实践反思

4.2.2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经验启示

第5章 我国深化公共服务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

5.1 强化政府的决策职责

5.1.1 审慎引进公共服务的市场机制

5.1.2 做好改革的前期论证工作

5.2 深化政府的服务职责

5.2.1 加快政府的职能转变

5.2.2 进一步健全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

5.2.3 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公开

5.2.4 大力扶植和培育第三部门发展

5.3 优化政府的监管职责

5.3.1 加快公共服务监管的法制化进程

5.3.2 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的监管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六、参考文献目录(50篇以上,含教材、专著、学术论文、网络资源路径)

(一)教材、专著类参考文献

[1]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  夏书章.公共服务[J].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

[3] 张昕竹.中国规制与竞争:政府与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唐铁汉,袁曙宏主编.公共服务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6] 李x鹏.公共服务学[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07.

[7] 毛寿龙,李梅,陈幽溉.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 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1]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2] 陈振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3] 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4] 汪玉凯主编.公共管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5] 康绍邦,赵黎青,杨青主编.中国社会公共服务[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6] 孙晓莉.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

[17] 陈富良.放松规制与强化规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18] 句华.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技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 余大章.企业民营化:国外企业民营化对中国的启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0] 韩继志.政府机构改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1] 蒋劲松.责任政府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2] 程启智.中国: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3] 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4]  张立荣.当代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取向与启示[J].党政干部论坛, 2005,(2).

[25]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M].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6] 乔治斯蒂纳等.企业、政府与社会[M].张志强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7]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公共服务的制度构建[M].宋全喜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 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9]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上册)[M].高鸿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0] 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1]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2] 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M].王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33] 罗伯特B登哈特,珍妮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M].丁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4] 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出版社,2002.

[35] 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吴爱民,夏宏图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6] 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张胜军,刘小林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37] 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38] 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二)学术论文类参考文献

[39] 唐晓嵩.关于中国公共服务改革的思考[J].甘肃理论学刊,2005,(6).

[40] 廖晓明,黄毅峰.论我国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保障中的主导地位[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1).

[41] 宋世明.工业化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0,(2) .

[42] 周志忍.英国公共服务中的竞争机制[J].中国行政管理,1999,(5) .

[43] 张成福.责任政府论[J].公共行政,2000,(4) .

[44] 王乐夫、陈干全.我国政府公共服务民营化存在问题分析——以公共性为研究视角[J].学术研究,2004,(3) .

[45] 娄成武,尹涛.论政府在公共服务民营化中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2003,(9) .

[46] 陈立军,蔡放波. 政府公共服务输出的市场化[J].行政论坛,2001,(5) .

[47] 李艳波.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 2004,(7) .

[48] 李招忠.中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困境及改革思路[J].西北师大学报, 2004,(3) .

[49] 胡象明、鲁萍.治理视角下的政府服务市场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5) .

[50] 李艳波.关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

[51] 陈荣富.以审慎态度进行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2003,(12) .

[52] 涂晓芳.公共物品的多元供给[J].中国行政管理,2004,(2) .

[53] 陈振海,杨恺杰.美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J].党政论坛,2004,(3) .

[54] 李招忠.西方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对中国行政改革的思想启示[J].暨南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

[55] 张青.关于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4,(7) .

[56] 刘俊生.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10) .

[57] 刘文俭.民营化不等于私有化[J].中国改革,1997,(12) .

[58] 熊清化等.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社会学底蕴[J].管理世界,1998,(4) .

[59] 吴群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服务市场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2,(3) .

[60] 徐增辉.论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及政府责任[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4) .

[61] 刘艳,蓝猷平.我国民间组织发展的路径窥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28(3) .

[62] 蓝猷平.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困境与对策[J].南昌高专学报,2008,(5).

[63] 马力宏.公共服务:挑战和创新[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5).

[64] Kieron Walsh.Public Services and Mechanism,Macmillan Press LTD,1995.

[65] Owen Hughes.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An Introduction.Macmillan Press LTD,ST.Martins Press Inc,1998.

[66] Dr.Pierre Morgenrood.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J].Public Sector Highlights.2004(24) .

[67] E.S. Savas.Privatization: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Chatham.NJ:Chatham House 1987.

篇9:mpa硕士论文致谢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于此衷心的向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表示感谢!特别感谢郭玉坤老师对我耐心指导。

郭老师在我论文的选题、构思、修改及成稿方面都给予了殷切的指导、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在此我要对郭老师的无私帮助表示真诚地感谢。其次要感谢母校内所有教过我的老师们,他(她)们无私的传道、授业、解惑,为我打下牢固的的知识基础。特别要感谢陈双老师,虽然她不授课,但是她在解答我有关课程、论文等各类问题时的耐心和专业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启发。同时还要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学。正是因为有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感谢母校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科学院两年多来对我的悉心栽培。

最后,向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文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篇10:mpa硕士论文致谢

感谢大连理工大学给了我再次踏入校园的机会,让我能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之余,静下心来学习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马永驰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过程给予我的鼓励与指导,以及不厌其烦地修改批注我的毕业论文,最终让我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感谢我的同窗们,是他们一路陪伴我的求学之路,鼓励我,督促我,帮助我。感谢那些相关理论的先贤们,是他们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对我的关心和体谅让我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我的毕业论文。

由于我的学术水平有限,所写论文有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篇11:mpa硕士论文致谢

在硕士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感谢我的同事,尤其是人才办的同事们,不但为我提供了许多翔实的调研资料,并且帮助我做了大量问卷调查工作。感谢大连理工大学敬业授课的老师们。感谢我的导师李冲教授,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制定、开题报告的设计以及后期的修改、文字加工、定稿等方面都得到了李冲教授的耐心指导。即便是他远在美国深造期间,也总是第一时间回复邮件并给予修改意见。在此对他表示深深的谢意!我还要感谢我的评阅老师,林德明老师治学严谨,为论文的完善提出中肯的意见。洪晓楠教授对工作敬业、对学生人性化关怀的品格令人感动和折服。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爱人。这篇论文从最初的调研开题,到最后修改定稿,正值我从怀孕到生产,面对身体、工作、学业三方面的压力,是他无微不至的照料、关心和支持,才使我最终圆满地完成了论文。真心感谢爱我的家人!

1.硕士论文致谢词

篇12:MPA英语考试大纲

MPA英语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是全国统一的选拔性考试。为了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试考生的英语阅读、表达、运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必须确保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联考考试的可信度与有效性,既反映公共管理专业的特点,又有利于有实践经验的中青年优秀管理干部入学,促进公共管理教育的发展。

二、考试要求

考生应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具有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其难度略低于全国招收硕士生入学考试中英语统考的要求。

三、考试内容和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共分为四部分:

(一)词语和语法结构

词语和语法结构占试卷总分的ZO%,其中词语和语法结构各占一半。词语部分包括单词和词组。本部分考试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其考试的范围包括:

1.词语部分

(1)考生应该熟练地掌握常用词汇4O00个左右及基本构词法,其中包括约10%的常用专业词汇;

(2)考生要较熟练地掌握常用词组600个左右;

(3)考生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意。

2.语法结构部分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同基本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同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同(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的基本用法及强调、倒装等句型或结构的基本用法;

(8)词序。

(二)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占试卷总分5O%.阅读材料的题材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管理、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本部分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既理解正确,又有一定的阅读速度。

阅读理解包括以下两部分:

1.要求考生阅读4篇总数约为1600个单词的英语短文,根据文章内容从每个问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2.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约400个单词的英语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用英语简短回答五个问题。

3.英译汉

英译议部分占试卷总分的15%.英译汉短文的篇幅为120个单词左右。要求考生正确理解原文,汉语译文无重大错误,表达通顺。

(三)写作

写作部分占试卷总分的15%.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所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2O个单词左右的英语短丈,其内容涉及考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领域。本部分考试的日的是测试考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短文要求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用词恰当,条理清楚,无重大语法结构错误。

四、试卷结构

试卷题目及计分安排为:

1.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共20题,计20分。

2.阅读理解,共25题;计50分。其中A部分为选择题,共20题,计40分;B部分为简答题,共5题,计IO分。

3.英译汉,共1题,计15分。

4.写作,共1题,计15分。

篇13:mpa英语自我介绍

SelfIntroduce

Good morning (afternoon), my dear professors. From the bottom of my heart, it’s my honor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First of all,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My name is XX,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whose major is 所学专业. During my over 4 years study in our esteemed university, I have trying hard to build up a solid found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well as a rich experience of social activities. For example,写学习经历和社会经历 …….

I feel so lucky to be a student in学校名称, in which I obtain so much. Here, many respectable teachers have left me deep impressions. They do not only teach me to master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to be a valuable person.

And I always believe that,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ome together! And I would like to accept both of them with the faith in my heart. So if I could get the chance to attend 目的单位或申请学校, I will stare no efforts to do the best!

That’s all,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

MP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s a professional post-graduate degree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hich is the public sector's offering。It reach in publick management and it prepares individuals to serve as managers in the executive arm of local, state/provincial, and federal/national government, and increasingly in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and nonprofit sectors.

Public service

A public service is a service which is provided by government to people living in the country. by financing provision of services.

The term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NGO) normally refers to organizations that are neither a part of a government nor conventional for-profit businesses. Usually set up by ordinary citizens, may be funded by governments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of China,is a youth movement for youth between the ages of fourteen and twenty-eight, run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is responsible for guiding the activities of the younth.

篇14:mpa英语自我介绍

Good morning, my dear teachers and professors: I am glad to be here for this interview. First,let me introduce myself to you. My name is

XXX. XX years old, born in XXX. I graduated fro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 Now I entered the shishi communist youth league work, become a public servant.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my decision to learn MPA in Xiamen University. The first, I am longing to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trengthen the system management knowledge, so I choose MPA. The second ,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s one of the best domestic university. There are excellent teachers, a strong academic atmosphere, I suppose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my decision. If luckily I get the chance to learn MPA , I will do my best on the study and research in my graduate time. I hope I can get your approval. Ok, that is it.Thank you for your time! 1plans in the postgraduate stud )If luckily I got the chance to learn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in Tong ji university, I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study and reserch in this field. First I will hard to learn the theoritical knowledge, constucting a solid base for my future work; second I would like to do some practical work with the help of the supervisor and classmate. And through this, I can get something that cannot be acquired from the textooks. I believe after 2 years of learning ,my dream will finally come true.

about hometown

my hometown Quanzhou is the “Maritime Silk Road” point of origin, is a long history city.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Fujian by the sea.It’s city flower is erythrina(刺桐 花). It is a famous hometown for numerous overseas Chinese and Taiwan compatriots. And it was the largest port at Yuan Dynasty in Eastern. The people of Quanzhou have various kinds of religious belief.

about family

There are four members in my family; my parents, and me. My father and mather are publick servant too . He is busy . So most of the housework is done by my mom. Climbing at weekends is our common interest. The fresh air and natural beauty can help us get rid of tiredness. They can strengthen our relation,.

*University is the oldest one in the province.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u of 福建. It develops into aomprehensive university with efforts of generations,especiall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universities with nice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i learn

篇15:mpa英语自我介绍

First I will talk something about myself.

I am 。。。 and now I am 30. My hometown Yancheng lies in the northeast of Jiangsu Province which is famous for David’s deer and Red crown crane. I graduated from Nanking University in (two thousand and six) and worked as a civil servant in .( two thousand and six).The comission I work in now is near Gaoyou River, which is famous for its fishery products. It is my honour to invite the professors present to Gaoyou River, eating native food and enjoying beautiful scenery.

Sometimes I felt that there is a potential link between th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and me. I used to work in Yancheng Normal University. It is my former colleague and best friend who graduated from this university introduced me this chance to take part in the post-graduat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pply for a MPA degree. I valued this as a best approach to improve my knowledge and skills, that’s why I work hard to pass the exam.

My wife got her MA degree in .(two thousand and eleven), and now she works as an English teacher.. I felt motivated by her experience that her postgraduate education helps a lot in her work, And I have an idea that I need the more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better serve the public. No wonder becoming a 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became my first choice. I could make my work more worthwhile through this.

The central objective of our government is enabling people live better lives, which can only be achieved by construct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I believe the reason why a civil servant is called so is that it is our duty to serve the society. This is a real practice rather than empty words. My idea of becoming a MPA is not impulsive, since I realized that only by combining the necessary theory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with my everyday work can effectiveness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 work be achieved. Obviously, what I knew about this subject is skin-deep. However, I believe that through my diligence, I can make my own contributions to the China Dream.

篇16:MPA领导信

MPA领导推荐信

推荐信

尊敬的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领导:

我很荣幸推荐我的下属**参加贵校MPA教育的学习。**在20XX年在面向全国的招录考试中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到我单位工作,该同志在计算机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素质,在我单位电子政务工作中非常认真努力,成绩突出。先后建设和完善了门户网站、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办公内网和办公自动化系统项目。为人谦虚好学,是一个难得的善于沟通的好同志。在调任为我的下属期间,我了解到他是一个好学和勤奋的人,总是积极完成我布置给她的各种任务并加强学习掌握物价管理知识。他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打动了我,于是我就鼓励他积极报考贵院攻读MPA进行再度深造,将来用作综合人才之用,让他在价格工作服务中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同志在思想上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学习。坚持学习党的各项基本理论,领悟党的各项会议精神,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善于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综合运用,使自己的.思想能够与时俱进。在党组织的培养和锻炼下,该同志在思想和工作上日趋成熟。

在贵校MPA的学习中,我相信**完全能够按照您们的要求和计划完成学业,表现杰出优秀,取得长足的进步。所以,我毫不犹豫坚决肯定地推荐他,希望您优先考虑他的申请。

推荐人:日 期:

【mpa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1.MPA论文指南

2.mpa英语自我介绍

3.MPA领导信

4.社会实践报告

5.mpa复试英语自我介绍

6.mpa复试 英语自我介绍

7.售后服务社会实践报告

8.社会实践报告邮局

9.社会实践报告交通安全

10.经典社会实践报告

下载word文档
《mpa社会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