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绘画课堂演讲稿
“菜小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17-18世纪欧洲绘画课堂演讲稿,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17-18世纪欧洲绘画课堂演讲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17-18世纪欧洲绘画课堂演讲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欣赏》第一章《外国绘画艺术》第五节《17-18世纪欧洲绘画》中的用黑暗绘成光明-伦勃朗。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国外艺术开始进入国内,有好的,也有坏的,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大量的现代艺术、超现实艺术充斥着大家的头脑;在传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我们职业高中的美术欣赏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懂得美、欣赏美、分析美的能力,能够正确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
所以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以美育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以道德需要和美学素质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独立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最终提高同学们的审美眼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设计,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美术欣赏》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用书。该书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读性。
伦勃朗是第一章《外国绘画艺术》第五节《17-18世纪欧洲绘画》的内容,它既是对文艺复兴绘画的总结,又是19世纪欧洲绘画的起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书本中选取的作品太过笼统,解说又不到位,对学生的自主分析的能力要求很高。
而我所任教的学生刚从初中毕业,他们不同程度的接触过美术,对美术欣赏方面的知识却了解甚少,于是他们渴望去了解,有很浓厚的兴趣。高一是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起始阶段,我将侧重艺术家作品的艺术特点学习,让学生具备初步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分析作品的技能。使学生“ 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学习”,培养其今后独立分析陌生作品的基本素质。
由此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
保留教材原有教学内容与深度,同时整合知识点,增加新的艺术作品。
正是立足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立足于对学生的分析,本节课教学要达到如下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伦勃朗,认识伦勃朗的作品。
2.掌握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艺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围绕这些目标,最先需要突破的就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伦勃朗人生各个时期的不同作品 。
教学难点: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 。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注重对学生思考的引导以突破本课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的能力为本”将教学方向的转变和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起来。使教师由原先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向自主探究者转变。
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理念,本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设计与教学知识相应的五个任务,以任务驱动学生学习,每一阶段的学习都以任务引出,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
2、情景教学法。根据任务,从艺术家的经典作品出发,通过直观有趣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与欲望,并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学习方法
1、合作探究法:分组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彰显,同之间的思维得到融合、交叉、提炼和升华。同时培养合作的精神,感受合作的快乐。
2、角色模拟法:通过角色模拟,使学生经历“活动—体验—表现”的认知过程,使知识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
四、教学过程
为实现师生共识、共享、共进,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应用发展,我将本堂课教学过程定位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助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课前准备
课前作业:每个同学在课前浏览网页--《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专题网站》,以小组为单位,分成6个小组,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总结交流你们小组在浏览网站后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独立上网查找,培养他们从网上获取资料、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二)激趣导入
简述17-18世纪欧洲历史背景,结合背景知识,大家想想为什么当时的欧洲会流行肖像画?从而引出肖像画的大师—伦勃朗。
设计意图:以教师的讲述为主体,再引出问题并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质疑、提出问题
引出教学的重难点,伦勃朗的作品及其艺术特点。
结合课前从网上获取的资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伦勃朗的画为什么总是明暗分明;为什么色彩看起来总是那么的舒服;为什么画面结构总是那么的吸引人?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四)释疑、分析问题
任务一:《特尔普医生的解剖课》
展示伦勃朗1632年作品《特尔普医生的解剖课》并伦勃朗如何凭借此画一举成名,然后给出此画的明暗关系图。
学生根据课前分组,小组分析讨论这幅画的明暗关系,找出这幅画的光源到底在哪里?每小组派出代表回答你们小组认为此画的光于哪里?总结得出伦勃朗绘画的艺术特点—独特的光线运用。
设计意图:画家的成名作拉近了画家与同学们的距离,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回归学生生活的理念。同时使以往的“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教学模式向如今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模式的转变。
任务二:《花神》
展示伦勃朗1634年作品《花神》及提香1453年作品《花神》。
学生仔细观看两幅同名作品的不同之处并回答,思考为什么同名为花神却会有如此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的判断理解,找出欧洲绘画题材的变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任务三:《夜巡》
展示伦勃朗1642年作品《夜巡》并播放视频《伦勃朗与夜巡》,模拟情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你是伦勃朗,你接到了这样一个任务后,你会怎么来画这幅画呢?
学生扮演伦勃朗,回答你怎样来完成这个任务?结合自身的回答和理解总结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别出心裁的构图,从中体会画家为了艺术的追求不畏强权的高尚品德。
设计意图: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经历了“活动—体验—表现”的认知过程,实现了理论知识与艺术作品的`交融。并捕捉契机,适时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
任务四:《犹太新娘》
展示伦勃朗1666年作品《犹太新娘》,并简述补色的基本知识。
学生思考补色的运用会给作品带来怎么样的变化,而《犹太新娘》又运用了哪些补色?从而总结伦勃朗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谐的色彩。
设计意图:听、谈、想相结合,让学生在听讲中寻找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任务五:《自画像1669》
展示伦勃朗作品1669年作品《自画像》并提出任务,结合刚才所总结的伦勃朗的艺术特点,从画的内容、结构和意蕴三个方面独立分析这幅作品。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辨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五)巩固
教师要求学生思考总结,得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检验教学效果。学生回顾五个任务,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框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行总结课堂教学内容来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这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六)分层作业布置
必答题:伦勃朗作品又哪些艺术特点,选答题:试着分析伦勃朗作品《窗前的斯托菲尔斯》,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完成作业。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的能力不同设置两个不同要求的任务。对于必答题是对教学知识的巩固。而选答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用知识的能力。
(七)升华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才是一副真正的肖像画和自画像?学生思考,是人物的精神灵魂,甚至是最深处的不能说的秘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挖掘主题的能力。
五、教学后记
1、肖像画和自画像是最难画的,要表象对象的内心和灵魂才是最重要的,画得像并不能说明什么。
2、本节课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任务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来上课,用一个个任务来引出知识,来引导同学们自己去思考,最后自己去得出结论,同时还穿插了思想教育的内容。
3、最后,升华了主题,将艺术家的光辉思想传达出来,唐同学们去体会,去思考,去学习,用艺术家光辉的人性去感染同学们。
篇2: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
目标 :使学生对欧洲17|18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主要了解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凯兹等画家及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17世纪三大油画家介绍。
难点 :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
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学生有关伦勃朗的资料介绍。
(问题)伦勃朗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或作品出现引出课题
展开:
1、《夜巡》又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群像》(1642)(画布油画)
(内容)作者画的是什么?
(教师介绍)
幻灯比较:集体肖像画形式
思考:《夜巡》的画面构成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伦勃朗这样画,你觉得好不好?
讨论――表达
得出伦勃朗作品的特点。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画布油画)
请学生欣赏
(分析) 伦勃朗的成名作
2、《宫女》(1656)(油画)肖像画
欣赏作品(教师介绍作者)
作品特点分析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其它作品欣赏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神话故事画
介绍鲁本斯(教师)
欣赏作品(内容)
分析作品的特点(学生)
总结特点(师生)
提示:是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弘的特点。
鲁本斯其它作品欣赏。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
达维特(历史画)
题材介绍
分析作品人物、神态、动作
学生小结主题
5、《18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伦勃朗(1606~1669)出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1631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莎斯基亚)。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
展开:
1、《夜巡》(1642)(画布油画)
(内容)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一种保安武装)请伦勃朗绘制的一幅生活群像画。伦勃朗把它处理成以队长班宁・柯克为中心,射击手连执行一件紧急任务即将出发的场景。
伦勃朗作品特点: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
2、《宫女》(1656)(油画)
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塞维拉。12岁学画。1623年应召到首都马德里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画像,一举成名,被任命为宫廷画师。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画了《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终身在宫廷工作。最后在繁杂的事物中劳累而死。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神化故事、风俗画。早期作品《煎鸡蛋的老妇》(1618)、《塞维尔的卖水者》(1619)。
《宫女》是晚年挤时间完成的本人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画。作品特点: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鲁本斯(1577-1640)是17世纪佛兰德斯(比利时)最著名的画家。擅宗教、神话、历史、风俗、肖像、和风景画。宗教信仰上,他是保守派。但绘画上,努力吸收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加上他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了一种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鲜明画风。
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孪生子劫夺迈锡尼国王的孪生姊妹的故事。鲁本斯的兴趣不在于情节本身,而在于通过劫夺和反劫夺的戏剧性激烈斗争构成的强烈动势的构图。热烈明快的色彩和富于肉感的人体,是鲁本斯绘画的特点。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历史画
题材:罗马城和邻城阿尔巴交战,双方各派三兄弟格斗,以定胜负。而双方之间又有姻亲关系。但是,罗马城三兄弟毅然挺身而出,大义灭亲。
主题: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利益。
5、《1808年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后记:9班:今天上课教学效果较好,原因多方面。1、学生查找的资料是一个网页,学生较有兴趣,且图片较多。学生的图片给同学有一种吸引力。2、导入的方法较合适。顺着学生的讲解,从伦勃朗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代1642年入手,提出设问:为什么说1642年对伦勃朗一生来说有转折性的意义。然后讲解欣赏《夜巡》,采用与《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夜巡》受冷遇的原因。3、主次较为分明。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达维特作为重点。
篇3: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
杭师院附高 罗雪峰
目标 :使学生对欧洲17|18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主要了解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凯兹等画家及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17世纪三大油画家介绍。
难点 :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
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 学生有关伦勃朗的资料介绍。 (问题)伦勃朗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或作品出现引出课题 展开: 1、《夜巡》又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群像》(1642)(画布油画) (内容)作者画的是什么? (教师介绍) 幻灯比较:集体肖像画形式 思考:《夜巡》的画面构成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伦勃朗这样画,你觉得好不好? 讨论——表达 得出伦勃朗作品的特点。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画布油画) 请学生欣赏 (分析) 伦勃朗的成名作 2、《宫女》(1656)(油画)肖像画 欣赏作品(教师介绍作者) 作品特点分析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其它作品欣赏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神话故事画 介绍鲁本斯(教师) 欣赏作品(内容) 分析作品的特点(学生) 总结特点(师生) 提示:是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弘的特点。 鲁本斯其它作品欣赏。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 达维特(历史画) 题材介绍 分析作品人物、神态、动作 学生小结主题 5、《1808年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 伦勃朗(1606~1669)出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1631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莎斯基亚)。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 展开: 1、《夜巡》(1642)(画布油画) (内容)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一种保安武装)请伦勃朗绘制的一幅生活群像画。伦勃朗把它处理成以队长班宁·柯克为中心,射击手连执行一件紧急任务即将出发的场景。 伦勃朗作品特点: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 2、《宫女》(1656)(油画) 委拉斯凯兹(1599-1660)是17世纪西班牙最杰出的画家。出生于西班牙南部塞维拉。12岁学画。1623年应召到首都马德里为国王菲利普四世画像,一举成名,被任命为宫廷画师。1649年第二次去意大利画了《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终身在宫廷工作。最后在繁杂的事物中劳累而死。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神化故事、风俗画。早期作品《煎鸡蛋的老妇》(1618)、《塞维尔的卖水者》(1619)。 《宫女》是晚年挤时间完成的本人一幅特殊形式的肖像画。作品特点: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鲁本斯(1577-1640)是17世纪佛兰德斯(比利时)最著名的画家。擅宗教、神话、历史、风俗、肖像、和风景画。宗教信仰上,他是保守派。但绘画上,努力吸收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加上他极富想象力和创造性,形成了一种气势宏伟、色彩丰富、运动感强的鲜明画风。 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孪生子劫夺迈锡尼国王的孪生姊妹的故事。鲁本斯的兴趣不在于情节本身,而在于通过劫夺和反劫夺的戏剧性激烈斗争构成的强烈动势的构图。热烈明快的色彩和富于肉感的人体,是鲁本斯绘画的特点。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历史画 题材:罗马城和邻城阿尔巴交战,双方各派三兄弟格斗,以定胜负。而双方之间又有姻亲关系。但是,罗马城三兄弟毅然挺身而出,大义灭亲。 主题: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利益。 5、《1808年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后记:9班:今天上课教学效果较好,原因多方面。1、学生查找的资料是一个网页,学生较有兴趣,且图片较多。学生的图片给同学有一种吸引力。2、导入 的方法较合适。顺着学生的讲解,从伦勃朗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代1642年入手,提出设问:为什么说1642年对伦勃朗一生来说有转折性的意义。然后讲解欣赏《夜巡》,采用与《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夜巡》受冷遇的原因。3、主次较为分明。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达维特作为重点。 |
篇4: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的教案设计
1718世纪欧洲绘画欣赏的教案设计
目标 :使学生对欧洲17|18世纪绘画的主要成就及主要画家、作品有所了解、认识,主要了解伦勃朗、鲁本斯、委拉斯凯兹等画家及作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增进知识,培养健康的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
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绘画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17世纪三大油画家介绍。
难点 :学生分析作品、理解作品的能力培养。
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和教师活动
组织:
导入:
学生有关伦勃朗的资料介绍。
(问题)伦勃朗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或作品出现引出课题
展开:
1、《夜巡》又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群像》(1642)(画布油画)
(内容)作者画的是什么?
(教师介绍)
幻灯比较:集体肖像画形式
思考:《夜巡》的`画面构成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伦勃朗这样画,你觉得好不好?
讨论——表达
得出伦勃朗作品的特点。
《杜普教授的解剖课》(1632)(画布油画)
请学生欣赏
(分析) 伦勃朗的成名作
2、《宫女》(1656)(油画)肖像画
欣赏作品(教师介绍作者)
作品特点分析画风写实,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
其它作品欣赏
3、《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1617)
神话故事画
介绍鲁本斯(教师)
欣赏作品(内容)
分析作品的特点(学生)
总结特点(师生)
提示:是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弘的特点。
鲁本斯其它作品欣赏。
4、《荷拉斯兄弟之誓》(1784)
达维特(历史画)
题材介绍
分析作品人物、神态、动作
学生小结主题
5、《1808年5月3日的屠杀》(1814)哥雅(历史画)
小结:
知识性内容
组织:
导入:
伦勃朗(1606~1669)出生于莱顿一个磨坊主的小康人家,曾入过大学,不久缀学当了画家,干上了专画肖像的热门职业,1631年定居阿姆斯特丹,并娶了一个富家小姐(莎斯基亚)。妻子富裕的家庭为伦勃朗事业成功的基础。直到1642年妻子去世前,伦勃朗一直是上流社会的肖像画家。此后,他的事业开始衰落,伦勃朗开始陷于债务之中。当伦勃朗1669年去世时,他除了几件旧衣服和画具外,没有留下任何财产。人世沧桑,人情冷暖,给伦勃朗的绘画打上了强烈的生活烙印。
小结:
后记:9班:今天上课教学效果较好,原因多方面。1、学生查找的资料是一个网页,学生较有兴趣,且图片较多。学生的图片给同学有一种吸引力。2、导入的方法较合适。顺着学生的讲解,从伦勃朗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代1642年入手,提出设问:为什么说1642年对伦勃朗一生来说有转折性的意义。然后讲解欣赏《夜巡》,采用与《杜普教授的解剖课》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夜巡》受冷遇的原因。3、主次较为分明。伦勃朗、委拉斯凯兹、达维特作为重点。
【17-18世纪欧洲绘画课堂演讲稿】相关文章:
3.课堂三分钟演讲稿
4.课堂礼仪演讲稿
5.课堂演讲稿5分钟
6.课堂演讲稿优秀
9.欧洲浪漫主义诗歌
10.欧洲行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