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藏山于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
问卷主题:增强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问卷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关于是环境知识了解的调查;二是对环境意识的调查;三是在生活中环保知识运用的调查。
调查对象:递铺三小四年级和五年级学生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主要方法)及个别谈话式、观察法
一、样本分析
共发出问卷750份,收回有效问卷724份。其中四年级351份,五年级373份。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学生们了解了一定的环境知识,但水平并不高。
1.对于你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吗这个问题,结果如下:
知道 知道一点 不知道 不关我事
469 / 724 229 / 724 21 / 724 5 / 724
表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对于树立学生环境危机感教育方面是比较成功的。
2.学生们对一些基本国策的了解是比较多的。在问到“是否了解‘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时,有429/724的学生都了解这一点,还有267/724的学生对这项基本国策了解一点;只有23/724的学生不知道这项基本国策。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点,但在谈话中了解到很多学生不了解现实生活中仍有很多地耕地被随意侵占,而这种行为是不允许的。
3.对于“历年来我国长江总要发生洪水灾害,这和长江上游人们盲目砍伐森林是否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有690/724的学生直接知道或者间接听说过。这表明洪灾过后各类宣传,各种有针对性教育是有效的'。
4.有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很多大中城市淡水资源缺乏:
听说有这回事 知 道 不知道 不关我事
277 / 724 350 / 724 76 / 724 21
但在实际生活中,据观察仍有很多学生浪费水。这表明在教育上还应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5.学生们对环境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了解不多。在列举的十八个环境知识名词中,学生们对人 炸、计划生育、噪声污染、温室效应这几个词了解较多,超过80%的学生都了解名词的意思及名词的背景意义。而对绿色消费、可持续战略发展、厄尔尼诺现象了解较少,有50%左右的学生都不了解。用公式(N=nA×5+nB×4)对名词的了解程度计分时发现:对这些名词了解较多的学生约25%,大部分学生了解不高。 还有18%的学生的知识是比较缺乏。故此在以后环保教育中对环境知识的教育应继续加强,因为环境知识了解越多,环保意识就会越强,对环保事业的参与程度就越高,环保行为越积极。
(二)在生活中环境意识强烈,但对大环境关心不够。
1.在你对环境问题很感兴趣的问题中:
很感兴趣 有点兴趣 不知道 不感兴趣
330 / 724 336 / 724 8 / 724 12 / 724
从上表中可知道学生们对环境问题都比较感兴趣,
2.学生们的环保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课程,报刊杂志,电视广播:
学校课程 报刊、杂志 电视、广播 其他
550 / 724 451 / 724 556 / 724 135 / 724
在700多位学生中有500多位认为他们的环保知识来自于学校课堂,成为他们第一位的来源途径。这有利地说明了学校的环境教育对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充分利用。同时也表明了我校老师的环保渗透教育、环保专题讲座、环保宣传活动等起了重要的作用。
3.学生们谈论环境状况并不常见,对环境大体趋势认识不明确:
经常 有时候 很 少 从 不
59 446 176 17
只有59/724的学生常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状况。不过也有446/724的学生有时候和家人、朋友谈论环境的状况。从总体看来大家对环境问题看得不是很重要,没有认识到环境问题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接下来第4题“你知道我国环境总体仍继续恶化吗?”只有160/724的学生认为我国环境问题非常严重,这充分反应大家对我国环境的变化重视不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高。
(三)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高。
1.有良好的环保意识。
在第5题的答案中:
80—100分 60—80分 60分以下
352/724 331/724 42/724
从上可看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都做得比较好,体现了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了环保教育,学生们能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有较高的环保意识。但从问卷中,以及私下谈话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在环保行为的自觉性不够,有待加强。
2.热心做有益于环境的事。
在问及“是否喜欢收集废旧物品做自己喜爱的玩具,或自己需要的用具”时。有458/724的学生表示曾经试过或喜欢这样做。在问及“有没有尝试过用不着破布做抹布等到家庭日常用具”时,有558/724的学生表示做过,也有104/724的学生表示虽然没做过但想过。这些都表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无意识或有意识地学会利用废物,变废为宝。
3.关心校园、家乡环境,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如:
⑴对学校环境教育的意见。
①学校足球场能铺上更好的草坪就好。
②可长期贴些有环保教育性的照片和图片。
③多组织一些大型的环保宣传活动。
⑵对递铺环境建设的意见:
①某些地区空气污浊,垃圾遍地,绿化不够,且被人破坏严重。如拆迁房屋的旧屋基地;递铺下街有卫生死角等。
②街上的小贩,占据人行道摆摊,有损市容。
三 、四年级、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三方面的比较。
1. 五年级学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明显比四年级高,就环境知识的十八个名词来分析。
75--90分 50--75分 50分以下
四年级 75 / 360 202 / 360 83 / 364
五年级 108 / 364 223 / 364 46 / 364
从分数段计算来讲,处于高分数段(75--90分)的学生,五年级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处于最低分数段的也明显少于四年级级的学生。从各个名词的理解程度来讲,选理解的五年级学生比例也明显高于四年级级的学生。这说明在进李中的一年里,学生们经过环境渗透教育课、环境专题讲座、环境知识宣传等各项活动,对环境知识的理解确实加深了。
篇2: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环保”已成为一个全球的热点。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因此,在学校中开设环境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环境教育把重点放在环境科学知识的灌输和传授上,而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价值观和行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去以传授和灌输为主的教育现状引起的。环境科学知识的传授其实只是环境教育的一小部分。当前,新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将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生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变化,中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对环境的认识将决定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向。所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因而学校的环境教育也应从传统的环境教育向新时期的环境教育转变,同时把培养学生的人格、能力、行为提上环境教育的日程,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作为教育的主要方式。而且越来越多的事实和经验也证明,环境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青少年由受环境教育影响产生的行为认知和价值取向。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育在中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对荆门市掇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环境知识(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在环境中的重大责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3、学生对环境的态度(学生认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心环境状况,以及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
4、学生在环境活动中的参与(帮助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育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时,我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环保意识水平;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出题形式方面,问卷中除设计有较全面反映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选择题外,还留有空栏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1、方法: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采用不记名调查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参加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为100%,95%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归纳,反映出以下现状: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每星期都观看“空气质量周报”的学生占7%,偶尔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够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的是“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和睦相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6%的学生选择“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86%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其次是通过报纸、广播、社会宣传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教育了解环境知识的却只占29%;
2、环保意识水平;
97%的学生已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并表示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还有3%的学生则认为“应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谈环境保护”,而没有学生选择另外两个答案,即“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要刻意去保护的地步”、“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当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 83% 认为“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 11% 当场站出来劝阻 3% 因为自己也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 3%;
对于“是否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四季交替带来的动植物和景观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选项的比例为:只是偶尔注意一下 54% 很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 19% 反正就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可看的 11% 觉得“学习任务重,而没时间关心“16%;
55%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环保意识很强,并事事以身作则,认为父母环保意识不强的占14%;
对于再生纸的使用,57%的'学生认为用不用都行,26%的学生表示价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学生认为再生纸质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应提倡哪些做法”题目中,89%的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做法全部选择出来,如“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对“少到不给塑料袋的商店购物”、“过度包装”认识不足;
因为完成调查问卷前,观看了录像片“多样化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时,100%的学生都能挑选出正确的做法;
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问题,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知识 56% 只偶尔想到过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 26% 曾主动或协助父母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尽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 11% 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去向 8%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65%的学生认为虽然各门课程都渗透了环境教育,但应该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55%的学生认为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如应使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环保题材的小话剧、小品等,而不希望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方式学习环境知识;85%的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参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观看环保录像片、社区绿地保护行动表示感兴趣,而希望参加节水节电宣传活动、环保教育讲座的学生则仅占15%。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动建议,如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植树、减少包装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等。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由填写“你最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知道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问题及白色污染的解决办法。
有70%以上的学生提到了垃圾问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大部分学生已懂得了垃圾分类回收对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则很关心垃圾分类回收何时才能普及到全国范围,以及“白色污染何时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样的问题;但也有14%的学生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他们虽然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说法,但对其具体内容、实行办法却并不清楚;有的学生提出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废旧电池能变成新的吗”、“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产的东西是否很脏,像纸张”等;43%的学生想了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废物的处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将变成什么”;还有一名学生提到“自由市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贩素质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何解决”;
(2) 大气、水的污染问题
大气和水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切身感受较强的问题,所以63%的学生提到了这两个问题。诸如“如果河水被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还能再变清吗”、 “饮用水还能让人类使用多长时间”等,这些由于环境的恶化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们产生出各种疑问和对环境的忧虑。
(3) 地球环境问题
由于现在学校对环境教育进一步重视,以及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学生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运与环保的关系”、“人类如何与动植物和睦相处”、“如何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等,可见学生们希望了解的环境问题更加深入具体。
(4) 中国的环保现状
有20%的学生提到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如“中国的环保何时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等,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已不止满足于了解一些环保基础知识,而是希望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并表达了希望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的迫切心情。
(5) 环境教育
有10%的学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环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议,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和活动形式更灵活多样;在社会环境教育和宣传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不要只在学校宣传,应该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在我国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在社区内组建‘红领巾环保小队’、‘共青团环保检察小队’等,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环保宣传,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学校环境教育的形式应再灵活多样一些,希望多组织一些参观、实践活动”等。
在观看完录像片后,有的学生们注意到这是一部德国译制片,因此询问“为什么不播放中国人制作的环保录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同样具有较强教育意义且生动有趣的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题材影片。
五、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中学进行,但具有以点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又即将迎接“省示范高中”验收,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现状。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的得分高于环境教育参与态度的得分,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特别是“行”,在四个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积极关心生存环境的环境质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篇3: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分析我校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形成和影响。
课题研究意义:我们作为该校学生,我们将针对我校中学生环保意识所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为学校想方设法地提出建议从而提高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题研究步骤
⑴1月22日 确定研究和课题
⑵1月23日 小组讨论分工
⑶1月24日 进行问卷调查
⑷1月25~26日 资料及有关数据整理
⑸1月26~27日 分析原因并讨论总结
⑹2月6日~2月11日 撰写结题报告
(一)数据统计
序号总人数调查问卷问题答案选项所选人数所占比例200人
1)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
a、应该 b、不应该 c、无所谓
a、67人 b、60人 c、73人
a、33.5% b、30% c、27.5%
2)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
a、会 b、不会 c、有时会
a、50人 b、89人 c、61人
a、25% b、44.5% c、30.5%
3)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
a、经常 b、没有看到 c、偶尔
a、91 b、20 c、89
a、45.5% b、10% c、44.5%
4)你有向别人宣传过环保意识吗?
a、有 b、没有 c、没必要
a、31 b、68 c、101
a、15.5% b、34% c、50.5%
5)你使用电池是否回收?
a、是 b、否
a、69人 b、131人
a、34.5 b、65.5
6)你吃的零食,你经常会丢到垃圾筒里吗?
a、经常 b、不会
a、101 b、69
a、50.5% b、49.5%
7)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a、120人 b、80人
a、60% b、40%
8)你买东西是否经常用塑料袋。
a、是 b、不是 c、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9)你是不是乱扔塑料袋。
a、是 b、不是
a、75人 b、125人
a、37.5% b、62.5%
10)你知道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吗?
a、知道 b、不知道
a、164人 b、36人
a、82% b、18%
11)你经常使用一次性饭盒吗?
a、是 b 、不是 c 、偶尔
a、111人 b、43人 c、46人
a、55.5% b、21.5% c、33%
(二)调查结果分析并提出建议
调查结果分析:在这次调查中,我校同学的环保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问题一:你觉得我们该不该讲究环保?竟然有36.5%的同学认为讲不讲究都无所谓,这说明了这部分的同学存在一些习惯上没有讲究环保。
问题二:当问同学你看到地上有杂物你会主动捡起来吗?可有44.5%的同学看到地上有乱丢的杂物也不会去捡起来。这又说明了他们根本不会以身作则去提倡环保。
问题三:在生活当中你是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而这个问题在调查中,有45%的同学经常看到有人乱丢垃圾,这一现象体现学生生活环境中没有人去提倡环保,反而是让学生看到乱丢垃圾的现象。
问题四:有55.5%的同学买东西经常使用塑料袋,而且有37.5%的同学是用了之后就乱扔,但有82%的同学知道,塑料袋对环境有影响,但就是不自觉处理好塑料袋。
问题五:你有随地吐痰的习惯吗?有60%的学生有随地吐痰的习惯,这反映了这些学生不讲究卫生,根本不理会什么是环保。
以上所反映的这些问题不容乐观,我们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在这里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通过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制定校规来规范学生的环保意识多开展环保宣传活动。
(2)我校应大力提倡绿色环保的良好作风,努力营造这种氛围,并制定校规来严格管理。
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应从加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开始,现在的中学生将是下一世纪的主人,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如何,即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看法、认识,对环境科学的掌握情况都有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目前,我国的中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是一家几代人的中心,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首先,普及并加强中学生环保意识,教育再通过他们对家庭的辐射作用,然后在社会上达到普及大众环保意识,这应该是一条途径。当今世界已进入高科技时代,已形成了高科技竞争的格局。环境科学领域的高科技竞争也日趋激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必定在竞争中失利。
所以,我呼吁我们全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励学生们去掌握、去宣传学到的环保知识,并身体力行去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这样当学生们又把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带到家里去,带到社会上去,环保意识在社会上得到普及,所有的人都能自觉去保护环境,那将是我们国家,民族之大幸。
作为21世纪的我们,环境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把自己投身于社会中,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带着一个好的心情去迎接新的一天。
我相信,新一代的我们,一定会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你的一个弯腰会让我们的祖国变的美丽,你的一个小小的动作会让别人对你投来敬仰的眼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愿意去做,相信自己,不是多余的。
在未来的世界里,我相信我们会做得更好,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创美好家园,努力吧!加油吧!
篇4: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20前三季度全国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首次出现双下降;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引发了无锡市近百万群众的用水危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2007年的.环保形势一方面使人们看到了我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希望,另一方面也使人们更进一步感受到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作 者: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 作者单位: 刊 名:世界环境 英文刊名:WORLD ENVIRONMENT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篇5:中学生的环境意识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环境教育在中学开展的深度和广度,我们依据有关环境教育的要求对荆门市掇刀中学高一、高二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环境知识(学生对有关环境问题以及人类在环境中的重大责任和作用的了解)
2、学生的环境意识(学生对整个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
3、学生对环境的态度(学生认识环境的社会价值,关心环境状况,以及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的动机)
4、学生在环境活动中的参与(帮助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一种责任感和迫切感,以便保证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调查内容
环境教育展现的是一种新的文化思潮,这种新的文化思潮就是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在这次设计问卷内容时,我们从不同角度对环境进行分析和理解,调查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环保意识水平;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在出题形式方面,问卷中除设计有较全面反映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选择题外,还留有空栏让学生填写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三、调查方法及对象
1、方法: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采用不记名调查的方法,由学生独立回答一份内容丰富的环境意识调查问卷。
2、参加对象为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的学生。
四、调查结果分析与讨论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2份,收回答卷332份,收回率为100%,95%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认真填写。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和归纳,反映出以下现状:
1、环境保护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每星期都观看“空气质量周报”的学生占7%,偶尔看的占21%,不看的占62%,想看但不知道哪里能够看到的占10%;
在回答“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时,94%的学生选择的是“爱惜每一个生命”、“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动植物和睦相处”、“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6%的学生选择“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86%的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视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其次是通过报纸、广播、社会宣传活动,认为通过课堂教育了解环境知识的却只占29%;
2、环保意识水平;
97%的学生已认识到环境保护是一件很紧迫的事,并表示必须从自己、从现在、从每一个人做起;还有3%的学生则认为“应先把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再谈环境保护”,而没有学生选择另外两个答案,即“其实我们的环境还没到非要刻意去保护的地步”、“确实很紧迫,但那是国家的事”;
当看到大街上有人乱丢冰棍纸、空易拉罐、废纸时,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虽然觉得很不好,但也不好意思出来劝阻83% 认为“只要自己不乱丢就行了”11%当场站出来劝阻3%因为自己也常这样做,所以觉得很正常3%;
对于“是否注意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四季交替带来的动植物和景观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各种选项的比例为:只是偶尔注意一下54%很注意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并从中体会到无穷乐趣19%反正就是那些东西,没什么可看的11% 觉得“学习任务重,而没时间关心”16%;
55%的学生认为自己父母的环保意识还可以,但做得并不多,31%的学生认为家长的环保意识很强,并事事以身作则,认为父母环保意识不强的占14%;
对于再生纸的使用,57%的学生认为用不用都行,26%的学生表示价格高也一定用,另有17%的学生认为再生纸质地粗糙而不想用;
在“为解决垃圾问题应提倡哪些做法”题目中,89%的学生能够将正确的做法全部选择出来,如“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垃圾分类回收”、“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子”等,另外11%的学生没有将正确答案全部选择出来,对“少到不给塑料袋的商店购物”、“过度包装”认识不足;
因为完成调查问卷前,观看了录像片“多样化的资源”,因此在选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的生活方式时,100%的学生都能挑选出正确的做法;
对于家庭垃圾的处理问题,选择各种做法的学生的比例为:
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知识56%只偶尔想到过大量的生活垃圾如何处理的问题26% 曾主动或协助父母将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并尽量使家里的物品充分利用后再扔掉11% 从未想过这些垃圾的去向8%
3、对现行环境教育课程的看法:
65%的学生认为虽然各门课程都渗透了环境教育,但应该开设专门的环境教育课程。55%的学生认为还需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并提出了建议,如应使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可以设计一些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多组织一些参观访问,举办演讲会,自编自演环保题材的小话剧、小品等,而不希望通过“老师讲、学生听”这种陈旧的方式学习环境知识;85%的学生对垃圾分类回收,参观污水、垃圾处理过程、观看环保录像片、社区绿地保护行动表示感兴趣,而希望参加节水节电宣传活动、环保教育讲座的.学生则仅占15%。除此之外,学生们还提出了一些其它活动建议,如旧电池的回收利用活动、植树、减少包装活动、举办知识竞赛等。
4、学生普遍关心的环境问题
通过让学生自由填写“你最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可以知道学生关注的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1)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问题及白色污染的解决办法。
有70%以上的学生提到了垃圾问题。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大部分学生已懂得了垃圾分类回收对节约能源、减少浪费的重要意义,有的学生则很关心垃圾分类回收何时才能普及到全国范围,以及“白色污染何时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样的问题;但也有14%的学生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说明他们虽然从各种途径知道了“垃圾分类回收”的说法,但对其具体内容、实行办法却并不清楚;有的学生提出了垃圾处理上的一些具体问题,如“废旧电池能变成新的吗”、“为什么超薄塑料袋仍不能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再次生产的东西是否很脏,像纸张”等;43%的学生想了解从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大量垃圾废物的处理流程,以及“成堆的垃圾将变成什么”;还有一名学生提到“自由市场虽然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由于小商贩素质差和管理不善而造成垃圾遍地、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如何解决”;
(2)大气、水的污染问题
大气和水也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且切身感受较强的问题,所以63%的学生提到了这两个问题。诸如“如果河水被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还能再变清吗”、“饮用水还能让人类使用多长时间”等,这些由于环境的恶化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学生们产生出各种疑问和对环境的忧虑。
(3)地球环境问题
由于现在学校对环境教育进一步重视,以及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因此学生对全球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基本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24%的学生想了解的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的危害及危害力度”、“地球的命运与环保的关系”、“人类如何与动植物和睦相处”、“如何保护地球有限的资源”等,可见学生们希望了解的环境问题更加深入具体。
(4)中国的环保现状
有20%的学生提到了中国的环境保护问题,如“中国的环保何时能赶上发达国家”、“中国的环保工作者在如何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等,从提出问题的角度来看,有的学生已不止满足于了解一些环保基础知识,而是希望更深入、具体地了解中国的环境保护现状,并表达了希望我国的环境问题得到尽快解决的迫切心情。
(5)环境教育
有10%的学生从不同方面谈到了环境教育,大多是希望和建议,在学校教育方面,在前面已提到,希望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使教学和活动形式更灵活多样;在社会环境教育和宣传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不要只在学校宣传,应该面向社会,让更多的人去关心、爱护我们的地球”、“在我国国民素质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在社区内组建‘红领巾环保小队’、‘共青团环保检察小队’等,同时还要开展一些环保宣传,以增强国民的环保意识”、“学校环境教育的形式应再灵活多样一些,希望多组织一些参观、实践活动”等。
在观看完录像片后,有的学生们注意到这是一部德国译制片,因此询问“为什么不播放中国人制作的环保录像片?”,并表示希望能够看到同样具有较强教育意义且生动有趣的我们自己制作的环保题材影片。
五、调查结论
此次环境意识调查活动虽然只在一所中学进行,但具有以点代面的效果。掇刀中学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又即将迎接“省示范高中”验收,因此,学生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结果也确实反映出学生普遍环境意识水平较高的现状。但中学生的环境意识中,环境知识、环境态度的得分高于环境教育参与态度的得分,表现出“知”与“行”有些脱节。特别是“行”,在四个部分中是最低的,令人担忧。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通过学校接受系统的环境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在各类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灌输和成人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可以自觉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意识里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思想。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学生们积极关心生存环境的环境质量,小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市,大到整个国家乃至全球。
篇6: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论文
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的论文
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也显得很重要。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培养环境意识的内容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而环境的污染、环境质量的优劣与环境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组成结构、性质都有直接的联系。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化学的研究方法也为环境意识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根据中学化学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我们认为在环境意识培养方面应注重以下内容:
1、具有环境忧患意识
环境教育首先要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环境危机意识是环境教育最适宜的切入点。全球十大环境问题,其中大多都可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说明,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及相应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了解、关注这些问题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的目的。例如,高一化学教学中结合卤素知识介绍臭氧层空洞,结合二氧化硫性质介绍酸雨,结合氮的氧化物性质介绍城市环境污染等。针对这些污染问题让学生思考“人类过去对自然掠夺般的行为方式造成了今天的恶果,人类破坏自然,自然也会报复人类,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2、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是解决当前环境问题的一个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生态、持续经济和持续社会三方面内容。主张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建立在保护地球自然系统基础上持续经济增长,做到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主张公平分配,以满足当代和后代全体人类的基本需求。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现在的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有必要掌握这一对人类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使之学习这一思想理论,培养其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并对其相应的态度、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注意从资源问题入手使学生领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教学中增加了资源利用及资源状况方面的介绍。我们通过元素化合物性质、用途、制法的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认识到真正的生活质量,体现在解决物质贫困问题的同时,应解决精神贫困和生态贫困。培养学生环境问题的价值观和态度,将有利于指导和规范学生的环境行为,是学生环境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是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关键之处。
我们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到它们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让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考虑这些物质的使用会给世界带来哪些影响。如磷元素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含磷化合物进入水体,少量促进植物生长,过量则使水中植物疯长,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变黑、变臭。我国生产的洗衣粉大多为含磷洗衣粉,它们的大量使用是造成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我们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行为。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好时机。实验需要使用各种试剂,会排出相当数量的复杂的废气、废水、废渣,它们不仅对实验室环境构成一定威胁,也对周围环境构成一定危害。我们在实验教学时强调按用量使用药品,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规定要将实验废弃物放到统一地点,统一回收处理。在实验前讲明道理,使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教师对实验操作严格要求,同时也注意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设计,发挥其主体性。我们还注意从法制角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教育,在教学中利用渗透的方式,结合知识点,让学生知法、守法、用法。如讲二氧化硫、硫酸时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等,通过有关法律法规的介绍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和环保技能以及环境教育能力的水平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的关键。为此,我们教研组在学校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关于环境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研究。我们积极参加了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环境教育培训班的学习,并在教研组内开展环境教育渗透课堂教学的经验交流与问题探讨。我们还搜集了很多关于环境的小故事,以及一些重大环境事件、环保法规等,根据化学教学内容,结合知识点,将这些素材分类整理,编辑成适合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资料的编辑丰富了教学内容,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环境教育从学生切身问题入手,抓住时机传授环境意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针对许多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的情况,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室内装修会遇到哪些环境污染问题”的调查活动。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自编调查问卷,自己去市场了解家居装修材料性质,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撰写调查报告。通过开展活动,学生了解到许多环境知识,如地面装修选用大理石会增加氡污染,墙面漆的使用会挥发出甲醛、三氯甲烷等影响身体健康的有机物。通过调查,学生还提出了许多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办法,如尽量少用中国传统的爆炒做菜方式,以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室内禁止吸烟等。
高中无机化学部分主要以元素族为单元进行授课,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都让学生搜集这一族元素化合物在环境问题方面的有关知识和信息,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开展问题讨论。如学完卤素单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资料,在交流会上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氟的化合物氟里昂破坏臭氧层的原理和目前臭氧层的状况,倡议大家购买无氟冰箱,平时尽量少用涂改液、发泡摩丝、气雾剂等含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产品;有的学生向大家介绍了二恶英、ddt、多氯联苯,并提醒大家,将来发明、使用化合物时一定要注意对环境的影响,产品生产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等,通过这种学习形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通过自我教育培养了环境意识。
篇7: 学生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学习环境的调查报告
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外界状况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人力环境和制度环境三个方面。而开放性学习环境就是在影响学习的各种要素上提供多样化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制度也要有弹性、有可变性,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个性发展的学习环境。那么学生能否在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又该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呢?现在设计一个相关调查问卷,先在有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再作分析、评判,并提出善改策略。
一、问卷设计思路
开放性学习环境有其自身的开放性特点。首先,在物质方面,要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习资源丰富了,学生才能在其中自主驰骋。在人力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要侧重于学校教学和教师层面,但更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在传统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常被剥夺了发展决策、自我监督、注意力调整等技能的机会,这些技能对于优化学习经验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开放性学习背景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问题分析,而不是直接告诉,是引导而不是具体指挥,是推动学生努力去做而不是将自己的方法强加于学生。在制度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制度应是弹性化的,知识管理和评定常采用折中的办法,而不是整齐划一,不能对不适合考试形式的人才一棍子打死。据开放性学习环境的的特点、性质,我们将学习环境具体分为学习场所、学习工具、学习资料、人力因素、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多个方面进行设问,具体包括:
1.学习场所。学习场所是物质环境之一,开放性学习环境是广阔的,不只局限于校园和教室,主要包括学校、家庭、实习基地、工厂、公园等。(本问卷题目:1,2,3,4,5,11,14)
2.学习工具和资料。这两者也从属物质环境,但工具和资料概念的外延有一定交叉性,本试卷试题在这两方面也有重叠,开放性学习环境的工具和资料也不局限于传统教具、学具、教科书和辅导资料,它应更具广泛性,象网络、媒体、真实的学习素材、各种说明书等。(本问卷题目:7,8,9,10,12)
3.人力因素。人力因素包括对学生学习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多方面人才,主要有教师、家长、同伴、校外专业人员。(本问卷题目:13,15,16,17,19,22,23,24)
4.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属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课程体系应具多样性、可选择性,要开选修课,重视隐性课程。(本问卷题目:25,27,28)
5.教学方式。又称教学组织,也从属于制度环境,应是一个灵活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方式。(本问卷题目:18,20,21,26)
6.评价方式。这是直接影响学生态度、情感和自信力的制度环境的一方面,开放性学习环境的`评价主体多元,内容多维,方法多样。(本问卷题目:29,30)
二、调查问卷
同学们,为了维护探究性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主体性,推进我们的教育体制改革,努力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现就日常学习、生活的环境进行一次基本情况调查,你们提供的信息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积极配合,认真填写各项内容。
年级(a)高一(b)高二(c)高三
性别(a)男(b)女
请将各选项的代表符号填写在题前的括号内:
1.班级是一个宽松、活跃的学习场所。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学校的课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求知和交流环境。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3.能从校外生活中吸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4.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完整的校外专题调查研究。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5.城市的科技馆、博物馆、天文馆等能提供方便的科学学习资源。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6.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7.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齐全,方便做实验。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8.经常利用网络收集资料信息,用于学习。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9.能利用一些参考书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0.经常分类整理并保存学习资料。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1.父母鼓励关注最新科技发展的社会问题。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2.在熟悉使用说明书的情况下能使用常用电器。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3.我的意见、观点经常得到父母的参考。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4.能在父母的指导下从事自愿的探究学习。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5.父母鼓励阅读科普文章或看科普类的电视节目。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6.很愿意与老师交流知识、情感和信息。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7.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指导者。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8.和师长意见不一致时能冷静分析判断,从不盲从。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19.敢于提出与老师不同的观点,并与老师一起探讨该问题。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0.能按照实验指导,独立进行实验。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1.已养成边实验边记录的习惯,从不使用理论数据。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2.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体会,讨论学习问题。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3.在课堂上经常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4.生活上能与同学互助互爱,友好相处。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5.经过对学校课程的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学到了科学研究方法。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6.敢于对所学内容、学习方式、举行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7.敢于向现用教材质疑。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8.能够自主地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29.学校评价学生时,考试不是唯一手段。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30.学校注重学生考试成绩,更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
a、完全符合b、比较符合c、不太符合d、完全不符合
三、问卷使用方法
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a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d得0分。
60-90分,示范性的开放性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主动利用探究式学习方法。他们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家长、同学等相关人员所给他们的也是宽松广阔的环境,同时与这种环境匹配的还有灵活的、弹性化的制度。学校、家长和社会并不单纯的凭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而是从情感、态度和能力等方面对学生多方位评价,是一个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
30-60分,发展中的开放性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较为自主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但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或制度管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环境的领导者和家长应进一步考虑如何更深一层地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上更多样化一些,在制度上更灵活一些,以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
0-30分,较为传统的学习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的自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学习者常常被剥夺了发展决策、自我监督、注意力调整等技能的机会,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这种环境的管理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努力改善当前的学习环境,留优加新,尽力给学生创造一个适于学生多方位自主发展、探究学习的良好环境。
篇8:学生感言环保意识强安全环境
学生感言环保意识强安全环境
素有“枫叶之国”之称的加拿大,历来以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和教育体制被称道。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枫叶或橘黄,或嫣红,宛如一堆堆燃烧的篝火,国旗上的枫叶也充分代表了加拿大人对枫叶的钟爱。本期我们走近留学加拿大的中国学子,听听他们有着怎样的留学感受。
环保意识强烈
加拿大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很多留学生表示,即使人口最多的多伦多市也是环境优美,几乎看不到随手丢弃的废纸垃圾;满眼青青的草坪、苍翠的树木,有不少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追逐嬉戏的松鼠在加拿大人的房前屋后随处可见……
加拿大的绿色实践并非一蹴而就。“加拿大每所学校里都有对环境保护的介绍。”在多伦多大学读书的綦鹏说,在加拿大,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年轻人,环保意识强烈。“当你几乎可以从任何地方得到环保提示时,你就会发现环保很重要。”
当地留学生告诉笔者,在多伦多,除了环保部门发放的各类节能知识宣传手册外,当地大大小小的数十家环保非政府组织(NGO)也通过媒体或深入社区进行公益宣传,连街头的大型垃圾桶身也印有环保组织的公益广告。“可以说人们每分钟都能接收到各种环保信息。”綦鹏感慨道。
包容多样文化
“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要算包容性,尤其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来加拿大两年的吕鸣告诉笔者。
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由宽容的多元文化环境是使不少人选择在加拿大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加拿大还通过各种政策和组织来鼓励保护各自的文化特色。”正在尼皮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李睿说。
从起,加拿大每年举办一次多元文化节。“几乎在夏季的每个周末,我都可以欣赏到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演出活动,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来自全世界的不同特色的文化。”李睿笑答。
重视法律与和谐
加拿大的孩子在开始接受教育时,便要学习法律,并懂得如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让我体会最深的是加拿大人十分尊重肖像权。如果要拍摄他人,必须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尤其如要拍摄小孩子,需要经过家长的许可,任何未经许可便拍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在阿尔伯塔大学读三年级的许友志说。
在加的留学生告诉笔者,加拿大全国警察数量不多,然而当地社会治安良好,秩序井井有条。
“加拿大持枪是需要许可证的,而且极难申请。加拿大各个地方的治安都不错,不存在潜在的流动治安问题。学校里的治安更好些。”刚到蒙特利尔大学读书的王津说。
中华文化受欢迎
卡加利大学的史罗教授,曾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比作一幅不同色泽瓷砖拼成的巨画,他说:“中华文化的色泽在这块大拼图上,已不断开始浮现。”
曾留学加拿大的徐志勇,有一套特殊的春节纪念品,那是20加拿大政府专门发行的中国羊年邮票。为了买到这套邮票,他跑了很多邮局。“这是我非常珍爱的。”徐志勇小心翼翼地拿出邮票说。他介绍,这几年华人所使用的“十二生肖”,已陆续出现在加拿大的'新邮票上,并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采访中,大多数留学生表示,不少加拿大人已开始感觉到中华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比如,他们发现周围的人对中国菜的兴趣更浓了,并把中国菜看作是一种健康食品;一些城市的西方传统连锁超级市场,在出售愈来愈多的中国菜的原料;很多人开始相信中医中药,学习汉语的人也在增多。“我身边不少加拿大学生渐渐感到自己不如华人学生那么用功,开始奋起直追。”吕鸣笑着说。
此外,在加拿大有很多专为华人服务的团体和机构,不少机构还得到政府的资助,例如专为新移民进行英语培训的ESL机构、中侨互助会等。仅以多伦多为例,就有几个成规模的唐人街。
链接:
留学专家预测
未来中国学生留学或首选加拿大
作为世界上最热门的留学目的国之一,从以来,世界学子赴加留学数量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加拿大在中国设立签证中心以来,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内学子和家庭的高度认可。留学机构预测,未来10年中国学生赴加留学总量或将赶超英美,成为中国优秀学子首选的留学国家。
留学专家分析,中国学子青睐,主要基于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是因为加拿大是一个移民国家,每6个加拿大人中就有一个是国外移民,这使加拿大成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国家,可以充分地为留学生提供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而这是国内留学家庭极为看重的。很多家长认为,出国成材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孩子可以处于安全、愉快的学习环境之中。
其次,加拿大大学在世界名列前茅,92所公立大学为国际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强大的教育能力,同样是国内留学家庭看重留学加拿大的关键因素。
最后,成本相对适中,在加拿大学习每年的各种费用大约是1.6万-2万加元左右,折合10万-15万元人民币,而且学生在校期间还有很多校方认可的勤工俭学机会,留学成本相对其他顶尖留学国家还是较低的。(据《北京日报》)
篇9:我院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我院学生环境意识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院学生环境意识及环境知识现状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院大学生通过大学课程对环境知识的.掌握层次较浅,学校环境教育重视程度较低.因此,在我院开设环境教育课很有必要,环境教育应贯穿于学校的学科教育,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我院大学生的环境素质教育.作 者:玛依努尔 张月梅 艾拜都拉 海力切木 居来提 Maynur ZHANG Yue-mei Abadula Halqam Jurat 作者单位:伊犁师范学院,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期 刊: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JOURNAL OF ILI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X-4 关键词:环境教育 调查 大学生 环境意识篇10: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 学 学 科 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几年、几十年都能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篇11: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 “ 杀手 ”so2 和 co ,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 so2 、 co 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 so2 、 co 的产生及 so2 、 co 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 so2 的特性讲解 “ 酸雨 ” 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 “ 杀手 ”—— 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 1942 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 、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 ph 值、用 so2 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 so2 、 co 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 、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 p 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几年、几十年都能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篇12: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 学 学 科 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三、化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例
[1] [2]
篇13: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反思
化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反思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心与重视。发达国家曾经走过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并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刚刚起步,理应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尽量减少污染,走一条发展与治理同步、以预防为主的环保工作新道路。为此,必须大力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我国的环境状况并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已经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灾害性影响。曾经风景如画的南京十里秦淮,如今已是垃圾充溢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淮河水无法饮用,大运河鱼虾绝迹,九七年的黄河断流,九八年的长江洪水,去年的沙尘暴等等,其后果已是触目惊心。至于城市的酸雨、近海的赤潮、湖水的干涸等,早已不再是新闻。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摆上了国民教育的重要议事议程。而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环保意识一旦形成,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无疑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作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一件事关未来、影响深远的大事情。
二、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的重要地位
化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同物理、生物等都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学科。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高中化学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化学教育应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三、化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化学教育中,化学教师应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包含许多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内容,例如作为大气污染物中的头两号“杀手”so2和co,在初中课本和高中一年级课本中都做过初步和系统地学习。教师在讲授该节内容时,就应给学生讲清so2、co的产生、特性及对人类的危害,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产生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等。并由so2的特性讲解“酸雨”这种污染物的形成及危害。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在高中第二册(试验本)教材中也介绍过,教师可结合1942年的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给学生讲清其形成过程及危害,从而提高学生对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
2、在化学试验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化学试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职责,并且较之课堂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一方面,教师可以以环境污染物为试验样品,进行观察分析与研究。例如测定大气飘尘的浓度、测定雨水的ph值、用so2形成硫酸、硝酸的过程等等。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在自己做或指导学生做实验时,也可以切身实地的进行环境教育。例如在做有有毒性气体(如so2、co等)放出的试验时,可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以减少有毒气体排放。对实验结束后的试验废液、废物应放入指定地点,这样既可减少污染物污染,也教育学生环境保护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在化学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教育
一方面,可以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环境保护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测定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附近河、湖水的酸碱度,到附近工厂进行污水排放观察及污水处理参观,利用节假日到野外收集废电池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危害性,增强环境观念。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刻牢记环保使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如节水、节电、充分燃烧煤气、石油液化气等),合理分类存放生活垃圾(如电池回收、不乱到污水等),不使用污染环境的物品(如含p洗衣粉、喷发胶等),敢于同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将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总之,利用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广大中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性,为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使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在未来几年、几十年都能快速健康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篇14: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示范区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
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示范区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
建立了老君山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项目示范区学生环境意识现状调查问卷调查的'评估体系,初步分析了调查结果,针对调查对象在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技能、环保态度、环境生态价值观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 者:梅晓明 厉云 MEI Xiao-ming LI Yun 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云南,昆明,650034 刊 名:环境科学导刊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SURVEY 年,卷(期):2008 27(z1) 分类号:X-4 关键词:环境调查 学生环境意识 指标体系 示范区 老君山【递铺三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4.环境调查报告
7.爱护环境调查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