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

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

2024-09-12 08:00: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denny_f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

篇1: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一句名言。而在暑假,我有幸阅读了这位文学巨匠自传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本《在人间》了。他描写了一个坚强少年的奋斗历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守住信念,不要放弃人生追求! 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被外祖父赶了出来,在社会上谋生。为了糊口,他不惜进出各个领域工作:做鞋匠伙计;与祖母摘野果,捕捉鸟类;甚至给人家当了几年的保姆。在成长、谋生与糊口的路上,阿廖沙历经坎坷。虽然被人欺凌和打骂,唾弃与嘲讽,可他却不断与社会各层的人打交道,一直坚持了下来。而且他还大量的阅读

各种书籍。人生阅历和阅读开阔了阿廖沙的眼界,把他从下层社会拯救出来。虽然生活在污秽、杂乱无章的环境里,但阿廖沙的心灵十分的高尚。有了这坚强的信念与心境,他充满了信心。于是小说最后,年仅16岁的阿廖沙去了喀山留学。

小说的主人公阿廖沙尽管遭受主人的打骂也还是去做自己爱做的事——读书。这点让我很有感受,想一想我们生活中不也有这样的例子吗?

看了这本书阿廖沙的经历让我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当所有人都告诉他,他是魔丸,是会死的。但他不认定自己的命运,说出了“我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的话。即使自己饱受折磨,也誓死保卫陈塘关。虽然他被人认为魔童,大家见了他都得退让三尺。但他依然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保护别人。阿廖沙和哪吒一样,都是不畏惧别人的流言蜚语,做自己想做的正义光明的事情。这种精神是我们该学习的,而不是在滥竽充数中虚度人生。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因为学说博大而被困,却仍就不肯迁就他的学说。何况才小学生的我们?少年强则国强的!所以在面对困难时,让思想发声,追逐自己的初心。无畏吧,少年!

篇2: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1

每一部名著都像是一位老师,他正用无声的文字在教育你。他会让我们从中汲取到很多知识,丰富我们的思想。

《在人间》就是其中的一位老师,他讲述了阿廖沙为了生活和外婆一起摘野果去卖,他还当过绘图书的学徒,在船上当过洗碗工……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意外地认识了当裁缝的妻子,裁缝妻子让他读书,于是阿廖沙渐渐地迷上了看书,为了不让主人发现,阿廖沙在晚上或躲在柴棚里看,或者到屋顶楼上去看。渐渐地,书籍成了阿廖沙生活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书籍和生活经历拓宽了阿廖沙的视野,他怀着信念最终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本书中,阿廖沙就是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人。他做过很多工作,一直寄人篱下。他遇到过很多困境,尽管这些环境令人窒息,但他都克服过去了,这些苦难锻炼了他,让他收获了很多道理。他一直在富贵人家中工作,一直饱受欺凌。没有无拘无束地生活,没有伙伴,没有父母,只有外公外婆但他从不曾轻言放弃。他是一个性格坚强、勇敢、正直有爱心的好孩子。

读完这本书后,我颇有感触。在人生的道路上,可能会经历种.种坎坷,但我们都不要放弃,苦闷时阅读书目才是最好的选择。想想那时候孩子们的童年哪有现在这么开心快乐,这也是俄国底层劳动人民在历经磨练后走向新生活的写照。所以,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战胜困难,永不放弃坚强地面对生活!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2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人间》。这本书中阿廖沙的许多做法,使我感触很深。

这本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阿廖沙艰辛的人生经历。为了生活,阿廖沙与外婆贩卖野果,做绘图师的学徒,在船上做洗碗工,在圣像坊做学徒……他饱尝生活的艰辛,与形形色色的社会任务打交道,但却在此期间阅读了大量书籍。书籍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充实了他的头脑。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能为环境所屈服”。怀着这样的信念,阿廖沙离开家乡,奔赴喀山进入大学,走上了坚定的人生之路。

在高尔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隐隐约约地看到了什么,是坚持?是刻苦?是乐观?这一切都是。或许,我也应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像他一样乐观面对困苦的生活,对阅读书籍的痴迷,对学习的渴望……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发情感。高尔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还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构成了一个天堂吗?天堂与人间只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

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3

《在人间》是一本不同的小说,不是描写贵族舞会似的生活,而是一本贫民贴心的读物。跟着主人公去经历底层社会的种.种。在无法抗拒的压力下,人们似乎只能选择堕落。每人都有各自的生活经,懂得怎样去敷衍与游戏。在肮脏的环境与低俗的思想里,在狭隘的天地与无聊乏味的日子里,调情与淫荡似乎成了大家唯一有趣的嗜好。“大家都相互欺骗着,这里面没有爱,大家都只是胡闹而已。”爱情已经完全扭曲为一种简单的肉体上的依存,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大家不都过的很正常吗?谁叫社会所需要的只是他们能够提供简单的劳力而已。

就在看不到希望的地方,分明有一双犀利的双眼,探寻着智慧的光芒。那就是主人公渴望出路与改变的双眼。他生活在他们中间,独立着,总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揣测生活的意义。他的思想被书引领着,生活在另一个广阔而自由的天地。书中的世界与现实的强烈反差,也常使他苦恼,外祖母美好的心灵与玛戈尔王后高尚的情操成为日后回忆的主角。

对书籍的酷爱,开启了愚昧的头脑。一个用书籍填补思想贫瘠的人,反抗着周围的种.种不协调。主人公,厌恶了身边的丑陋与粗俗,向往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我必须寻求一种新的好的生活,不然我就会毁灭。”带着一种更高的追求,走上了去学校求学的道路。

书籍,始终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让人有所追求,给人崇高的信仰。何时何地最好都别忘了读书。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4

我最近读完了仰慕已久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部作品是苏联作家高尔基最着名的自传体三步曲小说。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通过叙述自己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描写自己坎坷的命运,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进步革命青年的成长过程。

《童年》反映了高尔基童年时父亲不幸去世后,他在外祖母家里度过的艰苦岁月。他每天看到的是舅舅们为家产而争吵斗殴,外祖父毒打儿童等一系列的丑恶之事。但与此同时他也得到了外祖母的疼爱。外祖母经常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将来多写文章,使他对文学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人间》则写了高尔基由于外祖父的破产而被迫外出打工挣钱谋生的曲折经历。他曾经在鞋店、轮船等地方做学徒,不得不忍受老板的剥削和有钱人的斥骂,过着非常沉重而苦闷的生活。

《我的大学》则讲述16岁的高尔基梦想进大学读书,最终通过努力进入社会学习,受到了各种思想的启迪和教育,社会这所大学为他展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广阔世界,使他的思想越来越成熟起来。

我非常佩服阿廖沙那惊人的毅力和耐力,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有那种热爱文学的精神,所以我赞美他!

在十分悲惨的生活条见下,书是一文不值的。阿廖沙没有书,也没有时间读书。但他不理会别人的讥讽和反对,千方百计的借书,看书。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这是高尔基的一句名言。高尔基不也是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下读书,爱书吗?相比起来,我们有条件读书却不去读,那岂不是浪费吗?难道这不可耻吗?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样。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让书陪伴你度过一年又一年,让你在书香中渐渐成长。珍惜现在的大好学习时光,以高尔基为榜样。

我在学习上也要这样!要做到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多读书、读好书,逐步积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呀!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5

继高尔基的《童年》后,我又读了三部曲之一的《在人间》。

《在人间》讲述阿廖沙从1878年到1884年来到“人间”后的苦难历程。此时,阿廖沙已从狭小的家庭走向了社会,一方面,阿廖沙了解并加深了对下层人民的认识,另一方面,阿廖沙开接触各类书籍和知识,让他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也初步形成了激进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阿廖沙十二、三岁就离开了外祖母,从此,成为一个失学儿童,他到外祖母的妹妹家干活,此时,还是少年的他,要承担起搞卫生、照顾小孩等等保姆所干工作,东家只要有丁点不满意,就会对他严厉责打。此后,阿廖沙还从事了七种职业,幼小的他尝尽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但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阿廖沙接触到各类书籍,并像饥饿的人面对牛奶面包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类知识。

相比于阿廖沙,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父母们对我们宠爱有加,家务我们平时顶多象征性的做一点,我们更不用像阿廖沙那样去外面赚钱养活自己,我们从没有经历过阿廖沙那样的磨难,所以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样的优越环境,好好生活,好好学习!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6

这个星期,我读了《童年》的第二部,《在人间》。

《在人间》主要讲了阿廖沙在11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家道中落。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入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当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在船上当洗碗工的时候,他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此后,在善良的裁缝妻子、美丽的“玛戈尔皇后”的帮助下,他在书籍的海洋中越游越畅。书籍开括了他的眼界,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他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读完这部书,我突然感觉:原来人世间并不都是非常美好的,人世间也有痛苦。就像阿廖沙所经历的一样,每天在绘图师家里做家务,说是当学徒,其实每天都在倒脏水;在轮船上做洗碗工,却遭到了侍者的陷害;在圣像学坊做学徒,却被老板误解开除……阿廖沙所经历的苦难,我们是永远都体会不到的。

但是,阿廖沙在诸多的苦难面前,并没有被苦难所打倒,而是勇敢的面对困难,坚强的去打倒困难。而且,他还在百忙之中,抽空出来看书。渐渐地,他就沉迷在书中了。虽然有很多的困难阻挡他在书的王国中遨游的步伐,但他却坚强的面对!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面对困难,鼓起勇气来打倒困难!

观看《在人间》名著的观后感500字

篇3:观看《变形记》名著个人观后感700字

格里高尔的妹妹也是作者着力表现的人物形象。葛蕾特不像安娜卡列尼娜那样完美,她只是一个社会基层的小人物。从主人公妹妹的情感变化来看,却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世态炎凉。作为哥哥的知心人,她的爱却建立在存活和金钱的基础上,脱离这两样东西,就会威胁到她的美满生活,那么爱就不复存在,站在了父母的阵营中,剩下的就只有的冷酷和残忍!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入木三分啊!

另外,母亲前后的态度迥异,温和透着虚伪只会在格里高尔交出他的工资时才会显露;当确定儿子成为他们家的累赘时,不耐烦的情绪毕露无遗!拜金主义的父亲将儿子作为赚钱的工具,粗鲁地驱逐儿子,丝毫没有亲情可言,着实让人为格里高尔心寒了一把!

作者将人异化为甲虫,着实费了不少心思,不似庄公梦蝶那么诗情画意,但却让甲虫无需承担与法律的压力,将格里高尔的境地极端化了,失去说话能力,无法与人沟通,不能表达心中的想法,家庭的经济问题的不到有效的解决,压抑的情绪无从发泄,从此内心世界处于阴暗阶段,一切的一切都如此的令人不堪设想!甲虫就好似受资本主义奴役而成为人格变异的人,故事情节没有大波大浪,趋于平淡,唯独心理描写居多,但却又是那么的反常、虚幻、荒诞,表现了人被制度化,完全成为社会附庸的悲哀,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绝望情感的折射,使人不得不为作者的写作风格所折服!

对于《变形记》由初步学习到感性理解,卡夫卡笔下的“甲虫”对人类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心灵撞击,心灵为之震撼!在老师进行认真剖析,我们不得不惊讶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奇妙变化,让人不得不重新思量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的关系,重新审视变化无穷的世界!

篇4:观看名著格列佛游记观后感700字

刚开始,我对《格列佛游记》并不感兴趣,可是当我一页又一页地翻过时,我慢慢沉浸在作者的写作当中……

小说讽刺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政治和各个政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对英国统治者和政治社会制度的批判和抨击、对拉格多设计科学院的科学家们脱离实际、脱离生产的研究工具给予无情的嘲笑。小说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尖锐的批判性,揭露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外交、科学文化等方面种.种腐败和丑恶,表现出深刻的现实主义力量。

小说中,主人公是一位外科医生叫格列佛。他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在小人国里,他成了庞然大物,刀枪不入,一连吞几十头黄牛仍填不饱肚子;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国,在这个人马颠倒的世界里,更有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

终于,我翻过了《格列佛游记》的最后一页,有着许多的感想。

我不禁想起了唐太宗的“三镜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正是唐太宗的虚心,才会有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政治清明,社会稳定,文化昌盛,经济、政治、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小说中,更多的是虚伪,罪恶。

而现实社会,不也如此。多少人,因地位而出卖了自己;多少人,因金钱而背叛了亲友;多少人,因名利而伤害他人……

还记得一条新闻,陈水扁并利用职权,与吴淑珍涉嫌共同诈领及侵占“机要费”,共计新台币1亿零415万2395元。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目。这不正说明了社会的黑暗吗?一个又一个的贪污事件,都在向人民诉说着罪恶的存在。想一想,那贪污的钱,可是从老百姓的手中来的,若是把这些钱,去捐献给贫困的孩子,那该多好?

人呐,真实一点吧,不要让虚伪黑暗弥漫了整片蔚蓝的清空!

【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相关文章:

1.观看名著格列佛游记观后感700字

2.在人间名著读后感作文

3.初中生名著观后感700字

4.观看《上甘岭》观后感700字

5.观看央视春晚观后感700字

6.中学生必读名著《在人间》的读后感

7.观看名著《子夜》的精选观后感

8.人间自有真情在作文700字

9.观看名著《地心游记》个人观后感300字

10.在人间读书笔记

下载word文档
《观看名著《在人间》的观后感7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