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丹麦女孩观后感

丹麦女孩观后感

2022-05-28 15:21:3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usttellm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丹麦女孩观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丹麦女孩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丹麦女孩观后感

篇1: 《丹麦女孩》观后感

《丹麦女孩》观后感

爱在某些人的理解里或许只是真诚的感情,而勇气这个词却似乎离爱很遥远,爱就是爱了,要什么勇气呢。

因为你没有看过《丹麦女孩》所以你不会理解,那真正炽烈的灵魂。

埃纳尔,是他的名字。他以丹麦北方老家的主题画而闻名,却因为偶然地穿上女装作模特唤醒了身体里住着的女孩。从此,她总是趁埃纳尔“不在”的时候出现,她来的越来越频繁,埃纳尔开始厌恶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体,他渐渐发现现在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莉莉,是她的名字。据圣经里记载,百合花(Lily)是由夏娃的眼泪变成,是为纯洁的礼物。清新脱俗的百合花散发淡淡的清香,就像醉人的女人香,她在风中摇曳有如婀娜多姿的清秀佳人,不问尘事,只可远观。

埃纳尔还是莉莉。他问自己,他问世界。

格蕾塔支持着埃纳尔的一切想法,照料着鼓励着,即使她的丈夫将变成一个女人:汉斯爱上了格蕾塔,却理解格蕾塔对埃纳尔的感情,不强迫,不放弃,静静相陪:“我告诉过你,我知道。我知道你是谁”亨里克在莉莉吐出身份真相时毫不犹豫・・・・・・“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我的心?”这是亨里克对莉莉质问,也是格蕾塔、汉斯、卡莱尔最真挚的表达。

于是他就去做了,不再感叹“这个世界看不到真实的我”,他将永远变成她。

有人说,这部电影所讲述只是一个变性人的故事。然而它更关乎一场艺术、爱和身份认同的美好人生。电影中的妻子格蕾塔、画家埃纳、亨里克・・・・・・每个人都是为莉莉而来,每个人都成就了莉莉的新生。

世间万物,皆有其阴阳属性;高山流水,皆有其内在规律。上帝创造人类,已经给我们设定了合理的角色,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些许偏差,但永远不会偏离其本质。然而有的人是女人,却比男人更洒脱快意,有的人是男人,却比女孩子还娇羞多情,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

所以说本质,人的本质,究竟为何?在我看来是内心对自己的设定和认同感。

雌雄同体,在生物学角度只是一枚染色体去错了地方,在自然的法则里,这是容易出现的错误,但是在社会的法则中纠正这个错误,却百倍艰难。

我们正常人都有迷失的时候,搞不清自己是谁,到底该何去何从,每天早上醒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而埃纳尔在不自觉的化妆扮莉莉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觉得那不是游戏,不是生活,也不是艺术,而是他真实的想法表现形式,那是她在释放自己的忧郁和痛苦,他和莉莉共同拥有一副躯体罢了。他去看艳舞研究女人,他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性科学的书籍,了解“性别中间状态”真实面目,找寻所谓的安全感,在自以为黑暗的日子里看到光明。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也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的'追求。

很多人喜欢这句话,足以说明了,认识自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自己,我们为何学习,我们为何生活。我们到底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想别人如何看待我们?

这些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内心挣扎和斗争的核心。

《丹麦女孩》或许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违心地活着,不如不活。

于是我们去追寻。追寻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在乎人们对“异类”的一种偏见。他们往往在对其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激烈,站在敌对的立场,以很高的姿态来鄙视。即使说不清楚自己哪里更为优越,或许是自己“正常”,属于大部分人,而不是那孤立无援的小部队。

或许有的时候,不该做那个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有的时候,可以多一点的理解与关爱。

我们独自穿过黑暗,就是要忠于内心,追寻真正的自我。

篇2:丹麦女孩观后感

原本以为这本书是爱情小说或侦探小说,因为那时候有好多女性主角的欧洲侦探小说出现,结果看了才知道原来丹麦女孩指的是一个变性人莉莉。

埃纳尔和格蕾塔是一对画家夫妇,一次偶然机会格蕾塔让丈夫穿上女性的衣服做模特,唤醒了埃纳尔心中的另一个人格,从此一个女性莉莉时不时出现在二人的生活中。对于丈夫身上发生的事情,格蕾塔最开始是无法接受,但这个莉莉真实而又美得让人心碎,她因为爱丈夫而不忍心伤害这个脱胎自丈夫身上的莉莉,于是做出了巨大的包容。此后埃纳尔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越来越多时候是莉莉,格蕾塔逐渐接受了莉莉,并且绘画的灵感也因莉莉而复活了。埃纳尔和格蕾塔在做出各种尝试后,发现一切已无法改变,二人终于明白莉莉是一次上天造成的错误,责任并不在二人,于是他们接受了现实,各自去拥抱了新的生活。

这段故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埃纳尔首先并非异装癖,异装癖并不希望自己成为异性,而埃纳尔是完全蜕变成了莉莉;埃纳尔也不是同性恋,同性恋只是喜欢同性,性别心理上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异性,而莉莉是完全自认是异性;他是一名现实中并不多见的易性癖,是天生的认为自己是异性,有强烈的转换性别的意愿,可以说是灵魂置入了错误的身体中。她实际上伪装为男性很多年,一直陷入双重性别认知的痛苦中,到转变、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己也经历了漫长的挣扎和折磨。

无论是书中还是电影中,我觉得最让人心痛的都是格蕾塔,她眼看着自己的丈夫变成了莉莉,因不忍心伤害自己的爱人而接受现实;她在丈夫成为莉莉抛却事业后,承担了一切压力;她明知道正在失去丈夫,但却因为爱与善良全心全意地照顾莉莉,并尽一切所能为她掩盖秘密;在最终接受了丈夫成为莉莉后,她完全可以离开开启一段新生活,但她却放不下丈夫/莉莉,如果说她放不下的是丈夫,此时丈夫已不存在,如果说她放不下莉莉,莉莉又和她并无瓜葛,留下她的,是一份说不清目标的牵挂,为此她拒绝了十分理想的追求者,选择陪伴莉莉;在莉莉去做变性手术时,她知道此时的莉莉已经有了爱人,知道此后二人会有各自的生活不再有爱人关系,但仍是决定去陪伴她渡过难关。格蕾塔为这份感情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她对丈夫的爱是真挚而无私的。

在现实中,莉莉最终死于手术后的排异反应,但在书中的结尾,却是非常美丽的一幕,在疗养院中的莉莉,一瞬间感觉自己终于拥有了完整的世界,她终于在此时放下了迷雾一般双重身份的过去,也不再去担忧自己的未来,她的过去、未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来过了,莉莉—易北,一个丹麦女孩,站在这里活过,这就足够了。

篇3:丹麦女孩观后感

爱在某些人的理解里或许只是真诚的感情,而勇气这个词却似乎离爱很遥远,爱就是爱了,要什么勇气呢。

因为你没有看过《丹麦女孩》所以你不会理解,那真正炽烈的灵魂。

埃纳尔,是他的名字。他以丹麦北方老家的主题画而闻名,却因为偶然地穿上女装作模特唤醒了身体里住着的女孩。从此,她总是趁埃纳尔“不在”的时候出现,她来的越来越频繁,埃纳尔开始厌恶自己作为男性的身体,他渐渐发现现在的不是真正的自己。

莉莉,是她的名字。据圣经里记载,百合花(Lily)是由夏娃的眼泪变成,是为纯洁的礼物。清新脱俗的百合花散发淡淡的清香,就像醉人的女人香,她在风中摇曳有如婀娜多姿的`清秀佳人,不问尘事,只可远观。

埃纳尔还是莉莉。他问自己,他问世界。

格蕾塔支持着埃纳尔的一切想法,照料着鼓励着,即使她的丈夫将变成一个女人:汉斯爱上了格蕾塔,却理解格蕾塔对埃纳尔的感情,不强迫,不放弃,静静相陪:“我告诉过你,我知道。我知道你是谁”亨里克在莉莉吐出身份真相时毫不犹豫······“你什么时候才能明白我的心?”这是亨里克对莉莉质问,也是格蕾塔、汉斯、卡莱尔最真挚的表达。

于是他就去做了,不再感叹“这个世界看不到真实的我”,他将永远变成她。

有人说,这部电影所讲述只是一个变性人的故事。然而它更关乎一场艺术、爱和身份认同的美好人生。电影中的妻子格蕾塔、画家埃纳、亨里克······每个人都是为莉莉而来,每个人都成就了莉莉的新生。

世间万物,皆有其阴阳属性;高山流水,皆有其内在规律。上帝创造人类,已经给我们设定了合理的角色,虽然有的时候会出现些许偏差,但永远不会偏离其本质。然而有的人是女人,却比男人更洒脱快意,有的.人是男人,却比女孩子还娇羞多情,这都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现象。

所以说本质,人的本质,究竟为何?在我看来是内心对自己的设定和认同感。

雌雄同体,在生物学角度只是一枚染色体去错了地方,在自然的法则里,这是容易出现的错误,但是在社会的法则中纠正这个错误,却百倍艰难。

我们正常人都有迷失的时候,搞不清自己是谁,到底该何去何从,每天早上醒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

而埃纳尔在不自觉的化妆扮莉莉的时候,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觉得那不是游戏,不是生活,也不是艺术,而是他真实的想法表现形式,那是她在释放自己的忧郁和痛苦,他和莉莉共同拥有一副躯体罢了。他去看艳舞研究女人,他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性科学的书籍,了解“性别中间状态”真实面目,找寻所谓的安全感,在自以为黑暗的日子里看到光明。

“认识你自己。”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也是古希腊着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一生的追求。

很多人喜欢这句话,足以说明了,认识自己也许是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能够了解自己,我们为何学习,我们为何生活。我们到底是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想别人如何看待我们?

这些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常常是我们内心挣扎和斗争的核心。

《丹麦女孩》或许给了我们一种答案。

违心地活着,不如不活。

于是我们去追寻。追寻彻底的解放和自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不在乎人们对“异类”的一种偏见。他们往往在对其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的时候,表现得极为激烈,站在敌对的立场,以很高的姿态来鄙视。即使说不清楚自己哪里更为优越,或许是自己“正常”,属于大部分人,而不是那孤立无援的小部队。

或许有的时候,不该做那个沉默的大多数。或许有的时候,可以多一点的理解与关爱。

我们独自穿过黑暗,就是要忠于内心,追寻真正的自我。

篇4:丹麦科技大学

丹麦科技大学

大学最初成立于1829年,是丹麦一所融悠久历史与现代化教学方法和设施于一体的综合理工类大学。前身为高级技术学院,是哥本哈根大学的附属学院。,成为一所自治大学。目前,该校在校生为6,600人,教师1,000人。每年都有400多个国际学生入学参加其英语授课项目。

大学以其在生物科技、通信工程及可持续发展能源等方面的教育和研究闻名于世。学校的环境优美,毗邻国家公园,距离哥本哈根市中心约10公里。校园区设施齐全、生活便利。图书馆、咖啡厅、书店、银行、邮局、杂货店、计算机设施、酒吧、体育中心和电台电视台等一应俱全。

篇5:丹麦风情

丹麦人喜欢用花做礼物,特别是用3、4朵康乃馨,代表感谢的意思。逢婚、丧送白花,其他时候忌送白花。丹麦人喜欢以鲜花做为礼物,白色的花除了葬礼、结婚典礼时的新娘和接受洗礼时使用外,其他时候均被视为禁忌,给客人送黄色的花,给出门旅行的人送红色的花。

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是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在丹麦,应邀到私人家中做客时,应于约定时间的1刻钟内到达。按惯例应给女主人送一束鲜花,或巧克力、酒等作为礼物。在餐桌上,丹麦人敬酒有许多规矩。客人不应先敬酒,要等主人敬酒后才能敬酒。另外,主人没说“请”之前,任何人不应碰酒杯。丹麦人与客人交谈时,总习惯双方离的稍远些。

丹麦人工作时十分认真,生活上却享受悠闲,待人亲切。他们特别珍惜短暂的夏季,不喜欢在夏季时多谈公事。

在丹麦的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送给未婚妻刻满情诗、木制的棒槌是吉利的,因为棒槌能带来好运和美满。婚礼是秘密进行的,因为丹麦人认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丹麦人举止大方,性格豪放,他们在一块交谈时喜欢离得稍远些,这只是一种民族习惯,并不是有意疏远对方,他们其实是很善于结交异国朋友的。丹麦人与南欧人不同,他们约束较少,行为较自由,但也有不少的规矩。譬如,你到当地人家中拜访,进门后如果主人请你脱大衣,则表明主人愿意久留你,否则就是主人不想久留你。

丹麦人忌讳“13”、“星期五”。认为遇到这些数字或日期是令人懊丧的,是灾祸将要降临的兆头。忌讳用一根火柴点三支香烟,认为这样很不吉利。忌讳盐,认为盐会给人带来灾祸。忌讳4人交叉握手,认为这样做不吉利和有伤和气。忌讳在门口聊天说话,认为在门口说话是不吉祥的征兆。所有的门口都一样,绝对禁止在这里和别人打招呼。丹麦人不喜欢别人在7、8月份找他们谈公事,因为他们的国家冬季漫长,人们都十分珍惜这两个月左右的夏季时间。如果有人在这段时间去打扰他们,难以受到诚心实意的热情接待。

篇6: 丹麦导游词

丹麦王国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日德兰半岛上。东靠波罗的海与俄罗斯隔海相望,西濒北海,北面隔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厄勒海峡与挪威、瑞典隔海相望,南部毗连德国。

本土由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西兰岛、博恩霍尔姆岛等406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为43096平方公里。此外还有自1953年起正式成为其领土的格陵兰岛(面积217.5万平方公里)和享有自治权的法罗群岛(面积为1399平方公里,由21个岛屿组成)。海岸线长7314公里。

地势低平,平均海拔约30米。日德兰半岛西部是起伏低缓的冰水沉积平原,北海沿岸有着宽阔的沙滩,沙丘上长着丛丛灌木。这里海风习习,景色迷人,是旅游度假区。日德兰半岛东部和中部是欧洲研究冰河期沉积地形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广阔的丘陵几乎纵贯整个半岛,东部沿岸夹湾和沟谷横切其中,有些沟谷又宽又长,两壁十分险竣,谷底流淌着弯弯曲曲的河水。东海岸没有直接受到强风浪的冲击,保护得很好,所以形成许多深湾和优良港口,如奥尔堡港、腓物烈港、奥胡斯港等。半岛中部到处是沼泽地、湖泊和突起的丘陵地。

丹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1月-2.4℃,8月14.6℃。年均降水量约860毫米。丹麦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冷,大部分地区气候与我国相似。丹麦的气候介于北欧和中欧之间,属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到大西洋吹来的西南风影响,丹麦气候冬暖夏凉,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不过15度至17度。

自然资源较为匮乏,除石油和天然气外,其他矿藏很少,所需煤炭,铁等矿产全部靠进口。丹麦在北海大陆架的石油蕴藏量估计为2.9亿吨,天然气蕴藏量约20xx亿立方米。1972年起开采石油,20xx年产油1232万吨,为欧洲第3大石油输出国。天然气80.9亿立方米,探明褐煤储量90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面积48.6万公顷,覆盖率约10%。北海和波罗的海为近海重要渔场。

篇7: 丹麦导游词

很多人放假后不知道该怎么开心。我为大家介绍美丽、梦幻的古都丹麦。大家可能还不熟悉我介绍的国家,我来为大家脑补一下。

丹麦是一个北欧的国家,并与法罗群岛和格陵兰组成丹麦联合王国。由于相近的语言、文化和历史,丹麦、挪威和瑞典被合称为斯堪地那维亚国家。

丹麦也盛产童话作家――安徒生,相信大家耳熟能详吧。大家小时候读的很多童话都出自他之手。列如,《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等。我有幸来到丹麦安徒生博物馆。博物馆是一座红瓦白墙的平房,坐落在一条鹅卵石铺的街巷里。这里临街的一幢幢古老式样的建筑,使人感到仿佛回到了19世纪安徒生生活的年代。博物馆共有陈列室18间。前12间按时间顺序介绍安徒生生平及其各时期作品,展出大量安徒生作品的手稿、来往信件、画稿以及丹麦一些名画家、艺术家创作的有关安徒生生活的.油画和雕塑。安徒生生前的用具仍按原样摆放着,古朴的家具,两只有补丁的仅皮箱,一顶礼帽,一个提包,一把雨伞,一根手杖。这些曾经长期伴随他的简陋的旅行行装,体现他朴实的生活和情趣。

相信大家脑补了这么多,很乏了吧,我为大家介绍一件我在丹麦的一件亲眼目睹的感动一事。我们在一家比较古朴的房子里吃着热面包、牛奶。我是一个学渣,平时英语不学好,到头来要用时却不会了。我在柜台前溜达溜达。我看到一个丹麦的小女孩她提着一个篮子系着一个蓝色的蝴蝶结。里面有面包和果子。我看到她踱着小步出来房子。我跟过去看了看。她把手里的篮子给了披着一件毛被的小女孩。我走进了一步想听他们在交谈着什么。我这个学渣听都听不懂,可我还有眼睛,只有小女孩一个人在说话,那可披着毛被的小女孩却没有说话。我看着看着殊不知已经被他们看见了,我不好意思的笑笑。那个毛被小女孩递给我一个苹果。我伸手去接,心中好多感慨啊!

经过了这事件,我们去了看了小美人鱼,呵呵,美极了。我呢,吃着苹果别提有多甜了。

我的寒假渐渐过去了,丹麦之游也过了,我的寒假作业也来了。

篇8: 丹麦导游词

丹麦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最小的岛国,位于最南端。与德国接壤、并与欧洲大陆相连。由日德兰半岛、西兰岛、菲英岛等岛屿组成。西为北海,东接波罗的海。除丹麦所属的格陵兰岛、法罗岛外,总面积4.3万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173米。

丹麦历史

1849年丹麦建立君主立宪体制,国民运动的兴起将丹麦带入复兴之路。1945年丹麦独立,成立解放政府,又加入了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60年丹麦与其他北欧国家加入英国主导的EFTA(欧洲自由贸易联合),1972年退出。1973年转而加入EC(欧洲共同体),丹麦成为北欧国家中最先加入的国家。从1960年开始,丹麦大力推进福利政策,较早地确立了高福利制度。

一、丹麦地理

丹麦本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丹麦最高点海拔仅为173米,虽然没有高山大川,但丘陵和森林景色变化多端。

丹麦工业

丹麦是著名的奶酪和其他奶制品、和农产品出口国,著名企业包括乐高和皇家哥本哈根瓷器。

二、景点推荐

美人鱼雕像 (Little Mermaid)

“美人鱼”源于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20世纪初曾改编为芭蕾舞剧上演。雕像是丹麦雕塑家爱德华.艾瑞克森以他的妻子为模特铸塑的,完成于198月23日。雕像上体为人身,下半身为鱼,足部覆盖着美丽的鳞片。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

19,布鲁尔?卡尔?雅格布森(Brewer Carl Jacobsen)观看了汉斯?贝克(Hans Beck)和菲尼?亨利科思(Fini Henriques)的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小美人鱼”。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为女主角。这一剧目给雅格布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请来雕塑家爱德华?埃里克森(Edvard Eriksen)(1876-1958)据此来创作一个雕塑。于是艾伦?帕丽丝(Ellen Price)就称为了雕塑作品的创作原型,然而,实际上是爱德华?埃里克森以他妻子(Eline)作为模特来完成雕塑的。8月23日是美人鱼雕像的生日,人们每年都会为她举办庆祝活动。

新港 (Nyhavn)

最初的哥本哈根老港口是一座避风港,12世纪时的哥本哈根也因此而得名,新港是老港口的一部分。今天,只有老式帆船和运河游的小船依然在这里行驶,并以此体现出新港的独特风情。天气好时,这里就是人们心中默认的目的地。休闲放松是新港的唯一话题。喝瓶啤酒也是个不错的主意。和其他北欧国家相反,不论社会地位或年龄,任何人都可以坐在大街上开怀畅饮。这是丹麦的一种风俗,也是“ Hygge ”理念的一部分 ―― 娱乐、放松、享受好天气和保持好心情。

运河游 (Canal tour)

每年有超过50万游客体验哥本哈根运河游,DFDS的运河游线路为您提供了15艘舒适的、带有遮阳顶的观光船。

您可以在Kongens Nytorv登船,从新港开始您的旅程;您也可以在克里斯蒂安堡(Christiansborg)旁边的Gammel海滨登船。体验这美丽的、充满田园风情的运河,独特的教堂建筑,沿岸的特色老建筑,还有往来的游轮和游艇;沿途您还能看到著名的小美人鱼雕塑,阿美琳堡宫,Trekroner堡,霍尔门岛(Holmen),皇家图书馆(黑钻石),克里斯蒂安堡宫,证券交易所,还有新港和更多更多。您将穿梭于新旧哥本哈根之间 C 聆听关于皇室,战争和冒险的传奇故事。

如果您想自己设计哥本哈根水上观光路线,还想在途中随时上岸观光,或者随地登船,您可以选择水上巴士(waterbuses)。水上巴士从位于城市北部的小美人鱼雕塑(Trekroner 堡)出发,终点是南城的

Fisketorvet购物中心,途中会在Gammel海滨或者皇家图书馆(黑珍珠)换乘。水上巴士每半小时一班。

趣伏里公园 (Tivoli)

趣伏里公园-Tivoli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中心, 这个欧洲最古老的游乐园自1843年起,到访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是丹麦游人最多的地方,成为丹麦最负盛名的景点之一,同时也是欧洲第三大游乐园。

趣伏里公园与中央车站邻接,占地8万5000平方米,是克里斯蒂安八世的下属卡斯坦森游历欧洲各地游乐园后兴建的。建设初期曾遭到丹麦上流社会的诋毁和责难。但是随着历史的脚步,趣伏里终于成为丹麦人不可或缺的游乐场所。园内建有哑剧院(1847年建立,1945年后重建)、中国塔(建于1909年)、一段中国长城、趣伏里音乐厅 (原建于1901-19,新建于1956年)和趣伏里男童仪仗队(成立于1844年)。此外,还有诸多露天舞台和形形色色的咖啡馆和餐馆。

它的名字也十分有趣:把趣伏里公园的英文名字倒过来念,便是“I Lov(e) It”,是不是十分浪漫?

斯托罗里耶购物街 (Str?get)

斯特罗里耶是斯堪的纳维亚著名的商业大街,也是欧洲最长的步行街。这里汇聚了丹麦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无论是皇家御用的哥本哈根瓷器,还是简洁实用的本地品牌―爱步鞋,以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国际品牌,在这条街上应有尽有。您可尽情享受作为世界三大购物城市之一的血拼乐趣。

菲特列古堡 (Frederikborg Castle)

菲特列古堡位于海勒欧(Hillerod)中心,横跨三个湖中岛。城堡最古老的部分由国王菲特列二世(King Frederik II)于1560年建造,城堡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现有城堡的大部分是由菲特列二世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四世(Christian IV)在16至16间建造。这座体现了荷兰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建筑,拥有大面积的山形墙、砂岩装饰、铜屋顶和尖塔。

篇9: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人们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成家”,看完一部叫《向日葵女孩》的电影后,我更是深深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故事中,一位女孩出自穷苦人家,有一位疯疯癫癫的母亲,她被同学欺负、嘲笑。但是她的父亲对她说:“你的出身和相貌不能改变,但是你的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只有读好书,别人就是说你有个疯妈也不会信的。”父亲的话对她影响很大,她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由此消沉。她从小到大都是第一名,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学。学校得知她的情况之后,学费全免。本来以为这些苦,对于小小年纪的她来说已经足够,没想到,等待她的还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弟弟得了心脏病,爸爸中风……她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多方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最终一家团聚。

我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得需要多少勇气啊!得需要多强的意志力啊!以后,我在受挫的时候,会对自己说:“天无绝人之路,总会有办法的。”;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会对自己说:“我还有爸爸、妈妈、弟弟呀,我很幸福。”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做命运的主人,我们要掌握命运!而不是命运掌握我们!

篇10: 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题记

在浏阳的大山深处,一株向日葵静静地生长着。四周是黑暗,吞噬希望的黑暗,可是她不曾放弃,只是用笑容折射出一片阳光……

近日,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次电影――《向日葵女孩》,主角何平。

何平生于贫困,七岁时,便撑起了半个家――父亲外出打工,何平留在家中照看她的疯母亲,每天还要为鞭炮穿引线来赚取生活费。母亲不知为何而疯,为此,何平小小年纪便学会了独立,学会了用稚嫩的肩膀承担。雨天,她独自淋雨回家;省吃俭用为母亲买好吃的;同学欺侮母亲,她也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让我印象最深的场景是何平为母亲买了一根糖,在众人面前表示并不想吃,拐角处却央求母亲让自己舔一口最后拿着剩下的小棒吸得津津有味――何平和她母亲好像是互换了位置,为此她担当了她本不用背负的东西。

何平升入高中后成绩出类拔萃,长期的全校第一,甚至于第二名拉开了七十分的差距。可是为了父亲和弟弟的病,她舍弃身名去借钱,为此不知遭受过多少奚落和白眼,而且还放弃了去许多知名大学深造的机会,选择了本省的湖南科技大学。而进入大学的她丝毫没有松懈,甚至把体弱多病的弟弟也接来了学校。为了还债,她做了七份兼职,凌晨便起床送报;而家境贫寒的她,竟为灾区捐赠了一千元――她的奖学金。

承担,是勇敢,是感动,是用生命绘成的水墨丹青。何平用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何为承担,何为孝顺,及何为承担又何为孝顺。而面对挫折,面对坎坷,何平已经不再畏惧,泪已经在七八岁时流完了,剩下的日子,再艰苦,再困难,也要笑着,笑出阳光和温暖,挺过去,走出低谷,走过烦恼,或许前面就是阳光,就是最美丽的彩虹。而何平用双手拨开了乌云,为自己,为家人打造出了一片蔚蓝天空。

老鹰需要经过跌落之苦,才能翱翔蓝天;梅花需要饱经风霜,才能一枝独秀;鲤鱼需要次次掉落,才能跃过龙门。也只有次次拼搏,经过此次磨砺,才能赢得最后的美好。

最后,向日葵用她的乐观照亮了她的一片天地。

篇11:《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名字叫做《向日葵女孩》。本部影片主要是讲述了一个叫何平的女孩的故事。

何平出生在一个并不宽裕的家庭,她的母亲有智力障碍,智商还不如一个几岁的小孩。所以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要承受同龄小孩子不需要承受的事情,比如她要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妈妈……她一路长大,受了很多苦,幸好有很多好心人帮助她。

虽然生活这么辛苦,但是何平在学习上从不放松,十分刻苦。从小学到高二,她一直是全年级第一。但上天却如此不公,她付出了巨大努力,明明可以非常成功,这时候她又遭遇了新的.不幸:她年幼的弟弟被检查出先天性心脏病,她爸爸也病倒了。

有个问题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厄运都跟她跑了?莫非她就像耶稣,历经苦难,是为了解救家人?

面对这么多的不幸,何平还是很顽强,没有被压垮,在政府、学校、老师、好心人的帮助下,她考上了大学,还清了债务,把家人都接到了长沙生活,弟弟也在湘雅附二医院做了免费的心脏病手术。

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这个故事很感人,也充满了激励。生活总是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一定要努力,成长自己,帮助他人!

篇12:《机器女孩》观后感

昨天下午上健康与体育课时,老师放了一部非常感人的影片,叫作《机器女孩》,老师放影片前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小天使,因为太急着到人间来报到,所以生出来时身体有些部位还没准备好,不像我们这么的健康。那时我心里好奇的想:为什么“机器女孩”会叫作“机器女孩”呢?她是机器人吗?

后来,我看了影片才知道,原来机器女孩叫姗姗,她因为脑性麻庳,导致全身无力,无法动弹,连一片饼干都拿不起来。虽然姗姗不会走路,可是她身边充满了温情,常常有很多人鼓励他,有时连从她家经过的人,也会主动帮助她,像卖面包的老板也会常常拿面包送给姗姗和。

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觉得好感动,因为姗姗后来到育幼院上复健课时,每走一步路都痛得掉眼泪,可是她不但没有因此放弃,还一边哭一边告诉自己说:“我要加油!”,真是感人!我想,我们不但身体健康,四肢健全,还能拥有温暖的家,和爱我们的家人,我们更应该要好好珍惜和家人一起渡过的时光,除此之外,当我们有能力时,也要付出我们的关怀,让温情充满我们的社会!

【丹麦女孩观后感】相关文章:

1.《机器女孩》观后感

2.向日葵女孩电影观后感

3.丹麦的优秀作文

4.丹麦留学简洁申请书

5.励志电影向日葵女孩观后感

6.《向日葵女孩》的观后感500字

7.电影《犹太女孩在上海》观后感400字

8.这个女孩

9.女孩辞职报告

10.解读丹麦留学优势、申请条件、材料

下载word文档
《丹麦女孩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