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
“猫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
这部片子是围绕二战展开的,它以揭露二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为主线,所要表现的主题就是人们对二战的反思。希望通过把战争对生命的践踏、对人的尊严的挑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展现出来,从而让人们能够意识到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以期望以此来达到唤醒人们捍卫和平的良知。
伴随影片第一个镜头的,就是这首升C小调夜曲。这是一段什么样的音乐呢?我想这是一段献给情人的音乐。坐在电台的钢琴前向全波兰献奏的钢琴家施皮尔曼,那一刻他也同样是穿越在肖邦的梦中吧。
施皮尔曼只是一个极具才华的波兰钢琴师,犹太人血统,他为波兰电视台演奏,可是他才刚刚起步的职业颠峰状态,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的恋爱,就被德军的炮火终结了。
梦被撕碎了。把梦撕碎的是把华沙电台炸得粉身碎骨的炮弹。从第一声爆炸开始,天堂就已经变成了地狱。
我的心也一次次被撕碎了。那个从隔离墙的墙洞中奋力想逃进犹太区的孩子,被活活打死在钢琴家的怀中。他的眼里除了能漫出泪花,还能怎么办呢?他抬头望着我,他无助的眼神中象临风的枯叶那样的无助,也穿透了我的眼,使我没有勇气正视。当他不小心把肩膀上的砖头撒在地上时,德国军官用皮鞭把他打倒在泥泞的地上。那皮鞭抽打的是全波兰最杰出的钢琴演奏家的身体啊,那一刻被玷污的是艺术,被抽打的是全人类追求美好境界的尊严的心。
最让我感动的画面就是钢琴家全家最后一次相聚的场面,那是全家人在等待前往集中营的车站广场一起分享一块指尖那么大的糖块。老父亲把小小的糖块分成了六份,我想,那大概是这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最后一次在人间来分享甜的滋味了。转眼之间,父母兄妹全部都被塞进了开往集中营的列车车厢。当钢琴家穿行在空无一人的华沙犹太人聚居区的街道上,他撕心裂肺地哭嚎着,为转眼间的人世转变生命无常,那种掩藏在命运背后的时空反覆。我知道,我明白,是那种心无所依的精神空白把一颗曾经是那样高贵和骄傲的心踩在泥泞中反复蹂躏。痛也就痛罢了,为什么无辜的生命可以这样轻易地以这种比草芥还不如的方式从充满爱的怀抱里夺走?!没有尊严,没有亲人,没有食物,没有安全,这样的世界不是地狱又是什么?!而这个人间的地狱是谁造成的?不是外星球的邪恶力量,不是山崩海啸,而是那个比邻而居的曾经哺育出贝多芬,舒曼,海顿这样的一个崇拜古典音乐大师的民族啊!
施皮尔曼在影片之中,渺小身影背后是一副残败的废墟,那么一个深远的镜头,让我看到了后现代主义的世界末日。直到一个德国高级军官的出现,源着施皮尔曼苦心找寻来的罐头发出的声响。当德国军官见到眼前这位鲁滨逊式人物,当得知施皮尔曼是一位钢琴师的时候,他倾听了施皮尔曼的演奏。肖邦的叙事曲在德军军官和施皮尔曼之间展开了一场对话,施皮尔曼丧失希望的眼神,苍白的没有任何感情的面孔,修长的只有一个钢琴师才可能拥有的手指,轻轻的触动键盘,陌生和麻木的弹奏。渐渐的音乐传递着人性的力量,施皮尔曼忘记了战争,忘记了疾病和饥饿,忘记了懦弱,飞动的手指触动的每个音符,轻柔的、婉转的、激昂的、如诉如泣讲述着人类生存的意义。
之后,德国军官不断的给施皮尔曼提供食物,甚至于脱下自己的大衣交给这位曾经要被毁灭的犹太佬……
影片结束的时候,我们的钢琴家在交响乐队的陪伴下重新回到了他的钢琴面前。仍然是那首雄伟状阔的华丽大波兰舞曲,这一次他清清楚楚地触键,明明白白地挥洒。没有比波兰舞曲这样的曲式更适合表现波兰民族的性格了,这是肖邦的灵魂,这是钢琴家的灵魂,这是波兰民族的灵魂。不要让我们的钢琴家只能在空中挥舞他的手指,让肖邦在这个缺少爱和宁静的世界里复活吧。让他从镜子的边缘醒来,让他在黑色的钢琴前面坐下。让音乐的天使垂下他那些美妙的手指开始倾诉。渐渐地周围的一切开始暗淡下来,他的手指是他心灵的仆人,在黑键白键上,它们拂过。音乐雨流过我的发,我的额际。仿佛看到了黑色的弧形水面映着岸上闪亮的光影流泻的团团灯火。这时候才是真正的肖邦,用钢琴说话的肖邦,贴着泥土和雨水行走的肖邦……
恶魔已经不是恶魔了,受害者也没有了恨,影片就这样给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类生存意义的希望,主角都已经没有恨,我们还能说什么,音乐改变了施皮尔曼个人的命运,难道音乐真的可以改变整个人类的命运?
艺术的魔力让一个弱小的男子躲过了战争带来的原本无可逃匿的灾难,这个故事应可以让所有怀疑艺术魅力及价值的人得到了一定的慰藉。在真实的生活中,总会有尊重艺术的平凡人存在着,这样虚构的事实总是鼓舞人心的。
就让音乐去贯穿人类命运的始终吧!
篇2: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
影片的导演是著名的罗曼.波兰斯基。他的作品独树一帜,擅长在血腥中探索人性,在悬疑中制造浪漫,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大多都体现了他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恐惧感和神秘气息一直笼罩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这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二战时,波兰斯基被无情地卷入了时代的风暴,最终,他独自一人逃离波兰的集中营,幼小的身躯里锲着无法磨灭的阴影顽强地活了下来。这个两世为人、现今七十多岁的老人,在垂暮之际,回首往昔,开始直面自己童年的巨大伤痛。为了记忆中碎片似闪烁的烙印,为了六十多年前那场人类的劫难,波兰斯基推出了一部私人小说性质的集中营电影——【钢琴家】。
看过这部电影我发现,它的影像风格与波兰斯基一贯的黑色阴暗有所不同,反映战争残酷的电影,却用了较为明亮的色调。可正是这种明亮,反衬出战争所带来的那些残无人道德罪恶,使它们暴露于阳光之下,无可掩饰。就像另一部著名电影的名字,阳光下的罪恶。 影片的镜头清醒而体贴入微,近乎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冷酷的镜头中充斥着人性的温暖关怀。男主角阿德里安充满魅力的侧脸带着隐忍痛苦以及对生的渴望。镜头轻轻抚廖钢琴师忧郁的面庞,紧张关注着满街的尸首,冷静旁观生命在瞬间破碎。在这些镜头下缠绕着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流转着一幕幕真实的存在主义生死剧。比如”德国人让犹太人都要在袖子上戴一个六角星标志以易辨别,斯皮尔曼认为这是一种屈辱,他说:“我不戴。”很多人都这么说,可是他们最后只能妥协。再比如刚被赶到集中营的犹太人在德国士兵的皮鞭下奏起欢乐的乐曲,两眼含泪的跳着欢快的舞步。还有那个因残疾而无法向德国人起立鞠躬的老人,被连人带轮椅从楼上扔下捽死在路上。新年的夜晚,犹太苦力们挨了一顿皮鞭,理由是那帮德国兵在庆祝新年。而类似的场景在这部影片中比比皆是,战争中被压迫的人民,只能无奈的忍受痛苦,以求得一丝生的希望。生命显的脆弱不堪,前一刻还鲜活生动的表情瞬间便被凝固在了德国兵的枪下,毫无理由的,毫无迟疑的。
战争磨灭了人性,也摧毁了艺术。有人也许会说,战争往往也能够催生艺术。但是我总觉得艺术不仅仅是满足温饱之后才能被提上日程的东西,更是人性光辉的体现,是一种灵魂碰撞的产物。我始终相信艺术无国界。整个影片将大量屠杀史实的残酷毫无修饰的渗入人心,唯有开头和结尾清冷的包含复杂感情的钢琴声,可以给人疗伤般的抚慰。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正是开头和结尾,两次将影片带入高潮。影片刚开始,钢琴家正在波兰电台弹钢琴,他完全沉浸于优美的音乐之中。突然间,一声巨响破坏了他的演奏,电台遭到了德军的轰炸,他的指尖还在钢琴键上停留,他不愿意终止那首未完的曲子,可炮火也在继续,这一刻炸毁的是墙壁,下一刻可能就是他自己。在电台同事的崔促下, 他不得不停止录音,逃离了电台。这让我想到了《泰坦尼克号》,那些放弃逃生的乐师,他们奏响的不仅是他们认为高于生命的艺术,更像是所有遇难者的一支安魂曲。虽然二者的选择截然相反,但传达的同样是对生命的尊重。结尾时当主人公在废墟里为了打开一个罐头而被德国军官发现时显得如此卑微,也许是为了活命,或者说当时的情况根本别无选择,他战战兢兢的顺从了军官的要求。。阳光洒在钢琴家的脸上,慢慢的,音乐随着指尖流动释放出压抑长久的感情,画面如么的唯美,可是摆放在钢琴上的那个罐头显得那么突兀,猝不及防的打入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波兰斯基保证了这电影的真。每处都如此。无从道,只举小细节——炮弹炸落,主角有个当场耳鸣的音效。影片在结尾打上字幕说明了那个德国军官的名字,沦为俄国战俘,死于俄国,1952年。
那,或许是波兰斯基对自己刻入生命的那段记忆的一份郑重的祭奠吧。
篇3:励志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
只因《海上钢琴师》是她推荐的,随即寻找打开,直接进入画面,二十分钟后,我在心里笑着说:这家伙,你怎么知道我会喜欢,居然不早告诉!是啊,展现在面前的,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分明就是一部浪漫而悠长的史诗,它不是看完之后的唏嘘叹息或捧腹大笑,它是直击灵魂的……
影片全部的情节是在一艘弗吉尼亚号的海船上一一展开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婴儿的他被船上的铲煤工在高等舱的餐厅里发现,被取了个长长的名字,因为当时是新世纪的第一天,所以1900就被铲煤工顺理成章地加在了他的名字里,于是,他就叫1900了。从此后,1900在船上度过了他的一生,一辈子都没有下过弗吉尼亚号。
八岁时,船上的人们无意间听到一段奇妙的音乐,一个天才钢琴家诞生了,他就是1900。他的曲子从来没有章法,就如他的内心世界一样,根本不存在什么规则,标准之类的东西,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妈妈”,不知道除海上以外的任何市井之事,但他知道音乐,他演奏的简直是仙乐。别人无法进入他的世界,而他却可以“看”到遥远的城市,看到那里的大雾,松涛,甚至行走着的人们的表情,他用自己独有的内心世界感知一切,他以音乐的形式传递,抒发。他的乐曲是天籁,一如他的灵魂样纯洁,干净。别人也曾劝他下船,甚至也有爱情的火花在他心中微燃,但终究没有与这些相融。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生命是在船上,在大海上。
三十多年来,他以自己的方式感知和传递着他内心的安静,清明和洁净,这是一个何等的境界,这是一个何等的向往。当时无论是下等的工人,黑人,还是贵族白人都向往自由,向往美好的生活,而影片中多次以幻觉的形式出现的美国自由女神,和1900的音乐也正契合了这样一种向往和追求,我把它解读为一种灵魂的诉求。
尘世间的人们,每每被俗务俗事所困所缠,常常逃不出自己编织的种.种藩篱,然而,这些东西与一个博大的胸怀,与天地之宽广比起来算的了什么。许多的人,许多的我们身边我们周围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往往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他们在用最原始最本初的内心书写者人生,他们朴素恬淡,但他们,富有。就像1900一样,战争也好,诱惑也罢,似乎与他都没有任何关系,他只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世界神奇浪漫。他的世界恬淡安宁,这就够了。
篇4:励志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
“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当1900徘徊在梦想与现实之间时,他以这样的选择告诉观众人生的意义绝不是取决于生命的长度。也许人们需要通过戏剧来得到惊喜,来感受悲伤,来体会感动,托纳托雷导演也正是利用了观众的这一心理巧妙地塑造了海上钢琴师1900这一悲情人物。
1900的朴实,儒雅,洗尽铅华在这个时代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人们似乎能够在这种纯诚、洁白的单纯背后找到久违的遗憾,就让眼泪尽情地洗礼早已失落在物质和世俗背后的那片纯情森林。在1900抑郁的眉宇间,在舒缓阴凉的背景音乐当中,那种无处不在的沧桑与孤独慢慢的侵蚀你的内心,让你在黑暗中无处可逃。然而最后,镜头中的Max在街道的尽头消失,无论是现实还是虚幻,影片在孤独平淡的音乐声中结束,1900也只能作为一个故事,活在Max和观众的幻想当中。或许他不该属于这个浮华的岁月,这个渴求的时代,一个没有出生证明本来就不复存在的角色,赋予观众无穷的想象空间,最终也为影片的孤独落寞打上了长长的省略号。
当一个鲜活的生命赋予了情感与奇迹之后,便开始渲染出让观众共鸣的氛围。不经世事却又洞穿一切的1900,用善良的微笑,倔强的生活态度,演绎了不懈的追求。他的生命中只有自己喜爱的钢琴,永远懵懂迷茫的爱情,和那看不清的未来:“陆地?陆地对我来说是一艘太大的船,一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长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种我不会创作的音乐。”生于船或许并不意味着要死于船,但1900却全然固执己见,让观众含泪离席,却似乎在劝慰世人:找到自己真正的所属吧,人生如此短暂!
琴键是有尽头的,然而人生是没有尽头的,当1900极度挣扎着说出:“Theend?Please?You please just show me where itends?”的时候,似乎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未来,却又不能看见自己的未来,于是无边的寂寞和惆怅悠然而生,让开始的期待变成同情,到最后也由衷的支持1900的选择,就让他与维珍尼亚号一起埋在没有尽头的大海吧,这或许比选择一个女人,一间屋子,一块地或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更能诠释生命的意义。
这部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电影里,1900始终没有踏上陆地,却坦然面对了自己的真实。影片的最后,1900和Max的那段谈话引出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海上钢琴师》和维珍尼亚号油轮一样,既载人也载梦想,电影从音乐声中来,也从音乐声中去,就像1900凄美的生命一样。在人生这部没有剧本的戏剧中,你愿意为美好付出多大的代价呢?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600字
【钢琴师电影读后感600字】相关文章:
1.钢琴师电影观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