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2024-05-04 07:38: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ubufeny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篇1: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昆虫记》中的《螳螂捕食》,我觉得昆虫的世界可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呀,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

螳螂外表看起来仪表堂堂,小小的嘴巴,三角形的头,绿绿的前爪,又细又长的后腿,其实这样全身的绿色是为了伪装在树叶上,一有昆虫经过,便跳出来把猎物吃了。它吃猎物时先从颈部开刀,一只前爪将钩获的活食拦腰握住。与此同时,另一只前爪按在头部,致使颈脖背面的结合部分裂开一条缝。

这螳螂连比自己还大的灰蝗虫,都能轻而易举地把他杀死,更何况细光蛛,王冠蛛呢。凶猛的螳螂躲在白面鼕斯下面,就能轻易干掉它了。

昆虫世界中的螳螂看起来一点也不凶猛,其实是暗藏杀机,千万不能以外貌来看昆虫哦!

篇2: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

《昆虫记》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个讨人厌(至少我是那么觉得)的六条腿的小家伙们的故事记录了下来。这本书似乎有了魔术师的魔法,把那些书本上枯燥的昆虫知识变得无比有趣,而法布尔就是那个神奇的魔术师。然而在这神奇的魔术背后,《昆虫记》是法布尔一生的心血,是法布尔花了40多年完成的作品。昆虫记里充满了妙趣横生的昆虫故事和卓越的动物心理学研究成果。这个神奇的魔术师用充满感情的美妙的文学笔调,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神奇的昆虫世界,揭示了昆虫世界的奥秘。

在《昆虫记》当中,每个小虫子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能像人类一样生活,他们拥有了喜怒哀乐,他们能向人类一样恋爱繁殖,他们也能为了生存而勾心斗角,为了猎物采取了残忍的`手段。他们是活的!不再只是百科全书上一张张不会动的彩图,也不是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标本,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化石,在法布尔的手中这些小东西是会动的,他们不仅能动,还能跑、能飞、能爬。

《昆虫记》当中还记载了许多别的昆虫图书上没有的东西,比如《萤火虫》一章,法布尔告诉了我们萤火虫虽然是个人见人爱的小东西但是它也是一个最小最小的食肉动物,是猎取野味的老手,而且手法还相当的狠毒。法布尔就是这样一人性化的文笔真实地记录了昆虫的习性、本能、劳动、生育、死亡等等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昆虫记》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以散文化的轻松语言记录了昆虫们的生活。

篇3:昆虫记螳螂捕食主要内容

1、抗旱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2、以抗旱防汛信息化,带动抗旱防汛现代化。

3、科学抗灾技术抗旱,种植业绝收养殖业来挑。

4、众志成城抗旱灾,真抓实干谋发展。

5、发展生态节水养殖,既无污染效益又高。

6、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抗旱防汛工作的前提。

7、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抗旱防汛的义务。

8、天再旱、地再干,特种养殖来翻番。

9、坚持科学规划,加快抗旱防汛工程设施建设。

10、加强抗旱防汛能力建设,提高防汛抗旱服务水平。

11、公民、法人有保护抗旱防汛设施的义务。

12、干不怕,旱不怕,水产畜牧充老大。

13、提高抗旱防汛服务社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14、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

15、坚持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综合防控、群防群控,全力做好抗旱防汛工作。

16、公民在抗旱防汛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17、发展生态养殖,省水省料又省工。

18、天灾大旱,林下养殖最灿烂。

19、推进防汛抗旱“两个转变”,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20、抗旱防汛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篇4:昆虫记螳螂捕食主要内容

1、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

2、不怕苦,不怕累,携手同心,共度难关。

3、大灾面前有大爱,大水无情人间有情。

4、发展水利要靠法制。

5、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的基本依据。

6、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及分级分部门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7、防汛防台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8、防汛抗洪,人人有责。

9、防汛抗洪,心系百姓。

10、防汛抗洪是全民的义务。

11、防汛抗台,人人有责。

12、防汛无小事,责任大如天。

13、搞好堤防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14、公民、法人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的`义务。

15、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16、公民在防汛防台抗旱中依法享有知情权、获得救助权和获得救济权。

17、共产党员要始终站在抗洪抢险的前列。

18、过去的风浪,不是为了今天的悲伤。

19、洪水无情人有情。

20、加强防汛防台监测预报系统建设,提高洪涝台旱灾监测能力。

21、加强河道管理,确保河道畅通。

22、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23、加强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24、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

25、加强水政监察,强化水利执法。

26、加强行洪区防疫工作,保障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27、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防台工程设施建设。

28、讲政治、讲奉献、舍局部、顾全局。

29、禁止围湖造田、围垦河流。

30、禁止在河道内违章开采砂石。

篇5:昆虫记螳螂捕食主要内容

1、以人为本,立足基层,科学预防,努力构建全民防台风体系。

2、提高全民防灾意识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提。

3、依法防汛防台,积极构建平安义乌。

4、依法防台科学防台全民防台。

5、加强洪水管理,保障防洪安全。

6、公民有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的义务。

7、依法防汛防台,构建平安椒江。

8、自觉执行防汛防台人员转移指令。

9、防汛减灾,全民参与。

10、防汛责任重于泰山,人民群众利益高于一切。

11、干部撸腿、群众下水、领导走在前、万事都不难。

12、狠抓工程建设,夯实防汛保安基础。

13、弘扬抗洪精神,全力搞好防汛工作。

14、积极推进防洪防汛的法制化、社会化进程。

15、加大水文投入和维护,提高预测预警水平。

16、加快在建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17、加强防汛现代化建设,提高防汛工作效率。

18、加强防汛宣传,提高全民自防意识。

19、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安全责任和防范意识。

20、开创新世纪防汛抗洪工作新局面。

21、坚持科学规划,加快防汛工程设施建设。

22、建立基层防汛组织体系,提高基层防汛减灾水平。

23、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机构,完善落实防汛责任制。

24、讲政治、讲奉献、舍局部、顾全局。

25、军民团结如一人,誓看天下谁能敌。

篇6:螳螂捕食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昆虫记里面的螳螂捕食这个故事,通过看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螳螂的一些知识,比如:螳螂是不管在白天还是夜晚,都出来活动。有一次我发现螳螂在吃蝗虫的时候,是先挥舞着大刀的,等蝗虫过来时,一下逮住。吃的时候先吃头,要是很饿,就全吃,要是不是很饿,就光吃头。我还知道在那产卵,是在树枝产卵的,螳螂在卵上弄一些泡沫,干了以后,就可以保护卵了……

看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螳螂的有关知识,还让我知道了读书是很快乐的`,要是没有了书,我们就学不到知识,要是我们读了书就学到了知识,我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篇7:螳螂捕食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螳螂是一个舞蹈家和秘密杀手。我是从这一段了解的:螳螂生来就有一副优美,高雅的身材。不但是这样,它还有一个奇特的东西,那就是长在它前脚上的那对具杀伤力,而且富有攻击性的冲杀和防御的武器。而它这样的身材与它这对武器的差别,实在是太大,太显明了,简直使人不敢相信,它是一种温柔而残酷的小动物。

这些小世界里的奥秘和千年古迷都要我们去解开,所以我们应该好好读书将来才可以真正可以解开这些千年之谜。

篇8:昆虫记螳螂读后感

看了《昆虫记》深有感触。

它的作者法布尔,他是19世纪末的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部作品是不朽的世界名著。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这个地球上最旺盛的家族。虽然身体迷你,却有着奇妙的习性和特别的生机。我从小喜爱动物,尤其是昆虫,跟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法布尔这个“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眼睛,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昆虫的生活方式和习性特征。这些昆虫成千上万的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是成功的生存者。但是人们总是发现大动物的特别,却观察不到小昆虫的奇异。其实从湿漉漉的热带雨林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从不起眼的水塘到地下黑暗的洞穴,你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六脚族的身影,他们是不容轻视的。

六千五百年前他们与恐龙共存,现在恐龙都远远的成为了历史,而他们顽强的生存下来一直到至今,并繁衍成世界最大的家族。如果地球被核弹轰炸,世界受到核污染,那能存活的可能也就只剩昆虫了。他们强大的生命力是不能忽视的。也许昆虫在人们眼里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不值一提的。牛和羊因为种种原因死了,它们的主人,也许会为之动容而哭泣,可没有听说过谁踩死了几只蚂蚁而伤心的。但是通过法布尔生动具体的描写,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王国,也因此知道了昆虫这些弱小的生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命是美好的,说明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和热爱。由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作者处处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也因此给这部描写昆虫生活的科学着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以微小生命为主角的书成为了人类获得知识、美感、趣味和思想的鸿篇巨作。啊,昆虫,生命!

篇9:昆虫记螳螂读后感

当我读完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后,在描写螳螂的著作里,深知法布尔是由螳螂的捕食―爱情―巢―孵化多方面来为读者讲述螳螂的生活习性。

当读到这一段时,不禁令我大吃一惊:“雌雄螳螂交合的当天,最迟不过第二天,雌雄螳螂就把雄螳螂抓住了,按照它的惯例,先从脖子咬起,然后再慢悠悠的享用,最后吃得只剩下翅膀,连骨头都不剩一点。这可真是一种十分反常的嗜好!”从这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出雌螳螂是多么的残忍,也突出了螳螂何种粗野的习性是多么令人毛骨悚然!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先写蟹蛛的厉害之处,再把蟹蛛和螳螂做成鲜明的对比,渲染文章气氛,为下文的螳螂战胜蟹蛛做铺垫,也烘托出了螳螂是第二类狩猎昆虫中的顶尖的杀手。

螳螂外表虽然披着一身绿衣裳,看起来很美丽,但现实中生性却残忍可怕,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看人不能光看外表。

篇10:昆虫记之螳螂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昆虫记》里的《螳螂》篇。真没想到,看似温和的螳螂,竟然是一种极其凶猛的小昆虫,连众多昆虫惧怕的蜘蛛也不是它的对手。更让我惊奇的是,它虽然比人小无数倍,但一旦有人去捉它,它会自我保护,原本以为很顺利的人都会被它的“暗器”伤到了手。螳螂这种凶狠的小生物,我原本以为它只会吃别的昆虫,看了《昆虫记》以后我才知道,它竟连自己的同类也吃!!!而且吃的时候跟吃蝗虫、蚱蜢一模一样,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旁观的螳螂也没有一个上去阻拦,反而跃跃欲试,一旦有机会,它们也会做同样的事。螳螂尽管很凶猛,但它们在还没孵化或孵化没多久的时候,却很容易受蚂蚁、蜥蜴、野蜂等天敌的伤害。真是“有所长则必有所短啊!”()

篇11:高中昆虫记螳螂的读后感

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使我十分的着迷,原来昆虫世界有这么多的奥秘,我知道了:蝉是怎样脱壳的;屎壳螂是如何滚粪球的;蚂蚁是怎样去吃蚜虫的分泌物的等等。

《昆虫记》里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讲讲螳螂的,使我对螳螂这种昆虫有了全新的认识。古人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螳螂却是个强者。

首先,螳螂很聪明。它筑的巢穴洞口都是朝南的,这样便于卵宝宝们吸收阳光,快快成长。而且,螳螂妈妈会把卵放在最接近洞口的地方,便于螳螂宝宝能够快速地离开巢穴,离开生死线。

其次,螳螂很勇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任何昆虫甚至是个头比自己大得多的灰蝗虫,它也毫不畏惧,勇敢战斗,直到吃掉对方。

最后,螳螂还是个生态平衡系统的扞卫者。刚出生的小螳螂一律成了蚂蚁、壁虎、野蜂等动物营养美餐,为他们的成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母螳螂产卵上千,最终只能存活一到两只,所以,年复一年,螳螂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

了解了螳螂之后,让我感触很深。我们人类既要学习螳螂的聪明、勇敢,更要向螳螂学习,做一个对自然环境有用的人,而不是破坏生态平衡的人。我们要保护绿化,爱惜水源,而不能乱砍乱伐,人为地去破坏坏境。

篇12:高中昆虫记螳螂的读后感

看了《昆虫记》深有感触。

它的作者法布尔,他是19世纪末的`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和文学家,他的这部作品是不朽的世界名著。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昆虫,这个地球上最旺盛的家族。虽然身体迷你,却有着奇妙的习性和特别的生机。我从小喜爱动物,尤其是昆虫,跟它们有着特殊的感情。通过法布尔这个“无与伦比的观察家”的眼睛,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昆虫的生活方式和习性特征。这些昆虫成千上万的生活在我们周围,他们是成功的'生存者。但是人们总是发现大动物的特别,却观察不到小昆虫的奇异。其实从湿漉漉的热带雨林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从不起眼的水塘到地下黑暗的洞穴,你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六脚族的身影,他们是不容轻视的。

六千五百年前他们与恐龙共存,现在恐龙都远远的成为了历史,而他们顽强的生存下来一直到至今,并繁衍成世界最大的家族。如果地球被核弹轰炸,世界受到核污染,那能存活的可能也就只剩昆虫了。他们强大的生命力是不能忽视的。也许昆虫在人们眼里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不值一提的。牛和羊因为种种原因死了,它们的主人,也许会为之动容而哭泣,可没有听说过谁踩死了几只蚂蚁而伤心的。但是通过法布尔生动具体的描写,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王国,也因此知道了昆虫这些弱小的生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命是美好的,说明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和热爱。由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作者处处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也因此给这部描写昆虫生活的科学著作注入了灵魂,使这部以微小生命为主角的书成为了人类获得知识、美感、趣味和思想的鸿篇巨作。啊,昆虫,生命!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相关文章:

1.螳螂捕食作文600字

2.昆虫记螳螂的读书笔记

3.昆虫记螳螂读书心得68字

4.读后感昆虫记

5.昆虫记 读后感

6.昆虫记读后感200字

7.昆虫记读后感600

8.400字读后感昆虫记

9.中小学生昆虫记读后感

10.昆虫记蟋蟀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昆虫记螳螂捕食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