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
“美丽速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篇1:《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
如果没有读书群的推荐,忙忙书海中我应该遇不到这本书,那么我对中国神话的理解仍旧停留在“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这些简单的民间故事层面上。这本书的作者以简单幽默的文字风格,思路清晰的讲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尧舜禅让到夏商周,出现了诸神及他们发生的故事。原来人和神的渊源那么深,而且中国的神一点也不比希腊神话中的神少。
读过这本书,发现中国的神太多了,而且都与人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神时时都能遇见:厨房里有灶神,大门上有门神,屋后的树林里有树神,门前的水井里有井神……过年的时候再贴这些各路神仙,和孩子一起聊聊这些神的渊源,也可以增添些过年的气氛吧。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华夏文明”,通过追述先人的故事,对于这些词语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如“劳燕分飞”、“秋后问斩”、“点将台”等这些词语的典故可以追述到千年之前的历史。
作者在序中写到“读懂了历史,无论走在天涯海角,还是异国他乡,只要一个成语、一个地名或者人名,立刻就会得到会心的微笑和心灵深处强烈的共鸣。”所以,历史是一条回家的捷径。
篇2:《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
易中天说中国的神都是人死后封的,仙和佛可以由活人修炼而成。但如果从申赋渔《诸神的踪迹》来看,中国诸神却承载着中国文化的根源。
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神多。“人间有神,山水间有神,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都有神做代言人。”盘古和女娲共同扮演了上帝的职责:天文学家所述的“宇宙大爆炸”是由盘古实现的,造人则由女娲娘娘负责。
天皇伏羲氏造八卦、地皇神农氏尝百草、人皇轩辕氏战蚩尤,成就了天地人三皇。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沉淀了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
风后拜相,力牧拜将,仓颉造字泣鬼神,隶首造算数,大挠造甲子,歧伯对《内经》,伶伦定五音,嫘祖做衣裳,神荼郁垒守鬼门,成就了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天地本相通,颛顼断天梯。自此称天子,地域分九州。兖冀青徐扬,豫荆雍和梁。从此定出了东西南北中五帝。东方天帝伏羲氏,南方天帝神农氏,中央天帝轩辕氏,西方天帝是少昊,北方天帝是颛顼。即使后来的帝喾高辛氏随被列入人间的五帝,但却不能位列仙班了。
中华文明前期基本是一种半人半神社会,颛顼之前更多是神的风采,颛顼断天梯之后,人的份额逐渐加重,从禅让制,一步一个脚印,走过了家天下,走向了封建制,走到了今天的人民共和国。
《诸神的踪迹》不仅仅讲远古时代的神人,也讲夏商周的历史。我们之前学的历史更多可考的是春秋诸子百家之后,民国时期甲骨文的发现才把中华文明的历史定位于夏商周。
大禹把天下禅让给皋陶,但皋陶死了。他又把天下让给益,但大禹把之子启却认为自己父亲治水打下的天下不能拱手让人,于是杀死了益。“益干启位,启杀之”。到底是谁夺了谁的位置,一个“干”字,意味深长。
家天下制度只看血缘,不问贤愚,出现昏君势所难免。启的儿子太康就是第一个昏君。太康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政,当年射日的后羿的后代也叫后羿,趁机攻破了京城斟鄩,天下诸侯推举仲康继位,但还是被后羿打败,客死他乡。后羿先立仲康之子相为王,“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很快自己称王了。但后羿也是昏君,任用小人寒淖。寒淖趁机杀死后羿和他的儿子,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子,派儿子追杀相。读后感·像很多经典故事一样,相被杀死了,但相怀孕的妻子却逃跑了,生下来遗腹子少康。少康是一个有志青年,用计谋杀死了寒淖,登上了帝位。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战乱将近百年。直到少康的儿子杼经过多年征战,平定了天下,华夏才慢慢成了中国的代名词。夏朝定下的历法就是夏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
夏桀是夏朝的末代皇帝,宠信绝代美女妺喜,修建酒池,荒淫无度。后来从战争中又劫掠两个美女琬和琰,反而冷淡了妺喜。夏桀自称为太阳,百姓苦不堪言,民间传送着“是日何日丧?予与女皆亡”的歌谣。大臣关龙逄看到夏朝危在旦夕,苦苦劝谏夏桀,但昏庸的夏桀反而把关龙逄杀了。商国的国君汤是以为仁德之君,“网开一面”的成语最能提现他的仁德。商汤在名相伊尹的辅佐下用武力消灭了夏朝,建立了第二个中国封建王朝商。
商朝的盘庚迁都,武丁中兴,商纣宠爱妲己,害死比干,文王被囚羑里演绎《周易》,姜子牙钓鱼,武王伐纣,由于《封神演义》而为大家熟知,我就不再赘述了。总感觉夏桀和商纣有太多的相似。作者:李鹏辉
篇3:《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
那些神话,成为了最初认识你的星空。
依然记得儿时最早听到的神话故事便是嫦娥奔月了,那时候,总会等月亮最大最圆的时刻趴在床边对着她指指点点;仿佛下一秒嫦娥就会对着我微笑。那些故事一边被讲述着,一边让我感动着。
盘古开天辟地,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和西方的神灵一样,我们的传说中的盘古诞生于天地混沌的时刻,当他醒来的时刻,黑压压的一片。他伸展着手脚,周围便得到扩张。他日复一日生长,天和地渐渐有了雏形。他手举天,脚踏地。天和地在他的支撑下逐渐拉开了距离,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他用尽自己的全力,终于倒下了。他的身体、躯干,都化为了能见到的星辰宇宙、山川河流。
女娲补天
当天地而生,缺乏的便是生灵,女娲造人便是古人对于人类起源的幻想。她觉得尘世间太过沉闷,便依着自己的样子造了些人出来。人类便开始在盘古躯干化为的大地上生存、繁衍。但是,那个神人共存的传说中,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不周山的倒塌引起了惊天洪水,人们四散逃亡。女娲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遭罪就炼石补天。最后疲倦地睡去。
他们是上古的神灵,为东方幻想开了一扇门。天地、人神,都在这世间共同生活。东方的神灵起先并未高高在上,人们总是能和他们进行沟通。这就是东方人身上总会带有灵性的缘故吧。
女娲补好天之后,人们繁衍不息,在这富饶的土地上。他们尽情地生活着。越来越多的部落,各式各样的能人。可人毕竟是凡人,总会生病、发生意外。神农氏尝百草便是发生在这个时刻的故事。山间万物,皆有灵性。他走遍群山,只为知晓身边植物的药性。那些知名的、不知名的植物在他的一次又一次尝试中被编纂、被整理。他尝遍百草,为的是天下民生。最终,他尝到了断肠草——这毒性剧烈的植物,合上了双眼。他的足迹走遍了周围的山水,他的肠胃经历万般蹂躏,只为黎民不再痛苦。他成为了三皇的一员,历代受着人们的敬仰。
人们战胜了病痛,懂得生活。分散而居的人们逐渐移居在一起,形成大大小小的部落。黄帝、炎帝、蚩尤,成为了力量最为壮大的三个部落。天下统一的局势如弓上的劲弦,一触即发。终于,蚩尤和黄帝、炎帝发生了战争。双方皆有众多特异之士参站。蚩尤的部落起先占有优势,然而天道存在万人心中。黄帝得到了神明的帮助,指南针等众多的发明应运而生,一一破解蚩尤的战场法门。战事得到逆转,黄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他和炎帝结成一个部落。自此,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神龙遨游
龙的故事,穿插在这些神话之中,没人知晓龙的来源,也没人知晓龙的去处。他能腾云驾雾、直冲云霄,又能深入海底、翻江倒水;他可一日行千里,与蚩尤大战,又可生九子,各具神态。他是中国故事的一个缩影,却又是民族精神的一个图腾。他是人们心中的神物,却又是那么触手可及的倒影。他的显现,总会有大吉,他被视为祥瑞的征兆。
或许,他是盘古的化身,或许他是女娲的精神,再或许他是神明赐给华夏民族的守卫神。他在之地,祥瑞不断。
虽不见其身,但深知其名。他活在每个华夏儿女的心中。就像这些故事,当你仰望星空,那或是盘古的须发,或是女娲的宝石,月亮上的嫦娥在翩翩起舞,神龙在每个人心中翻腾。我们爱着这些故事,就像我们爱着这个民族。我们是龙的传人,那些故事是最初了解她的炫目星空!
篇4:《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
寒假里我阅读了《诸神的踪迹》这本书,它我知道神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之一,瑰丽丰富的神话故事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窗口。诸神的踪迹这本书主要从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开始讲起,依照时间顺序讲述一个又一个神话故事,一直介绍到周朝。
盘古的各个部位化成了世界万物,如果不是他,我们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美丽的世界!而那位神女--女娲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我们,若不是她,我们可能根本就不会存在!不过到最后他们被累死了。之前我们生病了就只能在痛苦中等死,可后来“神农”为我们去山上寻找、辨别和尝试草药。他每咀嚼一根草都是一种冒险。苦涩、麻辣、疼痛、也有甘甜。最后找到了能治百病的草药,终于他吃到了一种剧毒的草--断肠草,死了。我很喜欢这些神民,他们都为民造福,舍自为人,非常伟大!
自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到三皇五帝、夏商周,再到唐宋元明清,在历史的时间轴轮下,你的善恶、对错、美丑,对社会,对世界,乃至对宇宙,犹如一颗小石子丢进大海,翻不起一丁点浪花,能够影响的就只有你自己,你的家庭,剩下的都将是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除非你有足够的力量来改天换地,影响历史进程。
天道是无情的,也是至公的,他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律,不会因个人的善恶、对错、美丑来改变,在大势之下,一切皆可流产、被毁灭;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未必准确;活好自己,给自己一个最好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主要的。你的道德坚持,自我规范,在利益面前,都是悬空的;因为,在利益面前,你在坚持的时候,别人没有,你的后背就是送给别人插刀的机会,所以在自己强大之前,你的高底线,你的自我约束,都有可能是错误的选择,一切等你有了足够的底气之后,再来详谈你的仁慈、你的善良、你的公平、你的公正、你的道德底线等。
读完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中国人的历史。读懂了历史,我们的生命就延展了五千年!常怀慈悲心,当用霹雳手。无论从管理的角度,还是为人的方式,都需要有泰山蹦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心态,以此来思考你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碰到的善恶、对错、美丑,不怕、不喜、不恨,你才能不后悔。
【《诸神的踪迹》读书心得精选】相关文章:
3.目送读书心得精选
6.教师读书心得精选
10.茶花女读书心得精选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