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卜算子》有感
“派反的迷又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读《卜算子》有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读《卜算子》有感,希望大家喜欢!
篇1: 读《卜算子》有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缺月总代表着悲,总带上些许不圆满、不甘心。苏轼总碰到很多次缺月,“乌台诗案”是他最大的一次见到的缺月吧,众臣排挤,朋友不理,亲人无奈,在一次次残忍的打、骂中,在求助朋友而无一回复时,在皇帝案牍上参奏越来越多时,他才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每个人都会寂寞,但苏轼的却不同,我们的寂寞是心里空虚,心头压抑,一种情绪,一种自然而然想靠近温暖的心里,可苏轼的寂寞关乎国运,关乎仕途,承载着一种压重,所以他是孤鸿,他会绕树徘徊,会听到夜静脚伐,会青衫长衣立于天地,蹙眉展望,找不到朝阳的方向,好似,朝阳不要他,朝廷不容他,连离南昌十里都忍不下他的一声叹息,所以他来到了岭南。他想家,念亲人,思朋友,可转念又念出“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可安?怎可安!周身瘴气,生人异语,就连春往朔方的大雁也不会停下来看一眼。“有恨无人省”,无人懂他,他寂寞,他孤独,可沙洲冷。他独自走来走去,想归期。
风雨遥遥迢迢路,千里江山之外。
他是大词人,是风流至今的人,是至今成千上万的人争相模仿的人,可他同时,也是被枷锁扣住了手脚,束缚了前程的人,牢房的污浊空气包围住了他,顺着动脉的方向顺流而上,撕开心口的位置,灌满四个心房,于是,他开始吐气,吐出千百年的豪情、愤懑、清冷、旷达、孤寂与哲理!
篇2: 读《卜算子》有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月皎洁,但终为残月,必不圆满。有几人能领东坡之孤苦。我想,为数必极少。
“乌台诗案”**乍起,他,高唱“大江东去”,但仍被贬黄州。雪,自飘零,晕着他的两鬓,眉眼间荡着无尽的失意,似潮水裹挟而来。只能叹周公“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我懂,我心自明了。
一个人,常散步于小雨微微润湿的林间小道。不是悠闲地赏景,只因考场失利。试卷上是条条红线,交织着我的无奈。那些胜利者们,脸上是笑靥,而我,唯有泪千行;雨,滴于他们的脸颊,是甘霖,而于我,是洪水猛兽;风自他们身旁而过,是春风,于我,是朔风。我在悲伤、无奈的苦海里挣扎,望不到尽头,走不到出口。风,尽情地舞着,但与我无关。
幸而,孤鸿自天际掠过,我望见了他,苏轼,指腹摩挲着书本,嗅着墨香,穿越千年的感觉,依旧清晰。再续《卜算子》,我突发觉,我竟没有领会他的心境。
“乌台诗案”的凄风苦雨,并未压倒他。被贬黄州,也并未让他绝望。他依旧是他,“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他,是乐观的他;“大江东去,浪淘尽”是他,是豪迈的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亦是他,是清高自洁的他。风雨来临之前,勇敢接受的是他!风雨中,高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是他!此时此刻,我终明了。
困难并不可畏,只需一颗勇敢的心凛然面对;挫折并不可畏,只需一颗乐观的心笑着面对;洪流并不可畏,只需一颗自信的心高唱我便是我。
细细想来,生活之例比比皆是。袁隆平不惧文化革命的可怕,终研制杂交水稻;居里夫人不惧放射物的可怕,终发现了镭……
此番细想,心中一片释然。风拂过、雨落下、孤鸿鸣,前路不再迷茫,只因那首词教会了我自信、乐观、坚强,只因他让我成长。
一路上,只轻吟: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篇3:读陆游卜算子咏梅有感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哪怕全世界人都抛弃了我,我也对自己不离不弃,因为我也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题记
陆游,是坚定的抗金派,因而在仕途上不断遭受顽固派的污蔑与打击。虽然他未曾实现其破敌报国之心愿,但却未曾放弃,临终之时仍惦念着国家的统一。他的那首《卜算子61咏梅》让我深有感触。
那是一朵生长在恶劣环境中的梅花,无人观赏,人迹罕至。它在凄清的环境中独自开放,或许无人欣赏,或许无人采摘,又遭遇风雨如狼似虎般的侵袭,但身处逆境的它却不曾向磨难低头,即便落寞,即便无主,依然开放,黄昏的孤独、风雨的摧残又能如何?
相比,人是如此脆弱——仍清楚地记得,在成绩的风暴中,我被颠覆,随波沉浮;在体锻的击打下,我无力倒塌,听天任命!现在想想,我竟然连一朵花都不如……
在风雨中,梅花依旧能昂首挺胸,纵然冰雪交加,它未曾折眉,迎刃而上——因为它的梦想,因为它的执着!
或许全世界都放弃了它,但它不曾放弃自己。因为它不为世事所动,因为它坚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蓝天!
为了追求梦想,哪怕时光偷渡,哪怕容颜尽老;为了成就梦想,纵使无人观赏,也要傲然绽放!
哪怕黑云密布,我也能从中寻求光明;哪怕暴雨滂沱,我也能从中寻觅彩虹——因为是它让我明白“梅花香自苦寒来”;因为是它让我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因为是它让我知道“纵然全世界人都抛弃了我,我也要对自己不离不弃”!
篇4:读陆游卜算子咏梅有感
上阕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 它也的确还有 “ 愁”。从艺术手法说,写愁时作者没有用诗人、词人们那套惯用的比喻手法,把愁写得象这象那,而是用环境、时光和自然现象来烘托。况周颐说:“词有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此为高手。”(《蕙风词话》)就是说,词人描写这么多“景物”,是为了获得梅花的“神致”;“深于言情者,正在善于写景”( 田同之《西圃词说》)。上阕四句可说是“情景双绘”。让读者化一系列景物中感受到作者的特定环境下的心绪—— 愁!也让读者逐渐踏入作者的心境。这着实、妙!
下阕,托梅寄志。梅花,它开得最早。“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已);“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张谓)。是它迎来了春天。但它却“无意苦争春”。春天,百花怒放,争丽斗妍,而梅花却不去“苦争春”,凌寒先发,只有迎春报春的赤诚。“苦”者,抵死、拼命、尽力也。从侧面讽刺了群芳。梅花并非有意相争,即使“群芳”有“妒心”,那也是它们自己的事情,就“一任”它们去嫉妒吧。在这里,写物与写人,完全交织在一起了。草木无情,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其中却暗含着作者的不幸遭遇揭露了苟且偷安的那些人的.无耻行径。说“争春”,是暗喻人事; “ 妒”,则非草木所能有。这两句表现出陆游性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傲骨。
最后几句,把梅花的“独标高格”,再推进一层: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前句承上阕的寂寞无主、黄昏日落、风雨交侵等凄惨境遇。这句七个字四次顿挫:“ 零落”, 不堪雨骤风狂的摧残,梅花纷纷凋落了,这是第一层。落花委地,与泥水混杂,不辩何者是花,何者是泥了,这是第二层。从“碾”字,显示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的凄惨境遇,这是第三层。结果呢,梅花被摧残、被践踏而化作灰尘了。这是第四层。看,梅花的命运有多么悲惨,简直不堪入目令人不敢去想像。读者在此时已融入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情感中。但作者的目的决不是单为写梅花的悲惨遭遇,引起人们的同情;从写作手法上来说,仍是铺垫,是蓄势,是为了把下句的词意推上最高峰。虽说梅花凋落了,被践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尘灰了,请看,“只有香如故”,它那“别有韵致”的香味,却永远“如故”,仍然不屈服于寂寞无主、风雨交侵的威胁,只是尽自己之能,一丝一毫也不会改变。即使是凋落了,化为“尘”了,也要“香如故” 。
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正是“末句想见劲节”(卓人月《词统》)。而这“劲节”得以 “ 想见”,正是由于此词十分成功地运用比兴手法作者以梅花自喻,以梅花的自然代谢来形容自己。此时,已将梅花人格化。“咏梅”,实为表白自己的思想感情,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首咏梅的杰作。
篇5: 读《卜算子》的心得
当楚娘又一次穿戴上珠围翠绕的凤冠霞帔,却没有了十一年前的兴奋。她早已清楚,女孩的婚姻,只不过是父亲手中用来博弈的一个筹码。父亲兴师动众把自己从偃蹇懦弱的丈夫手中抢回来,目的只有一个,修正自己十一年前犯的自以为是、看人走眼的错误。然后,审时度势,在反复拨动算盘一样的脑袋以后,再把自己押在一支业已全线飘红的股票上。
坐在窗前,楚娘远离了鸡鸣狗叫、女哭儿闹的嘈杂,可心里并不因此获得平静,反而多出莫可名状的慌乱。那面打磨得锃亮的图纹绚丽的铜镜就摆在梳妆台上,楚娘却没一点要梳妆的心思。即便是楚娘相信铜镜里天生丽质的自己依然顾盼生辉,但她也无法抹去那令世上所有青春女子感到无比惊悚的天敌鱼尾纹。无情的寒岁冷月不可能不在她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上留下烙印,更何况十一年的辛劳操持、生儿育女,又怎能留得住一个女子的窈窕、灵丽呢?
屈指算来,从十五岁被父亲塞进花轿嫁给书生向滈,十九岁有了女儿阿奴,二十二岁有了儿子阿丰,到现在又将被父亲塞进花轿嫁给他人,自己应该有二十六岁了。徐良半老,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父亲就是再精于算计,自己也不可能像十一年前那样以女主人的身份嫁过去了。第二次的门当户对里,迎接她的只能是偏房姨太。如果说,以前的岁月是寒窑粗食,那以后的岁月将是忍气吞声。
铜镜本是父亲赔给自己的嫁妆,不能不说这里面满溢着父亲的爱。仿佛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是生了姑娘,父亲便要到集市买回一块青铜,然后不停地去打磨,直打磨到光鉴照人,然后镶嵌为镜。每次看到铜镜,楚娘心里总是泛起一股暖意。不管过去的岁月如何困苦不堪,楚娘从没有埋怨过自己的父亲。反而因为有父亲的这面铜镜,让她感到所有的岁月充满着温馨。
只是现在这份温馨化作了揪心的牵挂,铜镜是她临别时留给了七岁的女儿阿奴的`,怎么又回到了自己的梳妆台上?一定是父亲带去的家丁,从恐惧战栗的女儿手中强夺过来。楚娘已不敢去想象,当气势汹汹的家丁从女儿手中夺过铜镜时,女儿那惊恐万状的情景。此时此刻,如同有一万支利箭,齐刷刷向她心窝射来,更有一万把剪刀,在一节节剪着她的心。
慈母情怀从来就不会退缩,父亲可以把自己从丈夫身边拽走,却无法让自己的心片刻离开那一双儿女。至今,丰儿那歇斯底里的哭叫还清清楚楚的响在耳边,那一声声凄怆而绝望的“阿妈”喊声,就像是一个万斤重的石碾,反反复复碾压着自己早已破碎的心。
所幸,临走时楚娘带回了儿子丰儿四个月大时穿过的一双红布软鞋,那是她在月子中一针一线,千针万线为儿子亲手制作。如果那天不是父亲的高声训斥,家丁们的紧逼催促,她原想把那半箱子洗干净后收捡起来的一双儿女曾穿过的破衣烂衫、短鞋窄帽都带走。
楚娘明白,这一别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在往后的岁月里她只能从这些破衣烂衫、短鞋窄帽的气味中,重新回忆一双儿女的甜音萌态。
她想起来了,红布软鞋,连同自己临行时仓促收拾青色包袱,被父亲当做破烂叫家丁扔进了储物室。父亲高声嚷着:
“破烂,破烂,你就稀罕破烂。扔了去,看着添堵。”
楚娘不想正面顶撞强势的父亲,她没有那种勇气,也根本没有那种反抗的意识。而最关键的是楚娘认识到,阳奉阴违,有时可能留给自己更多的利用空间。
思念儿女的感情,就像是地底里运行的大火,谁又能熄灭得了?
储物室,那是她常和弟弟妹妹们做游戏的地方,轻车熟路,闭着眼睛她也能进去那来你想要的东西。
趁着一家院的人都在手忙脚乱的给自己备嫁妆,楚娘不费周折就拐进了储物室。她的包袱就搁在一堆杂物中,她迫不及待的捡起包袱,然后找一块平整的地方打开。
世界上就有许许多多的事情在刹那之间被彻底改变。的确,还在一分钟以前,不,应该是一秒钟以前。楚娘并反对父亲给他张罗的第二桩婚事。虽然她也牵挂着一双儿女,虽然她也留恋着曾经的青葱岁月,但还没有一股推力强大得足以让她从父亲的专制中勇敢突围。说白了,她毕竟只是个弱女子,千千万万当时中国弱女子当中的一个。十一年前如此,十一年后还如此。逆来顺受就像是肉里扎进了一根刺,找来针把它挑出来一样,轻描淡写。
改变就这样发生了。就在楚娘解开包袱的当儿。她看到一张既陌生而又熟悉的便条,低劣泛黄的纸质,微微带臭的墨迹味,陪着她度过了十一年;只是她不知道这张便条是丈夫什么时候塞进包袱的,也不知道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十一年,育有一女一儿,离别时却高袖双手,一语不发的冷漠男人,究竟会写下什么。
楚娘颤抖着双手打开了便条,那一刻,她的所有思维凝固不动。好长时间她僵立在哪里,只有两行清泪簌簌而下。丈夫在便条上的写的是一首《卜算子》的词。
篇6: 读《卜算子》的心得
休逞一灵心,争甚闲言语。十一年间并枕时,没个牵情处。
四岁学言儿,七岁娇痴女。说与傍人也断肠,你自思量取。
原来,丈夫早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挽留她。遗憾的只是自己没有早知道,没有站在丈夫的立场去理解他。
词分上下阕阙,阕阕都是情。上阕以十一年的耳鬓厮磨相留,下阕以痴儿娇女相留。语句虽然朴素,却句句说在了楚娘的心窝窝上。
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人脉,如果自己用笔烹调出来的菜肴不合主考官的口味,如果没有一定的运气,就算向滈握有生花妙笔,他也搏取不到他想要的功名。乖张的命运好像专喜欢跟向滈作对,任凭他才调绝高,任凭乡野四邻都怎样的充满期望,向滈还是一次次充满希望的去京城,又灰头土脸的从京城回来。京城的阳光照不到他的茅屋,浩荡皇恩也与他擦肩而过。于是,多愁善感的向滈在丈人的飞扬唾沫中,在乡人的冷言冷语中,在每况愈下的生活窘境中,更加沉默寡言起来,他除了手中那管弱笔,他还有什么?如果手中的这支不能给他挣来荣华富贵,他又用什么去养活妻子儿女呢?
人心非草木,更何况向滈偏是多情人。十一年的牛衣对泣,他对自己那勤劳美丽、任劳任怨、温柔贤惠的妻子,积攒的全是感激和愧疚。而对娇憨可人的一双儿女,除了亏欠,还是亏欠。
走吧,也许妻子回到娘家是目前最好安排。这种吃了上顿愁下顿,打开米缸空见底的日子妻子过够了。玉肤珠肌本应有锦衣玉食来润色,妻子不应该是粗衣恶食、日夜劳作的村妇。
在咄咄逼人的岳父面前,向滈理屈词穷。怨不得谁,只怨自己是百无一用的书生。
冷眼看着朝夕相处的爱妻被岳父带走,向滈知道他还有一件事情可做,那一双涕泗涟涟的痴儿娇女需要有母亲去疼爱。他悄悄转进书房,蘸着泪水写下了那首《卜算子》,又偷偷地塞进了妻子的行装。
此时,在楚娘的头脑中,夫妻曾经的恩爱,儿女绕膝的欢乐鱼贯而出。
走,这是她这时最果断的决定。
一日三餐可以食无鱼,一年四季可以穿无绫,但人的一生岂能没有围炉夜话的温馨呢?
丈夫可以窝囊,儿女也可以平常,但她真正不能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走,拿起包袱,绝不回头。
向滈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一首词竟然挽救了一场婚姻,保全了一个家。
这样看来,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当然还得有个前提,那就是有一个伟大的女性在那里等你。
注: 向滈,宋朝词人。
篇7:卜算子
泠泠溪水清,砾石灵光浅。
白鹭双双饮玉波,醉把春冠看。
挑指点纹纹,荡影三分半。
不似云烟不似梦,却道真如幻。
篇8:《卜算子》
《卜算子》
《卜算子・咏梅》.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梅花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录像,请你们来欣赏。
(配画外音:一树树梅花傲霜斗雪,凌寒盛开,在风雪中显得格外娇艳。)
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如《梅花》、《墨梅》、《早梅》、《红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梅花的词――毛泽东主席在1961年12月写的《卜算子・咏梅》。
2.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两首词吗?谁能背给大家听?
(学生背诵《渔歌子》、《忆江南》这两首词。)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词比较长,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叫上阙,后一部分叫下阙。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意
1.自由读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卜算子・咏梅》,
(1)自读课文,练习读正确、读流利。(2)谁愿意读一读这首词?
2.再来读这首词,边读边把词中难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试着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来讨论。
(1)想想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把自己的感受在空白处写一写。
(2)我们交流一下,大家自己解决了哪些问题。
(可以交流词语的意思,如:咏梅、犹有、俏、烂漫。也可以交流句意。)
(3)同学们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4)与同桌相互交流。
3.交流讨论。
结合具体词句,充分交流见解一一梅的特点及梅的品格;教师相机点拨,生对毛主席词中所写的梅花产生赞叹之情。
(1)“风雨送春归,风雪迎春到。”
“归”是返回的意思。这句诗是说风雨把春天送回来了,漫天的飞雪迎接着春天的到来。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梅花绽放于寒冷时节的荒郊野外。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更何况“已是悬崖百丈冰”。可以想象群花凋谢,大雪纷飞,天地间了无生机之时,梅花却不畏严寒、一枝独放的动人画面。这句诗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凌寒盛开的品格。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是呀,梅花傲霜斗雪、坚韧不拔的品格令人赞颂。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描述自己想象的画面。)欣赏画面:
通过大家的描述,在老师的脑海中仿佛真的浮现出一幅寒梅傲雪图。不少著名画家也为这首词配了画,让我们一同来欣赏几幅。
(3)“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①“不争春”,不和谁争呢?
②梅花是那样美丽,但却不和春天盛开的百花争艳,不炫耀自己的美丽。这是一种什么品质呀?
(可让学生补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也写出了梅花这种乐观谦虚、不居功自傲的品格。)
③体会梅花的品格,练习朗读。
要读出梅花是报春的使者,却无意争春邀宠、居功自傲,表现了梅花乐观谦逊的作风。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百花盛开之时候,梅花无比欣慰地飘落丛中,表现了梅花的坦荡与无私与众不同。)
小结: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品格呀!凌寒独放,在寒冷的季节里向人们通报着春的信息;当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梅花已经凋谢,却默默地在百花丛中微笑。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再来读读这两句。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梅花以其乐观自信、谦虚坦荡的品格,赢得了毛泽东主席的赞颂,老师也忍不住要赞颂梅花。(范读)
(2)让我们都用自己的朗读来赞颂梅花吧。(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3)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所呈现的音乐旋律与画面风雪交加、春回大地等变化,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花的风姿,梅花的品质。注意读出词的节奏与韵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大意。(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回来,漫天风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冰柱,凌寒梅花却娇艳地盛开着。虽然美丽却不同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向人间预报。等鲜花盛开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三、练习背诵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首词背下来?大家先试着自己背一背,然后和旁边的同学互相检查背诵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发对照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毛泽东的《咏梅》词
2.出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故设疑问:同样是描写梅花,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由疑而入、理解研读(比较陆游词和毛泽东词,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自由朗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大家知道吗,这首词是毛主席读了陆游的《咏梅》后写下的。就是课文附的'这一首。自己读。
(2)谁来读读陆游的这首词?(3)同桌说说词的意思。
2.看看和读毛主席这首词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1)提供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参考。有不懂之处,教师稍作指点。
乾道二年,陆游因“力说张浚用兵”,受到了卖国派的打击,被罢免了隆兴通判的官职。在山阴寂寞地度过了四年,便开始了西行万里的远游。作品里那在黄昏孤独绽放的梅花,默默地经受着风雨的打击,正是陆游遭遇不幸后凄苦心境的写照。既有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伤感,也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
(2)教师介绍:毛泽东主席在读了陆游的咏梅词后,填词一首,“反其意而用之”。一改陆游词中沉闷压抑的形象,以激昂欢快的笔调赋予了梅花乐观主义精神。郭沫若在读二人的词后,也欣然和词,写道“裴见梅花愁,今见梅花笑”。同样的梅花,被诗人赋予了不同的情感,使其各具风姿,同样令人品读不已,欣赏不已。
(3)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两首词在内容描写及思想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大家来谈谈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引导学生体会陆词很悲伤、压抑,而毛词却充满乐观、积极的态度。不必比较两首词的高下。)
3.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两首词的赏析资料发给学生阅读,分小组理解探究,深入体会两首词的内容及思想。
4.小结:虽然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最困难的时期,面对来自国内自然灾害和国外反华势力等重重压力,毛主席仍然非常乐观,以这首词表达了共产党人不怕困难、乐观谦虚的革命态度。让我们在这段激昂欢快的乐曲声中再次朗读《卜算子・咏梅》(毛词)。(配乐朗读)
三、再读毛泽东的咏梅词。想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试着画上画,并给自己的画题上词。(如:寒梅傲雪、春的使者、凌寒独自开、寒梅斗雪图、悬崖一枝俏、傲对百丈冰。)
四、深悟感情,创意表达。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词句的理解或对梅花的感情。
①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写作、绘画、背诵、抄写等)②成果展示,相互评议。
2.感情读、背升华理解。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我们以前学过的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现在又学习了他的《卜算子・咏梅》,还读过哪些毛主席的诗词?
(学生背诵毛主席的其他诗词。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诗词让学生朗读。)
2.课外通过查阅书籍、看光盘和上网等途径,收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作准备,到时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演唱会。
《卜算子》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9:卜算子
霡霂暗絮絮,残梅落河渠。阳落汐涨密云舒,光晕流转细细语。
月如似白荼,园下草荒芜。小轩窗下续断句,字里行间透轻愁。
安徽合肥庐阳区红星路小学六年级:倪睿瑄
上一篇:国庆诗歌
下一篇:风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10:读《简单》有感
读《简单》有感
今天,我读了《简单》这篇文章,头脑里想了许多许多……文章讲了一位上班族先生,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只睡了四个小时,就又要开始永无止境的工作。晚上回家,他错过了最后的末班车,自己独自走在街头,想着自己简简单单的生活:一件普通的衬衫、一串廉价的手链、咽下的第一口西红柿。虽然不富裕,却活得很快活。 作文网
是啊!虽然不富裕,去活得很快活!山珍海味、穿金戴银、豪华住宅,这些,也许是某些人们一辈子追求的、梦想得到的东西,他们认为得到这些东西就是得到一辈子的幸福。但是,真正的幸福不一定就是华丽的外表、奢侈的生活,那样的生活,通常会让我们活的很累。真正的`幸福生活并不需要很多,只要有一点点、一点点就够了,比起那些富裕人家的华丽生活,它们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滋润。 作文网
其实,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从一辆名牌轿车下来的一位女孩,浑身上下都是名牌,手上带着昂贵的钻石手链。但是,无论多华丽的外表都无法掩盖住她的傲慢。这时,一位普通的小女孩跑在马路边,一条廉价的蓝裙子和贝壳手链,在她身上显得充满了灵性。她身上散发着纯洁、可爱、活泼,脸上洋溢着微笑,真是人见人爱。
奢侈的生活会使人失去淳朴的本质,改变人的性格。而简单的生活会很滋润,不失人们的本质。
很多人都会疑惑,我们追求了这么久,怎么还没有过上真正的幸福生活?其实,幸福生活只要有一点点、一点点的知足。
篇11:读《网》有感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善良是人的美德,特别读了《夏洛的网》后有了更深的体会,总有些人像夏洛一样,不惜自已的生命帮助朋友,夏洛曾经说过:“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应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让我深有感触。
通过夏洛,威尔伯不再是一头胆小懦弱的小猪,她教会了威尔伯坚强、自信和勇敢,也教会了我们要乐于助人。
我们要学习夏洛不惜一生想尽办法救助他人的精神,更要学习威尔伯知恩、感恩、懂得报恩的精神。还有弗恩的爱心也让我深受感动,因为有她的关心和爱护,才能使得小猪得以有生存的机会。
读了这本书后,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要富有爱心,要助人为乐,并且要坚持不懈的付诸行动做下去,任何事情只要努力了就都会有收获,只要付出了爱心,同样爱心也会回报于你,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更有意义,世间才会更加美好。
篇12:读 有感
以前,我们读过<<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它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作者在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了时间的珍贵,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学习中的我进一步认识到人虽然跑不过时间,但是可以节约时间,在相同的时间里做比原来更多的事情.
以前,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各种各样的书,我却总是装腔作拭的在他们面前这儿翻下,那儿翻一下,根本就没有认识认真地看.等他们一走,我的书就躺到书柜睡大觉去了。
我体会到只有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才能成为时间的主人,我想,以后上课认真听讲,这样我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每节课40分钟的时间,放学后,我认真完成作业,然后挤出一些时间来读书,参加有益的活动。
【读《卜算子》有感】相关文章:
2.读 有感
3.读有感
4.读《黄河颂》有感
5.读《三代》有感
6.读《女神》有感
7.读三国演义有感
8.读《下棋》有感
10.读《沙漠之舟》有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