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 > 作文大全>游大相国寺作文

游大相国寺作文

2024-01-26 09:03: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gzbylv”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游大相国寺作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游大相国寺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游大相国寺作文

篇1:游大相国寺作文350字

赵翼展

大相国寺是开封的著名景观,有许多伟人曾经在这里待过。

一进门,就是《水浒》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双手犹如在那棵树上生了根,面部狰狞可怕,那棵可怜的柳树只得被连根拔起了。这尊雕像表明了鲁智深不愧是力大无穷的.花和尚!

再里面就是本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每个手里都有一个眼神,这尊像一共四面,每尊像都有六双手,头上一双,胸前一双,肚子上一双,头上的意义是天神保佑平安;胸前的意义是一心一意;肚子上的意义是大肚平安。这尊像全部用木头做成,还有一棵银杏树,据说一共长了一万多年,很惊人吧!

我喜欢大相国寺!

指导教师     崔梅茹

篇2:开封游记作文:游大相国寺

今天,我、王豆豆和刘大壮我们三家人一起去了古都---开封!下午我们去了第一站大相国寺。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水浒传》描写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院子里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铜塑雕像,我在鲁智深的旁边摆了一个倒拔垂杨柳的帅POSE,妈妈给我拍了照片。旁边有个快照店,王豆豆在这里穿上古代格格的服装照了两张相,吵着闹着要快点回来取,我们拿她没办法。

前面就是一座庙,里面是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我在菩萨的四面都拜了几拜,许了心愿,还投了一元爱心钱币。出庙门,又是一座庙,屋里有许多被砸坏的东西,可能是战争时留下的纪念吧。我们看到门前有两只赑屃(bixi)石碑,在那里照了几张照片,留下我的足迹后,就去取王豆豆的照片去了。

篇3:开封游记作文:游大相国寺

今天跟爸爸妈妈去了开封大相国寺玩。

坐在公交车上,爸爸告诉我说:“大相国寺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是宋朝都城开封最繁华的地方。”听完让我不禁对这座神奇的寺庙充满了期待。坐了一个小时的公交车,终于来到了期待的大相国寺。刚一下车,我就被红色的大门给吸引了。只见朱红色的大门透露出一份威严的同时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息。进到寺庙里面,更是处处充满了古典的气息。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着,一边听着导游姐姐在给我们讲解。

通过今天一天的游玩,我学到了好多知识,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篇4:大相国寺游记作文

大相国寺位于七朝古都开封市的市中心,是一座很有名的佛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有两部都提到它。一部是《西游记》,据《西游记》第十一、十二回描述,唐太宗魂游地府,在枉死城遭冤魂挡路勒索,借了河南开封府人氏相良阴司里积的一库金银。返阳后唐太宗还债,相良不肯接受。唐太宗传旨命建寺院补偿,胡敬德“遂将金银买到城里军民无碍的地基一段,周围有五十亩宽阔,在上兴工,起盖寺院,名‘敕建相国寺’。

左有相公相婆的生祠,镌碑刻石,上写‘尉迟公监造’。即今大相国寺也。”另一部是《水浒传》,《水浒传》说花和尚鲁智深曾在开封大相国寺的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第六回描写道,鲁智深来到大相国寺,“入得山门看时,端的好一座大刹。但见:山门高耸,梵宇清幽。当头敕额字分明,两个金刚形势猛。五间大殿,龙鳞瓦砌碧成行;四壁僧房,龟背磨砖花嵌缝。钟楼森立,经阁巍峨。幡竿高峻接青云,宝塔依稀侵碧汉。木鱼横挂,云板高悬。佛前灯烛荧煌,炉内香烟缭绕。幢幡不断,观音殿接祖师堂;宝盖相连,水陆会通罗汉院。时时护法诸天降,岁岁降魔尊者来。”《西游记》说的是大相国寺的由来渊源,《水浒传》夸的是大相国寺的.当时盛景。但有人考证,大相国寺的源头其实可追溯到南北朝,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当时叫建国寺,该寺后来毁于兵燹。唐长安元年(公元7),僧人慧云募款建寺,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公元7),唐睿宗下诏赐名大相国寺,并亲自御题“大相国寺”匾额。由于皇家恩宠,大相国寺不断扩建,寺院占地达540亩,辖64禅律院,僧侣千余人。

寺内的铸像、壁画、塑像、碑碣多出自吴道子、杨惠之等名家,人称相国十绝。据《大相国寺碑》、《修相国寺碑记》、《东京梦华录》等史料描述,唐宋时的大相国寺“棋布黄金,图拟碧络,云廓八景,雨散四花,国土盛神,塔庙崇丽,此其极也。虽物象紫府,太息芳馨,千灯赤城,永怀照灼,天上人间,物外异乡,”“金碧辉煌,云霞失容”;“大殿两廊,皆国朝名公之笔”。“梵钟之音,远闻数里。黄幡丹幢,臂声而首载。香缨宝珞,轰击而肩摩。”“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伎巧百工列肆,罔有不集;四方珍异之物,悉萃其间。”“千乘万骑,流水如龙。”北宋靖康年,金兵攻陷开封,“流民殆遍相国寺及东西廊房间,啼饥号寒,极可伤恻。”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黄河决口,“水自北门入,奔声如雷”,大相国寺沦为废墟。如今的大相国寺,是清顺治以后逐步重建的。

篇5:大相国寺游记作文

大相国寺是开封的著名景观,有许多伟人曾经在这里待过,

游大相国寺作文350字。

一进门,就是《水浒》中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双手犹如在那棵树上生了根,面部狰狞可怕,那棵可怜的柳树只得被连根拔起了。这尊雕像表明了鲁智深不愧是力大无穷的花和尚!

再里面就是本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她每个手里都有一个眼神,这尊像一共四面,每尊像都有六双手,头上一双,胸前一双,肚子上一双,头上的意义是天神保佑平安;胸前的意义是一心一意;肚子上的意义是大肚平安。这尊像全部用木头做成,还有一棵银杏树,据说一共长了一万多年,很惊人吧!

我喜欢大相国寺!

篇6:大相国寺游记作文600字

大相国寺游记作文600字

在开封的第二天,我去了大相国寺。

现在让我介绍一下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大相国寺历史上可谓高僧辈出,名士荟萃,建筑宏伟,寺藏丰富。唐代画家吴道子,以及著名文豪和思想家苏轼、王安石等,都曾在该寺留有辉煌足迹。《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另外,寺院“资圣熏风”、“相国钟声”之景观,也名列“汴京八景”之中,名闻遐迩。现存寺院建筑,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建,其院落深广,殿宇恢宏,雄风犹存,是古城开封标志性人文景点及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外游人及十方香客参观游览和朝拜的圣地。

现在言归正传。那天,天还是很冷,不过我么们还是顶着风去了。

进了寺后,我们雇了个导游带我们参观。这个寺里的镇寺之宝就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高6。6米,是在乾隆年间,由一位艺术巨匠花了一生的时间来雕刻他。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每支手心都有一只慧眼,总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传说,古代有一位明君,身患重病,敌国趁机进犯,举国不安,而众医又久治不愈,形势十分危急。有一个仙人下凡,路过此地,指点说只有亲人的双手双眼作“药引子”,才能治俞国王的病。国王的三公主深明大义,毅然为父王献出了生命。佛祖深为感动,特封她为千手千眼观音,专为万民除灾解难,百姓拥戴三公主,为其塑金身,香火不断。

参观过大相国寺后,我明白了很多关于佛教的知识。是我在这块儿新的知识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希望你也来参观。

篇7:开封游记作文:开封大相国寺的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开封大相国寺。说到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就建在我国古代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无忌的宅院旧址之上,初名“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自此相国寺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历史上,北宋时期是相国寺最鼎盛时期。相国寺作为宋代都城最大佛寺,自宋太宗起,几代皇帝大兴土木,增修寺院,终于成为中外闻名的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占地五百十多亩,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古人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相国寺号称“皇家寺院”。北宋各个帝王都多次巡幸,帝王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

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个大字。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也称之为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欢迎佛”了。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不同的人生观对这幅对联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依我看,它让我们更客观的观察世界,更冷静的面对人生。多看几眼,你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忘记烦恼。

东西两旁塑的是“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伞、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因此,民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弥勒身后是一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名字叫韦驮。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磐之后,邪魔鬼怪将佛祖遗骨盗走,韦驮急追猛赶,终于将其夺回,因紫韦驮的塑像都在寺院中供奉,尊之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之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上镂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附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游廊四周塑有“释迦牟尼讲经会”的大型佛雕,众佛、菩萨、四大天王、罗汉、高低胖瘦,姿态各异,告型生动。八角亭中站立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立像是乾隆年间由一名民间无名艺人用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三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相国寺 镇寺之宝。说到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国王病重,百治不愈,无奈之际,求助于一个游方各尚。和尚说,我柯予你一个仙方,但需你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方,方能见效。国王召见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说:“我刚刚生下一个婴儿,如果断手剜眼,谁来照顾孩子呢?”二女儿说:“我刚刚完婚,倘若如此,何以面对驸马呢?”只有三女儿站出来说:“我年轻无忧,就让我来帮助父王吧!”她毫不犹豫地抽刀断下一臂,剜下一眼,做成药引。国王用药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竟然让佛祖知道了。佛祖大为感慨,说这就是我们推崇的孝道啊!我要给他重新安上手眼,重塑全身让百姓都对长辈行以孝道。佛祖的话经传令官传下来,因为中国话“全”与“千”相近,竟传成了“千”,所以这个公主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最后一座高大二层建筑划“藏经楼”,是相国寺保存历代佛经的地方。建筑高大,垂脊挑角,脊上饰有琉璃狮子,角下吊挂风铃,微风拂之,叮咚作响,令人心旷神怡。楼中景致豪华,佛龛中端放一尊盈盈含笑的释迦牟屁白玉佛,是海外华侨所赠,雕刻精美,材料珍贵,堪称一品。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堂内安放的铜像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像。空海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5年,在世六十一年。他三十一岁那年入唐求法,其间曾到相国寺拜方丈为师,学习佛法。为纪念历史上的这段中日交流佳话,一九九二年日相友人捐资铸此铜像,并于寺中修建“大师堂”供奉。空海像与大师堂已然成为中日友好的一个标志。千年古刹,历史悠悠。谢谢。

篇8:开封游记作文:开封大相国寺的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大相国寺讲解员XXX。

欢迎大家到大相国寺来,相国寺位于古都开封闹市中心,自由路西段路北,是我国著名的汉传佛教十大寺院之一,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悠久历史。

相国寺的名称是从唐朝开始的,这里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住宅。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5年),始创寺院,名叫建国寺,后毁于兵火。到了唐代,这里成为歙州司马郑景的宅院。武则天时期长安元年(公元7),著名僧人慧云由湖南来到汴州。他夜观天象见城中有灵瑞之气,天明后,又在郑景宅内池中看见殿台楼阁和弥勒佛居兜率宫的景像,于是他便募购此宅院建造寺院。在破土动工时,恰从地下挖出北齐建国寺旧碑,于是便把寺院命名为建国寺,并把高一丈八尺弥勒佛像,供奉在寺内。到唐延和元年(公元7),唐睿宗李旦梦见相国寺弥勒佛像,又为了纪念自己从相王的地位坐到了皇帝的宝座上,于是便下诏令把建国寺改名为相国寺,并亲笔写下“大相国寺”的匾额。由于黄河水患李旦书写的匾额已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匾额是由我国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居士书写的。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建筑巍峨,雕梁画栋,巧夺天工,金碧辉煌,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大相国寺占地540亩,是现代规模的18倍,内分64个禅律院,每个院都设主持,并赐予封号,僧众达万余人。逢国家大事,如皇帝祝寿祈祷,巡亲以及进士题名多在这里举行,所以相国寺被称为皇家寺院,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誉。

北宋灭亡之后,相国寺遭到严重破坏。大家都知道,历史上最大的洗劫是黄河泛滥,开封被淹没,建筑全毁,现存的是清朝乾隆皇帝拨款在原址上修建的,遗留下来的为四进院,古建筑群,雄伟壮观,仍不失皇家寺院辉煌。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单位。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要通过的这道门也就是山门了,三门也称为山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称山门殿,现已为专门名词,即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所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现在我们已到相国寺内了,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各位游客朋友,在我们面前这两座相似的建筑是钟鼓二楼,钟楼里悬挂一口铜钟,这口铜钟是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铸造,高2.67米,重五千余公斤。钟上刻有“皇途巩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四句话,每句头一个字加起来就是“皇帝佛法”。相传这口钟在霜天撞击,钟声悠扬深远,传遍全城每一角落,所以“相国霜钟”被誉为汴京八景首位。和钟楼相对的是鼓楼,现已不对外开放,只有寺院内发生重大事情时,才可敲响。

我们迎面的这座坐北朝南,五间三开,覆金黄琉璃瓦盖顶的大殿便是天王殿,天王殿里供奉的是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我们先看一看大肚子弥勒佛,相传他的道场在宁波雪窦寺。在五代后梁时期之后,江浙一带的僧院里开始出现笑口弥勒的塑像,这个塑像是按照一个名叫“契此”的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据《宋高僧传》等佛书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期明州人(今浙宁波)人,又号长汀子,他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游化行乞,乞得之物就放在布袋里,因此人们当时称他为“布袋和尚”。他身体肥大,衣着随便,言行不拘小节,为人预测吉凶非常灵验,还能预晴雨,人们觉得他神秘莫测。公元9(后梁贞明二年)契眦此化于明州岳林寺庑下的一块磐石上。由于他在圆寂时留下一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人认为他是弥勒化身转世,于是便为他建塔供养。相传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他将做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降到人间成佛说法度众生,因此他又被称为未来佛。在别人看来这么长的时间,早就迫不及待了,但他还是一副豁达乐观的样子,笑呵呵地耐心等待,所以大家可以看两边这副楹联就是对他的真实写照“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同时也在告诫后人凡事要以宽待人,不要斤斤计较。

首先,请大家随我拜一拜这位手持青光宝剑的天王,他便是南方增长天王,因为他的剑能镇住世间妖魔鬼怪,保护人间和平,所以是不带剑鞘的,由于他的剑是持在手中,因此非常锋利,所以取谐音代表风;他旁边这位怀抱碧玉琵琶的便是东方持国天王,细心的游客可以发现琵琶上没有弦,虽然没有琴弦,但持国天王仍能用它弹奏着八方乐曲,护持着万国和平,因为他善于调音调弦,所以代表调;与持国天王相对的是北方多闻天王,他以闻多识广著称,大家请看他左手持混元珠伞,右后持银鼠,相传多闻天王的伞是不能打开的,如果将伞打开,便会将世间万物都收起来,那么,右手所握的这只银鼠,相传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动物。如果把它放在人间,它便会吃尽天下一切植物的根,所以多闻天王一直把它紧紧握在手中,由于伞是遮风挡雨的雨具,所以他代表雨;他旁边是西方广目天王,他以高瞻远瞩而著称,他右手持珠,他左手握一条龙头蛇身的怪物,这个怪物只能顺着摸,所以它代表顺。关于它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即位时,常到相国寺烧香拜佛,这天他来到相国寺看到广目天王手中握着一条龙,就非常不高兴(因为在古代皇帝是被誉为真龙天子的,有哪位皇帝愿意让别人把他握在手中)虽然他没有表现出来,但却被一个聪明的小沙弥看到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方丈,方丈就请工匠把龙改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条龙头蛇身的怪物,当赵匡胤再次来到相国寺时,看到广目天王手中所拿的龙改为了龙头蛇身的怪物,自然龙心大悦了。这四大天王是佛教的保护神,合称护世四天王,同时他们也代表着风调雨顺,百姓拜他们四位就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意思。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韦驮菩萨,他原来只是增长天王身边的一名侍卫,可他为什么由一名卫士成为菩萨呢?相传这是因为释迦牟尼涅磐时,留下了几颗珍贵的舍利,其中一颗被小鬼偷走了。当时韦驮被称为飞毛腿,他凭借飞毛腿追会了舍利,所以被称为菩萨,我们再看一看韦驮菩萨的双手合十,金刚杵在手背上,就是说我们大相国寺是管吃管住的十方丛林。

现在我们大家所走的这座桥,是相国寺新修的,在桥下边是放生池。面前的大香炉是本寺归佛教接管是由香港友人赠送给我们的,它被称为“万年宝鼎”,有永镇山门,万年和平,吉祥如意之意。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地上的这幅石雕,它所雕的是二龙戏珠图,这个是清乾隆年间出土的文物,有300多年的历史,由此证明,我们的相国寺是一座“皇家寺院”。

现在我们进入大雄宝殿,我们面前的这三尊佛像是佛教中的横三世佛,我们右边的这位是东方净琉璃光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他曾发十二大宏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满众生愿,为众生解除痛苦,消灾延寿”,他手托法轮,“法轮常转”象征着佛法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摧毁一切邪恶之势和人间的烦恼。

中间这位是佛陀释迦牟尼,也就是乔答摩·西达多。也许在人们的心目中疑问是否有个人物没有?其实历史上确有此人,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他父亲是净梵王,母亲是摩耶夫人,他们两人十分恩爱,但膝下无子,在她45岁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个小人儿骑着六牙白象向她左肋骨下撞了一下,之后,她便怀孕了。当时必须按照习俗,怀孕期满后须回娘家生产,那么,在途中路过了蓝毗尼花园休息时,她伸手去摘婆罗树上的花,却动了胎气,之后佛陀便降世了。当时天气非常炎热,突然天空出现九条龙为他喷洒香水,因为当时恰巧是阴历四月初八,所以便形成了我们现在的节日――“浴佛节”。他29岁时痛感人世间生老病死的各种痛苦,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六年艰苦修行,35岁时在菩提树下“成道”,创立了据说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被佛门弟子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圣人”。他胸前的金色符号,唐朝武则天称它为“万字符”,意为“万德吉祥”。

现在我们看见的这一尊就是接引佛,也称阿弥陀佛,我们经常听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指的便是这位佛,他手拿金莲台,以此接引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据《阿弥陀佛经》记载西方有极乐世界,那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清净光明,无限安乐。佛教徒常颂“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把那些修行圆满的人接送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

大家看两边的就是十八罗汉,他们就是护持着三世佛的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发展而来的。唐五代时期的张玄、贯休两位和尚在十六罗汉后面加画了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而后苏轼又作“赞十八罗汉”和“赞十八罗汉颂”等,所以宋朝以后寺院中大多供奉十八罗汉。现在大家来到这里,仔细闻一下,是否有一种淡淡的轻香?它是由檀香木制成的《海岛观音壁塑图》发出来的。中间这位就是海岛观音,她又称渡海观音,看她手持净瓶,据说她净瓶中的水永远也倒不完,意思让老百姓永远脱离苦海。观音两旁是她的得意弟子,左“小龙女”右“善财童子”,具说善财童子出生时就有许多金银珠宝出现,可是他却一心向佛,视金银如粪土,便在菩萨指点下,拜了五十三位老师,后边的就是他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的情景,最后取得正果跟随海岛观音四处行善。

大家看海岛观音脚下踩的这只动物是什么?它称为“鳌鱼”传说它是海里非常凶猛的动物,据说它一翻身就会天崩地裂,海岛观音为了维护和平就踩到了鳌鱼头上,让它永世不得翻身,有句成语:“独占鳌头”源于此。观音在印度为男身,他原是印度王太子,名不煦。成佛后观音宏愿要免除众生一切苦恼,佛为他受记,称“观世间”其意思是苦恼众生,一心称名,菩萨即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现在据佛经中记载,观世间在无量劫前早成正果,号“正法明如来”,为实现宏愿,普度众生,今现身菩萨身,到将来成佛。

现在咱们看到的便是艮岳遗石,也叫宋宫遗石,宋徽宗赵佶建成艮岳花园,假山上的石头全都是从江南运过来的太湖石,因为路途遥远,运送起来十分困难,以至劳民伤财,因此其价值连城,但是假山建好不久金兵攻陷开封,钦徽二帝被金人掳去,太湖石也多被运走,所剩瘳瘳无几了,现在看到的就是其中的一块,其具有四大特点:瘦,露,透,皱。

接下来请大家随我到世上罕见的八角琉璃殿看一下,它结构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八角回廊式建筑。这座殿有三部分组成,最外面是游廊殿,里面是无井院,中间是中心亭,1980年采用先进撬升技术整座殿整体提高1.67米。它是我们开封的骄傲。八角琉璃又称“罗汉殿”,殿内安放的是释迦牟尼讲经会“大型群塑。”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佛。这尊佛像是清乾隆年间由一位民间艺术巨匠花费了整整五十八年的时间,呕心沥血,用整棵银杏木雕刻成的,高6.6米,须弥座高0.55米,为四面造型,每面各有大手六只,最上面两手高举阿弥陀佛,也就是说他一心一意向佛,每面像形成扇状,颁布着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南北两面为四层,东西两面为二层,每只手中刻有一只眼,共计有1048只眼,所以称千手千眼佛。观音是我国民间信奉最多的一位菩萨,他们全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间菩萨”。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每面各只小手手势力都不近相同,所以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精品,而且你还会发现我们的这位千手千眼观世音与众不同的是,为一位男像,并且包括他的身材和身形都是男性化,所以他又是我国唯一的一尊密宗四面银杏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千好了,罗汉殿就介绍到这里,下面请大家随我到后面参观最后一个大殿——藏经楼。

大家进里面看一下,这个开过光的佛像是白玉佛,它是1992年水陆法会时新加坡的一位老居士在泰国订做的缅甸白玉佛送给我们的。他的眉心有一颗闪亮的红宝石。泰国信仰的是南传佛教,他们的佛像是非常灵秀的,这里的这个佛与大雄宝殿里的形象是不同的,她线条优美端庄秀丽,造型非常之女性化。大家请抬头看一下上面这个匾额上有四个字:“是寿者相”,这是我们中国著名书画家时千里为真禅大师过八十大寿时所送的寿礼,意思为这是长寿者的相貌,在这里也恭祝我们今天所有游客是寿者相。

在藏经阁的西边是大师堂,供奉的是空海大师,是随十七次日本遣唐使团赴唐。他回国后,大弘天台密法传于日本,成为东密的创始人,被广大弟子尊为言宗开山祖师,被日本天皇授于“弘法大师”之称号。大相国寺,经北宋之鼎盛影响日深,远为日本政府和佛教所钦慕,在公元139年日本小松天皇敕命足义利将军,在日本京都建与大相国寺同名的寺院,此举架构了中、日两国相国寺的殊胜因缘。1992年中、日两国相国寺结为友好寺院,已故赵朴初会长亲笔题写的中日友好纪念碑,坐立在前院天王殿的右侧。请大家前往观看,在前院鼓楼的南边有尊铜像,是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在大相国寺看菜园时,为教训偷菜的刁民赶走树上乱叫的乌鸦一怒之下将垂柳连根拔起,真是力大无穷,从此刁民再也不敢来菜园骚扰,各位游客若有兴趣的话,可前往观看拍照。

各位朋友,大相国寺讲解到此已经全部结束了,东西厢房有中原佛教文化展和大相国寺书画院,周边属于僧人居住的地方,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焚柱香,求一下今年的健康与平安,现在就跟大家说声再见,祝你们旅途愉快、吉祥如意。

篇9:大相国寺导游词

大相国寺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原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故邸。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西元555年),当时名为“相国寺”,后改信陵君庙,又改建“相国寺”,也在该庙后殿奉祀信陵君神位。唐延和元年(720_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己以相王的身份重登大宝,赐名该寺为“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大相国寺的地位和规模达到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僧众数千人,不但是当时全国的佛教中心,也是全国各地商人在京城开封的商品集散中心。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_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中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与白马寺、少林寺、风穴寺齐名,被称为“中原四大名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_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旅游景点。

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辖64禅、律院,占地540亩,因受帝王崇奉,地位如日中天,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为国开堂”的“皇家寺院”。

开封大相国寺(14)唐代,日本高僧空海赴长安学习佛法,曾寄居大相国寺。回日后,他在弘扬佛法的同时,创造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宋代,每逢海外僧侣来华,皇帝多诏令大相国寺接待;四方使节抵汴,必定入寺巡礼观光。宋神宗时,日僧成寻曾率弟子前来巡拜。日本佛教界出于对大相国寺的钦慕,在京都也设立了相国寺,并承中土佛教之风,将禅寺中高等级者列为“五山十刹”。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大相国寺在一次人为的黄河决口中被大水淹没。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皇帝下诏两次重修,弘历皇帝亲题“敕建相国寺”匾额。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决口,大相国寺再遭厄运,损毁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大相国寺自1992年起恢复佛事活动。并复建了建钟鼓楼、放生池、山门殿、牌坊等建筑。

相国寺是东京最大的佛寺,初创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原名建国寺。传说原为战国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宅院。后寺院毁于战火,唐景云二年(711)重建。延和元年(712),唐睿宗诏改寺名为大相国寺,御书“大相国寺”,以纪念自己从相王当上皇帝。到了宋朝,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皇家寺院,全寺占地五百余亩,辖六十四个禅院、律院,养僧一千余人,其建筑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誉。《东京梦华录》记载有“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之盛况。同时,相国寺的住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因受皇帝崇奉,地位日益隆高,名动天下。太宗、真宗、神宗均出资对大相国寺进行过大修。

开封大相国寺相国寺向有“十绝之美”(《图画见闻志》)。宋白《修相国寺碑记》:唯相国寺,敕建三门,御书赐额,余未成就,我当修之。乃宣内臣,饬大匠百工,麇至众材,山积岳立……金璧辉映,云霞失容。绮罗缤纷,花环璎珞,巡礼围绕,旃檀众香,仰而骇之,谓之兜率,

相国寺也是国际佛教活动的中心,许多国家使节和僧侣虔诚来此参拜和学习佛法。如出家为僧的天竺王子曼殊室利,就曾在相国寺住了好几年;熙宁间,日本僧成寻在相国寺传习天台宗密法;朝鲜崔恩训带领几位画家,把相国寺的壁画全部临摹回国,政和六年,高丽贡使王字之还国,徽宗以“金函盛佛牙、头骨以赐”,高丽王奉置外帝释院(《高丽史》卷十四),太宗御笔“大相国寺”匾额,也送给朝鲜使者带回国去。

相国寺与社会各阶层有着密切联系。它既是佛事活动的集中地,又是社会文化、经济活动的汇聚区。皇帝诏旨任命方丈、颁发度牒、迎请或题赞佛牙等活动时常在这里举行。佛诞日、佛吉祥日、腊八日,这里均有烛照香熏、内容繁复的佛事活动。帝王将相、公卿士大夫、高僧大德、文人骚客、外国使节、商贾民众出入其间;巡幸、佛事、娱乐、参访、商贸汇集其中。名人荟萃,雅士云集,极一时之盛。

《水浒传》里,一百单八条好汉中最让人快意的人物,是在开封大相国寺看菜园、吃肉喝酒、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也是从唐太宗魂游地府后敕建开封大相国寺开始的。

闻名天下的大相国寺初名建国寺,它是在“窃符救赵”的信陵君的故宅上建造的。大相国寺甫一开基就“很中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了它高扬的旗帜。

篇10:大相国寺导游词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古刹。千百年来,许多神奇的传说和戏剧、小说的喧染,使其驰名中外,更有相公相婆、千手千眼观音、鲁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使它更具有传奇色彩。

相国寺历史悠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这里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称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长安元年(720_年),僧人慧云来汴,托辞此处有灵气,即募化款项,购地建寺。动工时挖出了北齐建国寺的旧牌子,故仍名建国寺,唐延和元年(720_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遂钦锡建国寺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

唐宋两代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相国寺屡有增修,成为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全寺占地500余亩,辖64个禅院、律院,养僧1000余人,其建筑之辉煌瑰丽,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同时,相国寺的主持由皇帝赐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祷、恭谢以至进士题名也多在此举行。所以相国寺又称“皇家寺”。北宋灭亡后,相国寺遭到了严重破坏,以后各代屡加重修,时盛时衰。现在相国寺的主要建筑都是清代遗物,布局严谨,殿宇崇丽,高大宽敞,巍峨壮观,确不愧为久负盛名的古寺宝刹。

唐宋时规模宏大,仅中庭两庑即可容纳万人。明之前,寺内还藏有大量稀世之宝,如唐画圣吴道子、塑圣杨惠之和北宋大文豪苏轼的手迹等,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化艺术宝库。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所描绘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教头结识鲁智深等精彩故事,便都发生在相国寺的菜园里。清重建的相国寺规模远逊于唐宋,其格局基本保存至今,即在一条中轴线上,由南至北,依次建有碑楼、二殿(天王殿)、正殿(大雄宝殿)、八宝琉璃殿、藏经殿。寺前院东侧还建有钟楼。

正殿为清建筑,重檐高耸,顶以黄绿琉璃瓦覆盖,殿与月台皆以白石栏环护,上下对比鲜明,益显色彩斑斓。八角琉璃殿俗称罗汉殿,高亭耸立于中央,游廊回护于四周,顶盖琉璃瓦,角悬迎风铃,造型别致,世所罕见。殿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像、高约7米,全身贴金,乃清乾隆年间工匠用一棵大银杏树雕成,精美绝伦,巧夺天工。殿内还有12尊罗汉像,皆铜铸,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藏经殿亦为清建筑,高大雄伟,气势不凡。其垂脊挑角处皆饰以琉璃狮,而且下悬铃锋,风吹铃响,如奏编钟,十分悦耳动听。钟楼内的巨钟高约4米,重逾万斤,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据说,每当清秋霜天时击撞此钟,其声传得最远,故“相国霜钟”闻名遐迩,成为开封八景之一。

篇11:大相国寺导游词

大相国寺(国家4a级景点)的名称,始于唐朝,现在的相国寺是清朝重建后又修葺的。据《如梦录》记载,相国寺这个地方原是战国时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宋代曾在此兴建一座信陵亭,名为信陵坊。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在此兴建寺院,名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初这里成了歙州司马郑景的宅园。

唐长安元年(720_年)名僧慧云从南方来到开封,用募化来的钱买下郑景的住宅和花园,于唐景云二年(720_年)兴建寺院,并根据施工中从地下挖出的北齐建国寺旧碑,又命名为建国寺,同时将募铸的一尊高3米的精美弥勒佛铜像安置寺中。建国寺重建时,唐睿宗为这个寺院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的匾额,这就是相国寺的来历。

大相国寺位于河南开封市自由路西段路北,中国著名佛教寺院之一,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故宅。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在此创“建国寺”,后遭水火两灾而毁,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住宅。武则天长安元年(720_年)慧云和尚寄宿安业寺,发现原郑景宅池内有楼殿幻影,认为此地很有灵气,便募银建寺。唐中宗神龙二年(720_年)慧云到濮州(今山东鄄城北)铸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弥勒佛像,于睿宗景云元年(720_年)请回开封,翌年,慧云靠募捐购买郑景宅院造寺,在挖基时掘出旧建国寺碑,遂沿用“建国寺”名。第二年(延和元年),睿宗敕令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匾,习称相国寺。昭宗大顺年间(890-891年)被火焚毁,后重修。宋太祖年间(962年)五月又遭火灾,后又重建。

北宋时相国寺为开封最大的佛寺,深得厚遇。自至道元年(995年)开始大规模扩建,到真咸平四年(1020_年),用了七年时间才完工。扩建后的相国寺占地545亩,殿阁庄严绚丽,僧房鳞次栉比,花卉满院,被赞为“金碧辉映,云霞失容”。寺院住持由皇帝册封。相国寺成为皇帝平日观赏、祈祷、寿庆和进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被誉为“皇家寺”。不少国外僧人来相国寺进行文化流活动。宋太祖时,印度王子曼殊室利出家为僧,后来到中国,在相国寺居住多年。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朝鲜的崔思训带了几位画家来寺,将寺内所有壁画临摹回国。神宗时日本僧人成寻也曾在此居住。宋徽宗时,徽宗将“大相国寺”匾额赠送给朝鲜使者。另外每年举办五次“相国寺万姓交易”庙会,使该寺成为进行政治、商贸、社交、文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宋以后相国寺日趋萧条,明洪武二年(13)敕修,后又遭水患。永乐四年(1420_年),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两次进行修缮,并被赐“崇法寺”金靖十六年(1537年)重修资圣资圣阁。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与万历三十五年(1620_年)又重修。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泛滥,开封被淹,建筑全毁。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重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并复名相国寺。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藏经楼。康熙十六年至二十一年又增建中殿及左右庑廊。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又重修,现存殿宇均为那时所建造。嘉庆二十四年重修“智海禅院”,道光、光绪年间也作过一些零星修整。民国初年(1912-1920_年)曾翻修八角殿、改建法堂。民国十六年(1920_年)冯玉祥将相国寺改为“中山市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刘峙将省立民众教育馆迁人相国寺。1949年后,相国寺又得以重修、恢复。

现存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由南至北沿轴线分布,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藏经阁和大雄宝殿均为清朝建筑,形式上重檐歇山,层层斗拱相迭,覆盖着黄绿琉璃瓦。殿与月台周围有白石栏杆相围。八角琉璃殿于中央高高耸起,四周游廊附围,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殿内置木雕密宗四面千手干眼观世音巨像,高约七米,全身贴金,相传为一整株银杏树雕成,异常精美。钟楼内存清朝高约四米的巨钟一口,重万余斤,有“相国霜钟”之称,为开封八景之一。

相国寺现存来自马来西亚的佛舍利一粒,洁白完好,珍藏佛经两部,分别为清乾隆版《大藏经》和日本版《大正藏》。

相国寺现任主持心广法师,34岁,河南省永城市人,兼任河南省佛学社社长,河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开封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现任监院学悟法师,55岁,河南省信阳人,兼任河南省佛协常务理事,开封市佛协学常务理事。

篇12:河南大相国寺导游词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开封大相国寺。说到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就建在我国古代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无忌的宅院旧址之上,初名 “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自此相国寺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历史上,北宋时期是相国寺最鼎盛时期。相国寺作为宋代都城最大佛寺,自宋太宗起,几代皇帝大兴土木,增修寺院,终于成为中外闻名的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占地五百十多亩,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古人称赞其 “大相国寺天下雄” 。北宋相国寺号称 “皇家寺院”。北宋各个帝王都多次巡幸,帝王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来自

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 ”

十六个大字。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也称之为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 “欢迎佛”了。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不同的人生观对这幅对联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依我看,它让我们更客观的观察世界,更冷静的面对人生。多看几眼,你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忘记烦恼。

东西两旁塑的是 “四大天王”,据说,这 “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伞、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 、顺,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因此,民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弥勒身后是一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名字叫韦驮。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磐之后,邪魔鬼怪将佛祖遗骨盗走,韦驮急追猛赶,终于将其夺回,因紫韦驮的塑像都在寺院中供奉,尊之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之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俱白石栏杆,上镂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 “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附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游廊四周塑有 “释迦牟尼讲经会” 的大型佛雕,众佛、菩萨、四大天王、罗汉、高低胖瘦,姿态各异,告型生动。八角亭中站立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立像是乾隆年间由一名民间无名艺人用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 “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三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相国寺 镇寺之宝。说到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国王病重,百治不愈,无奈之际,求助于一个游方各尚。和尚说,我柯予你一个仙方,但需你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方,方能见效。国王召见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说:“我刚刚生下一个婴儿,如果断手剜眼,谁来照顾孩子呢?” 二女儿说:“我刚刚完婚,倘若如此,何以面对驸马呢?”只有三女儿站出来说:“我年轻无忧,就让我来帮助父王吧!”她毫不犹豫地抽刀断下一臂,剜下一眼,做成药引。国王用药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竟然让佛祖知道了。佛祖大为感慨,说这就是我们推崇的孝道啊!我要给他重新安上手眼,重塑全身让百姓都对长辈行以孝道。佛祖的话经传令官传下来,因为中国话 “全” 与 “千”相近,竟传成了 “千”,所以这个公主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篇13:河南大相国寺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小何或何导。下面呢,隆重的给大家介绍我们这位后脑勺最帅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拥有十几年的驾龄,驾驶技术精湛,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这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我们上了同一辆车也算是一家人了。所以呢,在我们的旅途过程中,大家对我们的服务有什么意见或要求请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心尽力去解决。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现在我们正行驶在郑开大道上,再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咱们今天的目的地----开封大相国寺了,在这里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开封的的情况吧!

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五省,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寒春暖,夏热秋凉。

开封古称汴梁、汴京、东京,因汴河流经此处,故又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庄公选择在此地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景帝时期,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把启封更名为开封,这就是“开封”名字的由来。开封建城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4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为宋朝都城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是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图强变法的王安石,民族英雄岳飞等历史名人,都曾在开封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说话间我们已进入开封市内,位于我们大巴车前方的就是著名的宋都御街。临街有大小店铺53家,总建筑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米,全长四百米,街宽三十米。请大家往窗外看,众多仿宋建筑一字排开,中间是高大的牌楼,牌楼前后都有“宋都御街”的匾额。前边匾额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所题,后边匾额则为书法名家沙孟海所题。御街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而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

朋友们!大相国寺马上就要到了,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大相国寺的情况:大相国寺位于开封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始建于北齐天保6年,也就是公元555年,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唐代延和元年,唐睿宗为了纪念他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推崇,多次扩建,占地达500余亩,殿宇瑰丽宏大,有“金碧辉煌,云霞失容”的美誉。鼎盛时期,养僧千余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毁损。清康熙重修,清乾隆31年再次重修。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每年元宵时节,都要在这里举办大型灯会。

一路走来一路聊,说话间我们已经到达景区了。下车之前再次提醒大家:我们的旅游车是蓝白相间的宇通车,车牌号是豫A12345,我们的导游旗是黄色的,我的手机号是[1**********]。好了,朋友们,现在就请您关好门窗,带上您的随身物品,随我一同去参观游览吧!

大相国寺景点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开封大相国寺。说到大相

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

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个大字。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便是汴京八景之一 。 朋友们,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就是天王殿。大家看,这尊直对殿门,体态胖大,开口盈笑就是弥勒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上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下联: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是佛家向我们传授的一种人生智慧。东西两旁塑的是“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因此,民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而弥勒佛身后的这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是韦驮菩萨。

从天王殿出来,大家眼前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相国寺的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的白石栏杆上的镂刻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

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殿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八角亭中站立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说到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国王病重,百治不愈,无奈之际,求助于一个游方各尚。和尚说,我给予你一个仙方,但需你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方,方能见效。国王召见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不愿意。只有三女儿站出来说:我年轻无忧,就让我来帮助父王吧! 她毫不犹豫地抽刀断下一臂,剜下一眼,做成药引。国王用药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竟然让佛祖知道了,佛祖大为感慨,说这就是我们推崇的孝道啊!我要给她重新安上手眼,重塑全身让百姓都对长辈行以孝道。佛祖的话经传令官传下来,因为中国话“全”与“千”相近,竟传成了“千”,所以就有了这个千手的造像。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是相国寺保存历代佛经的地方。楼中景致豪华,佛龛中端放一尊盈盈含笑的释迦牟屁白玉佛,是海外华侨所赠,雕刻精美,材料珍贵,堪称一品。

好了,朋友们,本次的景点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接下来大家有两个小时的自由参观时间,大家在景区游览的时候,请注意安全,两个小时后我们在景区门外集合,谢谢大家!

篇14:大相国寺导游词介绍

相国寺是我国著名的汉传佛教十大寺院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了。原来是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到南北朝时期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公元555年)修建,名为建国寺,后毁于战火。唐朝时期,这是州司马郑景的宅院。武则天时期,僧人慧云来到这,自称夜里见到城中有灵气,天亮后又在郑景宅内池看见殿台楼阁和弥勒佛居兜率天的影像,于是他决定募集捐款建寺。实际上是他铸造了一尊6米大弥勒佛像,本来计划放在感业寺供奉,但是其他和尚不同意,所以他才想了这个招数,不过,在破土动工过程中,恰巧挖出北齐建国寺的旧碑,于是把寺院改名建国寺。公元7,唐睿宗李旦称梦见了弥勒佛,实际上是为了纪念他从相王的地位爬到了皇帝的宝座,便下令将建国寺改为相国寺,并亲笔写下了“大相国寺”的匾额。

唐宋是相国寺的鼎盛时期,尤其在北宋时期,占地540多亩,64个禅院,寺内建筑殿宇巍峨,金碧辉煌,壮丽绝伦,古人称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帝王巡行进香多来此,过生日时文武百官也要到寺内设置道场祝寿,平时一些重大节日的祈福活动在此,进士题名也在此,大相国寺在当时是名副其实的“皇家寺院”。只是北宋后天灾人祸不断,寺院早已不是往日模样,虽然历代也有修葺,但是今天所见的相国寺,还是和唐宋时期不可同语。但是相国寺的地位在我们中国佛教史上还是非常重要的。

进入寺庙前,大家先抬头看“大相国寺”这四个字,一个比一个大,这是故意的这么写的,每个字代表不同的含义,大—代表平民百姓,相—代表的官员,国—代表的国王,寺—代表的佛祖,也就是说:平民百姓没有官员大,官员没有国王大,国王没有佛祖大,由此可见佛主在人们心里的地位,和佛教对社会的影响力了。

面前的这三个门是佛寺的山门,分别为无相门、无作门、空门,佛教认为,一切外表的皮相,美也好,丑也好,最后都会老,所以不用太在意外表,内心的美和善才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无相门的含义;我们常常说的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切自己所做的事情最后都会有相应的报,所以不要因为善小而不为,也不要因为恶小而为之,这是无作门的含义;佛教能够这么久以来一直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因为和我们人人都能有共鸣的,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苦难和挫折,多少、强弱的区别而已,佛劝我们放下,因为即使你在乎再多,计较再多,到最后还是什么都带不走,人生到底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其他一切都是空的,想开了也没什么过不去的。所以入了佛寺就是遁入空门。我们现在就一起走中间的空门进入相国寺。

进来后大家看到了左手边的鲁智深倒拔垂杨的塑像,这故事就是发生在这里的。说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时候,不守清规戒律,所以就被送去了大相国寺深造,鲁智深来后,方丈知人善用,给他安排了去看菜园子的差事,这对他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刚开始时候,他看这菜园子里菜长的还可以,但是后来就越来越不好了,这就纳闷了,问了周围的邻居才知道,原来有几个泼皮无赖早就想占领了菜园子了,但是因为是皇家寺庙,所以不敢明目张胆的抢,于是就在菜园子周围种植了柳树,柳树长势一好,肯定就影响菜的长势了,鲁智深一听就怒了,跑去把柳树一棵一棵拔了下来,拔到最后一颗时候,用力太猛,连根都拔起来了,这一传开,那些无赖们再也不敢打寺院土地的主意了。鲁智深解决了寺里的大问题,相国寺也没有忘记他,就把他的雕塑放在山门后,长相国寺的威风,也保护着寺院。有人说鲁智深即使百年千年的在寺院,性格使然永远也成不了佛,也有人说他已经成佛了,虽然不太守佛门很多规矩,但是他的侠义潇洒也是另一种成佛之道。就好像我们的大相国寺,虽然在闹市中,却更加突显:小寺隐于山,大寺隐于市。平时我们生活中遇到难题,这条路子行不通,就换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嘛,都能达到目的。

寺院里都是晨钟暮鼓的生活规律。这两边是钟楼和鼓楼,但是相国寺钟楼里的钟可不一般,那铜钟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皇图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十六个大字,取每句第一个字就是“皇帝佛法”。钟声响亮优美,相传秋天霜天叩击,钟声优美,响彻全城,被誉为“相国霜钟”,是曾经的汴京八景之一。

现在我们看到的大殿是天王殿,这位笑眯眯的肚子大大的就是弥勒佛。弥勒佛在佛祖逝世56亿七千万年之后,将会登上佛祖的地位,所以也可以说是太子佛。其实弥勒佛原本不是这个样子,这是从中国五代之后才开始的。五代时期,在浙江的奉化出现一个胖胖的大肚子和尚,名叫契此,他手拿锡杖,上挂一个空空的布袋,化缘得到的东西都放到布袋里面,所以大家也都叫他‘布袋和尚”,他乐于助人,每天都笑嘻嘻的,就好像从来没有烦心事一样,圆寂的时候留下几句话: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所以人们都认为他是弥勒佛转世,于是就把布袋和尚的形象作为弥勒佛的形象供奉在寺庙。

我们还有两句话说“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也是这尊佛。人活一辈子,不可能不经历点什么事,也没有什么十全十美,所以,遇到事情的时候,笑一笑,让它过去,不去计较,正所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弥勒佛要传递给我们的就是这样的思想,所以就让他在寺院的门口,人们来到寺院先看到他,随和开心,平易近人的形象,也易于接受佛教,所以他也被称为“迎宾佛”。

东西两边是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慈悲为怀,保护众生,用音乐使教徒皈依,手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增长慧根,保护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观察世界,护持人民,手缠一龙(也有人说是龙头蛇神的神兽)。北方多闻天王,比喻福德,闻于四方,左手持伞。但是这四位在《封神演义》里被彻底汉化,根据他们的法器而各司其职:剑—风,琵琶—调,伞—雨,龙—顺。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毕竟中国也是个农业大国,而且民以食为天,先要吃饱穿暖了才行。咱们再看多闻天王右手还握着一只老鼠,据说这只老鼠特别能吃,一但放开,全天下的粮食都能吃了,所以一定得握紧了不能跑。

弥勒佛后面这位是韦陀菩萨,相当于是保安队队长的职务,位列四大天王之下三十二大将之首将。据说韦陀非常善于长跑,在佛祖圆寂后,妖魔鬼怪把佛祖部分舍利子盗走了,就是韦陀追回来的,所以功高居首,让他在弥勒佛身后,面对着寺庙,保护佛家三宝:佛、法、僧,三者的安全。这也反应出人啊,得有一项精湛的技能和特长,这样才可能改变命运,得到重用。大家看看韦陀手里的法器金刚杵,出入寺庙多的朋友会发现,有些寺庙里韦陀的金刚杵位置不一样,有些是置于手腕之上或者肩上,这表示寺院可以接受挂单,也就是免费吃住,只是时间长短的区别,还有些是杵在地上,也就是不接受挂单,所以啊这摆放位置不同,意义可也大大不同呢,云游四方的僧人走进了一所寺庙,能不能挂单呢?不用开口问,看看韦陀的金刚杵怎么放的,就全明白了。

篇15:大相国寺导游词介绍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旅游,远道而来,一路幸苦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很高兴能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与大家相识。我是你们的导游李显,大家也可以叫我李导,同样,我们会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大家的合理要求,预祝本次旅行顺利,也希望大家能够有的尽兴,玩的开心。

好了,现在我就把行程向各位简单说一下:我们有郑州出发,行使郑开大道上,中途路过中牟,大约用50分钟就到达开封,我们的目的地——大相国寺景区了。

朋友们此刻围绕在我们身边的事郑州市市区,郑州为河南省省会,古属豫州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灭殷后封此地为管国,东汉时此地成为管城,现在还有管城区的称号。直到隋文帝三年,才有郑州的称号,并沿用至今。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后,郑州成为“二七名城”,现在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现在郑州引领者河南经济的发展,郑州因发达的商贸素有“商城”之称,郑州今日的辉煌也得益于四通发达的交通,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线在此交汇,107、310国道、连霍和京珠高速公路在此交汇。

朋友们,既来之,则安之。认识完了郑州,我们来认识一下此行的目的地——开封。开封位于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东部,北依黄河,南接黄淮平原,东连华东诸省,辖五县五区,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开封古称汴梁、汴京,简称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开封之名源于春秋时期,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到了汉代景帝时候,也就是大约公元156年,为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

开封建成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1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有战国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都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古人曾这样描述当年宋都的辉煌: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开封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她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故都和菊城的盛名,遍布市县的名胜古迹,依稀可寻的古城风貌,特色浓郁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的秋菊。展示了古都的风韵和魅力。

游客朋友们,说话间我们的目的地大相国寺就要到了,在下车之前小王提醒大家:我们的车为白色旅游大巴,车牌号为:豫A88888,我的手机号为:15266666666。好了,现在大家代号自己的随身物品,随我下车一起参观游览吧!

作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开封大相国寺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称。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公元555年),初名“建国寺”,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唐睿宗李旦为纪念“以旧封相王即皇位”,于延和元年(公元712年)下诏改为“大相国寺”,并亲自书写匾额。北宋时大相国寺达到鼎盛时期,宋朝皇帝常常到此祈祷,故又称皇家寺院。现在进入大相国寺,大家首先看到的是钟鼓楼,大家知道,古代中国用钟和鼓来报时,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钟楼上面存放的铜钟,铸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钟高八尺,重万余斤,每到菊黄霜落之即,钟声雄浑,声传百里,故名“相国霜钟”,是当年汴京著名的八景之一。

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佛。它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称之为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释迦牟尼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迎宾佛”了。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不同大的人生观对这幅对联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依我看,它让我们更客观的观察世界,更冷静的面对人生,多看几眼你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忘记烦恼。东面两旁塑的是“四大天王”,据说,这“四大天王”各守护一方天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狮、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

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呢?因此,民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弥勒身后是一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名字是韦驮。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槃之后,邪魔鬼怪将佛祖遗骨盗走,韦驮急追猛赶终于将其追回,因此韦驮的塑像都在寺院中供奉,尊之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的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及白石栏杆上镂刻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楚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世音普度众生的场面。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殿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游廊四周素有“释迦牟尼讲经会”的大型佛雕、众佛、菩萨、四大天王、罗汉。高低胖瘦,姿态各异,造型生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立像是乾隆年间有一位民间无名艺人用一株完整的银杏树花了58年雕刻而成,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1048只眼,民间俗称“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三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相国寺的镇寺之宝。说道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以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候有一国王病重,百治不愈,无奈之际求助于一个游方和尚,和尚说:“我给你一个仙方,但需要你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方方能见效”。国王召见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说“我刚刚生下一个婴儿,如果断手剜眼谁来照顾孩子呢?”二女儿说“我刚刚完婚,倘若如此何以面对驸马呢?”只有三女儿站出来说“我年轻无忧就让我来帮助父王吧!”她毫不犹豫地抽刀断下一臂,剜下一眼,做成药引。国王用药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于是这个故事就广为流传,竟然让佛祖知道了,佛祖大为感慨说这就是我们所推崇的孝道啊!我要把它按上手眼重塑全身,让百姓都对长辈行以孝道。佛祖的话经传令官传下来,因为中国话“全”与“千”相近,竟传成了“千”,所以这个公主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朋友们大相国寺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大家自由参观,三十分钟后在门口集合,请大家注意安全。

篇16:大相国寺导游词介绍

大家好!

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的开封大相国寺。说到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对开封大相国寺的描写,还有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今天的相国寺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而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 (公元555年),就建在我国古代四公子之一信陵君——无忌的宅院旧址之上,初名“建国寺”,到了唐延和元年,唐睿宗为纪念自已由相王登上皇位,将“建”改为“相”,自此相国寺声名显赫,历久不衰,成为中州名寺 。

历史上,北宋时期是相国寺最鼎盛时期相国寺作为宋代都城最大佛寺,自宋太宗起,几代皇帝大兴土木,增修寺院,终于成为中外闻名的最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占地五百十多亩,分为六十四个禅院,殿宇高大无比,壮丽绝伦,古人称赞其“大相国寺”——天下雄。北宋相国寺号称——皇家寺院。北宋各个帝王也都多次巡幸,帝王生日时,文武百官要到寺内设道场祝寿,重大节日,祈祷活动也多在寺内举行,新科进士题名刻石于相国寺为北宋惯例,寺院著名的和尚都获得过皇帝赐封号的荣誉 。

进入寺门,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同所有佛教寺院一样的钟鼓两楼,晨钟暮鼓是我国佛教寺院用来报时的'定律,值得一提的是相国寺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年间的遗物,重达五吨,高2.23米,口径1.81米,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个大字 。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相国霜钟”是汴京八景之一 。

我们进入的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直对殿门的是一尊体态胖大,开口盈笑的弥勒佛。它是释迦牟尼的法定继承人,故也称之为未来佛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形象,其实是弥勒的一个化身而已。因为这个布袋和尚的样子亲切可爱,慈眉善目,故各地寺院都把他供养在第一个佛殿中,以求香火旺盛,所以他也就被称为 “欢迎佛” 了。请注意看佛像两边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不同的人生观对这幅对联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依我看,它让我们更客观的观察世界,更冷静的面对人生多看几眼,你就会变得心胸开阔,忘记烦恼。东西两旁塑的是“ 四大天王”,据说,这 “四大天王 ”各守护一方天下。四大天王手中所持的法器,是宝剑,琵琶,青伞, 银蛇,分别代表着风,调,雨,顺。古代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还有什么比风调雨顺更重要的呢?因此,民间常有百姓求神许愿,以求保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

弥勒身后是一尊表情严谨的将军塑像,名字叫韦驮。韦驮是佛教中的护法神,相传释迦牟尼涅磐之后,邪魔鬼怪将佛祖遗骨盗走,韦驮急追猛赶,终于将其夺回,因紫韦驮的塑像都在寺院中供奉,尊之为韦驮菩萨。

天王殿之后,重檐复宇的这座雄伟建筑,是大雄宝殿,乃相国寺之主殿,气势恢宏,被誉为“中原第一殿”殿高约为13米,周围及月台及白石栏杆上的镂刻狮子,刻工精巧。殿内供奉横三世佛,正中是婆娑世界教主释迦牟尼,西边的是西天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又被称之为无量寿佛与接引佛,东边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祖能够满足信徒的一切愿望,阿弥陀佛会接引修成正果之人到西方极乐净土,药师佛可清除众生的一切痛苦。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表现的是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

中轴线上的第三个佛殿叫罗汉殿,八角造型,俗称 八角琉璃殿,造型独特,在中国佛教寺院中可谓独一无二。殿檐周围游廊环绕,殿中一院,有八角亭耸立。游廊四周塑有“释迦牟尼讲经会”的大型佛雕,众佛,菩,四大天王,罗汉。高低胖瘦,姿态各异,告型生动。八角亭中站立一尊3米多高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这立像是乾隆年间由一名民间无名艺人用一株完整的银杏树雕刻而成,四面造型相同,每面各有六只大手及扇状小手三至四层,每只手掌中均刻有一眼,共计一千零四十八只眼,民间俗称“千眼千手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三变相之一。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相国寺“镇寺之宝”说到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古时有一个国王病重,百治不愈,无奈之际,求助于一个游方各尚。和尚说,我给予你一个仙方,但需你亲人的一只手,一只眼做药方,方能见效。国王召见他的三个女儿,大女儿说:“我刚刚生下一个婴儿,如果断手剜眼,谁来照顾孩子呢?”二女儿说:“我刚刚完婚,倘若如此,何以面对驸马呢?” 只有三女儿站出来说:我年轻无忧,就让我来帮助父王吧! 她毫不犹豫地抽刀断下一臂,剜下一眼,做成药引。国王用药后,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个故事广为流传,竟然让佛祖知道了,佛祖大为感慨,说这就是我们推崇的孝道啊!我要给她重新安上手眼,重塑全身让百姓都对长辈行以孝道。佛祖的话经传令官传下来,因为中国话“全”与“千”相近,竟传成了“千”,所以这个公主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

最后一座高大二层建筑划藏经楼,是相国寺保存历代佛经的地方。建筑高大,垂脊挑角,脊上饰有琉璃狮子,角下吊挂风铃,微风拂之,叮咚作响,令人心旷神怡。楼中景致豪华,佛龛中端放一尊盈盈含笑的释迦牟屁白玉佛,是海外华侨所赠,雕刻精美,材料珍贵,堪称一品。藏经楼西侧是大师堂。堂内安放的铜像是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空海大师像,空海生于公元774年,卒于公元835年,在世六十一年,他三十一岁那年入唐求法,其间曾到相国寺拜方丈为师,学习佛法。为纪念历史上的这段中日交流佳话,一九九二年日相友人捐资铸此铜像,并于寺中修建大师堂供奉空海大师。现如今空海大师像与大师堂已然成为中日友好的一个标志。

千年古刹,历史悠悠 谢谢!

篇17:大相国寺导游词介绍

在开封的第二天,我去了大相国寺。

现在让我介绍一下大相国寺:

开封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七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该寺历史悠久,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

大相国寺历史上可谓高僧辈出,名士荟萃,建筑宏伟,寺藏丰富。唐代画家吴道子,以及著名文豪和思想家苏轼、王安石等,都曾在该寺留有辉煌足迹。《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另外,寺院“资圣熏风”、“相国钟声”之景观,也名列“汴京八景”之中,名闻遐迩。现存寺院建筑,乃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修建,其院落深广,殿宇恢宏,雄风犹存,是古城开封标志性人文景点及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外游人及十方香客参观游览和朝拜的'圣地。

现在言归正传。那天,天还是很冷,不过我么们还是顶着风去了。

进了寺后,我们雇了个导游带我们参观。这个寺里的镇寺之宝就是千手观音,千手观音高6。6米,是在乾隆年间,由一位艺术巨匠花了一生的时间来雕刻他。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每支手心都有一只慧眼,总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传说,古代有一位明君,身患重病,敌国趁机进犯,举国不安,而众医又久治不愈,形势十分危急。有一个仙人下凡,路过此地,指点说只有亲人的双手双眼作“药引子”,才能治俞国王的病。国王的三公主深明大义,毅然为父王献出了生命。佛祖深为感动,特封她为千手千眼观音,专为万民除灾解难,百姓拥戴三公主,为其塑金身,香火不断。

参观过大相国寺后,我明白了很多关于佛教的知识。是我在这块儿新的知识领域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希望你也来参观。

篇18:河南大相国寺导游词精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首先我代表XX旅行社对大家来到七朝古都--开封参观游览表示热烈的欢迎。我是你们的导游员XX。旁边这位是我们的安全大使李师傅,他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术,相信有他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的开封之旅会更加安全放心。虽然我很平凡,但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把开封不平凡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大家有个难忘的开封之旅。在此,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今天为大家安排的行程内容是上午游览大相国寺,中午在第一楼就餐,下午参观铁塔风貌。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经离开开封火车站,在这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开封的概况。

很多朋友对开封这一名字都挺感兴趣,他们经常会问我:怎么取这个名字,又开又封?我就告诉他们:开封开封,开门就是风,当然,这是开玩笑的,其实开封在春秋时期并不叫开封,当时,郑国君主郑庄公选择这里修筑储粮仓城,便取启拓封疆之意,叫做启封。到了汉景帝时,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就将启封更名为开封,这便是开封的由来。开封以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使它享有七朝都会、文化名城、大宋古都、菊城之盛名。

说话间,我们的旅游车行驶在宋都御街上了。看车窗外我们会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这是为了再现东京商贾云集的繁华景象和精湛的建筑艺术,便于游客领略宋都古老风情而重建的一条仿宋商业街。大家可以看到,两侧店铺的匾额、楹联等都取自宋史记载,古色古香。50余家店铺各具特色,经营开封特产、传统商品、古玩字画。售货员身着仿宋古装,殷勤地招待八方来客。

大相国寺马上就要到了,下面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情况。说起大相国寺,许多朋友会想起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对它的描写,还有脍炙人口的水浒草莽英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它位于开封中心闹市区,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素有“大相国寺天下雄”之誉,1963年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唐宋两代是它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北宋时期,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寺内建筑巍峨,雕梁画栋,有“金碧辉映、云霞失容”之称。占地540亩,下辖16个禅院,每个院都设有主持,并赐予封号,僧众达万余人,逢皇帝祝寿祈祷、巡亲及进士题名等,多在这里举行,故又被称为皇家寺院。现存的大相国寺是清朝乾隆皇帝拨款在原址上修建的,遗留下来的四进院古建筑群雄伟壮观,不失皇家寺院辉煌,故今天的大相国寺依然盛名在外,以它千余年的悠久历史和宏伟的建筑,名列中国十大佛教寺院之一。

朋友们,大相国寺停车场到了,下车前请大家记好我们的车牌号——豫B12593。好了,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聆听禅乐、感悟佛理吧!

大相国寺(景点讲解)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开封著名的皇家寺院---大相国寺的门口。现在我们所要通过的这道门就是山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中,故称山门殿,即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

进入寺内,看过钟鼓二楼,我们迎面的这座坐北朝南、五间三开、覆金黄琉璃瓦盖顶的大殿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弥勒佛、四大天王和韦驮菩萨。弥勒佛又称未来佛,相传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将作为释迦牟尼的接班人,降到人间成佛说法,普度众生。请大家看这幅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既是弥勒佛的真实写照,同时也在告诫后人凡事要宽以待人,不要斤斤计较。

经过放生池,现在我们进入大雄宝殿。面前的这三尊佛像是佛教中的三世佛,中间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他胸前的金色符号,唐朝武则天称它为“万字符”,意为“万德吉祥”。右边的这位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手托法轮,象征佛法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摧毁一切邪恶之势和人间的烦恼。左手边的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手拿金莲台,以此接引众生去西方极乐世界。两边是护持着三世佛的十八罗汉。现在请走到这里,仔细闻一下,是否有一种淡淡的清香?它是由檀香木制成的《海岛观音壁塑图》发出来的。中间这位是海岛观音,又称渡海观音,手持净瓶,据说瓶中的水永远倒不完,意思是让老百姓永远脱离苦海。两旁的是她的得意弟子,左为小龙女,右为善财童子。大家看,海岛观音脚下踩的这只动物称为“鳌鱼”,传说它是海里非常凶猛的动物,一翻身就会天崩地裂。海岛观音为了众生就踩到了鳌鱼头上,让它永世不得翻身。

接下来请随我走进八角琉璃殿,又称罗汉殿,殿内安放的是释迦牟尼讲经会大型群塑。它结构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八角回廊式建筑,殿由三部分组成,最外面的是游廊殿,中间是中心亭,里面是天井院。1980年,开封市古迹维修人员采用先进撬升技术将整座殿整体提高1.67米。让我们来看中心亭中寺院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这尊佛像是清乾隆年间由一位民间艺人花费58年时间,呕心沥血,用整棵银杏木雕刻而成。像高6.6米,须弥座高0.55米,为四面造型,每面各有大手六只,最上面两手高举阿弥陀佛,意为一心一意向佛,每面像呈扇状,遍布着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每个小手手势都不尽相同,堪称世界罕见的艺术精品。而且这位观音与众不同的是它为男像,是我国唯一的一尊密宗四面银杏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

参观完最后一个大殿---藏经楼,欣赏过1992年新加坡居士送给寺院的缅甸白玉佛,我们相国寺的讲解到此就结束了,东西厢房有中原佛教文化展和书画院,如有兴趣可自由参观,30分钟在大门口集合,谢谢!

【游大相国寺作文】相关文章:

1.游大鹿岛作文

2.游黄果树大瀑布-作文

3.记事作文《游大石湾》

4.游黄果树大瀑布350字作文

5.国庆游大嶝作文500字

6.世界大观之游800字作文

7.游大香林作文350字

8.小学生游大香林记作文

9.游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作文

10.游 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游大相国寺作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