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书作文范文
“布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二年级语文书作文范文,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语文书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篇1:语文书二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体会不同语气的表达效果。
2、展开想象,把课文演一演,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在生活中懂得关心他人,互相理解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老师想考考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板书:“猫头鹰”、“睡觉”,分别让学生认读;把两个词语连起来读一读。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猫头鹰是白天睡觉;猫头鹰还是保护庄稼的能手。)你还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小百灵、小山雀跟着小黄莺唱歌会让老黄莺着急?它们唱歌对猫头鹰有什么不好?)
二、自读自悟
(一)、学习课文
1、出示课件:图(一)小黄莺在树枝上快乐地唱歌,小百灵看见了也兴高采烈的唱起来。
(1)、从画面中你知道了什么?(小黄莺的歌唱得很动听。树林里很热闹。小伙伴特别的天真、活泼。)
(2)、你从哪儿体会出小黄莺很高兴的?(书上第一句话)
(3)、学生齐读体会
(4)、练习用“一‥‥‥就‥‥‥”说话
2、齐读2-6自然段,整体感知
(1)、解答导入中“为什么小百灵、小山雀跟着小黄莺唱歌会让老黄莺着急?(小百灵、小山雀、小黄莺他们的歌声很动听,也很响亮,这样会把晚上捉田鼠,白天睡觉的猫头鹰阿姨吵醒)
(2)、解答导入中“猫头鹰阿姨被吵醒后有什么影响?(猫鹰白天睡不好,晚上就不能认真捉田鼠,农民伯伯种的庄稼就会受到损害)
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用“~~~~~”勾出老黄莺说话的内容,用“——”勾画出小黄莺说话的内容,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并在小组里分角色朗读。
4、检查学习情况
分男女生读大屏幕上出示的对话内容
提示学生对“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的正确使用情况,为以后的说话写话打下基础
5、小组合作探究,再学课文
把你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小组的同伴听,并说说你是从哪儿体会出读得棒的?读得最糟糕的句子向同学请教请教。
6、汇报学习成果
生:“小家伙们,轻点!‥‥‥”我从“轻”、“急”看出来要读得又急又快,而且要读出妈妈的怜爱。
生:“这个懒阿姨‥‥‥”我从“哼”了一声看出小黄莺的不满与孩子气。
生:“不许胡闹”要读出老黄莺很生气。
生:从“连连点头“还可以看出小黄莺终于明白了猫头鹰白天睡觉的原因,要读得心服口服。
(1)、通过自评、互评,再自由读、抽读、齐读等形式体会感情。
(2)、同桌讨论:“老黄莺的语气有什么变化,这对小黄莺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二)、分角色朗读
1
、小组试着分角色朗读(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并体验学习的乐趣)在读的过程中,要抓住小黄莺感情的变化。
2、分角色集体朗读。
3、学生到台上听录音表情朗读。
(三)、脉络梳理
出示课件图二、图三,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2、自由发言,各抒见,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
3、师质疑:老师黑板上板书的是:“猫头鹰睡觉”老黄莺想让猫头鹰怎样睡觉?从“让”“好好”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怎样的情感?(可以看出老黄莺十分关心人类的朋友——猫头鹰阿姨。我们也应该关心保护可爱的小动物们!)是啊,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态才会平衡,才会建立起绿色的家园!
三、议一议
说说生活中他人关心自己或你保护动物的事例。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畅谈。
(学生整理知识,交流感受。以保护动物为落脚点。)
附:板书设计:
让猫头鹰好好睡觉
老
让
(关心)
猫
黄
小
头
好好
睡觉
莺
黄
鹰
莺
(明理)
保护动物、爱护环保
篇2:二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认读本课的生字13个,会些8个。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小动物的知识和生活习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懂得小动物也有灵性,生活中多掌握有关小动物的知识。
2.教育学生多观察小动物,爱护小动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以及蜘蛛爸爸给太太写的回信。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蜘蛛爸爸对儿子理解的爱,并感悟父母对自己的理解和无私的爱。
课前准备:信件、录音机、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封有趣的来信,你们想知道信的内容吗?这封信是蜘蛛妈妈写给蜘蛛爸爸的。
师读信的内容。(配乐)
2.听完了信的内容,你们想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吗?大家猜一猜。
3.学生们各抒己见:
我觉得------
我觉得------
我觉得……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活学生学习欲望,产生好奇心。
开放性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从整体上感知本课。
二、初读课文
同学们的想法很多,也都很合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同学们亲自来读一读43页第10课吧!
1.自读课文,用你认为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
2.小组合作,组长读字,成员找卡片。
3.认读词语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戏)
4.老师检查认字情况(开火车读生字)
5.分段朗读课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帮助学生认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三、理解课文
1.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遍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2.你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派代表说一说。(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1)蜘蛛爸爸开始收到信时心情是怎样的?(带着生气的感情读一读)
(2)后来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从哪里看出来的呀?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找出相关的词和句子,并分析造句。
(3)怎样从生气———喜悦的呢?
4.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呀?
5.蜘蛛爸爸的回信怎样写的?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6.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再次细读课文,使学生深刻感悟课文的内容和感情。
小组内交流想法,会让学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课文,并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交流和班内汇报中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把朗读作为孩子们抒发自己心中感悟与品味语言的方式。
四、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蜘蛛爸爸你会怎样写回信?
2.蜘蛛妈妈收到回信会怎样想?她会怎样做?
拓展延深并巩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五、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交流记字方法,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并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篇3:语文书二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书二年级下册教案
语文书二年级下册教案
一、教材简析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二、设计思路及不足
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日月潭》练习题:
一、读一读,连一连。
yǐn mào huán méng xī zhù lóng rào jìng
环 茂 隐 筑 晰 朦 境 绕 胧
二、我会认,连一连。
环 茂 隐 建 清 朦 仙
盛 绕 约 筑 胧 晰 境
三、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xiàn xīn jiàn qīng shā huán rào
xiǎo dǎo zhǎn xiàn míng shènɡ jiàn zào
yǐn yuē tái wān shěnɡ mào shènɡ
四、猜一猜。
一只大鸟落在山上。 ( )
不是大王。 ( )
急得耳朵站起来。 ( )
镜子被尘土挡住了。 ( )
线少了。 ( )
少用眼睛。 ( )
五、比一比,组词语。
纱( ) 绕( ) 环( ) 稳( )
沙( ) 烧( ) 坏( ) 隐( )
六、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太阳 ___ 群山___ 风光 ___
___ 灯光 树木___ 湖水___
___ 古迹 蒙蒙 ___ 山清___
___ 如画 牛羊 ___ 瓜果 ___
七、照样子写词。
隐约 --- 隐隐约约 高兴 --- ______
___ --- ______ ___ --- ______
八、课文阅读。
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 )有个美丽的小岛,叫(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 )像圆圆的太阳,叫( );( )像弯弯的月亮,叫( )。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短文中把日潭比作( ),把月潭比作( )。
九、拓展积累。
1、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是非常著名的旅游胜地。
2、台湾除了日月潭,还有许多风景名胜:阳明山、野柳地质公园、太鲁(lǔ)阁(gé)公园、阿里山、南湾、清水断(duàn)崖(yá)等。
九、填空。
1、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湖。它在台中附近的_________上。那里群山环绕,_____________,周围有许多______________。
2、湖中央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
3、清晨,湖面上________薄薄的雾。天边的________和山上的点点灯光,_____________地倒映在湖水中。中午,太阳________,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________地________在眼前。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__________,周围的景物一片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潭_______________,吸引了______________的中外游客。
十、实践活动
上网看看日月潭的美丽风光。
【拓展阅读】
【内容提要】: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我校语文组对初中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注重语文作业的精炼,优化作业容量。本文试从口语性作业、仿写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开放性作业等四个方面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优化做一些探索,以达抛砖引玉的目的。
【关键词语】:
作业 优化 口语性 仿写性 实践性 开放性
一、新课标下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教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更多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业提出的单向性、问题答案的绝对性、作业形式的单一性、不够精炼,容量大。作业内容的重复机械性、作业完成的封闭性、作业评价的片面性等诸多方面。忽略了课程目标三个维度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阻碍了学习兴趣,不利于个性化发展。
它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语文作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必须打破原有落后、陈旧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使之以崭新的面貌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焕发无穷的魅力。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充满生机和趣味的作业中,感受到作业的乐趣、实践的充实、合作的收获、成功的快乐。
我校语文组近两年来对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尝试,着眼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致力于活动性、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的。注重语文作业的精炼,优化作业容量。
二、从口语性、仿写性、实践性、开放性四个方面优化初中语文作业设计。
(一)、口语性作业
口语性作业注重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以提高言语素质,还语文教学工具性的本色。
1.朗读成诵。这是中国语文“厚积”的传统特色,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优化作业时,老师从教材中和名著阅读中选取优美、精彩的句子、片段或全文,让学生将其读对,读顺,读好,读熟,背诵。如学生在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风雨》、《秋天》(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后,可以组织学生举行“四季之歌”散文朗诵会;在学完古诗单元后,可以在学生中举行一次古典诗词诵读比赛;通过这些朗诵会就可以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学诗文、诵诗文、唱诗文、爱自然的情趣,增强了学生语文素养。
2、班级故事会。初中教材有部分课文故事性很强,设置班级故事会,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创意,增加动作,乐曲,讲给老师、同学、家长听。例如在读完课后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或《伊索寓言》后,设置让学生讲自己最感兴趣的情节,随后评选若干名“班级故事王”。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思考、搜集、整理能力的提高而且发展他们的记忆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读书汇报。要提高阅读能力,只读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我校语文组每学年的寒暑假教师布置阅读题目,让学生利用假期去查阅,去读书、读报,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读书汇报,谈谈内容,说说想法皆可。在学习专题《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以后,让学生自己去找有关现代科技的一些资料,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假期结束后在班上交流。采用这个办法,学生大胆展示,讲得绘声绘色,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
4、开辩论会(讨论会)。根据教材内容,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会或者讨论会。我在教《秋天的还念》课文时,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末段是否该删减有异议,我就特地让学生探讨这个话题。并做好指点、评论;还可以在学生中举行一些话题的辩论,如“开卷是否有益”、“当班干部是否影响学习成绩”、“电视的利与弊”……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二)、仿写性作业
学以致用,是教育追求的目标。语文课本中都是经典名篇。语言精炼,用词准确,条理分明,很值得优化设计一道作业。特别句式及修辞方法,更是学生在习作上的最佳导师。课文是孩子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熟读成诵,印象深刻。每当这时,我总是紧密结合文章的写法,加以点拨让学生仿文练笔,从句段入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仿写句子
如:学习了朱自清的《春》我让学生放写排比、比喻句。“春天像……它……”仿写时,既要照顾句式,又要注意前后搭配,是个训练的好句子。同学们写得轻松、精彩:春天像一只闹钟,它唤醒沉睡的小草,给大自然增添一份色彩;春天像一个指挥家,它打碎河上的冰,指挥着小河重新歌唱;春天像一幅画,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让花儿们在画中争芳斗艳。在教学周国平的《家》时,可以出一道这样的仿写题:如果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小小的船,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如果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段
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方位顺序介绍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使我们觉得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于是布置作业:仿写《我的爱好》。不必说_______ ,________ ,_______;也不必说________,________;单是__________,就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_它可以_______。因此, 是我的最爱。
3、仿写文
编入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美文佳作,有的在语言上值得我们模仿,有的在结构上值得我们去借鉴,在平时作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模拟某一名篇进行写作,如在教朱自清的《春》时,可以布置一篇《家乡的秋》进行仿写;在教学顾迈南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一文时,可以让学生用小标题的结构形式写一篇《我最难忘的一个人》之类的定人文章。
(三)、实践性作业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业设计还应注意实践性, “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实践性作业来自于学生的生活,来自社会,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
这种作业,内容上可依据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学习、社会、自然中的有关疑难进行有目的的探讨;由各小组成员制定好活动方案,分阶段展开探讨。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一个周,一个月,根据探究问题的内容、难度而定,一个人或者小组合作都可以。
例如,学完《善待家园》,我让学生及时作了一个调查,看看周围有哪些环境问题,怎样解决更有效,并完成一份调查记录。不仅丰富了阅历,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开放性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根据教材和学学情,优化设计开放性作业如下。
1、想象性作业。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老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如在学了《石壕吏诗》这篇古文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想想文中省略的答语,然后续写,以此来延伸发展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力。
2、专题搜集性作业。它是学生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可以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渠道收集整理信息,去伪存真。例如,探讨“惠女服饰文化”,从历史、传说、特点、穿戴等方面进行探讨,编一份手抄报,这样一道题,就把语文、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融合在一起。
3、自主性作业。它充分尊重初中生的个性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我们要求每个学生拥有一个摘抄本,周记本,学生自主设计语文作业,这些作业都由学生自愿完成后提交。学生提交的作业,老师抽样批改,学生之间互相批改,还可进行评比。不仅达到了作文水平提高的目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的碰撞。
以上语文作业形式在使用时,要注重语文作业的精炼,优化作业容量,要注意互相交替,不可长时间拘泥于某一种,且要针对学生兴趣、学习内容灵活运用。
总之,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作业观亟需转变,语文教师要重视高效优化语文作,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到尊重,使学生的成绩得到提高。我们进行的作业优化设计改革才刚刚起步,它的完善与成功,有待于我们大家来共同深入探索和研究。
篇4:语文书哭了二年级作文200字
语文书哭了二年级作文200字
有一天,阿刚听到了哭声,他东张西望,原来是他的`语文书在哭。
书包好奇的走过去问:“语文书,你哭什么呀?”语文书说:“我的小主人总是欺负我,你看,我的拐角卷的像波浪一样,纸画的像面具一样,怎么见人那?”书包听了,一边帮语文书擦眼泪,一边安慰语文书。
阿刚听了书包和语文书的对话后,很不好意思。于是他把语文书上画的东西仔细擦干净,书角捋整齐,并向语文书道歉。从此,语文书整天笑眯眯的,有时还在别人面前炫耀说:“你们看,我多漂亮!”
篇5:语文书作文
语文书作文
我读三年级了,一本新的语文书又发下来了。我被这本书迷住了:封面的上面是介绍题目、册等。下面是一张很大的图片,图片上画的`主要内容是小红和小明到森林里去放风筝的事。森林里有碧绿的小草,有绿树成荫的大树,绿油油的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森林里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五彩缤纷的蝴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小明面带微笑,穿着一件黄色外衣,里面穿了一件雪白的衬衫。脖子上还系了一条鲜艳的红领巾随风飘荡。他左手拿着线轴,边跑边放线,小红也紧跟在后,望着渐渐地飞上天的风筝,还大声说:“噢,风筝飞得真高!”她们笑声振动了整个森林,连小鸟们也来欣赏,还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噢,小鸟风筝飞上天喽!”我心想:既然它的封面这么精致,那里面一定有不少的知识吧。果然,像我想的那样,两个星期后,我学过的课文都含有深刻的意义。是它给了我新的知识,又是它让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语文书陪伴我学习的每一天,我喜欢这本语文书。语文书作文350字篇6:我的语文书作文500字二年级
原标题:语文书有问题
星期一的早上第一节课是语文课,王老师满脸微笑走进教室,笑着说:“今天上《夜宿山寺》,同学们,你们对照注释预习一下课文。”同学们开始预习课文,有的正在默读课文,有的正在查字典,有的正在完成课后的练习……教室里静悄悄的,王老师在教室里巡视着。维维是一个精灵古怪的孩子,他上课最喜欢问问题了,是我们班的“聪明大王”。
只见他拿出笔在书中做记号。他看到“恐惊天上人”,满脸疑惑,心想:“爸爸不是告诉过我,天上怎么会有神仙呢?语文书有问题!”想到这里,维维把手举得高高的。王老师刚好看到维维举手,王老师走到维维的身边,笑着问:“你有什么问题啊?”维维大声说:“语文课本有问题。”王老师瞪大了眼睛,眼镜都差点儿掉下来了,好奇地问:“哟,我班的‘聪明大王’有什么新的发现?”维维更加神奇了:“老师书上说天上有神仙,我爸爸告诉说我天上没有神仙。”
王老师笑了笑,说:“维维,你看看课文,李白只是说寺庙太高了,用了大胆的想象。”维维恍然大悟。王老师伸出大拇指,夸奖维维:“不过,我要表扬你,上课积极思考,敢于向课本挑战,了不起。”同学们都用羡慕的眼神注视着维维,维维兴奋极了,笑得露出一对小虎牙。从此,维维更加爱思考了。
杨竣麟(下沙小学二年级) 指导老师:顿中祥(公众号 百世师教育)
篇7:语文书的话
语文书的话
语文书的话正文:语文书的话语文书的话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深南小学三年一班 三年一班 褚相宇
假期过去了,小明又开始走上了新学期的'路。今天老师发给同学们一本第五册的语文书。这本书很新,封皮光彩迷人。一天中午小明不睡觉,躺在床上看动画片。到了下午上自习课的时候他觉得很累,于是就竖起新发下来的语文书挡住自己,趴在桌子上,由于提心吊胆的原因他没有睡着,迷迷糊糊的。这时他好像听见有人在和他说话......
语文书自言自语地说:“一开始我是一张张洁白的纸,在印刷厂印上了许多的字,还被裁剪地整整齐齐,并且穿上了漂亮的外衣。人们把我们送到了全国各地的小学生手里,这样我就到了小明的手里。可是他并不爱惜我,我的外衣被磨破了皮,每隔几页就有一张被折上去,每个空白处都被他画上了小人,我变得蓬头垢面遍,遍体鳞伤......”说着说着语文书忍不住伤心地哭了起来。
听到这些话,小明不禁一激灵,一下子全醒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语文书,又看了看别人的语文书,真有点“惨不忍睹”。小明暗暗地对语文书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一定改。”
放学回家后,小明放下书包,请教妈妈怎样才能修好语文书。妈妈拿来了胶水,把书修补一新,还把上面的小人用橡皮擦干净。
小明又在书皮上写了“要爱护图书”。
指导老师:陈砚玲
(投稿:相宇 于 -12-18 19:20:48 编审: xsw)
篇8:一本语文书
牛庆镇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本三年级下册的语文书,每当我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我的同桌——付运哲。
上三年级时,我和付运哲是我们小组的组长。那天是大扫除,我刚拖完地,付运哲不小心把我的书给碰到地上弄脏。看着崭新的语文课本惨遭“毒手”我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大发雷霆,拿起他的书也扔在地上,可是他的书包着书皮,毫发无伤.。付运哲赶紧捡起我的书说:“牛庆镇,真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原谅我吧。”我嘴上说“好吧”可是我心里已经想好了我的“复仇计划”了,只等着下课实施。
一下课,付运哲正要出去,我故意悄悄一伸腿,正好伸到他的脚跟前,只听见“哎哟”摔个了狗啃泥,付运哲从地上一下子跳起来,满脸愤怒大吼“瞎眼了,怎么回事”紧接着一拳打在我的脸上,我毫不示弱,挥手相向。一时我们两个打的天错地暗。教室里乱作一团,班长见势不好,拔腿跑向办公室,通知了胡老师。胡老师来到教室,看到我们两个还扭打,大声呵斥,“怎么回事?”胡老师嗓门超大,声若洪钟,一下子就把我们给镇住了。“是他先打我的”我恶人先告状,“他摔倒了,不问青红皂白先打的我”“你心知肚明,到底怎么回事你心里自己清楚”付运哲愤恨地说。“你们都回座位上,下午换位,再吵架让家长来。”老师三言两语平息了吵架**。从此我们再也没有理对方。
下学期又发新书时,我自己不小心碰倒了墨水弄脏了自己的新书,这时付运哲走过来递给了我他的新书:“上次我把你的书弄脏了,这次把书换过来吧!”听到这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是我做错了,你又不是故意的,不用换了。”我们彼此原谅了对方。从此以后我们又开始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了。
篇9:小学生作文语文书
语文书的**
在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我后悔的事。
有一次,晚上匆匆忙忙的收拾完书包,却忘记带语文书了,可我自己却不知道。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就精神抖擞地去上学,到了教室上早读课时,找遍了书包竟然不见语文书,这下我可懊恼了,没有语文书该怎么读书呀!老师知道肯定会批评我的。这时我非常地着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我一想:肯定是昨晚收拾书包的时候落下了,我感觉到自己太丢三落四了,这下该怎么办?于是,我便拿起了课外书,专心致志地看了起来,幸好没有被老师发觉,早晨躲过了这一“劫”。
到了上语文课时,我想:现在可倒霉了,没有语文书怎么上课呢,这时老师走了过来,我立刻把头低了下去,过了一会儿,我没有听到老师批评的声音,而看到老师向别处走去。我惊讶极了“天啊!竟然没有被老师批评,真是太好了。”老师这样做是在关心我,不让我出丑,反而我却兴灾乐祸。
现在,我实在太后悔了,后悔当时没带语文书。这只是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件事永远铭记在我的脑海中,我要感谢我的老师,要是没有她,我就不会改正这个丢三落四的坏毛玻我不知道老师当时为什么没有批评我,到现在也解不开这个心结。但我知道她是关心我,我本来还以为会被老师批评,但万万没有想到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根本就没有想到,竟然没被批评,但我很高兴。也非常地怨恨自己,恨我让老师时时刻刻都为我操心,我以后一定要做到不让老师操心,为老师分担解忧的好学生。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件事,我永远感谢我的老师。
【扩展阅读篇】
作文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半壁江山”,因此作文的成败往往决定了整个语文考试的成败。那么怎样让考试作文得高分呢?我觉得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题和立意凡考试作文必须审题,原因是考生要在同一环境下,作公平的竞争。审题,就是要对试题展现的所有内容作全面、准确的审读和理解,把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把题目的各种限制审清楚,明确要我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真正做到全面领会,深刻把握,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写作文。高考作文评判明确规定,凡审题有问题的试卷最后得分一般都不超过二类卷最低分。由此可见,审题的准确与否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立意,就是要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去观察、认识生活,提炼主题,使主题体现时代的精神,既反映时代,也作用于时代,跳动时代的脉搏,推动着时代的前进。文章的“意”, 其实就是作者在体验生活中逐步孕育而成的一种思想,是作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撞击”的产物,它反映作者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以及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近两年的作文教改提倡学生写真实生活、真实自我,有些同学忽视了对文章思想倾向的把握,看问题不全面,观点偏激,更有甚者由腐败现象而怀疑党的领导和党的政策。尽管当今的中国社会政治清明,言论自由,话说错了不会追查什么政治问题,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正确的是非观还是应该有的。这一点必须注意。
2、标题和段落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特别是自拟题目写作,阅卷老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题目的`重要性。有些考生先写正文再拟标题,文章写好后也许是没有时间写标题,也许是忘了补写标题。虽然评分规定无标题扣2分,但实际结果却远非2分。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几篇写得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两种类型请两组老师分别予以阅卷,其分数差别一般都在5分以上。这是因为阅卷老师对无标题作文产生了一种心理距离,不知不觉便降低了分数等级。至于如何拟题,我觉得应做到这样几条:①确切。指符合文章内容,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②精练。指标题字数恰当。③生动。指题目能体现出一种活力,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④新颖。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能够给人一种新鲜感。⑤有意蕴。指有内在的含义。拟题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拟题,可以引用俗语拟题,可以化用古语拟题,可以借用成语拟题,可以套用流行语拟题,也可以巧用其他学科公式或符号拟题等等,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段落:考试作文最忌首、腹、尾三段式的结构。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我觉得分为5-8个自然段就可以了。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另外,要把每一段的首句写好。每一段的首句犹如人的眉目,把首句写好,“眉清目秀”,整个段落都显着精神。
3、文体和内容高考作文试题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类是规定必须写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议论文”;另一类是排除写某种文体,如“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文体去写。近几年高考作文题中“文体不限”,让考生自由选择文体,这里要特别注意,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你在选择了一种文体后,一定要按这种文体特点写作,要写什么象什么。不可随心所欲,写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文章。文章内容方面:不假思索就能想到的东西,绝对不要写;稍加思索想到的也不要写;花上几分钟,想别人想不到的内容来写。记叙文最好将主人公设定为自己,用第一人称入文,让“我”的激情在文章中闪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议论文切忌大话、套话、废话,要避免空发议论,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等。作文可以虚构,“允许”编写故事,但不等于提倡“编写故事”,编写故事要做到“大胆想象,自圆其说”。滥编、胡编,绝对不会得高分。
4、开头和结尾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就是文章的刀刃。平时在课内外所学的各种开头结尾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在应试作文上。不管你使用什么方法开头和结尾,必须做到开头起笔入题,结尾点明主旨。为了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印象,开头结尾千万不要涂抹。有道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有些考生犯“入题慢”的毛病:有的把大段的原材料全部照搬;有的把本来简洁的原材料进行扩展;有的开篇摆材料,古今中外,慢慢道来。开篇松散,占去了大量的篇幅,后面的真正应该说的内容却“千呼万唤不出来”,有的只是一笔带过,草草收兵,比例严重失调,使老师难以衡量其实际写作水平。古人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有些考生作文来不及刹尾,或用一句话硬断,或点上一串省略号,这样即使你雕出了“凤头”,壮大了“猪肚”,也会因为没有“豹尾”而不成其好文章,得不到高分。阅卷老师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首先是看其整体。所以,考生交给老师的无论如何也应是一篇完整的作文。
5、语言和字数考试作文语言要规范准确,具有个性和活力。不要文白夹杂;不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和词汇;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引用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真正让语言亮起来。照理说,文章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似乎不应有字数的限制。但考试作文,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作文,为了达到一定的考查目的,并考虑到考试时间等因素,一般对字数都作了规定。我们必须按照规定去做。限最低字数的,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如果字数不足,虽然评分标准规定,不足字数的,每少50字扣1分,但实际情况是,字数不足往往被认为文章内容单薄,分数很难上档次。限最高字数的,不要超过。否则,给人一种臃肿的感觉,再说,作文写得长,花的时间多,解答前面的题用的时间少,必定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限最高字数,一般就是以作文纸为限,即要在作文纸格子内行文。千万不要自作多情,超出作文格子,以免出力不讨好。
6、书写和卷面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书写都占相当的比分。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写草字。标点符号书写也要规范,特别是格式要正确,句号、逗号、问号、叹号、顿号、分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引号、括号、书名号前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可以在这些符号后面挤着写一个字;引号、括号、书名号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可以把这些符号挤在上一行之末。省略号、破折号占两个格,不能断开,写不下时挤在一行之末。至于作文的卷面,正如人的容貌一样,给人的印象是重要的,尤其是高考作文,卷面整洁与否直接影响着阅卷老
篇10:谢谢你,语文书作文
我不爱那小巧玲珑的玩具,不爱那漂亮华丽的服装,但我却最爱那平凡的语文书。
你的外貌并不华丽,封面只有两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语文”和一些简单的插画。
每次开学去领书时,一发到语文书,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你。你薄薄的纸,摸上去很光滑,滑到我的心里,让我感动和陶醉,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更是你带给我的知识和道理!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从“abc”到深奥的古诗,从简单易懂的现代小诗到难以理解的寓言故事,这些你都教会了我。你像孜孜不倦的老师,每天都兢兢业业地教我怎样做人,告诉我人生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和韩屹打架了,是因为我们两个换了一个玩具,而他却把他的刀弄丢了,他就急红了眼,大声嚷道:“快把我的刀还给我!”“不行,我们已经交换了,说明这把刀已经属于我了,怎么能给你呢?”就在当时,韩屹突然放声大哭起来,我们几年建立起的美好友谊也随着哭声而崩塌了。我没有理睬他,走了出去,但我心里却一直难以平静。在我闲着无聊的时候,翻出了语文书,就在这时,我看到了《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明白了待人宽容,心怀宽广的道理,这让我深受启发,我快速地找到了韩屹,向他道了歉,他破涕为笑,我们又成了好兄弟。
啊,语文书,我要感谢你,你不仅是循循善诱的老师,更是医治心灵伤口的医生。
篇11: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识字七课件
二年级上册语文书识字七课件
一、教材分析
《识字7》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拍手歌的形式,带出10个本课学习的生字,这首拍手歌告诉学生“人和动物是朋友”“保护动物要牢记”,内容通俗易懂,读音押韵,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根据本课拍手歌的特点和学生的认识基础,我们让学生在明快的节奏中拍手诵读,激发学习兴趣,对学生比较生疏的一些重要词句进行指导;同时认真分析本课生字的特点,分类组合,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采用多种方法科学识记生字;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渗透一些汉字的演变以及造字规律的知识,学用结合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中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要求的10个生字,学习书写“物”“牢”“猫”等字。
2、在自主学习,生生互学,师生互动中获得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3、有节奏地朗读拍手歌,了解“翱翔”“雁群会写字”“唱不休”等词句的意思,受到保护动物、关爱自然的情感熏陶。
三、教学准备
1、动物图文卡片
2、学生生字卡片
3、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保护”一词。
1、老师出字谜。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猜一个字。(课件出示谜底“保”)
2、出示“保”的会意文字。
老师讲解:“保”单人旁像一个妈妈,背上背着自己的孩子。 “保”就是看守着,护着的意思。
3、给“保”组个词。
4、出示词语“保护”。
“护”是个形声字。它的意思和“保”相近。齐读这个词。
5、说说,什么需要保护?
设计意图:谜语导入不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巧妙地引出生字词“保护”。通过造字原理,认清了字形,明白了字意,既凸显了识字课的特点,又为下面理解“保护动物”作好铺垫。
(二)自主练读,整体感知拍手歌。
1、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拍手歌,讲的就是关于保护动物的事。(板书:保护动物)
2、老师读儿歌,学生打节拍。
3、学生给自己提出读书的要求。
(1)遇到生字怎么办?
(2)遇到难读的句子怎么办?
4、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老师的范读和学生打节拍,让学生整体感知拍手歌的特点及读拍手歌的乐趣,激起学生的读书欲望。读书前给自己提要求,更能使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有层次地读书。
(三)引出动物名称,归类识字。
1、拼音、图、文结合,玩找朋友游戏
(1)拍手歌里藏着许多小动物,(师贴拼音,生说出小动物的名称)
kǒng què xióng yīng huáng lí bǎi líng
dà yàn jǐn jī lǎo hǔ xióng māo
(2)图文和拼音对照,找朋友。
动物们在哪儿呢?赶紧对号入座。(生上台贴图)
(3)读准字音,整体识记字形。
小老师带读难读的.字音。
全班再齐读。
摘掉拼音帽子读。(开火车读)
2、归类识字
(1)小动物们不见了,你还认得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
锦鸡 雄鹰 黄鹂
孔雀 大雁
(2)仔细观察说发现
仔细观察,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
认识“隹”(课件出示)
师:“隹”的四横表示鸟的羽毛。找找,哪些字带“隹”旁?(点读)
3、自主识字
你还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些字?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锦 鹰 鹂 孔 雀 鸡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在“动物入座”打招呼的游戏中认识课文中的动物名称。在欢快的游戏中进入学习,口呼、眼观,手动把多种感官调动起来先整体识记字形,再通过找同偏旁的字进行理解识记,最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本环节注重教给识字的方法,注重实用结合。
(四)再读儿歌,随文识字。
1、词语送回课文再自由读文。师抽读,一人读一句。(老师及时正音)
2、全班打节拍齐读。
3、自主学文,质疑解疑。
(1)自己读文,读懂的地方画“!”,不懂的地方画“?”。
(2)交流:能用什么办法解开问号?
(3)学生自主交流,解疑。
(4)反馈学习情况。
问号解开了吗?怎么解开的。
预设:“伙伴”“翱翔”“会写字”“丛林”“嬉戏”
7、师小结
蓝天上雄鹰翱翔,丛林里老虎奔跑,竹林里熊猫嬉戏,大小动物都有家。动物和我们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我们要保护动物。问号变成感叹号 “!”了。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领会字意,帮助认记字形, “丛”结合简笔画辨认一棵树与丛林的区别,使之意识到“丛”表示:生长在一起的草木。从而拓展延伸出草丛、花丛,以字带词,结合生活经验感受,加深对字形的理解,这种知其“所以然”的识字方法,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抓住学习汉字的关键。有利于减少因字音相同或不解字义写错字的现象。
(五)生字复现,换位识记。
1、看图读词
花团锦簇 孔雀开屏 雄鹰展翅
保护动物 杂草丛生 牢不可破
2、看图猜字。
(1)出示“牢”的古代写法。说说怎样猜出“牢”?
(2)生交流。
(3)师小结:“牢”上面的宝盖头表示一间房子,房子里关着一头牛。在古代“牢”是指关牲口的地方,从“牢”的本意引出 “牢固” “牢记”两个词。(板书:牢记)
设计意图:此环节采用了换位识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到新的语境当中再次复现,不仅起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还拓展了词汇量。“牢”放置这里通过字理分析来识记基于两点考虑:1、“牢”字形简单,学生完全可以解决字音的同时识记这个字,所以出示“牢不可破”一词是为了再次巩固生字。2、通过字理来识记“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牢记”一词,不仅解疑,还回扣了课文,点明了主题。
(六)指导写字
1、先观察,领会书写要领。
(1)第一个“牛勿”
以熊猫晶晶学写字,发现怎样正确规范地写好“物”。
(2)第二个“物”
出示晶晶重写的字“物”
生再点评。
师范写,生书空。
(3)出示“牢”
生点评。
师小结后范写。
(4)出示“猫”
学生给自己提写字要求。
生交流。
老师范写。
2、学生练写。
(1)学生读帖。(先看范字,不动笔。)
(2)动笔,描红,注意写字姿势。
(3)临写。
3、书写点评。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不光要把字写正确而且要写漂亮,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这个环节创设了“熊猫学写字”的情境,让学生先对照范字点评,领会书写要领,然后给自己提写字要求,最后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整个写字教学过程是轻松愉快,层层递进。
(七)游戏巩固生字。
认真听,仔细看,根据老师的意思找出卡片,大声地喊出来。
呆在妈妈身边很安全。(保)
一只美丽的小鸟爱唱歌。(鹂)
做拍手动作。(拍)
屋里关着一头牛。(牢)
学鸡叫。
窗户的户加提手旁。(护)
描红描一半,小狗跑来看。(猫)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很多生字,还懂得了保护动物是件大事,要牢牢记住。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大大的“!”,恭喜同学们满载而归啦!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识字游戏,既是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又对几种识字方法做一个回顾,不断渗透各种识字的技巧。
(八)课外延伸
1、从和丛多像一对双胞胎呀!你们也像这样给课文里的生字找找双胞胎,看谁编得多。
2、学着课文的样子,编编拍手歌。
篇12:我的语文书
我的语文书即将陪伴我度过五年级上册的愉快学习的快乐时光。
这本语文书教会了我许多疑惑不解的知识。第一单元的学习,使我知道了书是人人都喜爱的东西,书就像家、像朋友,人人皆有。我们总是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所以,书,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第二单元写了身在异国的游子的一颗眷恋故乡的心。家乡,在游子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梦绕魂牵的地方。一缕缕思乡情,浓浓的恋乡意,如一杯茗茶,飘着悠悠茶香,越品味越醇香,越品情越浓烈;第三单元使我学会了写说明文;第四单元写了教育我们如何做人的哲理;第五单元写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汉字;六单元写的是父亲、母亲的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令人震撼;七单元深切地使我感悟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八单元让我近一步了解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
瞧,我们的语文书上处处都是知识、学问,就看我们善不善于去发现、去读它。
?
篇13: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 击溃(kuì) 督(dū)战 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 荻(dí) 港
摧枯拉朽(xiǔ) 歼(jiān)灭 要塞(sài) 杜聿(yù)明 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创立的,于19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 仲裁(zhòng cái) 遗嘱(zhǔ) 巨额(é)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
凌(líng)空 翘(qiáo)首 轻盈(yíng) 由衷(zhōng)
悄(qiǎo)然 屏(bǐng)息敛声 眼花缭(liáo)乱 震(zhèn)耳欲聋
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
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3.重点字词
凛冽(lǐn liè) 默契(qì) 殚(dān)精竭(jié)虑
镌(juān)刻 桅(wéi)杆 娴(xián)熟
第二单元
第5课《藤野先生》
1.文学常识
《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代表作小说集《狂人日记》《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散文集《朝花夕拾》。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回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追忆了作者弃医从文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净胜。
本文线索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暗线:爱国情
3.重点字词
畸(jī)形 不逊(xùn) 绯(fēi)红 发髻(jì) 芦荟(lú huì) 驿(yì)站
教诲(huì) 芋梗(yù gěng)汤 杳(yǎo)无消息 油光可鉴(jiàn)
抑扬(yì yáng)顿挫
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
1.文学常识
文题中的“回忆”是“回顾”的意思,“我的母亲”即指作者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本文是朱德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实的回忆录。题目点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线索:1.以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为线索;2.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特征为线索;3.以人物或人物特征为线索;4.以中心事件为线索;5.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每一部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主要线索一般只有一条,副线都要围绕主线展开。)
回忆录
是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传记文体。其主要特点有:内容真实可靠,不能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全过程,也可以记录某些生活片段;以叙述为主,可以兼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语言表达上追求朴素自然,不求华丽。
2.文章思想内容
作者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歌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务必崇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以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3.重点字词
佃(diàn)农 仪陇(lǒng) 溺(nì)死 私塾(shú) 和蔼(ǎi) 妯娌(zhóu lǐ)
庚(gēng)子 哭泣(qì) 豪绅(shēn) 衙(yá)门 蛮横(hèng) 慰勉(wèi miǎn) 不辍(chuò)劳作
第7课《列夫·托尔斯泰》
1.文学常识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其代表作品有《安娜·卡列琳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文章以中心人物为题,点明了写作对象,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茨威格,奥地利作家、评论家,被称为“打开弗洛伊德危险闸门的心灵猎手”。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著称。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擅长用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代表作品有《三作家》《罗曼·罗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成功的秘诀》。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一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无限崇敬和赞美之情。
3.重点字词
胡髭(zī) 长髯(rán) 蒙昧(mèi) 粗糙(cāo) 正襟危坐(jīn) 鬈发(quán) 侏儒(zhū rú) 黯(àn)然失色 滞(zhì)留 犀(xī)利
粲(càn)然 锃(zèng)亮 广袤(mào)无垠 乡绅(shēn)
第8课《美丽的颜色》
1.文学常识
艾芙·居里,法国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主要作品《居里夫人传》。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在棚屋中用四年的时间提取“镭”的艰难过程,深情地歌颂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研究的坚守和乐观的态度。
3.重点字词
燥热(zào) 炽(chì)热 炼制(liàn) 窒息(zhì) 骤雨(zhòu) 吹嘘(xū)
咽喉(yān) 熔化(róng) 残渣(zhā) 沥青(lì) 荧光(yíng) 轮廓(kuò)
第三单元
三峡散文郦道元描写三峡雄奇险拔、清秀幽美的景色。语言凝练,动静结合
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书信陶弘景描写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游览者的自豪感。结构缜密,语言凝练
记承天寺夜游小品文苏轼借助空明宁静的境界,传达复杂的心境。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与朱元思书书信吴均描绘富春江美景,抒发厌倦世俗官场和寄情山水的情感。动静忽见,骈散结合
唐诗五首
野望
律诗王绩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融情于景,动静结合
黄鹤楼崔颢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使至塞上王维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比喻生动,遣词精妙
渡荆门送别李白登临黄鹤楼,抒发含蓄而悠长的思乡之情。意境高远,风格雄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意象典型,结构巧妙
第9课《三峡》
1.文学常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重点字词
字音:
阙( quē )处 襄(xiāng)陵 属(zhǔ)引 沿溯(sù)
飞漱(shù) 御(yù)风 猿(yuán)鸣 曦(xī)月 素湍(tuān)
长啸(xiào) 郦(lì)道元 林寒涧(jiàn)肃 重岩叠嶂(zhàng)
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
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
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
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如果)
沿溯阻绝(动词,断绝)
绝 多生怪柏(形容词,极高的)
衷转久绝(动词,消失)
词类活用: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
省略句:
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
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
4.重点问题
(1)作者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因为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机,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2)结尾引用了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怎样理解这一歌谣的作用?
探究1:本文融情于景,最后以凄凉的渔歌作结,是为了表现山水虽佳,但世上犹有劳苦和贫穷的人,从侧面表现了当时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
探究2: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是为了表现猿鸣之哀,渲染秋天的肃杀气氛。
探究3:结尾引用渔歌,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总结了全文,升华了文章中心。
第10课《短文两篇》
1.文学常识
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齐梁时思想家,著有《陶隐居集》等。
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集《东坡全集》传世。代表作品有《赤壁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2.文章思想内容
《答谢中书书》:
本文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强调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观点,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记承天寺夜游》:
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在其中。
3.重点字词
字音:
夕日欲颓(tuí) 沉鳞竞跃(yuè) 与其奇者(yù) 未寝(qǐn )
相与(yǔ) 遂(suì) 藻(zǎo) 荇(xìng)
竹柏(bǎi) 猿(yuán)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大概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动词,参与,文中指置身其中)
念无与为乐者(动词,和)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名词做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形容词做动词,坠落)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做动词,散步)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也”表判断)
省略句:
解衣欲睡(省略主语“余”)
倒装句:
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4.重点问题
(1)《答谢中书书》写景是如何体现动静相衬之美的?
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以上各种景物,交相作用,互为影响,构成了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2)你是如何理解苏轼所说的“闲人”的含义?
“闲人”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而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在政治上虽有远大抱负,但却被一贬再贬,是一个被贬的闲
第11课《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长于描写山水景物,风格峻拔清新,时人纷纷效仿,称为“吴均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作者从行船游江的实见实感出发,由远及近地着力描绘了富春江的水光山色,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倦、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3.重点字词
字音:
缥(piǎo)碧 急湍(tuān) 轩邈(xuān miǎo) 泠泠(líng)
嘤嘤(yīng) 鸢(yuān)飞 戾(lì)天 经纶(lún)
窥(kuī)谷
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鸣,文中指蝉鸣)
窥谷忘反(通“返”,返回)
古今异义:
一百许里(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今义:应允,或者,可能。)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 今义:罪过,乖张。)
经纶世务者(古义:筹划,治理。 今义:比喻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
一词多义: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穷尽、断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
负势竞上(动词,向上生长)
横柯上蔽(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直视无碍(形容词,一直)
争高直指(形容词,笔直)
一百许里(数词,指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极言其多。这里指不停地,相当于副词。)
直视无碍(副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词类活用:
负势竞上(名词做动词,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形容词做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任意东西(名词做动词,向东或向西)
风烟俱净(形容词做动词,消净,散净)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做状语,在上面)
猛浪若奔(动词做名词,飞奔的马)
望峰息心(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
特殊句式:
省略句: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小船”)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应为“急湍甚于箭”)
倒装句:
鸢飞戾天者(后置定语,应为“飞戾天之鸢者”)
4.重点问题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明志,既从侧面表现了富春江山水的魅力,又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
(2)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作用。
作者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却是以闹写静,显示出山深无人的幽静。含蓄地否定了世俗社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向往。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篇14: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大家对于苏教版的三年级语文掌握的怎样呢?一起来看看掌握吧!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各单元重要知识点
一
(1)《长城和运河》这首诗是作者驾驶着飞机( ),看到了两大人间奇迹( )和( )。并采用打比方的手法把长城比作( ),突出长城的( ),把运河比作( ),突出运河的( )诗中均以( ? 。)这一( )句结尾,自然引出人间奇迹的创造者( )。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 )( )等人间奇迹。
(2)我( )在祖国的蓝天,( )出现在我的眼前:像绸带( ),( ),伸向天边。
北起( ),南到( ),京杭大运河( )。
(3)长城东起 ,西到 ,像 在大地上,
二
(1)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 ,她是祖国巨大的 ,她也是个 的世界。课文介绍了南沙群岛 ( )和( )
(2)茫茫南沙,汇入了( );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 )。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 )。他拥有( )的珍贵的( )蕴藏着( ),贮存了( )。课文就是从( )( )和( )来写南沙的物产的丰富的。
三
(1)庐山位于我国的 省九江市境内,这个省的简称是 。庐山的云雾是 的',课文中就按( )的顺序,写出了庐山不同方位的姿态,庐山的云雾也是 的。
(2)“庐山的景色十分( )
“漫步山道,常常会又一种( )、( )的感觉。”
练习一
(1)我国共有( )省、市、自治区。有( )个直辖市分别是( )( )( )( )并依次写出简称( )、( )、( )、( )。有( )个自治区,请依次写出简称( )、( )、( )、( )、( )。有( )个特别行政区分别是( )、( )。我的家乡在( ),它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是( )。
(2)学习了省、市、自治区的简称歌,我就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湘江”应在我国的 省,“滇池”应在我国的 省,“京沪铁路”指的是连接 和 两地之间的铁路。
(3)我知道描写夏日田园风光的诗( )代( )写的《 》全诗( )
五
(1)终于有一天,(
),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
(2)信鸽是不怕任何 ,它能飞越 ,忠实地为人们 ,所以人们称它是 。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我望着它那 眼珠,喃喃说道:“雪儿,你去吧,蓝天才是你 地方。”我把雪儿 , 雪儿望望我,似乎在向我 ,然后向蓝天飞去。
六
课文描写了(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表明了她是一个( )的孩子。作者也从中体会到要( )。
练习二
(1)4月5日就是我国传统的 节,又称( )这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由此我想到了唐代诗人( )的一首诗《 》,其中我记得这样的两句:( , 。 , 。)我还知道他写的诗《 》,并默写:( , 。 , 。)
七
(1)“菩萨兵”是藏民们称呼 带领的 战士,之所以这样称呼是因为( )
(2)全文按照( )顺序,记叙了( ),朱德总司令带领红军战士帮助藏胞( ),以实际行动使藏族同胞( )。赢得了藏族同胞的( ),表达了军民之间(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朱德同志是一个( )的好司令。
八.
(1)有一位诗人将李广射虎的经过写了一首诗,他就是( )代( )。试默写这首《塞下曲》( )诗中“夜引弓”的将军是被人们称为(“ ”)的李广。其中“没”的读音是( ),意思是(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九
(1)《 》的作者是( )代( ),其中名句是“ 与孤鹜 , 共长 。”请你用文中语言写一写它的意思:
我能用 、、等成语来形容王勃的才气。他与( )、( )、( )被成为“初唐四杰”。我还知道他写的名句( )。滕王阁与( )、( )、( )并成为南方三大名楼。
十
(1)事后,萧伯纳 地说:“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成就,
。对任何人,都应该 ,永远 。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 。她是我的 。”其中“她”指的是( )的小姑娘( ),“我”指的是( )的( )。称她是我的老师是因为( )。从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萧伯纳是一个( )的人。你能写一句表示谦虚的名言( )。文中的小姑娘也十分( )。
篇15:八年级上册语文书
一、熟读、背诵的习惯。
二、阅读优秀课外读物的习惯。
三、推敲语言文字的习惯。
四、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
五、记日记的习惯。
六、规范地书写的习惯。
七、专注地听人说话的习惯。
八、说普通话、说话文明得体的习惯。
九、勤思考、爱质疑的习惯。
十、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课文预读“两步法”
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就是预习。预习的好处很多。你养成预习的习惯以后,不但能更好地学习新课,而且还能提高自学语文的能力。有人作过为样的比喻:掌握好预习的方法,就像获得一把“金钥匙”一样重要。在这里,“金钥匙”就是指自学能力。
怎样做好预读课文呢?
1第一步,粗读——扫除障碍。
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除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岳阳楼记》中,“浩浩汤汤”中的“汤”(shāng)容易读错,当“水流大而急”讲。“薄暮冥冥”中的“冥”(míng)当“昏暗”讲, 这样就容易理解了。
2第二步,细读——找出问题。
细读就是认真细致地读。试着分段,概括段意、中心思想。逐句、逐段地读,提出疑难问题。例如,预习《孔乙已》这篇小说,文章为什么说“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人呢?”并在句子下面画一道线,打上一个“?”号,等上课时,带着这个疑问用心听老师讲解,那时,会很快明白的。当然,预习时,千万别忘了研读每课前的“预习提示”和“阅读提示”。“预习提示”主要是针对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不要求回答,同时提出一些字词,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去理解和掌握。预习可以使同学们尝到学习的快乐,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也能对答如流了。
【二年级语文书作文范文】相关文章:
2.二年级作文书
4.二年级的作文书
5.二年级作文书推荐
6.小学二年级作文书
10.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