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之旅作文
“忘记喂猫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火山之旅作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火山之旅作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 火山之旅作文
火山之旅作文
闲暇之时,在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旅途的美景,它们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但有一次旅行我印象特别深刻,让我记忆犹新―火山之旅。
去北海涠州岛火山地质公园那天,晴空万里、骄阳似火,非常炎热,就连路边的小草也垂头丧气的。可还是阻挡不了我高兴、激动的心情。我们一行人匆匆来到售票窗口买了票,便来到火山公园外围,当时我兴奋得一蹦三尺。
进入火山公园内,只见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们快速的来到了岩浆变硬的区域。这里的岩浆石千奇百怪,令人眼花t乱。有的像火山的平面图,有的像皮球,有的像井……有的长相我无法用词语来形容,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呀。
慢慢地我们从山上走到了海边,一条弯曲的木质道路不断向前延伸。无情的太阳把我和爸爸炙烤得垂头丧气。突然,我看到了一个“遮阳棚”(其实就是一大块斜长着的巨石),我一个箭步冲过去,躲在下面,喝着水吃东西,美美的享受清凉。
忽然,我眼前一亮,发现山脚下有一个洞穴,好奇让我醉入无限的遐想之中。洞在火山喷发后是怎么形成的呢?里面是金矿?是钻石?会有恐龙化石吗?是海龟的巢穴吗?我左思右想,终不得其解,索性我便继续我的火山之旅。
欣赏了海边的.风景我便向火山顶上攀爬。烈日好像在故意跟我作对,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我爬到半山腰,累得我气喘嘘嘘,不停的往肚子里灌水,真想躺在阴凉处睡上一觉。可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于是我鼓足了劲往山顶上冲,想一览涠州岛的全景。
我和爸爸在相互的鼓励中很快冲到了山顶。我来到栏杆边,哇!我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茫茫的大海环抱着整个岛,岛上树木茂盛,真有一点“云深不知处”的感觉。海边沙滩宽阔,好像一片金黄色的稻海。黄、绿、蓝三种颜色交织在一起特别漂亮,让我感到世界多么的美丽、多么的神奇啊!
在我们往出口走的路上,我不禁感到一些恋恋不舍。涠州岛的火山多么美丽、多么壮观,让人流连忘返。
篇2:旅游作文:美国火山口湖之旅
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美国最美最深的火山口湖游玩。你知道为什么叫火山口湖吗?顾名思义,这个湖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妈妈告诉我,七千年前,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玛扎玛山发生了剧烈的火山喷发。一场天崩地陷之后,山峰不复存在,一场壮烈的覆灭换来了这一汪宁静的深邃——火山口湖(Crater Lake)。
爸爸说,开车到那里需要三个小时,我心想:这么长的旅途该多么无聊啊。然而,途中的风光完全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公路两侧笔直、高耸入云的针叶林、枝繁叶茂得不知名的树种形成绿、黄、红三色相间的穹顶,为我们遮挡着烈日。树林中,那些经年老去的树木虽杂乱地散落一地,但这难道不正是原始森林别有的一番自然味道吗?空旷的路上,偶有车辆行驶在前方,这车似乎也成了这天然画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到了,到了!眼前幽兰色的“蓝宝石”仿佛带我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那湖水靛蓝凝重,犹如一潭蓝色浓墨,凝固在陡立峭壁、巍峨群山和险峻悬崖环成的巨大天然围抱之中。湖的四周群山环绕,而它就是那颗镶嵌在群山峻岭中的明珠。夏、秋是游览火山口湖的最佳时节。据说太阳越大,天空越蓝,湖面就越漂亮,因为湖水的颜色就是蓝天的色彩,的确如此。
我们开车沿着迂回曲折、逐渐攀升的公路围绕湖泊前行,突然发现,我们已经置身在满是沙斯塔红冷杉、铁杉和松树的茂密森林之中了。
在游览途中,我被一种小松鼠吸引了。开始我还以为它是花栗鼠,后来看到介绍才知道它叫gold-mantled ground squirrel,披了金色披风的、在地面行走的松鼠,名字好贴切啊。这些小家伙超级好客,一点也不认生。我“咋咋”地叫着它们,它们居然像小鸡一样跑了过来,眼巴巴地朝我讨要食物。我把坚果放在手心,小家伙居然大胆地在我手上吃了起来。它们好聪明,把自己的两腮都塞得鼓鼓的,然后跑到灌木丛下把嘴里的坚果吐出来、藏起来,然后又跑回来继续吃,那憨态可掬的贪吃样子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还有一只从悬崖缝隙里跑出来的小松鼠,同我做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开始它很胆怯,远远地看着我,然后试图慢慢接近,我对它说了一声,Hi,它竟害羞地跑开了。
车子开到了山顶,这里可以俯瞰湖的全貌。比美丽的景色更让我惊喜的是,我居然看到了雪。我是地道的东北女孩儿,见到雪,立刻欣喜不已。抓一把,贴在脸上,那凉凉的感觉,沁人心脾,嗯,是家乡的味道!
尽管还对美景与我的“小松鼠”恋恋不舍,但终究要分别。再见了,那份宁静!再见了,那份深邃!再见了,可爱的小松鼠!
火山口湖,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你的美,将永远刻在我的心底。
公众号: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篇3:火山
火山
课例:小学自然第九册《火山》(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火山的形成,了解火山的分类、益处与害处。 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同内外探索火山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地点在网络教室,有25台计算机以上,并互相联网,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垄断计算机的做法,为充分 发挥其交互性的特点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像笔、纸一样,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本堂课力图体现由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整个教学步骤和过程见下表: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分析 情景 导入 1、 出示:火山图,进行简介。 2、介绍本节课利用网络学习。 学生观看屏幕,认识火山。 利用多媒体图像产生壮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火山的探索兴趣。 交 流 通过自学课文或看电视、画报,你们了解了火山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对火山已有的了解。如:火山的喷发能人死亡;去火山喷发的地方,人感觉很热;月球上也有火山喷发。 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把握小学的“个性”,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和收集资料,对于火山的研究在课前已开始。 网上 探究 交流 1、 关于火山,你还想研究它的什么? 2、 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要求小组互相合作填写好报告单,能有新发现。 1、学生回答还想了解的问题。 2、小组商量好要研究的问题,共同在网上探究。 3、组内提出问题,考考同学,并提出对没研究问题的有价值的小问题,以便交流时有的放矢。 根据学生提问,引导小组确定研究方向,通过上网浏览探险究等形式,大胆运用网络提供的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脉权交还了学生。 开科学信息交流会 1、布景交流会的场景(科学住处交流会 ---谈谈火山),讲清比赛的规则,鼓励学生争当“探究之星”、“问题大王”、“小研究家”。 2、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次同学提问相关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模拟交流会,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角。探究的结果网上共享。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实现信息教育的民主。 归纳 总结 1、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谈谈网上学习的体验。 2、发放有关火山亽互联网的`网址。 学生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和网上学习的体验。 组织学生谈收获、体验,发放网址,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紧迫感。 通过这节整合课的研究活动,不但取得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师生教学效率的实效,也使课题组成员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有了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阶段性研究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不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使我们发现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课题组成员对整合的理解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老师对整合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基本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认知上,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合前进的步伐。不少教师不能独立制作出高质量的网页和课件,给信息技术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由于两个人的思路不能完全吻合,致使网页和课件的制作走了很多弯路,也没有达到最佳发挥境界。 其次,小学生的整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时与知识的连贯性来看,学生只有到了五年级,最好是五年级的下学期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使得整合的可选范围大大减小。 第三,从整合的学科来看,一节课的课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表面看来,好似信息技术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也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小学的自然学科很少需要2节课以上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后的整合是否需要把1个单元作为整合的教学目标?
篇4:火山
课例:小学自然第九册(新授课) 教学目标 : 1、知识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互相协作,知道的形成,了解的分类、益处与害处。 2、能力目标 通过网上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网上观察、查找和交流信息,体验网上学习的乐趣,了解有关国同内外探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科学兴趣。 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本堂课的教学地点在网络教室,有25台计算机以上,并互相联网,解决了以往教学中教师垄断计算机的做法,为充分 发挥其交互性的特点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像笔、纸一样,成了学生学习的工具。 教学过程 设计与分析 本堂课力图体现由传统的一讲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 中教师起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整个教学步骤 和过程见下表: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及分析 情景 导入 1、 出示:图,进行简介。 2、介绍本节课利用网络学习。 学生观看屏幕,认识。 利用多媒体图像产生壮观的感觉,激发学生对的探索兴趣。 交 流 通过自学课文或看电视、画报,你们了解了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答对已有的了解。如:的喷发能人死亡;去喷发的地方,人感觉很热;月球上也有喷发。 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把握小学的“个性”,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和收集资料,对于的研究在课前已开始。 网上 探究 交流 1、 关于,你还想研究它的什么? 2、 引导学生进行网上学习,并提供适当帮助,要求小组互相合作填写好报告单,能有新发现。 1、学生回答还想了解的问题。 2、小组商量好要研究的问题,共同在网上探究。 3、组内提出问题,考考同学,并提出对没研究问题的有价值的小问题,以便交流时有的放矢。 根据学生提问,引导小组确定研究方向,通过上网浏览探险究等形式,大胆运用网络提供的生动丰富的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脉权交还了学生。 开科学信息交流会 1、布景交流会的场景(科学住处交流会 ---谈谈),讲清比赛的规则,鼓励学生争当“探究之星”、“问题大王”、“小研究家”。 2、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其次同学提问相关的问题。 2、学生交流自己的新发现。 模拟交流会,让课堂成为社会生活的一角。探究的结果网上共享。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实现信息教育的民主。 归纳 总结 1、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谈谈网上学习的体验。 2、发放有关亽互联网的网址。 学生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和网上学习的体验。 组织学生谈收获、体验,发放网址,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紧迫感。 通过这节整合课的研究活动,不但取得了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师生教学效率的实效,也使课题组成员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结构的研究有了感性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基本达到了预定的阶段性研究目标。 四、存在的问题和几点思考 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不仅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使我们发现在具体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课题组成员对整合的理解及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很多老师对整合的概念并没有真正理解,基本还停留在辅助教学的认知上,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合前进的步伐。不少教师不能独立制作出高质量的网页和课件,给信息技术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由于两个人的思路不能完全吻合,致使网页和课件的制作走了很多弯路,也没有达到最佳发挥境界。 其次,小学生的整合,需要学生有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从信息技术学科的课时与知识的连贯性来看,学生只有到了五年级,最好是五年级的下学期才能达到这个要求。这使得整合的可选范围大大减小。 第三,从整合的学科来看,一节课的课时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表面看来,好似信息技术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这是一种非常不正常,也不应该出现的现象。但小学的自然学科很少需要2节课以上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以后的整合是否需要把1个单元作为整合的教学目标 ?
篇5:我和火山
我和火山
我家里有一座“火山”,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就会爆发.当我的.学习成绩比较理想时,这座“火山”像是一座“死火山”,不必担心他会爆发.这个时候,我还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和蔼可亲的“火山”.可是当我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时,“死火山”马上会变成令人胆战心惊的“活火山”,对着我爆发.
作 者:林育丙 作者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三年级 刊 名:作文世界(小学版) 英文刊名:WORLD OF COMPOSI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篇6:火山国家公园
火山国家公园 -资料
来到夏威夷大岛,参观火山国家公园之旅绝对是最精彩的行程,这座夏威夷最活跃的火山被誉为世界上最安全的火山之一,位于大岛东南部,全世界最活跃的两座活火山冒乌纳罗亚(Mauna Loa)和Kilauea(奇劳威亚)都位于此公园内,迄今仍在不断喷流而出的奇劳威亚火山,彷佛向所有人诉说自然界的伟大力量。
在这里,游客可以直面活火山,感受陆地的巨大力量。公园建于19,占地377平方公里,包括从4169米的冒纳罗亚火山到大海之间的广大地区。园内道路纵横,游览的中心是一座不停爆发的火山。游客可以在公园管理处获得地图和导游指南,以及最新的'火山爆发信息,
资料
值得一去的地方有硫磺海岸、火山喷气眼和灾难路等。
国家公园内还有一处火山熔岩洞。当熔岩从山上流下,表面逐渐冷却形成岩石,熔岩流逐渐转为地下河。之后熔岩因为某些原因改道后,这座数百米长的溶岩洞就形成了。从中可以看到火山的很多特殊地质结构。
除了紧邻火山口的区域外,国家公园的其他地方拥有很多独特的植物和鸟类。比如色彩鲜艳的夏威夷蜜旋木雀(Hawaii Honeycreeper)。
篇7:地震和火山
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和原因,并初步了解有关地震监测、预报和抗御地震灾害的常识;了解我国火山的分布。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正确理解和对待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态度和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地震区的分布,并在此基础上能正确对待地震灾害。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
投影片(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中国地形挂图。
课时
1课时。
讲授提纲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
1.从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图看
2.从历史上的地震记录看
二、我国主要地震区
三、地震的抗御
1.地震的监测和预测
2.减轻地震灾害的办法
四、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 我国地形的特点有哪些?你能用板块构造的道理说明这些特点的成因吗?(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教师归纳] 正像同学们所说,我国地形的.特点与板块之间的运动有密切的关系。我国疆域地处亚欧板块的东南部,其南临印度洋板块,其东有太平洋板块。从东、南两侧受到挤压,因而使我国疆域内的板块断裂破碎,就形成我国地形复杂的特点。特别是印度洋板块对亚欧板块的强烈挤压,抬升了青藏高原。而我国大部分领土正在这高原的东侧,才形成了西高东低阶梯分布的地势。同时,在与东侧太平洋板块的相互作用下,使我国地形更复杂。而且还影响着我国的地震区与火山的分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我国地震和火山的知识。
学习新教材
一、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板书]
[提问] 为什么说我国是多震的国家?你能从板块运动和世界地震、火山带的分布图上说明“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吗?(展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地震、火山带分布图”,让学生在明确我国的大致范围后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 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几大板块相互挤压的集中地区,地壳很不稳定,特别是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地震带)都经过我国境内,所以我国是一个多震的国家。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读课本23页“多地震的国家”一节课文。
[过渡] 可见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但是,我国地震常发地区主要在哪里呢?
二、我国主要地震区[板书]
[读图] 指导学生识读“我国主要地震区和火山分布图”,并且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区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
[教师归纳] 教师按照课本24页的课文,将学生回答的地区,归纳成为四个主要地区。
[过渡]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4页最后一段课文及25页“读一读”的材料,并且观察“地震后的唐山”、“重建后的唐山”两幅图。使学生认识到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认识它,尽力减轻它带给人们的灾害。
三、地震的抗御[板书]
1.地震的监测和预测[板书]
[阅读课文]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25页的“选讲课文”及课本26页的“读一读”。
2.减轻地震灾害的办法[板书]
[讨论] 当我们了解了有关地震的知识后,为了减轻地震的灾害,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教师小结] 地震虽然至今仍然是我们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但是只要我们按照科学道理去做,还是可以减轻它给人类带来的灾害。例如,在震区加固建筑物,使它能抗拒可能发生的最大的地震;在地震期间,疏散居民到开阔安全的地方;普及地震常识,使人们遇到地震时能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轻伤亡。当然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我们人类完全控制它,这又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这就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勇攀科学高峰,彻底控制地震灾害,造福人类。
[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我国地震的知识,大家知道,地震是地球内部力量作用的结果。那么还有一种地球内部力量使地形突然变化的现象是什么呢?(火山)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火山的分布。
四、火山的分布[板书]
[读图] 指导学生识读“我国主要地震区和火山分布图”,找出五大连池、长白山天池、大同、腾冲、新疆南部、台湾、海南岛等地的火山分布地。
[读课文] 指定学生朗读课本26页最后一段课文。
[展示图片] 让学生观察我国著名火山的景观图片(或投影片)。
复习巩固
1.按照课本的“目录”,回忆第二章“中国的地形”的知识内容。
2.使用课文复习未记住的知识内容,准备上好下一节的复习课。
篇8:地震和火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能够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
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
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行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区。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教学过程〉
(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行时,人们不易察觉,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
篇9: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二、主要地震带:1 、2 、3 、4
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报
四、火山的分布
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块薄泡沫板,出思考题:
将泡沫板从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与地震有联系吗?
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由每组的代表回答问题,最后教师总结。
篇10:地震和火山
一、多地震的国家
(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
(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
(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
(学生活动)回答世界两大地震带。
(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
(学生活动)看计算机课件的演示,考虑我国的位置同两大地震带的关系。
(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衔接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
(演示课件)中国的地震带
(讲述)我国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如图的四个地带。
(演示课件、讲述)中国的地震带(四个地震带,略)
(讲述)我国有资料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中。唐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巨大损失。
(演示课件)唐山地震。
(讲述)地震的破坏力这样大,有无办法预防,从而减少损失呢?
(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和“读一读”。
(讲述)火山同地震一样,也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但火山在我国危害不大,活火山很少。
(学生活动)读图3.21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座著名的火山。
(总结、反馈练习)
〈设计思想〉
本节虽然将我国的地震,但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两大地震带的分布,才能从原理上讲清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通过计算机课件把二者之间的联系,动态的表示出来。有关唐山地震的影像资料,意在告诉学生,地震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今后投身科学研究工作。
〈板书设计〉
篇11:火山现代诗歌
火山现代诗歌
一个深不见底的窟窿,
在漫长的岁月里不知集聚了多少倍的力量,
就在那可怕的平静的下面。
他正在酝酿一场惊天的革命,
他即将对着上苍怒吼,
他要把满腔的怨愤发泄出来,
一次性地以最痛快的方式。
他要改造这个世界,
他要让天父地母看到他坚定的决心。
他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凶险,
哪怕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
执意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他不断地搅动着暗流,煽动着烈火,
让它们发展壮大,狂躁不安。
他要借助这样的狂躁给世人的脑袋以重重的一击,
让他们知道反省,让他们懂得感恩。
他自信满满地登高远眺,
他似乎已经品尝到了甜蜜而丰硕的革命果实。
时间伴随着他的心意在流淌,
终于开始了——
多么狂暴的世界啊!
天父不敢直视血色的惨烈,
用乌云蒙住了双眼;
地母的身体因恐惧而战栗,
那脆弱的骨骼早已被震得快要散架。
一支怒火冲天的军队从窟窿口奔涌出来,
他们的'喊杀声响彻寰宇。
他们要把一切旧的事物毁灭,
他们手中的刀锋利无比,
即便是劈砍坚硬的顽石也不会卷刃。
他们有秩序地推进,
不断扩大战果,
绝不放过一条漏网之鱼。
他们的力量十分强大,
有地面的火力,
也有空中的支援,
所到之处尽皆夷为平地。
他们的速度快如闪电,
不少敌人尚未来得及撤退,
便在明晃晃的大刀下变成一具具死尸。
他们已经杀红了眼,
每一条毛细血管都翻滚着仇恨的血液。
他们根本停不下来,
胜利的渴望早已完全控制住了大脑的中枢神经。
这一路,
敌人的惨叫不绝于耳。
此种声音仿佛从绽放的血肉的最深处发出来,
带着浓浓的令人震撼的黑红。
它连接成了一首死亡的变奏曲,
并像退却的潮水一样极速地向远方传播。
它在哭诉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同时也在宣告着另一个时代的到来。
烟花已谢,人声作古。
当一切都重归平静之时,
踩在脚下的是最新鲜最富营养的土壤。
篇12:火山地质公园作文
国庆节的长假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了。去年,我们全家去了东山,看了远近闻名的“风动石”,今年国庆,我真的有点迫不及待我要去那里游山玩水了。国庆一到,我就死缠烂打的缠住爸爸,天天24小时的问爸爸,要去那里玩。今天,爸爸跟我说,明天要去火山地质公园玩,叫我早点睡,明天就要早早的出发了,你说,我那里睡的找。第二天,我还没6:30就起床了,没想到爸爸妈妈早就起来整理我们要出去的行李了呢!虽然我还是睡意浓浓,可我坚强的意识告诉我,我应该起床了。
我和爸爸接了姑姑、姐姐、妹妹们,就把车开往火山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总占地面积318.64平方公里,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火山地质地貌。还有80前的古森林炭化木层等,是一处极为宝贵的火山地质遗迹。其中的玄武岩景观、古火山喷口景观、火山熔岩型景观、海蚀熔岩洞等……特别是岛屿的东南面有成片的石柱型岩石群。南碇岛上不仅有成群的鹭鸟、海鸥,还有屹立在玄武岩上的灯塔,颇为壮观。十分珍贵,不可再生,这里的海底火山遗址肯定是独一无二的!!
我刚一进们就被里面的景色给迷住了,里面的山绿油油的;水,清澈见底,更别说里面的风景了。我和妈妈,还偷拿了两块被火山的岩浆烧的黑黑的千古石头。
我喜欢火山地质公园,更喜欢里面的'风景!
篇13:火山地质公园作文
20xx年的暑假,我们去了广西,广西位于中国的华南地区西部,那里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德天瀑布、桂林、涠洲岛、北海银滩……其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涠洲岛上的火山地质公园了。
火山口是涠洲岛上最美的地方,它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岛,也是最年轻的火山岛。它经过了上万年的风雨洗礼,变得越来越奇妙、越来越美丽了。
当我们来到火山口,最行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海边的一块岩石上的三个火红的大字——火山口。岩石边上有一条长长的沿着山脚边的木桥,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看不到头。我们漫步在桥上,欣赏着优美的风景。这是有着千姿百态的火山熔岩,什么形状都有,真是让人惊叹。这里的“龙宫探奇”充满了神秘感,让人浮想联翩;这里的“百兽闹海”也很奇妙,那些岩石有的象狮子,有的象老虎……它们好像在海里在嬉戏、打闹,时而探出头,时而藏起来……“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又一次感叹。这里的海水清澈而汹涌,海浪时而拍打着岩石,时而冲上小木桥。放眼望去,海天一色,海水倒映着夕阳的光辉,这风光真是无与伦比。
火山口真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你准备好了吗?
【火山之旅作文】相关文章:
1.火山的二年级作文
3.沉睡的火山作文
4.学做火山飘雪作文
6.描写火山的说明文
7.火山资源阅读答案
9.合肥之旅作文
10.黄果树之旅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