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问题作文
“极光守护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世界人口问题作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世界人口问题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板书)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提问)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阅读课文后,说出对与不对的理由?人口发展太慢后停止增长,后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的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想一些办法,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并板书)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过渡)从人口的.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使世界上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提问)看图说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城市中具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板书)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幻灯片)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图:
为什么城市人口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城市一般是现代工业、科学文化集中的地方。城市人口的比重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现代工业、科学文化越发达。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70%为城市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很多都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得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的涌入城市。)
(学生活动)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感到城市人口在增多?城市人口增多了,会出现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
(板书并归纳)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是我国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大家一定要理解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向周围的人宣传,为我国解决这两个问题做一点贡献。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围绕着本节内容的两个主要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所产生的问题。每一部分内容有两个环节:首先,通过示意图中的图表、数据,形成一般性的认识,即先学理论;第二个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漫画、城市问题的景观图的来激发学生探索各种问题,用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分析事物本质(如母亲苦难的原因;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切身感到无论是人口问题,还是城市问题,都和自己密切相关,都需要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人口的概况,并让同学们计算了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人所用的时间。从计算中,我们看到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下面,我们根据给出的数据,来计算一下我们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6660人)
数据:每年 78000000人
每天 213699人
每小时 8904人
每分钟 148人
每秒钟 2.5人
(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讨论)人类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教师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补充完善: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的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中去。受到影响后的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从而产生很多环境问题(沙漠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等),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时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展示)漫画二则
(讨论)漫画的含义
(讨论)当前,世界人口与日俱增,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过多,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可能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样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展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图片(四幅)。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了滥伐森林、滥垦草地、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不仅如此,还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粮食、生活用品的短缺,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教育、医疗、卫生的改善困难等问题。
(讨论)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呢?阅读资料,说出好与不好的理由。
资料一:加拿大统计局在3月12日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加拿大人口在二十世纪最后5 年中,一共只增加4%,增幅创加国历史新低。到,加拿大人口总数达30,007,094人。在新增加的120万人口中,移民人数超过自然出生人口,为二战以来首见。
资料二:英国日前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英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目前英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首次超过16岁以下人口,其中8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10万,是50年前的5倍。普查结果显示,英国目前总人口为5800多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1%。
(总结)人口发展太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化,社会负担加重等。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
(展示)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示意图。
从人口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使世界上拥挤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展示)世界城市人口分布图
(讨论)
1.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2.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入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3.农村人口若有计划来到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总结)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总趋势,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多一点。发展中国家应适度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以缓解大量农村人口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压力。
(展示)城市问题图片四幅
但是,城市人口过多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住房拥挤、交通阻塞、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供水紧张,食品供应苦难,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就业困难,最终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所以,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必须与一个国家经济和城市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板书设计:
篇2: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3.
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人口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探究活动
对所居住小区的外来人口调查报告
要求:
1、周末对自己居住小区的外来人口进行一个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附近农贸市场中的各种摊位各种外来人员,家附近的餐馆、理发馆及清洁、环卫、保姆等。调查统计出你们家的这个小区里的外来人口都做着多少种不同的工作?随机问几个人,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来了多长时间了?今后有什么打算?
2.整理好资料后,在全班开的讨论会上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找出有共性的资料,汇总出一份我们所在城市的外来人口调查报告。
目的:
1、通过调查学生所居住小区外来人口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篇3:世界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关于“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图示显示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幅图形象、直观的把19、1925年、1950年、1987年、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变化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用示意图表示流向城市的原因,其结果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用了四幅插图表示。对于这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看图并回答: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城市问题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重在理论阐述,说理性强。处理好这段内容,关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人口“多”和由此造成的“害”字。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图示和素材。可以用生动的例子开头,“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忧患意识。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重点理解人均收入的概念,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做铺垫。
用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出: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么多人,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类无截止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通过提问、讨论、举例,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述,而是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得到的。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幻灯片
【教学过程】
(导入)“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 (148*45=6660人)
(学生活动)增加了这么多人,需要为他们准备什么?(吃、穿、用、教育、医疗等)
做“做一做”
篇4:世界的人口问题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板书)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提问)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阅读课文后,说出对与不对的理由?人口发展太慢后停止增长,后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的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想一些办法,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并板书)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过渡)从人口的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使世界上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提问)看图说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城市中具有较多的就业机会
篇5:世界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关于“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图示显示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幅图形象、直观的把19、1925年、1950年、1987年、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变化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用示意图表示流向城市的原因,其结果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用了四幅插图表示。对于这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看图并回答: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城市问题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重在理论阐述,说理性强。处理好这段内容,关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人口“多”和由此造成的“害”字。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图示和素材。可以用生动的例子开头,“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忧患意识。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重点理解人均收入的概念,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做铺垫。
用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出: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么多人,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类无截止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通过提问、讨论、举例,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述,而是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得到的。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幻灯片
【教学过程 】
(导入 )“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 (148*45=6660人)
(学生活动)增加了这么多人,需要为他们准备什么?(吃、穿、用、教育、医疗等)
做“做一做”
(板书) 第二节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板书)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提问)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阅读课文后,说出对与不对的理由?人口发展太慢后停止增长,后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的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想一些办法,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并板书)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过渡)从人口的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使世界上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提问)看图说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城市中具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板书)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幻灯片)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图:
为什么城市人口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城市一般是现代工业、科学文化集中的地方。城市人口的比重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现代工业、科学文化越发达。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70%为城市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很多都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得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的涌入城市。)
(学生活动)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感到城市人口在增多?城市人口增多了,会出现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
(板书并归纳)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是我国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大家一定要理解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向周围的人宣传,为我国解决这两个问题做一点贡献。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围绕着本节内容的两个主要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所产生的问题。每一部分内容有两个环节:首先,通过示意图中的图表、数据,形成一般性的认识,即先学理论;第二个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漫画、城市问题的景观图的来激发学生探索各种问题,用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分析事物本质(如母亲苦难的原因;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切身感到无论是人口问题,还是城市问题,都和自己密切相关,都需要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一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第 1 2 页
篇6:世界的人口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图表中人口增长的速度,讨论漫画“苦难的母亲”,使学生认识到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理解人口无计划增长带来的危害。认识到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2.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示意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城市人口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通过“城市问题”的示意图,使学生了解城市迅速扩张所产生的问题。
3.联系社会现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 4.通过对人口问题的读图、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初步认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教学建议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材分析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增长直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影响。这个问题如果处理的好,就会使得人类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反之,就会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
本节主要讲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教材首先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并用图表显示1995-2000年世界人口增长的情况,给出触目惊心的数字。这种直观、鲜明的对材料的引入,使学生印象深刻,又超出了学生原来的想象,为学生下一步认识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作了很好的心理铺垫。 接着,教材叙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这部分内容是认识人口增长带来的问题的另一个知识准备。明确了人和环境关系,使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人口问题的核心,以及由人口问题所引起的连锁的环境、资源、水、土地等问题。
教材用具体的例子说明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所产生的问题。并用漫画“苦难的母亲”,来说明地球现已难以承载如此众多的人口。此漫画形象、生动,极富感染力。教材进而点出: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并要提高人口素质,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关于“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教材分析
“世界人口向城市迁移”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教材首先用图示显示了世界人口城市化的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这幅图形象、直观的把1900年、1925年、1950年、1987年、2000年世界城市人口的变化表现出来,一目了然。
城市人口增加的主要源泉是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用示意图表示流向城市的原因,其结果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用了四幅插图表示。对于这部分内容,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产生的问题,对于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多感触,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在自己城市生活所看到种种问题,分析了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个环节应该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阅读课文,看图并回答: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城市问题的四幅插图,让学生讨论并说明城市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
关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重在理论阐述,说理性强。处理好这段内容,关键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人口“多”和由此造成的“害”字。对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实例、图示和素材。可以用生动的例子开头,“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使学生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对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忧患意识。用“做一做”算一下自己家的家庭收入和人均收入,重点理解人均收入的概念,为人口增长过快产生的问题做铺垫。
用漫画“苦难的母亲”引出: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个问题:
1、人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么多人,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人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人类的废弃物污染环境、人类无截止地滥用资源使环境恶化。
通过提问、讨论、举例,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这个教学环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单纯的依赖教师讲述,而是通过思考教师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交流得到的。
教学设计示例1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幻灯片
【教学过程 】
(导入 )“你想不想知道在咱们每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全球增加了多少人?” (148*45=6660人)
(学生活动)增加了这么多人,需要为他们准备什么?(吃、穿、用、教育、医疗等)
做“做一做”
(板书) 第二节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幻灯片)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提问:人类和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取得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里,人和环境时刻都在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学生讨论)看漫画“苦难的母亲”提问:地球这么多人,个个都要“母亲”照顾,母亲能承受的了吗?分组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和社会带来哪些问题?
问题:
1、人口数量增长过快,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那些后果?
2、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还会产生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对于人口增长过快,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滥伐森林、滥垦草原、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人口增长过快,还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不但有穿衣吃饭住房等问题,还有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问题。
(板书)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提问)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的发展越慢越好,阅读课文后,说出对与不对的理由?人口发展太慢后停止增长,后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的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想一些办法,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并板书)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过渡)从人口的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使世界上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提问)看图说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城市中具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生活条件,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
(板书)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幻灯片)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图:
为什么城市人口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城市一般是现代工业、科学文化集中的地方。城市人口的比重越大,说明这个国家现代工业、科学文化越发达。目前,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70%为城市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并且,很多都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过剩,使得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的涌入城市。)
(学生活动)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感到城市人口在增多?城市人口增多了,会出现哪些问题?请举例说明?
师生共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完成。
(板书并归纳)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二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这是我国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大家一定要理解好计划生育政策,可以向周围的人宣传,为我国解决这两个问题做一点贡献。
【设计思想】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围绕着本节内容的两个主要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及所产生的问题。每一部分内容有两个环节:首先,通过示意图中的图表、数据,形成一般性的认识,即先学理论;第二个环节,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漫画、城市问题的景观图的来激发学生探索各种问题,用学过的有关的知识,分析事物本质(如母亲苦难的原因;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原因;城市发展过快给城市带来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切身感到无论是人口问题,还是城市问题,都和自己密切相关,都需要从我做起。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一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的关系)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社会问题
3、对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二 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化水平是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
2、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空气污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教学设计示例2
教学重点: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
(导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世界人口的概况,并让同学们计算了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人所用的时间。从计算中,我们看到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是越来越快。下面,我们根据给出的数据,来计算一下我们上一节课(45分钟)的时间内,世界增加了多少人?(6660人)
数据:每年 78000000人
每天 213699人
每小时 8904人
每分钟 148人
每秒钟 2.5人
(展示)人类与环境关系模式图
(讨论)人类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密切关系?
教师根据讨论结果,进一步补充完善:人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类要生存、发展,就必须从环境中摄取资源、能源来满足各种需要。同时,人类还要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的把废弃物(废水、废气、垃圾等)输送到环境中去。受到影响后的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从而产生很多环境问题(沙漠扩大、水土流失严重等),人类与环境就是这样时刻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展示)漫画二则
(讨论)漫画的含义
(讨论)当前,世界人口与日俱增,人口数量增长过快、过多,环境一时难以供应足够的资源,那么人类会可能采取哪些不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这样会带来哪些后果呢?
(展示)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图片(四幅)。
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类为了满足各种需要,就出现了滥伐森林、滥垦草地、围湖造田等破坏环境的现象,从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恶化等严重后果。不仅如此,还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粮食、生活用品的短缺,交通拥挤,就业困难,教育、医疗、卫生的改善困难等问题。
(讨论)以上我们了解了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呢?阅读资料,说出好与不好的理由。
资料一:加拿大统计局在3月12日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加拿大人口在二十世纪最后5 年中,一共只增加4%,增幅创加国历史新低。到,加拿大人口总数达30,007,094人。在新增加的120万人口中,移民人数超过自然出生人口,为二战以来首见。
资料二:英国日前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英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目前英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首次超过16岁以下人口,其中8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10万,是50年前的5倍。普查结果显示,英国目前总人口为5800多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21%。
(总结)人口发展太慢,或停止增长,或不断减少,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化,社会负担加重等。
(讨论)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产生很多问题,请大家讨论,人口问题应当如何合理解决?
(总结)
(展示)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示意图。
从人口发展的历史看,早期,人们都居住在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地区,以后随着城镇的出现,一部分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迁移。近几十年来,城市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大量人口从农村涌进城市,使世界上拥挤的大城市越来越多。
(展示)世界城市人口分布图
(讨论)
1.大批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原因是什么?
2.大批农村人口无计划地涌入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体会。
3.农村人口若有计划来到城市,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总结)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总趋势,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0%多一点。发展中国家应适度增加城市人口的比重,以缓解大量农村人口给城市带来的种种压力。
(展示)城市问题图片四幅
但是,城市人口过多也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比如,住房拥挤、交通阻塞、垃圾污染、噪音污染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供水紧张,食品供应苦难,教育、医疗卫生条件差,就业困难,最终导致城市环境不断恶化。所以,城市人口的增长也必须与一个国家经济和城市环境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板书设计 :
第二节
一、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人与环境发生着密切联系
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1)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2)造成许多社会问题
3.
二、人口向城市的迁移
1.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城市人口比重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3.城市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探究活动
对所居住小区的外来人口调查报告
要求:
1、周末对自己居住小区的外来人口进行一个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附近农贸市场中的各种摊位各种外来人员,家附近的餐馆、理发馆及清洁、环卫、保姆等。调查统计出你们家的这个小区里的外来人口都做着多少种不同的工作?随机问几个人,他们都是从哪里来的?来了多长时间了?今后有什么打算?
2.整理好资料后,在全班开的讨论会上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找出有共性的资料,汇总出一份我们所在城市的外来人口调查报告。
目的:
1、通过调查学生所居住小区外来人口的情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得到了锻炼。
3.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调查,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激发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篇7: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50亿,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然而,就在1987年的7月11日,世界上第50亿个人降生在地球上时,那傲傲待哺的婴儿是那样的无优无虑。他哪里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即将来临的标志。
在很久以前,就有不少有识之士在优虑世界人口问题,并发出了这个危机迟早都要到来的预言。结果,这个危机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事实。
近几十年来,世界人口迅速增长。据统计,世界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十七。1930年世界人口为20亿,1976年达40亿,1987年达50亿。人口多,分布却很不平衡。其中,亚洲人口增长速度最快,人口最多。1750年到1950年2内,亚洲人口从4,9亿增加到13,5亿,从1950年到1980年,增加到25亿多。最近几年,亚洲人口又增加了4,5亿,人口的增长,多么像温度计里的水银柱,它随着温度的提高,上升、上升、再上升……
看了以上的数据,有些人也许会不以为然,认为人口多了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一旦它与经济发展的水平不相适应,就会给社会生活带来许多问题。目前,这种不良的后果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在世界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今天,城市人口日趋增多,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也日益增多。在我国,尽管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可是,众多的人口仍然使许多居民一家几代人挤在一间住房内。住房狭小、商品缺乏、交通拥挤,你看大街上,车站旁,商店里,不管是什么地方,都人满为患。到处是人、人、人……更为严重的是,人口的过快增长,也直接影响到了当前人类赖以生存的水资源问题。由于没有认识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重要性,导致人类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生育高峰。然而,人口的迅猛增长,又曾引起人们多少的思考呢?又有哪一位多子多孙的“高人”会想到“水”现在已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另一个更为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呢?而水资源危机的到来,又会有多少人想到它所意味着的是什么呢?
目前,人口增长过快,而地球却不会越来越大。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发展下去,200多年以后,整个地球将会密密麻麻地站满了人。而如果地球真有那么一天,那么,我们人类自身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盲目增长,必须成为每个国家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当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发达国家开始注意控制人口。在欧洲、北美洲等一些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很低。其中,联邦德国已出现了负增长。然而,亚洲人口仍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已经实行计划生育,但人口还在不断上升。所以,为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后代子孙,我国应把计划生育政策坚决实行下去。
50亿,面对这个庞大的数字,我要对着全世界人民大声疾呼:现在我们正居住在一个超载的地球上——太挤啦!危险!
篇8: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现在我们中国的人口越来越多了,主要因为现在许多人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生好几个孩子。因为多生一个孩子,不就是罚三四万块钱吗。你可能要为了,人口多不好吗?我告诉你这一件事。
据统计,在我国庄稼全部丰收,没有一点损失的情况下,粮食也只够十六亿人吃的。虽然现在说我国十三亿人,但实际不知多少,中间肯定有增加了不少人。而且现在每天都有人吃不上饭。专家推算三十年以后我国人口才会逐渐下降,可是三十年又会增加多少人呀。再说了全国庄稼没有一点损失才能供六十亿人吃喝。现在又干旱又水灾的。要损失多少粮食。所以虽说一家里好几个孩子,整个家庭都变的热闹起来,可是从大局看这样是不行的。
人口多不仅仅影响着粮食问题,还影响着土地。我们中国的土地和美国的土地差不多一样大。可是在美国的一些山区里,都没有人住,因为那里的山陡峭的人根本无法行走。可是在我们中国在那样恶劣的条件下还有人居住,他们从小就要学会一种技能,就是在两山之间挂上绳索,然后抓住绳索爬到另一座山上取水……。如果中间支撑不住掉下去,下面就是山谷,后果可想而知。这就是我们国家和美国的差距。
所以我觉得人口多从某些方面确实有些好处,但是它也给我们国家带来了许多坏处。
篇9: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今天,在章老师的组织下,我们班举行了一次调查活动。我们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在南京图书馆,家乐福,学校门口等地发放调查试卷,进行有关人口普查的问卷调查。
我们第四小组的地点在学校附近的马路周围一带。我们一出门,就立刻按人分配好了任务,我来到学校附近的小店,发问卷,迎接我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子,他听完我的话后,犹豫了一会,可能会怕影响他做生意吧,最终还是答应了。等他做好后我拿到手一看,差点气坏了,有道题他填的竟然是不支持人口普查,旁边的一个人大概觉得不太好,就改了过来,填了个支持。但这最终给我了一个坏印象,我决定以后不在这家小店买东西了。
接下来接受调查的是一位老奶奶,她很爽快的答应了,很爽快的把问卷填好;第三位对象是个30多岁左右的阿姨,戴个口罩,手上还戴着手套,在学校门口,看样子是在等人,我上前去询问能否帮我们填调查表,她很配合的说好,于是也很顺利的填好了。
风儿还在呼呼地刮,可是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小组的人很快就把问卷发完了。通过这个问卷调查,让我们知道了科学是来自实践的道理,人口普查就是通过千千万万个调查者挨家挨户的走访,取得第一资料然后汇总,分析,最后得到数据来的,我们今天的工作也是这样的,数据最后还要反馈到老师那里去做分析。这次的调查也让我接触了社会,从而多了份实践的感觉,很有意义!
篇10: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第七次人口普查”,这是我最近听到的一个新名词。什么是人口普查呀?为什么要人口普查呢?怎么进行人口普查呢?一大堆问题涌进了我的脑中。
为了弄清什么是人口普查,我在iPad上查了相关资料,原来人口普查是指在相同的时间里,按照全部统一的`方法、项目和调查表,对全国人民的情况做一次查。其中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岀版等全部过程。它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
那么,怎么进行人口普查呢?需要做什么事呢?那人口普查有什么意义是呢?带着这些疑问,我来到了太庙社区,万老师耐心的跟我详细讲解了人口普查知识。
我问万老师:“那么我们是怎么进行人口普查工作的呢?”
万老师说:“诺诺,我们人口普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先再开展普查宣传,普查区域划分和制图,招募普查员进行培训,十一国庆长假后开始进行摸底工作。第二阶段是普查登记阶段,普查员入户登记,进行比对复查,开展数据质量抽查等。第三阶段是数据处理、评估、汇总,发布主要数据公报。
我又问万老师:“那人口普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万老师说:“诺诺,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和住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基本情况。人口普查的信息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很多方面,上到国家政策的调整,下到老百姓一家一户的生活都需要以这些信息作为依据。比如说,通过人口普查,就可以让那些到了上学年龄也无法正常入学的孩子,在政府和街道的帮助可以接受义务教育。有些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人,政府也可以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了解了本社区人口的迁移流动情况,更好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治安保障工作”。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人口普查”的意义是这么重大啊!今年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11月1日0时正式开始了,作为小学生的我,应和爸爸妈妈一起积极配合人口普查员的工作,做好人口普查应尽的义务!
篇11: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今天我想体验当一次人口普查员,所以早上我带着纸和笔来到了学校。
早读刚结束,我就来到同桌面前,开心地问同桌:“同桌,请问你家里有几口人呀?”同桌正在图书角看书,她不解地看着我,不客气地反问道:“你问这个问题干什么呀?”我楞了一下,小声地说:“因为我想当一次人口普查员啊,你能帮我回答一下问题吗?”同桌一听说我要模拟人口普查,立刻放下书回答:“我家里有五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我。”我听了马上拿起笔在纸上登记下来。这个时候上课铃响了,我俩都回到座位开始上课。
叮铃铃又下课了,我跑到我的好朋友桌前,问:“你家里一共有几个人呀?”好朋友干脆地回道:“我家里有七口人,我的老奶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妹妹和我。”我马上登记下来,好朋友白了我一眼,抱怨说:“你应该第一个来调查我啊!我们还是不是好朋友呢?”“呀,要不你来调查我吧!我还没有记下我自己家的人数呢!”好朋友一听大笑起来,开始给我进行调查。
一天下来,我才问了八个人,原来人口普查的工作真不容易啊!
放学后,我刚回到家,就听到一阵敲门声。我马上去开门,门外站在一个穿着蓝衣服、戴着蓝帽子的人,他的胸口上还挂着一个巴掌大的胸牌,上面写着“人口普查员”。我好兴奋,赶快请他进屋坐到椅子上,又给他倒了一杯水,他开始对我们进行了真正的人口普查他问了很多很详细的问题。
原来我今天问的问题,跟真正的人口普查员相比,还相差这么多啊!普查员的工作真不容易啊!
篇12: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作文
北京市常住人口1695万人,是中国第一个齐聚56个民族的城市。
北京这个首都也的确是体现了全国的风貌,地广人稠,独特的性质也使北京吸引了来自各地各民族的人们,这也算是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的体现吧。
这一千多万人里,不知有几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一定很少,越来越少。各地的学生为了来北京上学挤破脑袋,毕业后为了在北京工作踏破铁鞋磨掉三寸不烂之舌,之后更是拼命工作。在北京买房,落一个北京户口,最好再生一北京儿子。至于年轻时没挤进北京的,也都憋着股劲儿培养一个能去北京生儿子的儿子。当然,以上一段儿话说得可能过于夸张,不过也确实能表达部分人的心理。他们觉得北京就是块儿宝地。是摇钱树,是光宗耀祖的标志。没错儿,国家有什么福利第一个给北京,国家有什么发展第一个给北京。因为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中心,而我们不知道我们体会不到,因为我们是北京人。
篇13:世界人口问题高一说明文
世界人口问题高一说明文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国家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篇14:世界人口日作文:人口问题
“你如果要体会什么是沮丧,你就在春节前后到北京或广州的火车站去看看。一张张怆惶的脸在人群中涌动。你这时才知道了一个民族的伤口在哪里。”刚分到国家计生委的研究生小M对几位作家这样描述。他工作的国家计生委在二十年中使中国少生了5个亿,这个数字推迟了灾难降临中国大陆。但他们要忍受很多来自国际上的谴责以及国内的不理解、甚至基层工作人员被暴力侵害。而且这个单位一直被忽视……
人口灾难是否会降临,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未来一个世纪中国大陆最大的问题(比环境、腐败、经济、教育更严峻)是人口问题。
大陆老农穷贫到极点却不忘生孩子
“你猜我们家的保姆家里有几个小孩,你保准猜不着,她兄弟姐妹9个。”女作家项小米对我叹道:“太可怕了!他们陕西那什么县,普遍如此,都是七八个孩子。没活干,没田种,树全砍秃了,地慢慢变成沙漠,这些人要吃饭,就都跑到城里。把城里弄的脏乱差,犯罪率激升。就冲这我也要把我女儿送到美国……”
记者在近一两年中发现,这种一家生五六个、七八个的现象在大陆许多地方
相当普遍。计划生育的国策,各地执行是很弹性的,有的地方甚至变成干部敛钱的工具,你不是要生吗?拿钱来。
实际上,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城市孤岛的一块招牌。
记者几年前到国家贫困县山西大宁采访扶贫款被贪污案时,曾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山民家里走访,这家主人,一个四五十岁的低矮老农,连遭不幸,不仅被干部用他的名字领扶贫款,却分文没给他,最小的男孩子还被山草中的蛇咬伤,性命垂危。当我们走进他山坳中的窑洞时,他哭了起来,我们力所能及地给了他一点资助,他扑通跪在地上以表感激。当知道他有多少孩子时,我们几个人都大吃一惊,八个。
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多年来计划生育大好形势的宣传,使我们觉得农村最多能生两个,即使那些一味抗法、被扒屋毁灶的人,也只能有三到四个孩子。
而八个是什么数字?那是比1949年前还多的一个数字。也可能这些家庭比起1949年前,住房改善不大、食物够吃了但质量没好多少,但抗生素等类药品的普及确实使死婴现象少多了。1949年以前,一个农民家庭也能生很多孩子,但最终成活的只有一半强。所以虽然现在有计划生育的约束,农村人口还是猛增。
记者到陕西靖边采访时,发现那里的农民虽然被各种杂税弄得苦不堪言,而且土地日益干旱和荒漠化,生活很艰难,同样也生很多孩子。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孩子是很普通的,甚至是数量最少的。
一位女记者在山西大宁县一个很穷的山村金疙瘩村采访时,发现那里农民平均六个孩子。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告诉她,她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有人指着另一个红衣女孩说:“这孩子的父亲弟兄三个,每个都有六个孩子。”女记者了解到,金疙瘩村几乎没有三胎的,大多是五、六胎,最多的一家七胎,且大部分家中有二、三个男孩。
在连吃水都困难的地方,却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他们一起向大地索要,于是
大地更加贫困和病态。
贫穷、愚昧、受欺压,生孩子,这四者是紧密相联的。
篇15:人口问题
nowadays,population as well as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population is growing faster and faster,though,chinese government has put forward strageties, such as ,one child policy.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crease has slown down,which is to our relief.
as for the environment,the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people do damage to it and seldome do they protect.so,we would like to say,if they still don·t stop those silly mistakes made to destroy the environment,one day ,human beings will be the last creature in the worl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our earth is our mother for all of us.
篇16:作文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经过30年的努力,我国在人口控制的问题上取得了卓效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家统计局近期的统计,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5.8%下降到现在1.8%左右,这种生育率的下降让我国13亿人口日到来推迟了整整4年。从另一方面来看,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的发展也使得人口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一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总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按国际通用标准,6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便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美国《纽约时报》指出,我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从而飞速经过了这个原来西方社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中产阶级的时间段。联合国的统计数据也表明,我国的老龄化速度是全球最快的。根据我国老龄协会提供的数据,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到2l世纪中期,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可能超过4亿,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则会达到3亿左右。我国人口的老龄化不仅速度是全球最快的,而且这种人口老化趋势也超过了国家经济社会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我国社会的人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人均收入水平低、综合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前提下进入老龄化的。这种情况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是截然相反的,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达到高度的发展水平之下才出现。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还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特点。我国各地区老龄化程度自西向东呈阶梯上升,地区间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超过8%,其中上海达就到11.46%。而西部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均在5%以下,部分地区仍是典型的年轻型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差异,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此,老龄化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人口问题,同时它也成为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那么,13亿人口大国的养老问题该如何应对?目前,国家有关部门以及众多人口学学者都提出通过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来缓解这股银色浪潮的汹汹来势。但是,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却面临着资金严重短缺、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根据麦肯锡咨询公司预测,我国养老保障的短缺金额到将达1 100亿美元,而未来30年内将会出现3.7万亿的资金缺口。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研究报告《银发中国——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和经济分析》中指出,即使在我国的城市也有近一半的劳动力人口享受不到公共养老体系的保障。全国职工有近3/4的人没有任何退休保障。报告还指出,目前我国的社会养老基金的运作是拆东墙补西墙的现收现付制,即是用现在工人的税来养活目前的退休人员,不做任何基金积累。虽然,目前我国正努力促使“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养老基金仍然存在巨大的收支缺口。到,我国全国养老保险欠费达到了450多亿元,在全国范围内,许多省市都面临着养老保险收不抵支的情况,甚至是积累亏空。加之农村养老问题也日益提高到政策议程上来,我国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专家点评:
中心不突出,表达欠文采,详略不得当
篇17:作文人口问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积约为96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50000人死亡,其中一半死于非命。金鸡年,人口死亡路程上升趋势。中国正在一步步的发展,为什麽人口死亡率却逐年增加?中国现在仍处于贫困时期,随人中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却不见成效。(如:1993年,我国国内总产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当触及中国的资源问提时,国人总会骄傲的答曰,我国是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殊不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早已被分割的寥寥无几(如:我国耕地在低26位)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有的人占有极少的资源,贫困潦倒,且缺水严重,从而导致许多人渴死,饿死。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曾被称作“骑在自行车上的国家”,现在,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私车,但交通繁忙,很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且许多司机“执法而不依法行事”(如:酒后驾车,硬闯红路灯,横冲马路)从而导致许许多多的人死于非命。
我国的工业不仅发达,而且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截至至今,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相当严重。无锡人有一段歌谣,描述了大运河税制的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环境的污染,更是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向肺结核,矽肺病,肺典等不易治疗的病症,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刺杀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综上所述,是中国死亡人数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国家应该用可施行的.好办法,使人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更好的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我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专家点评:
语言平淡,详略不当
篇18:人口问题作文
目前,关于人口构成变化的可能影响,主观臆测要多过可靠结论。但这种情形应该会引起广泛的比较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可能会对欧洲和中国的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人口普查是当今世界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世界各国都异常重视,但基于国情的不同,各国的人口普查又各有特点。
世界人口结构中,欧洲将持续边缘化
人口构成的这些变化将给政治革新和社会研究带来更大的挑战。
人口构成变化的可能影响,目前还是臆测为主
人口构成变化还将产生其他影响。从农村向城市的地理性移民将会同时向高速发展的城市和遭遇净人口损失的农村提出挑战。比如男女比例失调,在中国,男女新生儿比例为117:100,农村地区这个比例更为悬殊。家庭模式也可能产生变化,比如婚龄推迟、离婚率上升等等,所谓的“第二次人口构成变化”也可能加剧(“第二次人口构成变化”是指同居、单亲家庭、非婚生育以及低生育率等现象大幅度增多,以及更多人不愿结婚和接受约束性行为的传统规范的现象)。
挪威社会学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社会科学委员会主席古德蒙·赫内斯认为,目前,关于人口构成变化的可能影响,主观臆测要多过可靠结论。但这种情形应该会引起广泛的比较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可能会对欧洲和中国的政策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界人口普查
俄罗斯 根据俄罗斯联邦《居民人口普查法》,俄罗斯每十年至少应该举行一次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时间精确到时,即年、月、日、时。20xx年的人口普查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的首次人口普查,对于国家掌握居民情况和制定社会发展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那次人口普查使政府获得了关于人口数量、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成分、受教育程度、家庭副业、就业与收入、住宅状况等资料,既有联邦范围的,也有地区的。最重要的是获得了社会民族结构方面的信息。政府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了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发展规划。
【世界人口问题作文】相关文章:
5.人口问题英语范文
9.作文世界
10.玩具世界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