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过年作文400字
“m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乡下过年作文400字,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乡下过年作文400字,方便大家学习。
篇1:乡下过年作文
自从我和女儿到鹭岛后,我们都跟先生回乡下和公婆一起过年。今年也不例外。
年二十九,我们就回去了。婆家在龙海的一个小村庄里,从漳州过去打车不用半个小时。特别现在路都修好了,六车道,平坦宽阔,一路飞驰而过。两边不再有绿树田地,葱茏的山丘已经成了一片平地,裸露出黄色的泥土。先生和我们说路的这边是什么罐头厂准备进入,路的那一边是什么公司要驻进。远处田野上边,那如长龙般的深厦高铁已具雏形。很快,工厂的喧嚣,高铁的热闹就要侵入乡村,乡村宁静的生活不再有了。
到家了,吱呀一声,推开大门,依旧是整洁的院子,绿油油的龙眼树,几盆青葱在院子一角,桑树那星星点点的嫩芽。公婆撩开帘子出来招呼了,温暖的寒暄如同和煦的阳光一般很舒服。
走进饭厅,却见墙上多了一块红艳艳的光荣榜,是公婆的金婚纪念,当地教育局颁发金婚纪念。啊,五十年的婚姻生活,五十年的风雨恩爱,在柴米油盐中平淡而过,岁月留下的便是真实平淡的情感。我喊先生来看,先生笑我大惊小怪。我和他说我们结婚十五年了,算什么婚呢?先生笑而不语。
和公婆一起围炉的就我们一家三口。公婆有五个孩子,两个女儿,三个儿子。女儿都嫁到本村,儿子都到城里工作了。想想那时和先生恋爱时,他总笑说生女犹得嫁比邻,生儿埋没白草间。也还好,儿子们都很孝顺,特别是先生,家中幺儿,可每个月他都要回家看父母,过年总携妻女回去围炉,和老人家住上三两天。
乡下十分宁静,坐在院子里,沐浴着暖暖的阳光,看看那湛蓝的天空,许多鸟雀在龙眼树上呢喃欢唱,心中的喜悦油然而升。夜幕降临了,昏黄的灯亮起来了,可苍穹中的繁星是那样清晰那样明亮,一颗颗点缀在墨兰的夜幕中,清冽的夜风吹来,赶紧躲进屋内。
在家里能够做的就是择菜,洗菜,帮忙准备火锅料,要煮的那些东西都是婆婆掌勺一并煮好。年三十晚,关起门窗,开始围炉了。热腾腾的火锅,红火火的年,大家边吃边说,工作,生活,也说着村里蘑菇的收成和价格,孩子的长大,看到我家逗逗都快赶上她老爸了,公婆总有说不上的欢喜。
最热闹的时候便是年三十的晚上,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不时在夜空中绽放,那绚烂的花朵多么炫目。先生带着我们一起到大姑家走走,在村子里走了一圈,不时躲着那些调皮孩子放的鞭炮,也不时被空中闪亮的烟花吸引,最后在大姑家的电视机前坐下,大家一起看春晚。到凌晨,村子里鞭炮声大作,一阵高过一阵,声声爆竹旧岁去,朵朵礼花新年来。村民们都在放炮守岁,迎接兔年的到来。在爆竹声中,我默默的祝福,祝福新的一年我们能够幸福安康。
年初一,大伯一家回来了,大姑子们都回来了,在金色的阳光下,摆开茶几,泡上一壶茶,嗑瓜子,说笑话,话家常。五个孩子在院子一角摆开POS,一声“嘢”,将他们的青春少年永远留在记忆中。公婆在阳光下乐呵呵听着大家聊天,看到孙辈一个个成长,满脸绽开幸福的笑意。
当初一晚上,回到漳州上网,雪对我说你从婆家回来了,真幸福,有两边老人可走。
是呀,这个春节,在乡下,阳光明媚,春风和煦,幸福满溢。
篇2: 乡下过年作文
左盼右盼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猴年,在这个时候是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大家都忙着采购年货,见到各种各样的年货琳琅满目,让人眼睛眼花缭乱,不知道怎么取舍。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随着一阵阵鞭炮声,就知道过年了!今天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奶奶家过年去,爸爸老家叫五美,乡下过年可热闹了。 沿着车辆的路上,只见窗外的景色十分美丽,雪花把大地裹上了一层层银装,点缀得十分壮观。爸爸情不自禁地拿起相机记录下来这美丽的瞬间,我也看得入了迷,也许只有在乡下或者公园爱能看到这么好的美景,所以不容错过。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姑姑、姑父、大伯、大妈、还有表哥表姐们都赶回奶奶家了,她们都早已在门口迎接我们的到来。家里人一下子多了好多人,特别热闹了。他们都把我当客人看待,吃饭的时候,好吃的总是让我先吃,我最喜欢吃奶奶烧的辣椒炒肉了。奶奶笑眯眯地说,也只有过年一家人才能到一起来吃团圆饭。因此她每餐饭都要烧好多好多菜,可好吃了。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会向对方说一些祝福的话,希望新的一年有好的开始。
吃完中饭,我迫不及待地和哥哥、姐姐开始游戏了,游戏名字叫:《三打白骨精》,我扮演的是孙悟空、哥哥扮演师傅、姐姐扮演白骨精,我一棒、哥哥一念,姐姐就马上演变成千奇百怪的形象,让人见了笑不合拢嘴,正当我们玩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奶奶响起吃东西的喊声……
这次回乡下过年,让我收获了很多也明白了很多,比如:要懂得尊老爱幼、常回家看看、带上她们喜欢吃的东西等等,这样才不会让亲人感觉孤单寂寞。这次乡下过年就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因此,让我期待下次回乡下过年……
篇3: 乡下过年作文
大年初五那天,我和爸爸、还有他单位的叔叔阿姨去一个乡下的叔叔家过年。
我们开着车路过黄河桥,看见了宽阔的黄河,还有一片农田。我大叫一声:“草原到了”。车上的人都被我逗笑了,爸爸说:“傻孩子,那是一大片麦田。”开了几个小时,终于到了。我们先去县城买了许多炮,有长鞭、旗火、飞天炮等,我们把这些炮摆在桌子上,只等着天黑放。
吃过晚饭,我们开始放炮,炮声震的心慌,火花满天飞,十分漂亮,我们大家欢呼起来。我都不想回家了。
乡下风光
乡下人的每一天真实不虚度,乡下的四季实其其实、功劳丰富。
冬日,当然境界里不能种菜,但是,农民伯伯们在家已筹办好下一年种田的东西,真是防患未然,做好筹办呀!
乡下人家的生活当然俭朴,但是一年四季都充满了快乐。
春天,在境界里,农民伯伯在辛苦地干活,有的在劳绩,有的在松土,还有的在浇水。乡下人家的村子里,妇女在把麻搓成线,儿童在树下学种田。他们即是这样每天有说有笑地度过。
夏天,天气当然炽烈,但是,在田里干活的农民伯伯们却没有一丝热意。太阳把大地晒得热热的,他们却没有一个人偷闲喝水。他们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深造。
秋天,黄蝴蝶在林间小道中飞舞,这正是农民大丰产的季候,是半年以来苏息的成果。农民们都喜笑颜开,开怀大笑。
篇4: 乡下过年作文
“盼呀!盼呀!终于过年了”一大清早,就听见了放鞭炮的声音,我们一家人准备去乡下和外公外婆一起过年,大街上张灯结彩,挂满了灯笼,贴满了对联……大家都穿得喜气洋洋的。
到了外婆家,我急忙和外公一起去做年糕了。做年糕真独特:先把米蒸好,再把这些米放在机器上,等机器转动完了以后,样子已经变成年糕了,工作人员再把这些年糕放在大盘子上。年糕终于做完了,我急忙摸了摸那又白又软的年糕,口水“飞流三千尺”,我拿起一根最白,最软的年糕吃了起来。外公走了过来,说:“丫丫,你边吃边敲印章吧!”我疑惑地问:“敲印章?这么白的年糕,再敲上一个红红的印章,好难看。”“敲印章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这年糕是哪里做的,而且白色里点缀着红色,不好看吗?”外公笑了笑。我点了点头,拿起印章敲了起来,我心想:“应该敲红点儿,这样才喜庆。”想完,我拿起红印章敲了起来,一个一个越来越红,这时,外公把做好的年糕,拿来过来,他看了看我敲得红印章,说:“年糕不能敲太红,会看不清字的。”听了外公的话,我又敲了起来,终于完成了。当我和外公回来时,已经摆上了美味的饭菜,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吃完了饭,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可以放烟花了,爸爸把我的七彩炮点燃了。顿时,赤橙黄绿青蓝紫,样样俱全,姹紫嫣红,把夜空装点得美丽、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昼。“通!”地面上又升起个通体发红的大火球。它飞到半空,“啪”的一声,化作千万颗小火星飞溅开来,拖着长长的、闪光的尾巴缓缓落下,好似翩飞的蝴蝶,从空中旋落。
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外婆家。我喜欢过新年!更喜欢外婆家!
篇5: 乡下过年作文
大年初一,妈妈带我去乡下老家过年。
刚到乡下,几只大公鸡就围着我转来转去,接着,一只大黑狗又跑了过来朝我乱叫,我想:哇塞,刚到乡下就有那么多见面礼啊。
想着想着,我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家门口。外公招呼我来烧火做饭,我先在枯柴败枝上点上火,放进火炉。接着往火炉里扔几根小木棍,等火大一些的时候,再往里面放几根竹竿,过一会儿,就已经变成熊熊大火了,我还闻到了阵阵清香。
饭很快就烧好了,吃一口,嗯真香,用柴火烧的饭就是好吃!
下午,我和外公去田里拔萝卜。只见外公两手抓住叶子,用力一抬,一个胡萝卜就轻轻松松被拔出来了。而我呢,无论多么使劲,一个萝卜都没拔出来。
回到家,我和我的好朋友"卡卡"和"塔塔"玩起了枪战。无论我怎么左躲右闪,还是被击中了,不过,我们用的水晶弹,所以被击中了一点都不疼。
晚上,我去好朋友家吃烤鱼,还真是年年有鱼(余)啊!烤的鱼可不是城里吃的海鱼,是楠溪江特有的溪鱼,烤得鲜脆入味。那条鱼的身上仿佛还有溪水和水草的清香。回到家,外公给我发了红包,数一数,至少有几千元呢!
这是我最难忘的一天,在乡村过年最有意思了。
篇6: 乡下过年作文
大年初二,阳光明媚,天气暖和,是个出外郊游、会亲访友的好日子。
这天,我很早就起床,穿上了新衣服。爸爸要带我们全家去三水陆伯伯家。到了陆伯伯家乡,看见到处张灯结彩,家家户户贴满了大红的对联,有的门前贴上大福字,还有的挂上彩灯,真是一派喜气洋洋。小朋友们穿着新衣服,有的在玩耍,有的玩沙炮,有的在放鞭炮。不远处还有人在舞狮子,舞得很起劲,看来乡下过春节比城市热闹多了。我和弟弟顾不得休息和吃饭,也顾不上拿大人派的利市,急忙跑到小朋友中痛痛快快地玩起来。如果城市也像乡下这样该多好呀!
到了晚上,大人们欢聚一堂,喝酒干杯互相祝福。我们就跑出去看烟花。看见叔叔点燃烟花,我情不自禁地惊叫起来:“火箭升天啦!”这时大人们也全部出来看热闹,天空中“砰”的.一声,爆发出五彩缤纷的花朵,再放光芒,像无数的小星星在天空飘落、消失。我们看了半个小时的烟花,真过瘾!多么美丽的景象啊!
乡下过年的情景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永远不会忘记。
篇7:四年级乡下过年日记400字
经过一段长途的奔波,终于到了依山傍水的舅爷家。舅爷家有个规矩,就是不管客人什么时候到,总要吃上三顿饭。我们十一点到的.,先喝一碗鸡蛋荷包汤,这算第一顿饭。十二点开始吃饺子,乡村的饺子清香可口,和城里的味道不同,是我最爱吃的,这算第二顿饭。再一顿就是最后一顿饭了,叫“送客饭”,由于这一顿饭要上八菜八碗,所以等待时间很长。这时,孩子们已经按耐不住性子了,追着、打着、闹着,乱作一团。于是,我们决定下河玩,踩踩冰冻,放放鞭炮,好好过一下炮瘾。小豪哥早已把鞭炮塞满了衣服口袋。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跑着跳着,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沟,翻过了几座山,终于到了河边。随后,小豪哥递给我一个“大雷子”,我把“雷子”的引线点燃,迅速扔下了河,一声巨响,如闷雷滚动,地动山摇。炮声随着水声“轰隆隆”地传到对岸,又从对岸“轰隆隆”地传回来,在河谷中回荡,好玩极了。河面上有的地方结了冰,放个“大雷子”有时能炸开一个大大的冰洞,这样我们又报销了好几个雷子呢!
我们还坐了一下停在岸边的小木船,在船上,时而仰望蓝蓝的天空,时而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峰,在碧绿的河水映衬下,景色美极了,连小鸟有时也停在树上,一动不动,好像被这景色给迷住了,想赶快在这里安个家。
回到舅爷家,“送客饭”早已做好,我们高高兴兴地吃着,大人说大人的,我们小孩说我们的,叽叽嘎嘎,好不快乐。
太阳已经偏西,我们谁都不肯话别。这时,像往年一样,舅爷拿出了大红炮,这炮又大又粗,上面写着“一路顺风”。随着声声巨响,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与舅爷他们挥手告别。车开了,一群孩子和小豪哥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车后,他们奔跑着,追逐着汽车,期待着来年与我们再相聚……
篇8:乡下过年散文
乡下过年散文
腊月到了,孩子们也早早放了假,每天都成群结队在大街上疯跑,边跑边唱: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了不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是小年,婆婆给新媳妇开赏钱,二十四花花街(卖花的年集),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儿歌,把我带到了遥远的乡下,回想起了儿时过年的情景。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初八喝腊八粥,泡腊八蒜,已然预示了过年的信息。
家乡的腊八粥,讲究选用八种主料,八种调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主料以斗米为主,豆类有红豆绿豆扁豆蚕豆豌豆及粳米江米俾米小麦燕麦玉米高梁等,根据习惯和喜好选用。
腊八粥源于佛教,相传释迦牟尼曾得牧女奶粥后,于腊八“成道”,后来僧家煮粥供佛以示纪念。
泡腊八蒜就是将洁白肥大的蒜瓣浸在贮醋的的'小坛子里,封固,以备春节蘸饺子吃。从腊八到除夕还有不到二十天,蒜香融进醋里,酸辣适中,蒜瓣也呈淡绿色,这和意喻水仙在春节开花,须二十几天前如水,才能抽箭绽瓣是同一道理。
年画年货
腊八过后,大大小小的鞭炮摊陆续摆上街头。有千头鞭,五百响大雷子闪光雷飞天响筒花两响飞老鼠……五花八门罗列有致。腊月十五过后,年味渐浓,大街上摊贩增多,其中年画摊尤为引人注目。一张张花花绿绿的年画,在漂浮着鞭炮火药味的淡淡烟雾里,纵横的悬挂在路边。有天津杨柳青的,潍坊杨家铺的,上海彩印的,林林总总汇集在一起,还有卖对联的,摊主边唱边卖:大门对,二门对,屋门对灶王爷对,尺寸不一,联语乃老生常谈,横批无非是“万象更新”“一元复始”之类。
卖年货的小摊更热闹。摊贩一个挨一个,两旁人行道上摆满了摊子,商品琳琅满目五光十色。年货可分吃穿日用迷信和玩耍,购年货的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卖糖块花生瓜子的摊位人头攒动,拥挤不堪;一切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家谱拜年
终于到了除夕。天刚刚想黑,便有人家的鞭炮迫不及待地想起来,瞬间,茫茫的夜空便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所笼罩。听,像巨雷想震鼓,五颜六色的礼花在天空璀璨绽放,各个村庄成了不夜城,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礼花的的尖叫声,孩子们的欢呼声,不绝于耳,整个天空都沸腾起来了,大地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除夕放完鞭炮,家家户户团聚一堂,在家谱下,陪列祖列宗过年。这一天屋子里的灯不许灭的,因为爷爷娘娘都回家过年了,在灯光下,全家老少推杯换盏一醉方休。
初一的早上,是传统的拜年时间。小辈成群结队去给辈分的人去拜年,天蒙蒙亮,大街上来往拜年的川流不息。问好声祝福声嬉笑声不绝于耳,更有调皮孩童,在拜年的队伍中串上串下,引来一阵阵善意的笑声。整个乡村都被欢乐所包围,浓浓的亲情萦绕在人们脑前,所有的人都面带微笑,快乐幸福的氛围一直荡漾到拜年结束。
篇9:乡下过年记叙文
乡下过年记叙文
很快又要过年了。
今年到哪里过年呢,还去乡下吗?妻子说,明年正月初二岳母与小舅子都要出外走一天亲戚,我们在那儿好像有些不太方便,要不我们今年在城里过年算了。乡下的小舅子闻讯后,马上便打来了电话,邀请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到他们那儿去过年,说两家分开过年实在太冷清了,大家在一起热闹一些,至于走亲戚的事,他们当天赶回来就是,反正路程也不太远。
父母健在的时候,我几乎年年都回乡下过年。家里的条件虽然简陋了些,甚至好些年连电视都看不上,大家只能围坐在一起烤火、聊天。但一年到头就那么几天团聚的日子,我没有理由不跟年事已高的二老在一起,陪他们好好说说话。五年前,辛劳了一辈子的父母相继离世,我们就把阵地转移到了同样在乡下的岳家,同岳母一起过年,直到正月初八才返城上班。这时岳父也已经去世,我只有一个小舅子,小舅子也只有一个小孩,两家合在一起人气就旺多了。特别是两个表兄弟一碰面,打打闹闹,有说有笑,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乡下的年味比城里浓。这是我的一个不见得很准确的感觉和观点,但在很长时间里包括到今天我都一直这么固执地认为。这样的时候,小时和在乡下过年的情景就浮上了心头。
那时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概从刚进入腊月开始,家里就着手准备年货。到了腊月中旬,便喊来地方上的屠户把母亲辛辛苦苦饲养了一年的猪宰了,这是过年物资的'主件,有了肉就什么都好说了。尔后,便是打豆腐,炒花生、瓜子、红薯片之类的东西。紧接着,便是打扫卫生,把房间、庭院收拾得干干净净,平时被烟熏火燎的厨房,这时也受到格外重视,母亲会将四壁和横梁上的积尘一点一点地清理掉。还要张贴春联、年画,用废旧报纸把古旧木屋内装裱一新。如果天晴,母亲会抓紧时间清洗被子,把棉絮晒得蓬蓬松松,晚上睡上去感觉特舒服。母亲还要求我们人人都洗个澡,说不要把污垢带到新年。大人们常常为此忙得有点乱,而我们小辈则沉浸在一天比一天浓的过年气氛中。这个时候,学校早已经放了寒假,每天可以睡得很晚,也不必早早起床,一切都随心所欲。其实乡村的每个家庭都是如此,对过年都非常看重,物资虽比不上城里丰富,但筹备的认真与讲究却一点也不逊色。在我年少的记忆里,这时的乡村好像到处都弥漫着酒肉鱼香,到处都绽放着开心的笑脸,心里真是惬意之极。若是逢着去了哪家串门,女主人马上就会给你端来一碗鸡蛋甜酒,或一碟花生、瓜子之类的零食,并不由分说地将花生倒进你的口袋,瞬间,一种亲切感就涌遍了全身。
对乡村来说,过年不仅仅是一种物资的享受,更是一种亲情的交融。特别是家里有在外工作的,父母其实都盼望儿女都回家过年,往往掰着手指头计算儿女的归期。到时,有的父母还要专门到某个彼此熟悉的地点去迎接儿女。现在,过年的物质条件已不知比过去好了多少倍,但期待亲情团聚的心情却一点也没有变,所以许多人无论在天涯海角,也无论交通多么不便,都要赶回老家过年。如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每年春运是那么地拥挤了,迫切似箭的归心分明写在每一位回家者的脸上,涌动在人山人海的车站与码头。而过年的那些日子,一家子谈笑风生,无所不聊,回忆过去一年的打拼,描绘新一年的美好蓝图,与亲人们共同分享自己收获的快乐,将希冀的种子早早地播下。
城市是一个不知道疲倦的地方,夜晚缺少睡眠,明亮的霓虹灯总是闪烁着大大的眼睛,让它始终保持着清醒的状态。出于营销的需要,城市的面貌常常被商家刻意地进行粉饰,显出一副天天是节日的模样,这多少让生活在它中间的人有了几分麻木。每天也不知有那么多的门店开业,禁而不止、响声如雷的鞭炮声突然响起,形同噪音,常常让你烦躁不安,心生厌恶。而乡村则不同,乡村遵循朝起暮闲的规律,夜晚是安静的,安静得往往让刚刚回乡的城里人睡不着觉。不过,过年的时候就不同了,到处张灯结彩,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响彻云霄,除夕之夜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腾空而起的礼花把夜晚装扮得绚丽多彩,分外妖娆。子夜转钟之际,鞭炮齐鸣,乡村已不再宁静,它的繁闹绝并不亚于喧嚣的城市。这乡村过年时的情景,已迥然有别于它的平时,谁不愿意在如此浓烈的氛围里欢度佳节呢。
几年前,在春晚的一个电视小品里,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扮演了一个角色,他的一句台词至今萦绕在我的耳边: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说得实在太好了,又一年了,趁此回家去看一看,陪一陪生养自己的父母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如此,那我就打定主意,今年继续去乡下陪岳母过年吧。我也希望老家在乡下的、父母还健在的,哪怕城里的条件再舒适,你们都要回去过年,千万别让老人孤单着跨越一年的门坎。
篇10:乡下过年的作文
乡下过年的作文
过年,讲究的是土色土香的“年味儿”。今年的春节,我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城里少年无法体验,无法享受的乐趣。
我外公住在乡下,那儿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自家几十亩地上矗立着两栋小楼房,粉墙黛瓦的`,让老人家调养身心是再好不过了。这不,今年过年我们一家子就到外公家过去了。
刚进花园,扑面而来一阵香气,那香气中含着花香,夹杂着果蔬之香,好不诱人。我顺着香气嗅了过去,只见大姨和二姨在削饽荠。那一个个乌黑的饽荠在快刀之下瞬间水水诱人,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大姨看见我一副傻呆呆的样子,豪爽的笑了起来,二姨则捂着嘴呵呵的笑。我走上前,拿起一个削好的饽荠,往嘴里一放,上下两排牙齿一咬合,顿时一股甘甜清香在口中弥漫,被咬了的饽荠有种粉的质感,咽下去后口中余香也连绵不绝。大姨说这是外婆自己种的,绝对“绿色无公害”!
临近傍晚,大家要开始煮饭了。在乡下,人们煮饭都是用的灶台,虽然“奔小康”导致很多村民开始使用天然气,可是外公还是坚持使用传统的灶台。用这灶台可有的我玩了。我一马当先冲进了厨房,找了个好位子坐在灶前。太爷爷(我妈妈的爷爷)拿了几个易燃的东西放进灶台前的一个小洞里,用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将其点燃。下面就是我的舞台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两根树枝,往火堆里津津有味地烤着,好像树枝上挂着几块肥肉。烤完两根我还不肯罢休,还要继续烤。这时灶台的另一面传来了嗔责:“我的宝宝啊!不要烧了,再烧你三姨不被烧死也要被烟熏死了!”我“啊”了一声,却停不下手,继续放肆的烧着。突然,灶内的火猛一燃,一团黑烟扑出来,呛得我差点岔气,脸上也被扑得一团黑……
一会儿,灶台也玩腻了,突然听见“咚咚咚”的声音有节奏的响起,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而去。
原来是捣年糕啊!捣年糕可有意思了——大人们将面粉等东西按比例配好,然后就让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捣。这“捣”可有讲究了,要双手握住一根木棒,往面粉团里打两下,然后翻一下,再拌两下,按这个步骤循环多次再放入特殊模具蒸出来的糕黏软适度、口感爽滑、香气扑鼻,那真是色香味俱全。而我们捣糕的小伙子还可以多分到一点,让别人看到羡慕嫉妒恨。
吃完年糕吃完饭,放完鞭炮捣完蛋,大家便一一上阁楼祭拜祖先。木质的阶梯有了百年的历史却依然坚固,几代之上的祖先香火依旧旺盛。我们虔诚地拜完后,崭新的一年便开始了!
篇11:到乡下过年作文
到乡下过年作文
大年初二,我们全家乘车来到郑州西郊——尖岗水库。那可是我的舅爷家呀!我兴致致勃勃地望着窗外的一切,突然,看到了一个标牌,写着“黄岗寺”三个字。爸爸说:“快了,快到了。”我的心情马上激动起来,想起了舅爷家香喷喷的饺子,热情好客的舅爷、妗奶,活泼可爱的小豪哥……
经过一段长途的奔波,终于到了依山傍水的舅爷家。舅爷家有个规矩,就是不管客人什么时候到,总要吃上三顿饭。我们十一点到的.,先喝一碗鸡蛋荷包汤,这算第一顿饭。十二点开始吃饺子,乡村的饺子清香可口,和城里的味道不同,是我最爱吃的,这算第二顿饭。再一顿就是最后一顿饭了,叫“送客饭”,由于这一顿饭要上八菜八碗,所以等待时间很长。这时,孩子们已经按耐不住性子了,追着、打着、闹着,乱作一团。于是,我们决定下河玩,踩踩冰冻,放放鞭炮,好好过一下炮瘾。小豪哥早已把鞭炮塞满了衣服口袋。我们在崎岖的山路上跑着跳着,一会儿上山,一会儿下沟,翻过了几座山,终于到了河边。随后,小豪哥递给我一个“大雷子”,我把“雷子”的引线点燃,迅速扔下了河,一声巨响,如闷雷滚动,地动山摇。炮声随着水声“轰隆隆”地传到对岸,又从对岸“轰隆隆”地传回来,在河谷中回荡,好玩极了。河面上有的地方结了冰,放个“大雷子”有时能炸开一个大大的冰洞,这样我们又报销了好几个雷子呢!
我们还坐了一下停在岸边的小木船,在船上,时而仰望蓝蓝的天空,时而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峰,在碧绿的河水映衬下,景色美极了,连小鸟有时也停在树上,一动不动,好像被这景色给迷住了,想赶快在这里安个家。
回到舅爷家,“送客饭”早已做好,我们高高兴兴地吃着,大人说大人的,我们小孩说我们的,叽叽嘎嘎,好不快乐。
太阳已经偏西,我们谁都不肯话别。这时,像往年一样,舅爷拿出了大红炮,这炮又大又粗,上面写着“一路顺风”。随着声声巨响,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与舅爷他们挥手告别。车开了,一群孩子和小豪哥熟悉的身影出现在车后,他们奔跑着,追逐着汽车,期待着来年与我们再相聚……
篇12:乡下过年作文500字
乡下过年作文500字
过年了,过年了!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要过年了。今年在哪儿过年呢?对了,回乡下奶奶家过年。
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妈妈带我一起去奶奶家过年。在奶奶家才住了几天,便要过年了。2月2日是除夕。按照乡下的'习俗,这一天是要贴春联的。一大早,我们便开始忙活起来。奶奶端来了一个锅子,倒入了面粉,熬起浆糊来。过了大约五分钟,浆糊熬好了。奶奶一手端着锅,一手拿着筷子,在锅里搅来搅去。这时,爷爷找来了一把刷子,然后蘸了蘸浆糊,刷在春联背面。我和哥哥也来帮忙,有时还要我和哥哥指挥春联贴的位置呢!有了我和哥哥的帮忙,春联很快就贴好了。
到了下午,我便和哥哥一起放炮。哥哥把炮点燃,扔到一个空瓶子里,把空瓶子炸飞1米左右,有趣极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六点了。我和奶奶一起到厨房做年夜饭。我怎么会做饭呢?其实,我只是帮奶奶择菜,捣蒜罢了。过了一会儿,年夜饭做好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看着春晚, 心里美滋滋的。凌晨5点多,奶奶便把我给叫醒,说是要烧香祭祀。我急忙起床,帮奶奶折香。过了一会儿,香折好了。只见奶奶端来了一个火盆,把折好的纸元宝扔到火盆里,我也照着做了。过了一会儿,该放炮了,我赶忙躲进屋里。
随着炮声的结束,迎来了新的一年即将迎来。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难忘的兔年!
篇13: 乡下过年的作文
过年,讲究的是土色土香的“年味儿”。今年的春节,我实实在在的体验了一把城里少年无法体验,无法享受的乐趣。
我外公住在乡下,那儿空气清新、鸟语花香,自家几十亩地上矗立着两栋小楼房,粉墙黛瓦的,让老人家调养身心是再好不过了。这不,今年过年我们一家子就到外公家过去了。
刚进花园,扑面而来一阵香气,那香气中含着花香,夹杂着果蔬之香,好不诱人。我顺着香气嗅了过去,只见大姨和二姨在削饽荠。那一个个乌黑的饽荠在快刀之下瞬间水水诱人,我不禁“口水直流三千尺”。大姨看见我一副傻呆呆的样子,豪爽的笑了起来,二姨则捂着嘴呵呵的笑。我走上前,拿起一个削好的饽荠,往嘴里一放,上下两排牙齿一咬合,顿时一股甘甜清香在口中弥漫,被咬了的饽荠有种粉的质感,咽下去后口中余香也连绵不绝。大姨说这是外婆自己种的,绝对“绿色无公害”!
临近傍晚,大家要开始煮饭了。在乡下,人们煮饭都是用的灶台,虽然“奔小康”导致很多村民开始使用天然气,可是外公还是坚持使用传统的灶台。用这灶台可有的我玩了。我一马当先冲进了厨房,找了个好位子坐在灶前。太爷爷(我妈妈的.爷爷)拿了几个易燃的东西放进灶台前的一个小洞里,用一根燃烧着的火柴将其点燃。下面就是我的舞台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两根树枝,往火堆里津津有味地烤着,好像树枝上挂着几块肥肉。烤完两根我还不肯罢休,还要继续烤。这时灶台的另一面传来了嗔责:“我的宝宝啊!不要烧了,再烧你三姨不被烧死也要被烟熏死了!”我“啊”了一声,却停不下手,继续放肆的烧着。突然,灶内的火猛一燃,一团黑烟扑出来,呛得我差点岔气,脸上也被扑得一团黑……
一会儿,灶台也玩腻了,突然听见“咚咚咚”的声音有节奏的响起,我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奔而去。
原来是捣年糕啊!捣年糕可有意思了――大人们将面粉等东西按比例配好,然后就让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来捣。这“捣”可有讲究了,要双手握住一根木棒,往面粉团里打两下,然后翻一下,再拌两下,按这个步骤循环多次再放入特殊模具蒸出来的糕黏软适度、口感爽滑、香气扑鼻,那真是色香味俱全。而我们捣糕的小伙子还可以多分到一点,让别人看到羡慕嫉妒恨。
吃完年糕吃完饭,放完鞭炮捣完蛋,大家便一一上阁楼祭拜祖先。木质的阶梯有了百年的历史却依然坚固,几代之上的祖先香火依旧旺盛。我们虔诚地拜完后,崭新的一年便开始了!
篇14:到乡下过年散文
到乡下过年散文
住在乡下的二姐电话,邀我们到她家去过元旦,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不该去?
二姐太会过日子了。说她会过日子,是好听的;不好听的,简直可用一个词来根据,那就是“抠”。
二姐家烀红小豆豆馅,包粘面豆包。豆馅烀好,她儿媳妇拿一包五角钱买的糖精准备放进豆馅锅里,让二姐看到了,硬是倒回来一半。你说二姐抠不抠?
还有一次蒸馒头,火烧到一半,二姐就让儿媳妇别烧火了,说焐焐就熟了。儿媳妇真的听了二姐的话,住了火,等到揭开锅盖,那馒头一摁一个坑,再也不能复原了。姐夫耷拉着脸子,孩子们也不高兴,造得二姐里外不是人。其实,在农村乱柴禾有得是,苞米秸、豆秸烧不完也烂了,那么会过干啥?可二姐就是这么个人,不让他会过也没办法。
二姐本不是亲姐姐,年龄又大我们许多,本不想去。可人家来叫了,不去又不好。况且,亲戚的亲疏也不光在血缘上,关键在走动,血缘再近的亲戚,常不来往,也慢慢疏远了。和妻子一商量,决定还是去吧。再说,儿子在外地读书,元旦也不回来,我们俩在城里过年也没什么意思,不如到乡下走走,串个门。于是,放假的第一天,我和妻子乘上了东去的客车。
二姐家真的不太远,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就到了。下了车,他们一家已在公路边等候了,高高兴兴地迎我们往她家走去。
村子坐落在一座小山包下,前面是地。田野里的庄稼早已收回来了,平坦坦的大地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这一片洁白,在城里是绝对看不到的。二姐家我曾来过,村里和前些年也不同了,低矮的茅草房已经很少了,取代的是一栋栋砖瓦房。家家户户的大院套,里面停放着一些农机具。只是那些飘浮在村庄上空的袅袅炊烟,烘托出北方农村特有的景色。
二姐家的日子过的也比前些年好多了,院子里也停着一辆“小四轮”拖拉机,猪栏里养着几头大肥猪。走进屋里,大大的玻璃窗透进满屋阳光,暖熏熏的。当天下午,二姐家杀了一口猪。炖了满满一大锅酸菜,下了五花方肉,大骨头,还有血肠和剁开的排骨。妻子是关里人,原来只听说过猪肉炖粉条,从没见过这么多东西炖在一起。她悄悄问我:“这是什么菜呀?”我告诉她:“这就是东北农村的杀猪菜。”她喔了一声,夹一筷子放进嘴里,不住地赞叹:“这菜可真好吃。”二姐看妻子爱吃,特意给她盛一大碗,放到她跟前笑着说:“爱吃,就多吃点。”
妻子也是实在人,把一大碗菜全吃了,饭却一口也没动。
从农村回来后,妻子也学二姐的样子,买回来骨头,排骨,还有血肠和五花肉,回来炖好了。等我下班,高高兴兴地端上桌,一尝,和二姐炖的`杀猪菜差远了。她又把菜倒回锅里,加佐料再炖,可还是没有二姐炖的好吃。妻子叹口气说:“我怎么就炖不出二姐家杀猪菜的那股味来呢?”
我告诉她,农村的杀猪菜里面没放什么佐料,只是人家的猪是自己喂的猪,吃的是粮食和菜,肉才香,炖出的菜味也正。
妻子说:“等到明年元旦,咱们再领上儿子一起去二姐家?”
我看她一眼:“你是不是馋糊涂啦?元旦儿子还没放假呢。”
她扑哧笑了:“那,咱们就等春节去。”
我当然同意了。明年的春节还到乡下去过。
【乡下过年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1.乡下过年学生作文
2.到乡下过年作文
5.乡下作文400字
6.过年作文400字
10.过年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