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面试问题>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2023-04-01 08:27: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步划头调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篇1: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我是南京大学商院97级的,已经毕业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一直希望进入一家国际一流咨询企业,经历了很多面试和挫折,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收获还是有的。我写下来一是想和现在找工作的同学互勉;二是为了给以后想进入全球顶尖咨询和投行的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和教训。

E-mail通知面试

麦肯锡很奇怪,是E-mail通知面试的。一共56个人被选出来参加第一论面试。在第一轮面试之前有一个笔试,叫mckinsey caselets,居然是ETS出品的。

里面的很多case与几大咨询公司网站上提供的case比较相似,只要你能融会贯通,做题不难,但是阅读量挺大。我考过gmat,提前20分钟做完。

考完笔试会有一个pre-interview reception,这和笔试一样都不影响你是否进入下一轮面试。

这个reception就是有些麦肯锡的大中小“牛”们出来和同学们见个面,介绍一下麦肯锡的case interview是什么样的,还有就是做广告。个人觉得麦肯锡这样很人性化,很重视applicatant。这时会发给你一张interview schedule,我看了一下,上面一半以上是海归,还有好多是什么牛津,剑桥毕业的,吓死人。

第一轮面试感觉良好

我是第二天下午一点多面试的。麦肯锡的面试一共3轮,每轮两个面试官。每轮都包括behavior interview和case interview。第一个面试我的是一个全球副董,聊的时候她很严肃,我就没话找话,把能说的都说了。然后她就给我做了一个关于mobile phone manufactuer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整个过程还算不错。

第二个是一个资深顾问,我觉得他是我在所有面试官面前发挥得最好的一次。我先聊我的经历,期间他问了一些很tough的问题,我回答得非常好,而且让他觉得我非常“牛”,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好意思。因为聊得太久了,所以做了一个brain teaser的case。他问我如果石油可以无限了,世界会怎样。我说了很多,关于经济,政治,人文。最后他说他要是我就只说环境。当时我好伤感啊,真没想到应该这样回答。不过这没关系,我感觉最终他对我好像还是很满意。

篇2: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第二轮面试一共27个人参加,淘汰了一半多人。让我意外的是有个剑桥的被拒了,还有一个拿到BCG offer的也被拒绝了。但是我失策的是,听到一些上海大“牛”讨论自己该怎么在几家巨“牛”公司中作选择的事,自信心暴受打击,气势上就怯了。所以奉劝所有面试的同学,千万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这次的面试还是一个全球副董和一个资深顾问。基本和第一轮一样,但是case有所区别。我被问的是一个corprate finance现金流的问题。我觉得我回答得很好。悲剧发生在那个全球副董那里,他看我的.简历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而且一直揉眼睛,可能是面试了很多人,感觉疲倦了。然后他问我一个公司被低估值的case,我就要找出是收入有问题还是支出有问题。我没作思考就回答说中国的公司人力成本比一个美国的同类公司低,这埋下了祸根。因为实际上美国那个公司雇的人少。所以请以后有机会面试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快下结论。总之要穷举,才能下结论。咨询其实不难,就是要细心加广阔的思维。

就这样,第二次面试完了我就被拒了,感觉很惋惜。毕竟我在面试前是做咨询的,很想去这个行业的老大那里工作。

我的惨痛经验

唠唠叨叨了那么多,总结一下,希望对以后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

第一,要把成绩学好。不光是为了那个GPA,你在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永远是有用的。我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结果犯了会计中一个简单的但却是致命的错误。

第二,参加课外活动,不一定非要参加学生会,只要是你喜欢的,并且能作出成绩来的就行。

第三,学好英语,无论是口语还是阅读和逻辑。我个人有个建议,商学院的同学不妨学gmat,这对一个人的英语和英语逻辑的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日后找工作很多公司的笔试题都和这些差不多,而且现在连公务员考试都是中文GRE逻辑了(GMAT逻辑和GRE一个思路)。

第四,简历写得要漂亮,要有亮点,记住简历使用screen不是阅读的,你把简历交给别人看三秒钟,让人家告诉你他能记住什么。要吹,但不能离谱,你要准备好说词,因为面试你的人就是此中高手,你一下就会被揭穿。

篇3:我在麦肯锡的笔试面试经历

11/14和大麦上海签了约,还是恍惚觉得像在做梦。潜水三年多,从没在这个版上发过任何文章,只是索取没有付出总是不大对。。。当初面试前在精华版找大麦面经,也只有plap la jj的一篇,所以决定趁还记得就写点经验体会,希望对今后申请麦肯锡或者其他咨询公司的ddmm有点帮助启发,有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的指正。 先想就所谓的咨询行业门槛谈几句。经常听到的门槛不外乎是:学校、专业、绩点、实习或学生活动经历。关于学校,能够通过简历删选的同学大多是复旦交大的和海归,但是也有一些非常优秀的来自其他学校(但也是很好的学校比如上外)的同学。专业也不是一定要经管才行,我是学法律的,也有学电子、物理等等其他学科的拿到面试甚至最后offer。绩点的话我不清楚有没有底线,不过我认识的进笔试的大都在3.5以上(也有例外的,比如某方面经历特别突出)。实习和学生活动经历方面,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在大公司或其他咨询公司实习的经历,或是学校里比较突出的活动经历。我的实习经历其实很少,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第一份实习算起,只在两个公司做过,但都是和咨询相关的实习经历。一个是创业不久的本土咨询公司,断断续续做了半年,学了很多,还有就是贝恩,从暑假开始,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做很久,只跟过两个case。除了以上讲的那些,海外经历也很能够加分,比如交流生、参加国外的学生论坛或者是暑期学校等等。后来进面试的人里,很多都有海外学习或生活的经历,一方面这些人可能英语交流比较流畅,另一方面视野往往比较宽广,心态也比较成熟。复旦这样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ddmm可以多多关注外事处的消息。 下面就报流水帐一样说说这次的应聘经历。申请麦肯锡真是一波三折,很早很早就通过其全球网站投了BA(Generalist)的申请,还收到一封具体署名的确认信,以为肯定没问题了。可是11月4日截至日期快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收到笔试通知了,我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听同学说要通过ChinaHR申请,就赶在截至前一天晚上通过“正确”途径投了一遍。因为截至后一天就是笔试了,所以我一直没敢关机,居然在笔试当天凌晨2点接到电话通知,当时想这个工作做得还真是。。。 然后第二天一早跑去复旦笔试,三个案例分析,每个都有背景介绍和大概的分析思路,所有的题目都是选择题,有逻辑题、图表题、分析题等等,觉得是做下来最有收获的一套笔试题了。不像SHL的题,纯粹就是比速度,什么也学不到。 接下来是星期天,到Mck办公室去做pretalk,我的面试官是Amy,慈眉善目,问了我些很大路的问题,比如为何选择麦肯锡?然后是些简历上的问题,还要我举例说明团队合作精神,很快就表示我说得不错,因为时间很紧就到此为止了。pretalk主要就是看英文和整体感觉吧,我觉得,其他都不是太主要。 笔试和pretalk一起算是第一轮,我之后一天就接到去瑞安参加Case interview workshop 的通知了。到了那里发现一共有70-80人,有很多很多熟悉的面孔,当初一起拿叔萍奖学金的,一起去汉城的,一起去香港的,一起在Knowledge Bridge实习的,一起在Bain实习的,觉得很有意思,殊途同归,大家又走到一起来了。Workshop是Oliver 和Matthew一起主持的,两个人一搭一挡,风趣幽默,而且也提了很中肯的建议。结束后HR Royce(非常耐心负责的jj)就报了面试的时间安排,我被安排在周六,也就是面试开始的第一天。当时很心慌,后来证明这个时间还是很不错的,因为越早面试越不会受到各种消息的打扰。 这次麦肯锡对BA(Generalist)的面试是这样安排的,一共有三面,第一第二面各有两轮,第三面一轮,所以如果做完的话会见到五个不同的面试官,做五个case。(也有人在三面时需要加面一个case) 当时离面试只有一个星期了,我还在Bain实习,案例面试准备得非常不充分。我主要看了 Mck, BCG还有A.T.K的一些经典的案例和框架,看的时候觉得蛮容易,可是完全要自己分析又会发现不然,我把那些材料都打印出来,带在从家里去上班的路上看,多少也加深些印象。因为我本科读的是法律,没有任何商科的背景,所以不作准备的话做案例肯定有劣势。虽说咨询公司都号称“不限专业”,但我觉得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肯定是要具备的,这也是他们所谓common sense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限专业绝对不代表非经管专业的人对商业一窍不通就可以去裸面:)

[我在麦肯锡的笔试面试经历]

篇4:面试技巧:大学生错穿正装去应聘惨遭淘汰

每年10月份,正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开始找工作的时间,为了在面试时给招聘企业 留下好印象,一些大学生花费几百元甚至上千元购买西装、衬衣、领带等行头。但是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对不同的企业文化不够了解,有人因为着装过于正式,反而被招聘单位拒绝。

学生:买正装是必要投资

在清河附近的一个服装批发市场里,记者遇到了两名北京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四学生。他们正在选购西服。据了解,两名学生家里都并不富裕,两三百元的西装对于他们而言算得上奢侈品了。“还要买衬衫、领带、袜子、皮鞋,这样算下来要四五百元了。”但他们表示,西服是面试所需,这部分花销是必要的。

记者在北京几所高校走访时,发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于是否购买西服的问题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表示正装是面试必备,可以接受的价格在600元左右,

而不少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的学生则认为,对于技术类的职位,面试时着装可以稍微随便一些。“不过,应聘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还是应该穿西服或者套装。”一名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告诉记者。

企业:要符合企业文化

记者从丰田公司了解到,参加日资公司面试,男生穿西装、女生穿套装是一种约定俗成。不论应聘什么职位,只要参加面试就一定要穿正装。智联招聘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欧美企业对于应聘时的着装要求相对而言就要宽松一些。

一名广告公司的人事部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不同企业、行业有不同的文化,千篇 一律着正装有可能坏了事。他说,由于广告公司整体风格较为轻松,所以员工着装比较随意。一次,来面试的一名女大学生穿了一身职业套装。“当时我和同事都穿着T恤和休闲裤,那个女孩看起来就像在面试我们。因为发现自己的着装和公司格格不入,女孩表现得十分拘谨。最后,这名女大学生没有被录取。其实,她是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条件很好,但是着装为她减了不少分。”

专家:不能一身衣服“走天下”

对于这个现象,北京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专家分析道,大学生参加面试衣着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大方,还要考虑到不同企业的需要。“对于银行等企业,最好着正装。但是国企对于员工的要求是踏实做事,所以着装过于正式或者华丽会给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专家给出的建议是,在面试前,应该从网上或者实地探访应聘企业的整体氛围,不应该认为正装是最保险的,而到哪里应聘都穿。“不应该让衣服掩盖了大学生身上的朝气和活力。”

职场贴士:人人都有改造世界的能力,你自然也不例外,多参加一些活动,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篇5:在第二轮的面试中必胜的诀窍

祝贺你,你已经获得第二轮面试的机会,

在第二轮的面试中必胜的诀窍

。那么,在第二轮面试中会有什么在等着你呢?获得工作机会的最佳略策是什么?记住这些提示并加以灵活运用,你将会到达胜利的终点。

他们将会对你进行测试,看看你是否有真材实学。上课时不打瞌睡、认真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得了充分体现。

你很有可能被介绍给未来的同事,尽量与每个人都进行接触。

你可能会被邀请去吃饭。做好准备,展示你良好的用餐礼仪和轻松活泼的个性。

他们非常喜欢你。这可不是自满的时候,因为可能还有另外候选人。

在第二轮面试结束时如果还没有得到工作机会,试着问这样的问题:“下一步我该做什么,时间是怎样安排的?”

面试考官需要知道你对他们的公司感兴趣。记住,至少要提一个相关的问题,比如:公司最近的经营活动、财务或是竞争对手的情况。

篇6:面试故事:我闯入了麦肯锡的两轮面试

我是南京大学商院97级的,已经毕业一段时间了,这期间一直希望进入一家国际一流咨询企业,经历了很多面试和挫折,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收获还是有的,我写下来一是想和现在找工作的同学互勉;二是为了给以后想进入全球顶尖咨询和投行的师弟师妹们一些经验和教训。

E-mail通知面试

麦肯锡很奇怪,是E-mail通知面试的。一共56个人被选出来参加第一论面试。在第一轮面试之前有一个笔试,叫mckinsey caselets,居然是ETS出品的。

里面的很多case与几大咨询公司网站上提供的case比较相似,只要你能融会贯通,做题不难,但是阅读量挺大。我考过gmat,提前20分钟做完。

考完笔试会有一个pre-interview reception,这和笔试一样都不影响你是否进入下一轮面试。

这个reception就是有些麦肯锡的大中小“牛”们出来和同学们见个面,介绍一下麦肯锡的case interview是什么样的,还有就是做广告。个人觉得麦肯锡这样很人性化,很重视applicatant。这时会发给你一张interview schedule,我看了一下,上面一半以上是海归,还有好多是什么牛津,剑桥毕业的,吓死人。

第一轮面试感觉良好

我是第二天下午一点多面试的。麦肯锡的面试一共3轮,每轮两个面试官。每轮都包括behavior interview和case interview。第一个面试我的是一个全球副董,聊的时候她很严肃,我就没话找话,把能说的都说了。然后她就给我做了一个关于mobile phone manufactuer进入中国市场的案例,整个过程还算不错。

第二个是一个资深顾问,我觉得他是我在所有面试官面前发挥得最好的一次。我先聊我的经历,期间他问了一些很tough的问题,我回答得非常好,而且让他觉得我非常“牛”,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好意思。因为聊得太久了,所以做了一个brain teaser的case。他问我如果石油可以无限了,世界会怎样。我说了很多,关于经济,政治,人文。最后他说他要是我就只说环境。当时我好伤感啊,真没想到应该这样回答。不过这没关系,我感觉最终他对我好像还是很满意。

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

第二轮面试一共27个人参加,淘汰了一半多人,

让我意外的是有个剑桥的被拒了,还有一个拿到BCGoffer的也被拒绝了。但是我失策的是,听到一些上海大“牛”讨论自己该怎么在几家巨“牛”公司中作选择的事,自信心暴受打击,气势上就怯了。所以奉劝所有面试的同学,千万不要受别人的影响。

这次的面试还是一个全球副董和一个资深顾问。基本和第一轮一样,但是case有所区别。我被问的是一个corprate finance现金流的问题。我觉得我回答得很好。悲剧发生在那个全球副董那里,他看我的简历时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而且一直揉眼睛,可能是面试了很多人,感觉疲倦了。然后他问我一个公司被低估值的case,我就要找出是收入有问题还是支出有问题。我没作思考就回答说中国的公司人力成本比一个美国的同类公司低,这埋下了祸根。因为实际上美国那个公司雇的人少。所以请以后有机会面试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不要太快下结论。总之要穷举,才能下结论。咨询其实不难,就是要细心加广阔的思维。

就这样,第二次面试完了我就被拒了,感觉很惋惜。毕竟我在面试前是做咨询的,很想去这个行业的老大那里工作。

我的惨痛经验

唠唠叨叨了那么多,总结一下,希望对以后的师弟师妹有所帮助:

第一,要把成绩学好。不光是为了那个GPA,你在商学院学到的东西,永远是有用的。我就是基本功不扎实,结果犯了会计中一个简单的但却是致命的错误。

第二,参加课外活动,不一定非要参加学生会,只要是你喜欢的,并且能作出成绩来的就行。

第三,学好英语,无论是口语还是阅读和逻辑。我个人有个建议,商学院的同学不妨学gmat,这对一个人的英语和英语逻辑的把握还是很有帮助的。而且日后找工作很多公司的笔试题都和这些差不多,而且现在连公务员考试都是中文gre逻辑了(GMAT逻辑和GRE一个思路)。

第四,简历写得要漂亮,要有亮点,记住简历使用screen不是阅读的,你把简历交给别人看三秒钟,让人家告诉你他能记住什么。要吹,但不能离谱,你要准备好说词,因为面试你的人就是此中高手,你一下就会被揭穿。(吴明)

来源:21世纪人才报

【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相关文章:

1.简历为何会惨遭淘汰

2.我在跨国公司的面试心得

3.在面试自我介绍范文

4.在求职面试中做自我介绍

5.怎么在面试中自我介绍范文

6.史铁生:我在

7.我在等你

8.我在作文

9.我在长大

10.我在感知

下载word文档
《我在麦肯锡第二轮面试惨遭淘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