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触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试题答案
一、阅读积累。
(一)填空题。
1、林茜茜
2、笛福 星期五
3、刘备、关羽、张飞
4、波莉 锡德
5、白骨精 芭蕉扇
6、废旧电车 巴学园
7、奔流不息 乳汁 或方或长 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山岩 石壁 从无惧色 荡涤污垢 善施教化
8、忠言逆耳利于行
9、要留清白在人间
10、千金散尽还复来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B 7、A 8、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短文一
1、ruǐ shì
2、含羞待放 刚刚绽放 盛开着的 花瓣凋谢
3、C
短文二
1、一点也不犹豫很果断
2、排比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人们美好的心灵
3、(1)雯君:都怪我,让秦敏摔伤了!
秦敏:真的太感谢雯君了!要不是雯君,我的伤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2)失主:真是个好孩子啊!天这么冷却一定要等我来!
小女孩:拾金不昧是我该做的,既然失主来了,那我也该走了。
4、雯君用心爱的手帕帮秦敏止血 小女孩不畏严寒找失主并不求回报
告诉我们:广阔的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可贵的诚实,人们去帮助别人的心灵是最广阔的。
5、在生活中我们要留心观察,勇于实践。这些只有自己去不懈探究,任何人都帮不上忙。
6、我明白了广阔的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是拾金不昧的精神。
篇2: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3分)
A.相顾一笑 B. 三顾茅庐 C. 奋不顾身
二、词语运用。(8分)
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4分)
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2分)
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 。
三、句子及标点。(16分)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10、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11、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分)
A.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B.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C.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D.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E.他出生在波兰的国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12、改句子。(4分)
A.妹妹说:“我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我吃晚饭了。”
改成转述句:
B.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缩句:
13、仿写。(4分)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像 。
四、积累。(5分)
14、请写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叙事的诗句。(2分)
15、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 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隔着门风吹喇叭——名声在外
1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1分)
五、课内文段回顾。(9分)
(一)“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7、这段话选自_A_(国名)童话作家_ B__的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2分)
18、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2分)
(二)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①弓缴②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注释:①援:拉。 ②弓缴:弓箭。
19、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A.诲: B.俱:
20、请翻译句子大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分)
六、课外文章阅读。(12分)
生命的礼物
那年,在美国考得驾驶执照,同时发给一张淡红色的小卡,卡上写着:按照统一的人体捐献法规,当我死之时,我作如下选择:
a、捐献我的任一器官和部件。
b、捐献我的心脏起博器官(植入日期为某年某月某日)
c、捐献下列部件和器官——
d、不捐献我的任一器官部件和心脏起博器。
以下是亲笔签名和日期。
真新鲜!要是我母亲见了,一定大惊失色。美国人简直是疯子!她虽然不相信“来生转世”之类的说法,但刚领到驾驶执照就谈死,她会认为不吉利。再说捐献器官,把尸体弄得支离破碎,她会认为太残酷。不过,我在a项上作了选择,就是说,一旦发生意外而死亡,我愿意捐献我的任何一个器官和部件。我签上自己的大名,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我端详这张驾驶执照,想象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这是一份生命的礼物,赐予和被赐予都是一种幸福。美国大多数人都愿意做这种选择,我非常赞成这种做法。只是当时,我不曾将此事告诉母亲,怕她整天提心吊胆。
不久前,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一美国青年在一场车祸中不幸丧生,根据他生前的愿望,医生摘取了他身上所有的可供利用的器官。两只肾脏分别移植给当地和欧洲的两名肾功能衰竭者,心脏和肝脏分别移植给两名濒临死亡的患者,两只眼球给两个失明者作了角膜移植。这位青年捐献的生命礼物,使四个垂死者重获新生,两个盲人重见光明。当记者访问这个青年的母亲时,她说,她为儿子的行为感到骄傲,同时她还感谢那些接受她儿子器官的人。他们使她儿子的一部分在他们体内存活,她儿子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的儿子!
我把文章拿去读给我80岁的母亲听,她听了半晌不说话,最后她缓缓地说:“这个母亲实在了不起,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
我激动得一把抱住她:“妈妈!”
21、给汉字注上拼音。(2分)
A.半晌 B.濒临死亡
2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23、请用原文回答 “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24、母亲说“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2分)
25、在中国,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公民捐献的意识还不强。现在请你写一则号召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公益广告语,不超过40字。(3分)
七、写作.(40分)
26、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一个适当的词语再作文,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400字以上。
【参考答案】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恶劣;阻挠。一词1分,错一字该词无分)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
(岸春风江绿南又。排序错一个即无分)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躁”改为“燥”,“棉”改为“绵”,“决”改为“绝”。一字1分,找出错字但没有改对的不得分)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3分)
A.相顾一笑 B. 三顾茅庐 C. 奋不顾身
(A.看,望;B.拜访;C.注意,照顾。一词1分)
二、词语运用。(8分)
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D)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4分)
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鞠躬尽瘁。2分,见错无分)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最好是“应接不暇”,“目不暇接”亦可。2分,见错无分)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2分)
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 。
(例1:点缀了蓝天,却给大地留下阴影。例2:行走在坦荡的天空,让世人仰望它的纯洁。例3:自由自在,但不知何时会被风撕得支离破碎。能够表现出意象的特征,语言流畅合理即可。符合特征1分,语言流畅1分,若出现错字,每字扣1分。)
三、句子及标点。(16分)
8、下面句子中表达意思不一样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C)
A.这件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B.这件事他肯定知道。
C.他不可能知道这件事。
D.难道他会不知道这件事?
9、下面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B)
在我的梦里,所有被砍伐的森林重新绿叶葱笼, 。梦境如此美好,能忍心让它仅仅个梦吗?
A.受污染的所有河流重新清波荡漾。
B.所有受污染的河流重新清碧荡漾。
C.所有河流不再受污染而重新清波荡漾。
D.所有清波荡漾的河流不再受污染。
10、下面句子中标点没有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B)
A.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唐代的著名诗人。
B.“妈妈,”我轻声喊道,“您过来一下。”
C.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哥哥?
D.周总理亲切地说:“同志,你辛苦了,人民感谢你”!
11、按正确顺序排列下面的句子。(2分)
A.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B.当时的人,都惊讶他的音乐天才,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C.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D.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E.他出生在波兰的国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CEADB,顺序错一个无分)
12、改句子。(4分)
A.妹妹说:“我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我吃晚饭了。”
改成转述句:
(妹妹说,她晚上去参加活动,叫妈妈不要等她吃晚饭了。2分,如果句子改对,但将“她”写成“他”,扣1分)
B.水平如镜的西湖不是汹涌澎湃的大海。
缩句:
(西湖不是大海。2分,见错无分)
13、仿写。(4分)
大自然像一本藏着丰富知识的书,等着我们去发掘;大自然像一首好听的乐曲,等着我们去聆听;大自然像 。
(4分。两个分句的结构,1分;比喻修辞,1分;内容合理,1分;语言流畅,1分。如果出现错别字,每字扣1分)
四、积累。(5分)
14、请写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叙事的诗句。(2分)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见错无分。)
15、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是哪句?请填序号。(2分)(A)
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
B.猫哭耗子——假慈悲
C. 猪鼻子里插大葱——装相(象)
D.隔着门风吹喇叭——名声在外
16、“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幅对联是赞扬哪位诗人的?(1分)
(杜甫,或杜子美,见错无分)
五、课内文段回顾。(9分)
(一)“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17、这段话选自_A_(国名)童话作家_ B__的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2分)
(A.丹麦;B.安徒生。每空1分,见错无分)
18、读这一段话时,应该用怎样的语气?(2分)
(答“急切、急迫、迫切、恳切、恳求”等意思的词语可得全分,在此基础上如果加了“快乐”或者“悲楚”等词语不扣分。)
(二)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①弓缴②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注释:①援:拉。 ②弓缴:弓箭。
19、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A.诲: B.俱:
(A.教导,教育;B.一起,一同。一词1分)
20、请翻译句子大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3分)
(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心里却认为有天鹅将要到来(到达、飞过来),老想着要拉开弓箭将它射下。每句1分。重点字:虽,至,思。)
六、课外文章阅读。(12分)
21、给汉字注上拼音。(2分)
A.半晌 B.濒临死亡
(A.shǎng B.bīn. 每字1分,类似于英语字母拐弯的写法;声调标的位置、角度不规范都不给分)
2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
(我在美国考驾照时签了同意捐献器官的协议,怕母亲不理解而没有告诉她,后来我读了一则捐献的报道给母亲听,没想到母亲很支持这种做法。三个要点:1、我自愿捐献;2、不敢告诉母亲;3、母亲支持捐献。每个要点1分。出现错别字每字扣1分。)
23、请用原文回答 “我把卡贴在驾驶执照后面,并把‘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贴在驾驶执照正面”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万一我遭不测,警察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翻开驾驶执照一眼就能看见“捐献者”三个字的小红点,就会立即拿我的器官去解救另一个垂危的生命。一定要用原文回答,否则无分。)
24、母亲说“只是我这样老的器官不知还能不能派上用场”的意思是什么?(2分)
(意思是母亲也想在自己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意对即可,出现错别字每字扣1分。)
25、在中国器官捐献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公民捐献的意识还不强。现在请你写一则号召公民自愿捐献器官的公益广告语,不超过40字。(3分)
(内容合理2分,语言流畅1分,超过40字扣1分,出现错别字每字扣1分)
七、写作.(40分)
26、题目:我得到了
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适当的词语再作文,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400字以上。
(字数、书写,10分;选材、详略,10分;立意、点题,10分;语言,10分)
篇3: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练习题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5分)
kān cè zhān yǎng ling lì yōng sú
()()()
二、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8分)
欢()鼓舞 喜出()外 ()直气壮 高()远瞩
死得()所 ( )铢必较 千头万() 口若()河
三、按要求把下列内容补充完整。(5分)
(1)海纳百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
(2)船载石头,石重船轻轻载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4)八仙过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外常识填空。(12分)
1.______年____月____日,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___________先生在__________(地名)宣布,_______年的第_____届奥运会在__________________(国家)的(城市)__________举行。
2..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文字代表样式,比如楚辞,唐_______,宋____,元_____,明清_____________。
3.列举你所熟悉的三个中外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你所熟悉的我国古代三个书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古典四大文学名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忆学过的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仔细回忆六年级学过的课文,选择恰当的课题填空。
时间而过,一晃,小学马上要毕业了。老师令我终身受益:他(她)带我们去看武松打虎,去古罗马结识斯巴达克,去青龙桥瞻仰的铜像,去联合国总部参观。
2.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_____________家、军事家,还是杰出的诗人,我们曾学习过他写的诗歌,词、等。你最喜欢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学阶段,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古诗,其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佳句,如写雨的`:“,“。写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写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情境写成语。(4分)
1.辩论会上,选手们你来我往,展开了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来到桂林,看到那___________的桂林山水,我_______________地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描写山水风光的成语。
七、根据情境写对联或名言警句。(5分)
1.古人说“滴水可以穿石”,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类似的警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快毕业了,给老师送份带有学科特点的临别赠言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做人或做学问方面,我最信奉这样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人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比如_____________(谁)说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我仍记忆犹新。
5.今年爷爷六十大寿,我打算送他这副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要求不改变句意)(4分)
1.“知道啦!”妈妈对小丽说,“你让我帮你带份汉堡包回来!”
改成不带引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种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做。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仿照样子写句子。(4分)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钱可以买来书籍,但买不来知识;可以买来房屋,但买不来家。
金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把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将序号写在句子前面的括号里。(6分)
()失去了希望,生命就会枯萎
()黄金象征着财富
()人一切都可以没有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是希望
()惟独不能失去希望
()但却不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十一、仔细阅读下面的短文后,完成练习题。(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年轻人,在街上擦皮鞋。他热情地招揽,卖力地擦拭,一天最多擦30双。除了鞋油和吃饭,最后能剩20元。他想,如果要买下对面那栋楼,至少要擦5。到那时候,不仅自己没有了,可能连对面那栋楼也没有了。这种擦法肯定不行。
一天,他想,假如我组织500个人擦皮鞋,假如每人每天收4元,____年后,我不就可以买那栋楼了吗?于是,一个擦鞋公司诞生了。若干年后,他果然买下了那栋楼。
一位大学生,上学的时候,帮人开发程序。白天上课,课余开发。一个财务程序一顿饭的工夫就能搞好,并且能挣3000美元。他想______我若成立一个开发公司______雇上几百人岂不财源滚滚____说干就干,后,他果然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有人说,富翁不是干出来的,都是想出来的。在某种情况下,这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一个好主意的价值,顶得上你辛辛苦苦地干上100天,甚至100年。
1.请你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请给文中缺少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分)
3.语文中往往也包含数学问题,第二节的横线上应填的数字为:____(2分)
4.有人认为最后一节中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删去,请你联系上下文,仔细想想是否能删去,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作文(20分)
注意:
1.只列提纲,不写作文;
2.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一道题练习。
(一)请你以“一件_____________的作品”为题(可以填写“成功、失败、得意等等词语),先补足作文题目,然后拟一份详细的作文提纲,注意格式。
(二)请以”我心目中的中学生活“为题,拟一份较为详细的作文提纲,注意格式。
篇4:模拟考试试题
模拟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 B、唐代以分权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D、太尉的权力下放到兵部
2、唐太宗告诫臣下:“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种思想源自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4、.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5、.下列有关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西夏 金 辽 金 西夏 金 西夏 辽 南宋
A. 北宋 B. 北宋 C. 南宋 D.
6、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其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剧名过于哗众取宠,以此提高收视率
7、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功能为
A.灌溉 B.泄洪 C.运输 D.饮水
8、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9、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0、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 回族 B 藏族 C 维吾尔族 D 蒙古族
11、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A朝鲜 B日本 C越南 D天竺
12、“(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1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14、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A、隋朝的建立 B、北魏建立政权 C、隋军灭陈 D、大运河开通
15、猜一个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16、以下关于唐太宗与隋文帝的共同之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国皇帝 B、重视发展生产 C、提倡节俭 D、在位时社会经济繁荣
17、武则天的统治风范被称为“贞观遗风”,是因为
A、她的年号叫贞观
B、她继承了唐太宗的遗志
C、她继承了唐太宗的皇位
D、她的统治使封建社会继续发展和繁荣
18、假如你漫步在唐朝长安街头,你能看到以下哪些有趣现象?
①城市规划科学,街道整齐 ②许多外国人在学习中国文化或经商
③人们买东西要走很远的路 ④众多读书人边喝茶边吟诗作对,其乐融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9、唐朝时我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②中国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 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宋辽、宋夏和议中共同内容有( )
A.辽夏向宋称臣 B.北宋割地求和C.互相禁止边境贸易 D.北宋送给辽夏“岁币”
22、岳飞受到人们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岳飞抗金维护了南宋的统治
B、岳飞领导的抗金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
C、金军南下攻宋,使人民受到很大灾难
D、岳飞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23、流传于民间的“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宋朝的时候( )
A.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能够成熟
B.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的粮食熟了,就可以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C.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粮仓
D. 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
24、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A. 澶渊之盟 B. 靖康之变 C. 郾城大捷 D. 宋金订立和议
25、隋唐时期,李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一天,他告别父母,满怀信心地赶赴洛阳参加武举考试。他应生活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26、下列哪一诗句不能准确反映唐朝民族关系
A、回鹘衣装回鹘马 B、车书本一家 C、唐风洋溢奈良城 D、和同为一家
27、唐朝皮日休诗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此河”连接今天淮河与长江的一段叫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8、下列朝代中类似于秦朝的是( )。 A.西汉 B.曹魏 C.东晋 D.隋朝
29、下列政权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北宋 ②契丹 ③西夏 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30、一位姓秦的杭州县令在瞻仰了岳飞墓后写了副对联:“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副对联主要表达了( )
A.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B.对岳飞的无限崇敬 C.对秦桧的无比憎恨 D.对南宋灭亡的叹息
二、材料分析题: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材料一:“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政灭亡。此皆朕所目见。帮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事。”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1) 材料二是谁说的?它的意思是什么?体现了他的什么思想?(3分)
(2) 他的统治被后人称为什么?根据材料一说明他的统治局面与隋朝灭亡的关系怎样? (2分)
(3)据材料三说明他“终日孜孜”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科举制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北宋的吕蒙正自幼遭不幸。其父将其母子赶出家门,长期居住在一个山洞里过着饥寒生活,他发奋读书而高中状元,极善理财治国,成为宋初名相。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说明了科举制有什么积极之处?(2分)
(2)唐太宗所说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是什么意思?(1分)
(2)材料二又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实施科举制的目的是什么?(1分)
(3)唐朝的用人制度对今天我国发展人才战略有何启示?(2分) 27.(1)科举制不以出身论英雄,为统治者选拔了需要的合格人才,有利于时代的进步(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选拔的读书人都为其所用,是维护其统治的需要。(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3)例如:通过考试可以选拔国家需要的各种人才;通过考试制度选拔政府工作人员,提高政府部门的效能,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答一点即可) 问题: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8分)
材料一:“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夫六国与秦皆诸候,其势比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意为赠送财物)而胜之之势。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苏洵《嘉祐集》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大宋皇帝”是指谁?“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分)
⑵材料一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么?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2分)
⑶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这个盟约。(2分)
⑷材料二中的作者是哪朝人?作者说这段话的目的是什么?(2分)
篇5:小升初语文试题
试题
一、填空题
1、
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字并改正。
暇不掩瑜( ) 穿流不息( ) 搬门弄斧( )
契而不舍( ) 再接再励( )
二、材料题
1、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写的一篇作文“我爱家乡的梧桐树”在作文竞赛中获奖了。晚上,我激动的心情翻开日记本。 回想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就。”
三、实践题
1、
修改病句,在原题上改。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李小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2、
指出病因并改正。
(1)《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反奸计,致使赤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赛场上,甲乙两队正在争夺冠亚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荣获了“十佳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写的日记,请你帮助他修改。
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②我们要经受毅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③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1)句①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 ___”和“ ___”互换。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
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字并改正。
暇不掩瑜( ) 穿流不息( ) 搬门弄斧( )
契而不舍( ) 再接再励( )
解析:
暇一瑕 穿一川 搬一班 契一锲 励一厉
试题分析:
瑕不掩瑜,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拼音:xia bu yan yu,瑕: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掩:遮盖;瑜:美玉的光泽,比喻优点。川流不息 ( chuān liú bù xī ),易错写法:穿流不息、川留不息、穿留不息、传流不息、传溜不息、串流不息、创流不息,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车等往来很多 。一般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用来形容时间。比喻时间就像川流奔腾不息一样,永不停止,一去不返。班门弄斧,读音bān mén nòng fǔ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含贬义,表示能力不如人 。灯谜: 木匠修教室;老师傅面前显本领。锲而不舍,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再接再厉。接:接战、迎战;厉:磨快,引伸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
二、材料题
1、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我写的一篇作文“我爱家乡的梧桐树”在作文竞赛中获奖了。晚上,我激动的心情翻开日记本。 回想着发奖时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一幕幕地出现在眼前。当时,老师亲切地对我说:“希望你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就。”
解析:
《我爱故乡的梧桐树》 竞赛 怀着激动的心情 翻开日记本后面改逗号“回想着”删除 出现改浮现 成就改成绩
试题分析:
1、掌握几种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的方法(语感审读、缩句、造句类比、逻辑判断等) 2、懂得判断常见的句子语病(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指代不明、不合逻辑) 3、懂得常见的修改病句的方法(增、删、换、调、简) 4、要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规律总结: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三、实践题
1、
修改病句,在原题上改。
(1)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2)李小光被评为“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解析:
(1)他经常回忆有趣的往事。(2)李小光被评为“三好学生”。
试题分析:
(1)回忆和过去,相冲突;(2)李小光荣获“三好学生”的光荣称号。
规律总结:怎样修改病句:①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②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③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④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巨资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2、
指出病因并改正。
(1)《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反奸计,致使赤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赛场上,甲乙两队正在争夺冠亚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荣获了“十佳主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l) 主语不明,删去致使,“奸”改为“间” (2) 语义不明,去掉“亚” (3) 用词不当,“沧海桑田”改为“;壮丽河山”,并将后面改为“陶醉于眼前的美景”(4) 和真实情况不符,“荣获了”改为“被评为”或:在句号前加“的称号”
试题分析:
(1)《三国演义》中,曹操中了反奸计,致使赤壁大败,几乎全军覆没。主语不明,删去致使
(2)赛场上,甲乙两队正在争夺冠亚军。语义不明,去掉“亚”
(3)我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用词不当,把“沧海桑田”换为“山水”
(4)他荣获了“十佳主持人”。和真实情况不符,在最后加上“之一”
3、
下面是一位初一同学写的日记,请你帮助他修改。
①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②我们要经受毅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徒伤悲。③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1)句①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②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③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 ___”和“ ___”互换。
解析:
(1)学习
(2)毅 意
(3)将来都希望自己
试题分析:
(1)七年级是学习,根本不通,应该删除学习(2)毅志是错的,虽然字典中可能毅字的意思更像毅志,但是毅志是错的。意志才是对的,大家要懂意志的意的意思,11版字典应选第2种:心愿、愿望。(3)搭配不当:“将来”“自己”互换。
规律总结:修改病句:⑴常见病句类型。
①用词不当。
如:狮子是一种猛烈的动物。 无论什么人违反纪律,就要受到批评。
改:狮子是一种凶猛的动物。 无论什么人违反纪律,都要受到批评。
②搭配不当:如:战士们冒着雨和泥泞继续前进。 改:战士们冒着雨,踩着泥泞继续前进。③成分残缺: 如: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改: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④重复嗦:如: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改:他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⑤自相矛盾:如: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改:队长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篇6:小升初语文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méi guī tún bù táng láng biān fú kā fēi
wú gōng yī wēi kāng kǎi zhàng ài zhàng peng
2、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3分)
悄(qiāo qiǎo)无声息 瘦削(xiāo xuē) 焚(fén féng)烧
窗明几(jī jǐ)净 炽(zhì chì)热 广袤(mào máo)
3、把成语补充完整。(6分)
万籁( ) ( )如荼 莫( )一是 ( )不倦
不偏( ) 明( )秋毫( ),焉得虎子
从善如流,( ) ( ),偏听则暗
4、在括号里填写形容“笑”的词语。(3分)
(1)受到别人的(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看轻自己。
(2)当别人与你说话时,你应该面带( ),这是一种礼貌。
(3)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表演引得大家( )。
5、解释下列词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2分)
死命令: 荡涤:
兴尽晚回舟: 烈火焚烧若等闲:
6、用修改符号改病句。(4分)
(1)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2)说话和作文时,我们要恰当运用和正确理解所学会的成语。
7、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7分)
(1)死去元知万事空, 。
(2) ,桃花流水鳜鱼肥。
(3) ,死亦为鬼雄。
(4) ,只留清气满乾坤。
(5)良药苦口利于病, 。
(6) ,不悱不发。 ,则不复也。
篇7:小升初语文试题
判断。你认为对的画上“√”,错的画上“×”。
(1)在口语交际中,要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 )
(2)“桑梓”与“故乡”的意思相反。 ( )
(3)《匆匆》这篇课文,作者的最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时间过得很快。( )
(4)《养花》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陈慧瑛。 ( )
(5)《莲》这篇课文中“其实曰莲子”的意思是:其实,是叫莲子。( )
(6)《海的颜色》这篇文章作者先提出“海一定是蓝色的吗?”接着分别写了西沙群岛那里的海水→渤海→西西里岛的海水→摩纳哥的海水。 ( )
(7)“运斤成风”这个成语现在用来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 ( )
(8)“船眼看就要撞在峭壁上,好多人不禁惊叫起来:‘哎呀,危险!’但是就在这时候, 船拐了个弯儿,山峰一下子就被甩到后面去了。”这句话中“甩”写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多么浪漫呀,竟然一下子把一座山峰抛到后面了,突出了水流之急。( )
为您准备了小升初语文判断题练习,希望大家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8:小升初语文试题
一、字音、字形、字义。(1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天气变得更加è liè(A),大雨使一块块的山石伴着泥浆从山上滚落下来,道路一次次被堵住。然而,这一切的困难丝毫不能zǔnáo(B)战士们前进的脚步,他们奋力铲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打通了救援的道路。
2、请按音序排列写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的先后顺序。(2分)
3、请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3分)
A.海伦不分昼夜,像一块干躁的海棉吮吸着知识的甘霖。
B.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在雕塑史上决无仅有。
4、请解释“顾”在词语中的意思。(3分)
A.相顾一笑 B. 三顾茅庐 C. 奋不顾身
二、词语运用。(8分)
5、下列词语中有共同特点的一组是(2分)
A.神采奕奕 鹤发童颜 视死如归 实事求是
B.以身作则 忐忑不安 骨瘦如柴 浓眉大眼
C.千载难逢 疲惫不堪 提心吊胆 犹豫不决
D.完璧归赵 闻鸡起舞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6、请根据意思和举例,写四字成语。(4分)
A.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例:臣只有一片愚忠,愿~,追随陛下。
B. 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用来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例:汽车向神农架山区奔驰,只见奇峰异岭扑面而来,令人~。
7、语文也时尚,看看“魔鬼字典”中某些词的解释之后,你也试着解释一下“白云”吧。(2分)
瓦:不经过烈火焚烧,成不了风雨中的强者。
钟表:可以回到起点,但已不是昨天。
锯子:伶牙俐齿,专干挑拨离间之事。
钉子:理解了锤子的用心,也就不再计较挨打的痛苦。
白云: 。
【小升初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相关文章:
1.电工模拟考试试题
6.小升初试题
10.小升初复习语文拼音试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