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什么是高考赋分制

什么是高考赋分制

2023-01-01 08:18: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比奇堡神秘大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什么是高考赋分制,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什么是高考赋分制,供大家阅读参考。

什么是高考赋分制

篇1:什么是高考赋分制

新高考改革,除了走班、排课、选科等热门话题讨论,还涉及到一个核心概念“赋分制”,没有高考赋分制呢?

赋分的关键在于,要明白考生选考的分数在全部考生(同一科目)中的排名。根据这个排名区间确定所在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赋以对应的分数,计入高考成绩。经过这一套流程下来,考生的'高考最终成绩就出来了。不论分数论档位,考生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篇2:3+1+2高考赋分制公式是什么

3+1+2高考赋分制公式

3+1+2高考赋分制公式是R/r=(A-T)/(T-a)。赋分可以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等级分是按统一规则,由原始分进行等级划定后,再由等级转换而来的分数。

再选科目每科原始分满分为100分,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的赋分起点,满分100分。

实行“3+1+2”模式高考的省份中使用这一赋分办法。包含3个步骤:

1、确定赋分区间。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新高考赋分制对总排名有影响吗

赋分制的核心点,便是按考生的原始分数在选择同一考試科目标总人数中的排名给分的,就是无论选择某一科目的考生有多少,不管你的分数到底考了多少分,你的分数在选这一科的全部考生中的位次是确定的,这就显得公平的。

赋分制便是依据考生每一个科目标原始分数在选同科目标考生总人数中进行排名,依照不一样的位次区间给予相应等级的分数。

新高考选科等级赋分以后,全部考生的分数可能都将有所提高,其中,地理均值提升23分,化学均值提升27分,生物均值提升15分,政治均值提升17分。所以,新高考等级赋分后,一旦考生的成绩都有所提高,引起的结果便是:全国性出名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提高,乃至会有考生700分高考成绩,上不了清华北大的现象。

新高考分数线如何划定

有些地区实行从物理或历史学科中选择一科考试,然后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中选择两科考试,物理或历史原始分值计入高考成绩,其他科目考试成绩按照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成绩。这样招生院校会按照物理或历史两类进行划分招生,比如辽宁、广东、河北等地招生将按选考物理、选考历史两个类别分本、专科来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进行投档录取。

有些地区实行从物理、生物、化学、历史、政治、地理学科中进行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招生时按照等级转换计算分值后计入高考成绩。这种情况下,新高考普通类不再划定本科、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而是采取分段划线的办法,划定普通类一段线、普通类二段线。其中,一段线按照普通类本科招生计划数的1:1.2划定;二段线按照普通类本、专科招生计划总数和生源情况划定,为高校录取普通类考生的最低控制线。

篇3:新高考赋分制怎么算比例

新高考赋分计算方法

举例说明:

比如小明同学生物成绩,必考题67分,加试题25分,卷面分为92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照等级赋分方案,属于1等级,他计入高考的生物分数应该对应为100分;

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4%,属于3等级,对应赋分为94分,计入高考总分;如果他的成绩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0%,属于4等级,对应赋分为91分,计入高考总分。

按照等级赋分的算分规则,你的高考分数取决于当次选考科目成绩全省的排名。同时等级赋分的结果之一,就是不管哪门选考科目,当次考试都将会“诞生”1%的满分考生。

750分的高考成绩构成:

第一:语文、数学,毕业当年考试,每门150分,开考时间是每年6月;

第二:外语,150分。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

第三:学考中的选考科目,7门之中选3门,每门100分。

篇4:新高考赋分制有哪些省名单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启动,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启动,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赋分制。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赋分制。

新高考省份为什么实行等级赋分

将“绝对分”转换为“位次分”,保证成绩的公平性

按照新高考规定,首选科目为历史或物理(任选一门);再选科目由学生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中选择2门。

考生进行选科时,考虑的角度各不相同。有人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有人按照自己想报的专业来选,还有人选择了自认为更容易学并且能拿高分的科目。当考生再选科目各不相同时,等级赋分的方式可以保证成绩呈现的可比性和公平性。

例如:

小湘喜欢医学,也对时事政治很感兴趣。因此在选科时,他的首选科目是物理,再选科目为政治和生物。而另一名小星,首选科目也选了物理,再选科目选了化学和生物。假设在高考中,小湘的政治科目和小星的化学科目都考了80分。但是小湘排在所有选考政治科目考生的第100位,小星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小湘、小星这两门不同的再选科目,如果都用原始成绩来计入总分计算排名,小湘显然更“吃亏”——虽然他政治科目的考分低,但是排名远比小星的化学科目要高。

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直接计入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公平也不科学。因此必须按照一定规则,对两人的选考科目成绩转换成等级分,相当于将不同科目的“绝对分”转换为“位次分”来进行比较,保证转换后两人选考科目成绩的排序维持不变,由此解决不同再选科目之间成绩的可比性和可加性问题。

篇5:20新高考学考和选考是什么?什么是赋分制?

年新高考学考和选考是什么?

“学考”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简称,即获得高中学历的必要考试,学考难度很低,只要全部及格即可拿到高中毕业证。

学考一般不评分,只有A-F这些等级,成绩也不计入高考。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要求绝大部分学考科目成绩必须为A,因此参加自招的考生要稍微重视一下。

“选考”是高考改革后从理、化、生、政、史、地(浙江等省还有技术)中选考三门计入高考成绩,地位相当于原来的理综或文综,只是不强制规定学科而已。

选考科目采取赋分制(下个问题详述),属于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但是会比改革前略简单一些。从已经进行试点的浙江和上海来看,对学考和选考科目的考试安排不尽相同。

什么是赋分制?

赋分制是按照你分数排名的百分比而不是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的一种方法,用于选考科目的成绩统计。例如:

1)卷面满分为100分;

2)成绩分为21个档位。

举例说明:比如第13档,就是从排名前71%(前13档的人数比例之和)的考生中往前取7%的人数,最终成绩定为64分。

赋分制是高考改革中被师生“吐槽”最多的一项政策,其实,这是为了配合其他重要改革的无奈之举。

原因一:选考科目可能的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以前的学生无非文理两类,在各自范围直接算总分,很好比较。但现在改成了六选三、六选三选一组合,总共有20、12种组合方式,高校在录取时,理论上很难找到可以直接比较的考生。

原因二:同一个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那有些人会问了:英语也是两次考试,为啥不实行赋分制呢?

答案是,英语属于能力型学科,而且难度系数比较容易控制。经过大量的数据统计表明,同样一个人,在英语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做难度系数相同但内容不同的两套英语试题,成绩相差是不大的。

篇6:2022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_高考怎么赋分

1.确定赋分区间。将每个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分出A、B、C、D、E五个等级,对应的分数区间分别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确定原始分数区间。与赋分区间相对应,以每个科目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及其得分来确定原始分数区间。

3.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设原始分数区间最大值与原始分之差为R,原始分与原始分数区间最小值之差为r,赋分区间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a,赋分成绩为未知数T,其余均为已知数。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

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

为什么实行等级赋分制

主要是为了学生可以综合发展,选择自己擅长的学科,也是为了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才。像新高考模式下,不选择物理,很多专业便不能选择。

同样的,在等级赋分制下,可以挑选出专业最擅长的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有更利于社会的进步。

等级赋分的意义

实施等级赋分,可有效解决不同选科组合无法直接比较的问题,避免了不同科目之间因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原因导致的成绩差异,是当前新高考制度框架下科学有效的计分方法。

其公正地适用于所有考生,且不会改变同一科目内考生成绩排名顺序,客观反映了考生个体在全体考生中的学业水平状况,保证了成绩转换后的公平性,符合选拔性考试制度的设计初衷。

等级赋分以本省历年高考成绩大数据为基础,经过严谨科学测算,并充分借鉴了其他高考综合改革省市实践经验,现行分数转换规划符合本省实际状况,区间划分科学,能够较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篇7:2022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_高考怎么赋分

从开始,夏季统一高考只考语、数、外三科,为全国卷;高考结束后学生参加等级考,考核所选科目,山东卷。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另外选考3科,每科100分,6科共750分。

不同的组合,出来的成绩怎么进行比较呢?新高考就实行了等级赋分。

等级考科目所得成绩并不是考生直接获得的分数,而是要经过“赋分”转化 。

因为每一科目的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科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文科类的科目往往得分较高,理科类的往往分值少得分较低。若仅仅将每个科目分数简单相加就进行衡量,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一科的分数可能是不等值的。

篇8:新高考什么是赋分_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录取

2020新高考什么是赋分

1、等级赋分方案: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2、等级赋分40分起步,总共有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第一等级,赋分为100分,以此类推。

3、当然也有例外,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即必考题成绩不及格,将不能拿到赋分。在各科学考“必考题”成绩合格的基础上,假如学生必考题和加试题的卷面总成绩能排进当次考试的前1%,就进入“第一等级”,拿到赋分100分。

4、换句话说,今后每一门选考科目的每次考试,都有1%的学生会拿满分。接下来,能拿97分的学生有2%,拿94分的学生有3%……拿40分的学生,即第21等级的比例,不超过1%。

5、举例来说,某考生物理必考题考了65分,加试题考了25分,卷面总分90分,但是排名在当次考试的前1%。那么按等级赋分计入高考总分时,他就是100分了。

因为今后选考科目最多能报考2次,所以从理论上讲,将来在同一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当中,各科满分的概率很可能会在1%以上。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录取

新高考规定,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个科目同时设等级性考试,成绩按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制简单来说,就是对考生的卷面成绩进行等级划分,而后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

例如:浙江省2017年等级性考试成绩赋分表。具体档位对应赋分值如下表:

成绩如何赋分?举个例子,某次考试:

学生A历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100分。

学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内,最后等级赋分变为了76分。

也就是不论分数论档位,你的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对位置才是决定选考最终成绩的因素。

注意喽,此等级赋分制只针对新高考制度下的选考科目,统考科目(语、数、外)仍按卷面分计算。

赋分制的优点1、缩小学科难度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

高考改成六选三随便组合,总共20种组合方式,选科组合太多,学生之间不方便直接比较。而之前文理分科时,则方便很多。

另外,高校在录取时,学生之间因选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较。

举个例子:

高校某专业要求必考科目是物理。

现在有两个考生:

甲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历史;乙为物理、历史、地理。

若这次考试地理的难度低,而化学难度高。比较卷面分数的话,选化学的甲可能较低,那就不能保证公平。

而用这几门成绩在所有考生中的百分比来计算分数,能最大抹平了由于学科难度差异带来的不公平现象。

2、缩小试题难度不同的分数差异

同一学科,如果有两次考试,每次的难度也可能不同,这样成绩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数进行比较。

在众多的考生中,无论同一科试卷难度如何,按照成绩的高低梯度都能较好的表示出学生的水平差异。

等级赋分制与原始分区别1、原来的高考实行原始分。即考生卷面考了多少分,高考最终成绩就是多少分。它的优点是直观,简便,但它是一种绝对分数,只能反映考生卷面得分情况,难以客观表明个体考生在总体中所处水平高低。

2、高考是一次选拔性测验,考生能够被哪个档次的院校所录取,最终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也就是在竞争者群体中的相对位置,而非原始分。

采用原始分的重要前提是考生的考试内容相同,在控制这一变量之后通过分数的高低来筛选考生是能体现教育公平的。

3、但是当考生考生内容不一致(变量不一致)的时候,采用原始分就使考生之间变得没有可比性,失去了筛选的意义。


【什么是高考赋分制】相关文章:

1.两票制承诺书

2.制葡萄酒作文

3.城管长效制简报

4.会计岗位职责制内容

5.我 制 造 “我”作文

6.制陶趣事作文

7.高考作文题预测:是美德

8.高考报名时间是几月份

9.今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啥

10.高考调剂是怎么调剂的

下载word文档
《什么是高考赋分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