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说课稿>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

2023-09-11 08:28: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动感果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

篇1: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教材,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我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课做了设计,即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

(1)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规模和结果。

(2)用历史、辩证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课程。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

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途径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

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有效的信息。

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下,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

(4)重点和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感悟郑和的爱国精神、科学创举精神和睦邻友好精神。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难点是:如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对待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二、教法分析

本课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共同探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学法分析

1.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主,进行讨论和辩论。

2.收集相关材料、图片和影视资料等,训练学生掌握从多种资料中采集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篇2: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

2.问题引领,合作探究。

问题:“有人认为郑和比哥伦布伟大,有人认为哥伦布比郑和伟大”,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我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完成这个题目。学生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整理,将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进行比较。本活动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去记忆、扩充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知识,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比较分析的能力。

利用表格导入第二个问题,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无论从航海规模、时间、范围、技术相比,哥伦布都是郑和的手下败将。但是,一说起世界航海史人们记得的却是哥伦布、麦哲伦,在国际上,郑和的知名度根本无法同他们相比,以至被人称为“水过无痕”。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本活动采用辩论的方式进行,我将学生按同意和不同意分成两大组进行辩论,选一名学生做主持人,两组学生分别将自己准备的资料加以整理,准备足够的证据,每组派三名代表阐述各组的观点,并由主持人最后陈述,教师也随时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

设置本活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口头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观察、评价历史问题。本题不需要有统一的答案,最后我陈述自己的观点,来小结这部分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以达到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目的。

3.感悟历史,交流反馈。

郑和精神是这节课的重点、难点。我以情境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悟、体会,提升自己的情感。

情境一

当19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五百周年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欲把发现新大陆的日期作为全球的节日,但最终因受到拉丁美洲人们的坚决反对而作罢。

情境二

在20xx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世界各地人们开展纪念郑和的活动。(展示图片,让各小组选取其中一个情境进行探讨。)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事物和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

4.主题升华,情感飞扬。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中国现代海军装备图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加强对现代海军建设取得成就的自豪感和对中国经济腾飞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效祖国的决心。

五、教学反思

师生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教师的总结中结束课程。我们不仅要缅怀郑和的爱国精神,还要为国家繁荣昌盛、为世界的和平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课后写一篇小论文,谈谈自己今后将如何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本次探究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辩论等一系列教学环节进行的。师生各司其职,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由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篇3: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

有关历史第23课郑和下西洋的学点测试题练习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自学目标]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能够说明它的历史作用。

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3、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重点]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自学难点]

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自学指导]

对于闭关政策,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既要看到其作用的'支流(积极作用),更要看到其作用的主流(消极作用)。

[自主探究]

清朝的闭关政策

[合作探究]

对比清朝的闭关政策和我国目前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谈谈你的认识。

[达标反馈]

1、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是为了纪念

A、郑和B、戚继光C、郑成功D、鉴真

2、明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

3、“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驾驶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

4、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③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④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④

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B、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C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6、历史小组就清朝实行闭关政策的严重后果展开讨论,你认为后果最严重的应是()

A、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B、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7、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问题:

(1)从年到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今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周年。

(2)请填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A、B、C、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但是最后还是被当成“弊政”遭废止,这是因为什么?

篇4: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初一历史郑和下西洋与戚继光抗倭的教案设计

一.明确目标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出发地、所达地区和意义

2.知道“倭寇”的含义,掌握戚继 光抗倭的主要事迹。

3.记住葡萄牙占据澳门的史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时空概念的掌握

二.前置自学

1.郑和下西洋时的皇帝是 。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加强 ;1405年从 出发到 年,先后 次下西洋,最远到达 沿岸和 。所带物品最受当地人喜爱的是 和 。

郑和远航,促进了 ,加强了 。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文是谁的名句: ;其中的'“海波”是指 。

3.1553年, 殖民者以租借名义,攫取了在我国 的居住权。

4.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是 ;明朝抗倭的民族英雄是 。

三.问题探究

1.“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矣”。回答:

(1) “郑君”是谁?

(2)其主要事迹是什么?

(3)其事迹有何影响?

2.(1)什么是“倭寇”?

(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3)你应如何向他学习?

【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相关文章:

1.《郑和下西洋》读后感

2.八年级历史说课稿范文

3.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课堂练习题

4.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教学设计

5.八年级新人教版历史下教学设计

6.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说课稿

7.冀教版八年级英语下Unit5说课稿

8.八年级地理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说课稿

9.《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整万整亿数》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八年级历史《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说课稿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