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课件>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

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

2024-02-01 08:40: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wrs”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欢迎阅读与收藏。

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

篇1: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

第1课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感受,使学生了解古埃及美术的悠久历史和艺术特点。从而懂得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运用美术术语描述,评价艺术作品。

2、通过本节课中内容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并感知古埃及美术多方面的辉煌成就。教学重点:了解古埃及建筑与雕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所学的知识鉴赏古埃及美术。

设计理念:要以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以学生的欣赏活动为主体,注重学生直接感知经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激发,引导学生欣赏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一、影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电影故事吗?生:喜欢。

观看《法老墓的诅咒》电影片段。

提问:通过片段故事大家发现了什么?(生回答:古埃及的法老——图坦卡蒙的故事。)

2、认识法老——图坦卡蒙。并且揭开图坦卡蒙陵墓中的宝藏。

3、揭示课题:埃及是个充满神秘的国度,今天就让老师带大家去埃及游一圈。板书:神秘的埃及之旅——辉煌的古埃及美术。

二、感悟艺术,探索新知。

1、简介埃及。

2、师:说到埃及,大家会立马想到什么呢?生:金字塔。

那我们就先去神秘的金字塔看看吧!

3、课件出示金字塔图片,详细讲解金字塔结构。

师:埃及的金字塔有100多座,其中的三座是最有名的。我们把它成为祖孙三代金字塔——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门卡乌拉金字塔。

提问:大家猜猜胡夫金字塔有多高?(生猜测后回答。)

4、详细讲解胡夫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是埃及金字塔中最大的金字塔。塔高146.59米,因年久风化,顶端剥落10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40层楼高。塔身是用230万块石料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达1.5吨至160吨,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一万多个工匠共用约的时间才完成的人类奇迹。

过渡:大家仔细看看金字塔的周围,那是什么?(生:一座巨大的雕塑,像狮子一

样。)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它就是埃及的另一大象征——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课件出示狮身人面像图片。

师:刚才同学们说它像个狮子,再仔细观察看看,发现它还有什么特点呢?生思考。

生:它的耳朵很大。

生:而且鼻子不见了。

5、详细讲解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高二十米,长五十七米,宽六米,脸长五米,像的面部比大部分远古雕像的面部保存较好,但几千年来经历风化和人为破坏,鼻子完全损毁。头戴“奈姆斯”皇冠,额上刻着“库伯拉”(即cobra:眼镜蛇)圣蛇浮雕,下颌有帝王的标志--下垂的长须。一只耳朵,有二米多长。

6、把自己想象的狮身人面像画出来展示画的好的同学。

三、课堂小节,留下悬念。

狮身人面像的背后还有很多神秘的故事,就比如说它的鼻子怎么不见了呢?大家想知道吗?(生:想。)

师:下节课我们一起去寻找背后的秘密吧!

第二课时(总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揭开秘密。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踏入埃及的一个角落,并且留下了一些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揭秘吧!

1、讲解狮身人面像鼻子失踪之谜。

狮身人面像遭到严重的破坏首先是大自然,由于狮身人面像的石料是质地松软的石灰石,它不可能像金字塔那么坚固和有韧性,长年累月的日晒雨淋,埃及西部强劲的沙暴袭击。狮身人面像曾多次被沙漠完全吞没,后来被人又挖出来。

2、揭秘狮身人面像面部的模样。

狮身人面像在埃及古王国时期建成,它的面部是按照卡夫拉本人的模样来雕刻的——也可以说,卡夫拉国王的脸就是狮身人面像的面孔,这一点已被认为是历史事实了。狮身人面像的面部虽已严重损坏,但依然让人觉得它是卡夫拉的肖像。

二、感悟艺术,探索新知。

师:埃及是个神秘而又美妙的国家,妙在何处呢?同学们看看这幅图。

出示鲁克索阿蒙神庙图片。

师:同学们猜猜神庙有多长?学生思考,是点名回答。

1、简介鲁克索阿蒙神庙。

鲁克索阿蒙神庙坐落在卢克索高中心的尼罗河东岸。它是古埃及第十八五朝的第十九个法老艾米诺菲斯三世为祭奉太阳神阿蒙、他的妃子及儿子月亮神而修建的。到第十八王朝后期,又经拉美西斯二世扩建,形成现今留存下来的规模。

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神殿构成。塔门是神庙的主要入口。在塔门两侧矗立着六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石雕像,其中靠塔门两侧的两尊高达14米。

过渡:这座神庙宏伟壮观吧!还有一座神庙也别具特色,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阿布辛贝勒神庙图片。

学生讨论神庙特点,师点名回答。

2、简介阿布辛贝勒神庙。

阿布辛贝神庙位于埃及阿斯旺以南290千米处,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神庙高30米,宽36米,纵深60米,门前4座巨型石质拉美西斯巨型坐像,每尊高20近米(65英尺),重1200余吨,像旁还精心策划且有序散落着其母、妻、子女的小雕像,栩栩如生。

小结:埃及的建筑令咱们叹为观止!建筑里面的雕刻也是精雕细刻。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埃及的雕刻!

三、作品欣赏、拓展知识。

出示图片,学生欣赏并讨论特点。师着重讲解古埃及浮雕的特点与表现形式。

讲解古埃及浮雕特点。

古埃及的浮雕:正面律(人物头部以正侧面表现,眼睛、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横带状排列结构,以水平线划分画面;根据人物尊卑安排比例大小和构图位置;画面充实,不留空白;有固定的色彩程式:男子皮肤为褐色、女子为浅褐色或淡黄色、头发为蓝黑色、眼圈黑色。

过渡:从浮雕引入壁画。以《捕禽图》为例讲解。

讲解《捕禽图》里的故事。

《捕禽图》,约公元前14,81厘米高。画中描述贵族站在船上,右手抓着他刚刚捕获的三只鸟,左手握着投枪;陪伴在侧的是他的妻子,头戴香冠,手持花束;奈巴蒙两腿之间蹲坐的小人是他的女儿,正从水里采摘一朵莲花欣赏古埃及壁画。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埃及之旅,你们玩的愉快吗?

1、请几位同学讲讲今天的埃及之旅的经历。

2、请同学们回家后讲给你们的家长,介绍介绍这神秘的埃及吧!

第2课飞向天空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创作游太空后的想象画,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鼓励学生立下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宏愿,为人类多作贡献。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掌握制作方法。

2、增强太空知识,培养爱国热情。

学具准备:画纸、蜡笔(彩色水笔)、铅笔。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讲解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3课时)

一、播放图片导入课题

二、导学达标

1、认识太空

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比如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郭守敬、祖冲之、张衡??。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取得了很多成果。那么,人类是怎样从地面上到太空,在太空又是怎样探测太空世界的呢?

2、了解航天发射中心。

3、了解长征系列火箭。

三、学生讨论怎样游太空。

太空景色很美,你准备怎样游太空?请突出“游”的方法。

1、坐上各种飞行器。如:

2、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飘来飘去)。

三、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在太空见到什么?

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篇2:飞天畅想美术课件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浓厚兴趣,启发学生大胆想像,描绘未来世界人类去太空旅行或探索的情景。

2、运用易拉罐、铁丝等材料进行人造卫星的立体造型表现训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激发学生对航天事业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图片、课件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展示充满无穷无尽奥秘的太空

2.教师小结:宇宙大得难以想像,它充满无穷无尽奥秘,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对太空进行探索,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天文学家,近几十年来,人类已经登上了月球,发射了许多探测器,去探索无边无际的太空世界,今天我们也一起去太空看看。(揭示课题).

二、交流

1.游太空前的准备——资料交流,参观了解。

(1)资料收集:课前搜集航天发射中心、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等有关太空的资料和图片。

(2)讨论怎样游太空。e突出“游”的方法)

a、坐上各种飞行器。

b、穿上太空服。(因为没有地球的吸引力,没有氧气,在太空中会飘来飘去)

(3)去航天发射中心。(分组交流资料——教师总结)

a、了解航天发射中心。我国有三个航天中心,分别是甘肃省酒泉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西昌航天发射中心。(课件展示图片)航天发射中心是发射卫星、探测器、飞船等。

b、了解长征系列火箭。(出示长征系列火箭图片)

c、了解“神舟”号系列飞船和各种卫星、探测器。(出示图片)卫星、飞船、探测器等是*火箭装载飞进太空的。

d、观看“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发射遨游太空的精彩片段。

2.乘坐飞船游太空——指导构思,引发奇想。

(1)一乘坐“神舟”六号飞船游太空(播放音乐和游太空录像)

(2)说说在太空见到什么?提示:五颜六色的星星,各种人造卫星,无边无际的宇宙,美丽的城市,和地球一样有各种生命,可爱的.外星动物,儿童乐园,高速公路……

(3)说说在太空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大气,会失重,课件出示宇航员在太空行走

时失重的各种不同动态和在睡眠、饮食时失重的有趣状况)

3.画太空——欣赏作品,评价学习。

(1)课件展示多幅学生作品。

(2)说说这些小朋友是怎样画的、怎样想的。

三、创作

大胆设计造型独特的航天飞行器、奇异的外星人和壮观的太空城市,描绘出一幅未来人类在神秘太空世界进行探索、旅行的图片。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表扬想像奇特大胆和构图独特的学生,并通过视频展示台展示其作品。

五、拓展

了解卫星是怎样传送电视节目的——外国的新闻内容就是通过卫星传播过来的。天气变化情况是通过卫星来观察云层而得知的。

篇3:飞天畅想美术课件

一、激趣导入

1.在神秘的夜空中,除了点点繁星,有时还可以看到在慢慢移动的小星星,那就是人类在太空中的好助手——人造地球卫星。(图片展示)

2.揭示课题:飞天畅想

二、欣赏认识

1.自主学习、认识各种不同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卫星。(学生将课前收集的卫星资料分组进行展示介绍和交流)

2.展示欣赏:地球的守护神——神奇的卫星。

3.总结卫星的基本结构——主体部分与展开部分,(动画展示)它们具有十分丰富的形态变化。

三、探究制作

1.初步感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模型。 (实物展示欣赏易拉罐制作的卫星模型)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

2.认识材料:分组探讨易拉罐的不同处理制作方法。

(1)认识易拉罐的结构:罐身、罐口、罐底,怎样运用不同的部分?(剪开分解、展开等)

(2)易拉罐的处理方法。(剪切、弯折、卷曲、粘贴、穿插等 )

(3)用易拉罐可以做成怎样的立体形?

(4)思考:怎样巧妙地利用易拉罐罐身上的图案?

(5)注意:工作时戴上手套,以免易拉罐划伤手。

(6)想一想:怎样连接各个部分?

(7)教师总结说明。(课件展示)

3.分组合作。

(1)讨论设计:讨论设计本组将制作的卫星其功能与外形,画出简单的草图,明确主要结构与形状。

(2)合作制作:各组分工制作卫星不同的部件。(分总设计、主体制作、天线制作、能源板制作、技术支持等,总设计师对个人的制作进行整体安排与协调,技术支持对个人制作时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3)组装完善:将各部件进行组装,添加细节与装饰完善。

4.教师指导帮助。

四、赏评展示

1.各组介绍自己制作的卫星的名称与功能。

2.师生共同欣赏评价。

五、拓展升华

1.欣赏:卫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通讯……

2.学生畅谈对将来的构想,设计制作更多先进的卫星帮助人们的生产生活。

篇4:春天的畅想美术课件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三)发展认知阶段

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

1.欣赏文学作品《春雨后》,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朗诵得非常好。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断。请同学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术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师: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答:通过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农民们正在抓紧一年的大好时光,进行辛勤的劳动,以换取秋天的丰收。

师: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播种的春天。

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请同学谈感受。

生答: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们年轻、美丽、有朝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春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师: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了艺术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请同学欣赏这两幅作品,它们美吗?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现漓江春色的美景。

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另一幅是国画创作。

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那两者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

生答: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师:很好。我们应了解每位艺术家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这不同,使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差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认识几种不同的作品风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与吴冠中的.《春如线》,通过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师: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里的众神欢聚在果林里,重现春之来临的畅想。是一幅写实的作品。

B生答:《春如线》通过一些线条来表现春天.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是一幅抽象的国画作品。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其实与自然对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具象表现手法,而这种与自然对象较少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我们称它为抽象表现形式[多媒体出示概念]接下来,我再欣赏几幅作品,请你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7.请同学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师: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学生讨论)。

A生答:欢快的,非常有节奏的,热闹的场面。是抽象的。

B生答:表现的是一个月园的晚上,人们在江边散步,小孩在嬉闹,江边灯火通明。

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师: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8.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师: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生答:是抽象的。

师:这是一幅表现音乐的美术作品,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答: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的构图形式,添加了明黄色、红色和蓝色有节奏的排列,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

师:非常好。明黄色的线象征着铜管乐器,这些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让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百老汇夜晚华丽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可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吗?

生答:可以

教师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形式的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师: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好么?

生:好。

师:在作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多媒体展示)

生:开始创作

师:巡回辅导

生:多人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师总结: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也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篇5:初一美术课件《蓝色畅想》

教学目标

1、能欣赏和感受大海色彩的深沉美和海面辽阔壮丽的美感,有爱大海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与情感。

2、能感受和体验大海的心情:喜怒哀乐(阳光明媚的大海、晨雾中大海、雷鸣电闪中咆哮的大海、夕阳西下彩霞映红的海景),领悟大海的性格:博大、宽容、孕育一切、包容一切。

3、能感受和表现描写大海的音乐、美术、舞蹈中的色彩、节奏、情绪和形象,能富有想象地用歌唱、舞蹈、美工等方式大胆表现大海和自己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名人名家有关《大海》的美术作品。

2、歌曲《小小的我》、《大海啊大海》、《我爱这蓝色的大海》录音磁带、舞蹈《小溪、江河、大海》录象片或VCD光盘。

3、学生和老师一起收集有关吟颂大海的儿歌、诗歌。

4、学生美工创作的必要工具和材料。

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 海之韵

1、欣赏大海的图片、名画。莫奈《印象日出》、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狂暴的海涛》、于洁普的《春潮》、吴冠中作品《大海》等作品(水彩、油画、版画等不同形式)。

(1)体验大海的心情:喜怒哀乐(阳光明媚的.大海,晨雾中的大海,雷鸣电闪中咆哮的大海,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海景)。

(2)感受大海的胸怀:博大、宽容、深邃。

(3)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大海景色、画对大海情怀的体验。

2、欣赏音乐舞蹈《小溪江河大海》。

(1)感受旋律、舞蹈中表现的小溪江河大海形象;

(2)根据音乐创造性地用体态动作及运用道具(如:抖动塑料布或彩带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即兴表现小溪江河大海不同的形象;

(3)能用打击乐器或模拟打击乐器(如敲击杯、碗、瓢、盆等物品)表现小溪江河大海的不同形象。

活动二 向往大海

1、欣赏或吟颂儿童诗《想看海的孩子》,激发学生对大海的想象和爱大海的情感。

2、学唱歌曲《大海呀故乡》,尝试唱简单的二声部,感受歌曲的抒情优美。

3、欣赏寓言故事:《木偶探海》和《三船议海》,领悟故事的教育意义。

4、美术创作活动:

(1)设计海上创意漂浮物,用塑料泡沫等废旧材料创意制作漂浮物,可以设置出动力装置,并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漂浮物放在水上,体验成功与乐趣。

(2)想象画:畅游大海、未来的大海。

(3)举办学生与大师大海创作画展览,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兴趣和能力。

5、欣赏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理解歌词抒发的情感,感受三拍子音乐强弱起伏的变化和舒展的节奏美,表达自己爱大海的情感。

【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相关文章:

1.畅想未来作文

2.美术课件

3.畅想未来作文2500字

4.畅想未来周记

5.畅想未来优秀作文

6.畅想未来的作文

7.畅想未来作文300

8.畅想未来高中作文

9.畅想未来日记作文

10.未来畅想优秀作文

下载word文档
《未来的畅想美术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