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课件>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2022-09-16 08:30: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蓝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篇1: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世界气候类型和名称

2、能够在地图上指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能够分析各种气候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看地图,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各种气候类型,并说出他们的分布地区,提高学生的能力

2.  联系以前的气压带风带和降水,以小组为单位,个小组选择气候类型分析其成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知道不同纬度气候不同,甚至同一纬度不同位置气候类型也不相同,因此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通过回忆以前的知识解释新的知识,使学生明白知识具有联系性,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教学重点〉

1. 气候的类型

2. 气候的分布

3. 气候的成因

〈教学难点〉

气候的成因分析

〈教学用具〉

以PPT为主

〈教学过程〉

一、天气和气候

二、 气温的变化

1.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是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与北半球为例陆地上最高值在七月,海洋上在八月;陆地上最低值出现在一月,海洋上出现在二月。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一般来说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大致与纬线平行

(2)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北半球弯曲明显

(3)世界最低温分布在南极地区,最高温出现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

(4)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温度高,海洋温度低;冬季相反

(5)山地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0.60C

(6)一月和七月海陆等温线的凸向(不分南北半球)

3.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的影响:太阳辐射量从赤道向两级递减。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温度高;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温度低。

(2)海陆差异的影响: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夏季陆地温度高于海洋,冬季低于海洋。且陆地冬夏温差大,海洋冬夏温差小。

(3)地势高低的.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降低。

(4)洋流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所以有暖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降温减湿,所以有寒流经过的地方等温线向低微凸出。

(5)人为原因: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全球变暖

4.等温线的判读

(1)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差别小。

(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3)等温线为闭合曲线,中间气温高为盆地和低地;中间气温低为高原和山地。

(4)等温线弯曲分布规律: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等温线凸向高纬;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等温线凸向低纬。

三、世界降水的分布

1.主要降水类型

(1)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赤道地区温度高对流强烈,多对流雨。

(2)地形雨:湿润气流遇到山坡,沿山坡爬升,在上升中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在迎风坡产生地形雨。

(3) 锋面雨:冷暖气团相遇,暖气团遇冷凝结,形成降雨北纬60度多锋面雨。

2.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降水多

(2)两级地区降水少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4)中纬度地带,内陆降水少

3. 降水的季节变化及分布地区

(1)全年多雨型:分布在赤道附近

(2)全年少雨型:分布在两极和干旱地区

(3)夏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550的大陆东岸

(4)冬季多雨型:南北纬300到400的大陆西岸

(5)常年湿润型:南北纬400到600的大陆东岸

四、气候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五、气候类型的判读

篇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亚热带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气温较高,且南季风带来的'降水丰沛,雨热同期,雨季持续时间长。此外,夏秋常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地中海气侯:气候特点为全年降水较少相对干燥,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降水比较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为由于远离海洋,或者地形阻挡,湿润气团难以到达,因而干燥少雨,气候呈极端大陆性,气温年、月较差为各气候类型之最。温带森林气候除外,能受到海洋风影响,降水较其它类型偏多,气温较差较小。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候特点为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特点为海拔高,终年低温。

篇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以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最为广大。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以及大陆的两岸地区,以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最为广大,终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美国东南部、巴西东南部,以及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的沿海地区。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为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年温差大,年降水量少。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分布于亚欧大陆北冰洋沿岸和北美洲北冰洋沿岸,夏季短暂。

冰原气候分布于格陵兰岛,南极洲,终年严寒,降水稀少高山高原气候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高原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

篇4: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国气温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课程引入: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国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解释了河流的流向和水电站的分布。那请同学们来看看下面这些生活现象又和哪个地理要素有关呢?

出示我国不同地区衣、食、住的景观图片。

承转过渡: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回顾展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气温和降水。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感受气温: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着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呢,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可是他这次沿途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这个结论是咱们感受出来的,接下来咱们用专业点儿的地图验证一下──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归纳:出示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要先读图名,这两张图分别是什么?左边是我国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右边是我国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那咱们先来看一下我国1月的气温分布情况。

1.1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引导学生阅读我国1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特殊线:

在递减的过程中,有一条等温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条等温线有着重要意义。──0℃等温线

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转承:读气温分布图,先看总体趋势,然后再来找极值。

大家看,黑龙江北部最低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30℃左右,1月我国最低平均气温呢就出现在这里,是黑龙江漠河,最低达到过—33、3℃。

再看海南岛气温大概是多少摄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学们可以计算一下我国1月南北温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

那咱们再来看一下夏季的气温分布情况。

2.7月气温分布

总体趋势:

阅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上的等温线,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夏季等温线分布明显稀疏了很多,说明什么呢?──气温变化并不剧烈。

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全国气温的地方,这时全国气温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

这时16℃以上的范围,覆盖了我国大部分,的低温区在哪呢?──青藏高原。

请同学概括一下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国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我国冬夏两季气温的分布情况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天则普遍高温,这是为什么呢?咱们先来看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1、三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2、三地昼长时间呈现怎样的变化规律?

3、由以上两个分析,你得到怎样的结论?三地获得热量如何?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并且昼长时间逐渐缩短,所以获得热量自南向北逐渐减少,使得冬季南北温差大。

引导: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到南北温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们经常能听到天气预报报道刮什么风?──偏北风。

出示冬季风示意图。

这是我国冬季的盛行风,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亚地区,带来寒冷的空气和降温,对我国南北气温影响有什么不同?──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南北温差。

承转过渡: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那为什么夏季温差小呢?我换一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

思考分析:

出示三组数据:

漠河、北京、广州的纬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学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随纬度升高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降低,但昼长时间逐渐增长,所以南北获得热量差异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承转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我国气温的分布及成因,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再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就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咱们来看一下温度带的含义和划分标准。

概念明晰:

介绍温度带的划分指标和积温的概念。出示温度带划分表。

按照这样的标准划分出的温度带,将我国划分为这样一些区域,大家根据刚看到的个温度带的积温数据,看看能不能在对应的区域填上相应的温度带名称。

特殊线:请同学们看看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和哪条线很像呢?──0℃等温线(秦岭—淮河一线)。

对于温度带,咱们特别容易把它和热量带混为一谈,比如“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的热带和地球上五带中的热带在我国的范围一样吗?──它们的划分标准是不同的,五带是热量带,按照获得热量的多少以纬线来划分的;而温度带是根据积温划分的,更多地考虑了农业生产的实际,和农业、作物的熟制相关。

读图判断:

1、不同温度带的熟制分别是什么呢?

2、不同温度带盛产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们看到,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气温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用温度带的划分来确定分布。

课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湿地区的景观图,请大家课后思考。

1、这几张图片分别对应在哪个点呢?

2、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第二节气候》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清华附中伊娜

学习目标:

(1)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2)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授法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降水的时空分布及原因

温故知新:

1、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

2、温度带填图。

3、回顾特殊分界线──秦岭─淮河。

承转过渡:上节课给大家留了思考题,这些植被都对应哪个点呢?(移动图片到对应点)

那大家说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降水,好咱们这节课就来学习我国的降水情况。

提问引入:咱们先来看看几个城市的降水情况。

根据几个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同学们觉着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不同:从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点:变化趋势相同,夏季多雨。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异很大,且时间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为什么我国的降水会集中在夏季呢?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国冬夏季风示意图和对比表格

问:大家能否根据这组资料来解释下这一问题?(一边分析,一边完成表格。)

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和季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我国地处世界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大洋──太平洋,西南临近印度洋,海陆性质差异明显,因此每年夏季我国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从太平洋吹来的东南季风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来自大洋的风,温暖湿润,带来丰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东北季风,寒冷干燥,使我国降温减湿。所以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转过渡:咱们再来看这几个城市的降水,虽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体持续的时间又不太一样,各地降水量超过100mm的月份明显不一致,能据此总结出雨季分布规律吗?──越向北雨季越短。这又是为什么呢?还是和季风有分不开的关系。

2、东部雨带的推移

演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

冬季我国大陆一直被冷空气控制,到五月夏季风开始从我国南部沿海登陆,冷暖气流相遇,这时就会发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锋面雨(转PPT)──因此随着南部暖气团势利的逐渐加强,我国东南地区自五月起就进入到了雨季。

随后,暖气团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夏季风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风北上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我国雨带随之向北扩大,此时冷暖气团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细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之后,夏季风继续北上,七八月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全国降水达到最多,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却处于下沉暖气流的控制之下,出现了伏旱天气。

进入九月,冷气团势力增强,暖气团势力减弱,夏季风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区,10月,彻底退出我国,我国雨季结束。

归纳总结: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示意图

承转过渡: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我国降水不仅存在着季节的变化,年际之间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稳定。

3、降水的年际变化

简述年际变化概念

出示我国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标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这两年可能的夏季风进退情况。

夏季风来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风来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转过渡: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了夏季风,也看到了季风对我国降水时间分布的影响,那在这样夏季风的影响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又会是怎样的呢?大家能推测一下吗?──东南多西北少。实际是不是这样,咱们来印证一下。

读图分析(降水的时间分布):

出示我国年降水量动态分布图,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区域和界限,学生总结降水分布规律。

──因夏季风的影响,在夏季风从东南进入西北内陆的过程中,随着距离的增加,不断受到山脉的阻挡,因此影响越来越小,所以我国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承转过渡:由此我们再次印证了我国不同地区降水情况不同,根据我国不同地区降水的多少和蒸发的情况,把全国划分成不同的干湿地带。

概念解析:

出示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共分为四类干湿地区,分别是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对照干湿地区分布图和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将各地区和其降水量范围连起来。

读图判断: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不同会影响到植被的种类和农业的类型,请同学们判断下面四幅景观图,分别属于哪个干湿地区?

湿润区──植被以森林为主,耕地以水田为主。

半湿润区──植被以森林和草原过渡地带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区──以温带草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牧区。

干旱区──远离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广布。

课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几个干湿地区的分界线,有没有哪个你觉着特别熟悉的?──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此线都是哪些分界线?有怎样的地理意义?此线南北又有怎样的不同?请大家课后思考。

篇5: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

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

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2)思维拓展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探寻原因

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国哪里气温偏低?为什么?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4)总结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气温偏低)

(5)拓展延伸:我国南北温差顺口溜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秦岭淮河线,零度等温划;最寒在1月,高温在7月。

(6)了解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

3、温度带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2)读图,了解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位置。(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对号入座: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漠河、塔里木盆地它们分别位于哪个温度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暖温带)

(5)体会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水果

拓展延伸:中国各个温度带的主要植被。

2、房屋

3、农作物及其熟制

总结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那么你知道我国降水的情况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篇6:《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知识难度较大,趣味性差,理论性强,需要记忆和理解分析的比较多,学好这一节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基础,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能力和运用能力。但我校学生合作意识差,惰性强,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上参与意识较弱。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真设计问题,调控教学过程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地完了本节教学。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成功点主要表现在:

1、多媒体利用效率高: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地图,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世界降水量分布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各种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及多种景观图片等等,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方式。各种气候类型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和空洞的,利用图片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图片上植被的特点,学生能感受到该气候的气温和降水的情况,加深对气候类型的认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感受地理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利用大家熟悉的当天的天气预报回忆天气特点及描述方式,然后利用对比方法引出气候这一概念。气候特征的描述方法及组成要素,就是利用学生对家乡灵石的气候描述突破的。

3、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名称、分布;通过分析气候直方图,学会描述气候特点的方法,突出重点。通过对比地中海气候特点和家乡气候特点,了解山西省气候特点优势,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不足之处表现在:

1、备学生不够细致。因为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对读图方法掌握的很好,因此在分析气候类型分布时,指导的少一些,结果在寻找亚欧大陆西部、中部、东部的气候类型时有些乱,分不清大陆西部、大陆东部。

2、时间安排有些前松后紧。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我在学生读图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时花费时间稍多,稍有些啰嗦,比如学生读图时就应该提醒填表格,结果有些窝工,导致后面利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点这部分教学时间有些紧。本应由学生分析气候特点的,结果集体回答,不能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测。尤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阅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少。

3、总结性的内容仍需给学生机会。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常常出现预期的答案就赶紧总结出结果,比如,气候的特征、世界气候复杂多样,气候特点“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等等,学习的主动权没有完全还给学生,对本节教学留下了遗憾。

4、反馈练习涵盖的。知识面不全。本节学生除了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还要会用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而在设计练习时忽略了运用气候直方图判断气候类型,没法检测学生掌握的程度。

以后再上这节课时,我会摒弃自己的不足,发扬优点,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活动,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因人因时因地而已,我要不断的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老师。

篇7: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世界气候类型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气候类型只分布在亚洲的是。

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季风气候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2.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高山高原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3..非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高山高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4.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的主要原因是()。

A.受纬度位置的影响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受地形因素的影响D.受洋流因素的影响

5.我国东北某地区一到冬季,树叶都落光了,这里的气候属()。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

6.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不同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7.亚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高山高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某地气候资料,分析回答8-10题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6-8月降水量

12-次年2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4°

25.8°

482毫米

23毫米

645毫米

8、该地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B.地中海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9、根据气温、降水数据可以看出,该气候的特点为()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B.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终年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0、该地可能是()

A.悉尼B。上海C。北京D。巴黎

二、读图综合题

11.读亚欧大陆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3.4-6

(1)从A—→B—→C—→D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①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影响C地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洋流因素④地形因素

(3)亚欧大陆上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与哪个地点相同()。

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点

(4)这四个点都位于()。

①热带②北温带③南温带④寒带

12.下图是A、B两地各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和各月降水分配图,读图回答:

图3.4-7

(1)两地都位于(南、北)半球。

(2)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地。

(3)A地的气候特点是,。

(4)B地的气候特点是,。

答案

1、B2、C3、C4、A5、A6、D7、D8、D9、D10、C

11.(1)②(2)②(3)③(4)②

12.(1)北(2)A(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篇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教案内容

教学目的:

1.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的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2.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的读图方

法,并能根椐这些资料对一个地区的气候进行简洁的描述.

教学重点:知道各种气候的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各种气候的分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大家觉得今天冷不冷呀?(我们现在处于什么季节?)

哪个聪明的同学可以告诉我今天的非洲冷不冷呀?为什么?

非洲的`大部分面积位于热带,那里的气候和我们这里的气候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热带的四个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新课教学:

请大家看到课本74页的图,这四副图表现的是热带的四个气候类型景观。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集体回答:

热带雨林景观:为什么这里的树木高大茂密,树根粗大?

情感教育:我们把这些热带雨林称为“地球之肺”,它们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又源源不断地提供氧气,我们现在看一看,如果把热带雨林砍伐掉的话,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热带季雨林景观:为什么树木高,茂密?

热带草原景观:树木稀疏,地面有草,动物有斑马.

热带荒漠景观:地面以沙漠为主,动物.植被都很稀少.

师提问:那么再请大家想想,为什么光在热带各地的景观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学生读图思考,同桌之间可以相互的讨论:

学生回答:

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降水不同造成的,降水量多的地方植被就茂盛,叶子大,而降水量少的地方植被少,叶子就少,植被就稀少.

教师引导:

大家刚才考虑的都是这些气候类型的不同点,那么它们还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请大家仔细观察75页的的新加坡、孟买、巴马科、喀(ka)土穆这四个地方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分别代表了热带的四个气候类型, 并依次对应74页的景观图

下面,大家按四人学习小组讨论,并完成75页的表格,在屏幕上有一些提示(准备小黑板,绘制空白的表格),讨论结束以后让学生上台写在小黑板上

打开幻灯片中的提示

学生回答:

热带气候类型各月的平均气温大约都在20℃左右,全年气温都很高。

大家在看图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孟买的图和巴马科的图有点相似?大家来思考一下,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雨林气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老师小结:

热带的气候的共同特点为:终年高温。

不同点为:降水量不同,最多的热带雨林气候,最少的为热带沙漠气候。而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都是一年分为旱雨两季,而季风气候是旱雨两季明显,降水总量大;草原气候也有旱雨两季,但是降水总量少。

老师提问:

那么这些气候类型各分布在世界上哪些地方亚?

小组进行讨论,一个小组负责找出一个气候类型的分布,讨论结束以后,派一个代表上台,在图上指出分布的地区,台下的同学可以给予提示,每个小组有100分,犯错的酌情扣分,我们比较一下哪个小组最厉害好不好?输的一组可要当场给我们表演一个节目的哦!(给予适当的奖励)

小结: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最广的是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雨林两侧,最广的是非洲。

篇9:世界最大的群岛气候类型主要是什么

马来群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下是部分举例:

其中印度尼西亚群岛所在地区受赤道带影响,形成了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与此同时,受到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印度尼西亚群岛也有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

另外,菲律宾群岛所在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全年炎热、湿润,年分二季,受季风影响明显。

由于受到雨林气候和季风气候的影响,马来群岛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物种丰富多样,森林资源丰富,各种热带经济作物的适种使得马来群岛形成了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显著。

篇10: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四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掌握热带地区、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

掌握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征。

能根据某地气温降水资料描述气候。

能力培养

通过对气温降水柱状图阅读分析,培养学生视图、析图等用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气候的分布、特征。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以外的数据资料来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教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热带的气候类型

情境导入

出示四幅不同的热带自然景观图,这些不同的景观是由于不同的气候形成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世界各地的气候差异。

课前热身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整体认识热带气候的分布。

教师讲述:

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垢“五带”来称呼气候,但这样并不具体。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利用气温和降水来研究热带地区的气候特点。

互动1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图(突出体现热带雨林的气候)

师:同学们试着表述热带雨林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赤道附近。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互动2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气温、降水资料,来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特点。先注意气温的高低和气温的变化怎样。

生:气温高,但变化不大。

明确:热带雨林气候 的气温特点是:全年高温,在26摄氏度左右。

师:再看图上各个月份的降水量和年总降水怎样。

生:多数月份的降水多。

明确:全年高温多雨。

互动3

师:根据书中热带草原气候图,看看其分布怎样?

生: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互动4

师:下面我们根据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大家观察讨论。

生:全年高温,降水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降水主要集中在6-9月。

明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特点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集中在6-9月。

互动5

师:请同学们表达一下热带季风气候的分布情况。

生: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明确: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互动6

师:下面我们利用图中的气温、降水来分析季风气候的特点。

生:全年高温,有的月份多,有的月份少。

明确: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互动7

师:学生根据下表填空。

气候分布 气候特征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热带季风

热带沙漠

达标反馈。

学习小结

内容总结:见上表

方法归纳:从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等图中获取地理信息。

篇11: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课型:

新授课。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2、教学难点:掌握全球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读图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看图识区域:观看图片,根据图片景观判断它所属的地区,从而确定其气候类型。(热带雨林地区、热带沙漠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

2、气候:一个地方的气候是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

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昆明四季如春;——气候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天气

明天大风降临;——天气

全班分十个组,抽签选取一种气候类型,探究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和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在亚马孙河流域,在非洲刚果河流域、东南亚的岛屿上也有大面积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

极地地区全年严寒;——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

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的两侧,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陆上。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时炎热干燥,湿季时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及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等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全年高温、年降水量大,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热带沙漠。在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上和澳大利亚中部也有热带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全年炎热干燥。

篇12: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世界主要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名称

(2)能在地图上说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分布地区

(3)记住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气候特征

2、能力目标:

学会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正确分析某一气候类型的特点。

3、情感目标:

认识到气候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难点

各种热带、亚热带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热带气候类型

1、介绍热带的位置(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区域)

2、热带雨林气候

a、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气温曲线与月降水量柱状图

b、通过看图教学生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c、出示热带雨林气候的世界分布图

d、通过看世界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来总结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区域

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期中以亚马孙平原雨林气候面积最为广阔,并介绍“地球之肺”。

e、看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景观图加深对热带雨林气候特点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讲解热带地区的其他几种气候类型

篇13: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热带景观的差异。

2、掌握世界气候分布图上的.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3、掌握热带气候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的判读方法。

4、能根据气温和降水的资料简要描述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分析,提高读图、析图能力和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阅读教材,提高阅读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1、扩展知识,拓宽视野,激发探究未知领域的欲望,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

教学重点

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教学难点

热带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教学准备

1、了解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2、播放热带气候的视频课件,课堂放给同学们看,给学生视觉、听觉上的直观感受。

3、制作本节课适用的学练一体案和课件,使之更为适合课堂使用。

教学方法

1、基于对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的估计,同时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比较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取知识。

2、教学中采用“学练一体案”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过程设计由情景入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

篇14: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测试题

关于初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测试题汇总

第四课 世界气候类型同步练习(无答案)

1.气候的两个最重要组成要素是: ( )

A 气温和降水 B晴天和阴天 C湿度和温度 D气压和气温

2.赤道经过的非洲东部的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 ( )

A回归线附近B 极圈附近C 赤道附近D、南北纬60°附近

4.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的气候是 (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是 ( )

A.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全年高温,降水稀少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

6.在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寒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7.地中海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 )

A 加勒比海沿岸 B墨西哥湾沿岸C 阿拉伯海沿岸 D地中海沿岸

8.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 ( )

A 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 B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

C 低纬度地区大陆西岸 D低纬度地区大陆东岸

9.下列大洲中有寒带和亚寒带的.是 ( )

A 大洋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10.北京奥运会期间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湿润 D.寒冷干燥

11.德州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2.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的气候是 (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3.在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典型的是 ( )

14. 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沿大西洋东岸由赤道地区向北极,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气候→

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_________气候→________气候→极地气候。

(2)自亚欧大陆西岸到东岸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气候。

(3)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_,热带雨林面积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亚欧大陆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

篇15: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测试题

关于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测试题

下图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

A.终年炎热B.冬暖夏凉C.终年寒冷D.冬冷夏热

2.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D.叶面宽大,多气孔

3.图中20°纬线大陆东西两岸景观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性质C.距海远近D.地形差异下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4~5题。4、读图所示气候类型可能位于()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大洋洲A、①②④C、①③④

B、②③⑤D、②④⑤

5、该地1月份气温比11月份低,其主要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较小B、白昼时间较短

C、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D、大气逆辐射作用较弱

读“某地年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回答6~7题。

6.对该地气候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年较差小B.最冷月气温大于18℃C.降水季节分布均匀D.夏季降水丰富

7.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下图,回答8~9题。8.图示地区主要属于()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9.导致该地区气候类型与同纬度主导气候类型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地形D.大气环流

和20夏季奥运会分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10~11题。

10、雅典所属的气候类型,适宜生长的水果是()A、柑橘

B、香蕉

C、椰子

D、荔枝

11、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下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12~15题。

12、城市①平均气温最高月最有可能为()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13、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城市③可能是()A、广州

B、珀斯

C、布宜诺斯艾利斯D、洛杉矶B、温带落叶阔叶林D、温带草原

15、城市④1月降水多于7月的原因是()A、1月气旋活动频繁

C、1月空气对流旺盛,多对流雨

B、1月台风活动频繁

D、1月受夏季风影响,多锋面雨

读下图中的I、II两图,回答16~17题。新课标第一网

16、图I中,②陆地东西两岸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同B、地势高低不同

C、纬度差异D、大气环流不同

17、当①海岸在图II中的甲时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陆地东岸正值小麦播种季节C、③海洋上副高西进北移

B、④处小麦正处于生长旺季

D、由⑤海洋驶向①海域船舶顺风顺水

读甲、乙、丙、丁四个地区的气温雷达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8~20题。

18、四个地区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19、四个地区中,冬春季节农业生产易受干旱、寒潮、沙尘暴影响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20、四个地区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1~5、ABBDC6~10、CCBCA

11~15、BDCBA16~20、

DCCAD

篇16:八年级地理世界气候类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及景观图,知道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主要自然景观的分布。

2、能够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并能分析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

二、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及景观特征

三、教学难点:

依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判断其所属的气候类型

四、教学过程:

(一)由“探索”活动导入教学

1、简单介绍自然景观

2、自然环境是由地形、气候、水纹、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的

3、由于地形、气候、水、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因素有明显的地区差异

(二)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图,回答汽车拉力赛沿途经过哪些气候类型

(三)借助教材上回幅景观图来讲解什么是自然景观

(四)读教材“热带气候类型”图,说出四种气候类型

依据四个地点气温曲线和降水柱形图(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森林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应该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描述

2、不同气候类型其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形成不同气候的特点

3、归纳四种气候类型的异同点并明确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分布

(五)亚热带气候类型

1、让学生观景雅典和上海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比较这两个同属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2、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地中海气候,这两种气候的分布特征,这两种气候景观差异和对比

3、阅读地中海气候区的植物经一部加深对地中海气候类型的理解

(六)温带气候类型

1、三种:伦敦、乌兰巴托和北京的气温分别代表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异同。

2、齐齐哈尔和巴黎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东西岸且唯独相当但温差很大,归纳温带海洋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差异。

(七)寒带气候类型

1、读图读出寒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分布地区。

2、读卡扎奇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代表的寒带苔原气候和特点。

3、东方主要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所代表的寒带冰原气候。

(八)高原、水地气候,教师通过板书示意图让学生了解关于气候从山麓到山顶的垂直变化成因。

(九)教师对全文总结。

(十)作业:

1、从统计图上判断某地的气候类型的依据是( )

2、欧洲、亚洲、南北美洲都具有的气候类( )

3、欧洲西部温和多雨的气候受大西洋影响很大,据此可看出其影响因素是( )

4、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白雪皑皑的主要因素( )

5、一年到头都很热,几乎天天下雨,这种气候是( )

附答案:

1、气温和降水

2、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水地气候。

3、洋流

4、地形

5、热带雨林气候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相关文章:

1.世界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2.高中地理世界气候类型的测试题

3.世界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及分布图高清

4.七年级地理世界的气候类型教学反思

5.八年级地理气候教学课件

6.世界的气候的教学反思

7.世界的气候的教学设计

8.假如世界气候失去了平衡作文700字

9.世界粮食日课件

10.恐龙世界美术课件

下载word文档
《高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