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学资源>李跃儿教育随笔选

李跃儿教育随笔选

2022-09-07 08:38: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喵星帝王姜西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李跃儿教育随笔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李跃儿教育随笔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跃儿教育随笔选

篇1:朱永新教育随笔选摘

朱永新教育随笔选摘15句

1、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态度,朱永新语录,朱永新教育随笔。

2、人是不会被别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的。

3、没有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是不可能的。

4、很多人在生活中所犯的错误往往被看作德性问题,实际上却是心理问题。

5、一个人要取得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

6、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7、年轻不是坏事,只要你每一天不要去重复,每一天都是在拥抱新的太阳。伟大并不遥远,只要做个有心人,要进行细致的积累,多花点精力在教学上,花在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上。

8、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9、从总体上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已经不是学以致用,而在于学习知识的过程本身,在于通过学习而成为一个聪明的人,文明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10、知识关注点是现成的答案、现成的公式、现成的历史事件的归纳,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11、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着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正是要引导学生挖掘这口井,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口知识的泉水喷涌而出的“井”。

12、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

13、所谓“减负”绝不是简单地少布置作业或减少课时,其实质应该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减少教育中师生的无效劳动,增加学生发展的目标。

14、我认为,教育的真谛是帮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帮助他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个人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从而为民族、为人类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15、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相当多的中学生能够把中外名著的书名、作者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作品本身的内容却一无所知!

篇2:教育随笔:塑料袋儿在跳舞

今天我带小朋友在操场上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老师当鸡妈妈,带着十几个鸡宝宝,找个小朋友当老鹰。小朋友个个兴奋不已,正玩得带劲儿,我发现有几个小朋友的注意力不集中了,抬头望天上看,且边看边喊,喊什么也听不清,反正好像挺开心的样子,我顺着他们遥望的方向看去,哦,天空中有个塑料袋儿,随风飘来飘去,小朋友的情绪随着塑料袋儿的时高时低、时远时近而兴奋地奔跑着。还美其名曰:塑料袋儿在跳舞。明明是垃圾满天飞,而我们的小朋友却当做极为有趣的事情欢呼雀跃。我想立刻制止他们的欢呼与奔跑,告诉他们这是垃圾,这是污染。他们肯定不能理解。我装作没事,跟他们一起看着垃圾袋随风飘舞,等了一会儿,风小了,垃圾袋也回到了归宿地,没风的角落,我带着小朋友跟过去,发现那儿堆放着许多的垃圾,我引导小朋友:“这就是我们刚才见到的跳舞的塑料袋,现在风停了,都聚集在这儿了,你们看着好看吗?若是风再大些,有更多的垃圾袋飞舞,你们觉得天空还美吗?”“不美”小朋友异口同声的说,这时我不失时机的给他们讲起了“白色垃圾”及其危害。

最后,我让小朋友明白,保护环境从我们的幼儿园做起,并告诉他们控制白色污染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对保护环境的确有重大的意义,并让小朋友回家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及身边的朋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并通过“小手拉大手”实现全民共同来环保。

篇3:[教育随笔]家有磨蹭儿,父母很烦忧

[教育随笔]家有磨蹭儿,父母很烦忧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  莼

最近班级里有位妈妈因为孩子的磨蹭,自述:“痛苦得不行了,快疯掉了。”她的表述看似夸张,其实很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要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磨蹭问题的孩子,小到幼儿园,大到高中,男孩,女孩都有。

那么,这些孩子到底为什么会磨蹭呢?通过网络数据调查,我们发现,除了那些天生的慢性子,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磨蹭的原因,可能都不太一样。幼儿园的孩子磨蹭大致是因为没有时间紧迫感,注意力容易转移,动作不熟练,缺乏安全感,以及只是为了好玩做这件事。小学和中学的孩子则多数是因为缺乏自信心,受父母影响或习惯父母包办代替,以及与家长消极对抗。

我们班的'妈妈描述的磨蹭主要是指在家里的。提到了“吃饭慢,做作业慢,收拾书包慢”,家长跟他讲道理,甚至发展到怒发冲冠的“每日一吼”都不能解决问题。而我在听这位妈妈吐槽的过程中,一直想问她一个问题:你记不记得你的孩子最近不磨蹭的那一次是什么情况?因为我认为,与其在寻找孩子磨蹭的原因上纠缠,还不如发掘他加速的原因以及用策略增强他的动力来得有用。下面就详细说说我常给磨蹭孩子的家长支的四招。

第一招:愉快回忆,激励行动

跟孩子一起回忆最近一次不磨蹭完成任务的经历,让孩子描述那次体验中让最他感到愉快和有成就感的部分,给予诚恳的肯定和鼓励,甚至奖励(奖励建议尽量精神化)。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按时完成任务和愉快体验的心理联结。在下一次做类似任务时,再和孩子一起回忆,就可以起到激励作用。

第二招:停止催促,坚持表扬

性子急的家长常常会在发现孩子开始磨蹭时,就不断地催促,结果往往是越催越慢,家长也越来越生气,孩子又急又怕就更慢了。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固定时间做任务,在孩子提前完成时及时表扬。比如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给孩子五分钟进行解答,而孩子三分钟就完成了,家长需要立即对此进行肯定,并且真诚地表扬,甚至可以拥抱一下孩子。另外要注意,在表扬时不要附带要求。比如孩子晚饭吃得快,就表扬吃晚饭快,千万不要说,“今天晚饭吃的很快,要是做作业也这样快就好了。”要知道,只有真诚并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激发孩子内在快的动力。

第三招:奖励时间,自由支配

对于作业拖拉的孩子,我们调查发现,普遍是因为他们认为早做完了也没什么好处,就慢慢做吧,反正今晚就泡在这上面了。而如果说,我们对这些作业有一个完成时间的预估,孩子在预估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后,再给予一定的时间自由支配,那么,他加速的动力就有了。比如,6点半可以开始做作业,规定孩子9点睡觉,那么就有2个半小时,如果孩子在2个小时,甚至1个半小时就高质量地完成了作业,那么节省出来的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就由他自由支配,玩玩具,做运动,或者少量地玩玩电脑都可以。家长千万不要再给孩子额外布置一些语数外辅导题或者去规定孩子做什么。孩子能有自由支配时间之后,一般都会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因为早写完就有时间玩了。

第四招:完成不了,立即叫停

这一招是个狠招,建议家长慎用。如果孩子实在拖拉得厉害,做作业到深夜,影响了睡眠,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精神,学习效率下降,那么可以用这一招。那就是给孩子确定一个完成作业的最晚时间,一般我们认为中学生10点之前应该睡觉。如果孩子在家长明确最晚时间之后还是不能完成,那么家长就可以强制孩子睡觉,宁愿第二天因作业未完成被老师批评。孩子都是要面子的,这样一来也能督促他抓紧时间完成。但是,使用这一招,还要考虑作业量,如果确实是作业量多,那么就另当别论了。

最后,我还提醒了这位妈妈,目前,孩子已经养成了磨蹭的坏习惯,要帮孩子改正一定不能操之过急。我们一定要知道,孩子是上帝赐给我们的小蜗牛,我们是在牵着蜗牛散步。凡事既要有爱心,更要有耐心。

作者简介

方莼,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昆山市德育带头人,苏州市优秀班主任。《班主任之友》、《新班主任》优秀作者。着有教育专着《认真做小事、成就学生和自己》。

篇4:我的纸儿会唱歌的教育随笔

我的纸儿会唱歌的教育随笔

在组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纸宝宝”时,我提供了餐巾纸、卡纸、报纸、广告纸、手工纸等各种各样的纸,问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纸吗?谁来介绍一下它们的名称、用途?”悦悦说:“餐巾纸可以擦鼻涕。”琪琪说:“卡纸可以剪、贴可爱的小动物。”乐乐说:“手工纸可以折飞机。”文文说:“报纸可以看新闻、故事呢!”“你们说得真棒!这些纸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请你们仔细地看看、摸摸、玩玩,比比谁发现的秘密最多,谁玩得最有趣。可以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孩子们立刻投入到了探索活动中。我在孩子们的中间倾听着、观察着,突然听见仔仔大声叫了起来:“老师,你快来听,我的纸儿会唱歌呢!哗啦啦,哗啦啦……”只见他使劲地晃动着纸片,得地大声叫着。他这一叫可好,孩子们纷纷跟着模仿,活动室里顿时响起了各种声音。

我欣喜于仔仔的创造力,感觉到这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契机,便启发幼儿:“请你们耐心听听纸儿会怎样唱歌,用什么方法唱歌。”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立刻安静下来。仔仔使劲晃晃纸片,大声地唱着“哗啦哗啦”。佳佳迫不及待地抖抖纸片,“咿呀咿呀”地唱了起来。乐乐也着急地揉揉纸片,唱着:“啪嗒啪嗒。”可可迅速地站起来扇扇纸片,唱着:“滴答滴答。”……我又问:“你们用的纸不同,方法也不同,唱出来的声音一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搓、甩发出的声音响,扇、揉发出的声音轻;用力大声音响,用力小声音轻;卡纸发出的声音响,餐巾纸发出的声音轻……接着,我引导幼儿再次操作以验证这些新发现。

“纸儿除了会唱歌,它们还能怎么玩?”孩子们有的折纸飞机,有的将纸揉成球踢着玩、滚着玩、抛着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了,探索活动在继续。真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丰富多彩,玩纸的方法新奇有趣,对问题的解决充满智慧。

这件事使我深刻地体会到,教师不用害怕孩子们在活动中出现“意外”状况,因为有时这恰恰是绝好的教育契机。只要教师善待孩子的奇思妙想,因势利导,我们的教学活动就能更具活力,孩子们也能学得更主动、更有效。

篇5:李跃儿: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它用最明确最生动的语言来解读孩子的幸福观,通过190多个生活和教学中的故事,演绎了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为父母、老师和孩子快乐交流建立了一个合乎人性和理性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教育者配合。

阅读本书的经历,将是教育者学习爱的智慧的过程,不仅对教育孩子有用,对于提高教育者自身的修养也有深刻的意义。此书需细品,越品越有味道。

读完整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给予孩子幸福这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但必须要清楚“幸福的根源”,这绝非是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引用周弘老师的一句话,我们只有“用心赏识孩子,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真正给予孩子幸福。

教育与爱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教育往往是居高临下的,而爱育则是平等自由的。居高临下通常会压抑、束缚、甚至会扼杀孩子生命的健康成长,而平等自由却能大大发挥孩子生命中巨大的原创潜能。

篇6:教育随笔:幼儿园给孩子选哪个更合适

有时候觉得对老大很愧疚,因为无形中对老二的一切教育与选择,都是从老大身上获得的经验甚至教训为起点来思考的。

还记得,在小九8岁时跟他讲读经典的好处,并遗憾没有在他身上早点儿开始。或许那时候妹妹也刚刚出生,他还不适应被分了一半的爱,对妹妹的嫉妒之心简直风号浪吼,甚至还让我签下“协议”:必须让妹妹也在8岁才开始读经典!妈妈签字画押。

为了平复他的心情,我马上答应。但当然那是一张废纸。随着小九读书增多,心胸开阔,渐渐能坦然面对妹妹的存在,还非常愿意在空闲时间照顾妹妹,带着妹妹读书,还给妹妹录下背论语背笠翁对韵的录像。

小九的幼儿园道路走得比别人更加曲折。上过几个月亲子班,上过两年私立幼儿园,也上过两年普通公立园。

先说说这两种幼儿园吧。

首先,无论是公立园还是私立园,老师都非常尽心尽力。到现在他还记得私立园的刘妈妈,非常怀念她。公立园毕业时,小九哭得很厉害,说舍不得老师和同学们。老师们对孩子很有耐心。不过也不排除新闻中可怕的声音。还好,我们没有遇到过那样的老师。

其次,公立园和私立园教学内容相似。无非是手工,唱歌,画画,玩玩具等。私立有外教,不过效果还是挺呵呵的,唯一的效果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听不懂中国话的黑皮肤的叔叔阿姨。外语这个东西很玄妙。很多家长比较外行,以前的我也是,认为让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接触外语是最好的,其实不然。因为孩子必须最先发展母语,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母语迅速发展有利于孩子的思维迅速强化,大脑得以尽快“聪明化”。而外语因为接触有限,显得鸡肋。所以,幼儿园阶段完全可以放弃外语教学,学几个词啊,会几个儿歌之类的,可以用平时大量的无意识地听做铺垫,却不适合用大量时间去学习,因为那会效率低下,得不偿失。真正想把外语搞好,还是母语有了一定基础之后,理解力记忆力等能力迅速增长后,再老实大量接触外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次,公立园和私立园在人数上都很少小班化。一个班20多个孩子是常态,甚至有的会达到30多个孩子。有些家长反应老师对孩子关注不够。我非常能理解老师,因为老师是人,不是神,再负责任的老师也无法关注那么多需要照顾的孩子中的每一个。

家塾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存在。

首先家塾的发心不同。

不同于私立园的盈利,也不同于公立园为了完成国家指派任务,家塾一般都是家长为教育自己孩子开的。

家塾不会为了盈利而拼命往班里塞学生,更不会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很多办家塾的父母自己都是读经典的老师,算是半个儒家,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们会更加善良、耐心,更加能设身处地替孩子着想。

家塾一个班的人数一般在10人左右,两个老师,十个孩子,当然能够照顾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因为发心纯正,在照顾孩子生活的过程中,无论是饮食、运动、休息还是学习,家塾都会更加用心。

其次家塾的学习内容不同。

家塾学习内容不是过家家,不是哄孩子,而是要真正教育孩子,所以家塾学习内容方面,会非常用心。正是因为这份用心,家塾的孩子一般都是能做到懂事,比较沉静,很少无理取闹,坐不住还影响别人的孩子。

我考察过好几个这种针对学前孩子的小家塾。

孩子们都非常懂事,有礼貌,看到客人马上鞠躬,问好,所谓“揖深圆拜恭敬”,让我受宠若惊。孩子们读书也很认真,丁是丁卯是卯,认真指读。饭前感恩,饭后在老师指导下按值日表洗碗,定期集体打扫卫生,负责各种家务。这在人数众多的公立私立园都无法想象。

还记得一次老大从私立园回来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给大家发勺了!”发个勺都激动好几天,要是让他负责更多事情呢?

孩子的责任心,动手能力,难道不就是要从做家务和劳动中培养吗!

再次,家塾里的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回想起之前各种幼儿园的可怕新闻,打针、吃药、扎针、摔孩子等等,无不让人心惊胆战。而且其中不乏价格昂贵的私立幼儿园。

我读过一篇冷静分析的文章,触目惊心。但根据自己做小学老师的经验,觉得所言有理。

那篇文章的大致意思是幼儿园内部默认虐童,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几个孩子被虐,其他孩子全都吓傻,不敢随便越雷池一步,都服服帖帖,老老实实,老师一个眼神儿过去,谁还敢猴?当然就很少会出安全事故。即使偶尔被发现虐童,赔点钱就好了,那也比出安全事故频出,家长们不分青红皂白呼朋唤友来打砸幼儿园要强得多。

对比之下,家塾是更放心的选择——家塾要做的是教育孩子,而不是哄孩子吓孩子;家塾要引导家长,而不是曲意逢迎家长,刻意迎合家长。实在无法认同,家塾是不怕孩子退园的,因为其发心不是盈利,不是完成任务,而是真正的教育。

小家塾也有惩罚,打手板的戒尺光明正大挂在那里。屡屡故意捣乱,影响别人,不按照老师要求做的孩子,看看戒尺也会心有余悸。但是有经验的老师当然会较少动用戒尺,以鼓励为主是最好的办法。子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嘛。不过因为惩罚都在明面上摆着,所以谁也不用去动歪心思,想隐蔽的惩戒办法。

关键是真的教育好了孩子后,面对天真烂漫、懂礼貌、明事理的孩子,老师们爱都来不及呢,谁会故意去虐待?

最后,家塾里的孩子能受到更好的启蒙教育。

家塾学习内容和普通幼儿园不同,孩子能受到更好的启蒙教育。

普通私立园和公立园大多数不带孩子读书识字,主要课程就是唱歌、手工、画画、玩玩具等。

不过也有一些是做识字等早教的,但是由于方法不得当,反而造成孩子的一些心理阴影。

记得以前我曾经教过一个叫小睡的男孩,就是某以早教著名的幼儿园出来的。早教做得很好,孩子一年级就认识很多字,读书速度很快,上课从来不听讲,可什么都会,知识丰富。但是情商堪忧。听他妈妈说,他小时候就非常调皮,幼儿园又要求住校,同时老师又都有教学任务在身,每个月班里的孩子必须要认识多少字,这些都要考核。老师压力大,自然会把情绪和压力传递给孩子。多重压力下,孩子心理非常脆弱,动不动就觉得委屈,总是流眼泪,到六年级还改不了这个毛病。

可见,早教启蒙的方法很关键。

家塾则以读书识字为载体开发孩子大脑,以提升孩子语言能力为基点,增强孩子各方面的综合才能。教学方法科学可行,没有压力,自然而然,浸泡式学习,浸染式教学,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自然习得。

最近遇到不少家长,聊起来发现大多数人的观念都是错误的,跟我当初带老大时想的一样:幼儿园阶段就是各种快乐各种玩,等上了小学再学习。也不用成绩特别好,差不多就行了,孩子简简单单快快乐乐比什么都重要。

关键问题是,放弃早期教育这么关键的教育时机,到了小学才会发现孩子在班里如此平庸,你不后悔吗?所谓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此言不虚。

我因为工作原因,长期在高年级工作,接触过太多这类孩子和家长,特别理解那种痛。不少家长到了高年级甚至到了小升初时,才发现自己捧在心头的宝贝,各方面都不如同龄人,那份无奈的力不从心,亲身体验时会有多么铭心刻骨!

我在老大早教方面也做得特别不好。也尝试过不少方法,都没有找到正道。加上工作也非常忙,每天都很累,到家就只想摊到在床,最终选择放弃,决定孩子上学后再说。

当老大真正上了小学后,虽然有我这当小学老师多年的妈妈在,没有经历什么传说中的鸡飞狗跳,虽然明显比较懂事,理解能力等方面也比较强,但是跟班级里那些优秀孩子相比,差距明显。

一年级还不怎么识字,不少同学已经开始读厚书了;

还没怎么拿过笔,有些同学已经临摹过《兰亭集序》了……

无力感很明显。

做父母的可以心态平和,但是要是你猝不及防地与孩子的好强好胜心不期而遇呢?

有一次,才刚刚一年级的他哭着说:“妈妈,我也特别想把字写得像某某同学那样好!他总是受表扬!”彼时,我真真心如刀割。想回到孩子幼儿园时代去质问自己:你要的所谓的简单的快乐呢?在哪儿呢?

孩子真正的快乐不是傻乐,而是建立在成就感基础上的自信、乐观和豁达,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认同。

当他在大庭广众下朗朗上口地背诵《木兰诗》、《过秦论》等长篇诗文,受到热烈的掌声鼓励时,孩子的笑是发自内心的,那份快乐真实而深刻。因为那是努力后得到的奖赏。

早期教育就是这么重要。

我奉劝那些觉得学前什么都不用学,瞎玩玩就可以,等上了小学再学习的父母,一定要醒醒了!醒醒!为了孩子!一定醒醒!

早期教育不是要灌输给孩子多少具体的知识,而是开启孩子的智慧——开发大脑,让他们聪明、感恩、体贴人、学习能力强大、自律、心智逐渐成熟。

这样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让人树大拇哥。这样的孩子能不自信,不快乐吗?

这就是家塾,一个小而美的存在。

不为盈利,不为任务,不为任何政绩而表演。

只为赞天地之化育,只为让孩子童年更加美好,未来更加精彩!

如果家门口有一个这样的小家塾,想想都要美得笑出来。

公众号:读书巴学园

篇7:歌声传递真情谊幼儿园小班儿教师教育随笔

歌声传递真情谊幼儿园小班儿教师教育随笔

“老师,天天总是不好好排练,不听好音乐,还要捣乱……”

“老师,小舞台的门帘又被磊磊拆掉了……”

“老师,郁子恩总是笑我们,我们想让他退出我们这组……”

“老师……”

这几天孩子们都在为毕业汇演的事情忙个不停,他们自己推选了组长,计划排练什么节目。可是在排练中,调皮的小捣蛋们遇到了一心想完成排练任务的组长,矛盾便纷至沓来,我刚解决了这边的冲突,那边又吵了起来。怎么办呢?我纵然有三头六臂也应接不暇啊。

“对了。”我灵光一闪,“上次他们学唱《老师再见了》和《毕业歌》时,那种情形多感人,孩子们唱啊唱,都被歌曲感动得热泪盈眶。何不再找一首这样的歌曲来感动孩子,让他们自己学会珍惜朋友,与朋友好好相处这最后的一个月呢?”我想起了学校小天使合唱团唱过的《握握手》这首歌,那抒情的旋律,动人的歌词,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对,就用这首歌曲,一定能感动孩子们!

春天握着夏天的手;

夏天握着秋天的手;

秋天握着冬天的手;

冬天握着春天的手;

我们相互握握手,

大家都是好朋友……

当优美抒情而略带感伤的旋律从录音机里奔泻而出时,嘈杂的孩子们安静下来了,脸上都闪现异样的柔和,真该好好感谢创作这首歌曲的人啊,这犹如天籁的美妙声音,立即吸引了所有的孩子。

“这首歌好听吗?”我问孩子们。

“好听。”

“听了以后你想到了谁呢?”

“我想到了好象真的在和好朋友握握手。”

“和好朋友握手的感觉真好;握着朋友的手,真幸福、真快乐。一年四季都有朋友,它们相亲相爱握着手,多幸福啊。小朋友,你们在幼儿园三年了,在这三年里,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你们的好朋友又是谁呢?快去跟他握下手吧。”

说到这里,孩子们激动了,站起来,一个个去和朋友握着手,我一遍遍播放着音乐,任由快乐和感伤在孩子们中间散发……

“看得出来,你们的友谊很深厚,瞧,你们的小手握得真牢,你们肯定也是相亲相爱的好朋友,那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有一次,我在塑胶场地上摔了一跤,好多小朋友都笑我,是天天把我拉起来,他没有笑话我,我们就成了好朋友……”伟伟回忆着。

“我的好朋友是君君,她每天都和我一起玩她的芭比娃娃,我和她最好……”小礼颖轻声说着。

文文的声音有些哽咽了,她的感情最丰富:“我马上要到远东学校读寄宿班了,我的好朋友是迪迪,她不去远东,我要见不到她了,嗯,真没劲……”

磊磊最有趣,他指着好朋友宝宝说:“你是我的好兄弟,你以后要到我家来玩,我有德国进口的巧克力,给你吃……”

“……”

听着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我真是被他们感动了。我问:“和好朋友在一起是那么快乐,可是再过几天,我们都要毕业了,和好朋友要分开了,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一片沉默后,感情外露的文文抱住身边的好朋友,说:“我会很伤心的`。”也有的孩子说:“我会舍不得的,很难过的。”情绪一下子低落了,这时那首优美的歌曲又在耳边响起:

春天握着夏天的手;

夏天握着秋天的手;

秋天握着冬天的手;

冬天握着春天的手;

我们相互握握手,

大家都是好朋友……

我不失时机地说:“你们肯定有许多的心里话或者祝福的话想说给你的朋友听,那赶快去悄悄地告诉你的好朋友吧。”

小礼颖凑着韵韵的耳朵边说:“韵韵,我希望你读了小学以后,考试能考100分,争取得第一名。”

“上官,你不要忘记我哦,常常来我家玩。”子恩很感伤地说。

“婷婷,我希望你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能干。”君君快人快语,婷婷高兴地笑了。

“宝宝,你要打电话给我,我会想念你的。”天真的磊磊拉着宝宝的手,感慨地说着,不善言辞的宝宝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花……

歌声继续飘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优美动听的音乐沁人心脾,使人的内心一片柔和:“听了你们的话,杨老师好感动。在幼儿园的三年里,你和你的好朋友天天在一起,学习,游戏,多么快乐。现在马上要和好朋友分离了,就应该好好珍惜这几天的排练时间,把我们在幼儿园的本领都拿出来,和你的朋友度过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月,好吗?

”好--"

在接下来的毕业汇演节目中,孩子们仿佛一下子长大了,懂事了,虽然仍不免会发生一些小矛盾,但他们很快就用友好的方式解决了。再后来,孩子们一起制作了《好朋友通讯录》,一起合作完成了幼儿园的设计图,一起合影留念,一起邀请爸爸妈妈参加了毕业典礼,再握手道别……

在依依惜别的日子里,朋友赋予孩子是怎样的意义呢?对他们来说,他们不会用美丽的词汇来描述对朋友的留恋和怀念,但是他们都有一颗颗真挚的心,没有修饰,没有做作,晶莹剔透,纯净无比。

编辑:cicy

【李跃儿教育随笔选】相关文章:

1.李吉林情境教育随笔

2.李端——《胡腾儿》

3.中国随笔年选

4.关爱唐氏综合儿的教育随笔

5.征文 于跃

6.教育随笔

7.柳哨儿杂文随笔

8.吹笛儿,吹笛儿李中,吹笛儿的意思,吹笛儿赏析

9.高考作文素材:林跃

10.资治通鉴故事选的杂文随笔

下载word文档
《李跃儿教育随笔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