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绿手指》公开课教案

《绿手指》公开课教案

2024-07-15 07:41:5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owboy200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绿手指》公开课教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绿手指》公开课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受用!

《绿手指》公开课教案

篇1:《绿手指》教案

教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课题引入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读书效果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请小组代表发言。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学生自由发言.

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2——6段。2、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落

总结全文听写本课生字、词语。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听写。回顾课文主题。

朗读课文。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反馈学习情况。

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谈感受。

有感而发,自由发言。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

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

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6、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篇2: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绿手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2、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在读课文过程中展开想象,感受老奶奶的艰苦。

2、学生理解“绿手指”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质疑,导入新课

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请伸出双手看手指是什么颜色的?你们见没见过绿色的手指吗?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认识被称为绿手指的人。

1、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齐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

3、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能称为好园丁?

(二) 读课文感知整体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3、提问: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叙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事情的发展必须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想一想,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学习“起因”部分。

(1) 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从文中找出。

(2) 理解文中的两个反问句,从中理解:老奶奶有一种对陌生事物好奇的心情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5、学习“经过”部分。

(1) 找出老奶奶培育金盏花的方法。

(2)  “一年又一年”指的是多少年?

(3)   理解后两句话:“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我们从中要理解到老奶奶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

(4) 理解“沮丧”,注意读音。并用“沮丧”说一句话。

6、学习“结果”部分。

(1) 二十年过去了,老奶奶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学生感知老奶奶当时的心情。

(2) 理解“等待的日子长达一年”为什么说“长达一年”?在这学生感受老奶奶等待结果的急切心情。

(3) 老奶奶把种子寄到20年前的那家园艺所。“他没考虑那则启事是否还有效,也不知道在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了纯白金的金盏花。”从这里我们体会到老奶奶对事业的执著。

(4) 当老奶奶接到园艺所长的电话后怎么说的?老奶奶对着电话说:“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我们从老奶奶回答的话语中去体会老奶奶心无杂念、全心全意培育金盏花的美好心情和高尚品质。

(三) 总结

老奶奶从报上看到园艺所重金悬赏种出纯白金盏花这则启事想去试一试,老奶奶经过20年的辛苦终于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老奶奶这种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充满信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这样的园丁才是一为好园丁,在当地被称赞为“绿手指”。“绿手指”不仅指园丁技艺出众,更是因为精神可嘉。

(四) 交流讨论

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这也是老奶奶的一个心愿,让我们祝愿老奶奶心愿成真!!

(五) 作业

细读课文,感受老奶奶20年培育金盏花的艰辛。

(六)板书设计

起因:  重金悬赏培育纯白金盏花   不 怕 困 难

满怀信心      绿手指  经过:  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    对事业的执著

好园丁

结果: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

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河南省周口沈丘北城大辛营小学:辛志伟

[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篇3: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7)

1. 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0)

1. 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 指名分他读课文。

3. 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3)

1. 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 抽个别读。

3. 开火车读。

4. 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0)

1. 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 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 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10)

1. 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 默写生字词语。

3. 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20)

1.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⑴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⑴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板书设计

培育出纯白金盏花将获重金--起因

二十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经过 充满理想

绿手指 满怀信心

培育出了纯白金盏花--结果 的老园丁

还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

教 后 感

[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篇4: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老奶奶是怎样培育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

3、懂得从不放弃、坚持不懈、充满信心就会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只要具有坚定信念、永不放弃的精神,就会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这句话的意思,初步培养自主意识。

教学准备:

1、课文录音。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题引入

板书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读书效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双手有什么作用呢?你们注意过我们的手指是什么颜色的吗?

板书课题:6绿手指

出示问题:“绿手指”指的是什么?人们为什么称她为“绿手指”?

出示生字卡片,练读。注意读好翘舌音、平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

指名分段朗读,教师正音。

再读课文,思考: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

读完课文,我们回忆一下,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请小组代表发言。

请你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在小组内读一读,说说喜欢的原因。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注意读正确、流利。

你读懂了什么?

是呀,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说出了人们对园丁的称赞,被人们称为“绿手指”可真不简单,那你们知道这位老奶奶为什么被人们成为“绿手指”吗?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学生自由发言.

读课题,对课题质疑。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绿手指、称赞、金盏花、伺弄、沮丧、满怀信心、兑现、验证。

读生字。

分段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准。

学生针对课文进行自主学习、交流、互相质疑。

小组内互相交流,推代表准备发言。

反馈学习情况。各小组互相补充修改断意。

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小组内进行评价。

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理解“绿手指”的含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2--6段。

2、   学习课文、抓住课文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新课

精读课文,学习重点段落

总结全文

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讨论老奶奶是怎样培养出纯白色的金盏花的?老奶奶培育的结果怎样?

听取小组学习情况汇报。

小结:这为老奶奶精心伺弄金盏花,她挑选一株颜色稍微淡的,让其自然枯萎,第二年把它的种子种下去,然后在挑选颜色淡的花的种子栽种,循环往复,经过了20年,终于开出了一朵纯白色的金盏花来。

出示文中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你想对老奶奶说些什么

起初,家里人对这件事情是什么态度?家人为什么那样说?(引导学生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理由)

此时,你认为老奶奶的佳人会说什么?

当老奶奶把这纯白色的金盏花的种子寄给园艺所时,有发生了什么事情?

此时,老奶奶又怎么对他们说的?

你们说老奶奶能种出黑色的金盏花吗?

你能说说黑色的金盏花是怎样种出来的吗?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或收获?

小结:是呀,不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只要认定目标、持之以恒,再困难的事情都会办成,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

听写。

回顾课文主题。

朗读课文。

组内讨论学习,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反馈学习情况。

朗读重点句“就这样,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从不怀疑,从不怀疑,满怀信心地栽种着金盏花。”

谈感受。

有感而发,自由发言。

因为老奶奶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而且连植物学专家都做不到,所以老奶奶家里人一致反对老奶奶做这件事。

奖金不能兑现,因为年代久远。

“只想问一问,你们想不想要黑色的金盏花?我也能种出来。。。。。。”

自由发言。

联系实际谈感受。

板书:

6、绿手指--好园丁--老奶奶--认定目标、坚持不懈

[绿手指 教案教学设计]

篇5:《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社戏》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垃圾分类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半截蜡烛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荷叶母亲》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垃圾分类优质公开课教案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学习目标:

1、读一读

2、画一画

3、说一说

4、赏一赏

重点和难点

1、掌握象征的写法。

2、体会作者在行文中所表达的向往光明、顽强斗争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导入:

你喜欢绿色吗?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绿色?

二、朗读课文,圈点批注

1、用“ ”圈出文中生字、难字;

2、用“O”在段首圈写出段落序号;

3、用“——”在文中画出直接描写常春藤的语句;

4、用“”批注表现常春藤特点的内容。

三、整体感知:

本文题目“囚绿记”作何解释,“囚绿”是怎么回事?作者为什么“囚绿”?

四、理清层次

在文中题目为“囚绿记”,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寻绿(1 — 4)

赏绿(5 — 7)

囚绿(8 —12)

放绿( 13)

怀绿( 14)

五、研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逐段找出文中直接描写常春藤被囚之前、之后生长状况的`句子,并说说表现了它什么样的特点

2、绿藤被囚后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这说明了什么?

六、探究写法;

1、【知识链接】

①陆蠡其人:(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1942年,因出版抗日书籍,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年仅34岁。从一介书生到抗日英烈,34岁短暂的生命有如燃烧的流星,划过漫漫夜空,爆出了美丽耀眼的火花。

②陆蠡其时其文: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黑云压城城欲摧”“山雨欲来风满楼”。本文写于1938年,当时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困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发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绿”的象征意义

七、拓展延伸:

1、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2、观赏名人事例及视频,激发正能量

篇6:《囚绿记》公开课教案

【教材分析】

《囚绿记》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课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学生分析】

学生上高一以来,老师就已经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有系统的进行散文学习,这一课要继续落实已经知晓的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其发现与感悟,如果学生表述不全,应帮其分析思路特点,给予其正确的认知指导,使学生既有学习的信心又能接受理性的建议。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品读文章语言得到审美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领会作者描写绿枝条所寄托的深层含义。

【知识和能力】

学习透过把握文章中的描写语句体味作者传达的思想情感。把握托物言志的写法。

【过程和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总结阅读方法,学习概括全文要点,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重点】:体味含蓄优美语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作者含蓄的以一棵常春藤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歌颂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忠魂洁魄,寄托了他对祖国自由、光明、复兴的热切期盼。

课时安排:一课时

导入:蓝色是大海之色,他广阔宁静;红色是花朵之色,他炽热奔放;绿色是生命之色,他顽强生动;它不仅是芸芸众生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歌咏之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写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文本解读:

作者简介看书*释简单了解即可。

信息筛选:

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方法:自有阅读,理清作者思路。小组合作探究作答。)

问:阅读文章,分小组讨论试着归纳文章分成几个层次写“绿”?

明确:(1)寻绿(1~4段)感情可概括为“喜”。

(2)赏绿(5~7段)。对绿枝条直接描写。感情可概括为“恋”。

(3)囚绿(8~12段)。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感情可概括为“欢、怜、恼”。

(4)释绿(13段)。“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就是基于对绿的爱。“不屈服于黑暗”是对绿枝条的称赞,也是作者自己性格和心灵的写照。“愿它繁茂苍绿”的祝愿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自由光明的呼唤。感情可概括为“爱”和“赞”。

(5)怀绿(14段)。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

学生回答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14)寻绿 喜悦满足

(57)赏绿 快活留恋

(812)囚绿 欢怜恼怒

(13)释绿 祝福赞美

(14)怀绿 怀念不舍

合作探究:

(主体研读局部探讨)

(1)作者“恋绿”的原因是什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文章以叙述带动了抒情。正是由于作者喜欢一片常春藤的绿影,才会经常快乐地端坐窗前,留恋于这片绿色,因为“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看到它,作者便不再感到孤独。

(2)作者“囚绿”的原因是什么?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作者想通过留住绿色来慰藉自己悒郁的心情,并由此来感受友爱和幸福,但同时,他又发现“绿友总向着窗外”,“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固执地朝着窗外的阳光,“永不屈服于黑暗”,此时,作者对绿色恋得更为深沉了。

能力提升:

引导探究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感悟作者笔下“绿”象征不畏*、追求自由光明的传统民族精神的主旨.)

问:在作者眼里“绿”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又侧重在哪个特点上?具备这一特点的“绿”又象征着什么?

明确: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中作者侧重在被囚禁的“绿”所具备的特点。“囚绿”写绿枝条处境艰难仍“都朝原来的方向”,“绿”固执的追求阳光,联系到日寇侵华、国土沦丧的现实,这正象征着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民族精神。

(板书)

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对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强

美;它是柔弱的;暴、追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托物言志

它是倔强的、坚贞的的强烈赞美之情。

拓展探究

问:谈谈作品中的“我”对“绿”的态度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明确:作品中的“我”对“绿”的态度经过了由喜爱“绿”到囚禁“绿”再到释放“绿”的过程。从欢喜到爱恋到占有再到控制,这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必然逻辑。(“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这一句异峰突起,预示着“我”对“绿”的情感的转变。第八至十一段才真正回到了本文所记的中心事件——囚绿,实际上是“幽囚”与“突围”的斗争,“垂死”与“新生”的对抗。这一中心事件中,“我”的心态值得琢磨。“我”之“囚绿”,有着现实的浓重的功利‘主义色彩:“拿绿色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不仅要用它置换物质生活的空虚,还要用它填补精神生活的空洞。在他的哲思中,“绿”是“爱和幸福”,是“猗郁”的青春年华的象征。一方面,“我”对“绿”的“爱抚”和“善意”,却使常春藤越发的病损了;但是“我”尽管可怜它的病损,却“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而“仍旧不放走它”。)可见“我”的自私自利,蛮横霸道,乃至刻薄寡恩,这是爱的偏执与异化。另一方面,“绿”虽被囚系,但却“永远向着阳光生长”,丝毫不为“我”的淫威而放弃“生的欢喜”,这种倔强的生命力“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也在促引“我”去思考自然的不可战胜的生命伟力,使“我”敬畏而自责,“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这句承上启下,表明“我”既怨怒又爱怜,既欲开释又难舍的两难心态。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心灵深处的隐私,不加掩饰地袒呈!作者意识到“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是一种罪过,并为此而愧疚,这些都说明“我”的善良的本性。

我们从中得到启示:爱不是自私的占有,不是蛮横的索取。真正的爱是为他奉献,给予他自由。理解与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喜欢的事物,我们的大自然,一切美好的东西甚至是我们爱的人。)

(板书)

欢喜

爱恋 爱不是自私的占有,不是蛮横的索取

占有 真正的爱是为他奉献,给予他自由。

控制 理解与宽容是一种美德。

释放

课堂小结:

作者满怀深情地书写北平的一棵长春藤,从一棵树木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联系到日寇侵华、国土沦丧的现实,这正象征着处境艰难的中华民族不畏*、追求自由光明、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民族精神。

规律总结:

托物言志的散文的阅读方法:联系背景,把握物的象征意义;分析标题,结合全文,把握作者的真实情感;抓住要点,体味细节。

布置作业:

本文写了对绿的爱,请另写一种颜色,赋予它以一种情感或象征含义。题目自拟,200字以上。

篇7:《绿手指》教学教案设计

《绿手指》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及其的词语,规范、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奶奶培育纯白金盏花的经过,体会她做事满怀信心、坚持不懈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词句,体会“从不沮丧”、“从不怀疑”、“满怀信心”等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重点难点

1.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会规范地书写。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的内容。

重点难点

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教具准备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课题质疑,导入新课(7)

1. 齐读课题,提出疑问:“绿手指”指什么?

2. 在你心目中,什么样的园丁才能称为好园丁?

二、初读课文,感知整体(10)

1. 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 指名分他读课文。

3. 全班齐读。

三、自主识字,交流评议(13)

1. 抽读生词,同桌互查。

2. 抽个别读。

3. 开火车读。

4. 交流识字方法。

四、默读课文,了解内容(10)

1. 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2. 说给同桌听。

五、布置作业

1. 书写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老园丁的美好情怀。

重点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具准备

课文朗读CD。

教学过程

一、查检复习(10)

1. 复习认读生字、词语。

2. 默写生字词语。

3. 指名朗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20)

1.学习起因部分。

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培育纯白金盏花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勾画有关诗句,交流理解。

⑵想一想这一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老奶奶是个“好园丁”,堪称“绿手指”。

2.学习经过部分。

⑴哪一句话能概括老奶奶20年如一日培育金盏花的过程?勾画出来,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谈体会。

⑵这部分中,又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3.学习结果部分。

⑴重点读老奶奶话,体会她内心活动。

⑵想想从哪里看出老奶奶堪称“绿手指”。

三、交流讨论(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

四、布置作业(5)

黑色金盏花还能开放吗?写一写。

板书设计

【《绿手指》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1.《手指》教案

2.课文《手指》教案

3.绿教案

4.公开课教案

5.小班手指游戏教案

6.《手指操》小班教案

7.手指变变变教案

8.手指六年级语文教案优秀

9.小班教案手指变变变

10.定**公开课教案

下载word文档
《《绿手指》公开课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