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2024-02-11 07:55: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之美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篇1: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

一、本课说明

本课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了文字选定、添加、删除等操作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选定文字的其他有关方法、文字的移动和复制操作。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使学生感受移动、复制等“捷径”操作带来的好处,增强学生对学习“wps文字”软件的兴趣,并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前准备

上一节课完成的课余计划文件、有重复文字的长篇文章,本课的光盘资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学会使用多种方法选定、移动文字、复制文字。

2、技能性目标

通过教师分析和演示计划顺序调整操作过程,指导学生自己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熟练掌握移动、复制操作的方法,并掌握其他有关选定文字的方法和技巧。

3、情感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继续培养“先选定,后操作”规范的操作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选定行、段及全文的方法;

(2)文字的移动与复制操作;

2、教学难点

文字的移动操作。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打开上节保存的文档“我的课余计划”)现在,我们发现计划中有些顺序不合理,特别是吃晚饭和看动画片,这两条顺序不合理,我们是不是也要删除后,重新输入呢?

学生思考回答。

屏幕广播:调整不合理的顺序,可以通过移动操作来实现,主要分成以下4个步骤:

1、选定文字

2、剪切文字

3、移动光标

4、粘贴文字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就是调整计划的顺序。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选定文字。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强调操作前要选定调整化的文字,即“先选定、后操作。)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指导学生调整顺序。

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文字选定以后,用“移动”操作进行两处文字的顺序调整。)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可以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的“剪切”和粘贴按钮;或在选定的文字上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剪切”和“粘贴”命令。)

3、实践

任务:请同学们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调整你的课余计划内容顺序。

学生实践、教师指导帮助。

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

4、巩固练习

根据自己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完成“试一试”部分练习。

5、评价小结。

篇2: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举例、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在三年级时已初步学习了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他们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逐一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些学生在校外的奥数班中已经学习了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在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鸡兔同笼问题。(板书:鸡兔同笼)你们知道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

生:鸡兔同笼就是鸡兔在一个笼子里。

(媒体出示课本第80页的情景图)

师:请你猜一猜,图中大约有几只兔子,几只鸡?

生1:我猜大约是7只,兔子5只鸡。

生2:不一定。因为有一棵树把鸡和兔子挡住了,所以我不知道各有几只。

(二)探求新知

师:如果告诉你: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脚,鸡、兔各多少?能求出几只兔子,几只鸡吗?(媒体出示题目的条件)

师:想一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想好了,可以写在作业纸上。

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那个小组的方法多样。

师:哪个小组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1:我们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实物投影展示小组的成果)先假设有1只鸡,19只兔子,脚就有78条。脚太多,然后又假设有2只鸡,18只兔子,脚还是太多了。这样试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鸡,7只兔子。

师:还有哪些小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组2:我们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们发现鸡增加1只,兔子减少1只,腿就减少2条,所以我们没有一个一个的试,那样太麻烦,而是从2只鸡,18只兔直接跳到10只鸡,10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鸡,7只兔。

小组3:我们小组也是列表法。我们是先假设鸡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这样比较简便。

师:这三个小组的同学都采用了列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但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列表呢?

生1:列表可以帮助我们一一举例,从中找出需要的答案。

生2:列表也就是运用假设法,通过逐步的假设,最终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师:那么,这三种列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3:我认为第一小组的列表方法的特点是逐一列表,这样不容易遗漏答案。

生4:虽说第一小组的方法可以完全地列出全部的答案,但比较麻烦。我认为第三组的方法比较好,可以根据题目的根据情况,确定假设的范围,这样可以很快寻找到需要的答案。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很有道理,其实同样选择列表的方法,我们因根据题目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当的方法,这样可以既快又准确地寻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

(三)解决问题

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下面两道题目,同学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独立地尝试解决。

媒体出示两道题

1、鸡兔同笼,有23个头,66条腿,鸡、兔各几只?请你列表的方法解决。

2、老师带51名学生到公园划船。一条大船坐6人,一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大船、小船各几条?

(学生练习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交流过程略)

(四)学习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教学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新的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统一的要求,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则在课中请他们总结根据题目的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的优点。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六、案例点评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安排教学过程、呈现学习内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因此,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到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

2、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欲望。

篇3: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让学生养成“尝试”的数学思维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了解中国数学历史,渗透数学文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列举法”,并运用“列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及相类似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尝试与猜测的过程中,探索出“列举法”,最终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知识。

教学关键: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具准备:

三个表格,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一只鸡有几条腿?一只兔有几条腿?(生齐答)

2、师:(出示卡片:三只鸡两只兔)这个笼子里一共有几个头?(生齐答)一共有多少条腿?(让生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计算的方法)

3、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鸡兔同笼”。(师板书课题:鸡兔同笼)

二、授新课

1、师: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看

(师出示:鸡兔同笼,一共有8个头,20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师:请你赶快猜一猜吧!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

(此时,学生很容易猜出,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再说:我把这题的数字变大一些,你能猜出鸡、兔各有多少只吗?

2、师(出示题目):鸡兔同笼,共有20个头,54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1)

a、让生齐读题目

b、师让生独立思考后再与同桌交流。

c、指名汇报(当学生猜不出答案时,师: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你看)师边说边出示表格)当学生猜出正确答案时,师追问: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d、此时,师明确告诉学生:像这样依次尝试的方法我们就叫它一一列举法。(师板书:一一列举法)

e、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生说)

(2)小结:对于发现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你真是个善于发现的孩子。

a、我们再来观察一下这个表格,我们从1开始假设时就有78

条腿和答案的54条腿相比,怎么样?我们能不能让列举的次数更少一些?现在就请你们四个人为一小组开始讨论:(讨论后再请小组汇报)

b、根据生的回答,师板书:

c、师小结: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真聪明!那我们也给

这个表格取一个形象的名字,就叫它跳跃式列举法(师板书:跳跃式列举法)

(3)师:还有别的列举法?

a、学生可能会说出取中列举法,师就问让其说清楚,明白。

学生可能说不出时,师出示(先假设鸡和兔各占一半,再列表),再让生试填表格3,最后集体订正。

b、像这样,从中间开始列举的方法叫取中列举法(师板书:取中列举法)

3、观察比较这三种列举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指明生说,师再小结)

4、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大家有信心运用所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吗?

三、

1、试一试

完成81页练一练第2、3题。(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深化练习:一次数学竞赛,共10道题,每做对一道可得8分,每做错一道扣5分,小英最后得41分,她做对了几道题?(此题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先请生说,师再总结。)

篇4:四年级下册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孔子学琴》优秀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

二课时(课堂观摩第二课时)

课前自学

查阅孔子的有关资料 ,并进行整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重点词语,能够有感情地通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交流大家查阅的材料,初步了解孔子,多种方式阅读课文。感悟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预习的习惯,学习孔子谦逊好学,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课前自学:搜集关于“学习和做事”的名言、语句,理解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孔子是怎样学琴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初步理解“史记”的文字含义。

2.过程与方式:交流大家收集的名言和词语,通过品读课外,从孔子学琴中了解孔子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品质。

3.情感态度:感受孔子成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伟大,体会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特点,学习孔子追求完美、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和你们一起上课,高兴吗?

我也非常高兴。你们想知道老师姓什么叫什么吗?

师:我告诉你们,老师的名字单名一个“俊”字。老师的姓呢是百家姓的第一个字姓赵。谁知道老师叫什么了?

(学生可能举手或说出来)

师:同学们一起大声说吧:老师的名字叫……

师:真聪明。好!现在赵俊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琴的故事。板书课题:孔子学琴

二、交流学习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论语》中关于学习和做事的名言和语句,谁愿意给大家说一句,并用自己的话解释它的含义。

(学生可能会说出下面的一些语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而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篇5: 四年级下册《三月桃花水》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结构,能找出一自然段中问题对应的答案。

2.读课文,感知桃花水的柔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春潮,感受到了春潮的势不可挡,不可抗拒的力量。今天我们走进春天的另一幅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春天的美景,配音乐)

反馈: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春天的景色多么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三月桃花水》,继续感受春天的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昨天,孩子们已经做了预习,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看看谁最认真最努力。(大屏幕:出示比较难的字词)

2.现在请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一起学习这些生字词,注意读准字音。

3.抽基础稍稍薄弱的孩子完成反馈。

(小结)真棒,孩子们又成长了,看来只要努力就一定有收获。老师还想听听大家的朗读声。(指明朗读课文)学生相互评价。

三、学习课文

1.春天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我们走来了……(读第二自然段)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了什么?

2.孩子们,听……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的走过村边文中哪些段落回答了这个问题,找一找。

(反馈)③④自然段,指明读一读。

3.他把三月桃花水比作了什么?(春天的竖琴)

4.这春天的竖琴弹奏出哪些美妙的声音?请拿出你的笔,一边听老师读一边勾出你听到的声音。(出示③④自然段,师范读)

5.说一说,你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6.你喜欢那种声音,自己走进去读一读,想想问什么喜欢?(反馈)仔细品读每一种声音。(讲读结合)(小结)这些可爱的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的走过了村边,让我们再来读一读。(配乐生读)

7.又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你又在哪些自然段中找到答案的?找一找,读一读。(⑤⑥自然段)

8.这明镜又能映照出什么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看到了什么?

9.(反馈)你从这面明镜中看到了什么?

10.好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这些画面也出现在了三月桃花水的眼里,不信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

11.读的真好,老师都陶醉了,我们一起再来美美的读一读。引读: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它看见……(感受排比句式的特征)

12.三月桃花水真的有眼睛吗?(因为水很清澈,就像镜子一样,所以映照出很多美丽的风景。)

13.三月桃花水仅仅只是看见这些吗?从哪里看出来?(有……号)

14.充分发挥想想,它还会看见什么呢?(小组内小讨论)

(反馈)

四、总结课文

让我们带上各自的体会读一读后面的课文。来抒发对春天的赞美吧!

【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四年级语文下册:《全神贯注》教学设计

2.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

3.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教学设计

4.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百度

5.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6.四年级下册数学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7.四年级下册《习作四》教学设计

8.四年级下册《平移》的教学设计

9.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人教版

10.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足球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四年级下册《调整计划顺序》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