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教学设计
“不一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生物工程》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生物工程》教学设计,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生物工程》教学设计
胚 胎 工 程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课件)
●浙江省平湖中学高三生物组屠菊芳
【教学目标】
基本要求:1.描述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
2.简述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
发展要求:尝试联系实际讨论胚胎移植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胚胎移植。
教学难点:胚胎体外培养技术。
【教学时数】
第一教时(共两教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插入比利时兔、安哥拉兔的图片,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进入本堂课的教学。 刚才引起同学们猜测的其实也是一只兔子,只不过它跟普通的兔子相比较,毛又细又软又长,使它成为闻名遐迩的毛种兔。它的毛质更是其他普通兔子所无法媲美的。
问:如何利用普通的比利时兔,快速地获得大量的具有性状优良的安哥拉兔呢? 答①:利用转基因工程,先获得安哥拉兔的优良基因,然后想办法转入普通兔子的细胞内。
师:但是我们知道控制兔子毛长短、软硬、细粗的可不是一个基因,要把他们一一找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也就很难实现在短时内获得大量的安哥拉兔的目标了。不过你的设想很好,我们期待以后你的科研成果,把现在很难实现的科学难题解决。有请第二位同学。
答②:也许我们可以利用杂交。让普通的兔子和优良的安哥拉兔子杂交,得到的杂种兔子就同时拥有了两种兔子的特征。
师:哦,这位同学又是一个很好的设想。我们也学习过,杂交育种固然有他的优点,可以把两个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身上,但是我们要选出纯种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想法吗?
答③:我们可以从安哥拉母兔的体内获得卵细胞,从雄兔体内获得精子,在体外完成受精过程得到受精卵。受精卵在体外培养成为小胚胎后可以移植到普通的比利时兔子宫内生产出安哥拉兔幼崽。这样不仅节约了安哥拉母兔怀孕和妊娠的时间,而且得到的幼崽在性状上和安哥拉兔也一致。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的设想如果放在一百多年前,那他就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科学家是如何来实现这一梦想的。
英国人W·希普于1890年在剑桥大学将纯种安哥拉兔的早期胚胎移植到一只已和同种交配、毛色特征完全不同的比利时兔的输卵管内。结果生出4只比利时仔兔和2只由胚胎发育而成的安哥拉仔兔。 这是世界上第一例胚胎移植,胚胎移植技术由此创始。
问:什么叫胚胎移植呢?
答:从一个母体取出胚胎,移植入另一个母体子宫,并妊娠的过程。
二、互动学习
1.胚胎移植
将经济价值较高、遗传性状优秀的母畜,经过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后受精,然后将发育的早期胚胎分别移植到同期发情的代孕母的子宫内,通过代孕母妊娠产仔的技术。
我们可以看到书上介绍胚胎移植的概念,跟我们自己总结出来的好像有所不同。他在胚胎移植之前还进行了一步操作——超数排卵。什么叫超数排卵呢?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下。正常情况下,母畜的排卵数目都是一定的,比如说牛,一次只排一个,即使受精成功也只能产生一头小牛。但我们可以用超数排卵的方法处理,使母畜在一段时间内的排卵数目增加,受精之后就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良胚胎,以提高胚胎移植的效率。那么怎么来处理呢?
利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得卵巢中有更多的卵泡发育,更多的卵被排出,这个过程就称为超数排卵(superovulation)。
问:胚胎移植移动到任何一头动物的子宫内都能发育吗? 答①:不能,胚胎移植要在同期发情的母畜之间进行。
师:对!我们前面学习过,动物胚胎发育所要求的条件很复杂,要使胚胎发育正常,必须要给它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那就是处在同期发情的母畜的子宫。
同期发情技术:主要是借助外源激素剌激卵巢,使其按照预定的要求发生变化,使处理母畜的卵巢生理机能都处于相同阶段,从而达到同期发情。
答②:异体器官移植会发生排异现象。我想,胚胎移植跟器官移植相似,同样也会有这个问题存在。所以胚胎移植最好在同种动物雌性个体之间进行。
师:能考虑到这个问题非常好。所以胚胎移植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同种动物雌性个体之间进行;
二、两者的生理状况必须一致。我们把提供胚胎的个体称为供体,而接受胚胎的个体称为受体(代孕母)。
问:移植的胚胎与代孕母之间在遗传上有什么关系?
答:在遗传上无任何关系!移植的胚胎,它的遗传物质来自它的供体双亲,而与代孕母之间只有生理上和组织上的联系,或许还有感情上。
问:所以在选择供体和受体的时候,在性状上有什么要求? 答:供体是我们所要的优良品种,而受体只要一般品种就可以了。
师:那也就是说,胚胎移植实质就是借人家一个肚子来生孩子。又由于在遗传性状上与受体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幼崽很好地保留了供体双亲的优良性状。我们给胚胎移植另外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名称——借腹怀胎,并且是“借劣质动物之腹怀优秀个体之胎”。
既然胚胎移植这么神奇,纳闷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下面我们以书上波尔山羊为例,介绍一下胚胎移植的过程(插入波尔山羊的胚胎移植过程图片):
通过超数排卵之后的母羊和供体公羊受精之后就可以形成很多个早期胚胎,我们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采用外科手术,将这些胚胎从母羊体内取出,在显微镜下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质量之后,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进行移植。这样就可以利用同一对波尔山羊来繁殖很多的个体。这是胚胎移植最大的意义。胚胎移植还有那些意义呢?
(1)充分发挥雌性个体的繁殖潜力 (2)缩短供体本身的繁殖周期 (3)保持供体优良特性 (4)大规模繁殖 (5)节约成本与费用 (6)可用于保护珍稀动物
比如说大熊猫,它的保护等级是国家一级。为什么大熊猫的数量如此少?除了我们人为的活动影响,破坏了他们生存的家园,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以外,跟他们本身的繁殖能力弱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据科学家观察,大熊猫在人工养殖中有三大难:受精难、怀孕难、育幼难。那么对于像大熊猫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该如何来解决胚胎的获得问题呢?体外受精。
2.体外受精
采取雌性动物的卵细胞和雄性动物的精子,使其在试管受精。
这里要给大家澄清一个概念——试管动物: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成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的后代叫试管动物。
体外受精的过程比较简单:(1)精子的收集和获能;
(2)卵母细胞的收集和培养;
(3)获能精子和卵细胞的受精。
问:体外受精获得的受精卵能否直接进行移植?(不能,要在体外培养到8细胞以上。) 胚胎的体外培养:将受精卵在人工环境下培养成早期胚胎。由于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生理代谢的需求不同,进行胚胎体外培养时,必须配置一系列含有不同成分的培养液。但主要成分种类相同:水、无机盐、有机物、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动物血清等。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胚胎的体外培养比起我们以前学过的动物细胞培养、组织培养要困难得多,目前尚无从受精卵到新生儿的全体外胚胎培养技术。如果要借助体外受精来培育新个体,还得进行胚胎移植。而体外受精也为胚胎移植提供了大量优秀的胚胎。
问:除了直接从优良母畜体内获得胚胎进行移植,通过体外受精获得优秀胚胎之外,还有其他方法获得更多胚胎吗?(提示:不管是超数排卵体内受精还是体外受精,我们的目的都是获得很多个胚胎,现在你能否从一个胚胎的利用率上去想办法?毕竟受母畜生理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产生无数的卵细胞。大家可以想想,一个胚胎在发育的过程中,有哪几个时期的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答:卵裂球时期、桑椹胚时期、囊胚时期的内细胞团。
师:对!这些时期的细胞发育的全能性是很高的,如果我们想一定的办法把他们相互分离开来,在体外培养到小胚胎时期再进行胚胎移植,那么他们都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幼体。这样就提高了一个胚胎的利用率了。这里就涉及到另外一种技术——胚胎分割。
3.胚胎分割
指借助显微操作技术(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份,再移植到代孕母子宫,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插入4细胞期、8细胞期显微照片和胚胎分割显微操作照片,让学生比较直观地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操作。根据照片具体介绍胚胎分割的含义,学生体会和理解胚胎分割的优势和特点时就比较容易。以书上的良种牛胚胎分割为例,具体讲解胚胎分割的操作,并简单介绍我国胚胎分割的成就。
胚胎的选择:发育良好的,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注意:如果选取的是囊胚,分割的时候要保证内细胞团平均分割,以保证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胚胎分割的优势:可成倍增加胚胎数量,可以快速繁殖良种畜。 胚胎分割的特点: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胚胎分割的基本过程:(1)胚胎移入培养液;
(2)分割胚胎(机械法、酶处理); (3)移植胚胎给受体; (4)着床产仔。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胚胎工程当中的三项主要技术:胚胎移植、体外受精和胚胎体外培养、胚胎分割,不管是通过哪种技术获得胚胎,要想得到一个新的个体,必须借助于胚胎移植。所以我们说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的核心技术,也是基础技术。没有胚胎移植技术,其他技术即使再成功,也很难保证得到个体。胚胎工程是建立在胚胎移植之上的。
三、拓展学习
胚胎移植,实质就是“借腹怀胎”。所谓“借腹生子”是指利用试管婴儿和胚胎移植技术,在受体母亲子宫内使胎儿发育成熟而生出的过程。
资料:在国外,有些不育症的夫妇采用“借腹怀胎”的方法生育孩子,即由一位正常健康妇女当代替母亲,代替另一位不能生育的妇女获得一个婴儿。具体的方法是,事先采集这位不孕妇女丈夫的精液,然后于代理母亲的排卵期用此精液人工授精,而使之怀孕生育,所生小孩与不孕妇女的丈夫有其血缘关系。根据我国有关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夫妻婚后5年未育,经县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诊断为丧失生育能力的,按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可收养一个孩子,或允许其只生一个孩子的兄弟姐妹中的一人再生一个,由其领养其中的一个孩子。从广义范围来讲,这是在我国特定条件下的“借腹怀胎”。
倘若不育夫妇要求采用代替母亲的“借腹怀胎”,则需按有关规定经过批准,并征得双方夫妇同意,立据协议签字后,由授权允许开展人工授精的医疗单位施行。
联系实际讨论:你对新科技条件下出现的“借腹生子”现象赞同吗?
代表①:我同意。因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一个家庭的根本。如果因为本身生理上的原因而不能生育,对于当事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痛苦,如果再带来家庭的不稳定的话,更加是一种灾难。所以我觉得“借腹怀胎”应用在这类人身上是一种对生命的关爱,是可以的。
代表②:我不赞同。虽然有些家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就像前一位同学所说,生理有些问题。但我想那也是少数,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这些大多数的情况里面,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会利用手中的钱权来威逼利诱。比如说,自己怕疼不想生、或是要保持身材自己不想生,但却要孩子,那么他们会不会想到用钱去买一个肚子来为他们服务呢?而生活在穷困中的妇女又会不会抵挡不住诱惑而去交易呢?这样不就把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了别人头上吗?
代表③:我也不赞成。医学一旦有了交易,肚子就成了商品。但是这个商品却不一定能够保值。在怀孕的9个多月里,孩子和代孕母亲都有可能发生意外,这些责任应该由谁来负?还有,如果孩子出生之后不健康,有遗传病或是残疾,双方都不想要这个孩子。那么,这个小生命该怎么办?还有,代孕母亲要是由于这次生育而造成她以后终生不孕,这个代价有谁来偿还?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比较复杂,而且难以处理。所以我觉得国家不能放手,让“借腹怀胎”成为家常便饭。
代表④:我不同意以上两位同学的说法。难道说我们就有权利去牺牲少数特殊人群的利益吗?虽然有生育问题的家庭是少数,但是他们还是应该享受到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幸福。这项技术有了,给了他们有一个孩子的希望,那么为什么要为了大多数人认为有可能引起的一些未知的问题而让他们的希望破灭呢?这是不道德的!当然,我也不否认可能会引起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国家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来约束某些企图不轨的人的行为,不就可以了吗?
师(总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讨论到这里,但是我知道,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没有办法统一。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医学界和科学界都还是在探讨之中,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课下可以去查找一些资料。主要有两种意见:(1)赞同。该措施可以帮助一些家庭解决不孕不育现象,而且可以帮助一些由于自身素质不良,如果怀胎、分娩会造成生命威胁的母亲,实现得到亲生子女的愿望。(2)不赞同。给社会和人类伦理道德造成一定的冲击。
【教学后记】
这是一堂概念性很强的理论课,比较枯燥乏味。为了使课堂生动起来,我采用了问题串的教学方法:层层设疑、请君入瓮,步步为营、挥洒自如。一个疑团接着另一个疑团,学生在积极思考开动脑筋的过程中主动学习。通过诱导,构架知识框架,并与以前的知识点有机结合,学生觉得新知识并不陌生,只是旧知识的一个延伸。所以总的来说,整堂课比较顺利,知识连贯性比较强,而且由于图片的穿插也使内容不再古板教条。对于“借腹怀胎”现象的讨论,既联系了实际,又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现才华。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医学科学两界都暂时还没有办法统一思想,而学生们激烈的讨论颇具大家风范,这也是始料未及的。最可贵的是,学生在辩论之中表现出来的原始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怀,使我感动不已。不求一堂课解决所有疑难问题,也不求一堂课全部统一口径,有争论才有进步,期待他们在课下更好地学习。
【指导老师点评】
本节课是浙科版生物选修三中较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涉及较多的抽象概念,学生对具体的操作过程又缺乏直观的感受,所以在教法选择和教材处理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屠菊芳老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重组,其处理方法是很细腻和合理的。从实际授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反响和接受情况良好,课堂气氛十分融洽。
整节课首先叙述了科学家如何以“借腹怀胎”的方法,通过普通的比利时兔产下优良的安哥拉兔的故事,并从比利时兔的角度对此事进行了点评,自然而然地与教材上胚胎移植的内容结合起来。该导入方法构思巧妙,当学生还沉浸在对故事情节的遐想中时,教学的第一个目标已经悄然达成。
有了这个好的开头,学生的兴趣自然就更浓厚了。屠菊芳老师则乘势由胚胎移植的实现途径又自然引出了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分割等一系列技术,对下节课要学习的胚胎干细胞的有关内容也做了铺陈。乏味枯燥的概念在师生的共同配合下,仿佛是在阅读一篇妙趣横生的科普小文,有了这样的感觉,学来就不觉负担了。所以,整堂课是令人放松又倍感愉悦的。在课间,屠菊芳老师还不时和学生讨论起生物技术的负面效应等话题,又为后一单元的教学埋下伏笔。
如果非要说本节课有些许不足的话,可能屠菊芳老师还是不敢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讲授的内容稍显冗长,不过作为第二年的新教师,其表现已经足以让我等“老教师”汗颜了。
篇2:《生物工程》教学设计
:蛋白质工程教学设计
蛋白质工程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蛋白质工程兴起的缘由
(2)简述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采用启发式及问题驱动法相结合;学生利用教材及多媒体提供的资源展开探究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对比等方法达成各项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注蛋白质工程的发展
(2)通过学习认识到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
1.为什么要开展蛋白质工程的研究?
2.蛋白质工程的原理
情景导入
基因工程解决了哪些生活、生产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以健康的话题入手,通过相关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基因工程生产出来的自然界中已有的这些蛋白质,有的并不能满足我们人类的需要,或不符合我们的意愿。那么如何才能生产出符合我们人类意愿的蛋白质呢?
思考探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开展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并回答)
(教师补充)
1、基因工程的应用及不足
(1)基因工程的实质: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使后者产生本不能产生的蛋白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
(2)基因工程的不足: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天然蛋白质的不足
天然蛋白质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符合特定物种生存的需要,却不一定完全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教材加酶洗涤剂)
3、蛋白质工程的目的
生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的蛋白质
蛋白质工程是指根据蛋白质的精细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对蛋白质的 DNA编码序列或直接对蛋白质进行有目的的改造,从而创造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 ,具有优良特性的蛋白质分子!(第二代基因工程) 基础: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原理:改造基因(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目的:定向改造或制造蛋白质
“追寻速效胰岛素制剂的生产过程”的分析; 1. 为什么要测定胰岛素的一级结构? 2. 胰岛素变化与浓度有和关系? 3. 结构变化对其活性有什么影响?
4. 在速效型药物生产过程中,科学家为什么必须大量收集胰岛素分子结构方面的信息? 5. 基因中某个碱基的变化就可以改变蛋白质的性质,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篇3: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分析论文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通过制定适当的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取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旨在有效地指导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工程产品分离和纯化的核心内容,使学生能较为直观地了解课程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了解当前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提高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学业。
关键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双语教学;多媒体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又称为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十分紧密,其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能够直接影响到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在我国,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概念主要包括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细胞大规模培养后细胞的收集、产物的分离纯化、产品的成型加工和质量监控等一系列单元操作和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其中,生物发酵产物以及生化产物的分离和纯化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半个多世纪以来生物技术的长足进步带动了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极大发展。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经济环节和最重要的技术是“下游技术”,可以对生物工程工业制品的质量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减少损耗成本目前可占总成本的50%以上,因此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教授好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对于生物工程以及相关的专业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良好的教学规范和特色。
1确立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在具体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确立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通过大量的检索和研究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是树立良好教学规范和特色的第一步。教学目的是一堂课的方向盘,是衡量一堂课的首要尺度。而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一堂课的中心,是评定一堂课的主要标准。正确的教学内容要求:①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②理论联系实际;③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和难点。比如:“膜分离”一章,该章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掌握各种膜分离方法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膜特性及操作特点和影响膜分离速度的因素以及膜分离过程。清楚膜分离法在生物产物回收和纯化方面的应用。在其具体的内容中,讲课的重点在于各种膜分离法及其原理,即微滤、超滤、反渗透、透析、电渗析和渗透汽化等方法的原理,同时兼顾操作特性;而对于膜及其特性,影响膜分离速度的因素等方面内容作为次重点;对于膜分离过程和膜污染与清洗内容则作一般的了解。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的知识体系中,合理地引导学生,使其思路明确,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2建立双语教学,突出高新技术领域专业的'特点
随着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创新的事物和进展。教育部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于2001年9月3日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外语进行专业课教学,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双语教学是一种采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授课的教学方式。在高校专业课中开展双语教学,选用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国外原版教材,对于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学科来说是极符合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的。同时该意见还要求“高等本科学校要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3年内外语教学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因此不但要求授课的专业课程教师必须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和素养,还要对国内外行业的发展情况有高度的了解,能够定位全球该专业方向的发展前景。对于生物工程下游技术这门学科来说,采用双语教学有其必要性,同时也有其独特的优点,它可以第一时间让学生接触到课程的核心知识并获得精准的理解,同时可以接触到生物工程方向最前沿的信息,不会造成知识技术更新的滞后,以及避免新的专业词汇在翻译中出现意思模糊、一个英文术语多个中文解释、语意不正确、无对应中文说法等问题,使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专业术语的含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双语教学必然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的,笔者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得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是选教材,该课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选用了AntonioA.Garcia等编写,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BioseparationProcessScience》,同时中文的参考教材是由孙彦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分离工程》。这两本书几乎涵盖了笔者制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中的所有基础知识,同时文章能结合实际应用,举例生动形象,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其次是具体的教学过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存在语言障碍,听不懂外文授课内容,主要的解决方法如下:①中文教材和英语教材相结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先阅读中文的参考教材,强化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其通过预习基本理解课堂的讲解内容,教师在课堂上用英文讲授,必要时也有中文的解释,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在课堂上能得到消化和吸收,并且做好课后的复习,巩固学习的成果;②对于较常出现的但是难度较大的专业术语单词,可以通过词根词缀的方式,讲解给学生听,让其对双语授课感兴趣,提高其对于英语单词的记忆,比如:chromatography,chromato是“色彩”的意思,graphy是“写”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色谱”的意思;③加强结合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相当普及,利用这些现代化工具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资料和遗传学实验相关的图片和动画,精心编制实验课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生动的图解,甚至是动画效果图,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充分激发学生对遗传实验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在毛细管电泳一节,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动态的动画展示则可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④增加教学互动,把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不断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在学生的“学”中推广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探究式、参与讨论式教学,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逐步消除学生因语言改变所造成的易疲劳、畏难等问题。⑤注意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以上方法,基本解决了双语授课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建立科学的多媒体课件,强化授课内容,改善教学效果
在有限的36学时内,尽可能让学生学习内容繁多的下游技术内容,完全通过黑板的板书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工艺流程图、各种图表,板书既耗时效果也不佳。该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结合相当紧密地学科,有些内容要通过具体的实践,才能变抽象为具体,仅仅通过枯燥的叙述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而通过具体的实践,让学生进入生产环节实地了解生产状况,了解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多媒体教学强大的视听效果,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多媒体教学活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①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增强利用图片、动画、摄影、录像等媒体手段。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利用大量图片和动画,使学生对于课程各单元操作的原理以及步骤有更直观的认识。比如:对于色谱技术中的各种操作的原理,如果没有直观的图示和动画,讲解起来就比较费劲,学生也难于理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使学生对于课程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拉近了实践和理论的距离。②下游技术是与实际关联十分密切的学科,特别是实验设备、生产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现实生产中的设备,并且还可以模拟具体的操作步骤,具有很高的直观性,比如:大型的离心设备、过滤设备,通过图示一目了然。③辅助双语授课,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基本理解上课内容,避免了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导致对上课内容的不理解,有利于双语教学的正常进行。④采取模拟实验的步骤,加深学生对于各单元操作的认识,比如在“层析技术”一章,通过动画模拟了纸层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有了非常鲜明的记忆。以上各方面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能够密切结合,共同推动该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规范,能够突出该课程特点,为学生的学习做出正确引导。
4结语
相对于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较成熟的学科,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在天津商业大学开设的时间还比较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首先是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充实,特别是在关键的单元操作,比如“萃取”一章要努力加强体系的完备;其次,在教学手段上,由于该学科是一个与动手实验操作结合非常密切的学科,应该适当开设难度和应用性都较适合的实验,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再次,对于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模式应进一步完善,可以通过编写专业词汇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的障碍;最后,在多媒体教学中,应更多地引入动画或录像,丰富内容,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魏朝芳.生物学优质课和规范与特色[J].生物学教学,1996(12):16-17.
[2]李夏兰,翁连进.《生物分离技术》课程教革的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02,29(5):108-110.
[3]刘拥海,俞乐.《细胞生物学》的双语教学[J].高教论坛,2004(3):137-139.
[4]胡劲松,党娜娜,宋土生.细胞生物学双语教学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07-308.
【《生物工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生物工程简历免费
7.生物工程实习周记
9.教学设计
10.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