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植树的社会教案
“空白最好20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幼儿园植树的社会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幼儿园植树的社会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幼儿园植树的社会教案
幼儿园关于植树的社会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幼儿小朋友园关于植树的社会教案,一起来看看。
执教老师:钟利英&钟如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小朋友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小朋友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小朋友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活动过程:
一、讲树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小朋友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小朋友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小朋友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小朋友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小朋友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小朋友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
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小朋友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小朋友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小朋友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2.幼儿小朋友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小朋友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篇2: 幼儿园植树教案
一、活动主题:
“我为我家增点绿”
二、活动内容:
1、校园主要树木信息的采集及树木名牌的制作
2、悬挂树木名牌
二、活动对象:
大中小班小朋友和其家长(由对应班级老师向家长发出邀请,自愿参加)
三、活动准备
1:准备植物幼苗共计22株,分记:
紫玉兰 2株
积木 2株
四季桂 2株
指甲冬青 2株
茶花 2株
紫鹃幼苗 10株
樱花 2株
草皮 115平方
2:花坛建设
用砖石共砌面积约为120平方米的花坛,倒入60立方米的.黄泥。
四、活动时间安排:
3月11日下午3点之后(3月12日为星期六,在该日举办会增加成本)
五、活动具体过程安排
11日早晨由前台再次联系可以参加该活动的家长,再次确认。
安排人员清洗场地,并挖好树洞。
下午1点 ,检查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校内小朋友的起床和梳洗,植树工具)
下午2点时许,检查校内环境,打扫卫生。
下午2点半,在门口迎接家长,并做好家长接待工作。
下午3点 ,等待参加全部到齐,由家长和小朋友一起把种植的数木放入树洞,并放上黄土。
下午3点半 ,活动基本结束,合影留念。
六、活动预计效果:
1、培养学生爱护树木,关爱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
3、增长小朋友动手能力。
篇3: 幼儿园植树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讲讲、看看、玩玩、种种等活动,让幼儿小朋友知道3月12日是植树节,加深幼儿小朋友对常见树的认识,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2.鼓励幼儿小朋友与同伴互相合作、激发他们爱护树木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制作好树木与人类关系以及春天特征的多媒体课件。
2.自制常见树小纸牌人手3~4张。
3.植树的工具,在幼儿小朋友园内开辟种植角,备好柳树枝段。
活动过程:
一、讲树1.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配以音乐解说,制造略显紧张的气氛。让幼儿小朋友通过听讲解、观看“风沙的危害”, 多媒体课件,了解风沙对人类的危害。
2.引导幼儿小朋友重点讨论:如何来避免风沙带来的灾难呢?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小朋友得出树木能阻挡风沙,避免及或减少风沙造成的'灾害。
3.观看春天季节特征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小朋友了解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二、夸树(植树对人类的益处)观看树木与人类关系并结合多媒体课件讨论。
植树对人类的益处:净化空气、调节气温、防风遮雨、防止火灾等功用。
三、玩树牌幼儿小朋友每人3~4张小纸牌,上面绘有各种已认识的常见树木。幼儿小朋友自由结伴,两人一组玩树牌。
玩法:双方同时出一张树牌,先拍桌者先讲:一要讲出这两种树的树名,二要讲出每种树的一二个主要特征。三要讲出其是常绿树还是落叶树。都讲对了,两张数牌就归讲者所有;
讲错了,就有对方讲。如双方均未讲对,就把这两张牌搁一边,双方重新出牌。最后以牌多者为胜。
四、种树
1.激发幼儿小朋友参与种树的兴趣带领幼儿小朋友去园内的种植角,让幼儿小朋友说说如何种植“柳树”
(1)种植工具
(2)种植方法2.幼儿小朋友种植,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小朋友掌握每棵树枝的间距。
3.插上小标志,便于日后负责照看和护理。
篇4: 幼儿园植树教案
设计意图
“植树节”是国家为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情感,促进国土绿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通过立法确立的节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在植树节即将到来之际,我设计本次活动让幼儿在亲身种植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同伴互助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了解植树节来源,以及树对环境的重要性;
2.体验种植的乐趣,增强环保意识;
3.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建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活动难点: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幼儿真实体验植树,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幼儿安全。
活动准备
1.植树视频
2.模拟种植树木的玩教具
3.小树苗、浇树种树用的铁锹铁桶等若干
4.摄像机
5.事先选好种植场地
6.设计带有“我是小小植树员,快乐种植”“创建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等标语的横幅并提前挂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认识植树节
1.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
师:“什么是植树节?植树节是哪一天?认识哪些树木?(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树木)”
2.播放植树节视频,幼儿观看后提问
师:树木有什么用?(可以让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回答,教师给予纠正)
3.了解到树的重要性,引起幼儿对树木的兴趣。
教师小结“植树造林,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沙尘暴,调节气候等作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保护树木”
二、学习植树的基本方法
1.再次观看视频,师:“刚刚视频里面的人是怎样栽树的?”
2.拿出玩教具模拟种树,教师示范(先在沙土上挖一个坑,把树苗放进坑里,然后在把土盖上,最后浇上水)
3.分组让幼儿动手操作,3-4个人一组,教师在旁边指导。
三、体验植树
1.教师带领幼儿去到幼儿园的种植角,按照之前的分组让幼儿自行排好队;
2.教师示范教会幼儿种植方法,教师示范时要体现出分工与合作;
A.首先,我们要挖一个比树根大一点的深坑,大小自己判断;
B.解开束缚在树苗上的绑绳;
C.先在树坑中浇点水,把树苗放入坑里,把树苗扶正;
D.接下来往树坑里面填土了,这时要注意,填土的时候稍微把树苗往上面拉一下,让树根能够彻底朝下,方便扎根;
E.接着用脚将土踩一下,避免有风把树苗刮倒,其次,避免待会浇水的时候产生缝隙;
F.然后再次给树苗浇水,浇水过以后,记着将树洞上面铺上一层薄薄的树叶或者塑料薄膜,避免杂草的'生长;
3.按照小组分发种植工具以及小树苗,让幼儿自行讨论各自的分工;
4.幼儿种植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在植树过程中要注意同伴间的分工与合作,并进行安全教育;
5.种植完毕后,插上小标志,方便以后观察和照顾。
四、结束活动:
1.种植结束,让幼儿回忆植树的整个流程;
2.幼儿与自己亲手种下的小树合影留念,并由教师拿到班级进行展示。
五、活动延伸: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查找一些有关养护树木的小知识,并在下一节活动课给其他幼儿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活动一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植树节,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发言也非常踊跃;观看完视频幼儿对植树节、对树木对环境的作用有初步的了解。在植树过程中,部分幼儿把握不好浇水的量,我把原本浇水的大勺子换成浇树所需量大小的勺子,并告诉幼儿每颗树只需浇一勺水。基于上一个环节中模拟种树,有些幼儿已经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与小伙伴一起分工与合作,动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但有些幼儿还是会出现自己做自己的情况,我适时地进行引导,改善了这一情况。整个活动氛围良好,幼儿积极活跃。
篇5: 幼儿园植树教案
学情分析
全球资源日益减少,保护环境日益紧迫,而我们的孩子生活无忧,社会环保意识淡薄,经常做出乱摘花草、随处攀登树木等行为,这些看似毫不在意的事情,却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令我们幼教工作者深入思考。《纲要》中也明确指出:教育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所以对幼儿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树,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幼儿对树的认识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少有幼儿能进一步理解树和人类生活的紧密关系,懂得植树造林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益处。因此,为了激发幼儿对树的深层探究,我为大班幼儿设计了这个活动——“植树造林好处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树木与人类及动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初步认识植树的意义。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磁带一盘,多媒体课件,录像,有关树的调查表,铅笔,4幅动物家园设计图及4件小动物头饰,水彩笔或油画棒。
2.经验准备:幼儿课前对树已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1.通过课件播放,让幼儿了解树和动物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及语言表达能力
(1)出示课件——小鸟找家
师:小鸟在找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教师和幼儿一起看课件,讨论:小鸟喜欢什么样的家?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分析:通过课件的播放,激发幼儿的兴趣。孩子能够很快进入主题,知道“树是小鸟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2)播放录像故事《猴博士的话真灵》,教师根据故事内容启发幼儿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工厂里机器噪音很大,影响了小动物的日常生活,树帮了什么忙?
②有害气体熏得小动物咳嗽,树起了什么作用?
③夏天,小动物被晒得透不过气来,树起了什么作用?
④风沙吹得小动物睁不开眼睛,树帮了什么忙?
⑤河堤决口,淹了小动物的家,树解决了什么问题?
分析:根据回答情况,给幼儿不同程度的奖励。幼儿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小结,从而让幼儿了解森林对动物的重要性,理解树木与动物的关系。
2.了解树对人类的作用
(1)树与我们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幼儿与教师交流,说说树对我们有件么好处,从而加深对“植树造林好处多”的理解。
(2)采用填调查表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巩固树对人类的作用的知识分析:教师将树的作用和好处用表格加图标的形式表示出来,更方便幼儿理解。
①幼儿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自由分配任务,共同商量,互相交流,将自己认可的答案做上标记。
②填写调查表时,孩子可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内容。
③教师和幼儿一起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并让幼儿对自己组填写的调查表进行讲解,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对幼儿的回答采用鼓励、提炼、总结等形式进行及时的回应。
(3)教师和幼儿一起对问题进行小结:
植树造林好处多:
树木是天然的消声器。
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
树能吸收热量,遮挡阳光。
树木可以防止风沙弥漫,保持生态平衡。
树木能加固河堤,防止河堤决口。
3.激发幼儿热爱树木的情感
(1)让幼儿大胆发言,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树?为什么?
分析:丰富幼儿对于树木种类和名称等方面的认识,激发幼儿爱护树木的情感。
(2)幼儿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并播放一些稀有的、美丽的树种的'图片,拓展孩子的知识面,培养幼儿热爱树木的情感。
4.引导幼儿思考在积极植树的同时,应该怎样爱护树木。
让幼儿自由发言、讨论、交流,培养幼儿的爱心。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小结:不折树枝、不在树附近玩火、同破坏树木的人作斗争、给小树充足的水分等。
5.情境表演“小动物搬新家”
引导幼儿运用手中的画笔为小动物设计美好家园,并让幼儿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分析: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6.活动延伸
根据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我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利用课后延伸时间带领幼儿到园内的种植园去植树,提升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爱护树木的意识。这也真正地体现了教育的延续性、实效性特点,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人翁意识,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做好了准备。
篇6: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初步感受家庭的温暖。
2、会念儿歌,理解词语:幸福、亲亲热热。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诗歌,感受家庭的温暖
活动难点:理解词汇
活动准备
每人一张全家照
活动过程
一、相互介绍“幸福的家”
1、提出问题
(1)这是谁家的照片?
(2)照片上有谁?
(3)一家人在一起感觉怎样?
2、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幸福
二、欣赏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
2、幼儿随教师一起学习诗歌,可指着自己的全家福进行朗诵。
3、采用小组、个别,男、女还分组等多中形式朗诵
三、共同布置墙饰“幸福的家”
1、播放诗歌磁带,在教师的帮助下将全家照贴在墙饰中
2、附以诗歌图示。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照片和具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以照片为媒介,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地学习兴趣。
篇7:幼儿园社会教案
1、设计思路
野田的故事,也可能发生在许多幼儿身上,因为生活总是有烦恼、有矛盾的。在遇到烦恼、矛盾时,怎样把控自己、不迷失自我,怎样把快乐和幸福找回来呢?在读完故事后,可能会给幼儿带来许多有益的帮助和启迪。升入大班了,我们是幼儿园最大的孩子了,也要当哥哥姐姐了,让我们带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玩耍,做快乐的哥哥姐姐吧。
2、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感受野田的心理变化。
(2)尝试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解决困难,体验当哥哥姐姐的快乐。
3、活动准备
PPT课件
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
录像:小班幼儿生活片段纸、笔
4、活动过程
(1)升班仪式,引起兴趣
①幼儿歌唱《升班歌》。
②谈话:
一我们升班啦,现在是我们幼儿园里最大的孩子了,是弟弟妹妹的哥哥姐姐了。当哥哥姐姐你喜欢吗?为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讲当哥哥姐姐的感受。)
(2)阅读图书,理解故事
①出示封面:
一有只小猫叫野田,他也做哥哥了,他快乐吗?
一你从画面哪看出来野田不快乐呢?(引导幼儿观察野田的'表情,大胆猜想。)
一故事里的小猫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图画书。
②出示第1~3页:
一猫妈妈生了五只小猫,小猫野田做哥哥了。妈妈总是忙着照顾弟弟妹妹,野田觉得妈妈好像不如从前那样喜欢自己了。
一野田为什么会不高兴呢?他心里是怎么想的?猫妈妈是真的不喜欢野田了吗?
③出示第4页:
一弟弟妹妹一天一天地长大了。妈妈说:“喂,野田,带弟弟妹妹出去散散步!”
一你觉得野田能带好弟弟妹妹吗?(幼儿大胆猜想。)④自主阅读(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
一野田带弟弟妹妹出去玩,遇到了什么事情?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一仔细看看野田脸上的表情和身体的动作,这可以帮助你看懂故事。
一野田愿意带弟弟妹妹出去玩吗?
一弟弟妹妹遇到危险了吗?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一弟弟妹妹们遇到了哪些危险的事情呢?
(3)观看视频,情景体验
一小班弟弟妹妹们刚进幼儿园,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你愿意帮助他们吗?
一(观看视频:幼儿刚入园哭闹、走路不稳、不会穿衣、不会吃饭等。)许多弟弟妹妹刚进幼儿园时会哭闹,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高兴呢?
一弟弟妹妹走路摇摇摆摆,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一在幼儿园遇到弟弟妹妹走过来,你又会怎么做?
一弟弟妹妹不会自己吃饭,你有什么好主意帮助他们呢?
小结:这些真是好办法(好主意),你是好哥哥(好姐姐)!
(4)选择任务,分组完成
①幼儿分组,选择上述某一情景内容作为任务,讨论制定“帮助弟弟妹妹”计划书。
②分组制定完成“帮助弟弟妹妹”计划书,讨论哪些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和做法。
⑧统计:哪组的好办法最多。
篇8: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2、引导幼儿学会互相帮助。
活动准备
1、幼儿叠衣服图一张,幼儿扔衣服图一张。
2、幼儿穿衣图一张,幼儿找衣图一张。
活动过程
1、出示第一组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图上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朋友?
你为什么喜欢第一个小朋友而不喜欢第二个小朋友?
2、出示第二组土图,教师根据图意讲故事。
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
我们小朋友早上来园应该怎么做呢?我们都来教他,帮助他好吗?
3、请一幼儿上来示范叠衣服。
4、教师讲解,教幼儿正确的叠衣方法。
5、开展“大帮小”活动。
篇9: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背景
又是一年的九月,为了帮助小班幼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我园开展了大带小的活动。活动中我们发现,大带小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能有效地弥补独生子女缺乏与不同年龄儿童交往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社会交往的技能,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为了在更多领域和范围内进行尝试,最大限度地促进大与小之间的互动和双方的共同发展,我们特设计了本次活动,意在让幼儿多层面体验人际关系,学习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更好地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进而形成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活动目标
1.喜欢大带小活动,充分体验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体验关爱、分享与互助带来的快乐。
2.在活动中能关注弟弟妹妹,发现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增进主动交往的能力。
3.在共同游戏中,学习并探索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带小班弟弟妹妹的经验;熟悉小组活动中的游戏。
2.心理兴趣准备:有帮助弟弟妹妹的愿望;小班幼儿愿意和哥哥姐姐玩。
3.物质准备:电教设备(录音机、磁带),小组活动材料(第一组:牛奶罐、积木;第二组:石磨、糯米、小碗、勺子:第三组:黄瓜、胡萝卜、豆角、切板、切刀、纸盘;第四组:彩纸、水彩笔、展板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介绍小班的弟弟妹妹,在音乐声中消除陌生感,自然结对。
2.和新朋友聊一聊,加深相互间的了解。
(1)和新朋友说说悄悄话,了解新朋友的姓名和年龄等。
(2)向大家介绍新朋友。
3.大带小的实践游戏活动,关注大与小之间的互动过程。
(1)小组游戏活动。
①制作“心意卡”:画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大手和小手、大脚和小脚等),来表现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是一对好朋友。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互相商量和情感交流)
②制作蔬菜拼盘:切黄瓜、胡萝卜、豆角,用这三种蔬菜制作拼盘。
(指导重点:引导大班幼儿发现弟弟妹妹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他们)
③用牛奶罐、积木自由搭建。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合作、互教互学)
④用石磨磨米粉的游戏。
(指导重点:大与小之间的互相配合)
(2)教师和幼儿一起参观、欣赏大带小共同完成的作品。
4.分享交流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
(1)谈谈带弟弟妹妹的感受,让大班幼儿发现弟弟妹妹的优点,让小班幼儿感受到哥哥姐姐的关爱。
(2)讨论并分享带好弟弟妹妹的方法,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5.音乐游戏:《快乐变变变》。
引导幼儿在音乐游戏中大与小互相配合,用身体表现同一种熟悉的事物,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快乐变变变,你变我也变,变成小袋鼠,变成小汽车,变成小蚂蚁,变成小山洞,最后教师变成火车头带领幼儿依次穿过小山洞,变成一列小火车。
6.在音乐声中友好话别,收拾整理玩具,送弟弟妹妹回活动室。
活动延伸
大带小活动应该有更丰富的形式和内容,有了这次活动作铺垫,弟弟妹妹已经装进大孩子的心中,以后可以尝试在更广阔的范围中开展大带小的主题活动,如“手牵手去秋游”、“让我来帮助你”、“快乐圣诞节”等,不断总结出大带小活动所折射出的教育价值。
篇10: 幼儿园社会教案
设计意图
当幼儿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都会情不自禁地说:“我的衣服真好看”。确实,幼儿喜欢的衣服能给他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何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自己、关注生活,发现美的奥妙。活动的准备工作由家长们帮助完成,以激发孩子对自己喜爱的衣服的积极情感。同时,创设与同伴的交流机会,主动尝试表达自己的意愿。活动中,要多为幼儿、特别是胆小的幼儿创设表达、交流的机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不断交流、分享中获得发展。
活动目标
1、能大胆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
2、乐意表达自己的意愿。
3、感受服装的美。
活动准备
1、家长准备:为孩子穿一件最喜欢的衣服入园。(若天气、服装类型不适宜,就带入园)
2、摄像机一部、音乐磁带。
过程建议
1、引发兴趣:今天你们都把自己喜欢的衣服穿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衣服?
2、认识各种衣服:
(1)看一看、摸一摸。幼儿自由观看、欣赏各种衣服。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问一问、说一说。今天你们真漂亮,谁来告诉大家?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孩子说说:我的衣服上有……、我喜欢衣服上的……,鼓励孩子在集体面前大胆主动表述。
3、找一找。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衣服由哪几部分组成?衣服上有什么?教师可以参加者的身份亲切、自然的参与到幼儿的交谈中,特别是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孩子交谈。
4、服装表演会
布置服装表演会,幼儿自由结伴进行服装表演(可自选表演道具)。
延伸提示
回放“服装表演”的录像,与同伴分享展示交流的快乐。
篇11: 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小尾巴”的真正含义。
2、通过表演及学做不同的事情,理解帮助爸爸做事情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通过表演活动,感受做事情的快乐,乐意参与各种劳动。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与幼儿共同建构故事内容。
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幼儿用书,共同建构故事。
1、教师讲故事至:“好吧!我就来当一次你们的小尾巴”时问:你们猜猜小尾巴是什么呢?
2、教师讲故事至:“用长刷子刷起墙来”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3、教师讲故事至:“修修枝叶”时问:你们猜猜小猪会做什么呢?
4、教师讲至:“想在院子里歇一歇”时问:你们猜小猪会做些什么呢?
5、教师继续讲故事到结束。
二、幼儿理解“小尾巴”的含义。
1、你知道小尾巴是什么意思吗?
2、你们愿意做小尾巴吗?
3、你们在家里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样的事情呢?
三、教师与幼儿边讲述边表演动作。
1、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边用动作学做不同的事情。
2、幼儿学做不同的事情。
3、玩游戏:说说做做。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蛋和蛋制品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知道什么蛋是什么小动物生的。
2.在认识蛋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制作蛋沙拉的过程中形成文明的好习惯,享受生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每位幼儿家长联系好,请他们帮忙从鸡蛋、鸭蛋、鸽子蛋和鹌鹑蛋中任选一种蛋带一只来园。
2.幼儿人手一只盆子、一只碗和一只勺。
3.教师自己也准备一些各种蛋特别是鸽子蛋和鹌鹑蛋。
4.准备一些毛巾及做蛋沙拉用的熟的切成小快的土豆和白煮蛋,一瓶沙拉酱。
5.一只明炉、铲子、油、盐、味精、料酒等调味品,抹布若干块。
活动过程:
一.挑蛋。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很多的蛋,请你们挑一只你喜欢的蛋,然后说说你挑了一个什么蛋?它是谁生的?
幼:我挑的是鸡蛋是鸡妈妈生的……
二.摸蛋。
1.师:现在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你的蛋和别人的蛋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
幼:我的蛋比他的大。我的蛋比他的颜色深。
2.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蛋你见过那些?
教师总结:小朋友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蛋。他们的颜色不同,大小不同,但他们摸上去都是很光滑的。
三.认识蛋清和蛋黄。
1.师:你们知道这些光滑的蛋壳里到底藏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打开来看一看就知道了。
2.教师介绍磕蛋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并提醒幼儿要注意卫生。
3.幼儿动手磕蛋,教师在旁协作指导。
4.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总结:不管什么蛋,里面都有黄颜色的叫蛋黄,透明的粘糊糊的叫蛋清。蛋清煮熟了之后才叫蛋白。
四.教师现场煮蛋。
1.师:今天老师来为小朋友们做一道好吃的蛋做的菜好吗?
幼:好。
2.教师边炒蛋边提问:
1)师:小朋友你们吃过那些菜是用蛋做的?
幼:番茄炒蛋、荷包蛋、番茄蛋汤。
2)师:蛋除了可以做好吃的菜之外还可以做很多好吃的点心呢!你知道那些点心里有蛋吗?
幼:蛋糕、蛋卷、蛋黄派。
延伸活动:制作蛋沙拉。
1.师:我们一起来学做好吃的蛋沙拉,并开一个“蛋的party”吧!
2.师:介绍制作蛋沙拉的方法,和应注意的方面。
3.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去参加“蛋的party”吧!(舞会音乐响起)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沙拉。
篇12: 幼儿园社会教案
‘社会指’在特定环境下共同生活的人群,能够长久维持的、彼此不能够离开的相依为命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结构。
幼儿园社会教案:我爱劳动
活动目标:
①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热爱劳动!
②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与爸爸妈妈分担劳动任务。
③擅于倾听,擅于分享,擅于表达!
活动重点: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
活动难点: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分担!
活动准备:关于劳动的视频,图片,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让孩子们观看农民伯伯种稻子的视频,体会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二、分享属于“家”的劳动
分享离园后一段时间妈妈在做的事情(做饭,扫地,洗衣服等),讨论,妈妈的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
三、“劳动”我来帮忙
师:作为爸爸妈妈,老师的小帮手的你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分担一些“劳动”呢?
四、布置墙面
师:宝贝们,我们教室外面有一块空白的墙,需要你们帮忙把它装饰的更漂亮一些,这里有一些画纸,希望你们用你们的美丽的画给这面空白的墙穿上漂亮的衣裳!
(由宝贝们自己装饰的墙面,孩子们一定会认真的完成任务,也一定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并且从中感受到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祖国在我心》
【设计意图】
热爱祖国教育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而又经典的教学内容,《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从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与各项活动之中。”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我教学的重点。金秋十月,人们将迎来最为盛大、喜庆的节日“祖**亲的生日”。“十月一日”是谁的生日”?“中国到底有多大?”“我们中国有什么?”……这些都是孩子们想了解的。于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和即将到来的国庆节,以及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班内开展“中国娃”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知道自己是中国娃,知道中国娃的特征;了解我们祖国的全称;认识祖国的国旗、国歌、国徽;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我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怎样的?等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以此来弘扬祖国的正气,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到中国。
2、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我们祖国的生日。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地图上找到中国;认识国歌、国旗和国徽以及它们的象征意义,知道它们是祖国的标志,知道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参加过幼儿园的升旗仪式、看过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电视等。
2、教具准备:《祖国在我心》课件一套。
3、心理和环境准备:
培养爱祖国的情感,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不可忽视,注重创设教育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活动室的四周张贴中国地图;贴上国旗、国徽和各英雄故事的图片以及天安门、长城等有代表性标志的图片;做到让每一堵墙壁都说话,以“动情”到“晓理”过渡,使幼儿在环境的熏陶下逐步产生爱祖国的情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目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寻一寻,我们的祖国在哪里?
(播放课件《祖国在哪里》)
师:“这是什么图?”
师:“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我们的祖国在哪里?”
(二)基本部分:国歌声声、国旗飘飘、国徽闪闪。
1、中国一图
师:“想一想,中国地图像什么?”(播放课件《祖国像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中国地图的形状)
师:“我们祖国的地图像只大公鸡。”
2、首都北京
师:“我国的首都在哪里?”
“找一找,首都北京在哪里?(播放课件《祖国首都》)
(幼儿一起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所在地,并逐一认识北京首都的著名建筑物--天安门、长城、天坛以及聆听讲解员的讲解。)
3、辨一辨,雄壮的国歌。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听三首乐曲,辩认一下哪一首是我们祖国的国歌?”
(播放课件《国歌声声》)
(播放三种不同类型的乐曲,请幼儿辨别哪一首是我国的国歌)
师:“这首乐曲叫《义勇军进行曲》,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高唱的战歌,现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听到这首歌,都会热血沸腾,充满希望,心中升起对祖国的崇高敬畏与仰望。”
4、认一认,鲜艳的国旗。
(播放课件《国旗飘飘》)
(1)出示众多的国旗,指认出我国的国旗。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么多的国旗,哪一面是中国的国旗?”(幼儿自由谈论这些国旗都有哪些不同的特征)
讲解祖国国旗的象征意义:红色表示热烈,象征我们的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幼儿只作简单的了解)
(2)制作国旗。
运用课件给国旗填上合适的颜色――红色,添上一个大五星和四个小五星。
(3)启发幼儿谈谈在哪些地方见过国旗。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平常我们都在什么场合看到过升旗活动?”
(这个环节对大班的幼儿来说,应该会想出很多。)
(4)播放国歌,学习向国旗行注目礼,培养幼儿尊敬国旗、国歌的情感。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起立,我们听国歌,向国旗行注目礼。”
5、看一看,庄严的国徽。
(播放课件《国徽闪闪》)
师:“这是中国的国徽,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在国徽里看到了什么?”(演示课件,老师介绍国徽的组成部分以及象征意义。)
(幼儿简单知道国徽、国旗是我们国家的标志,尊重国旗、国徽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三)结束部分:共庆国庆节。
1、想一想,庆祝国庆节。
师:“你们知道哪一天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呢?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呢?大家为什么这样热情地开展庆祝活动?”
师:“我们怎样庆贺我们祖国的生日呢?”
幼儿自主讨论交流,让每个幼儿充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自己表达和倾听别人的阐述中了解十月一日是国庆节。
2、庆一庆,表达对祖**亲的美好祝愿。
在《大中国》的音乐声中,幼儿自由结伴载歌载舞,表达自己内心对祖**亲的美好祝愿。
师:“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一起跳舞,庆祝祖国的生日。”
(四)活动延伸:
把爱国主义教育延伸到课外活动中去,就是依据环境对幼儿的影响作用为根本出发点,优化幼儿的活动空间,以吸引幼儿主动投入,主动参与。为次,安排教师和幼儿一起装扮教室,营造欢庆气氛,迎接我们祖国妈妈的生日;全园教师在升旗活动时,以身作则,表现出对国旗和升旗仪式的崇敬来感染幼儿等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
篇13: 幼儿园社会教案
活动目标:
1.能配合成人穿脱鞋,成人帮助穿脱鞋时不乱动。
2.愿意和成人脱了鞋玩游戏。
活动准备:
每人一副手铃。
活动过程:
1.教师将手铃藏在身后,摇手铃,使手铃发出响声,引起孩子的注意。再将手铃从身后拿出来:“是什么在响呀?是铃铛在响,铃铛的声音真好听。”然后教师脱下鞋,将手铃套在脚腕上,走动,踢腿、跳跃等做一些脚部运动,使手铃发出叮叮铛铛的声音引起孩子对这种活动的兴趣。
2.家长让孩子坐在地毯上,对孩子说:“宝宝,妈妈帮你把鞋脱掉,带上铃铛跳舞好吗?”当孩子理解家长的意思后,帮孩子脱掉鞋子带上手铃,如果孩子配合得很好,家长应该大大地表扬他:“宝宝真乖,小脚不乱动。”再将鞋子给孩子穿上,此时也要表扬他。穿好后家长拉着孩子的手坐在一起,引导他模仿摇、蹬、上下、左右动脚等脚部动作,还可以站起来走一走,使铃铛发出好听的声音,孩于会很开心。玩过之后,家长再以同样的方法帮孩于把鞋脱掉、穿上。
注意事项:
在婴幼教室活动时,经常会涉及到穿脱鞋子,因此家长要引导孩子配合成人穿不乱动。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吃点心。
篇14: 幼儿园社会教案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他该怎么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然后,可以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小心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2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小手流血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相关图片一张。
教学过程:
1、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
(1)这个小朋友的手怎么啦?(出血了)(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教学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幼儿园植树的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10.托班社会幼儿园托班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