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

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

2023-06-22 08:48: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poonfullov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

篇1: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

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2、懂得人多力量大,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视频,海浪的音效,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导入(意图:交流去海边的经验,引出故事。)

1、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音效)

2、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说说你在海边做过什么有趣的事?

3、小结:是啊,在海边玩可真有趣,可是今天海边发生了一件特别事,一起来听故事吧!

二、分段欣赏故事,思考问题。(意图: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1、可怕的大鲸鱼。

(1)大鲸鱼为什么要来到海边?

(2)海边从来没有来过大鲸鱼,小动物们看到大鲸鱼会有什么反应呢?(紧张、害怕、讨厌、不知所措)他们会让大鲸鱼加入游戏吗?

(3)海水退潮了,大鲸鱼为什么留在海滩上?

(4)小动物们会怎么做?为什么?

2、救救大鲸鱼。

(1)大鲸鱼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微弱的声音)

(2)听到大鲸鱼的求救,小动物会怎么想?

(3)本来都很害怕的小动物,现在他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4)小结:海蟹觉得大鲸鱼是来跟他们一起玩的,坚定地救他;海贝还有些胆小有些犹豫;海龟看它没力气,也没之前那么害怕了。

3、小动物有办法。

(1)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动物们想了哪些办法来帮助大鲸鱼?(观察四幅图片)

(3)这样做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观察图片细节,表情、动作)

(4)大鲸鱼实在是太重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劲,大鲸鱼还是在原地。你觉得小动物们会放弃吗?

(5)小猴和老虎分别是怎么做的?

(6)最后是谁的办法让大鲸鱼获救了?那么大鲸鱼要感谢谁呢?

(7)为什么大鲸鱼不只是感谢老虎,而是感谢所有小动物呢?

(8)小结:是啊,大鲸鱼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得救的,因为团结力量大。

三、完整讲述,交流启发。(意图:懂得帮助周围的人。)

1、小动物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大家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大鲸鱼?

3、小结:虽然一开始小动物们很害怕大鲸鱼,但是当看到它有危险时,也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它,最后成功地帮助它回到大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原来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目标突出,在活动中,孩子的表达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讨论小动物们如何帮助大鲸鱼回到海边的方法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再次涨潮时大鲸鱼就能自己回去了;有的说可以先用水倒在大鲸鱼身上,让它不会觉得口渴等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较多,大班下学期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主阅读,增加挑战。

篇2:鲸鱼大班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鲸鱼及其生活习性。

2、学习从多角度搜索有关鲸鱼的信息。

教学准备:

1、与幼儿一起收集有关鲸鱼的信息。

2、教学挂图《鲸鱼》。

3、《科学》下p.22~23。

教学过程:

一、引导讨论。

1、观看教学挂图《鲸鱼》,教师问幼儿: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什么?

2、你了解到有关鲸鱼的哪些信息?

3、小结:蓝鲸是鲸鱼中最大的一种,它的身长达30多米,体重约1700吨,一张嘴能容纳10个成年人自由进入。它运动的时速为27公里,主要食物是小虾、水母、硅藻 等浮游动物。他的力气很大,大约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的力气。由于长时间待在水中,每次浮上海面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15米的水柱。

二、看画册《大鲸鱼》

1、发现鲸鱼的全身都是宝,知道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绘画:可爱的鲸鱼。

篇3:大鲸鱼在海边大班语言教案

大鲸鱼在海边大班语言教案

设计思路:

自大班以来,发现孩子们虽然乐意与同伴游戏、交往,但在遇到困难时,不知该如何面对解决,大多数孩子都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幼儿正值品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结合本月我们开展的“有趣的水”主题活动,幼儿带着对水的特性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也了解到海洋生物离不开水,同时抓住本故事要点,因而设计了本次语言活动,旨在鼓励幼儿大胆想出各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幼儿积极帮助他人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2、懂得人多力量大,并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视频,海浪的音效,故事PPT。

活动过程:

1、导入(意图:交流去海边的经验,引出故事。)

(1)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浪音效)

(2)你们去过海边吗?谁来说说你在海边做过什么有趣的事?

(3)小结:是啊,在海边玩可真有趣,可是今天海边发生了一件特别事,一起来听故事吧!

2、分段欣赏故事,思考问题。(意图:感受小动物的心情变化,积极思考大鲸鱼回到海里的办法。)

可怕的大鲸鱼

(1)大鲸鱼为什么要来到海边?

(2)海边从来没有来过大鲸鱼,小动物们看到大鲸鱼会有什么反应呢?(紧张、害怕、讨厌、不知所措)他们会让大鲸鱼加入游戏吗?

(3)海水退潮了,大鲸鱼为什么留在海滩上?

(4)小动物们会怎么做?为什么?

救救大鲸鱼

(1)大鲸鱼是怎么说的?(幼儿模仿微弱的声音)

(2)听到大鲸鱼的求救,小动物会怎么想?

(3)本来都很害怕的小动物,现在他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4)小结:海蟹觉得大鲸鱼是来跟他们一起玩的,坚定地救他;海贝还有些胆小有些犹豫;海龟看它没力气,也没之前那么害怕了。

小动物有办法

(1)有什么好办法吗?

(2)小动物们想了哪些办法来帮助大鲸鱼?(观察四幅图片)

(3)这样做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观察图片细节,表情、动作)

(4)大鲸鱼实在是太重了,大家费了好大的劲,大鲸鱼还是在原地。你觉得小动物们会放弃吗?

(5)小猴和老虎分别是怎么做的?

(6)最后是谁的办法让大鲸鱼获救了?那么大鲸鱼要感谢谁呢?

(7)为什么大鲸鱼不只是感谢老虎,而是感谢所有小动物呢?

(8)小结:是啊,大鲸鱼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得救的,因为团结力量大。

3、完整讲述,交流启发。(意图:懂得帮助周围的人。)

(1)小动物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为什么大家要坚持不懈地帮助大鲸鱼?

(3)小结:虽然一开始小动物们很害怕大鲸鱼,但是当看到它有危险时,也会不顾一切地去帮助它,最后成功地帮助它回到大海,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原来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清晰,目标突出,在活动中,孩子的表达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讨论小动物们如何帮助大鲸鱼回到海边的方法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有的说再次涨潮时大鲸鱼就能自己回去了;有的说可以先用水倒在大鲸鱼身上,让它不会觉得口渴等等。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孩子的互动较多,大班下学期了可以尝试让孩子自主阅读,增加挑战。

篇4:《海螺和大鲸鱼》大班教案

《海螺和大鲸鱼》大班教案

话题分析:

这是一只很小的海螺的故事,小小的海螺却有着远航的愿望,因此这注定是一个“浩浩荡荡”的故事。心愿不小,目标不小,口气也不小的小海螺在大鲸鱼的帮助下,踏上了远航的路程,看见了比岩石大得多的冰山,比码头大得多的陆地,连天空也比码头那儿的开阔许多,无比开阔!旅途中不言放弃的小海螺,注定会有很大的力量,结果,有方向、有热情、有力量、勇于克服困难致使这么小的一只海螺,竟然救了那么大的一条鲸鱼。这个小小的故事有着给人震撼的力量也给幼儿的视角带来新的冲击,这是图文并茂的一个故事,一个能给幼儿带来趣味、带来寓意的故事,它可以引导我们,让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个部分。

交流设计:

近期孩子们对于一些有趣味的动物题材的故事很有兴趣,他们对于故事中动物的生活、遇到困难等的情节猜测有自己初步的想法。孩子们观察画面大胆想象方面正在走向熟练与智慧,同时也正在学习仔细观察画面发现更多的信息的能力。虽然孩子们经常被故事的情节吸引,但是较少的思考作品深处的内涵给自己带来的教育意义。加上通过对于孩子们生活的观察发现许多孩子没有专注做完一件事情的习惯,能做则做不能完成就会过去是他们的学习哲学,“困难”这个字还没有在孩子的字典中出现。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这个有寓意的故事,所以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于让幼儿感受小海螺的心怀目标、执着、勇敢、勇于克服困难、不言放弃的精神,从而联系孩子自我萌发孩子针对一件事情做出一定结果的意识。

本次活动中,我在注重让孩子开展想象的`翅膀猜测小海螺的远航经历。

活动的第一环节,让幼儿通过看故事封面,说说故事的主角是谁,从而在猜测小海螺愿望的基础上引入故事情节。

活动的第二环节,通过观察故事画面以及猜测故事的发展,在分析讨论中感受小海螺的心怀梦想、执着、坚持、不言失败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运用余音缭绕法,让孩子随着音乐感受到小海螺远航的快乐与带来的享受;其次是运用听觉震动法,让孩子们音乐和视觉的双重冲击下,充分感受小海螺和大鲸鱼所经历的危险;最后运用分组辨析法,设置两难问题,“当危险与困难来临,如果你是小海螺你是继续远航,还是回家?”,通过这个两难问题把幼儿分成两组,扩大矛盾冲突,让孩子们各抒己见,以此激发有效的师幼互动。

活动的第三环节,让幼儿迁移经验,激发幼儿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决心。

活动目标:

1、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地较完整地表达小海螺远航过程中的经历。

2、感受小海螺执着的精神,萌发喜欢尝试,做事情专注、坚持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故事PPT,录有抒情和惊险的音乐两段;

2、《小海螺和大鲸鱼》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猜测主角

1、看故事封面,说说故事的主角是谁。

提问: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看看故事的主角是谁?(让幼儿关注故事封面上的文字,在不显眼画面上找寻到小海螺,并引起幼儿对于故事情节有一定的期待。)

2、猜猜小海螺的愿望。

提问:故事中的小海螺有个愿望,请你们猜猜它的愿望可能是什么?(猜测小海螺的愿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留有铺垫。)

二、理解故事,分析讨论

1、讲述PPT2-5,了解小海螺愿望与决心。

提问:小海螺的愿望是什么?你们有愿望吗?(在后一个问题抛出后发现幼儿的回答很多都是远大的理想,可能都是不能实现的。由于他们近期的目标意识几乎没有,所以教师在通过询问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提示说一些近期内能做的事情,帮助幼儿建立对于大班期间执着于切实可行的事情的憧憬。)小结:决定要做一件事情是我们的愿望,小小的海螺和我们都有着大大的梦想。

提问:有谁会来帮助它实现出海远航的愿望?(有的幼儿很聪明结合前面看过的封面上有大鲸鱼会一下子猜中答案,这时教师可以迎合幼儿出示PPT5。)

小结:的确,这个用黏液写的广告还真有效,它可能会吸引许多不同的朋友来帮忙。

2、出示PPT6,说说小海螺在海上的见闻。

提问:小海螺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这两个问题是并列的,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回答)

小结:它在大海里看见的东西都很大,比岩石大得多的冰山,比码头大得多的陆地,连天空也比码头那儿的开阔许多!

3、讨论PPT7-12,理解小海螺的坚持与勇敢。

提问: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插入急促“在山魔的宫中”的音乐与电闪雷鸣以及巨浪的声音,在幼儿倾听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想象途中的可能遇到的危险于困难)

(2)过渡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一起来看看。(一起看画面,教师讲述小海螺遇到的危险,以及小海螺的表情、动作。)

提问:发生了这样的事,小海螺的心里会怎么样?

篇5:《在金色的海滩上》教案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小姑娘助人为乐、诚实纯朴的美好品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中所叙述的具体事情,领会小姑娘的美好心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齐读课题。

2.学生自己出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序号。

3.出示幻灯。

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qún

jiā

jiāo

衣裙

画夹

礁石

qìn

jiāo

沁出

焦急

搁在

kàn

lòu

塑料

看着

漏出

4.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1)事情发生在什么地方?

(2)课文讲了哪三件事?

5.填空练习。

(1)(

)为(

)看衣服。

(2)画家送贝壳给小姑娘,小姑娘(

)。

(3)画家故意把贝壳丢在地上要小姑娘捡,小姑娘(

)。

6.让学生找出以上三件事分别在文中的哪些段落。

第一件事:1~12自然段。

第二件事:13~17自然段。

第三件事:18~21自然段。

7.请三人各读一大段。

(二)抓住重点,理解内容。

1.文中哪一段写了海滩美丽的景色?

(1)速读全文,找出有关内容。

(2)指名读第6自然段。

(3)理解“一望无际”的.意思。“一望无际”是指一眼望不到边。

(4)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2.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多久?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同桌讨论学习。

(2)集体交流。

从以下语句可以看出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时间很长。

“太阳刚冒出海面。”

“太阳越升越高。”

“傻孩子,火热的太阳会把你晒坏的。你回家吧,东西搁在这儿,我给你看着。”

“海水轻轻地漫上沙滩。”

“小姑娘的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眼睛里露出焦急的神情。”

3.小姑娘为画家看衣服等了那么长时间,心里非常焦急,但是为什么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画家回来?

(1)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话。

因为小姑娘答应了叔叔,一定得等他回来,所以她不听老伯伯的劝告,依然耐心地等待。

(2)通过这件事看出小姑娘有什么品质?

体现小姑娘乐于助人和认真负责的好品质。

4.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为什么红了?

(1)小组讨论。

(2)集体交流。

小姑娘把落在海滩上的贝壳一颗一颗捡起来还给画家,画家的“眼圈红了”是因为他没有料到小姑娘会这样做,没有想到这个普通的小姑娘有着这样一颗金子般的心,有这样纯洁美好的心灵,画家被真诚深深感动了。

(三)总结全文。

1.本文写了几件事?

2.从这三件事中,你体会出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四)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1)文中出现几个角色?

(2)要读出什么语气。

(3)分角色配乐朗读课文。使同学们在一种美好的情境中去领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篇6:大班线描画《大鲸鱼》教案

大班线描画《大鲸鱼》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够用线条、图案进行组合,装饰大鲸鱼的身体。

2、体验线描活动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谁呀?

2、大鲸鱼身上有哪些漂亮的图案呢?

3、小结:大鲸鱼身上有像太阳一样的`图案,是用螺旋线和波浪线一起画出来的。

二、教师讲解示范画装饰图案。

1、除了像小太阳一样的图案,还有哪些好看的图案呢?

2、教师根据幼儿的发现进行范画。

3、请个别幼儿来尝试画装饰图案。

(1)那这个图案是用了那些线条和图案组合成的呢?

(2)那谁来试试,这个图案可以怎么画?

4、小结:今天,我们发现鲸鱼身上的图案不只是简单的线条或者图案了,而是把线条宝宝喝图案宝宝组合在一起,画出了好看的装饰图案。等会儿就请你们也来试试吧!

三、组织幼儿操作。

提出操作要求:我们装饰的图案要整齐地排列在大鲸鱼的身上才好看哦!现在一起去装饰吧!

【活动反思】

本次线描画活动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在活动中我已经示范讲解了很多组合图案的画法,但是在幼儿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大多还只是用单一的线条或者单一的图案进行装饰,并不能将二者进行组合,因此我反思,接下来的特色活动中,对于这样难度较大的组合活动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篇7:《海的女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海的女儿》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2、喜欢善良的小美人鱼,并进行绘画表现。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绘画材料。

2、幼儿用书第2册第17~30页。

3、语言磁带或CD。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喜欢善良的小美人鱼,并进行绘画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讨论:故事里有谁?说了一件什么事?小人鱼为什么要变成人?小人鱼最后怎么样了?

二、再次欣赏故事,体验作品表达的情感。

1、播放配乐故事,幼儿再次欣赏。

2、欣赏后说一说:喜欢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三、绘画表现。

1、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脑海中的美人鱼是什么样子的?

2、幼儿创作,画出自己想象中的美人鱼。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创作的美人鱼展示出来,相互欣赏、介绍。

2、在阅读区阅读幼儿用书,互相讲述故事。

3、在表演区播放配乐故事,幼儿跟随录音讲述或表演

篇8: 大班语言教案

目标:

1、理解故事,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感知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楚”的感觉。

准备:

1、幼儿已具有对雾天的初步认识。

2、教学挂图。

过程

一、讨论晴天与雾天的不同。

师: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小朋友你们见过雾天吗?

1、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

2、晴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使或飞行的?小朋友们在公园里看到了什么?

3、雾天的时候,马路上的汽车和天上的飞机碰到了什么麻烦?小朋友在雾天有什么感觉?

二、雾弟弟很淘气。

今天我们就要来听一个有关雾天的故事,你们听听到底雾天会有什么麻烦呢。

1、结合挂图,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2、提问:

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雾天,司机开车真不方便,让我们帮他们想想办法吧。

(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太阳出来了,雾就会消失”的道理。

三、后来雾弟弟到天上变成了什么?

1、蒙眼开车

2、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墨镜,模拟“雾天开车”。行使中若碰到了椅子,就代表发生了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3、请幼儿说说“雾天开车”的感受。

篇9:大班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通过动画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识四季的主要特征。

3、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大图书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展示准备好的《四季画册》

“小朋友们,看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这是小白云给我们带来的四季画册。我们赶快来看看小白云都画了哪些好看的景色吧。”

2、欣赏活动

教师点击故事题目,播放故事动画,幼儿整体欣赏。

3、理解活动

(1)提出问题,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注意问题的答案

小白云用什么做画笔?用什么做颜料?

故事中一共问了几次“这画的是什么”

(2)完整欣赏故事内容

(3)鼓励幼儿回答问题

小白云把画好的画做成了什么?

小白云把画册带给了水?画册的名字叫什么?

(4)教师分别点击每个季节相关的画面,并让幼儿仔细观察妹夫图上所描述的景色,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老师给予引导,能用完整的优美的语言描绘四个季节的美丽景色,并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让幼儿感受美,欣赏美。

4、阅读活动

(1)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

(2)师幼共同讲述故事

(3)鼓励幼儿看图讲述故事

活动延伸:

让幼儿依据自己对四季的理解画四幅不同季节的画,做成四季画册。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

篇10: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职业的用处,知道能够被大家需要的工作就是最光荣的。

2、想象人物心理,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不同职业的形象图片及有关信息;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说说职业的用处。(观察图片)

1、我们来说一说,他们都是做什么工作的?(警察、医生、邮递员、清洁工、厨师、教师、魔术师)

2、除了这些工作,还有很多很多的工作都是被大家需要的工作。

二、谈谈自己的理想。

1、我们小朋友长大了,你的理想是干什么呢?(幼儿说说自己的理想)

三、欣赏图片,理解故事。

1、第一幅至第二幅

师:老狮子有九个孩子,他们渐渐长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一天老狮子把九个孩子叫到身边,想知道孩子们想干什么工作。你们想知道它们会成为怎样的狮子吗?

2、第三幅至第第七幅:从云记号中解读八只狮子的理想。

依次猜猜这些狮子的理想。

师:猜一猜老大想干什么?

3、第八幅:理解老九的理想是什么。

师:只有老九想不出,我们来听听老九是怎么想的?(播放声音:恩,我还没想好呢?反正,我要干的,就是谁也没干过,又是大家最需要的。)

师:什么是最需要的工作呢?(邮递员:为家家户户送信;清洁工:帮助我们清洁环境;警察:保护我们的安全。)

4、第九幅:说说狮子们的职业。

师:狮子们的工作如何呢?我们来看看。

5、第十幅至第十三幅。

师:老八的理发店开张了。可是大家都不愿意进来理发?为什么?

师:老八想做理发师,却得不到大家的信任,理发店眼看就要开不成了,怎么办呢?

6、第十四幅至第十七幅:教师讲述故事。

师:老九是怎样帮助老八的?(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6、第十八幅至第十九幅。

师:后来,老八的理发店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四、话题拓展

师:接下来,老九还会去做什么呢?

师:你们喜欢老九吗?

师:只要有需要,无论什么工作都是最光荣的,帮助别人的老九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五、结束

师:我的故事讲完了,故事的名字叫《理发狮和被理发狮》,它就藏在这大书里面,有时间我再讲给你们听。

师:现在,老师有个任务,请你当一回小记者,采访一下客人老师,问问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情感激发做得很好,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也很透彻,在续编故事的环节中幼儿的表现也不错。幼儿对故事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教师对幼儿的回应也比较好。在第二个环节中,出示字卡时教师让孩子回忆八只狮子想做的工作比较难,孩子们一下子不能说出来,我马上做了调整,先将老大老二老三等字卡先出示,再来让幼儿回忆,降低了难度,使环节顺利进行。由于这个记忆的内容是二维的,所以更加难,教师不应做这样的尝试,改成直接出示字卡比较好。

篇11: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能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型完整地描述图片中运动会的内容。

2、探索“足”字旁汉字构字的规律,能正确运用常用的“跑、跳、蹬、踢”等动词。

3、学会倾听别人发言,通过游戏活动初步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幅。

2、“足”字旁汉字(跑、跳、蹬、踢)及相应配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讲述图片内容。

1、“一场热闹的运动会正在场地进行着,瞧!赛场上正在举行什么比赛呢?

2、出示图片,幼儿仔细观察,并自由讲述图片上的内容。

3、启发幼儿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语句,讲述运动场上的热闹情景。最后,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讲述图片内容。

二、认读”足“字旁的汉字。

教师出示”跑“ 、”蹬“ 、”踢“等汉字,再将汉字分别放在相应的图片动作旁。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幼儿旁边的汉字表示图片上人物的动作,启发幼儿猜测汉字的意思,并读一读汉字的发音。

三、分析汉字构成的规律。

启发幼儿找出这些汉字的共同之处,告诉幼儿这些是”足“字旁的字,想一想:为什么这些汉字都有”足“字旁。

四、进一步扩展对”足“字旁汉字的认识。

还有哪些动作也是和脚的动作有关的,也会有”足“字旁的字呢?教师记录有”足“字旁的汉字,并带领幼儿读一读汉字。

五、开展游戏活动。

我会--教师指”跑“字,幼儿说:”跑、跑、跑,我会跑。“边说边模仿边做动作。

六、音乐活动--幸福拍手歌

篇12: 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要求:

1、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尝试根据诗歌的后半部分特点,仿编诗歌,并尝试学习用图标表现。

活动准备:1、已有一定的有关春季的经验。

2、PPT材料一份。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课题。

讨论:春季的变化

春季的小秘密我们和老师都一起找过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说给其他老师来听听,好吗?

二、学习诗歌

1、欣赏诗歌《春姑娘变戏法》,了解诗歌的内容。(教师朗诵)

你听到诗歌里念了什么?

2、还有哪些没听清楚的,我们一看、听听,好吗?(PPT)

这次又听到了什么?

3、一起跟着老师,边看图标边念诗歌,体现图标的作用。(简单、明了)

三、创编诗歌后半部分。

1、画图标:把春季的秘密画下来(最快的速度)

2、请儿童根据自己的绘画来创编诗歌。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可以继续创编,老师把它装订成册。

篇13: 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由小鸟引出主题。

老师:出示小鸟图片,引出故事内容。

老师:小鸟家被北风吹走了,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师:倾听故事《松树爷爷的帽子》,说说小鸟在找家的时候遇到谁。

老师:他们说自己的帽子被北风吹走了,他们的帽子指什么?

老师:没有叶子的树小鸟能不能建家?小结:只有有叶子的树才可以建家,不然就算重建家园也一样会被北风吹走。

三、继续播放故事,小鸟碰到松树爷爷。

老师:小鸟在找家的时候遇到了谁?

老师:松树爷爷有没有帮上小鸟?

老师:为什么松树爷爷可以帮上忙?

老师:为什么梧桐树和水杉树的帽子会被北风吹走,而松树不会?

老师:幼儿区分常青树和落叶树。小结:梧桐树和水杉树在冬天会掉叶子是落叶树,落叶树的叶子比较宽,会从树上掉下来,秋天会变黄。松树在冬天不会掉叶子是常青树,常青树叶子比较窄,比较硬,表面很光亮。

四、完整听故事,体验故事角色的情感

老师:小鸟找不到自己的家,它心里会怎么样?小结:告诉小鸟找家的时候一定要找冬天不会掉叶子的常青树。

五、幼儿看书理解故事内容。

老师:最后请小朋友拿出放在凳子底下的书本,一起和老师来讲述这个故事。

篇14: 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学习用轻松和有力的语言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感知诗歌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用”×××没关系“的句型仿编诗歌。

3、积极参与游戏,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心。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实物展示仪一台。

2、幼儿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知道自己的长处。

活动过程:…

1、”你喜欢你自己吗?“ ”你能用'我

一、击鼓传花:我喜欢我自己,…喜欢我自己,……'讲述喜欢自己的理由吗?“

2、介绍游戏规则。

二、欣赏诗歌,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你听见诗歌里说了些什么吗?“

三、展示诗歌画面,学习朗诵诗歌,并通过提问,感知理解诗歌。

1、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针对诗歌里的内容,逐一提问。

3、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语调朗诵诗歌内容。

4、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四、采用多种方式念儿歌。

1、幼儿念诗歌前四句,教师念后一句。

2、请八位幼儿轮流念。

五、启发幼儿想象并仿编诗歌。

篇15: 大班语言教案

课时目标:

1、学会句式”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长大了叫()。“

2、知道青蛙小时侯叫蝌蚪,竹子小时侯叫竹笋。能用句式介绍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3、让学生知道大自然中很多东西有两个名字。只要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现象。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句式介绍竹子和青蛙的名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做口腔操

一、说话引入,出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有那么多老师来听课,我们都介绍一下自己,说说自己的名字。

2、出示:名字师:每个人、每一样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出示媒体)指名说说动物的名字,说说家用电器的名字。

3、师:有两个朋友,也想来介绍一下自己。这两个朋友是谁呢?(出示图及课文录音)他们的名字与我们刚才介绍的有什么不一样?

4、板题,读题。

二、媒体演示,学习句式

1、师:竹子和青蛙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呢?我们先来听一听竹子是怎么说的。

(1)问:竹子说了什么?指名说

(2)出示:()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长大了叫()。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句式。谁能用这个句式介绍一下竹子。

(3)师:想不想了解竹笋是怎么长成竹子的?(媒体演示)

(4)师:刚才我们看了、听了竹笋是怎么长成竹子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的成长过程,好吗?(模仿操)

(5)小结:我们小朋友通过看、听、做,知道了竹子有……,小时候叫……,长大了叫……。

2、师:青蛙等不及了,他也想来介绍自己。(听录音)

(1)问:青蛙是怎么介绍自己的?用句式说话

(2)媒体演示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3)小结:现在我们又知道了,青蛙也有……,小时候叫……,长大了叫……。

(4)小青蛙说小朋友学得真不错,他想邀请我们到他家做客,在他家的小池塘里游一游。(”游“)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有两个名字,小时候叫(),长大了叫()。“这个句子说话。,知道了竹子有……,小时候叫……,长大了叫……。青蛙也有……,小时候叫……,长大了叫……。青蛙和竹子回家了,我们跟他们再见。接下来,我们听课老师想听一听你们会不会清楚地介绍青蛙和竹子,说得就像他们一样好。小组说一说,说给听课老师听

三、拓展练习,巩固句式

1、师:其实我们小朋友当中也有很多人是有两个名字的。谁能用今天学的句式来介绍一下。找好朋友介绍一下。问:你分享到了多少小朋友的名字?

2、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有两个名字?老师为大家找了几个,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1)师生共同学习禾苗长成稻子。(看媒体-练句式)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师说句子指名用句式说话

(2)学生学习毛毛虫长成蝴蝶,蚕长成蛾问:这是什么?谁能用今天学的句式介绍一下。

四、小结谈话,提出希望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个句式,知道大自然中很多东西有两个名字。我们的世界真奇妙,我们的世界真可爱。只要大家细心观察,一定会发现更多更有趣的现象。接下来,小青蛙和竹子还要说话了,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16: 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2、理解故事内容,能在图片的提示下完整的、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3、学习小兔子乐于助人的美德。

4、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5、能简单复述故事。

重点难点

领会兔子不借玉米棒的用意,懂得留种子的用意。

活动准备

活动挂图、实物(玉米棒)、小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导入

1、教师出示谜语。

2、幼儿讨论。

3、教师讲述故事前半段。提问:故事开始讲了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段。

提问:小兔子把玉米怎么样了?

等丰收后小兔又是怎么做的?

如果你是小兔子你又怎么做呢?

提升“小兔子不是不帮助朋友,而是为了留下种子,来年可以有更多的收获。”

5、完整听一遍故事,进一步理解。

6、请幼儿扮演角色,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1、单纯的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对大班孩子来说太简单了,在讲过一两遍之后,有些熊朋友已经能很好的复述故事内容了。应该在故事中找出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点,然后进行挖掘,交给幼儿一定道理。

2、应适当的改编原有的故事,使之能更好的突出想要强调的主题。

3、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有时应该抓住幼儿回答的内容中的一个点进行深入剖析。

小百科: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篇17: 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家的特点与作用,感受家的温暖。

2、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欣赏文学作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画自己的家。

2、拍摄两位幼儿的家。

3、各种有关家的文字。

活动过程:

一、介绍自己的家住在哪。

1、出示文字--家,引出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字宝宝,你们看他是谁呀?认识“家”字。

2、幼儿介绍自己的家的住址。

请幼儿上来介绍自己的家,要求声音响亮,会用这是我的家,我家住在xxx地方,是多少号。

3、理解门牌号的意义。

提问:

(1)门牌号的第一个数字代表什么?后面的数字代表什么?

(2)有了门牌号有什么好处,如果没用门牌号会怎样?

小结: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家,家的住址和门牌号。

二、观察讨论

1、请两位幼儿结合课件介绍自己的家。

带领幼儿参观小朋友的家里,请两位小朋友介绍自己家里的每个地方。

2、了解家里不同的房间和功用。

请幼儿说说家里的每个地方的用处,师用文字记录。

3、说说自己最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

师统计幼儿喜欢家里的哪个地方,并说出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的理由。

小结:家是好玩的地方,家是快乐的`地方,有家才幸福,有家才安稳,因为家里有爱我们、关心我们的人,我爱我家。

三、散文诗欣赏:家

1、完整欣赏一遍。师带领幼儿朗读一遍。

2、分析感受。你觉得这首诗怎样?喜欢吗?为什么?

3、师再带领幼儿朗读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小结:家是为我们遮风挡雨,让我们休息放松的地方,家让我们感受到温暖和舒适。

活动延伸:

家还可以是什么呢?到区域活动时仿编散文诗,设计未来的家。

篇18: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学习用图画和语言介绍自己。

连贯、完整地 讲述自己的作品,培养大胆、自信讲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猜猜我是谁》 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 2 - 4 页。

铅笔、水彩笔、图画纸。

活动内容

学习领域:

形式 :小组

1. 老师先说出一些幼儿的外形特征,请其他幼儿猜一猜,老师说的是哪几位小朋友。

2. 与幼儿一起复述

故事

《你能找到我吗》。

3. 向幼儿提问:

故事里,文文怎样介绍自己?(她介绍了自己的名字、体形、发型、性别和兴趣。)

你想怎样介绍自己?(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如名字、体形、发型、爱好等。)

4. 鼓励幼儿将自我介绍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教师可和幼儿一起为自我介绍图画配上文字。

5. 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述自己的自我介绍图画,并听听大家的意见。

6. 把幼儿创作的图画装订成册,可命名为《独特的我》,放在展览区让幼儿自由翻阅。

评价

能用图画和语言 表现和介绍自己。

喜欢创作活动。

篇19: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2.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儿歌。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

感知中国人的典型外貌特征,了解中国人和外国人的区别。

活动准备:

1.幼儿观察过镜子里自己的皮肤、头发、眼睛的颜色;

2.PPT:中国人的图片、外国人的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几种国家的字体;

3.音频:一段汉语和一段英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比较中国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的不同,引导幼儿知道我们中国人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人的外貌有什么不同呢?”

“世界上有几种肤质的人呢?”

“世界上有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棕种人”

“那你们知道这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呢?”

二、图片展示情境,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

1.出示世界地图。

“这是什么地图呢?地图上有哪些国家呢?中国在哪呢?你是怎么找到中国的呢?”

2.“观察下中国地图的轮廓,你有什么发现呢?(看看它像什么呢?)”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国家,人口很多,有谁知道中国共有多少人口呢?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谁知道中国有多少民族呢?”

三、运用生活情境,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字

1.放两段录音,一段汉语、一段英语。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我们说的是汉语普通话。”

2.出示中国汉字和英语。

“哪是我们国家的文字?你们认识上面的字码?观察一下上面的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我们写的字是汉字,也叫方块字。”

四、欣赏儿歌《我是中国娃》

1.教师朗诵,幼儿欣赏。

2.师幼朗诵儿歌,萌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放“国歌”,增强幼儿的爱国心。

“国歌想起时,我们要起立,行注目礼,保持安静。”

附:《我是中国娃》

我是中国娃,生着黑眼睛,长着黑头发。

写的是中国字,说的是中国话。

不管在哪里,中国都是我的家。

活动反思

运用了各国小朋友的照片进行对比,一目了然,充分感受到中国娃娃和其他国家娃娃在外貌上有哪些的不同之处,从而揭示课题--我是中国娃。这样能把握儿童的心理,创设情境激趣,为幼儿兴趣昂然的思考、理解奠定基础。

尽管活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可是只要我能清楚地看到这些问题,并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努力加以提升和改进,就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小百科:中国,是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并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国家,通用汉语、汉字,汉族与少数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又自称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相关文章:

1.幼儿园大班《大鲸鱼在海边》教案

2.语言大班教案

3.大班语言教案

4.《大鲸鱼在海边》读后感

5.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6.优秀大班语言教案

7.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8.落叶大班语言教案

9.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

10.大班语言教案:献爱心

下载word文档
《大班语言海滩上的大鲸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