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2023-06-02 08:11: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就不能好好吃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篇1:《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 知道轮子会滚动,能省力。

2. 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3. 乐意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 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的各种东西。

2. 幼儿每人带一个有轮子的玩具。

3. 书、小推车;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和小斜坡;ppt。

活动过程:

一、玩玩具,激发兴趣。

你发现了什么?

二、玩玩具,观察轮子。

1.这些轮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有什么一样的'地方?

3.教师小结。

4.实验验证:用圆的做轮子最合适。

三、玩游戏。

1.搬书游戏。

2.交流:用手搬和用小推车搬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3..教师小结:原来用手搬很费力,用小推车很省力。

四、经验拓展。

引导幼儿讲述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篇2:小班《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小班《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是圆的,会滚动。

2.引导幼儿探索轮子能省力且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各种积木、推车、报纸、课件。

活动过程:

一、滚一滚

1、教师出示各种积木。

教师:这是什么?盒子里有好多的积木,你们可以选择各种形状的积木在地上玩一玩,滚一滚,看看哪个会滚,哪个不会滚。

2、幼儿自由玩,提问:在玩积木时,你发现了什么呀?

圆形为什么会滚?(圆形没有角,是圆的)

3、小结:刚才我们都发现了圆形积木会滚动,因为它是圆的。

二、搬一搬

(一)实验一1、教师出示重物,请幼儿搬。

教师:今天,小动物们都要搬家了,可是还留着一大堆的东西,它们想了各种办法还是搬不动,请小朋友来帮小动物们搬家。

2、幼儿尝试,提问:你在搬时感觉怎么样?(很重,比较累)3、教师小结:用手去搬书很累,很重。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二)实验二1、教师出示推车,幼儿再次尝试。

提问:用什么办法才不会这么累?

教师:这是什么?请你用推车来搬一搬.

2、提问:用小推车搬书感觉怎么样?(轻松、省力)直接搬与用手推车搬哪个省力?为什么?

3、教师小结:轮子可以帮我们省力又可以省很多的时间。

三、说一说、看一看。

1、教师:除了小推车有轮子,你还见过什么东西也有轮子的?

2、欣赏图片。

教师:老师这里有很多东西也有轮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3、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能省力,给人们生活带来好多方便。

四、活动延伸

现在我们一起到幼儿园里的各个地方去找一找哪里也有轮子。

篇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轮子能省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轮子能省力》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尝试过程中感知方便与省力的多种方法。

2、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知道轮子会滚动,是最省力的工具。

3、培养幼儿积极思考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四个装有重物的大箱子。

2、绳子、滑板、圆木棍、木板、积木、锁链、大块布、梯子、圆木桶、竹子、鼓棒、扁担、竹梯。

【活动流程】

一、出现问题,感知人多可以省力。

你们看,这是什么啊?(箱子)

放在这里太不好了,谁愿意来把它搬开?(请一幼儿尝试、搬不动)

提问:你为什么搬不动?有什么感觉?那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他)

幼儿与教师共同搬箱子。

组织幼儿集中交谈:刚才我们是怎样把箱子搬开的?(抬、推、拉、转……)

那你们在移动箱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啊?(箱子太重了,太累了,太吃力了……)

老师也和小朋友也有一样的感受!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轻松点,有没有什么什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呢?(请力气大的大人来帮忙,大家一起抬……)

嘿,这里也有些工具的,有绳子、木棍、布块、滑板……他们能不能派上用场,让我们轻松的把箱子移到更远的'地方去呢?(幼儿自由猜测方法)

这些方法听起来都不错,究竟能不能行呢?(老师你让我们试试吧)

二、通过尝试比较,明白轮子能省力。

1、教师与幼儿共同尝试。(虞老师老师帮忙用相机把小朋友的方法记录下来)

2、集体交流。

老师把小朋友的方法拍成了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逐张照片请幼儿来介绍)

3、小结:你们觉得我们刚才用的方法,那种方法最省力?(滑板)为什么滑板又方便又省力?(滑板有轮子,如果没有轮子就不会跑,就像人没有腿一样)

三、联系生活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

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篇4:《省力的轮子》教案设计

《省力的轮子》教案设计

(一)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轮子是圆形的,可由各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

2、使幼儿注意观察轮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幼儿思考与探索问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一筐带有轮子的汽车玩具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积木各一块。

2、一辆小推车,一件重物。

3、幼儿操作材料画面“请你添上轮子”。

(三)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探索轮子的兴趣。

请幼儿玩玩筐子里的各种玩具,并启发幼儿说说发现了什么。(轮子会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不会滚。)

2、引导幼儿观察轮子。

讨论:轮子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轮子是圆的?如果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做轮子会怎样?

你见过什么样的轮子?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材料做成?(橡胶做的各种汽车轮子,木头做的小推车轮子等。)

轮子有大小,中间有空的、有实的`,有的是橡胶做的,论证有各种各样的,但他们有一的地方。(都是圆的)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轮子的作用。

用推车做实验,让幼儿知道轮子能省力。

4、引导幼儿讲述轮子的应用,扩展幼儿的知识。

活动延伸:

幼儿补画轮子。

篇5:科学省力的轮子反思

科学活动是以自由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为途径来开展。所以我在活动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张调查表,协助幼儿找找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会滚动的轮子,并指导他们画下找到的各种带有轮子的物品,也可用剪贴图片来进行。还发动幼儿带来了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孩子们收集的有轮子的玩具很多,有小汽车、有溜冰鞋、有玩具车、滑板车、自行车等。在幼儿来园晨间活动时,我就充分给幼儿以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们自由结伴相互观察玩具,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互相交换、自由交流、发表见解非常的投入与开心,为活动作了很好铺垫。

在活动中,孩子们在玩玩具时不再显得特加兴奋了,而是能带着老师的问题去比较轮子的异同,大小形状等。在交流介绍生活中见到的轮子时,由于调查表的作用,孩子们说了很多很多,相互增长的了见识。在感知轮子的作用时我采用实验游戏的方法,做一个“运物”游戏,进一步理解轮子滚动快,省时又省力。整个活动孩子们都比较投入。

篇6:科学省力的轮子反思

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三轮车都有轮子。轱辘轱辘的轮子滚动着、转动着,给惊奇,引导幼儿遐想,令幼儿着迷,让幼儿去观察、去操作、去发现、去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了不起的轮子》,让幼儿既获得了极大的情感满足,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课前我和们收集了很多有关轮子的图片和实物,如:各种各样的'汽车图片;汽车、火车;实物:滑板车、自行车、溜冰鞋等等。孩子能通过图片及实物认识很多有关轮子的车。

本次活动我采用:设置情景,引发讨论――听听轮子的自述,了解轮子的作用――操作,体验。

一、设置情景,引发讨论

活动开始我以自演小乌龟来引起幼儿的,果然,孩子们个个都集中注意力,看我的表演,从而也进入了主题,小乌龟很伤心,让猜一猜小乌龟为什么不高兴?你有什么办法让小乌龟高兴起来?轮子会怎样帮助小乌龟?这三个都需要孩子充分展开想像,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些车能帮助小乌龟走得快,从而进入正题――因为有了“轮子”。在这过程中不仅让孩子体验对轮子特点及作用的了解,也使孩子在情感体验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提升和运用。

二、听听轮子的自述,了解轮子的作用

通过轮子的自述,孩子们对轮子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孩子们到轮子的自豪,知道轮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轮子是如何来帮助我们的。

篇7:大班科学:省力的轮子

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轮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省力2、培养幼儿积极探索轮子和周围事物的兴趣设计思路:     xx市学前教育纲要和xx市二期课改都要求幼儿能关注周围事物并有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轮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我们经常看到幼儿在生活、游戏中接触到各种轮子,如:玩具车上的轮子,踏板车上的轮子,溜冰鞋上的轮子……,小小的轮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通过结合多媒体教学,能使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感受轮子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省力,以此引导幼儿注重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轮子的方便和省力

教学准备:各种玩具车(部分车有轮子部分车没有轮子)、多媒体图片,五个有轮子旅行包 (内装满书)

教学流程:  设疑、解疑 - 体验轮子省力 - 感知轮子的运用 - 激发探索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设疑、解疑

⑴ 引导幼儿观看多媒体(一个叔叔抱着东西走,另一个把东西放在推车上推)

提问:叔叔在干什么?你觉得哪个叔叔搬起来更省力?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推小车的叔叔省力,因为有车子……)

小结:小朋友都说用小推车帮忙搬东西的叔叔更省力。老师这儿                 有很多的玩具车,请你们来看一看、开一开,你会发现什么?

⑵ 幼儿自由操作、摆弄玩具车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的玩具车开起来怎么样?幼儿回答(我的车开的很快,我的车上没有轮子开不动……)

小结:原来不管是小推车上还是玩具车上都要有轮子,有了轮子车子才能滚动,车子才能开

二、感受轮子的省力

⑴ 师:你们看,这儿有很多的旅行包,我想把它拿到中间来,(哇,好重呀),谁愿意帮忙?(请一幼儿)

提问:你觉得搬起来怎么样?(重、搬不动),幼儿想办法(大家一起搬)

⑵ 那里还有几个旅行包,你们一起帮忙搬到中间来好吗?

(全体幼儿一起动手搬旅行包)

过度语:刚才我们小朋友这么多人帮才能把旅行包搬到中间来,老师还发现很多小朋友脸都涨红了,很累,我们小朋友来发现一下旅行包上有什么秘密吗?它能不能帮我们搬起来更省力?

幼儿观察:(发现有轮子,请轮子帮忙)

⑶ 请一名幼儿示范怎么样用轮子搬旅行包

提问:你感觉怎么样?(省力、方便)

为什么刚才很多小朋友搬都很吃力,现在一个小朋友搬都觉得很省力?

幼儿回答(因为有轮子帮忙,轮子能转动,旅行包就  能跟着前进……)

⑷ 全体幼儿体验(鼓励幼儿先拎一拎不用轮子帮忙,再用轮子帮忙搬,感受使用轮子的省力)

小结:工人叔叔真聪明,在旅行包上有了轮子,轮子会转动,我们就能很省力地搬旅行包了

三、感知轮子的用途

⑴ 师:除了旅行包上有轮子,小朋友你们还在哪儿看到过轮子?有什么用?(幼儿自由回答,如:火车上的轮子可以使火车开的很快,飞机上的轮子可以安全起飞降落,溜冰鞋上轮子可以锻炼身体……)

⑵ 放映多媒体(各种日常生活中有轮子的物体),感受轮子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四、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轮子,他们都有不同的作用,我们小朋友回家以后可以去寻找、去发现,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篇8:大班科学:省力的轮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获取有关轮子的形状和功能的经验,知道轮子是圆形的,轮子滚动可以使人省力。

2、了解轮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对周围事物感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筐操作材料、推车一辆、材料不同的几种轮子、两筐重物。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圆形的东西容易滚动。

⑴、小朋友,筐里有许多东西,你们可以拿出来玩一玩。

⑵、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⑶、你们再来试试,筐里还有哪些东西容易滚动?

⑷、想想看,为什么它们容易滚动?

小结:因为它们都是圆的,容易滚。

2、讨论:汽车的轮子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

⑴、汽车轮子是什么形状的?想想为什么?如果把汽车的轮子做成方形的,你们想想会怎样呢?

⑵、在投影仪上演示:看图片,你们上幼儿园时是谁送你的,骑的是什么车子?

3、观察比较几种轮子。

⑴、这些轮子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⑵、小结:轮子是各种各样的,但它们有一个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4、轮子的功用:

⑴、操作中发现运用轮子可以省力。

⑵、老师这儿有一大筐碗,谁帮我拿到门口去?

⑶、启发幼儿想其它的好办法?能使用工具吗?

⑷、平时小朋友还发现哪些东西上有轮子?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5、拓展幼儿的知识。

⑴、轮子的用处还有很多,你们看,(在投影仪上出示图片)轮子的用处。

⑵、小结:希望小朋友好好学习,长大了利用轮子为人们做更多的事情。

篇9:中班科学教案《轮子》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动手动脑,探究轮子的特征,并乐意与他人分享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2、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物体上的轮子,对轮子在生活中的运用产生好奇心。

3、幼儿在活动中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1、大班幼儿比赛搬书的录像带、轮子的图片等。

2、各种形状的积木人手一份、轮子一个。

3、马路背景图、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图片和水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观看大班幼儿搬书比赛录像幼儿观看比赛前半部分,猜想哪一队会取得胜利。

2、幼儿继续观看录像,初步了解轮子的功能。 师:最后谁取得了胜利?为什么使用整理箱会取得胜利?

二、动手动脑,探索轮子的特性。

1、幼儿玩各种形状的积木玩具,尝试哪些形状的积木玩具可以做轮子,哪些形状积木玩具不可以做轮子?

2、同伴交流:玩的是什么形状的玩具?可以做轮子吗?为什么?

3、请幼儿讲述并演示可以做轮子的积木与不可以做轮子的.积木。

4、教师小结:原来轮子是圆形的,只有圆形做的轮子才能连续不断的滚动,其他形状的积木不可以做轮子。

三、联系生活,拓宽幼儿视野幼儿回忆生活中见到过有轮子的物体,并通过观看有轮子物体的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轮子产生好奇心。

1、师:你在生活中见过那些东西是有轮子的?

2、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有轮子的物体图片,进一步了解轮子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涂涂画画,学做设计师

1、幼儿给没有轮子的交通工具设计合适的轮子。

2、幼儿将画好的交通工具展示到马路背景图上并互相交流。

篇10:神奇的轮子科学教案

神奇的轮子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图形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玩具车四辆。

2.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若干。

3.学习资源课件。

活动重点

比较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不同。

活动难点

感知图形与生活相关。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玩具车,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神秘的百宝箱,请小朋友到上面来摸摸。

师:小朋友在家都是怎么玩的呢?为什么它们都会向前跑呢?(都有轮子)

(二)基本部分

1.结合生活经验,知道其他物体也有轮子。

师:除了小汽车有轮子,你们见过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有轮子呢?

2.出示图片,结合幼儿回答,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其他带有轮子的物体。

火车、自行车、轮椅、旱冰鞋,等等。

3.轮子的形状和作用。

师:小朋友,你们仔细看这些轮子都是什么形状呢?

圆形。

4.通过比较,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师:如果我把轮子换成三角形和正方形,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呢?

我有一位动物朋友,它就想把圆形的轮子改成三角形、正方形,让我们来帮帮它吧。

5.通过积木进行操作,感知圆形适合做轮子。

师:后面有很多不同形状的积木,小朋友现在自己动手操作下,看哪个图形适合做轮子。

(三)结束部分

1.老师进行总结。

请拿各种轮子的小朋友到前面,结合课件,验证哪个图形适合做轮子。

师:为什么是圆形适合做轮子呢?

结论:因为圆形没有边和角,没有东西阻碍它向前运行,而正方形和三角形有边和角,会阻碍运行,所以圆形适合做轮子。

2.带领幼儿到操场观察其他带有轮子的物体。

篇11:滚动的轮子大班科学教案

滚动的轮子大班科学教案

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男孩子较多,对交通工具很感兴趣,对于圆头圆脑的轮子更是有无穷尽的探索乐趣,每次活动后,都围着我嘁嘁嚓嚓,意犹未尽。我便由此想出再让孩子对于轮子有进一步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他们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异,但都有相同的形状,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学习测量技能,发展幼儿观察、操作能力,扩展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请每一个幼儿带一个轮子或有轮子的玩具。

2、教师准备有轮子和缺一个或二个轮子的玩具几个,短绳子若干条。

活动过程:

教师:“请你们把带来的轮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动,然后告诉我,是什么使你们的玩具移动的?”

幼儿:“轮子”

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允许幼儿互相观察玩具。

教师:“你们还可以用小绳子量量它有多长。”

教师示范用绳子量轮子的大小,讲述量的方法,允许幼儿相互测量玩具。

教师小结:“有的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它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圆形的。”

教师:“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呢?”

“现在你们可以再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个其他形状的东西来比较一下,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

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你们在幼儿园、家里、街上还看到过有哪些东西有轮子?”

“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样?轮子坏了又会怎样?”

教师:“请你们以后在街上、家里、商场里各个地方观察有轮子的车子、机器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以后请你们再来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篇12:中班有趣的轮子的科学教案

中班关于有趣的轮子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探索与实践,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

2、引导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了解生活中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通过尝试、比较,体验轮子能省力,体验发现的乐趣。

3、鼓励幼儿相互合作、积极交流,激发探索问题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实物;各种积木、物品(书)、相关图片。废旧纸盒、瓶盖、剪刀、双面胶、画笔、画纸

2、活动前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带有轮子的各种东西。

活动过程:

1、导入,第一次探索活动。知道有轮子的东西会滚,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会滚动。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好玩的东西,待一会儿要请你们玩一玩,你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玩,还可以几个人玩。玩的时候可以的什么,你是怎么玩的,你发现了什么。

*幼儿分散玩耍、探索,老师参与指导,引导小朋友相互之间交流。请每位小朋友拿两个不一样的东西坐到位置上。

2、谈话:

*组织小朋友和邻座交流一下:两人手上拿的东西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地方。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刚才你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你现在手上拿的是什么?他们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引导幼儿讲述总结,知道轮子是圆形的,会滚动,轮子还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

3、第二次探索

*教师: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这儿有许多书,我想请小朋友把这些书从教室的这边送到那边,再从那边送回来。小朋友可以想各种办法把书送过去,看谁想的、用的办法最多,你们可以自己去找朋友一起想办法送书。

*幼儿分散送书游戏,分别体验用手拎、抱、抬和用车推的方法,感受用车推的舒服,体会轮子能省力的优点。

4、集中交流

*请小朋友相互交流一下刚才自己是如何送书的.

*提问:谁来告诉大家,你用了哪些方法送书?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引伸谈话:轮子的作用很大,你还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教师还可以介绍几种,如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等)

*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5、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篇13:幼儿大班会滚的轮子科学教案

幼儿大班会滚的轮子科学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滚的轮子》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轮子大小、材料不同,但都有相同的形状(圆形)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

3.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趣味练习——如果轮子是××样子;有多少个轮子呢。

2.带轮子的玩具

趣味练习

趣味练习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说一说自己都带来了什么(小汽车,轮子等)

二、展开

1.认识轮子的特征

(1)请幼儿把带来的轮子在桌子上或地上移动,然后说出,是什么使轮子移动了。

(2)请幼儿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3)幼儿互相观察所带的玩具

2.量一量轮子的直径和轴

(1)教师示范量的方法,请幼儿讲一讲量的方法,

请幼儿互相测量朋友的玩具 。

(2)小结:幼儿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

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

他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形的。

3.趣味练习:如果轮子是××样子

幼儿观察讨论:

如果车轮是三角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车轮是方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车轮是五角形的,车子走起来会怎么样?

4.在操作中发现为什么把轮子都做成圆的

(1)为什么轮子是圆的呢?

教师:现在你们可以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比较比较,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的?

(2)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5.趣味练习:有多少个轮子呢

摩托车

三轮车

汽车

大巴车

三、结束

1.趣味练习:找有轮子的东西

说一说在哪里见过有轮子的东西,他们是什么?

2.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么样,轮子坏了将会怎么样?

3.找出有轮子的东西画在练习卡上。

篇14:了不起的轮子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了不起的轮子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

2、提供各种有轮子的玩具,感知轮子的作用。

3、体验轮子转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准备各种有轮子的玩具。

2、图片或实物:溜冰鞋、自行车、摩托车、火车。

3、大圈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活动:好玩的轮子玩具车

1、教师:小朋友,你看见桌子上有什么玩具?你想玩玩具吗?

2、让幼儿人手一个玩具,在桌子上或空地方玩一玩。

3、教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玩玩具的?玩具是怎么前进的?

二、观察认识各种轮子,了解轮子的作用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车上的大轮子,教师:你的玩具车下面有什么?轮子是什么样子的?轮子有什么用?

2、教师边出示实物或图片,边以轮子的身份介绍轮子。

我是了不起的轮子。你瞧,玩具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溜冰鞋上有圆圆的轮子,自行车上有圆圆的.轮子,摩托车上有圆圆的轮子。它们都是因为有了我而跑得很快很快!火车的轮子很多很多,“轰隆轰隆”地转着,把大家带到想去的地方。

3、教师:除了刚才说过的轮子,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有了不起的轮子?

4、教师:有一只小蜗牛走得很慢很慢,有一只小乌龟也走得很慢很慢,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它们走得快一点吗?

5、教师启发幼儿想象用带轮子的工具,让它们能走得快一些,例如:滑板、溜冰鞋、玩具小车等。

三、引导幼儿开车仿编儿歌。

1、教师:汽车上有轮子吗?我们一起来当小司机,念儿歌《小汽车》好吗?

2、教师:你还想开什么车?到哪里去?

3、教师引导幼儿一边念仿编的儿歌,例如:拖拉机呀嘟嘟叫,……一直转到麦田里;警车笛笛叫,……。一直转到公安局。

四、尾声

教师带领幼儿手拿大圈,边念仿编儿歌,边将小车子开到活动室的外面。

篇15:动滑轮省力原理?

定义:

定义1: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定义2:若将重物直接挂在滑轮上,在提升重物时滑轮也一起上升,这样的'滑轮叫动滑轮。

定义3:如果人站在所拉物体上拉动绳子时,相对地面运动的滑轮反而相当于定滑轮,固定不动的为动滑轮,因此动滑轮的定义为相对于施力的人来说如果滑轮运动则为动滑轮,否则为定滑轮。

篇16:省略与省力

省略与省力

省略是语言中一种常见的现象,也是一种复杂的现象.以往对省略的分析大都侧重于句法、语义或篇章等方面,实际上,省略的产生离不开人们形成语言意识的.认知心理机制.在对省略的内涵进行系统的历时考察的分析框架下,借助于认知语用维度探讨省略形成的心理动因和价值取向,可以辩证地分析省略和省力的关系.

作 者:陈伟英 CHEN Wei-ying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话语与多元文化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8 刊 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5(6) 分类号:H030 关键词:省略   动态   省力原则   心理过程  

篇17: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为了了解杠杆的应用,我们先来了解几个与杠杆有关的概念.以图1甲中钢丝钳为例,其中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O为转动轴(支点),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图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其中: 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即图中的O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图中的F2. 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1. 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图中的l2. 了解了杠杆的五要素以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一、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常用方法 1.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1l1=F2l2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省力杠杆,省力杠杆能够省力,即:当l1>l2时,F1<F2为省力杠杆. (2)费力杠杆:阻力臂大于动力臂的杠杆叫费力杠杆,费力杠杆费力,即:当l1<l2时,F1>F2为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叫等臂杠杆,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即:当l1=l2时,F1=F2为等臂杠杆. 2.根据机械功原理: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省力杠杆费距离. (2)费力杠杆省距离. (3)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二、日常生活中的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经常使用各种杠杆,这些杠杆,有的复杂,有的简单.现把生活中常遇到的杠杆归类如下: 省力杠杆:撬杠、羊角锤、开瓶起子、钢丝钳、手推车、扳手、动滑轮、核桃夹等. 费力杠杆:筷子、铁锨、理发剪刀、钓鱼竿、笤帚、镊子等. 等臂杠杆:托盘天平、定滑轮等. 说明 有些剪刀要看具体的用途才能准确地确定省力还是费力,如图2中的剪刀:如果想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最合适?答案很明显选D.因为D中的剪刀阻力臂最短,动力臂长,所以最省力. 三、例题解析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中,杠杆也是主要的考查内容之一.考试形式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探究题等多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包括杠杆的五要素、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及应用等.在这里,针对有关杠杆的考点,进行归类分析如下: 题型一: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例1 如图3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F1表示手对钓鱼竿的作用力,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鱼线对钓鱼竿拉力F2的力臂l2; (2)钓鱼竿属于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答案 (1)如图4 (2)费力 点拨 ①画力臂时必须注意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力的作用线是通过力的作用点并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②判断省力还是费力,主要根据力臂的长短,本题中很明显阻力臂大于动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 题型二:会找出作用在杠杆上的最小力 例2 如图5是用羊角锤撬起钉子的示意图.为了撬起钉子,分别用四个力作用在锤柄的末端,其中最小的力是( ). A.F1 B.F2 C.F2 D.F4 点拨 这种题型仍然是找力臂,关键是找到最长的力臂.根据数学直角三角形知识,斜边比直角边长.F2对应的力臂最长.所以本题答案是B. 题型三: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例3 以下是日常生活及实验中常用的一些器械,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点拨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我们把杠杆分为三类: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就是省力杠杆;如果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就是费力杠杆;如果动力臂和阻力臂相等,就是等臂杠杆.题中例子的实质都是考查杠杆的分类.A是等臂杠杆,C、D是费力杠杆.答案是B.

【《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1.滚动的轮子大班科学教案

2.以前没有轮子教案

3.轮子的科学教案设计

4.科学教案

5.香喷喷的轮子童话作文

6.小班科学:有趣的轮子

7.科学教案大班

8.科学教案:昆虫

9.幼儿园科学教案

10.小班科学教案

下载word文档
《《省力的轮子》科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