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2023-04-21 08:10: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卿小本”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篇1: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

1、mjs.aqjy.org/ss-xs/?58朱小闯工作室-安徽省潜山中学(安徽省) 2、高考第一轮复习讲义之政治生活(1)(上)(广东惠州)高中政治导学―钟镜坤老师的.博客jk-chung.blog.163.com/blog/static/11838781710154176718/ 3、模块一《经济生活》细化分析  烟雨朦朦的博客(福建)eblog.cersp.com/userlog5/77317/archives//1338555.shtml

篇2: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内容: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亲近大海――统计与可能性;休闲假日――混合运算;过年――总复习十个单元和两个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和我喜欢的地方。   本册教材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素材选取的广泛性和趣味性。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广泛选取了新颖、有趣的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广泛存在于他们经验世界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借以使他们认识自我、了解社区、了解自然等等。本册的主要素材有魔术、杂技、童话、标本等,对学生来讲,这些都是很具有吸引力的内容。这些素材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由“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   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发一系列相对独立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注重知识结构的创新。例如,乘法口诀的编排,我们从“5的口诀”切入,这样编排,一方面是它的得数特点突出,易于学生记忆,另一方面,它有五句,易于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便于学生自主编制口诀。又如,分东西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常有的事情,丰富的经验已使他们明确平均分物体时,存在两种情况:正好分完和有剩余,因此,教材这样安排了除法的初步认识:   正好分完  认识除法 分一分   有剩余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这样安排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4、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九单元《休闲假日――混合运算》,没有就运算讲运算,而是以解决问题为经,以数学知识为纬设计编排。这种设计思路渗透在教材的各个部分。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每一部分的“你问我说”板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展示自己的潜能,体现方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第二个层次,运用初步学到的知识方法,通过联想、推断等探索活动,独立地解决综合情境图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初步掌握新知识。同时,初步学到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到探索的乐趣。    6、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每个单元之后,设计了“我学会了吗?”、“丰收园”等栏目,以自我检测和涂“苹果图”的方式,启发学生从兴趣习惯、合作交流、知识技能、问题意识、发挥潜能等多方面的自我评价、自我反馈中,逐步培养学生建立自信、认识自我的能力。本册书中的最后,还特设了“老师,我想对您说”、“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我想对同学说”、“我想对自己说”专页,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与教师、家长、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感情,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的观念,从小学习做人。   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顺序(两步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运算。   空间与图形: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辨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统计与概率: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分类统计的方法。在具体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感知“可能性”的意义。   实践活动:通过测量、整理、分析数据等活动,发现规律,增强学生认识自我的兴趣。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发展空间观念。   让学生经历乘、除法产生、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方位感。经历分类统计的过程,体验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采用多种方法,解决综合性的实际问题(两步)。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如何倾听、接纳别人的意见,如何进行合作等技能,提高合作交流的水平。   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和教师、同伴一起克服学习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知道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理解“倍”的意义。知道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顺序(两步不带括号),并能正确地运算。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学会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辨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   能自己编乘法口诀,会背乘法口诀,会根据表内口诀计算乘除法,能正确地运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顺序。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课时分配:   一、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二、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5课时   三、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 4课时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1课时   四、凯蒂学艺――表的乘法(二)…………………………………………………10课时   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19课时   六、小桥流水人家――方向与位置 ………………………………………………4课时   实践活动――我喜欢的地方……………………………………………………… 1课时   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10课时   八、亲近大海―― 统计与可能……………………………………………………3课时   九、休闲假日―― 混合运算………………………………………………………4课时   十、过年―― 总复习………………………………………………………………5课时    

篇3: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与“课文”部分全部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安排1个综合练习,共8个。   本册教材突出了两个习惯的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这两个习惯的排列顺序和语言表述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本册教材仍用“识写分流,多识少写”的方法安排生字,共安排生字390个,其中要求写的285个,另外的105个只要求认识,不作书写要求。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识字1》――《识字8》),其中包括三种形式:词串识字、形近偏旁的比较和特殊偏旁的认识。二是随课文识字。本册共选编课文24篇,其中1―4课“春光篇”课文内容大都与春天的物候有关,5―8课“哲理篇”意在让学生从中领悟一些人生哲理,9―12课“亲情篇”主要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关心他人,13―16课“勤学篇”目的是教育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17―20课“爱国篇”主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了解一些祖国风光和民族风情,21―24课“科技篇”意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言规范,内涵丰富。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练习,主要由“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这四大板块构成。课后的练习设计坚持简约、实用,抓住关键,主要突出了识、写、读、背四项。所有课文均要求朗读。绝大部分课文要求背诵全文,少量课文背诵部分自然段。有些课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富有童趣的实践性作业。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 识字写字。准确认读390个生字。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1个常用偏旁部首。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5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 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稞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4 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5 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6 综合性学习。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  2课时   识字1-4课 8课时   课文1―12课    24课时 识字5-8课  8课时 课文13-24课 24课时 综合练习8个 16课时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两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6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24课;每单元1个综合练习,共8个。“识字”课有三种形式:词串识字(1、2、5、6)、形近偏旁的比较(3、4、7)、特殊偏旁的认识(8)。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光篇(1-4);第二单元:哲理篇(5-8);第三单元:亲情篇(9-12);第四单元:勤学篇(13-16);第五单元:爱国篇(17-20);第六单元:科技篇(21-24)。以上安排为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材料。每单元一个综合练习,重视综合性和实践性,一般包括学用字词句、朗读背诵、写字、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主要用以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并在语文能力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有适当的扩展。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⑴ 继续掌握正确的勤查字典,并养成习惯;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⑵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 ⑶ 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⑷ 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2、汉语拼音 ⑴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⑵ 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⑴ 准确认读373个生字。 ⑵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13个常用偏旁部首。 ⑶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83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4、口语交际 ⑴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⑵ 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⑶ 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⑷ 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阅读 ⑴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⑶ 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⑷ 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写话 ⑴ 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⑵ 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⑶ 学会“转述”、“劝阻”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⑷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教材的重点难点] 学习39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293个)。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 [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 [教学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开始训练默读。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4、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安排]    培养良好习惯………………………3课时   第一单元……………………………12课时   第二单元……………………………14课时   第三单元……………………………10课时   第四单元……………………………14课时   第五单元……………………………12课时   第六单元……………………………14课时   第七单元……………………………10课时   第八单元……………………………14课时          

篇4:小学语文第三册全册教材分析、习惯篇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全册教材分析、习惯篇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⑶ ”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与“课文”全部注了音。本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06个,其中要求写的为276个,另外的130个生字只要求认识。所谓“只要求认识”,是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能在口头表达时运用,只是不要求会默写而已,比以往的“二类字”要求要高。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如果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按照“识写分流”的方法安排生字,可以多识少写,就能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大体上按内容分为6个单元。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意在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有些课文目的是启迪学生学习诸多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有些课文意在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教育;有些课文意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课文只不过是个“例子”,是要让学生凭借课文学习语文知识,练好语文基本功,并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掌握正确的写铅笔字的方法;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汉语拼音: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准确认读40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76个。掌握本册新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独体;合体――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特殊结构等两类六种),把字写端正、匀称、美观,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初步感受汉字的一些规律,会查字典,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能力。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5.阅读:打好认读基本功,进一步提高认读能力。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感悟和想象能力,能主动的进行情感体验和审美体验。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认识并能体会常见的标点符号的用法。喜欢阅读,喜爱。    6.写话: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材仍然把识字、写字、朗读、背诵作为重点。难点是识字和写字。在识字教学中,要注意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尽量让识字、写字、读课本中出现的歌谣同步推进,“以识促读”,“以读和写巩固、深化识字的成果”。在写字教学中,要注意避免烦琐分析,要抓好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习惯………………………2课时   第一单元……………………………10课时   第二单元……………………………14课时   第三单元……………………………10课时   第四单元……………………………14课时   第五单元……………………………12课时   第六单元……………………………14课时   第七单元……………………………10课时   第八单元……………………………14课时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 教材分析:   本册课本开头1――5页是有关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外阅读等方面的内容,是全套教材关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系列安排之三。安排本项内容,意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朗读、背诵等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精读博览、对有积累价值的.语言文字熟读成诵的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3)设计了“勤于朗读背诵”和“乐于课外阅读”两项内容共10幅图画,画面从不同角度形象地展示了小学生如何朗读背诵,怎样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教学目标: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并养成习惯;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使学生在朗读背诵和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中获得益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也有部分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但在练习中却做不到,落实不到行动上,所以平时要举一反三加强训练。 教学构想:   首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说说他们是怎样朗读背诵、怎样阅读,然后指导学生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交流自己积累了那些名言警句、古诗词等,交流自己是怎样进行课外阅读的,读了那些读物,并说说自己这一学期的打算。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勤于朗读背诵。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观察图画   1、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朗读的?   二、小结要领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三.模仿评判   1.请几个学生模仿练习,并由大家给予评判。   2.评判中指出一些错误姿势的危害。 四.集体训练 1.观察下图。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朗读时身子怎样,两臂怎样,怎样拿书,眼睛和课本的距离怎样。 五.整体感知图画 1.指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2.简说图意。   六.指导学生观察集体背诵图(一、二幅) 1.提问:背诵时课本和文具盒怎么摆放? 2.这些同学怎样坐的,他的双肩和双臂怎样?眼睛向着什么地方,态度神情怎样? 小结:身正肩平交臂平放,眼向前方态度认真 3.背诵时还要注意什么?正确流利富有感情 4.全班学生模仿图上的学生,集体背诵一段已学过的课文,教师检查评判。 5.图上的小朋友背诵的是哪篇课文,你是怎么知道的?看图背诵有什么好处?要注意什么?(图中有文,文中有图,按序背诵) 七.观察三幅小图,按图模仿训练 1.观察左下方小图。 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同学是怎样站立的?态度怎样?老师要他干什么?老师表情怎样,为什么高兴?指名学生模仿表演。 2.观察中间小图。 让学生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家长要孩子干什么?孩子表情怎样,是怎么做的? 3.观察右边小图。 让学生弄清:学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态度怎样,姿势怎样?选取一段课文片段,然后交换检查同桌的背诵。 八.小结。 作业设计:   课后每天坚持朗读课文、背诵好的诗词。 板书设计: 勤于朗读背诵   身正肩平双手拿书 左右两臂自然平放 目光课本保持距离 眼睛课本距离一尺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乐于课外阅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观察上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图你们看到了什么? 2.图上的一位小朋友借到一本心爱的课外书,他笑的多开心啊!阅读课外书的好处真多,意义真大啊! 学习两条格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观察第二幅图。 让学生先演示朗读时正确的姿势、态度、表情,然后告诉学生读课外书报与朗读的姿势一样,态度认真,神情专一,但是为了保护阅览室的安静,阅读时要做到眼看、心记、不出声。 4.观察第三幅图。 5.图上的几个同学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则怎样? 6.小结三幅图: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二.观察下边三幅图 1.从第一幅上可以看出这是在什么地方?同学们在干什么? 2.说说去阅览室看书的过程。 3.在阅览室看书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观察第二、三幅图讲解。 三.小结。 作业设计:   写读书计划。 板书设计: 乐于课外阅读 课后反思: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相关文章:

1.八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案

2.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

3.一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

4.思想品德第四册全册教案

5.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

6.《文化与经济政治》高二政治说课稿

7.高二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说课稿

8.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9.语文出版社二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10.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word文档
《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全册教案及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