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2023-03-18 08:56: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谷爱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篇1:四年级口算除法教案

●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力求突破传统的灌输式的口算除法教学模式,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中,围绕着如何创设高效课堂这一中心组织教学。一是创设分气球情境,引入探索新知环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二是在探索新知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让学生亲自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三是结合实际问题引入两位数除法的估算,给试商做准备。四是应用拓展。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中,巩固口算除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气球吗?是呀,五颜六色的气球把我们生活装点得更加美丽,更加喜庆。看,气球飘进了我们的数学课堂,它来做什么呢?(出示气球图片接图)教师边说边出示挂图:(略)例1的情境图及分出20个气球的过程与有关的信息。

二、探索新知

1、教学问题1(1):

(1)师:从图上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师: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给大家说一说?(生说)

师:这个问题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板书: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1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或问:这题中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

生:(末尾都有0的除法)

生:(个位是0)

师:这是一个什么数?(整十数)也就是一道什么样的除法式题?

生:两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式题。

生:整十数除以整十数。

○2师:80除以20怎样算呢?(或问:80除以20等于4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3师: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开始)

○4反馈讨论结果:

师:刚才我们听到很多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80÷20=4

○1想:8÷2=4

80÷20=4

○2想:8个+÷2个+=4

80÷20=4

○3想:(4)×20=80

80÷20=4

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80和20末尾的零都不看,先算8÷2=4,所以80÷20=4

师:听清楚了吗?谁来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我是这样想的:做除法想乘法,我想×20=80,我想到了4和20相乘等于80,所以80÷20=4

问: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把80看成8个+,20看成2个+ ,

8个+÷2个+=4

所以:80÷20=4

师:谁听清楚了,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谁还能?

师: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下面一起口答。

2、教学例题1(2):

(1)创设情景列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分气球的任务,大家的表现非常出色。瞧,学校还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

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会解决这个问题呢?怎样列式?

(2)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20÷30

○1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题呢?(几百几十的数除以整十数)

从刚才的方法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知道这题得多少吗?齐说得数。

你们怎么快就算出了得数,你是怎样算的?

○2反馈结果:

师:谁来汇报一下。

板书:120÷30=4

○1想:12÷3=4

120÷30=4

○2想:(4)×30=120

120÷30=4

○3想:12个+÷3个+=4

120÷30=4

生3:我是这样想的:把120看成12个+,30看成3个+,12个+÷3个+=4,所以120÷30=4师:谁能用不同的方法来口算?

生1:我是这样想的:把120和30末尾的零都不看,先算12÷3=4 ,所以120÷30=4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口算?

生2:我是这样想的:想(4)×30=120,4×30=120,所以120÷30=4

师: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下面一起口答。

3、揭示课题:

师: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除法式题呢?

师述:在刚才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象这类除法式题的口算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口算除法。(出示课题:口算除法)

4、口算练习:抢答

60÷30 150÷50 20÷10

80÷20 210÷70 40÷20

5、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出示:83÷20≈ 80÷19≈ 182÷30≈ 180÷28≈

师: 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陈老师可没说要求啊!看谁知道?

生1: 用估算求商。

生2:要求“≈”来算。(就是要你怎么算?)

生3:就是求近似数。(也就是估算出结果)

师: 如果让你任选一题来估算,你准备选哪一题,请选一题试一试?

把你的估算方法在组内说一说,开始!

(2)交流总结:

师:都算完了吗?我们来交流交流。

○1先说你选的是哪一题,再说你的估算方法。谁愿意来说说?

○2做估算有什么好方法?谁来说一说?

师:虽然我们选择的题不同,但我们估算的方法一致的,谁能把估算方法概括地说一说。

生:两位数除法估算,先把不是整数的两位数看成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数,再用方法口算出结果。

生: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作与它比较接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口算出商。

三、巩固练习:

1、P79做一做(上、下两组题)

(1)师:现在你们能完成P79上面的做一做吗?

师:请翻开书P79完成上面的做一做。

问:做之前,你准备按怎样的顺序来口算这些题?为什么?

生:一组一组的来算。(先做上面的题,再做下面的题)(或问:哪几题为一组)

生:因为,做估算时,把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运用了口算的方法来算。

师:说得真好,看来估算与口算有着密切的联系。

2、P79做一做,下面的题。

师:这题你准备按什么顺序算?下面独立完成。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练习: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道拓展题,考考同学们思维。

出示:120 160 30 40 80 20

师:根据这6个数,请选择其中的两个数,列出除法算式,并口算出得数。

120÷30=4

120÷40=3

120÷20=6

160÷40=4

160÷80=2

160÷20=8

40÷20=2

80÷40=2

80÷20=4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中,我校买来一些书准备赠给希望小学。学校共买来240本书,我们把这些书捆好饱才能邮走,你准备把多少本捆成一包呢?我们把你的来选择方案讲给大家听一听。

总结:好,同学们的想法不错,比较符合实际,遇到具体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

篇2:四年级口算除法教案

《口算除法》是我本学期上的考核课。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口算教学中,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倡导新课标教学和创设高效课堂的统一,这是我们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课前,我曾思考过,口算除法涉及算理知识,如果运用传统灌输式的教法,直奔主题,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不应有太大问题。但反过来想,如果我照本宣科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的课谈得上高效吗?不可,必须创新,必须让学生动起来,只有学生动手、动脑,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具体来说,要把握好教学中的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明理

数学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一是可以激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进而使学生有极大的兴趣参与计算过程。以往的计算教学比较枯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何课堂高效。在本堂课中,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分气球”情境,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二是明理。如果我们光说计算有多么重要,很难触动学生。通过创设情境,把课本上的内容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既为学生提供了探索数学知识的资源,又使学生感知计算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可谓事半功倍。

二、经历过程,体验算法

在过去的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的是学生对计算方法或计算法则的掌握情况,更多地停留在会与不会计算这一层面上。本节课,我注重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而不单单是掌握计算方法这一结果。例如在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探讨计算方法——总结计算方法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寻找口算方法,是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出口算方法。

三、学以致用,巩固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应用,应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是计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节课中,我结合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数学实际问题—-捆扎赠书,让学生通过运用口算除法计算,设计出多种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篇3: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理解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师:都说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很好,老师想考考你们,可以吗?师:嗯,好!请看题。

1.口算:20×4= 80÷2= 30×7= 210÷7=

2.估算:81 ÷ 8≈ 122 ÷ 4 ≈

看来同学们的口算、估算都掌握得不错,果然名不虚传!

二、探索新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口算和估算的知识,请看大屏幕。

1.教学例1(1)

师:马上就要庆祝国庆了,各班都在忙着布置教室,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仔细观察,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位同学请你来。师:找出的信+非常完整,很好,提的问题也很合理。我把它们写下来(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那你能列出算式吗?这位同学请你说,大家同意吗?为什么用除法呢,嗯,没错,这和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一样?都看出来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

师:我刚刚听见有的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吗?师:来,请你来。

①20×4=80,所以80÷20=4师:说的很好!你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还有谁也用了这种方法,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好,请放下。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想法?后面的这位同学,请你说。

②8÷2=4,所以80÷20=4师:这位同学的方法很奇妙,掌声送给他。那你能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呢?对,没错。我们可以把80看作8个十,把20看作2个十,80÷20也就是8个十除以2个十,得出商是4。

师:刚刚有的'同学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有的是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再和同桌说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师:接下来看到以下几道题目,看谁算的又对又快,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同学表现的非常棒。

师:可是在我们装扮教室的时候,气球很容易破,所以多买了3个?出示:如果有83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师:怎么列式?这位同学请你说,对吗?

师:那为什么用除法?嗯,没错!那83÷20≈,你们会算吗?和同桌讨论一下?请你说,嗯,你们同意吗?对的,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结果。师:同学们来试一试算出这些题:(80÷19≈

62÷20≈

90÷30≈ 80÷38≈)

师:你们都对了吗?很好,同学们学的很快呀。

2.教学例1(2)

师:光用气球装饰我们的教室是不够的,所以学习还买来了很多彩旗。出示例1(2)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解决这个数学题问题吗?学生列式:120 ÷ 30 =

(2)师:你能利用我们刚才学的口算方法,计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请你说,说的很完整。大家一起向他这样说一说。

3、师:刚才我们算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现在是三位数,你会吗?(1)122÷30≈ 120 ÷ 28 ≈

四、巩固新知:

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真为你感到高兴,接下来咱们来个智力大比拼闯关游戏好吗?请看题!

1.摘桃子

看第一关,老师知道同学们爱吃桃子,给你们准备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想吃桃子可不容易,你必须算对得数,谁来试一试!

2.送小动物回家

看第二关,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有爱心,赶快把这些小动物送回家吧!

3.走进生活

看第三关,接下来我们就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

4.拓展题

看第四关,咱们比一比谁的填法多,赶快用这把金钥匙打开你的智慧之门吧!

同学们顺利的闯过了四关,真了不起,老师真佩服你们,为你们出色的表现表扬一下自己吧!掌声在哪里?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六、板书设计

做一做:(口算、估算并说出想的过程)

接下来,老师把口算和估算放在了一块,咱们比一比看谁的反应快!60 ÷ 20 = 120 62 ÷ 20 ≈÷ 30 = 240 ÷ 30 ≈÷ 40 = ÷ 38 ≈

篇4:口算除法教案

口算除法教案

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2、在探索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情景图等 (一)  创设情景,发现问题 同学们,一看课题就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口算除法,图中的小动物大家认识吗?(小猴子)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桃子。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猴子是怎么摘桃子的吧。 42÷2  840÷4  36÷3  200÷5  42÷2你是怎样口算的? 板书:42÷2=21(40÷2=20,2÷2=1,20+1=21) 老师如果将其中的除数2改成3 出示42÷3 同学用刚才的方法试算. 问: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这时会发现被除数十位上的4不能被除数3整除. 教师问: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把42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师:我们把42平均分成3份,到底该怎样分呢?(课件)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42根小棒,分分看,每份是多少根?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同学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讨论,初步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先分3捆,把3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得到1整捆,剩下的一捆平均分成3份,不能得到整捆.再把剩下的一捆拆开是10根,和2根合在一起是12根,12根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根.)   师:实际上,我们是分几次来分的?先分什么?再分什么?(把42根分两次分,先分30根,再分12根.) 教师边演示边说明. 先把3捆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30÷3的1捆,即:10根,再分剩下的.1捆零2根,即:12根,平均分成3份,是计算:12÷3=4,每份是4根,最后再把分得的10根和4根合起来是14根,即:10+4=14 板书: 30÷3=10, 12÷3=4, 10+4=14 看板书比较42÷2=21和42÷3=14的口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算法并启发学生看算式互相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2、如果老师将42÷3的被除数42末尾添一个0,除法就变成了420÷3,同学们观察,这是一道怎样的除法? 我们会计算42÷3了,那么420÷3应该怎样想?大家讨论一下.大家经过讨论交流: (1)300÷3=100, 120÷3=40, 100+40=140,所以, 420÷3=140 (2)420是42个10,3除42个10,得14个10,即:140,所以,420÷3=140 (3)42÷3=14,计算420÷3,只要在14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了,420÷3=140.  3.教师小结: 实际上,上面两道题算法是一致的,我们会口算42÷3=14,口算420÷3,只要在得数14后面添一个0就可以了,这样做起来既正确又迅速. 4.那现在让老师带领大家去农田里看一看,那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 (课本情景图)从古到今,农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耕作方式每小时耕地面积(平方米) 人力6 耕牛60 手扶拖拉机96 四轮拖拉机540. 观察,你从中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人力的多少倍?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540÷60= 自己试着解决 (1)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个十。 (2)540÷6=90,90÷10=9 (三)拓展练习: 1、刚才我们帮小猴子摘得了桃子,小猴子拿着桃子要回家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64÷4=  90÷6=  72÷3= 640÷4= 900÷6= 720÷3=   2、回到家里,小猴子将摘得的桃子交给了猴子妈妈,猴子妈妈让小猴子做几道口算题,然后奖给小猴子桃子吃。 80÷20= 160÷80= 320÷40= 3. 同学们想听吗?你们喜欢善良美丽的公主吗?(喜欢)可是因为她的善良美丽遭到了女巫的忌妒,她被女巫关在了迷宫里(显示课件)只要把迷宫的路打通才能救出公主,聪明勇敢的同学们,你们能行吗?团结的力量是最大的,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一起以最快的速度救出公主。 72÷3=  300÷50=   97÷7=  640÷80= 60÷30=  56÷4=  58÷2=  630÷70=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篇5:《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练习

20×4= 2×10= 30×3= 2×30= 90×8=

9÷3= 6÷3= 40÷5= 36÷6= 24÷6=

2、看下面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写在( )

87≈( ) 91≈( ) 63≈( ) 39≈( )

二.民主导学

1、出示78页情景图。: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可以同桌交流,稍后指名答)

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交流好后,汇报)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

生2;对,80÷20=4 。因为8÷2=4,所以80÷20=4 。

生3:我同意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呢?

全班齐答:同意。

师:很好,他们的口算方法真不错。谁能说说他们各根据什么做题的?

生4:生1是想乘法做除法,而生2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师:讲的非常棒!(由此揭题,板题,并板书:口算除法)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把你喜欢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汇报。

生1:120÷30 =4 ,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 。

生3:我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想法,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想法。

生5:我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

师:你是怎样认为的?

生5:因为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想乘法做除法来计算的,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计算的。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3、小结。

同学们,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 122÷30≈

(80) (120)

80÷19≈ 120÷28≈

(20) (30)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纷纷举手)

生1:83÷20≈4,我是这样想的,我把83估成80,80÷20=4 ,所以83÷20≈4 。

生2:80÷19≈4,我认为19接近20,80÷20=4 ,所以80÷19≈4 。

生3:122÷30≈4,因为我把122估成120,120÷30=4 ,所以122÷30≈4 。

生4:120÷28≈4,我认为28接近30,而120÷30=4,所以120÷28≈4 。

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师:你总结得真好。请你告诉大家,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看成什么样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 40÷20 = 143÷70 ≈

360÷40 = 632÷90 ≈

2、赠书活动。

师:新年到了,学校准备了一些书打算赠送给希望小学各班同学寒假阅读。(课件出示)一共有240本书,你打算怎样捆包呢?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

口算除法

80÷20=4(个)

想:20×4=80 80÷20=4

想:8÷2=4 80÷20=4

想:一个班20个,两个班40个,3个班60个,4个班就80个

答:可以分给4个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堂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篇6:《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和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估算。

2、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除法的估算。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分钟计时口算)

口算卡:

50×9= 60÷20= 40×8= 80÷40=

300×3= 120÷30= 20×3= 180÷60=

60×4= 240÷40= 80×5= 420÷60=

50×9= 240÷60= 6÷2= 400÷80=

24÷6= 720÷90= 40÷8= 359÷40≈

90÷3= 220÷18≈ 80÷4= 80÷38≈

60÷5= 62÷20≈

二、谈话:

师:今天我们学习什么?

生:口算除法。

师:你们怎么知道?

生:看屏幕上知道的。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老师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个优点,并且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三、1号学案:

知识点一:整十数除整十数的口算(自学 限时5分钟)

1、请打开书78页,看图理解题意:

要求80个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也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

所以用( )法计算,列式是( )

2、研究口算方法:

方法一:算除法想乘法

因为20×( )=80 所以80÷20=( )

方法二:利用表内除法计算:

因为8÷2=( ) 所以80÷20=( )

3、请你完整的列式解答

时间差不多啦,你完成了吗?看看你的同桌,如果两人都完成,交流你们的学习结果,如有困难,先求助同桌再四人小组合作。

没有问题请总结归纳:

整十数除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①

师:有问题吗?说说你们的意见吧

知识点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5分钟哦,你能行!)

83÷20≈ 80÷19≈

想: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计算83÷20≈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83÷20≈( )

同理,( )接近( ),所以在计算80÷19≈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因为( )÷( )=( ) ,所以80÷19≈( )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很简单吧,同桌看看你们的答案一样吧!“小结”看黑板,和老师的一样吗?

没问题就试试看,你会算吗?(选择其中一竖行,同桌两人口述,要说明你的口算理由啊!)

60÷30= 90÷30= 80÷40=

61÷30≈ 92÷30≈ 80÷38≈

2号学案:(请你按照1号学案方法自学下面内容)

一、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

打开书79页(2),快速完成(只说不写)

1、理解题意,要求 就是求 。

2、口算方法:⑴算( )法想( )法

因为 所以 。

⑵利用( )计算

因为 所以 。

3、完整解答。

师生汇报

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计算122÷30≈ 和120÷28≈时(同桌俩人各选一个,照下面的样子说明你的计算方法)

我选择( ),我观察发现:( )接近( ),所以在估算 时,可以把( )用“四舍五入法”看成( ),因为( )÷( )=( ) ,所以( )

比较1号、2号学案,你来总结:(总结完成后看看我的和你的一样吗?)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是:⑴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是:一般把算式中不是( )的数用“ ”法估算成( )数,再进行口算。

篇7:《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除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掌握整百数的口算除法。

3.培养同学们仔细认真的做事习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

÷5 270÷9 320÷10 500÷10

算完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2.口答:800是多少个百? 1是多少个百?3600是多少个百?

二、新课

1.教学例1(除数是100的口算)。

教师;我们以前学过了除数是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现在来学习除数是整百数的口算。

出示例1:500÷100。刚才我们口算500÷10是怎样算的呢?因为500是50个十,就是500里面有50个十,所以500÷10=50。根据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想一想500÷100得多少呢?教师指名让学生说出得数是多少后,再进一步提问:你是怎样求出得数是5的呢?启发学生说出要想500里面有几个l百。因为500里面有5个1百,所以500÷100得50然后出示2400÷100,直接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算出2400÷100得多少,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教学例2

教师出示1÷400,然后引导学生想,1是多少个百?400是几个百?12个百里面有几个4百?

学生口算出得数后,教师再说一遍口算过程:因为12个百里面有3个4百,所以1除以400得3。

教师再出示3600÷300,提问学生:想一想,这道题怎样算?然后指名让学生口算出得数。

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大家一起来观察我们学过的这几道题,用整百数除的口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然后让大家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一起出用整百数除的口算规律:先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看成几个百,再除。

教师注意辅导中下生,引导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并作适当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巩固练习。

让学生一起口算例2下面的“做一做”中的习题,教师指名选一、两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的第1题。

让全体学生做,并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2.做练习的第2题。

选一个小组学生开火车算。每一道题都要说出口算过程和得数,并由其他同学判断对错。

3.做练习的第3题。

让学生做在书上,然后同桌互相检查。集体订正时,由学生自报做错的题,教师帮助分析错误原因。

4.做练习的第4、5题。

要求学生把4、5两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第4题要写出算式,第5题要写出算式和答案。学生做题时,教师行间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篇8:《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第78~79页例1(1)、(2)及“做一做”,练习十三第1、2、4、5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并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

2、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口算算理。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材分析:

(一)内容解读

口算除法是一节计算课,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中的起始课,内容主要教学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教材安排了一个例题,一个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探讨口算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活动熟悉、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我执教的就是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口算方法的探究--例1中的(1)、(2)及做一做。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学生在学习完前几册的之后学习的,是继学习表内乘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之后的一个新的学习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同时,也为学生学习五上小数除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相关研究

九义教材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这块内容的安排是在第六册,其中口算除法包括三部分内容: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用整十数除(60÷10、150÷50)。与课标相比,课标教材把这内容编排在四上,比九义教材晚了一个学期,内容编排上,删除了一位数除两位数(42÷3)、一位数除整百整十数(420÷3)的口算,因为整体计算要求降低,对于后续学习的作用不太大。保留了用整十数除(60÷10、150÷50)的内容,并把估算内容与口算内容结合起来一并教学,这样,既减少了课时量,又加强了口算、估算之间的联系。口算除法这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更是学生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

九义教材对用整十数除(60÷10、150÷50)的安排是先复习铺垫,然后教学新知,接着尝试练习,再是巩固练习。通过查阅资料,教学设计的大致流程是复习铺垫、教学新知,尝试练习、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复习铺垫安排了前几节的相关口算内容和几十里面有几个十的填空练习,既复习了前几节课的内容,又为学习新知作个伏笔;在教学新知时,通过摆、分小棒来探究算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来理解算理,我思索,第六册的学生,还有这个分小棒的必要吗?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何培养?相关的教学设计也与教材编排相差无几。除法估算则另起一例,安排在笔算、商不变的性质之后。

与之相比,课标教材则把用整十数除与估算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旨在能过用口算来解决估算,重点还是对口算算理的理解与口算方法的掌握。对于新知教学则通过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寓算理于情境中,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三)教学设想

在设计本课时时,对于目标的定位,我把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定位在:探究用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的口算算理及掌握口算方法上。由此,我设计了:引入、探究、转化、、巩固五个环节。

引入:通过丰富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置计算于现实的情境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生活动,经历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还数学以本来面目。

控究:探究算理、掌握算法这一环节中,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环节,解决整十数除两位数、整十数除三位数这两个式子,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观察情境中,让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把整十数除两、三位数转化成表内除法,明白为什么这么算,这么算的简便之处,既理解算理。接着通过比较,找两式的相同之处,加强联系,形成方法。再通过一组乘除对比的练习,进一步形成口算方法。

转化:用口算解决估算,在学生基本掌握口算方法的基础上,再通过情境信息的变换,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白为什么要估算。对于估算方法的处理上,则重在转化,把估算方法转化到口算方法上来,体现了用口算算是作用。

、巩固: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口算方法,体现一种成功感,再通过一定量、趣味性的练习,加强技能的训练。

在设计时,尽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内容是比较简单的,教师则如何挖掘教材资源、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还有就是学生信息反馈的处理。在设计时,我一直困惑、思考两个“转化”:一、在算理的探究上,如何让学生算理转化的自然、明白;二、在口算、估算的含接上,如何转化的紧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T:学校买了气球来布置环境。请你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S: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

T:认真思考,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S:可以分给几个班?

T:谁能够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S: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T:怎样解决“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问题?

S:80÷20 [80÷20=4]

T:你是怎么想的?

S:

二、探究算理。

1、探讨80÷20的算理。

T:如何计算80÷20呢? [80÷20=4你是怎么计算出这4的呢?]

把你的计算方法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留给学生一些思考、交流想法的时间。)

反馈。

T: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跟全班同学交流交流。(反馈算理,要充分发挥课件的作用,让算式回到图,使数与形结合起来,支撑学生算理的理解。)

⑴S:把80的0去掉,20的0去掉,8÷2=4,0和0相抵消。

T:“相抵消”是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不是80是8个十,20是2个十呢?

8个十÷2个十=4 (结合80里面有几个20)

S:

⑵S:20×( )=80,……

T:你的意思是不是说4个20是80。你是想乘做除的方法来计算的。

S:

⑶S:

(如果出现多种算法,则应对这几种算法进行优化。)

T:要计算80÷20,我们可以用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的方法,,还可以想乘做除,4个20是80来计算。最后,这两种方法,我们都要用口诀来计算。

T:刚才我们用80÷20=4这个算式解决了“80个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的问题。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120个、10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学生小试练习。

反馈时重点讨论:120÷20、100÷20是如何计算的?

T:120÷20你是如何计算的?

S:

T:通过分气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这些算式时,我们把它转换成表内除法或想乘做除的方法,然后用口诀进行计算。

2、估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会碰到这样一些信息。如果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如何列式?

S:83÷20

T:或者有80个气球,每班19个,那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

S:80÷19

T:如何计算?

3、。

T: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用口算除法去解决种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小试身手。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教材P80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其中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每组两题有什么联系,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2、猜猜算式后面躲着谁?

4组计算题,学生先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再集体反馈。

针对这两题151÷29、360÷50,学生说说估算策略。

3、智慧题。

通过4个卡通形象带4道挑战题。

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可以适当交流。再集体反馈。

4、应用生活。(视情况而定。)

篇9: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同课异构活动程老师和葛老师做的《口算除法》一课,有很多的感触。两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简洁,各自展示了数学教学的魅力,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好。

1、课前与学生的沟通方法不同,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葛老师用“我很棒”,“我们都很棒”这样的鼓励语言,让学生充满自信开始今天的学习,而程老师是利用大家喜欢的'动物,期待和一起学习的小动物,带着期盼,集中精神开始今天的学习。

2、教学中,两位老师都紧紧抓住本课的重点,对口算除法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进行小组互动,动手操作,教师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对口算除法的算理理解透彻。葛老师在小组自主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几种计算方法,并找到最优的一种,程老师利用小棒的平均分明白计算的算理,二位老师都将本课的重点突出,让学生掌握了算理。

3、教学中课堂练习环节设计多样、精炼。葛老师利用小试牛刀,男女比赛,火眼金睛会判断,生活中的数学等新式各异的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并开展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而且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计算。程老师利用咱阳泉的旅游景点,带领学生旅游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家乡的教育。

4、两位老师都遵循新课标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合作者、引导者,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快乐的学习,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教学效果良好。

改进建议:

1、小组活动组织有序,起到活动的作用。但活动规则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样才能有序、有目的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动有效。

2、加强评价,运用激励评价的方法,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枯燥的计算教学。

篇10: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理,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的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板书用卡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150里面有()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今年春节,天气很冷,我们每个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和运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请1至2名学生回答)

2、它描绘的是农民运送蔬菜的情境,赵伯伯承担运送黄瓜的任务。他说:“我3次就能运完60箱。”听了赵伯伯的话,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4、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算式)

5、要解决“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这个问题,算式是60÷3。

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边说边板书:60÷3)

6、你能根据王叔叔、李阿姨他们的信息各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题,说算式)

7、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00÷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先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一)探究一位数除整十数――例1(1)

1、同学们,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60÷3等于多少吗?请把你想到的结果告诉同桌小朋友,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如果你不会做,那就请你拿出学具盒中的小棒来分一分,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2、学生讨论、操作。

3、好,请同学们一起告诉我,60÷3,商是――

4、你是怎样求出这个商的`呢?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请2至3名学生介绍不同的方法)

[应变预设:学生的方法大概会有以下三种,如有困难,教师应适当引导,最好三种方法都能呈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

1、摆小棒:1捆小棒表示1个十,6捆小棒就是60。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要分2捆,是20,所以60÷3=20。

2、想乘法:因为20×3=60,那么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一定是20,所以60÷3=20。

3、想除法:因为6÷3=2,所以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60÷3=20。]

5、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应的板书。

(板书:①6÷3=2;×3=6006个十60÷3=202个十60÷3=2②(20)

6、现在,我们知道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了吗?真了不起!同学们把自己提出的第1个问题解决了。在算60÷3是多少的时候,用了这么多方法,有的是摆小棒;有的想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还有的是想乘法算除法。

(二)探究一位数除整百数――例题1(2)

1、600÷3等于多少?同学们先想一想。

2、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做的?(因为有60÷3的基础学生应该很快想到:因为6÷3=2,所以600÷3等于200或6个百除以3就等于200;想乘法:(200)×3=60,600÷3=200)

3、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口算像这样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那么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下面几道题。出示: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80÷4400÷2300÷5

(三)探究一位数除几百几十――例题1(3)

1、看来新知识大家掌握得不错,李阿姨也想请大家帮忙算一算。

2、该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40÷3=

3、240÷3等于多少呢?好像挺为难的,那咱们就在小组内先讨论讨论,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开始讨论吧!

4、找到答案了吗?请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板书:①24个十÷3=8个十;②(80)×3=240)

[评析: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自己思考、操作的基础上得出结果,再开展组内交流,最后组织不同算法的学生进行全班交流,这一自主宽松的探究过程;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让每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这一目标能落到实处。]

三、巩固提高

做一做

1、(课件演示P15页做一做第1题)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们发现了什么?

(1)聪聪的问题是什么?你们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请试一试。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2=

(3)要求40÷2得多少,你们是怎么算的呢?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4)好!让我们一起告诉聪聪答案吧――平均每间蜂房住20只。

(5)看!聪聪在谢谢你们呢!

2、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第15页,做一做第2题,请大家开动脑筋,把答案直接写到书上,开始吧!(集体订正)

3、我们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数学书17练习三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后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同学们能积极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表现真棒!说说这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17页第1、2题

篇11:三年级下册数学《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新知

教师:要把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出示分桃图。

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1)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

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2、估算。

78÷4470÷8178÷6

83÷9360÷5410÷7

(1)学生独立完成。

可简写思考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估算。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

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篇12: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使同学初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方法。

3、通过借助小棒学习、小组学习、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以和观察考虑、合作的习惯,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难点:估算的方法和步骤,掌握取哪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创设情境。

学校要最近举行运动会,打算装扮学校。(出示主题图)

(1)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根据每小题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数学的问题,并列出算式吗?

引出意义:为什么这两道题都用除法计算?(都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篇13: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

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

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80÷20xx÷1060÷30160÷80

100÷50250÷50360÷60390÷30

(2)上节课我们留了一道口算题:540÷60=?

同学们,这道题应该如何口算呢?

复习可以起到知识迁移的.作用,以利于学生后面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看到新旧知识的联系。

(二)导入新课

1.学生进行独立计算

2.交流口算的方法,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但是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吸收别人的好方法,选择最合适的。

如:60×9=540所以540÷60=9

或者540÷6=90所以540÷60=9

又或者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所以540÷60=9

(学生已经有了用口诀求商和第一个红点的基础,放手让学生自己算,并进行方法的交流。)

3。质疑:问题口袋

我们刚才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你能说说口算方法是什么么?

你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可以举例提问?

(每个红点问题后都有问题口袋,鼓励学生学会新知后质疑,提己的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口算

840÷60=480÷30=750÷50=

630÷30=600÷30=720÷60=

1、自主练习第四题:口算。集体订正。找出两组说明算理。

2、第五题。要选择哪份工作,主要看什么?(每小时多少钱)怎么办,计算?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第六题:第一问由学生自主完成。(三人板演)第二问班中交流,集体根据学生的问题,口头列式解答。

2.人体的血液1小时可以在人体内循环180周。

(1)血液平均每分钟在人体内循环几周?

(2)血液循环一周大约需要多少秒

师:平均每分循环几周?而已知是1小时循环180周,应怎么办?每分循环3周,求一周约用多少秒应先做什么?怎么列式?

3.飞机每小时飞行720千米,火车每小时行驶90千米。

(1)飞机的速度是火车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课堂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的时候注意培养学生时刻注意计算要验算,养成养好习惯。)

篇14: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能比较熟练的估算、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在探索除法算理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为学生尽可能大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计算时要“退位”。

教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18÷6100÷5183÷335÷7

50÷5100÷4238÷7129÷3

(2)简单说一说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信息窗1

从古到今,农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耕作方式每小时耕地面积(平方米)

人力6

耕牛60

手扶拖拉机96

四轮拖拉机540

2.观察,你从中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手扶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是人力的多少倍?

生:16×6=96,所以96÷6=16

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

师:竖式计算(三人板演)集体订正。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耕牛的多少倍?

怎么列式?540÷60=

小组讨论。班上交流,教师。

生:60×9=540,所以540÷60=9

540÷6=90所在地540÷60=9

54个十除以6个十等于9。所以540÷60=9

教师重点让学生多说第三种方法。同桌互说几次。

四轮拖拉机平均每小时耕地面积相当于人力的多少倍?

3.引导学生在理解提议的基础上,独立列出算是并思考算法,教师板书算式

96÷6540÷6540÷60

4.这些算式你们都会算么?想一想,应该怎么计算?学生计算并说己的方法,对于不同的方法要给与肯定。如:9个十除以6得1个十,余3个十,3个十加6得36,36除以6得6,10加6得16有的学生可能用想竖式的方法

5.出示小电脑问题:你会口算960÷6吗?学生口算,并说己是如何计算的。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口算学生口算完后,对比找规律,比较上下两排的算式,你发现口算方法有什么规律?

2.自主练习第三题:口算小组交流:买哪箱橙子更合算?

(四):

今天我们复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不同的是,今天的口算都需要“退位”,在信息窗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中,540÷60这个算式还没有解决,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篇15:三年级数学下册口算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算理,并能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较准确的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板书用卡纸、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出示卡片)

16÷836÷664÷840÷520×3120×4

2、口答

60里面有个十。

800里面有个百。

150里面有()个十。

3000里面有()个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今年春节,天气很冷,我们每个家里仍然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和运送蔬菜的叔叔、阿姨辛勤劳动分不开的,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课件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请1至2名学生回答)

2、它描绘的是农民运送蔬菜的情境,赵伯伯承担运送黄瓜的任务。他说:“我3次就能运完60箱。”听了赵伯伯的话,你能提一个什么问题呢?

3、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4、你们会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说算式)

5、要解决“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这个问题,算式是60÷3。

为什么是用除法算呢?(边说边板书:60÷3)

6、你能根据王叔叔、李阿姨他们的信息各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提问题,说算式)

7、根据学生回答贴出卡纸: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00÷3);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板书算式:240÷3)

8、看看黑板上提出的三个问题,都是用除法计算来解决。这就是我们这个单元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课先来学习“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篇16: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由于教材内容呈现得比较简单,怎样才能扎实地让学生学会,并让学生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着实让我费了不少思想。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把估算也融入到口算的主题图中进行教学。教材安排的例题讲完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接着是与之相对应的估算。而且估算和口算的主题图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在教学上就转变得比较生硬,不利于学习的顺畅性。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主题图中的气球把整堂课的口算和估算串起来,让学生在一个大的情景中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讲清80÷20的算理。我想班里中下水平的学生在80÷20等于4还是40时,肯定会出错,因此算理的讲解应该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利用教具边演示边讲解,清晰、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计算80÷20可以计算8÷2.

课堂上我提倡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我感到整节课教学思路一般,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在每个环节的处理上有欠到位,时间把握不是很恰当,最后能扎实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篇17: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并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除法的估算。 能力培养:通过交流探索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

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设计:

一、复习

师:(出示小精灵)你们认识它吗?它是我们数学的小精灵。今天它要考考大家,你们敢接受它的挑战吗?

二、

创设情景与探究新知 (1)探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算理。

师:、教学例1(1)

光明小学要开运动会了,同学们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气球,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例1的图片1)请仔细观察,根据图中的信息,你了解到

了什么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

师:谁能把这些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跟同学说一说。

师:①怎样列式? ②问:为什么用除法?

③这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

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板书)

④你会算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里的伙伴说一说。(学生活动) 生总结方法:(1)80÷20=4,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把8后面的一个0和2后面的一个0同时遮住不看,因为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就等于4。(师:把这种方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2)因为20×(4 )=80,所以80÷20=4。也就是“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师:还有谁是这样想的?你说说看)

练一练:60÷20=

90÷30=

80÷40=

40÷20= 师:在我们装扮教室的时候气球很容易破,所以老师多买了3个。(出示:如果有83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怎样列式?(83÷20≈) ②

问:为什么用除法?

你们会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生:把

83看作80,83÷20≈4。)

师生总结:两位数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它看作和它比较接近的整十

数,再口算出结果。

试一试:80÷19≈

62÷20≈

93÷30≈

80÷38≈

(学生说答案,并说说法) (2)探讨整十数除几十几百数的算理

师:光用气球装饰我们的教室不够美观,所以学校又买来许多彩旗。(出示例1(2))你从图中看见了那些信息?全班一起读一读。 ①

怎样列式?②问:为什么用除法?③自己试着算

一算。④讲解 并说怎样算的。 做一做:150÷30=

240÷80=

350÷50=

540÷90=

师:刚才我们算了被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现在是三位数,你们还会吗?试一试。(出示:想一想:122÷30

120÷28≈)

对答案并讲解

三、巩固练习

1.争夺智慧星。课本79页做一做

在口算第一组式题的基础上,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 思考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内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熟悉用乘算除的口算过程,掌握“想乘法算除法”的口算方法。)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四年级有179人,每辆车限坐30人,大约需要多少辆车?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的估算。)

3.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情境图)

小红的故事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她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

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设计意图:本题是需要估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巩固相应的口算,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生谈体会,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本80页

1、

2、

3、4题

篇18: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同时掌握正确口算除法的方法。

2、能对被除数或除数进行适当地估算,能运用于口算除法中。

3、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口算除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算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出示口算练习:(开火车报答案)

20×3 60×4 80×5 30×4 70×8 40×9 400×5 500×7 110×6 200×9 150×3

2、提问:指出150×3 70×8 400×5 你是怎么算的?

3、总结:整十或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二、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一)生活情境:

1、出示课本情境图:学校要准备开运动会了,在入场仪式上每个班级都要拿着气球入场,最后一起放飞气球,庆祝运动会开始。现在就是小红跟小明代表自己班级去总务处林老师那里领气球。这时,林老师出了一个问题考他们: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2、提问:你们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列出算式80÷20

3、揭题:口算除法(板书)

(二)、自主探究,展示各种算法

1、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

2、各组汇报: 80÷20=4 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a.由20×4=80,想乘法算除法,得出80÷20=4 b.8÷2=4,则80÷20=4 (引导学生说出80看成8个10,20看成2个10,从而让学生明白8÷2=4与80÷20=4的商的大小为什么是相等的,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c.80-20-20-20-20=0,这里有4个20.所以80÷20=4

3、学生展开评价,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4、拓展进行估算:老师那里还有83根彩带,每班也20根,可以分给几个班? a.学生进行估算,83看成80,得出83÷20≈4 b.83÷20=4……3 (对于这种方法肯定,但是不进行引导。因为这是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变式练习:改成有80根,每班19根呢?分几个班?

5、小结:对于整十除以整十的口算的方法:是看成一位数除以一位数进行口算。对于除数与被除数不是整十的,要进行估算,把除数与被除数估成整十。

(三)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60÷20= 90÷30= 80÷40= 60÷20≈ 90÷30≈ 80÷40≈ 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计算

这里提供评价:如果全做对的同学可以奖励3颗星星,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创设情境:运动会开幕式不仅要气球,还要彩旗,为运动会添彩。现在刘老师那里有120面彩旗,每班要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2、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120÷30= 学生会能够运用刚刚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进行口算。

a.12÷3= 4 则120÷30= 4 (把120看成12个10,30看成3个10.这里强调让学生进行说一说他的算法过程是怎么想的,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b.30×4=120,则120÷30= 4

3、想一想:122÷30≈ 120÷28≈

4、尝试练习,进行巩固 180÷30= 240÷40= 420÷60= 184÷30≈ 240÷37≈ 420÷58≈

四、练习巩固、提高应用

1、要求口算:

90÷30= 150÷30 360÷40= 143÷70≈ 632÷90≈ 240÷77≈

2、解决问题:练习十三第2题

每包有30本书,一共要邮寄240本书,要捆多少包?

4、练习十三第5题:

小红在看故事书,这本书一共有120个小故事,我每天看1个小故事,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

(要学生说出题目当中隐含的条件:一个月大约30天。这道题目放在课堂上训练,对于优秀学生可以进行提高训练,同时还针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在课堂上帮忙指导,以便他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

【板书设计】

口算除法

这里还剩80个气球,每个班分20个,还有几个班没有领到气球?

80÷20=4(个)

答:还有4个班级没有领到气球。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0×4=80 8÷2=4 80-20-20-20-20=0 80有个10 20有()个10

篇19: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的评课稿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的评课稿

听了邓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

1、本节课是口算教学课,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充分的挖掘教材,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落实学生的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能力,面向全体、注重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2、本节课体现了教师重视学生的口算教学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教师注重培养学生从主题图中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针对数学问题自主探究规律,总结规律。能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学习,独立思考的前提下小组合作学习。

4、课堂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并能引导学生选择优化算法,整节课教师比较重视口算算理,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5、小组活动有效,分工明确。

6、邓老师说了一个“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后面的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这个很好,从后面的学习中可以看出,学生根据这个就能自行总结口算的类型。

7、练习应该也很精彩。

建议:1、80÷20=4,邓老师说应用应该怎样写才完整呢,学生说加单位,邓老师应该在黑板上写出来。

2、每一类型的口算在学习过后应该及时巩固一下,我看到邓老师有设计,但应为时间问题没有呈现很可惜。

篇20:四年级上册数学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口算除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1、重视计算的过程,允许学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教学的关键。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在说算理的过程中,图式结合,让学生更清晰思考的过程。说时引导学生把过程说完整,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算法的选择上尊重学生的想法,两种算法各有优点,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

2、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本课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首先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80÷20,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展示自己的思维,使每一位想说的同学都有机会去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接着,让学生自主分120个气球,有哪些不同的分法。

3、一堂课引起我的再次思考: 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设计练习更实效?怎样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起来,一堂课下来,如何轻松的让学生接收新知识。 通过这节课口算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备课中学生的重要因素,以及思维的训练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点。同时涉及的都是计算题,应该让学生多一点训练。我们作为指导者就可以了。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下载word文档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