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023-03-04 08:07: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可擦橡皮”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篇1:《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

南京市光华门小学 徐敏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学习,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得崇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情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练习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2、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16课(齐读课题)――伟大的友谊。

2、同学们先来看看这幅图。(学生说图意)

3、这篇课文写的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板书:马克思恩格斯)那么,他们之间的友谊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称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都认真预习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大家打开书,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哪一自然段最能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汇报:第四自然段。(学生读第四自然段,教师出示段落)

3、这是全文的――过渡段,可以指导我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过渡段还有什么作用呢?(承上启下)这就告诉我们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的?(生活上和共产主义事业上)看来过渡段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

4、你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呢?(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是怎么帮助的?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提得好!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理解课文。

三、讲读理解课文。

1、在生活上恩格斯为什么要帮助马克思?(板书:生活上)

(指名朗读第二节)(马克思当时的生活很困窘。困窘的意思就是生活很穷苦,无法摆脱困境。)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受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流亡,生活穷苦。

(2)当―赊―借

谁能连起来地说说马克思的生活怎么穷苦?

(板书:当―赊―借)

3、师:马克思为了集中精力进行理论研究,放弃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只靠微薄的稿费维持生活。冬天,马克思当了上衣,只能裹着被子在床上.写作。可是他却――(全班读)毫不在意,还是坚强地进行他的研究工作和革命活动。

4、谁能读出马克思生活上的困窘和你对他的敬佩之情呢?(学生自己练读第二节指名朗读)

5、好朋友恩格斯是怎样帮助他的呢?

(1)读课文。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宁愿十分厌恶)

6、师:恩格斯为了让马克思全心研究革命理论,宁愿做自己厌恶的商业整整二十年。真称得上是――“竭尽全力”

(板书:竭尽全力)

7、在共产主义事业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是怎样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的呢?(板书:事业上)请同学们接着默读下面的课文,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勾划下来。(学生默读勾划)同座位说说自己的感受。

8、全班交流。

第五自然段:

(1)“每天下午”:讨论的次数多

(2)“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讨论的范围广

(3)“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讨论的时间长,有共同话题,谈得很投机。

(4)“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的争论”:对革命真理很严肃,没有半点马虎。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5)“散步”:感情好,友谊深。

师:多好的一对朋友啊!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第六自然段:

“几乎每天通信”:两人不因分开而中断联系。

第七自然段:

(1)“无微不至”:说明没有一处地方没照顾到。

(2)“时时刻刻”“设法”“骄傲”:当成自己的亲人一样。

(3)三件事情。

师:《资本论》是马克思毕生研究的成果,可是他只完成了一卷就逝世了。《资本论》二三两卷的原稿很不清楚,有的仅仅是缩写和速记符号,还有无数的.空白,恩格斯就一丝不苟地把原稿重新抄一遍,加上必要的增补。为了整理二三两卷,恩格斯放下手中的工作,花费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同学们,你们说这是一般的朋友能做到的吗?

第八自然段:

“四十年”:时间长。“共同目标”:志同道合。

9、同学们,你们看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一般的深厚吗?(不是的。是不寻常的,是比山高比海深的,是崇高的,是伟大的。)

10、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进一步体会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

四、.总结。

1、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2、让我们把书拿起来,一起读一读第一节和第八节。

板书设计:

篇2:《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案

一、谈话

同学们,在中国共产党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新中国走过了几十个春秋的风风雨雨,在这太平昌盛的日子里,将迎来具有巨大意义的十六大。为了迎接十六大的到来,今天,校长给我们每个班布置了一个作业,阅读十六大有关文献,搞一次班队活动。我和班干部商量了一下,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十六大,而共产主义又是马克思创造的,所以就决定结合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伟大的友谊》,搞一个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友谊的新闻发布会,具体安排了以下几个项目:

1、主持人讲述《伟大的友谊》

2、小博士解说伟大的友谊

3、嘉宾介绍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迹

二、新课教学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有关事宜。

1、首先是争当小小主持人,根据第一个项目,请学生说说当好这次发布会的主持人要具备那些条件?(要正确流利地朗读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注意声音响亮,口齿清楚,仪表大方)

学生准备。

2、选出了小小主持人之后,就是我是小博士时间了,那么才能当好小博士呢?就要研究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提示:

(1)从友谊表现的两个方面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2)抓重点词、句、段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友谊的伟大。

(3)联系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来体会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的伟大。

A、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的事业上不分你我,亲密合作。所以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特别是从不仅更重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分你我,亲密合作等词句。

B、马克思逝世了。这使恩格斯悲痛万分花了整整十一年时间,才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研究工作,着手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的最后两卷,以及日以继夜的抄写、整理、补充、编排,几次累的生病可以看出友谊的伟大。

C、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的时候,还没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表现出了他们的友谊伟大。

3、最后要竞选我们的嘉宾人选了,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课外知识多,谁最有资格担任我们的小嘉宾。

篇3:《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领会中心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一段

齐读第一段内容。思考、讨论。

最能表现这段中心的是哪一句?

这段通过什么来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小结。

二、讲读第二段

指名读第二段内容。思考。

马克思生活为什么这样困窘?表现在哪些地方?马克思是怎样对待的?这说明什么?理解“困窘’’和“毫不在意’’

恩格斯是怎样竭尽全力,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理解“竭尽全力’’)

讨论思考题。

齐读后小结。

三、讲读第三段

指名读三段。思考: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具体事例有哪些?

讨论:

同住伦敦时,他们是如何讨论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的?(相机理解“各抒已见’’“滔滔不绝’’)

分开后,他们又是如何讨论政治事件和研究工作的?

工作上,他们是如何互相帮助的?

引读三个事例。

小结。

四、讲读第四段

齐读四段,思考:

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联系课题,理解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讨论。

小结。

总结全文内容,领会中心。

作业设计

给带点字注音

1、宁愿宁静()

2、厌恶()恶心()恶果()

选词填空

依然毅然

虽然现在已是盛夏,可鼓岭( )凉风习习,真是避暑的好地方。

五壮士( )接受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撤退的任务。

认真骄傲懒惰勤奋马虎谦虚

在学习上,我们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提倡( ),反对( )。

篇4: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道德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课前准备】

观看《神笔马良》的动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同学们都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从故事中你知道马良神笔有什么特点吗?故事里他都画了些什么?

2、发散说话: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什么?板题。(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有一个小姑娘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并且写了《假如》这首诗,我们来听听她用这支笔画了些什么。

〖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合作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直到把它读通读顺为止。

反馈:

⑴ 请小老师带领拼读生字,指名直接读,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⑵ 指名读词,齐读词。

3、小声自由读文,边读边比较一下这四个小节,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作者每个小节的开头都用了这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也来读一读这句。(齐读)

4、马良的笔神奇吗?如果你感觉到了它的神奇,请你读出来听听好吗?接读课文。谁最喜欢读第一段?当他读时,其他小朋友干什么呀?对,听一听,这些小朋友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了吗?(接下来请同学用双手把书压住)

5、整合练说,拓展延伸,句式练说,整合课文内容。

师:通过读课文,你能把课文里的小朋友的愿望连起来说一说吗?(出示填空:课文里的小朋友说: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要给;还要给。)

〖学文,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第一小节。

小作者为什么要有这只神笔,他想干什么?作者真是有爱心的人,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一小节。在你读他的时候,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3、现在你们就是小树,请问:被寒冷的北风猛烈吹刮的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这句话: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被大雪冰冻的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叹息是什么意思,视机解决)指名说,带着你的体会去读读: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请问:瘦弱的小树,你在叹息什么?需要什么帮助?指名说

4、好可怜啊!我想要帮它,你呢?那我们为它画一个太阳吧,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指导读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5、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出示画面),睁开眼睛,师旁白:红红的太阳高挂在天空,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生接,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6、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谁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话读出来?指名读

那我们一起把心里话读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度:别忘了,还有小鸟和西西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呢。你最想去西西那儿还是小鸟那儿?去吧,读出你心里的想法。一边读一边去想,好像他们就在你身边一样。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自由感悟读二、三小节。(找小伙伴一起读)

2、谁最想帮助小鸟,指名读第二小节,读的怎样?谁还想帮助小鸟?(3~5)

3、谁最想帮助西西,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吗?视机出示两长句:

⑴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指名读,哪里读得好?(一定、好腿、还给、健康)还有谁想读?你读的`真好,我代表残疾的西西谢谢你。

⑵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老师想读,可以吗?你们认真体会。你觉得没有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哪些词语?(只、望)有了好腿的西西,过得怎样?为什么?你能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4、我们来一起有感情读读第三小节,让西西感受到我们和作者对他的爱!

过渡:假如有一天,马良的神笔真的到了你的手中,你想用它干什么呢?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1、出示最后一小节。

2、小组内练说──派代表说

3、图片演示,再练说。

四、小结

你我都有一颗纯洁的爱心,让我们的心融在一起,共同描绘一个和平安宁的世界吧。配乐齐读整首诗(时间多,可以让学生背下来)。

五、扩展

课后请用你手中这支神奇的笔把你想画的画出来,想写的写下来。

篇5:《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

欣赏《神笔马良》的连环画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神笔马良的故事我们听过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课件出示马良的图)

生:………

师:是呀!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了好多东西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你想有一支这样的神笔吗?有一个小姑娘她也梦想着有这样一支神笔,(课件出示小姑娘图)听!她要用这支笔画做些什么。(听课文录音)

生:听录音。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写下的这首诗歌吧──假如(出示题目)

生:读题

二、自由读课文

师: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歌呢?(想)

要求:遇到生字拼一拼,把诗歌读通

想一想,小作者想用神笔去帮助谁?

反馈:读了诗歌,你知道了小作者想去帮助谁呢?

生:小树、小鸟、西西(板书)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三、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一段

1、(出示小树图) 看图说话:

师:在寒冷的冬天,一棵孤零零的小树独自站在外边,吹着呼呼的北风,他会怎么样呢?

生说说小树的动作,表情,心情

(出示句子,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随文教学生字“缩”

指导朗读(配上动作)

…………

2、多么可怜的小树啊,你想不想去帮帮他呢?怎么帮?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课件同步出示太阳图案)

3、闭上眼睛,红红的太阳慢慢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不冷了。它伸了伸( ),弯了弯( ),踢了踢( ),摇了摇( ),多么自在,你感觉到它的快活了吗?(指导朗读“快活地成长” )

4、读到这里,你觉得小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5、小朋友,你想和这样有爱心的人交朋友吗?你真的愿意去帮助寒风中的小树吗?那我们把我们的心里话说出来吧:(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小树得到我们的帮助,长成了大树,成了鸟儿们的家,看!鸟窝里的小鸟儿在干什么呀?(课件出示小鸟图)

四、学习并指导朗读第二段

生:(看图说话)

师:听!(听录音:小鸟的哭泣声:我们的妈妈怎么还没来呀!呜呜^^^^我好饿啊^^^妈妈你快回来吧!)

…………

朗读指导(小鸟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

师:此时的鸟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

理解:“遥远”“寻食”

随文教学“遥、寻、食”

想像说:鸟妈妈会飞到哪些遥远的地方去呢?

生:…………

师: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啊,善良的小作者想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好吃的谷粒)(课件出示画出来的谷粒)

师:有了小女孩画的谷粒,小鸟吃得饱饱的,再也不挨饿了,鸟妈妈也不用飞那么远了,那么辛苦了,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此时,小作者和我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喜悦…………)《

男女生比赛读

…………

过渡: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事物还有好多好多,让我们下节课再去讨论再去想办法帮助吧!

现在,让我们把小作者美好的心愿也是我们小朋友的心愿现来说一说吧!(齐读一,二段)

五、生字巩固

我们刚刚交的几个生字朋友遇到了麻烦,(课件出示生字),他们头上的蝴蝶结飞了,小朋友!快让我们去帮帮他们吧!

1、(课件演示)(字与音节家连起来)

2、生字宝宝们都找回了各自美丽的蝴蝶结,他们好高兴啊!让我们再叫一叫他们吧!(齐读)

师:现在你们应该成了好朋友了吧!

3、与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好朋友的?

4、让我们来开着火车与他们做游戏吧!(开火车认读)

过渡:假如我们小朋友手中都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写出一手美丽大方的字!就让我们把手中的笔看成是马良的神笔吧,看看这节课上我们要写下哪几个字!(课件出示要写的字)

六、书写指导

1、读“良,食”,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怎么记住这两个字,并扩词。

3、观察字形,及要注意的。

4、写。

篇6: 《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良等九个字,会认会写良、食,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

识字和写字。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第一节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读悟结合,体会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2.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感受一下吧!(示课题:假如)

二.出示要求,自学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圈圈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再标标有几小节。

2把你喜欢的、最想读的一节诗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带领下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课文共有几小节?谁愿意把你读的最好的一节诗歌读给大家听?

二、随机学习,朗读感悟

(一)第一节:出示内容

1.学生读之后,问:他哪里读得好,谁来夸夸他?

2.学习缩:谁来拼音,读准确这个字。

3.理解缩轻轻叹息

师:课文中谁着身子呀?现在开始你就是寒风中的这棵小树

出示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师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他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哪些小树扮得好,老师来采访几棵小树。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

全体小树把这句话再读一读。(指导读)

4.学习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师: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生:(阳光、温暖、帮助、关心)有人来关心我,帮助我,那该多么好呀!

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她是怎么帮助小树的?自己读第一小节,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句子:(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这句话应该怎么读?指名读,齐读。

师:读了这句我们知道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

),帮助(

)。

指名说,师板书(画太阳

帮助小树)

师: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照在小树身上,小树,小树,现在你感觉怎样?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你实现了愿望,你想对小女孩说些什么?

师:小女孩听了你的话心里一定(很开心)。让我们读读这一节吧。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看见了一棵棵快活成长的小树。

还有谁想来读读其它几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谁来夸夸他。

2.这一节中还藏着几个生字宝宝,我们来认一认。

寻、食、泣

指名读,注意读准食,

3.小朋友你们真是识字的小能手。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二小节读一读。

4.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谷粒帮助小鸟)

(三)学习第三小节

1.第三小节哪些小朋友喜欢读。指名读。评一评。

2.学习多音字:还

这一节中藏着一个特别的字,你发现了吗?重点学习:多音字还①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②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让我们再一起把第三小节读一读。

这小节中小女孩的愿望是:我要用马良的神笔画(),帮助()。(指名说,师板书画好腿帮助西西)

三、课堂小结,感知升华,。

小女孩非常希望拥有一支神笔,但却不是给自己画好玩的玩具,好看的衣服,而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见她是一个多么善良、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呀!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学习生字词语

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生字宝宝急着想和大家见面了。(课件出示生字)

自由读生字,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齐读。

小朋友真能干,这些生字宝宝把音节藏起来了,你还认识吗?(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指名当小老师找朋友领读,同桌找朋友。

老师也有一些词语,谁会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写良、食

送走了词语朋友,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想请大家写一写呢,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良食)问:写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名说。

那我们就赶快试着写一写吧.

板书:

23

假如

画太阳

帮助小树

画谷粒

帮助小鸟

画好腿

帮助西西

篇7:《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薰依草

一.复习,质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结合课题,你能简单地说说学懂了什么?这节课想弄懂什么问题吗?

2.学生回答后归结: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是大家想了解的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弄懂这个问题。

3、课件出示讨论题: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提示:

(1).从表现友谊的两个方面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2).抓重点词、句、段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3).结合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来体会友谊的伟大。

首先让学生读懂提示。

4、讨论学习:结合三个阅读提示,先读一遍课文,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深入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反馈:(1)哪个小组先从表现友谊的两个方面来谈谈他们的友谊是不是伟大的?

〈1〉(生活和事业两方面) 引导学生看第四自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

〈2〉读这一自然段,说说它的作用(承上启下)

〈3〉出示: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事业上亲密合作

〈4〉指名读这一段,评价指导。 -- 想读的起立读。

(2)根据这两方面,请学生把自己抓的重点词句读一读,然后讲一讲自己的理解。(这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说)

“毅然”、“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合作40年”等词句着手。

〈1〉 如果学生说到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40年”、“共同”、“伟大”。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2〉 这40年里头,你能不能想象两位伟人都做了什么?课文中有提示。

〈3〉 这几个“共同”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可以是什么?(形影不离、亲密无间、志同道合)

5、鼓励质疑,深究友谊

1.鼓励学生在感受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基础上,可以提出质疑。

2.学生自行解疑。

6、充分辩论,歌颂友谊

1.出示辩题,学生自由选择辩题。

正方:《资本论》署上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反方:《资本论》不署恩格斯的名字,更能突出他们友谊的伟大。

2.学生辩论。

教师对辩论的总结没有法官式的裁定正误,而应该将注意力引到“友谊的伟大”上。

问::同学们辩论得很精彩。通过辩论,我们就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他们友谊的伟大。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源于他们共同的------?你们能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出来吗?

(共同的理想、目标、志向------)

总结:也就是他们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作者邮箱: csq_002@126.com

[《伟大的友谊》第二课时(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篇8:《伟大的友谊》第2课时教学设计

《伟大的友谊》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质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结合课题,你能简洁地说说学懂了什么?这节课想弄懂什么问题吗?

2.学生回答后归结: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是大家想了解的问题,也是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仔细阅读课文,弄懂这个问题。

二.默读课文,找出从生活上,事业上概括地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友谊的一个自然段落。

1.个别读。

2.齐读。

3.简单概括这两方面的内容。

(生活上热忱帮助,事业上亲密合作)。

三.学习课文(第2~3节)

1.自由朗读,找出说明马克思当时生活情况的一个词语。

(穷苦,困窘)

2.当时马克思的生活困窘到什么程度呢?找出有关三句话。

3.抓住这三句话中的三个动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马克思当时的生活情况。

4.这三句话表达的意思一句比一句深,你能用上一组关联词语说一说吗?

5.马克思的生活这样困窘,简直到了难堪的地步,恩格斯是怎么帮助他的呢?(竭尽全力)你能联系课文具体说说吗?

6.小结:为了支持马克思的事业,在生活上,恩格斯心甘情愿经营厌恶的商业,把挣来的钱连续不断地给朋友汇去,不求回报。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感啊!这样的友谊怎么能不称为伟大的友谊呢?

7.引读(2~3)节,体会这种美好的感情。

(过渡,生活上是这样事业上他又是如何亲密合作的?)

四.以小组做单位,自学课文的(5~7节)

1.出示自学提示:

(1).说说:彼此亲密合作的事列。

(2).找找:抓重点词,具体会彼此的亲密无间。

(3).议议:结合课外阅读,联系生活实际议论彼此友谊的伟大。

2.读后交流:

(1).说亲密合作的事例时,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时候,谁帮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

(2).抓重点词句。例各抒己见竭尽全力每天讨论各种的`文件和科学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时时刻刻帮助。

(3).补充:恩格斯竭尽全力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工作。

马克思帮恩格斯写《反林论》中修改了第10章。

3.老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交流,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了不起的,令人佩服的,不愧为伟大的友谊。他们在一起合作了40年。在40年里他们共同创造了伟大的友谊。

五.学习最后一段:

1.引读。

2.在四十年里,他们还有许多共同之处,请你把老师这儿的共同后面的补充完整。

3.交流后齐读课文第1小节。

4.在四十年里,他们有这么多共同之处,你能用一个成语来说说吗?

(志同道合、亲密无间、同心同德)

5.总结。

学到这里。我们刚才的疑问是否可以解决了呢?请你对照板书,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问题的答案。

附板书:

在生活上热忱帮助

伟大的友谊 共同(志同道合)

在事业上亲密合作

篇9:《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作者:李沧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返”、“购”等12个生字,理解“各抒已见”、“无微不至”的词语。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

(1)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中头,各抒已见,滔滔不绝,不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

(3)在40年里,在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课文结构,懂得过渡段在课文中的作用。

2、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各抒已见”、“无微不至”造句。

(三)德育参透点:

激发学生对革命导师的崇拜和爱戴,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的具体事例。

2、练习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并在作文中练习运用。

(二)解决办法

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进行感情朗读来解决。

三、教具准备:

课件一套: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不同要求,用相应的符号划出有关的词、句。

2、自学、质疑,分小组讨论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

2、学习第一段,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想一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看图揭题,释题。

①出示电脑屏幕,让生看图思考,图上画了谁和谁在干什么?(马和恩在共同地研究学问。马和恩在激烈争论问题。)

②简介马、恩的和生平:

马和恩都是法国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们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世界革命人民行动指南,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光辉典范,是伟大的友谊。板书课题)

③齐读课题,说说从课上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明白“友谊”前“伟大”,说明这种友谊非同一般)

2、检查预习情况。

①相互读给同桌听,并适当评议。

②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挣、忱、抒、述(翘舌音)。

③马和恩的友谊表现在哪些地方?

3、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概括地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所表现的地方?

②具体写生活上,恩热忱帮助马的哪几个自然段?

③具体写在共产主义事业下,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是哪几个自然段?(第5、6、7自然段)

④那么,第4自然段和前后几段有什么关系?(承上启下)

⑤概括叙述的层次,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

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马克思和思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马和恩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4、导学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②思考、讨论

A、用波浪线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第一句)

B、第一句和第2、3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C、体会一下,这段话是用了五个“共同”,说明了什么?(志同道合,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之上)问: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起段)

③有感情读这一段。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二、三、四段课文,理解文中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的具体事例。

2、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检查

马克思与思格斯的关系怎么样?(是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共同的事业之上的)、(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二段

①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A、马克思和活穷苦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划出)

问:“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马对共产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B、马克思生活穷苦到什么程度?(请用横线划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后让生读读议议,了解马克思生活穷苦的程度;

培养学生归纳:当衣服买两包,付不出欠款,借钱买邮票。

C、马克思生活穷苦,但他的态度怎样?(用“△”划出主要词语),这表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精神?(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

D、恩格斯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这说明什么?

②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各自然)

3、导学第三段

①轻声读第三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亲密合作的?

(A、同住伦敦时B、分开后C、工作上互相关怀)

②电脑出示马与恩讨论问题的照片,指名读第5自然段,学习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A、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

电脑出示:

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思想感情。

1、他们讨论问题的词语,体会思想感情。

从“每天下午”――体会到他们讨论的次数多。

从“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范围广。

从“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时间长。

从“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内容很深入。

提问:“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是什么意思?

2、有感情地齐读第5段

3、导学第三段

A、指名读第6自然段,思考:

(1)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开了,在事业上是怎样合作的?

(2)几乎每天通信说明了什么?

B、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

(1)找出中心句并划出来,(第1句)

提问:“无微不至”是什么意思?“互相关怀”体现在哪里?(几件事?)

A、恩格斯帮助马克思翻译、代写。

B、马克思帮助恩格斯完成一部分著作。

C、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后两卷。

(3)电脑屏幕出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感到骄傲。

A、齐读、说说、体会思想感情(像兄弟一样)

4、学习第四段(最后一段)

(1)齐读

(2)电脑出

篇10: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尊敬。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2、练习从课文叙述的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伟大友谊。

难点: 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课文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第二段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第三四段,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

2、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

3、练习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

1、听录音读第三段,思考: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方面?(边说边板书)

2、默读第三段,思考:

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说明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的?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3、检查、交流。

4、用自己的话概括说说这些例子。(先指名说,然后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位学生说说。)

5、思想教育:

你和同学间在学习上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吗?请举些例子给老师听听。(对学生作及时表扬)

6、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1)、出示句子理解。

A、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B、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高兴。

〈1〉、先齐读句子,然后分小组讨论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再指名说,然后让学生评议,最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2〉、指导读句子。(先指名读,然后请学生评议,再多请几个学生读。)

7、指导朗读第三段。

先请一学生读,其余学生边听边画出自己认为读得不好的地方,读后让学生评议,再请学生读,最后齐读。

8、说说本段段意。

四、学习第四段。

1、默读第四段,想想这段讲了什么?

2、理解句子,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A、在四十年里头,在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他们建立伟大的友谊。(先指名说,学生评议,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说说。)

3、指导读句子。

4、齐读第四段。

五、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

课文从两方面说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了伟大的友谊,但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3)、再请学生说说。

六、质疑。

七、回应目标总结。

八、作业:完成“思考.练习1”

附板书: 伟大的友谊

生活上 竭尽全力帮助

事业上 互相关怀 互相帮助 亲密合作

篇11: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返”、“购”等12个生字,理解“各抒已见”、“无微不至”的词语。

2、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课后“思考、练习第2题)。

(1)他们讨论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一连谈上好几个中头,各抒已见,滔滔不绝,不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互相关怀是无微不至的。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帮助,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

(3)在40年里,在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中,他们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二)能力训练点:

1、理清课文结构,懂得过渡段在课文中的作用。

2、从课文所叙述的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各抒已见”、“无微不至”造句。

(三)德育参透点:

激发学生对革命导师的崇拜和爱戴,并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榜样中,懂得真正的友谊要建立在共同事业的基础上。

二、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的具体事例。

2、练习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懂得过渡段的作用,并在作文中练习运用。

(二)解决办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词句,进行感情朗读来解决。

三、教具准备:

课件一套:

四、学生活动设计

1、根据不同要求,用相应的符号划出有关的词、句。

2、自学、质疑,分小组讨论交流。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

2、学习第一段,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想一想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看图揭题,释题。

①出示电脑屏幕,让生看图思考,图上画了谁和谁在干什么?(马和恩在共同地研究学问。马和恩在激烈争论问题。)

②简介马、恩的和生平:

马和恩都是法国人,是伟大的革命导师,他们共同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世界革命人民行动指南,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光辉典范,是伟大的友谊。板书课题)

③齐读课题,说说从课上你了解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明白“友谊”前“伟大”,说明这种友谊非同一般)

2、检查预习情况。

①相互读给同桌听,并适当评议。

②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特别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挣、忱、抒、述(翘舌音)。

③马和恩的友谊表现在哪些地方?

3、自读课文,理清层次。

①找一找,哪个自然段概括地讲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所表现的地方?

②具体写生活上,恩热忱帮助马的哪几个自然段?

③具体写在共产主义事业下,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合作是哪几个自然段?(第5、6、7自然段)

④那么,第4自然段和前后几段有什么关系?(承上启下)

⑤概括叙述的层次,我们可以将全文分为哪几段?

分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小结。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讲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恩格斯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马克思和思格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亲密合作。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马和恩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

4、导学课文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②思考、讨论

A、用波浪线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第一句)

B、第一句和第2、3句之间是什么关系?(总分关系)

C、体会一下,这段话是用了五个“共同”,说明了什么?(志同道合,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之上)问:这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起段)

③有感情读这一段。

(四)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二、三、四段课文,理解文中说明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的具体事例。

2、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例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

(二)目标完成过程

1、学习检查

马克思与思格斯的关系怎么样?(是好朋友)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共同的事业之上的)、(齐读这一段)

2、学习第二段

①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下列问题:

A、马克思和活穷苦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波浪线划出)

问:“马克思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马对共产主义理论的伟大贡献)

B、马克思生活穷苦到什么程度?(请用横线划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后让生读读议议,了解马克思生活穷苦的程度;

培养学生归纳:当衣服买两包,付不出欠款,借钱买邮票。

C、马克思生活穷苦,但他的`态度怎样?(用“△”划出主要词语),这表现了马克思怎样的精神?(坚定的革命意志和忘我的献身精神)

D、恩格斯是怎样帮助马克思的?这说明什么?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各自然)

3、导学第三段

①轻声读第三段、思考: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事业上亲密合作的?

(A、同住伦敦时B、分开后C、工作上互相关怀)

②电脑出示马与恩讨论问题的照片,指名读第5自然段,学习这一段,你有什么体会?

A、小组讨论

B、全班交流

电脑出示:

读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体会思想感情。

1、他们讨论问题的词语,体会思想感情。

从“每天下午”――体会到他们讨论的次数多。

从“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范围广。

从“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时间长。

从“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有时候,还进行激烈的争论”,可体会到他们讨论的内容很深入。

提问:“各抒已见,滔滔不绝”是什么意思?

2、有感情地齐读第5段

3、导学第三段

A、指名读第6自然段,思考:

(1)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开了,在事业上是怎样合作的?

(2)几乎每天通信说明了什么?

B、默读第7自然段思考:

(1)找出中心句并划出来,(第1句)

提问:“无微不至”是什么意思?“互相关怀”体现在哪里?(几件事?)

A、恩格斯帮助马克思翻译。

B、马克思帮助恩格斯完成一部分著作。

C、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资本论》后两卷。

(3)电脑屏幕出示:

“马克思和恩格斯……感到骄傲。

A、齐读、说说、体会思想感情(像兄弟一样)

4、学习第四段(最后一段)

(1)齐读

(2)电脑出示在“40年里头……伟大的友谊”。

(3)思考:A、“40年”说明了什么?他们合作取得了什么成果:

“共同目标”指的是什么?(共同创造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共同献身于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

B、这段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5、小结:

问:A、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还有什么不懂?

6、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12: 《伟大的友谊》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增进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了解,激发对革命导师的崇敬。

2、通过自读,懂得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友谊;知道他们的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的事业基础上的。

二、教学重点:

1、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㈠导课。

1、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友谊。

2、在上节课,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是伟大的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自读,体会出为什么说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表现在哪些方面。

1、齐读第4自然段。

2、指名回答。(生活上、事业上)

㈢学习第2、3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读书,思考:从生活上怎样看出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2、用读的方式汇报,坚持自读、自悟、自评、互评的原则。

3、点拨。

“竭尽全力”(举例)

“宁愿”(取舍)牺牲精神

4、思考:为什么恩格斯要这样帮助马克思?(联系上下文说说)

重点理解“共同目标”,目标指什么:(在人类创建一个美好的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推翻资本主义社会。)

5、小结:恩格斯在生活上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支持了他的事业表现出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那么在事业上他们又是怎样做的?表现出他们的友谊是伟大的。

㈣学习5、6、7自然段。

1、默读:哪些词句让你感受最深,请你作上记号,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边读边重点体会课后思考,练习2的句子。

“每天下午”讨论的次数多。

“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问题”讨论范围广。

“一连谈上好几个钟头”讨论得深入。

“各抒己见”“滔滔不绝”“激烈争论”探求真理时态度严肃。

“无微不至”没有一个细微之处照顾不到的。

“时时刻刻”经常的。

......

(这些内容通过读理解)

3、引读第7自然段,思考:从哪儿看出他们是无微不至相互关怀的?

4、重点读懂:“竭尽全力”、“毅然”、“骄傲”。

5、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为了共同的目标)

㈤看插图,说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干什么?

㈥学习第1、第8自然段。

1、男生读第1自然段,女生读第8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谈:合作四十年,创造了马克思主义。

㈦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谈一谈为什么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伟大的。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伟大的友谊》优秀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2.丰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赶海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5.长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6.航天飞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7.《赤壁之战》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8.琵琶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9.《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0.《跳水》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载word文档
《《伟大的友谊》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