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比一比托班教案
“颜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小手比一比托班教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手比一比托班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手比一比》教案
活动目标
(一)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体验活动的乐趣。
(二)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重难点
(一)重点: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难点:学习制作标记表示大小分类的结果。
活动准备
(一)幼儿事先学唱歌曲《碰一碰》。
(二)幼儿用书第7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小手小脚比一比――尝试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或脚的大小。
1、幼儿随音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和好朋友比比手的大小吧,可以怎么比?(引导幼儿运用重叠的方法比较。
教师: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比哪里?小手比小手。(幼儿随音乐做动作,用重叠的方法比较手的大小。)
教师:再换一个朋友比一比。(随音乐再次游戏。)
2、运用重叠的方法比出大手王。
教师:谁是我们班的大手王?我们再来比一比,如果你的手小,请回到位置上,如果你的手大,请继续找人比。(幼儿根据要求继续随音乐游戏。)
3、用同样的方法比出小手王、小脚王、大脚王等。
(二)鞋子分一分―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1、观察鞋子的不同特征。
教师:这些鞋子都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2、尝试按大小特征将鞋子分类,并进行连线。
教师:这里只有2个鞋架,怎么分呢?(当幼儿分成3类时,如根据款式、颜色分,引导发现只有2个鞋架可以放,提示根据大小分类,并用连线表示。)
3、幼儿将鞋子分类放进鞋架里,并制作标记。
教师:有什么办法让妈妈知道1个鞋架放大鞋子,1个鞋架放小鞋子?(当幼儿根据大小分时,启发幼儿制作标记表示分类结果,如给大的鞋架上画上大圆点,给小鞋架画小圆点。
篇2: 洗小手托班教案
洗小手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肥皂洗手的方法。
活动准备:
小毛巾若干、小肥皂若干、大苹果头饰一个、小盆若干。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大苹果头饰,引出儿歌: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二、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脏不脏。
宝宝想不想和大苹果做朋友,让大苹果看看宝宝的小手脏不脏。要是小手脏的话,我可不让你们碰。
三、幼儿尝试自己洗手。
四、老师带领幼儿边洗手边说儿歌:
洗小手,洗小手,先卷袖子再洗手,
手心搓一搓,手背搓一搓,搓出许多白泡泡,
咦――泡泡不见了。
五、宝宝自己洗手。
边洗手边说儿歌。
六、毛巾擦手。
篇3: 《小手不见了》托班教案
《小手不见了》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重点难点:
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小手不见了》
活动过程:
1、和宝宝共同玩游戏,激发活动兴趣。
――和宝宝一起把小手藏在身后,念儿歌:“小手在哪里?小手在哪里?小手不见了,小手不见了。 小手在哪儿呢?”引导宝宝伸出小手,并回答“小手在这里。”
――用手盖住双脚,同上玩“小脚不见了”的游戏。
2、边听音乐前两段边做示范动作,请宝宝模仿。
――引导宝宝跟着做拍手和双手叉腰跳的动作。
3、请宝宝倾听音乐的第三段,带着宝宝玩“捉迷藏”的游戏。
――在第三段音乐的伴奏夏,按序摸每个宝宝的.头,暗示宝宝蹲下躲起来。
――说到“宝宝在哪儿呢”时,引导宝宝放开小手,站起来说“宝宝在这里,宝宝在这里”并做相应的动作。
4、在音乐的伴奏下,带着宝宝完整的做动作和游戏。
――鼓励宝宝跟着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篇4:托班安全教案:爱护小手
托班安全教案:爱护小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 时找 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篇5:爱护小手托班安全教案
爱护小手托班安全教案
设计思路:
九月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用勺,进餐过程中撒饭粒现象严重;洗手时有的幼儿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脱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别人帮助。在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时,孩子们说:“我的小手会穿衣。”“我的小手会洗脸。”……孩子们有这样的热情和愿望,但还做的不是很好。在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的。我们开展“我有一双小小手”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能做许多的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并且充满激情地运用自己的巧巧手。同时,还结合安全领域,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手。
本次活动设计由来是幼儿经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
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地点:
娃娃家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篇6: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数学教案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3。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篇7:幼儿园小班小手比一比教案
幼儿园小班小手比一比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操作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字1、2 、3 .
2、让幼儿能用手口一致表示数字1、2、3。
3、感受游戏带来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感知数子1,2,3.
难点: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2,3.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1、2、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
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现在数字宝宝请小朋友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带领幼儿随音乐走出活动室,(草坪上撒上1——3的小数字卡,带领幼儿玩找数字宝宝的游戏。)自由结束。
活动延伸:
拿不同的实物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教学反思
本次的教学活动,目标完成。通过游戏活动,幼儿对数字1,2,3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能够手口一致的表示实物的数量。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让幼儿能动手,动脑的学习方法,使幼儿对学习有了兴趣,学有所获。
小百科:手除了天生有残缺或有增生,一般人有左手和右手各一,每只手有五只手指,包括有三节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又名尾指),以及只有两节的拇指,但亦有可能出生时已长有第六指。
篇8:托班综合大手小手的教案
托班综合大手小手的教案
活动目标:
1、在听儿歌及跟做动作的过程中,理解“搓、捏、挠、敲”的意思。
2、尝试用完整的'语言进行大胆地表述。
3、对小手游戏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手能干的照片
活动过程:
1、手指游戏
2、小手的本领
刚才我们用什么做游戏了?
你觉得小手能干吗?
你的小手有什么本领?(吃饭、玩游戏、穿衣服、穿鞋子、用剪刀)
总结:你们的小手真能干,会用勺子,会穿裤子,会穿衣服,会穿鞋子,会画画,会用剪刀,还会做游戏。等我们小朋友再长大一些,小手会做更多的事情的。
3、小手游戏
下面,我们再用小手玩个游戏。请你按我的要求去做,如果我说“小手小手拍拍”,小朋友们就要拍拍手,看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敲一敲。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搓一搓。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捏一捏。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挠一挠。
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藏一藏。
4、引出游戏“找小手”:可爱的小手全都不见了!现在我的大手要来找你们的小手,大手一摸到小手,小手就赶快放到腿上,好吗?
5、教师悄悄地走到幼儿的身后,用手摸或握每一个幼儿的手,提醒他们尽快把手放在腿上,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小手藏在哪里了。
6、游戏反复进行。
篇9:托班教案
日期:20xx年3月7日 星期一 上午
一、生活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幼儿养成饭前洗手的好习惯。
指导策略:要求幼儿洗手时打肥皂,认真搓手心、手背、手指、手缝、手腕。
二、游戏活动:
活动名称:《妈妈拉娃娃》
活动目的:喜欢朗诵儿歌,体验母子亲情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妈妈和宝宝做游戏的照片。
重点难点: 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表演儿歌。
活动地点:教室内
活动形式:集体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拉个圆圈走走,边走边问:“我是谁?老师(妈妈)。”
2、边做游戏边说儿歌。
3、教师边提问:
妈妈拉谁?
娃娃拉谁?
拉着什么走?
拉圆圈干什么?
4、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拉圈边说儿歌边做游戏。
温馨提示: 和孩子做游戏增进母子感情。
三、体育锻炼:
1、模仿操:愿意跟随老师一起做模仿操。
2、活动名称:《小青蛙》
活动目标:练习向前连续跳跃。
四、活动反思:
五、调整计划:
篇10:托班教案
斑马线安全教育教案一: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背景图(马路)、斑马图片、斑马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在马路上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画斑马线)教师出示斑马线图片。告诉幼儿马路中间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就叫斑马线。
2)为什么要叫斑马线?出示斑马图片。
3)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他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3、现在小动物们找到好办法了,在马路上画上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二、讨论:斑马线的作用
1、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斑马线?
2、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3、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的?(斑马线)
4、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到底有什么用?
5、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过马路了。
三、游戏:过马路。
游戏规则: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附故事:
马路上的斑马线
有一群快乐的小伙伴,每天早上他们都要穿过小路,去幼儿园。后来,汽车、摩托车多了起来,小路不够宽了。大家一起动手,修了一条宽宽的马路。早上,小伙伴们走到宽宽的马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辆,吓得不敢过马路。这时,一匹斑马出来晨跑,路过这儿,说:“我来帮你们!”斑马叔叔让小伙伴们都爬上他的背。斑马叔叔驮着小伙伴们踏上马路。真奇怪,来来往往的车辆立刻发现了他们,主动放慢了速度。树上的一只猴子看见了这一切。晚上,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用白漆在动物过马路的地方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
第二天,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小动物们拉着手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下好了,大家要过马路时先看清来往车辆,再通过斑马线,就一点儿也不害怕了。
斑马线安全教育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认识斑马线
2、理解斑马线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斑马线
难点: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红绿灯的作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基础)
2、斑马线的 图片;道路交通中斑马线的幻灯片
活动过程
1、引入
活动开始时,从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汽车入手:“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汽车吗?”
2、认识斑马线
随后,展示幻灯片(画面上有一条斑马线,线的旁边有一个红绿灯,斑马线前面有很多汽车停着)(之前有画过红路灯,了解了红路灯的意义),引导幼儿说说看到的图画,老师:“为什么车都停了?”“红灯了”老师:“红路灯前有什么?”“斑马线”引导幼儿说说斑马线的作用,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过马路时都是走斑马线的。”有的说:“不走斑马线会被撞到的。”……
3、斑马线的重要作用
接着和幼儿一起讨论斑马线的外表:由很多白色的长条形组成,人走在上面很醒目……,走斑马线是遵守交通规则的表现。(不走斑马线,就等于在班级上不遵守纪律,不是好孩子的)
如果有孩子提出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斑马线,可以先画出来,然后告诉大家:白色的斑马线就是为了让司机更能清楚地看到人在上面行走,“花”的斑马线反而不能明显的突出行人。
4、学画斑马线、游戏
我在黑板上画出红绿灯、斑马线的同时,鼓励孩子们一起先在纸上画,然后在教室的活动区内,老师画一副斑马线,请幼儿用手做方向盘开车,老师说“红灯”时就停车,另外几个小朋友从斑马线上走过……玩完一次后换老师来做“车”,老师开车,孩子做红路灯,一起玩游戏。
最后是幼儿在纸上画斑马线,老师鼓励幼儿在画纸上自由添画,如:汽车,花,太阳,小鸟……
看了“托班教案_斑马线安全教案”的还看了:
1.大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2.幼儿园交通安全活动教案
3.大班安全过马路优质教案
4.大班交通安全活动
5.班级交通安全教案
篇11: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ABB排列的方式给小花排序。
2、体验帮园丁叔叔种花的快乐。
活动重点和难点:尝试用ABB排列的方式给小花排序
活动准备:春天公园背景图,不同颜色的小花,音乐
活动提示:
一、参观公园
价值分析:增强了活动的情景性,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1、春天到了,想不想去郊游,今天我们就去公园玩玩。让我们一起准备出发吧!幼儿随着音乐出发去公园。
2、公园里有些什么?公园里可真美,我要给花儿拍个照,小朋友你们的花开了吗,你是什么花?(幼儿摆出各种花儿的姿势拍照)
小结:春天到了,公园里开满了鲜花,有红色的玫瑰花和粉色的郁金香,有黄色的迎春花,还有白色的白玉兰,真是美丽极了。
二、帮园丁叔叔种花
价值分析:尝试发现按照颜色进行排序的规律
1、(欣赏园丁叔叔种的花)看,园丁叔叔在公园里种的花也开了,这些花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有哪些颜色?
2、园丁叔叔是怎么种花的?先种什么花,种了几朵?然后种什么花?又种了几朵?(一个蓝花两个黄花)
3、看,园丁叔叔的这块地还没种完呢,谁愿意来帮忙继续把花种完?(请个别幼儿继续种花)
4、今天我也要学园丁叔叔种花,看看我是怎么种的?(一朵黄花两朵蓝花)
5、谁愿意接着种下去?(请个别幼儿根据ABB模式进行排序)
小结:原来园丁叔叔喜欢在花园里种整整齐齐、有规律的花。我们可以用一个蓝花两个黄花的方法种花,也可以用一朵黄花两朵蓝花的方法种花。
三、幼儿种花
价值分析:通过自己操作,巩固对ABB模式排序的认识
1、请幼儿动手操作:你们想不想也做回园丁叔叔把公园变得漂漂亮亮的?公园里还有许多空地,请你找一块空地去种花。(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种花的时候先找到起点,你可以选一种种花的方法,种的时候要排的整整齐齐才会更好看,公园才会更美丽。
2、展示幼儿的所种的花,进行集体验证。
小结:如果我们在种花的时候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种花,那么我们的小花园变得更加漂亮。
篇12: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橡皮泥做平面花。
2、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色橡皮泥、塑料垫板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你们知道春天有哪些美丽的花儿吗?
师:今天我们自己也来做一做美丽的花儿。
二、教师示范
1、用彩色橡皮泥揉成一个个小圆球,将小圆球放在垫板上,压平,做成美丽的花瓣,然后拼摆成花朵。
2、再用彩色橡皮泥揉成一个小长条,放在垫板上压平,做绿色的花茎和叶子,拼摆成美丽的花。
三、制作“美丽的花”
幼儿自由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自由练习
鼓励幼儿用橡皮泥制作更多不一样的花朵。
篇13:托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感受春娃娃给树木、花朵、小动物带来的变化。
2、尝试大胆地表达对春娃娃的喜爱。
活动准备:故事大图书、角色图片、角色挂饰、背景音乐
活动流程:
一、情景导入,说说春娃娃
导语:今天来了一个小客人,你觉得它会是个怎样的娃娃?春娃娃可爱吗?漂亮
吗?
小结:美丽的春娃娃是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娃娃,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二、欣赏故事,了解春娃娃
1、导语:春娃娃真调皮,暖暖的春风一吹她就去串门。
提问:什么叫“串门”?
小结:你们真聪明,‘串门’就是去客人家坐坐,聊聊天。
过渡:春娃娃会去谁那里串门呢?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
2,完整倾听故事
提问:春娃娃去谁那里串门了?
幼儿边回答,老师出示角色图片
过渡:春娃娃跑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变化,它的朋友们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这次让我们边看边听故事。
3,完整欣赏故事(看大图书)
提问:春娃娃的朋友们发生哪些变化?追问:她们说了些什么?
幼儿边说,老师边用故事中的话小结。小鸟唱起了歌。布谷,布谷,春天来了,我要唱歌啦!鼓励幼儿用动作来表演。
小结:你们听得真仔细,原来春娃娃到哪里,哪里就会有变化。
三、情感体验
过渡: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一起来表演呢?
幼儿戴上胸饰分角色用肢体、语言等表演故事。
导语:春娃娃也来到了我们幼儿园,你们发现哪里有变化了?
春娃娃让我们的周围变美了,你们喜欢她吗?你们想对她说些什么? (引导幼儿大胆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幼儿:春娃娃欢迎你/春娃娃你真美/春娃娃我想抱抱你/春娃娃我喜欢你。
小结:春娃娃来了,带来了暖暖的阳光,带来了嫩嫩的新芽,还带来了美美的花朵。春娃娃我们喜欢你,谢谢你把世界变得更美丽!
【小手比一比托班教案】相关文章:
2.教案托班
3.托班教案
4.比一比教案
5.托班语言教案
6.棒棒糖托班教案
7.托班社会教案
8.幼儿园托班教案
9.托班音乐教案
10.托班美术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