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
“Dok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
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教学准备】
形象的游戏图谱若干,平衡木两条,小鸡小鸭头饰一批。
【教学重点】
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会变换节奏进行游戏。懂得运用肢体表现节奏进行游戏。
【教学过程】
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提示语: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做游戏去。
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玩节奏训练小游戏。讲解形象的图谱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习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基本练习,变换节奏练习)
4、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幼儿分组(小鸡、小鸭各一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幼儿即兴创作进行游戏。
5、幼儿创编节奏(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幼儿整体创编表演和分角色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的安排,可让幼儿掉换角色进行练习和创作游戏。
8、边唱歌曲离开活动室。
提示语:“时间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去吃饭吧”!
篇2: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鸡过溪》
幼儿园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小鸡过溪》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各种形式表现2/4歌曲的节奏,并即兴创作进行游戏,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2.培养幼儿关心同伴、乐于思考的良好品质,和同伴共同感受欢快、愉悦的气氛,体会和同伴相玩的乐趣。
3.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4.在学习歌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游戏情节,注意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换动作。
活动准备:
形象的游戏图谱若干,平衡木两条,小鸡小鸭头饰一批。
活动重点:
在学习基本节奏型的基础上会变换节奏进行游戏。懂得运用肢体表现节奏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1.孩子们听着《小鸡过溪》的音乐跟老师一起做简单的律动进入活动室,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
提示语:“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做游戏去。”
2.欣赏情景表演《小鸡过溪》,初步了解游戏的玩法,引起孩子参与游戏的兴趣。
3.集体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玩节奏训练小游戏。讲解形象的图谱帮助孩子记忆。(小鸡部分:先练习手部动作,再玩上楼梯的游戏;小鸭部分:拍手基本练习,变换节奏练习)
4.出示节奏图,教师介绍节奏一遍。幼儿分组(小鸡、小鸭各一组)进行节奏练习,教师从旁指导,启发幼儿即兴创作进行游戏。
5.幼儿创编节奏(或动作)表演,体验创作和表演的乐趣。
6.幼儿整体创编表演和分角色表演若干遍,教师讲评。
7.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时间的安排,可让幼儿掉换角色进行练习和创作游戏。
8.边唱歌曲离开活动室。
提示语:“时间不早了,小鸭、小鸡我们回家去吃饭吧”!
篇3:学前班音乐小鸡小鸡在哪里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
2.在游戏中充分展开想象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3.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孵小鸡(撕贴)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各种小动物的胸饰人手-:一只。(小鸡、青蛙、小牛、小狗、小猫等)
2、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鸡窝”、“草地”、“花园”
3、蛋宝宝(椭圆形黄色蜡光纸)中间用缝纫机踩好小鸡的外形。剪好圆形、三角形、鸡
4、录音机:磁带《小小蛋儿把门开》,比较悠扬的乐曲一段。
活动过程:
师:“小鸡一一”
幼:“哎一―”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到花园去玩,好吗?”
幼:“好的一”
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2、游戏中学唱新歌《小鸡小鸡在哪里》。
(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幼:“好的。”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歌曲。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3、游戏中拓展思路创编歌曲,体验对唱活动的快乐情趣。
(1)玩游戏《捉迷藏》。
师:“小鸡,我们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2)发挥想象,创编歌曲。
师:“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唱的.小动物以外,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叫呢?它是怎么叫的?”
幼儿讨论后回答。
幼A:老虎它会叫的。啊呜啊呜
幼B:山羊会绵绵叫。
幼C:小牛会牟牟叫。
幼D:大白鹅会冈冈冈地叫。
幼儿回答后,个别唱,集体答。
4、换角色,帮鸡妈妈孵小鸡。
(1)听音乐做律动小鸡慢慢长大。
(2)师:“小鸡们都长大了,我好高兴哦!那么你们能不能帮我做事情呢?”
幼:“能~”
师:“鸡棚里还有许多蛋宝宝,它们快要孵出来了,我们去帮助它们,让它们早点出来,好吗?”
幼:“好的。”
(3)教师讲解孵蛋的要求,幼儿学习孵蛋的方法。
(4)将孵好的蛋(小鸡)贴在背景草地上。
(四)延伸活动:
1.玩体育游戏“小鸡吃虫”。 2.绘画“可爱的小鸡”。
3、行探索活动“想站立的蛋宝宝”。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篇4:学前班教案
学前班教案(2)
当前位置:范文中国教学范文语文教案学前班教案(2)正文阅读学前班教案(2)在学了声母、韵母后,也可以玩打扑克式的游戏进行拼音练习。先指导学生制作含有声母、韵母的扑克牌,一学生拿写有声母的扑克牌,一学生拿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个同学同时出牌。拿声母扑克牌的同学出一张写有声母的扑克牌,拿韵母扑克牌的同学出一张写有韵母的扑克牌,两个同学谁先拼出由两张扑克牌组成的音节,这两张扑克牌就回谁。最后,看谁手里的扑克牌多,谁就赢了。
新奇的扑克牌玩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同学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2)拍手游戏。
小学生活泼好动,可以借助拍手游戏进行拼音练习,进步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爱好。
拼读音节是拼音教学的重点,没有一定的练习量,就达不到正确拼读的要求。但是,重复拼读的过程是很枯燥的,轻易引起学生厌倦。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拍手游戏,让学生在一定的动律中完成拼读的练习。如新教材《汉语拼音14》课,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ng、eng、ing、ong拼读音节的练习,就可以鉴戒音乐课上的节拍教学,让学生按四二拍的节奏,一边拍手,一边练习拼读。(此项游戏可以一个学生边拍手边拼读,也可以两个学生对拍)
(3)游戏“找朋友”。
如把教室里的一些物品,像黑板、桌子等用拼音的形式写成音节卡片放在讲台上,先请一个同学上台拼一拼卡片上的音节,然后一边唱着“找朋友”的童谣,一边帮拼音卡片找朋友,找到朋友后把音节卡片贴在相应的.物品上。
游戏的形式还有很多,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枯燥的拼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变单调呆板的拼音教学为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亲身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拼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爱好。
3.设比赛。
儿童的好胜心强,捉住儿童的这一心理,在课堂上巧妙地增设比赛,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
比赛的内容和方法也有很多,如:学完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可以采用摘苹果比赛等形式温习巩固。
方法是: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红通通的大苹果,每个苹果上分别写着不同的声母、韵母或整体认读音节。把参加比赛的学生分成三个组,要求第一组把树上写着声母的苹果摘下来,第二组把树上写着韵母的苹果摘下来,第三组把树上写着整体认读音节的苹果摘下来。比一比,看哪一组先按要求摘完苹果,哪一组就获胜。
另外,还可以采用夺红旗比赛、拼音接龙比赛等形式进行拼音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爱好。
4.创设情景。
在拼音教学中,创设某个情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当儿童感到所学的拼音知识有用时,也会产生学习的爱好。例如:
(1)邮递员送信。
让学生当邮递员,运用所学的拼音方法,把写有某个音节的信,送到规定的地方。比如,可以在信封上写上本班同学的名字,让小邮递员拼一拼、读一读,然后把信送到同学的手中,看谁送得又快又准。
(2)招聘拼音辅导员。
小学生爱模仿,模仿是小学生的一种天性,其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招聘现场,请小学生模仿老师教学汉语拼音的方法教其他的小朋友学拼音。最后,评出最受同学们喜爱的小老师,担任班上的拼音辅导员。
除此以外,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或通过猜谜语、讲故事、唱歌等形式教学汉语拼音,都能引起儿童的留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爱好。
三、用语文实践活动的形式教学汉语拼音
篇5:学前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幅藤蔓植物作品,感受画面的意境。
2、用讨论、归纳的方法,探索藤蔓植物的画法,并尝试用国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验合作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接触过藤蔓植物,认识这些植物。
2、课件:藤蔓植物国画作品多幅。
3、国画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1、欣赏课件,感受画面的内容与意境。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国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上画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一幅?
(1)欣赏齐白石的一组小鸡图。
师:画上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鸡在干什么?它们的心情怎样?
(2)欣赏《鸭趣》。
师:这是什么植物?紫藤下有什么?它们可能在干什么?
(3)欣赏《葡萄架下的猫蝶》。
师: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在葡萄架下有什么?你觉得它在干什么?
2、师幼共同归纳这一类藤蔓植物的独特结构,讨论画法。
师:现在我们仔细地观察这几幅画上的植物,它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师:这些花和果实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叶子怎么画?怎样才能画出细细的藤呢?(引导幼儿看丝瓜图,隐去叶子和其他,只留藤,重点感知藤蔓的走势)
3、进一步欣赏其他藤蔓植物的画,再次感受这类藤蔓植物的结构特点,并发挥想象。
师:我们发现这些植物都有藤、叶子和果实。老师这里还有几张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植物的藤又是什么样子的。
师:在这些植物下面会有哪些小动物呢?在干什么?会不会有小朋友呢?如果你就在这些植物下面,你会干什么呢?
4、合作、欣赏、评价。
(1)幼儿合作创作。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分工,发挥想象完成作品。
(2)欣赏、评价。
师:你先画的什么?后画的什么?还可以怎么画?画上的小动物在干什么?你们是怎么合作的?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了不少藤蔓植物作品,有主藤和缠绕藤。藤蔓植物还有很多其他的'种类,下一次我们再去试着画一画,好吗?
篇6:学前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儿歌。
2、充分利用儿歌的节奏约束幼儿乱碰撞的行为,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理解、学习词:好脾气。
活动准备:
游戏票每人一张,票上写有1—6数字号码;羊角球6—7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猜谜语: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车?
什么车子真好玩,你碰我,我碰你。
软软的车座碰不坏,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车的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为什么碰碰车你碰我,我碰你,不会发生危险?
2、为什么碰碰车有好脾气?或怎样才算是好脾气?
3、用儿歌来总结幼儿的回答。
三、通过简单游戏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老师边与幼儿游戏边示范朗诵儿歌。
2、请幼儿自觉学习儿歌,让学得好的幼儿,老师要求他一起参加游戏并奖游戏票一张。在自觉的游戏中,幼儿学会朗诵儿歌。
3、讲明简单的游戏规则,并用儿歌节奏约束幼儿碰撞行为。
四、运用有趣的直观玩具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充分游戏
1、出示准备好的羊角球当碰碰车,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并巩固对儿歌内容的掌握。
2、教师示范羊角球当碰碰车的玩法,要求幼儿尽量用羊角球去碰。
3、幼儿充分游戏。
4、小结鼓励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出活动室。
附:儿歌《碰碰车》
碰碰车,好脾气,
你碰我,我碰你,
“对不起”,“没关系”,
大家笑嘻嘻。
篇7:学前班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学习儿歌,初步感受儿歌的比喻手法。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语言完整。
3、尝试替换儿歌中的祝福语进行朗诵,表达自己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1、幼儿课前了解爸爸妈妈的工作单位、爱好等一些情况。
2、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
1、请小朋友向你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你的爸爸妈妈,我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家里都做哪些事情?个别介绍:谁愿意向全班的小朋友和老师介绍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
教师小结:爸爸妈妈很爱我们,他们不怕辛苦,每天都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2、小朋友你们爱不爱自己的爸爸妈妈?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一句什么话?(鼓励幼儿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感谢或祝福的话)
二、理解并学习儿歌
1、有一首儿歌,说的就是小朋友祝福爸爸妈妈的话,儿歌的名字叫《爱的祝福》,我们来听听。
2、教师朗诵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说了些什么?
3、放录音,再次欣赏儿歌,提问:儿歌的名字叫什么?儿歌里把爸爸妈妈的爱比作什么?为什么?最后小朋友是怎么祝福爸爸妈妈的?(引导运用儿歌中的语言进行回答。)
4、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学习朗诵儿歌。
5、教师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6、幼儿完整朗诵儿歌。
三、仿编儿歌
1、除了祝爸爸妈妈快乐又健康,你还想祝他们什么呢?
2、根据幼儿的回答,替换祝福与并示范朗诵。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儿歌。
3、带领幼儿朗诵新编儿歌。
篇8:小鸡小鸡教案
小鸡小鸡教案
一、教学目标(浙教版美术教案)
1、用中国画的形式,描绘小鸡。小鸡(浙教版美术教案)(了解)
2、学习浓、淡、干、湿的墨法和轻、重、疾、徐的行笔法,提高中国画小鸡
的笔墨表现技能。(练习)小鸡(浙教版美术教案)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课前准备
教师范画;
名家作品。
四、教学建议(浙教版美术教案)
1、总结前课的学习情况,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共同的努力方向。
2、可插讲古代“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然后提出描绘小鸡的.学习任务。
3、欣赏范画。小鸡(浙教版美术教案)
4、教师示范作画。
5、按上述作画步骤与学生共同作画。
6、画出不同姿态的小鸡,关键是处理好头与翅的方向。
7、小鸡是得毛茸茸的,形象可爱。所以用墨时除了要有浓淡外,还应使墨色有些渗化效果,应用湿墨法表现。
篇9:学前班拼音教案
教学目标:
刚开始接触到汉语拼音的小朋友,难免会在心里面对于这种教学理念产生抵触情绪。通过卡片教学进行辅助授课,能够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小孩子感受到拼音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
准备a、o、e、i、u、v这些单韵母的卡片,然后分别在上面进行一声到四声上的.标注,将这些声调进行更好的展现,方便小朋友们进行阅读和查看。
教学过程:
1、老师为了能够培养孩子们对于拼音的兴趣,需要的是在汉字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深入表达,比如我国的汉字要想学习明白,则需要在拼音上进行掌握和了解。这对于吸引目光,在注意力的集中方面带来提高还是有帮助的。
2、将汉语拼音的卡片呈现在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韵母记住,然后再进行发声练习。
3、在进行练习过程中,要培养孩子们张嘴开口说话的方式前来选择,一边大声的跟随老师的语速进行练习,一边在脑海当中进行记忆。
4、在练习二十分钟之后,采用抢答的游戏方式,来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并且可以二次加深单韵母四声读法的练习训练,对于答题好的朋友,老师可以给予全班表扬的方式,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抢答环节中来。
结束:
拼音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大难关,通过这种结合游戏和卡片教学的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孩子们掌握到娱乐的技巧和方向,是目前众多朋友都在选择的目标。
篇10:学前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尝试用简单完整的语句描述故事内容。
2、能积极参与故事情节的讨论。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一、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观看第一幅图,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谁来了?你觉得小兔子今天要去干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看小兔子的装扮,自由猜测。
2、教师:小兔子走到哪里?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心情怎么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猜猜它们在叫喊什么?
二、观察第二三幅图,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到底谁来了帮助小兔子的呢?
2、集体交流理解图片内容
(1)观察图片
教师:是谁来帮助小兔子的?象爷爷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帮助小兔子的呢?
你觉得象爷爷的什么像小桥?
(2)观察第三幅图
教师:雄兔子过了河心情怎么样?它们会对象爷爷说什么?它们是怎样感谢象爷爷的.呢?
篇11:学前班语言教案
教案目标:
1、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去想象、思考,并理解的内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大胆表达;
2、让幼儿明白要有爱心,懂得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教案准备:
1、有下雨声音的磁带,录音机;
2、妈妈和鸡宝宝的胸饰;
3、布置小鸡的家,对面的小山坡,小河、(蓝布),图片,地毯。
教案过程:
请幼儿和教师一起参加表演。(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鸡宝宝)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扮演小鸡在轻快的音乐声中表演。第二天,正当小鸡一家准备出门时,发现昨晚的雨水汇成了小河。
(1)启发“小鸡”讨论过河的办法;
(2)经过启发讨论,准备用自己的办法过河时,发现已经有了一座小桥。
(3)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们高兴的过河,到达小山坡。鸡妈妈召集小鸡围坐在一起,猜一猜,桥会是谁搭的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
2、听了解内容
(1)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听。
a、圆圆的“石头”组成了什么?它们是真的石头吗?
b、到山坡以后,发现了什么?
c、桥为什么不见了?又是谁帮了小鸡一家?
(2)根据图片内容给图片排序。
3、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生活中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做?帮助过别人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总结: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去帮助他,你也会得到快乐。
5、音乐声中鸡妈妈带小鸡去乌龟家作客。
篇12:学前班消防安全教案
一、教学内容
1、防火的重要性。
2、火的用途及危害。
二、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懂得防火的重要性,人人有防火的意识。
2、知道火的用途及危害,增强防火意识。
三、教学重点
知道防火的方法,会防火自救。
四、教学难点
防火自救的方法。
五、德育目标
掌握一些火场自救的要诀,困境中就能获得新生。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说说火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坏处?有什么作用?
好处:火的用途很多,火能够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能够用火取暖、做饭等,能造福人类。
坏处:火灾能烧死、烧伤人,烧毁房屋、财物等。
2、教育学生提高防火意识。
(二)火是什么?
火是一种释放热量并伴有烟或火焰的燃烧现象,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有可燃物,如木材、纸张、汽油、酒精;二要有氧化剂,也称助燃物,如氧气(空气中含有氧气),三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这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并且相互作用时才会产生燃烧。
(三)讲解消防安全知识
1、消防――安全标志的认识;
2、火和火灾;
3、自然火、人类学会造火、人类用火的伟大意义;
4、火灾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用火又要防火,消防安全意识人人有,日子平安快乐多。
(四)板书
说 火
防火: 光明 温暖――造福
毁房 毁财――危害
安全平安――欢乐
(五)作业
1、火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学前班消防安全教案]
篇13:学前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多种音乐活动学唱歌曲,感受并掌握歌曲中节奏、力度的变化。
2、自主、合作的学习:学生依据听觉感受结合生活中的相关经验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与音乐相关的其他艺术形式(舞蹈、美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过年的欢快和喜悦,体验和表现过年的喜悦,师生在活动中交流、分享活动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唱” 会歌曲《过新年》,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
教具准备:
鼓、中镲、春联、窗花、福字、灯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放《小拜年》
师:这首歌曲唱的是哪个节日?歌曲中的小朋友过年的时候都有哪些活动呢?
2、师:那你们都是怎么过年的呢?
(二)创设环境,营造节日气氛(《龙咚锵》音乐。
1、师:( 教师出示介绍节日东西,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是呀,过年的时候可真热闹。大伙儿舞龙灯,放鞭炮、挂灯笼,剪窗花,吃分岁酒、贴对联、好不开心。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好多的新年礼物,你们看,这是中国结,也叫如意结,它象征吉祥如意,这是春联,它给春节带来了温暖和喜庆,上联是--,下联是--。(按节奏读)这是--,北方人在新年来临之际最喜欢在窗户上贴窗花,它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老师这里还有好多好多,你们想不想亲自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让我们提早感受一下过年的气氛呢?那我们就行动起来吧!”
2、师生同布置教室(放《贺新年》音乐)
(三)歌曲学习
1、师:"哇!你们的手真巧,把咱们的教室布置的喜气洋洋,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和欢乐。这过年的时候,除了可以放鞭炮、挂灯笼、吃年夜饭、我们还可以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准备了一个节目,准备参加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来表演给大家看吧!
2、师按节奏念歌词。
3、师:老师觉得一个人表演太单调了,我想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去,你们愿意吗?那就跟我一起学习这首儿歌吧。
4、师生一起读儿歌,教师纠正。
5、师:小朋友学得真快,可是我觉得光这样读不热闹,观众肯定不爱看,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让这个节目更精彩些吗?小组可以轻轻地商量商量。
6、小组商量并回答。
生1:大家一起表演可以使节目变得更加热闹。
生2:还可以大家一起拍拍手。
生3:也可以跺跺脚,拍拍腿。
生4:还可以加进鞭炮的声音。
生5:还可以加进锣鼓声。
7、师:我们一起来边念儿歌一边给它伴奏,可以拍拍手,拍拍腿,我还要请些小朋友来模仿鞭炮的声音和敲锣打鼓的动作。
8、师:刚才有小朋友说给这首儿歌配上旋律,让它变成一首动听的歌曲,这主意不错,老师这里就有一首编好的《贺新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9、表演。
10、今天孩子们都表现得很出色,个个都是神气的小乐手,小歌手,不过有歌没舞就没气氛,我们请几个朋友来伴舞,谁愿意?
4、指名表演唱。
(五)小结下课放《龙咚锵》的音乐,学生出教室。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篇14:学前班音乐教案
游戏目的:
1.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做相应动作.
2.启发幼儿在前奏声中,创编各种亲热动作.
3.鼓励幼儿结伴舞蹈,体验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游戏准备:
组织幼儿玩听信号找朋友的游戏.
游戏过程:
1.教师帮助幼儿熟悉曲调,学会唱歌.
2.启发幼儿边唱边按歌词做敬礼,握手,拥抱的动作.
3.学习邀请舞》找朋友》
(1)两位教师扮演同桌幼儿,其中一名当邀请者另一名被邀请者.强调在第四小节末找到朋友,面对面站好.
(2)请幼儿与教师共同表演.
(3)组织幼儿集体练习,提醒幼儿在第四小节结束时,两人应面对面站好,并检查,是否全班幼儿都在第四节结束时,找到朋友.
(4)听前奏曲,创编两人一起的亲热动作.提问: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可做那些亲热动作.(5)集体听前奏曲,做亲热动作,教师及时发现肯定有创新的动作.
(6)在音乐伴奏下,完整的跳邀请舞.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在其他活动中主动找朋友一起玩.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第三课读书郎(歌曲)
教学内容:
《读书郎》。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材分析:
《读书郎》是一首极富童趣的,具有鲜明西南民歌特点的创作歌曲,羽调式,2/4拍,中速,结构为带再现的一段体。歌曲采用了教密集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进行,下滑音和倚音的应用,生动地刻画了读书郎天真活泼的形象,口语化的歌词又表现出他知书达理、坚强自尊的内心世界。学生在唱好这首歌的同时,应该更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较密集的节奏。
2、正确唱好下滑音、倚音和衬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板,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导入。
1、师: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2、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3、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4、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5、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三、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3、师范唱第一段歌词,生随琴唱第一段歌词,
4、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5、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6、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生完整地跟琴唱歌曲《读书郎》。
跟着音乐伴奏唱《读书郎》。
五、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篇15:学前班音乐教案
第十四课 我们都有一双手
教学内容:
我们都有一双手(音乐游戏 )
教学目的:
1、 音乐游戏中让幼儿分清左右手,并对幼儿进行文明举止教育。
2、让幼儿进一步掌握领唱、齐唱的歌曲几游戏。
教学准备:
场地的布置,录音机和磁带等。
教学过程:
1、组织幼儿练声:小动物怎么叫?(c――f)
2、学习歌曲《我们都有一双手》
3、讲解音乐游戏的玩法:
全班幼儿围成圆圈,请一人在中心坐好,领唱并做动作,齐唱部分由全班幼儿齐唱并做动作。唱到“左手、右手”时,把相应的手高举:齐唱“握手”时,与邻座幼儿握手:唱到“洗手”时,做搓手动作;每段最后一句则双手高举有节奏地自由摆动。
4、组织幼儿进行领唱、齐唱练习。
5、幼儿讨论手还有什么本领?并请幼儿把它画出来。
6、组织幼儿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体验游戏的乐趣。
7、结束:对幼儿进行文明举止的教育。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馈:
篇16:学前班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能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
3、主动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并能自信、有表情地当众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明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演唱《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难点:
运用夸张、幽默的表情和动作莱表演《小虾变成小罗锅》
教学用具:
钢琴、磁带、录音机、CAI课件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C2/4
12345―155―633―54321―
小朋友们好,你好你好,尹老师你好!
二、基本训练
1、发声练习
1=C―1=F2/4
35353212―33533533221―
脚踏水车唱山歌gululugululugululululu.
小河流水唱新歌hualalahualalahualalalala.
2、节奏练习
(1)、XXXXXXXXXXXXXX―
(2)、XXXXXXXX―
咦,哈哈哈哈哈哈哈。
二、新课教学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都爱画些什么呢?今天啊,我们也来认识一位小朋友,他也喜欢画画,可是啊,他却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听老师讲个故事吧!2、范唱《粗心的小画家》
3、有感情朗诵歌词;
4、la音模唱曲谱;
5、跟琴轻唱歌曲;
6、全班齐唱。
三、总结下课
师:丁丁是个粗心的孩子,你们可千万不要学他,那你们要做个什么样的好孩子呢?
生自由回答
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C2/4
12345―155―633―54321―
篇17:学前班音乐教案
活动名称:捉螃蟹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让幼儿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的体态是在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提醒幼儿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学习A段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用伸脚动作表现螃蟹。
师:你们见过螃蟹吗?螃蟹有很多脚。看,我现在扮一只大螃蟹!
(2)教师:这也是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你们学学螃蟹的脚动一动。
(3)幼儿跟随老师听A段音乐,做螃蟹伸脚动作。
2、教师引导幼儿创编B段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螃蟹吹泡泡。
教师:螃蟹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我们一起来吹泡泡吧!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请个别幼儿示范动作。
教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谁愿意学一学?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学习B段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哎呦,我怎么了?(做挠痒痒动作)螃蟹是怎么挠痒痒的?你们做给我看看!
(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螃蟹挠痒痒的动作。
教师:还有什么地方也痒,我们再挠一挠。
(3)教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把动作做得更整齐些。
教师:我们一起想个办法,把这些有趣的动作做整齐吧!(如可先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1、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完整地做表现螃蟹的动作。
(1)教师提醒幼儿看对面的同伴做吐泡泡的动作,但是不能吐口水。
教师:我们一起跳个螃蟹舞吧,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
(2)教师根据幼儿所做动作的情况,重点提升个别动作,并再次完整地表演螃蟹舞。
5、教师组织幼儿倾听并感受尾声捉螃蟹的音乐。
(1)教师引导幼儿倾听尾声捉螃蟹音乐。
教师:小螃蟹在河里玩得真高兴啊,忽然谁来了,他来干什么?
(2)教师出示“捕捉网”,组织幼儿讨论游戏玩法及如何躲避捉蟹人。
教师:“小螃蟹”,你们刚才有没有碰到别的“螃蟹”呢?你怎么走才不会碰到别人呢?
6、幼儿听音乐完整表演。幼儿在场内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动作转换时,教师用体态提醒幼儿。引导幼儿躲避时注意用眼睛看两侧,不碰别的“螃蟹”。
【小鸡过溪学前班教案】相关文章:
1.学前班教案
2.学前班语言教案
3.学前班拼音教案
5.学前班猜谜语教案
6.学前班艺术教案
7.老鹰捉小鸡教案
8.小班美术小鸡教案
9.弟弟与小鸡教案
10.小班儿歌小鸡小鸡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