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想当大魔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
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
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
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x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如果小朋友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如果在家里不能随便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教学反思:
我通过这节课和幼儿讲古丽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初步对我们班幼儿形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下次,我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对安全教育的兴趣。
篇2:幼儿园大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设计意图:
由于孩子年龄小,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较差,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减少意外的发生,为此我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和陌生人走。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玩具、果冻、巧克力。
出示图片
图片1:陌生人要去你家,不能带路。
图片2:陌生人硬拉着你,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选择游戏
1、能不能和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2、有个陌生人给你东西吃。
A、都可以吃。
B、不能吃。
活动结束: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不能轻信陌生人。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几个日常常见的实例出发出发,图文结合让幼儿感觉到事情就在你身边,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学到一些安全常识,教学效果很好。
篇3:幼儿园大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
3、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东东。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
这时,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哪里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问引导
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
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
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教师: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
幼儿:不去。
3、小结
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等教师叫到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教室的前面,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
幼儿园,大门开,爸爸妈冯都接来。毛毛妈妈没有来,急得毛毛哭起来。
陌生人,走过来,千万不要去理睬。别乱跑,慢等待,爸爸妈妈一定来。
活动反思: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教育很重要。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父母上班在外,经常留一个孩子在家,对于孩子在家的安全就格外重要。如不动电、不动气等。陌生人敲门等幼儿怎样处理,这是孩子要掌握的.技能。在超市和父母走丢怎么办?有陌生人来接怎么办等。在活动中,幼儿知道求救老师、家长。有的幼儿还知道大声喊叫。在超市里还知道广播、打电话等。幼儿都能掌握。
篇4: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知道老师叫到名字,再站起有礼貌地离班。
活动准备:
一位陌生人由其他班教师扮演,零食若干。
活动过程:
1、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陌生人:我接毛毛和东东。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的巧克力、薯片等食品)这时。毛毛和东东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四五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食品。
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游乐场玩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
陌生人:不知道。
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2、提问引导
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
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到农村,不让回家。
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
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教师:阿姨带你们去游乐场玩,你去吗?
幼儿:不去。
3、小结
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游乐场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教师自然引出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引导幼儿一起朗诵。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等教师念叨小朋友的名字后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附儿歌:《妈妈没来我不急》
幼儿园,门儿开、
爸爸妈妈都接来。
毛毛妈妈没有来、
急得毛毛哭起来。
陌生人,走过来、
干万不要去理睬。
别乱跑,慢等待、
爸爸妈妈一定来。
篇5: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教案
教材分析: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教育幼我不跟陌生人走,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请二个幼儿不熟悉的老师分别扮演“陌生人”“警察”
2、玩具手机一个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教师在室外幼儿看不见处观察,“陌生人”走进教室,“小朋友,你们老师在吗?”然后分别走到几个幼儿面前说:“我带你去找妈妈好吗?”(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反应,当“陌生人”准备带幼儿走时,走进教室。)
教师:“X×,你认识这个阿姨吗?”
(“陌生人”见教师来了,想逃)
教师:“,小朋友,你们认识她吧?请问你是谁?”
陌生人:“我……我……”
教师用“手机”拨打“110”:“警察同志,我们这里来了个陌生人,要带走孩子,请你们赶快来”。
警察出现,带走了“陌生人”,“请你到警察局走一趟”。
2、教师问:
①“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就是不认识的人)
②“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③“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3、“警察”来了,“小朋友,刚才那个陌生人是专门拐卖孩子的坏蛋,你们可记住了,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
4、教师小结:“X,刚才太危险了,差点儿就让陌生人给带走了,来,我们一起谢谢警察叔叔,记住,以后千万不要跟陌生人走。”
活动延伸:
游戏“陌生人来了”,老师或幼儿扮演“陌生人”进行游戏,加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巩固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日常教育活动渗透:
可通过对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儿童失踪报道的讨论、谈话,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跟“陌生人”走的危害性,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家园同步:
教育幼儿不要随便开门,不随便让幼儿不熟悉的人去幼儿园接孩子;教会幼儿简单的自我保护办法。
创新教育方法与策略:
本篇采用带有典型性的情境活动,让幼儿作为情境活动的主体,来积极体验,进行认知活动,体现了幼儿学习主动性。
篇6:不跟陌生人走幼儿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
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X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篇7:幼儿园大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防止上当受骗,
2、提高幼儿对陌生人的辨别能力,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进行装扮用的头巾,手提包,安全帽、巧克力、玩具等。
2、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家长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活动过程:
一、观看情景表演“陌生人来了”。
情景(一)
请一位家长装扮成陌生人,主动与妈妈不在身边的明明说话,告诉明明:“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在那边排队买东西,叫我过来带你去找她。”
情景(二)
请另一位家长装扮成外婆模样:“小朋友,还认得我吗?我是你们家的邻居,你妈妈突然有急事,让我把你带回家,晚上来我家接你回去,
资料
”
二、交流讨论,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
1、明明遇到谁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
3、明明应该和陌生人去吗?
4、如果明明跟陌生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教师小结: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情景练习,能辨别陌生人
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接着表演:“你跟阿姨回家吧,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4、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对陌生人说:“阿姨,我不吃巧克力。”
教师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骗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
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人敲门又应该怎么办?
教师小结:如果在家里不能随便开门让门外的人进来。
篇8:小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育教案
本次防骗、防拐演习覆盖全园,每个班级挑选一位幼儿家长扮演“陌生人”,演练前家长们认真斟酌着设计的拐骗问题及拐骗幼儿班级和名单,在正常的晨间锻炼情况下,各班拉开了真实演练的帷幕。“陌生人”运用的“骗术”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物资利诱”,如“小朋友,我这里有很多好吃的,谁要吃呀!我的店里还有很多好吃的美食,想要吃的跟我去店里拿吧!”;有的用“间接诱惑”,即叫出孩子的名字,然后告诉孩子说,受爸爸或妈妈委托,去外面玩,骗得孩子信任,带孩子离开活动场地……不少孩子还是被诱人食品及“陌生人”的花言巧语骗了,跟着“陌生人”高高兴兴地走去了幼儿园大门口,直到被保安人员拦住才明白被骗了。
活动结束后,各班老师利用现场拍摄的视频,对全体孩子再次进行了防拐骗安全教育,让幼儿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明白不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的东西的道理,加强幼儿的分辨能力,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还利用各种网络宣传平台及时传授孩子防骗小知识,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防范工作
活动目标
1.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四张。
2.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冻、巧克力。活动过程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1.讲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变色龙沙沙独自在院子里玩,这时一个陌生人问他公园怎么走,沙沙有礼貌地告诉了他该怎样走,陌生人非常感谢沙沙。回到家里,沙沙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沙沙,你做得对!不过还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注意。”沙沙连忙问妈妈:“还有什么事情应该注意的呢?”
2.集体讨论:
(1)妈妈为什么说沙沙做得对?
(2)我们来猜猜妈妈还对沙沙说了哪些应该注意的事情?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时,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东西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又拿出玩具给他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应该怎样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教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选择游戏(每题分A、B两个答案,幼儿站在认为正确的答案那一边)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 陌生人就是坏人。
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
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必须先告诉爸爸妈妈。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巧克力、果冻不能吃,饮料可以喝。
B.什么都不能吃。
5.下大雨时一个陌生人说用车送你回家。
A.先说谢谢再上车。
B.不能上车。
6.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只能告诉名字,不能告诉他家里有谁。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四、结束活动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通过和幼儿讲变色龙沙沙和一个陌生人之间发生的一段事情,引发幼儿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谈谈对“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见陌生人应注意些什么。再通过集体的学习,帮助所有幼儿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让孩子知道如何应变可能遇到的危险:我认为仅仅告诉幼儿“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然后指导孩子如何去做。所以我在活动中设置了一些与幼儿实际生活非常贴近的情境,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现象,再通过游戏活动,共同分析判断,懂得在生活中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要跟陌生人走。
篇9: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教学活动,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能随便和陌生人走。
2、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料及和掌握与陌生人交流的方法。
3、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2、音乐《喜羊羊和灰太狼》
3、请一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
4、巧克力、喜羊羊头饰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喜羊羊和灰太狼》音乐,导入幼儿喜欢而且熟悉的音乐吸引幼儿注意力,让幼儿放松愉快的投入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听着好听的喜羊羊音乐入场,和教师一起做小律动。
2、幼儿观看课件《聪明的喜羊羊》。
引入动画片中幼儿熟悉的灰太狼形象,使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
(1)慢羊羊村长要带小羊们去干嘛?慢羊羊在出发前对小羊们说了什么话?
(2)看看画面中谁藏在草丛里?你们认识它吗?
(3)画面中的灰太狼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明白《聪明的喜羊羊》的做法是什么,讲明本次活动的主题。
(1)灰太狼靠近小羊的时候,谁和灰太狼说话了?
(2)灰太狼用什么吃的把懒羊羊带回了家?懒羊羊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吗?
(3)如果陌生人给你巧克力或者糖果的时候,你能不能要?为什么?
(4)我们可不可以像懒羊羊一样跟着陌生人回家呢?
4、教师引导幼儿理解,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吃陌生人给自己的东西,更不能随便就和陌生人回家了!
四、情境练习《遇见陌生的阿姨》。
1、教师请陌生阿姨进教室,情境带入,丰富幼儿的理解能力和实战经验。
(1)阿姨走进教室,对班里的一位小朋友说:你长得真可爱,阿姨请你吃果冻好吗?
(2)此时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能不能接这位陌生阿姨的东西?你应该怎么回答?
(3)陌生阿姨继续问下一个幼儿,阿姨带你去好玩的地方玩好吗?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是否认识这位阿姨,能不能相信她说的话?可不可以和这位阿姨离开?你该怎么跟阿姨说呢?
五、结束活动
我们小朋友真的很棒,完成了我们的考验。知道外出时千万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喜羊羊很高兴,给我们带来了好听的歌,我们在歌声中 和老师们说再见了!
篇10: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小孩子的安全是尤为重要的,遇到陌生人也要及时的避远。小班常规活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我们来看看。
小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篇11: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情境活动,让学生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能收陌生人的礼物,不能跟陌生人走。
2、教育学生学会保护自己。
3、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过程]
一、营造情景,真情体验。
(一)学校里的陌生人
1、真情讲述,故事导入。在校园 场景中,某某的小朋友没有人来接,这时来了个陌生人,这名小朋友跟陌生人走吗?(引出课题)
2、互动表演,真实流露。请幼儿参与,教师扮“陌生人”与学生对话,引诱学生跟随“陌生人”走。
(二)社区里的陌生人
1、转换场景,扩展感知。教师在“花园小区” 场景中,再次讲述故事:某某小朋友搬了新家,在楼下玩完后,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这时又来了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带走小朋友了吗?
2、利用资源,真情表演。学生与假扮的陌生人对话,陌生人拿出礼物哄骗幼儿,观察学生的反应。
二、经验分析,情感升华
小结学生的表现:向学生提问?
1、什么是陌生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为什么?
3、“陌生人”要带你们走,你们应该怎么办?
三、游戏巩固,行为强化。
1、游戏《不跟陌生人走》
学生随着音乐走在小路上,突然遇到陌生人。
小朋友是怎么办的?(集体表演)
2、表演后,继续在小路上走,自然结束。
(点评:此次安全活动针对学生的特点,自始至终在精心设置的生动、真实情景中让学生体验学习,真情投入、积极动脑、踊跃表演,使情感、认知最终落实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这是学生安全教育的最终归宿。整个活动具有“重学习兴趣、重真实情景体验、重行为培养”三大特点,尤其公开教学中利用班级学生对听课男领导的陌生来表演“陌生人”,既充分利用了课堂资源,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乃巧妙之处。在看似简单的活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
篇12:大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学习生词“陌生人”。
3、通过回忆性、创造性的讲述和表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故事《白雪公主》vcd;“陌生人”的胸贴。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组织讨论。
(1)回顾童话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幼:看过……)
师概括故事:白雪公主非常的善良、非常的美丽,可是故事里有个狠毒的皇后,她因为嫉妒白雪公主的美丽而多次设法害白雪公主,幸好每一次都被爱帮助人的小矮人救活了。
师:好,现在请小朋友们来欣赏,回忆一段小影片吧。(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
(2)欣赏故事,学习生词“陌生人”。
1)播放的内容是白雪公主中哪段故事?(幼:白雪公主被毒死的小片段)
2)来敲门的人是谁?(揭示:皇后扮演的老巫婆)
3)白雪公主为什么会昏倒?(因为她吃了有毒的苹果,那是“老巫婆”骗她的,是要毒害她的)。
4)假如现在老师带你们去见白雪公主,你会对她说什么话?(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一个人独自在家时不能随便开门,不能随便相信不认识的人的话,不认识的人叫“陌生人”,对“陌生人”要小心警惕。
二、角色扮演,建立自我保护意识
角色扮演,巩固安全知识。师:(顺势将问题抛向幼儿)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你会怎么办?
(情景模拟表演,分别请幼儿上来表演,给陌生人贴上“陌生人”的胸贴)。
a、情景表演:邮递员来家送信笺
应对策略:
1、不答应陌生人的请求。
2、不过多地于陌生人交谈。
3、坚决不开门,有礼貌的谢绝。
教师小结:颁发“安全”的胸贴,在这个表演中,小朋友表现很出色,知道一个人在家不能给不认识的人开门,说什么也不开,自我防范意识很强哦。
b、情景表演:远房亲戚来家探亲
应对策略:
1、不随便开门。
2、可以打电话向家长求证一下。
3、想办法拖延时间。
师小结:知道马上想到给妈妈打电话,求证一下事情的真实性,很聪明……
c、情景表演:公园里碰见陌生人
应对策略:
1、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话。
2、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3、不跟陌生人走。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表演的都很出色,如果大人不在家,你们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可以轻易的相信陌生人的话,不能随便的将门打开。
三、知识抢答,加强安全常识:(教师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从多角度想办法)
师:小朋友都表演的很棒,那现在老师的好朋友猫头鹰告诉我啊,动物园里正在举行安全知识抢答竞赛,它送来了几道题目,想考一考我们班的小朋友,它说,如果都能答对的话,我们就可以去参加安全知识抢答竞赛了:
1、小羊喜欢吃“陌生人”给的蛋糕,你觉得这样安全吗?
2、小松鼠总爱接受陌生人的玩具,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3、小猴子喜欢同“陌生人”交谈,并常同“陌生人”外出玩耍。
4、小乌龟出去玩时与爸爸走散了,见到“陌生人”就嚷着让人带他找爸爸。
四,观看录象,巩固安全知识
师:小朋友们都说了自由的意见和看法;那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录像(关于如何应对陌生人的录像),自己给自己当小老师,评一评是不是都说正确了。
1)录像看完,幼儿开心地交流、讨论;
2)师小结:哇,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都回答正确了。想不想去竞赛现场?(想……)好,让我们现在就出发吧!(欢快的音乐响起……)
篇13:大班安全教案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1幅。
2、儿歌《陌生人》。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内容。
提问:图片上有谁?
他们在干什么?
姐姐为什么摆手?教师进行小结:姐姐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她怕陌生人会伤害她。
2、学习儿歌《陌生人》
(1)、告诉幼儿老师有一首关于《陌生人》的儿歌,请大家一起欣赏。
(2)、请幼儿跟老师学习这首儿歌,并能把这首儿歌说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3、引导幼儿讨论:陌生人为什么会送礼物个小朋友?我们为什么不要陌生人的东西?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知道陌生人给小朋友礼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骗小朋友离开妈妈、爸爸;有的想骗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偷他家的东西。教育幼儿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礼物迷惑,而上当受骗。
儿歌:陌生人
陌生人给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领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礼物,我不要,
陌生人来敲们,我不开。
4、总结:当小朋友在家的时候要谨防陌生人敲门,切忌给陌生人开门,在外面玩时也千万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的东西,这是小朋友的安全也是为了家庭的安全!
篇14:幼儿园小班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活动目标;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请一位老师客串并设置表演情境。
2、幼儿喜欢的零食
活动过程
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教师在旁边提醒:
(1)你认识她吗?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
(3)那你应该怎么对这位阿姨说?
教师小结:对待陌生人要有礼貌,但不能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选择游戏
1.陌生人就是坏人吗?
A、陌生人就是坏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坏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园和游乐场。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个认识的阿姨想带你出去玩。
A.可以和她去。B.不能和她去。
4.有个不认识的叔叔给你东西吃:
A.喜欢的都吃
B.什么都不能吃
5.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家里有谁.能不能告诉他?
A、都给他说
B.什么都不能告诉他。
五、结束活动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从几个日常常见的实例出发出发,图文结合让幼儿感觉到事情就在你身边,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学到一些安全常识,教学效果很好。
篇15:幼儿园小班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活动目标:
1. 知道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陌生人走。
2.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处的方法。
3.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准备:
1.有关的图片。
2. 请一位幼儿园不认识的老师扮演陌生人并设置表演情境。
3. 玩具、巧克力、果冻。
活动过程:
一.安全演练
1.教师扮羊妈妈,告诉幼儿要出去找好吃的,请幼儿在家等妈妈回来,如果有陌生人来,不要离开家。请一个陌生的老师扮老狼来引诱幼儿。
2.集体讨论:
(1):妈妈出门前怎么说的?
(2):老狼来了是怎么说的,宝宝又是怎么做的?
3.出示图片。
图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玩,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图二:陌生人给你礼物或好吃的时,你不能要。
图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时,你不能带路。
图四:陌生人硬要拉你跟他走时,你要反抗,大声呼救。
二.情境练习
三.情境一:一个陌生的叔叔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你真可爱,我请你吃果冻。“接着拿出玩具给她玩。 集体讨论: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礼物呢?应该怎么对他说?
情境二:一个陌生的阿姨敲门进入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好朋友,她今天没有空来接你。让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老师提醒:(1)你认识她吗?(2)如果不认识她,能不能轻信她的话,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四: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外出时不要离开集体和家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轻信。
活动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篇16:幼儿园小班不跟陌生人走教案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知道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
2、会用礼貌用语,老师叫到名字说”再见"再礼貌地离园。
3、体验相互交流的乐趣。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一位陌生人由配班教师扮演。
2、零食若干。
3、视频《不跟陌生人走》
活动过程
一、情景体验:陌生人走进班里来接小朋友
1、陌生人:我接xxx和xxx。
这两名小朋友坐着不动,只是怀疑地看着陌生人。
2、陌生人:我是你们妈妈的同事,我带来了许多好吃的,跟我走吧,我把好吃的都分给你们,好吗?(陌生人拿出几个包装漂亮零食)这时。马宇泽和邓香贵看到食物后马上站起来,走向陌生人。又有三四个小朋友也跟着走向陌生人,还有的小朋友伸手要陌生人手里的零食。
3、陌生人:还有谁想跟我们一起走?我们还要去玩滑滑梯呢!(又有两个小朋友站起来、跟随陌生人往外走。)
(1)教师:(拦住)你们干什么去啊?你们认识她吗?
幼儿摇摇头。
(2)教师:这位阿姨,你知道这些小朋友的妈妈叫什么名字吗?陌生人:不知道。
(3)教师:你知道小朋友们的家住在哪里吗?陌生人:不知道。
(4)教师:这位阿姨不认识你们的妈妈,不知道你们的家住在哪里,你们还能跟她走吗?
幼儿:不能(小朋友们纷纷走回了自己的座位)。
(5)教师:为什么不能跟她走呢? 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妈妈。幼儿:她不认识我的家。幼儿:我妈妈说坏人会把小孩卖掉不让回家。
(6)教师:阿姨要是给你们糖吃,你跟她走吗?
幼儿:不走。幼儿:好吃的里可能有毒药。
(7)教师:阿姨带你们去玩滑滑梯,你去吗?
幼儿:不去。
幼儿相互交流: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
3、小结教师: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陌生人来接时,小朋友千万不要跟他走。如果陌生人拿出好吃的。要带我们去玩儿,我们也不要跟着走,我们要等谁来接才走呢?
幼儿:等爸爸妈妈来接。
教师:对!只有等到爸爸妈妈或家里人来接才能走。爸爸妈妈没来的时候不要着急,要跟老师在一起。如果爸爸妈妈们都来接时,你们也不要着急,要等老师看到你的爸爸妈妈后,叫到你的名字才能离开座位去找爸爸妈妈。
4、播放视频《不跟陌生人走》,进一步巩固。
5、幼儿模拟体验离园情景。教师叫到的小朋友才能站起来离开座位,自然走到院子里游戏。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周是安全周,所以在本周我们开展的都是对幼儿安全意识方面的教育。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跟陌生人走后会有危险。所以我们通过模拟的形式先让幼儿在晨间活动中有所“体验”,结果的确有孩子跟陌生人走了,通过这一情境的模拟,把它拍成了视频,事后让幼儿自己去看,让幼儿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最容易被陌生人骗走,怎么保护自己。
最后老师进行了简单的小结,也通过举例的方式告诉我们小朋友如果被坏人骗去后是很危险的,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这一意识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安全教育教案《不跟陌生人走》含反思】相关文章:
9.陌生人大班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