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

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

2024-09-29 07:55: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ucifcfhv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供大家阅读参考。

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

篇1: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

《木犀》

宋•朱淑真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

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

须知天上人间物,何禀清秋在一时。

【赏析】

木犀,又作木樨,即桂花,属木樨科常绿灌木或乔木,花期九到十月,花金黄色,极香。

诗的首联“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写秋季的桂花,艳压群芳,占尽秋色,是秋之主。“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两句描写作者书窗下的一枝桂花。“淡”是桂花的主要特点,李清照在《鹧鸪天•桂花》一词中有详细的表述,言其“暗淡轻黄体性柔”,朱淑真则只用一个“淡”字便将其花色的特点一语道出。当然,由下句“人与花心各自香”可知,这个“淡”并不只是说桂花暗淡清雅之色,也道出了桂花娴雅恬淡的风姿神韵。书窗本是十分幽静雅致之地,又有如此淡泊之花的映衬,作者的心境不言而喻。“人与花心各自香”句,写桂花香给作者带来的美好感受。桂花这种幽香源自于其内在精神气质,它本是天上之物,只开在清秋时分,貌不出众却默默为人间播撒芬芳,这种精神品格是词人尤为看重的。“各自香”言词人自己也有如此高雅之趣,她的品格也是高洁的。词人托物言志,运用委婉、细腻的笔法,表达对桂花的喜爱,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扩展阅读:朱淑真的生平

一、其生平,传世载籍多记载为“自号幽栖居士,祖籍浙江海宁路仲,世居桃村。工诗,嫁为俗吏为妻,不得志殁”。幽栖居士之说,最早见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朱淑真璇玑图记》,学术界已断为伪托;世居桃村,则不详其说从来。此外各项均见宋魏仲恭《断肠集序》,而据集中《春日书怀》“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可知,其夫亦曾仕宦。因此除钱塘人,出身宦家,生活不幸外,诗人生平今已难详考。

二、有关朱淑真的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江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初年时在世。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相传因父母作主,嫁予一文法小吏,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扩展阅读:朱淑真作品特点

相传朱淑真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的辑成《断肠集》(诗)2卷,《断肠词》1卷及《璇玑图记》,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

篇2:朱淑真优美诗词

朱淑真优美诗词汇总

1、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2、自责——朱淑真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3、断肠迷——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4、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5、谒金门·春半——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6、眼儿媚——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7、鹧鸪天——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8、鹊桥仙·七夕——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9、江城子·赏春——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篇3:朱淑真优美诗词

朱淑真优美诗词

诗词:

1、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2、自责——朱淑真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3、断肠迷——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4、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5、谒金门·春半——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6、眼儿媚——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7、鹧鸪天——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8、鹊桥仙·七夕——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9、江城子·赏春——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相关资料: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欲下潇潇雨。

朱淑真在少女时期也曾“天资秀发,性灵钟慧”(宋·魏仲恭《朱淑真断肠诗词序》),写过欢快明丽的《春景》诗:“斗草寻花正及时,不为容易见芳菲。谁能更觑闲针线,且滞春光伴酒卮。”──她要趁春光明媚而及时地去寻觅鲜花,去与女伴们斗草戏耍。这不仅因芬芳秾艳的春景不易常见(故而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由大自然的春光唤醒了自己的青春之感,激发了对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所以对春天倍感可亲可爱),因而她不肯为闺中“女训”“女诫”所拘钳去拿针缝线学什么无味的女工,而要欢欣喜跃地举起酒杯,邀请春天这少女般的伴侣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曾几何时,在经历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后(传说她“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郁不得志”,“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朱淑真却给我们送来了悲凄幽悒的《送春》词。扫视这前后的强烈反差,我们既可感触到旧时代的凄风苦雨,又可从女作家不同风貌的艺术描塑中领略到不同的审美韵致,从而丰富我们的美感经验。

本词上阕描叙的是:女词人透过窗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绵悱恻地伸出忱挚的双手、款摆纤细的腰肢,甚至还在喃喃细语:“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时吧!”──杨柳们一往情深地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虽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春天虽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要追随春光同行,并表示:我姑且要看看你这“春”者究竟走到哪里,我和你的归宿终究如何?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依春、恋春的多情杨柳,正是女词人自己心灵的物化展现。女词人既痛感于年华飞度、青春易逝的可悲,又并未被不幸现实室息了自己对美好人生和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

下阕,词作由客观之境转化为主观之境。女词人说:我极目四望啊,无论是高山野岭,还是大河小溪,到处都披上了浓绿的彩装,却也时时传来子规鸟“不如归去”的凄切叫声。唉,面对此情此景,即使是“无情”之辈,岂不也愁肠百折?(言外之意:我这本来就多情善感的人,怎能不更为伤心呢?)“绿满山川”的静态和杜宇(即子规、杜鹃、布谷鸟)声声的动感,两相谐合地使意境立体化,共同暗示于人:春色既已浓艳之极、春心却呈归去之意。词人已知留春不住、恋春枉然,就干脆爽朗地端持酒杯为春送行。可惜的是“春天”(岂止自然界之景观,更含社会上之人事)不解人意,竟无语而离去。这之前,曾有宋祁写过“为君持酒送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虽有名气,但只是词人的一面之意,不如朱淑真这里把主客双方的不同情意和心态共织于一体而又更有艺术的涵蕴美。更何况,女词人进而描绘了“把酒送春”的典型环境是暮色苍茫、细雨淅沥的悲悒氛围中,益发令人黯然神伤。

词人把赏春、恋春、留春、惜春、无可奈何中的送春以至怨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历程和行为轨迹循序渐进地组织在由远到近、从白日到昏夜的时空推进之中,而且感情由热望到激越再到沉郁终至绵缈,给人以缜密而又清朗的审美感受,所以,宋人评赞她“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虚誉。

篇4:朱淑真简介及诗词集

朱淑真简介及诗词集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朝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朱淑真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帏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翻译】

远处山上的.小亭依稀可见,近处水上的楼台尽入眼底。一个人躺在帷帐之中,无人相伴。双眉上还是旧愁,心中又添了新愁。

转身起来,坐在窗前,眼前不时有流萤飞过。抬着望着天空一轮明月,想必是明月也怜惜我的忧愁,不忍变圆。

蝶恋花·送春

朱淑真〔宋代〕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落花

朱淑真〔宋代〕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宋代〕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秋夜

朱淑真〔宋代〕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减字木兰花·春怨

朱淑真〔宋代〕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初夏

朱淑真〔宋代〕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宋代〕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朱淑真〔宋代〕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清平乐·夏日游湖

朱淑真〔宋代〕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黄花

朱淑真〔宋代〕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清平乐·风光紧急

朱淑真〔宋代〕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卜算子·咏梅

朱淑真〔宋代〕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自责二首

朱淑真〔宋代〕

(一)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二)

闷无消遣只看诗,不见诗中话别离。

添得情怀转萧索,始知伶俐不如痴。

圈儿词

朱淑真〔宋代〕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朱淑真〔宋代〕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书窗即事

朱淑真〔宋代〕

花落春无语,春归鸟自啼。

多情是蜂蝶,飞过粉墙西。

鹊桥仙(七夕)

朱淑真〔宋代〕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断肠迷

朱淑真〔宋代〕

下楼来,金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初秋雨晴

朱淑真〔宋代〕

雨后风凉暑气收,庭梧叶叶报初秋。

浮云尽逐黄昏去,楼角新蟾挂玉钩。

元夜

朱淑真〔宋代〕

火树银花触目红,

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

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

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

未必明年此会同。

愁怀

朱淑真〔宋代〕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东君不与花为主,何似休生连理枝。

生查子·年年玉镜台

朱淑真〔宋代〕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菩萨蛮·湿云不渡溪桥冷

朱淑真〔宋代〕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

鹧鸪天

朱淑真〔宋代〕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江城子·斜风细雨作春寒

朱淑真〔宋代〕

斜风细雨作春寒。

对尊前,忆前欢,

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

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

水云间,俏无言,

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

天易见,见伊难。

秋夜有感

朱淑真〔宋代〕

哭损双眸断尽肠,怕黄昏后到昏黄。

更堪细雨新秋夜,一点残灯伴夜长。

咏桂四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君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冬至

朱淑真〔宋代〕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

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

春恨 选二 其二 /恨春五首 其四

朱淑真〔宋代〕

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

蝶使蜂媒传客恨,莺丝柳线织春愁。

碧云信断惟芳梦,红叶盛时想到秋。

几许别离多少泪,不堪重省不堪流。

除日

朱淑真〔宋代〕

爆竹声中腊已残,酴酥酒暖烛花寒。

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春光不一般。

春恨 选二 其一 /恨春五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桃李芬菲尔许时,苦无佳句记想思。

春光虽好多风雨,恩爱方深奈别离。

泪眼谢他花缴抱,愁怀惟赖洒扶持。

莺莺燕燕休相笑,试与单栖各自知。

夏雨生凉三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烈日如焚正蕴隆,黑云载雨泻长空。搜龙霹雳一声歇,庭竹潇潇来好风。

夏萤

朱淑真〔宋代〕

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荧煌。

著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

立春古律

朱淑真〔宋代〕

停杯不饮待春来,和气先春动六街。生菜乍挑宜卷饼,罗幡旋剪称联钗。

休论残腊千重恨,管入新年百事谐。从此对花并对景,尽拘风月入诗怀。

寄情

朱淑真〔宋代〕

欲寄相思满纸愁,鱼沉雁杳又还休。

分明此去无多地,如在天涯无尽头。

念奴娇(二首催雪)

朱淑真〔宋代〕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浣溪沙(春夜)

朱淑真〔宋代〕

玉体金钗一样娇。背灯初解绣裙腰。衾寒枕冷夜香消。

深院重关春寂寂,落花和雨夜迢迢。恨情和梦更无聊。

恨春五首 其五

朱淑真〔宋代〕

一篆烟消系臂香,闲看书册就牙床。

莺声冉冉来深院,柳色阴阴暗画墙。

眼底落红千万点,脸边新泪两三行。

梨花细雨黄昏后,不是愁人也断肠。

笛 / 中秋闻笛

朱淑真〔宋代〕

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

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

问春古律

朱淑真〔宋代〕

春到休论旧日情,风光还是一番新。莺花有恨偏供我,桃李无言祇恼人。

粉泪洗干清瘦面,带围宽尽小腰身。东君负我春三月,我负东君三月春。

元夜三首·其三

朱淑真〔宋代〕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

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

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菩萨蛮(木樨)

朱淑真〔宋代〕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项羽二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盖世英雄力拔山,岂知天意在西关。范增可用非能用,徒叹身亡顷刻间。

西江月(春半)

朱淑真〔宋代〕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

生查子

朱淑真〔宋代〕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窗西桃花盛开 / 西窗桃花盛开

朱淑真〔宋代〕

尽是刘郎手自栽,刘郎去后几番开。

东君有意能相顾,蛱蝶无情更不来。

暮春三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碧沼荷钱小叶圆,眼前芍药恣连颠。清明已过三春候,谷雨初晴四月天。

乍著薄罗偏觉瘦,懒匀铅粉祇宜眠。情知废事因诗句,气习难除笔砚缘。

东马塍

朱淑真〔宋代〕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点绛唇

朱淑真〔宋代〕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帏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秋夜牵情

朱淑真〔宋代〕

纤纤新月挂黄昏,

人在幽闺欲断魂。

笺素拆封还又改,

酒杯慵举却重温。

灯花占断烧心事,

罗袖长供挹泪痕。

益悔风流多不足,

须知恩爱是愁根。

咏桂四首 其四

朱淑真〔宋代〕

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须知天上人间物,同禀秋清在一时。

浣溪沙(清明)

朱淑真〔宋代〕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新春

朱淑真〔宋代〕

楼台影里荡春风,叶气融怡物物同。

草色乍翻新样绿,花容不减旧时红。

莺唇小巧轻烟里,蝶翅轻便细雨中。

聊把新诗记风景,休嗟万事转头空。

愁怀 其二

朱淑真〔宋代〕

满眼春光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

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

春雨 / 雨中写怀

朱淑真〔宋代〕

东风吹雨苦生寒,悭涩春光不放宽。

万紫千红浑未见,闲愁先占许多般。

中秋夜家宴咏月

朱淑真〔宋代〕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元夜三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厌尘小雨润生寒,云影澄鲜月正圆。十里绮罗春富贵,千门灯火夜婵娟。

香街宝马嘶琼辔,辇路轻舆乡翠軿。高挂危帘凝望处,分明星斗下晴天。

梨花

朱淑真〔宋代〕

朝来带雨一枝春,薄薄香罗蹙蕊匀。冷艳未饶梅共色,靓妆长与月为邻。

许同蝶梦还如蝶,似替人愁却笑人。须到年年寒食夜,情怀为你倍伤神。

书窗即事二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一阵催花雨,高低飞落红。榆钱空万叠,买不住春风。

初冬书怀

朱淑真〔宋代〕

触目圆池景,荷枯菊已荒。

风寒侵夜枕,霜冻怯晨妆。

江上风翻赤,庭前橘带黄。

题诗欲排闷,对景倍悲伤。

春词二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屈指清明数日期,纷纷红紫竞芳菲。

池塘水暖鹣鹣并,巷陌风轻燕燕飞。

柳柳万条笼淑景,游丝千尺网清晖。

人间何处无春色,只是西楼人未归。

落花

朱淑真〔宋代〕

边理枝头花正开,

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

莫遣纷纷点翠台。

中秋夜不见月

朱淑真〔宋代〕

不许蟾蜍此夜明,始知天意是无情。何当拔去闲云雾,放出光辉万里清。

冬夜不寐

朱淑真〔宋代〕

推枕鸳帏不耐寒,起来霜月转栏干。

闷怀脉脉与谁说,泪滴罗衣不忍看。

春日杂书

朱淑真〔宋代〕

门前春水碧于天,座上诗人逸似仙。

白璧一双无玷缺,吹箫归去又无缘。

春日亭上观鱼

朱淑真〔宋代〕

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无欲透龙门志,只待新雷震一声。

春日杂书十首 其五

朱淑真〔宋代〕

卷帘月挂一钩斜,愁到黄昏转更加。

独坐小窗无伴侣,凝情羞对海棠花。

春日杂书十首 其十

朱淑真〔宋代〕

自入春来日日愁,惜花翻作为花羞。

呢喃飞过双双燕,嗔我垂帘不上钩。

小阁秋日咏雨

朱淑真〔宋代〕

疏雨洗高穹,潇潇滴井桐。润烟生砚底,凉气入堂中。

翠锁交竿竹,红翻落叶枫。抚琴闲弄曲,静坐理商宫。

冬日梅窗书事四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爱日烘檐暖似春,梅花描摸雪精神。

清香未寄江南梦,偏偏幽闲独睡人。

春晓杂兴

朱淑真〔宋代〕

挑尽残灯梦欲迷,子规催月小楼西。

纱窗偷眼天将晓,无数宿禽花下啼。

春燕

朱淑真〔宋代〕

檐前日暖翩翩过,帘外风轻对对斜。

偏是社来还社去,年年不见腊梅花。

春归五首 其四

朱淑真〔宋代〕

一点芳心冷若灰,寂无梦想惹尘埃。

东君总领莺花去,浪蝶狂蜂不自来。

春霁

朱淑真〔宋代〕

淡淡轻寒雨后天,柳丝无力妥残烟。

弄晴莺舌于中巧,著雨花枝分外妍。

消破旧愁凭酒盏,去除新恨赖诗篇。

年年来到梨花日,瘦不胜衣怯杜鹃。

舟行即事

朱淑真〔宋代〕

对景如何可遣怀,与谁江上共诗裁。

江长景好题难尽,每日临风愧乏才。

读史

朱淑真〔宋代〕

笔头去取万千端,后世遭它恣意瞒。

王霸漫分心与迹,到成功处一般难。

长春花

朱淑真〔宋代〕

一枝才谢一枝殷,自是春工不与闲。

纵使牡丹称绝艳,到头荣瘁片时间。

春日感怀

朱淑真〔宋代〕

寂寂多愁客,伤春二月中。

惜花嫌夜雨,多病怯东风。

不奈莺声碎,那堪蝶梦空。

海棠方睡足,帘影日融融。

春睡

朱淑真〔宋代〕

午窗春睡中,堆枕起来时。

瘦怯罗衣褪,慵妆鬓影垂。

旧愁消不尽,新恨忽相随。

有蝶传魂梦,无鸿寄别离。

圆子

朱淑真〔宋代〕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

会魏夫人席上 其四 “群”字韵

朱淑真〔宋代〕

占断京华第一春,清歌妙舞实超群。

只愁到晓人星散,化作巫山一段云。

春日杂书十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柳丝拂拂弄春风,日色春容一样同。

嫩草破烟开秀绿,小桃和露坼香红。

李花二首 其二

朱淑真〔宋代〕

小小琼英舒嫩白,未饶深紫与轻红。

无言路侧谁知味,惟有寻芳蝶与蜂。

李花二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满园花发白于梅,又与红桃并候开。可口直须成实后,莫将苦种路旁栽。

掬水月在手

朱淑真〔宋代〕

无事江头弄碧波,分明掌上见嫦娥。不知李谪仙人在,曾向江头捉得么。

张良

朱淑真〔宋代〕

功成名遂便归休,天道分明不与留。果可人间恋驹隙,何心愿学赤松游。

春日杂书十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春来春去几经过,不是今年恨最多。

寂寂海棠枝上叶,照人清夜月如何。

春日书怀

朱淑真〔宋代〕

从宦东西不自由,亲帏千里泪长流。

已无鸿雁传家信,更被杜鹃追客愁。

月落鸟歌空美景,花光柳影漫盈眸;

高楼惆怅凭栏久,心逐白云南向浮。

恨别

朱淑真〔宋代〕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馀缠臂金。

别后大拼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旧愁

朱淑真〔宋代〕

银屏屈曲障春风,独抱寒衾睡正浓。

啼鸟一声惊破梦,乱愁依旧锁眉峰。

中春书事

朱淑真〔宋代〕

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酝绿斗新鲜。

日烘春色成和气,风弄花香作瑞烟。

莺舌似簧初学语,柳条如线未飞棉。

金杯满酌黄封酒,欲劝东君莫放权。

伤春

朱淑真〔宋代〕

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是病厌厌。

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近日添。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语穿帘。

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严。

念奴娇

朱淑真〔宋代〕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玉作楼台,铅镕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僝雨僽,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

二色梅

朱淑真〔宋代〕

缀雪融酥各自芳,两般颜色一般香。

瑶池会罢朝元客,缟素仙棠问道装。

春园小宴

朱淑真〔宋代〕

春园得对赏芳菲,步草黏鞋絮点衣。

万木初阴莺百转,千花乍拆蝶双飞。

牵情自觉诗豪健,痛饮唯觉酒力微。

穷日追欢欢不足,恨无为计锁斜辉。

吊林和靖二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不见孤山处士星,西湖风月为谁清。

当时寂寞冰霜下,两句诗成万古名。

春归五首 其一

朱淑真〔宋代〕

片片飞花弄晚晖,杜鹃啼血诉春归。

凭谁碍断春归路,更且留连伴翠微。

春日即事

朱淑真〔宋代〕

轻寒噤[痒]花期晚,皱绿差鳞接远波。

跃藻白鱼翻玉尺,穿林黄鸟度金梭。

闲将诗草临轩读,静听渔船隔岸歌。

尽日倚窗情脉脉,眼前无事奈春何。

蝶恋花·楼外垂杨千万缕

〔宋〕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秋声乍起梧桐落

〔宋〕朱淑真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

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

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

菩萨蛮·也无梅柳新标格

〔宋〕朱淑真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

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

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独行独坐

〔宋〕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宋〕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

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

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答求谱

朱淑真

雨好解开花百结,风括扶起柳三眠。

春醲酽处多伤感,那得心情事管弦。

舟行即事

朱淑真

满江流水万重波,未似幽怀别恨多。

目断新闱瞻不到,临风挥泪独悲歌。

对雪一律

诗人 朱淑真

粉粉瑞雪压山河,特出新奇和郢歌。

乐道幽人方闭户,高歌渔父正披蓑。

自嗟老景光阴速,唯有佳时感怆多。

更念鳏居憔悴客,映书无寐奈愁何。

绝句

朱淑真

乳燕调雏出画檐,游蜂喧翅入珠帘。

日长无事人慵困,金鸭香销懒更添。

春夜感怀

朱淑真

清江碧草两悠悠,各自风流一种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半无人倚空楼。

冬日梅窗书事四首 其一

朱淑真

明窗莹几净无尘,月映幽窗夜色新。

惟有梅花无限意,射人又放一枝春。

芙蓉

朱淑真

满池红影蘸秋光,始觉芙容植在旁。

赖有佳人频醉赏,和将红粉更施妆。

灯花

朱淑真

兰釭和气散氤氲,忽作元珠吐穗新。

膏脉破芽非藉手,敷芳成艳不关春。

疑猜海角天涯事,搅乱裘寒枕冷人。

我欲生怜心焰上,何妨好客致清贫。

独坐感春

朱淑真

翠密藏鸦绿柳堤,伤春懒矣步桃溪。

梦回窗下日当午,鶗鴂一声林外啼。

寒食永怀

朱淑真

淮南寒食更风流,丝管粉粉逐胜游。

春向眼前无限好,思亲怀土自多愁。

和前韵见寄 其一

朱淑真

忽得南来信,殷勤慰我心。

新诗怜俊逸,清伦忆俗音。

目断乡程远,楼高客恨深。

三年重会後,依旧见荆阴。

独坐

朱淑真

卷帘待明月,拂槛对西风。

夜气涵秋色,瑶河浸碧空。

草根鸣蟋蟀,天外叫冥鸿。

几许旧时事,今宵谁与同?

篇5:朱淑真的诗词

1、《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

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

2、《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

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

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3、《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

4、《圈儿词》

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

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

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

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

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

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

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

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

5、《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6、《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篇6:蝶恋花送春朱淑真诗词赏析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诗词赏析

蝶恋花

送春

朱淑真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欲下潇潇雨。

朱淑真在少女时期也曾“天资秀发,性灵钟慧”(宋·魏仲恭《朱淑真断肠诗词序》),写过欢快明丽的《春景》诗:“斗草寻花正及时,不为容易见芳菲。谁能更觑闲针线,且滞春光伴酒卮。”──她要趁春光明媚而及时地去寻觅鲜花,去与女伴们斗草戏耍。这不仅因芬芳秾艳的春景不易常见(故而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由大自然的春光唤醒了自己的青春之感,激发了对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所以对春天倍感可亲可爱),因而她不肯为闺中“女训”“女诫”所拘钳去拿针缝线学什么无味的女工,而要欢欣喜跃地举起酒杯,邀请春天这少女般的伴侣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曾几何时,在经历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后(传说她“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郁不得志”,“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朱淑真却给我们送来了悲凄幽悒的《送春》词。扫视这前后的强烈反差,我们既可感触到旧时代的凄风苦雨,又可从女作家不同风貌的艺术描塑中领略到不同的.审美韵致,从而丰富我们的美感经验。

本词上阕描叙的是:女词人透过窗帘,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杨柳枝正缠绵悱恻地伸出忱挚的双手、款摆纤细的腰肢,甚至还在喃喃细语:“春天啊,您再停留一些时吧!”──杨柳们一往情深地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虽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春天虽去,多情的柳絮仍在飘舞着,要追随春光同行,并表示:我姑且要看看你这“春”者究竟走到哪里,我和你的归宿终究如何?……。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依春、恋春的多情杨柳,正是女词人自我心灵的物化展现。女词人既痛感于年华飞度、青春易逝的可悲,又并未被不幸现实室息了自己对美好人生和心灵自由的执着追求。

下阕,词作由客观之境转化为主观之境。女词人说:我极目四望啊,无论是高山野岭,还是大河小溪,到处都披上了浓绿的彩装,却也时时传来子规鸟“不如归去”的凄切叫声。唉,面对此情此景,即使是“无情”之辈,岂不也愁肠百折?(言外之意:我这本来就多情善感的人,怎能不更为伤心呢?!)“绿满山川”的静态和杜宇(即子规、杜鹃、布谷鸟)声声的动感,两相谐合地使意境立体化,共同暗示于人:春色既已浓艳之极、春心却呈归去之意。词人已知留春不住、恋春枉然,就干脆爽朗地端持酒杯为春送行。可惜的是“春天”(岂止自然界之景观,更含社会上之人事)不解人意,竟无语而离去。这之前,曾有宋祁写过“为君持酒送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的词句,虽有名气,但只是词人的一面之意,不如朱淑真这里把主客双方的不同情意和心态共织于一体而又更有艺术的涵蕴美。更何况,女词人进而描绘了“把酒送春”的典型环境是暮色苍茫、细雨淅沥的悲悒氛围中,益发令人黯然神伤。

词人把赏春、恋春、留春、惜春、无可奈何中的送春以至怨春,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历程和行为轨迹循序渐进地组织在由远到近、从白日到昏夜的时空推进之中,而且感情由热望到激越再到沉郁终至绵缈……,给人以缜密而又清朗的审美感受,所以,宋人评赞她“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虚誉。

篇7: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诗词赏析

清平乐·夏日游湖

宋代:朱淑真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随群暂遣愁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译文

夏日的西湖,苍青翠绿的湖光山色,烟萦雾绕撩惹人驻足。与恋人携手漫步在荷花盛开的湖畔小路,一瞬间洒下一阵黄梅细雨。

娇痴的情怀不怕人度猜,我和衣睡倒在他的胸怀。最是分手的时候,依依不舍流连徘徊,归来陷人愁苦的深渊,懒得走近那梳妆台。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

恼烟撩露:恼人的烟雾,撩拨人的水露。欧阳修《少年游》:“恼烟撩雾,拚醉倚西风。”

须臾:片刻。

藕花:荷花。

一霎:一会儿。

猜:指责、议论。

分携:分手。

妆台:梳妆台。

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

赏析

这首词是一篇叙事言情之作。是在记叙一次与恋人携手游湖的真实经历,同时刻画了一个感情生活异常愉快的少女形象。

词的一开头道出了游湖的时间,是夏日的清晨,如烟一般朦胧的雾气和晶莹剔透的露球将消未消之时,作者用了一个“恼”字,一个“撩”字,便为“留我须臾住”找到了理由,呆了一会儿,才携手走上满开荷花的湖堤。一霎时工夫黄梅细雨下起来了。这种情景在江南的五六月间黄梅成熟季节是常见的景象,这时游湖。烟雨茫茫,格外增添一份朦胧的情趣。

词的下片是写躲避细雨和作者当时的心态。“娇痴不怕人猜”转得好,朱淑真自是朱淑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和衣睡倒人怀”六字,原作“随群暂遣愁怀”,是根据四印斋本校改的,因为上片有“留我须爽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上句又有“娇痴不怕人猜”故改作“和衣睡倒人怀’’才相应,如果是“随群暂遣愁怀”便不好解释了。在黄梅雨降下之时,他们或许是躲避在树荫下,她的娇憨之态不怕别人猜度,干脆不解衣服睡倒在他的怀抱里。最令人难忘的是分手时的情景,待她回到自己家里之后,不想急忙去靠近梳妆台看自己的模样。真是千情百态,描绘尽致,沈际飞《批点草堂诗余四集》续集卷上选收此词时,将其与《地驱乐歌》相比较,那是一首刻画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民歌:“枕郎左臂,随郎转侧,摩捋郎须,看郎颜色。”这是一位较为成熟的女性形象,不比此词所写两小无猜更有趣味。

通过对此词的欣赏,似乎更加理解作者婚后之孤独生活带给她的苦闷,对她来说是怎样的一种折磨,难怪她“独对孤灯恨气高”(《闷怀》)。

创作背景

朱淑真生活南宋程朱理学开始流行的社会,作者主动“休夫”,休夫回到娘家后。在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后,朱淑真再一次邂逅了少女时代的情人,并勇敢地与他重续前缘。她瞒着父母与情人有过几次来往,每一次都有诗词记载他们相处的过程,《清平乐·夏日游湖》就是其中一首。

篇8:朱淑真《眼儿媚·元夕》诗词阅读答案

朱淑真《眼儿媚·元夕》诗词阅读答案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4分)

(2) 词的下片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云锁朱楼”一句的诗眼是哪个?请分析这个字妙在何处。(2分)

(4)试析“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一句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

(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1分)运用拟人手法,(1分)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1分)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1分)(意思对即可)

(2)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1分)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 (春)愁 (烦恼、惆怅等)。(2分)(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意思对即可)

(3)这一句的诗眼是“锁”:“锁”字含义丰富,除了给我们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意味。

(4)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表面上是写景,实则抒情。这句话描写了一幅鸟语花香的欢快景象,运用了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用鸟语花香来衬托词人自己的惆怅。

二:

(1) 这首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4分)

(2) 这首词结尾三句的描写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这首词描写一位身处明媚的春天,却无聊惆怅,愁绪难遣的'闺中女子形象。(4分)

(2)①用排比手法增强语势,渲染春意的浓郁;②以乐景写哀情,浓郁的春意反衬女主人公内心无法排遣的伤感和闲愁;③景物色彩鲜明,远近结合,层次分明。(共4分,答到任意2点即可)

三:

①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愁绪万端。

B.上片描绘春日美景,可惜小径花落叶败,为下片的“春愁”预设伏笔。

C.下片着重表现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通过黄莺的啼叫唤起的。

D.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用鸟语花香来反衬惆怅,意蕴深邃。

②词中“弄”“锁”二字极为传神的表达了作者在“清明”前后不同的心情,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①B不是花落叶败,而是花香袭人。

②答案示例:“弄”字描写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嫩技拳,含蓄的表达作者对美好春光的欣悦陶醉;“锁”字描写浓密的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强烈的表达作者不堪回首的伤春愁绪。

四:

(1)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2分)

(2)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描绘了怎样的画面?(3分)

(3)词的下片是怎样抒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锁”字是“笼罩”(包围、环绕、围绕)的意思,写出了阴云四布、雾压朱楼的情景(1分),表现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1分)。

(2) 和煦的阳光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1分),花间小径上,暗香扑鼻而来(1分),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1分)。

(3)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1分),通过莺声、绿杨、海棠、红杏等景物的描写(1分),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 (1分)。(如果表现手法答“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也对)

赏析

朱淑真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女词人,这首词写一位闺中女子(实际上是作者自己)在明媚的春光中,回首往事而愁绪万端。

上片“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两句,描绘出一幅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迟迟春日”语出《经·七月》“春日迟迟”,“迟迟”指日长而暖。“弄轻柔”三字,言和煦的阳光在抚弄着杨柳的柔枝嫩条。秦观《江城子》词:“西城杨柳弄春柔。”“弄”字下得很妙,形象生动鲜明。对此良辰美景,主人公信步走在花间小径上,一股暗香扑鼻而来,令人心醉,春天多么美好啊!但是好景不长,清明过后,却遇上阴霾的天气,云雾笼罩着朱阁绣户,犹如给女主人公的内心罩上了一层愁雾,使她想起了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看来开头所写的春光明媚,并不是眼前之景,而是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不然和煦的阳光与云雾是很难统一在一个画面上,也很难发生在同一时间内。“云锁朱楼”的“锁”字,是一句之眼,它除了给读者云雾压楼的阴霾感觉以外,还具有锁在深闺的女子不得自由的象喻性。“锁”字蕴含丰富,将阴云四布的天气、深闺女子的被禁锢和心头的郁闷,尽括其中。

下片着重表现的是女主人公的春愁。这种春愁是由黄莺的啼叫唤起的。大凡心绪不佳的女子,最易闻鸟啼而惊心,故唐诗有“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之句。试想一个愁绪万端的女子,在百无聊赖之时,只好在午睡中消磨时光,午睡醒来,听到窗外莺声巧啭。不禁唤起了她的春愁。黄莺在何处啼叫呢?是在绿杨影里,还是在海棠亭畔,抑或是在红杏梢头呢?自问自答,颇耐人玩味。

这首词笔触轻柔细腻,语言婉丽自然。作者用鸟语花香来反衬自己的惆怅,这是以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在写景上不断变换画面,从明媚的春日,到阴霾的天气;时间上从清明之前,写到清明之后;有眼前的感受,也有往事的回忆。既有感到的暖意,嗅到馨香,也有听到的莺啼,看到的色彩。通过它们表现女主人公细腻的感情波澜。下片词的自问自答,更是妙趣横生。词人将静态的“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引入黄莺的巧啭,静中有动、寂中有声,化静态美为动态美,使读者仿佛听到莺啼之声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流播到另一个地方,使鸟啼之声富于立体感和流动感。这是非常美的意境创造。以听觉写鸟声的流动,使人辨别不出鸟鸣何处,词人的春愁,也像飞鸣的流莺,忽儿在东,忽儿在西,说不清准确的位置。这莫可名状的愁怨,词人并不说破,留给读者去想象,去补充。

【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相关文章:

1.朱淑真简介及诗词集

2.朱淑真——《眼儿媚》

3.蝶恋花送春朱淑真 赏析

4.春日杂书,春日杂书朱淑真,春日杂书的意思,春日杂书赏析

5.朱淑真喜晴和原文及翻译

6.鹊桥仙,鹊桥仙朱淑真,鹊桥仙的意思,鹊桥仙赏析

7.伤春,伤春朱淑真,伤春的意思,伤春赏析

8.月华清,月华清朱淑真,月华清的意思,月华清赏析

9.浣溪纱/浣溪沙,浣溪纱/浣溪沙朱淑真,浣溪纱/浣溪沙的意思,浣溪纱/浣溪

10.朱淑真《蝶恋花·送春》译文及鉴赏

下载word文档
《朱淑真的优秀诗词《木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