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

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

2024-07-29 07:57: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jc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方便大家学习。

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

篇1: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杜甫《登高》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 杜甫《天末怀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杜甫《赠李白》

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 杜甫《宿赞公房》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 —— 杜甫《宿赞公房》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 杜甫《客夜》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 杜甫《江汉》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 杜甫《宿府》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拓展阅读: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译文

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来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下来了。布被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顶漏水,屋内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房顶的雨水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之后,我睡眠的时间很少,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房子在风雨中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是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所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注释

⑴秋高:秋深。怒号(háo):大声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泛指多。

⑶挂罥(juàn):挂着,挂住。罥,挂。长(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边低地。

⑸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忍能,忍心如此。对面,当面。为,做。

⑹入竹去:进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

⑽布衾(qīn):布质的被子。衾,被子。

⑾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坏了。恶卧,睡相不好。裂,使动用法,使……裂。

⑿床头屋漏无干处:意思是,整个房子都没有干的地方了。屋漏,根据《辞源》释义,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开天窗,阳光便从此处照射进来。“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⒀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像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雨脚,雨点。

⒁丧(sāng)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⒂沾湿:潮湿不干。何由彻: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彻,彻晓。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广厦(shà):宽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盖、掩护起来。庇,遮盖,掩护。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是泛指贫寒的士人们。俱:都。欢颜:喜笑颜开。

⒄呜呼:书面感叹词,表示叹息,相当于“唉”。

⒅突兀(wù):高耸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广厦。见(xiàn):通“现”,出现。

⒆庐: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一十九。下面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霍松林教授对此诗的赏析要点。

此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脚传来阵阵风声。“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起势迅猛。“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好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茅飞渡江洒江郊”的“飞”字紧承上句的“卷”字,“卷”起的茅草没有落在屋旁,却随风“飞”走,“飞”过江去,然后分散地、雨点似地“洒”在“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很难弄下来;“下者飘转沉塘坳”,也很难收回。“卷”、“飞”、“渡”、“洒”、“挂罥”、“飘转”,一个接一个的动态不仅组成一幅幅鲜明的图画,而且紧紧地牵动诗人的视线,拨动诗人的心弦。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没有抽象地抒情达意,而是寓情意于客观描写之中。读这几句诗,读者分明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了起来,吹过江法,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而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也不能不激起读者心灵上的共鸣。

第二节五句。这是前一节的发展,也是对前一节的补充。前节写“洒江郊”的茅草无法收回。还有落在平地上可以收回的,然而却被“南村群童”抱跑了。“欺我老无力”五字宜着眼。如果诗人不是“老无力”,而是年当壮健有气力,自然不会受这样的欺侮。“忍能对面为盗贼”,意谓:竟然忍心在我的眼前做盗贼!这不过是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而已,决不是真的给“群童”加上“盗贼”的罪名,要告到官府里去办罪。所以,“唇焦口燥呼不得”,也就无可奈何了。用诗人《又呈吴郎》一诗里的话说,这正是“不为困穷宁有此”。诗人如果不是十分困穷,就不会对大风刮走茅草那么心急如焚;“群童”如果不是十分困穷,也不会冒着狂风抱那些并不值钱的茅草。这一切,都是结尾的伏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愿望,正是从“四海困穷”的现实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归来倚杖自叹息”总收一、二两节。诗人大约是一听到北风狂叫,就担心盖得不够结实的茅屋发生危险,因而就拄杖出门,直到风吹屋破,茅草无法收回,这才无可奈何地走回家中。“倚杖”,当然又与“老无力”照应。“自叹息”中的“自”字,下得很沉痛!诗人如此不幸的遭遇只有自己叹息,未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则世风的浇薄,就意在言外了,因而他“叹息”的内容,也就十分深广。当他自己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的时候,分明联想到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

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而密集的雨点即将从漠漠的秋空洒向地面,已在预料之中。“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两句,没有穷困生活体验的作者是写不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写布被又旧又破,而是为下文写屋破漏雨蓄势。成都的八月,天气并不“冷”,正由于“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所以才感到冷。“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一纵一收。一纵,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仍、残破不堪的国家;一收,又回到“长夜沾湿”的现实。忧国忧民,加上“长夜沾湿”,难以入睡。“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屋破漏雨、布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于是由个人的艰苦处境联想到其他人的类似处境,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全诗的结尾。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而表现阔大境界和愉快情感的词儿如“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欢颜”、“安如山”等等,又声音宏亮,从而构成了铿锵有力的节奏和奔腾前进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从“床头屋漏无干处”、“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生活体验中迸发出来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这种奔放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咏歌之不足,故嗟叹之,“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现得淋漓尽致。

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诗人也不能由于他自己和靠描写他自己而显得伟大,不论是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写他本身的幸福。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描写了他本身的痛苦,但当读者读完最后一节的时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单纯地描写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激动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篇2: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客夜》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

计拙无衣食,途穷仗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

篇3: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奉赠严八阁老》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扈圣登黄阁,明公独妙年。

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客礼容疏放,官曹可接联。

新诗句句好,应任老夫传。

篇4: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送十五弟侍御使蜀》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喜弟文章进,添余别兴牵。数杯巫峡酒,百丈内江船。

未息豺狼斗,空催犬马年。归朝多便道,搏击望秋天。

篇5: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覃山人隐居》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南极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谁勒铭。征君已去独松菊,

哀壑无光留户庭。予见乱离不得已,子知出处必须经。

高车驷马带倾覆,怅望秋天虚翠屏。

篇6: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历历》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无端盗贼起,忽已岁时迁。

巫峡西江外,秦城北斗边。为郎从白首,卧病数秋天。

篇7: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潭州送韦员外牧韶州(迢)》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炎海韶州牧,风流汉署郎。分符先令望,同舍有辉光。

白首多年疾,秋天昨夜凉。洞庭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篇8:描写秋天诗句

1、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白居易《空闺怨》

2、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郑板桥《咏梧桐》

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4、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5、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马戴《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6、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陆游《好事近·秋晓上莲峰》

7、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8、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刘禹锡《秋词》

10、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11、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13、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柳永《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14、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朱庭玉《天净沙·秋》

15、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纳兰性德《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16、商叶堕干雨,秋衣卧单云。——孟郊《秋怀十五首》

17、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18、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冬景》

19、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晏几道《破阵子·柳下笙歌庭院》

20、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李益《上汝州郡楼》

21、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22、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23、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4、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26、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27、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2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29、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琵琶引》

30、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1、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3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34、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5、愿得黄金三百万,交尽美人名士。——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36、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白居易《中秋月》

37、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3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39、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温庭筠《苏武庙》

40、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41、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

42、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听蜀僧浚弹琴》

43、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王昌龄《送狄宗亨》

44、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杜甫《秋野五首》

45、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46、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7、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48、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陆游《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49、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50、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1、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52、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3、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54、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牛希济《临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55、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56、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周邦彦《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57、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山花子》

58、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59、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60、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61、秋萧索。梧桐落尽西风恶。——黄机《忆秦娥·秋萧索》

62、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陆游《秋夜》

63、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李白《长歌行》

64、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

65、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66、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67、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68、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刘禹锡《始闻秋风》

69、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杜甫《宿府》

7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71、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吴文英《浣溪沙·秋情》

72、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73、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冬夜书怀》

74、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75、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76、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青门引·春思》

77、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78、淡淡横朝烟,脉脉深秋思。——刘道著《湘江秋晓》

79、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80、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相关文章:

1.杜甫赞美秋天的诗句

2.描写夏天的诗句杜甫

3.杜甫描写老师的诗句

4.杜甫描写冬天的诗句

5.杜甫描写泰山的诗句

6.杜甫描写思乡的古诗句

7.写描写秋天的诗句

8.描写秋天的雨的诗句

9.描写秋天到来的诗句

10.描写秋天下雨的诗句

下载word文档
《描写秋天的诗句 杜甫.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