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

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

2024-01-10 08:57:5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

篇1: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

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

释义

通俗地说,“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对待你,你却无动于衷,毫不领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出处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名句最早出自清诗纪事扫叶录(第21册),第15106页,最后一行。这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诗句,在文学作品中被引用过太多次了。

引语

元高明琵琶记第三十一出几言谏父“这妮子无礼,却将言语来冲撞我。我的言语到不中呵,孩儿,夫言中听父言违,懊恨孩儿见识迷。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且说妲已深恨:“这等匹夫!轻人如此。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满沟渠?反被他羞辱一场。管教你粉身碎骨,方消我恨!”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六“那女子不曾面订得杜郎,只听他一面哄词,也是数该如此,凭他说着就是信以为真,道是从此一定,便可与杜郎相会,遂了向来心愿了。正是:本待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

金瓶梅第四回柔玉见世贞语意皆坚,垂泪叹道:“唉!罢了,正是,我本将心托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奴有从兄之意,兄却如此无情;如今在你面前,我丑态尽露,反招君笑,有何脸面为人,留得此画又有何用,罢!不如与画同尽,抹去世上耻笑。”

篇2: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出处

【出处】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意思】朱门:红漆大门,借指富贵人家。此联的意思是:富贵人家吃剩的酒肉已经发臭,而外面路 上却有因饥寒而死的尸骨。后用来反映社会中贫富悬殊,从而斥责 富豪的骄奢淫逸与冷漠麻木。

【鉴赏1】诗人满怀义愤,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社会 的阶级对立。一边是“酒肉臭”一边是“冻死骨”,近在咫尺,荣枯各 异。前人在揭示阶级社会贫富对立方面的语句甚多,但都远逊于杜甫这 两句诗,难怪它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鉴赏2】豪富之家奢侈浪费,酒肉都腐烂发臭,也没有人吃,而朱门之 外的路边却到处是冻死饿死的穷人,无人埋葬。不过是朱门之里朱门之 外,一门之隔,确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世界。富者宴饮达旦,醉生梦死;穷者 饥寒交迫,朝不保夕。这两句诗歌以对比手法表现出统治者淫乐的生活 以及黎民百姓饥寒交迫的残酷现实,以巨大的事实反差,传达出诗人内心 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怒不平。后人常用此句表现世间残酷的贫富差距。

【全诗】点击进入

【题解】

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十月,杜甫初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十一月初,离长安赴奉先县(今陕西省蒲城县)探家,途经骊山,适逢玄宗带着杨贵妃等在华清宫避寒作乐;回家后则见妻儿冻馁、幼子饥卒之惨状,百感交集,乃作是诗。题曰“咏怀”,实乃融咏怀、纪行、纪事于一篇,将长安十年和这次途中的所经、所历、所闻、所见;自己的爱国、忠君、忧民、念家,以及政治抱负不得施展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鸿篇巨制。勇敢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奢糜腐朽,忠实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一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残酷现实,鞭辟入里,惊心动魄。其时,安禄山叛军已于范阳起兵,只是消息尚未传到长安。诗人凭他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已预感到时局险恶,故诗中笼罩着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忧患气氛,正是大乱前夕唐代社会的真实写照。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杜甫的忠君思想是比较严重的,但在这关系到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终于使他诗歌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大大突破了他难免迂腐的观念和道德规范,谱写出这一气势磅礴的抨击时政的史诗。此五百字是杜甫长安十年求仕生活的全面总结,标志着诗人旅食京华十年中思想上、艺术上所达到的.最高成就,在他一生诗歌创作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赏析】

此诗写于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杜甫由长安回奉先县探家之时。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求得一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从九品小官。官定后,回奉先探家。此时安禄山起兵范阳的消息尚未传至京师,但诗人已敏感到大乱将至。杜甫将自己此次探家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这首千古不朽的长篇杰作。

这首诗长达五百字,可分三大段:从开首至“放歌破愁绝”为第一段,集中抒写自己辅君济民、窃比稷契的平生志向,壮志未酬的抑郁悲愤。从“岁暮百草零”至“惆怅难再述”为第二段,述其旅途见闻,集中写过骊山时的见闻和感想,揭露唐玄宗、杨贵妃及其幸臣们在骊山歌舞宴饮,不恤国事,聚敛百姓,荒淫享乐生活,概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严酷现实,展现了社会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慨叹统治者穷奢极欲而不恤民穷时艰。“北辕就泾渭”以下为第三段,写旅途之艰难与家室之不幸。“官渡又改辙”,“恐触天柱折”,“枝撑声窸窣”,“川广不可越”等语,虽为写景,实则暗示时局之严重,给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入门闻号咷”数语,写自家的不测灾祸。末几句写老杜推己及人的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

此诗题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其中叙述自己发京师,过骊山,就泾渭,抵奉先的行程,不过寥寥数十字,而“咏怀”才是诗歌的主体部分。全诗以咏怀为中心,抒写自己对身事、国事、家事的无限感慨之情。吴赡泰评此诗曰:“长诗须有大主脑,无主脑则绪乱如麻。此诗身与国与家,为一篇之主脑。布衣终老,不能遂稷契之志,其为身之主脑也;廊庙无任事之人,致使君臣荒宴,其为国之主脑也;前由身事入国事,转入家事,后即由家事,勘进一层,缴到国事。绪分而联,体散而整,其由主脑之明故也。”此言极是。这首诗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自挥霍无度的皇帝,下至无以为生的百姓;大到邦国存亡,小到家室悲欢。叙事、描写、议论互相穿插,若无主线贯穿,确有绪乱如麻之虞。此诗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之情为贯穿全诗的主线,三大段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第一段主要写身事,由以身许国、窃比稷契的理想,写到壮志难酬的悲愤抑郁和矢志不改的坚定决心;第二段主要写国事,揭示社会上尖锐的阶级对立,揭露皇帝和朝臣们的荒淫无度;第三段主要写家事,由自己家的丧子之悲,推及平人、失业徒、远戍卒,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三段各有侧重,而又有机交织。无论叙事、咏怀,均以志存稷契、心忧天下为中心。浦起龙说: “是为集中开头大文章,老杜平生大本领,须用一片大魄力去读,断不宜如朱、仇诸本,琐琐分裂。通篇只是三大段,首明赉志去国之情,中慨君臣耽乐之失,末述到家哀苦之感。而起手用 ‘许身’、‘比稷契’二句总领,如金之声也;结尾用 ‘忧端终南’ 二句总收,如玉之振也。其 ‘稷契’ 之心,‘忧端’之切,在于国奢民困。而民惟邦本,尤其深危而极虑者。故首言去国也,则曰 ‘穷年忧黎元’;中慨耽乐也,则曰 ‘本自寒女出’;末述到家也,则曰 ‘默思失业徒’。一篇之中,三致意焉。然则其所谓比 ‘稷契’ 者,固非虚语; 而结 ‘忧端’ 者,终无已时矣。”(《读杜心解》)此论可以说是对“有大主脑”的精辟阐释。此诗选材典型,内容丰富,篇幅宏大,头绪纷繁,但由于主脑明确,统摄全篇,故其虽断续开合,百转千回,却终能首尾呼应,一气流注,将广阔的社会生活展现无遗,将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抒写得淋漓尽致,使全诗呈现出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此诗为杜集中之洋洋大观者,其主脑明晰的特点向为人们称道。这一特色在其稍后所写《北征》诗中同样十分突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同样以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将身事、国事、家事交织在一起,写出了浓郁时代气息的“诗史”。施补华评此二诗时说:“后人无此才气,无此学问,无此境遇,无此襟抱,断断不能作。”(《岘佣说诗》)此说颇有道理,但这也是极而言之。后人虽不能全似老杜,但也多有得其笔法者,如晚唐李商隐的名作《行次西郊一百韵》,通过对京城西郊田园荒芜、民不聊生的描写,高度概括了社会动荡、百姓苦难的现实。虽不及老杜之《咏怀》、《北征》,然其主脑清晰、气格苍劲,也不失为一篇 ‘有大主脑’的佳作。

篇3:石林的诗句及出处

关于石林的诗句及出处汇编

1、焉有石林 先秦 屈原 《天问》

2、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 《感遇·之六》

3、青壁石林杪 唐 崔颢 《游天竺寺》

4、石林蟠水府 唐 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

5、波岛石林疏 唐 马戴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6、赤日石林气 唐 杜甫《题玄武禅师屋壁》

7、沟塍碍石林 唐 苏味道《始背洛城秋郊瞩目奉怀台中诸侍御》

8、石林上攒丛 唐 李适适《答宋十一崖口五渡见赠》

9、石林何冥密 唐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

10、藤花闭石林 唐 沈佺期《从崇山向越常》

11、石林何飕 唐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

12、石林气高浮 唐 杜甫《凤凰台》

13、石林飞栋出 唐 钱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

14、石林绕舜祠 唐 元结《游石溪示学者》

15、石林高几许 唐 崔峒 《宿禅智寺上方演大师院》

16、晓出石林啼乱鸦 唐 罗邺《春山山馆旅怀》

17、石林媚烟景 唐 李延陵《自紫阳观至华阳洞,宿侯尊师草堂简同游》

18、还又向、石林深处 元 周权《满江红 叶梅友八十》

19、石林高卧听松声 元 张可久《浣溪沙 感旧》

20、繁阴蔽石林 元 王冕《感慨 其二》

21、石林岂为艰 南北朝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22、石林风冕吹人衣 宋 黄庭坚《伯时彭蠡春牧图》

23、石林上参错 南北朝 江淹《渡西塞望江上诸山诗》

24、石林烟草尚芳非 宋 王十朋《桃川》

25、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6、石林幽黑号绿熊 明 沈周《庐山高》

27、雨后石林群鹭宿 唐 安麐《暖翠》

28、石林和月俯清流 宋 陈大方《万寿观》

29、斯文千载石林仙 宋 陈造《十绝句呈章茂深安抚》

30、一醉石林岩下月 宋 韩元吉《次韵石林见贻绝句四首》

31、天开万石林 宋 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

32、插遍铜彝供石林 宋 李壁《赋黄香梅绝句八首正月二十三作时筑楼居将就》

33、石林道与鞔峰齐 宋 释宝昙《瑞岩行者写华严经求僧》

34、石林冰冷 宋 释智遇 《懒瓒和尚赞》

35、不雨石林元自湿 宋 舒岳祥《题萧照山水》

36、亲酌石林寿 宋 魏了翁《李参政生日二首》

37、风花经纬石林春 宋 吴泳《寿李雁湖》

38、石林莫作盘居计 宋 吴泳 《寿李雁湖》

39、名应石林天上人 宋 张元干 《叶少蕴生朝三首》

篇4:关于思乡的诗句和出处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注释]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3)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4)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简要评析] 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天净沙 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江上送友人南游

【唐】张乔

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秋思

陆游

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

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

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

欲舒老眼无高处,安得元龙百尺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余光中的就是一首和好的思乡诗啊

小时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关于思乡的诗句和出处]

篇5:思乡的诗句及出处

思乡的诗句及出处

1、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郑燮《满江红·思家》

2、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

3、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4、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杜甫《江汉》

5、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6、天怜客子乡关远。——蒋捷《虞美人·梳楼》

7、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8、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9、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10、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欧阳修《晚泊岳阳》

11、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2、数日西风,打秋林枣熟,还催人去。——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3、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戎昱《云梦故城秋望》

14、又笑伴鸱夷,共归吴苑。——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5、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16、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17、雁足无书古塞幽。——史达祖《鹧鸪天·卫县道中有怀其人》

18、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陆机《门有车马客行》

19、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0、北阙献书寝不报,南山种田时不登。——王维《不遇咏》

21、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赵崇《清平乐·怀人》

22、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西江夜行》

23、见说江头春浪渺,殷勤欲送归船。——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24、归期犹及柳依依。——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25、茂苑人归,秦楼燕宿,同惜天涯为旅。——吴文英《齐天乐·新烟初试花如梦》

26、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27、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2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

29、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30、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韦承庆《南中咏雁诗》

31、燕雕梁画栋原无数,不问主人随意住。——宋徵舆《玉楼春·燕雕梁画栋原无数》

32、却恐它乡胜故乡。——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33、几多惆怅,情绪在天涯!——顾敻《临江仙·月色穿帘风入竹》

34、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梅尧臣《苏幕遮·草》

35、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张九龄《西江夜行》

36、轩裳如固有,千载起人思。——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37、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李商隐《潭州》

38、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陆叡《瑞鹤仙·梅》

39、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40、看云外山河,还老尽、桂花影。——王沂孙《眉妩·新月》

41、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4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3、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叶梦得《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44、燕塞月,缺了又还圆。——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45、故乡心事在天涯。——吴琚《浪淘沙·岸柳可藏鸦》

46、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47、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48、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49、云鸠拖雨过江皋。——周邦彦《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50、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5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52、宿雁落、寒芦深处。——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53、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子细谙。——白居易《除夜寄微之》

54、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张可久《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55、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杜牧《题木兰庙》

56、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57、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58、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59、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60、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文森《九日》

篇6:离别的诗句及出处

关于离别的诗句及出处

挥手告别,扬帆远航,别不了的,是你抛出的那根友谊的`缆绳,无形中牢牢地系在我的心上。

1.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____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3.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____郑文宝《柳枝词》

4. 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____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5. 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____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6.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____陆龟蒙《别离》

7.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____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8.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____杜牧《赠别》

9.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____许浑《谢亭送别》

10.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____白居易《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11.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____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送沈子福之江东》

12.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____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14.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____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5.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____曹雪芹《残菊》

16.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7.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____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8.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____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19.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20.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____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21.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____杜荀鹤《送人游吴》

22.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____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3.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____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24.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____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25.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____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6.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____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27.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____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28.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____黄景仁《别老母》

29.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____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30. 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____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u少府 / 送前卫县李q少府》

31. 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____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2.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____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33.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____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34.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5.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36.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____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37.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____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38.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____李白《送友人》

39.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____白居易《南浦别》

40.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____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41. 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____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42.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4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____李白《送友人》

4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5.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____黄景仁《别老母》

46.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____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47.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____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48. 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____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49.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____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50. 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k月。____纳兰性德《菩萨蛮・问君何事轻离别》

篇7: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成语出处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成语出处

1.亦乐乎、温故知新、不耻下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论语》

2.讳疾忌医、防微杜近——《扁鹊见蔡恒公》

3.愚山移山——《愚公移山》

4.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5.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7.鸡犬不宁——《捕蛇者说》

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气象万千,心旷神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9.醉翁之意不在酒、峰回路转、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10.一鼓作气,辙乱旗靡——《曹刿论战》

11.揭竿而起,斩木为兵,鸿鹄之志,被坚执锐——《陈涉世家》

12.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优劣得所,三顾茅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作奸犯科——《三国演义》

篇8:描写山水的诗句以及出处

关于描写山水的诗句以及出处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李贺《梦天》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饮马渡秋水》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李白《行路难·其三》

言入黄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维《青溪》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林花着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杜甫《曲江对雨》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刘攽《雨后池上》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李白《听蜀僧濬弹琴》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楼》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刘昚虚《阙题》

梦入江南烟水路。——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柳宗元《渔翁》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刘禹锡《秋词二首》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

玄都观里桃千树,花落水空流。——元好问《人月圆·玄都观里桃千树》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张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长》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山滴岚光水拍堤,草香沙暖净无泥。——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篇9:爱国古诗句 作者出处

爱国古诗句 作者出处

1、《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春愁》

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4、《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十一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疆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来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8、《海上》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

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

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9、《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初入淮河·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11、《少年行·其一》

唐·王维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洛夫

不爱自己国家的人,什么也不会爱。——拜伦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海涅

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激情献给祖国。——普希金

人民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民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雨果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裴多菲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裴多菲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的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林肯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么呢!——车尔尼雪夫斯基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林耐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阿·托尔斯泰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陈毅

篇10:思乡之情的诗句及出处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33.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34.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5.风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36.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相关文章:

1.盘根究底成语解释及出处

2.积雪封霜成语解释及出处

3.点纸画字成语解释及出处

4.泰山的诗句及出处

5.尊敬师长的成语解释及出处

6.绝无仅有造句及解释_近义词及出处

7.行短才高的出处及成语解释

8.久孤于世成语解释及出处

9.精益求精造句有哪些_成语解释及出处

10.历史成语故事及出处

下载word文档
《诗句文学出处及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